|
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
|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工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佛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融通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昔有僧问赵州:“如何是道?”州曰:“墙外的!”曰:“不问这个道。”师曰:“你问哪个道?”曰:“大道!”师曰:“大路通长安。”这里说的是什么话呢?请参究参究。 哪个是道?会过来的处处都是佛法,不明就滞在名相上,一天到晚劳碌奔波,种田博饭吃,与俗人何异!现在世人多是光头,僧人穿的也是俗服,此外何处与俗人不同呢?古人说:“心田不长无明草,性地常开智慧花。”这就是通长安的大道,也就是与俗人不同处。耕种的人,田里有草如不拔去,就难望收成;修行人把心里的无明草薅了,那智慧花就长得好、开得好,只要你不被境转,情不附物,无明草就不长了;智慧花一开,则粗言及细语,总是说无生。 古人行到说到,无空话讲,一问一答,答在问处,吐露心机,都是妙用。我们心不在道,故被物转而无智慧,若能痛念生死,全心在道,不分世出世法,是男是女,好看不好看,若一动念,即出鬼被情转了,不分别即不随情转,作得主。 古人说:“你有柱杖子,我与你柱杖子。”这是表法,你妄想多了,就是你有柱杖子;为了除你的妄想,就教你修数息观、不净观、念佛观,念佛、看经,礼佛、看话头,给你修行的法门,就是与你柱杖子。你如用功到有把握,就落在无事甲里。有(又)成障碍,是要不得的,这就是“你无柱杖子,我夺你柱杖子”。病好不用药,就是夺柱杖子,不如是则执药成病。太阳老人说“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着)白云宗不妙”也。 参禅念佛,都要时时刻刻口诵心惟,开言吐语,不分别是非,终朝解脱,不烦恼,不生心动念,是有功夫;若无把握而被境转,就苦恼了,用功不得受用,处处波浪滔天。 昔佛印禅师入室次,苏东坡适至,师曰:“此间无坐处。”苏曰:“暂借佛印四大为座。”师曰:“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玉带!”苏欣然请问。师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居士向什么处坐?”苏遂施带,师答以一衲。苏述偈曰:“病骨难将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且与云山旧衲衣。”东坡虽聪明,答不出话,是他脚未踏实地。同参们,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云居山方便开示 五月二十六日(1955年7月15日)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