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书法师: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14):你执著就苦!--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书法师所有开示



 贤书法师: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14):你执著就苦!


 下载DOC文档  



沙弥日志14

   

    出家后,我的剃度阿阇梨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觉得人的成长,不是靠学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被影响的。

  阿阇梨没给我讲过经典,也没讲过法,他曾就事论事地跟我讲了很多大实话,说话干净利索,从不唧唧歪歪,做事情也干净利索,没有拖泥带水,我猜,他的内心也是如此。最近阅读读的儒家大家也有这样的说法,大丈夫就要有当即立断的勇气和气质。

  我觉得这些气质是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要解脱,可能也需要这样的东西,否则,一个婆婆妈妈,整天唉声叹气,拿不起,放不下的,面对生死的时候,确实不好办。

  阿阇黎的这句话让我很受用,这一句是,你执著就苦。

  出家了,在寺院里有很多承担,要做事,做事就有自己喜欢做的和不喜欢做的,轮到喜欢做的就高兴,不喜欢做的就不高兴。不高兴却不得不做,那就苦。

  把那句“你执著就苦”的话倒过来推演一下,苦,就是因为执著。

  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居士,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觉得苦了,那肯定是因为自己执著在哪里了,倘若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主观上不去设法挖出那个执著的根子,或者没有能力挖出来,那么就没办法,就只好继续苦下去。

  没有觉悟的话,就会一直苦到死。这个很残酷。很难改变。

  其实很简单,人的思想意识就好比是在重重的蜘蛛网里穿行的昆虫,一不小心就被粘着住,没人帮你摘下来,就会一直死在上面,比如,在寺院里,如果觉得擦佛像功德大,搬砖功德小,那以后就会常常愿意去擦佛像,轮到去搬砖,就会觉得苦。

  编书,弘扬佛法,令更多人受益,功德大,愿意编书,擦厕所,只利益少数人,功德小,那么擦厕所,就会觉得苦。

  同样,组织一个大活动和组织一个小活动,从物理角度来看,功德是有大有小,当我们得出一个功德大小的结论时,就苦了。甚至于,诵这本经觉得相应,那本不相应,就会觉得苦;跟这个人相应,跟那个人不相应。

  因为,哪里总是要轮到自己做大功德的事情呢?哪里有那么多相应的人和事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间如此,出家也跑不掉。法师、居士、唯物主义者都一样。

  我甚至觉得,从内心世界的角度来说,功德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一念善,功德就都一样。

  这个观点不是我自己得出来的,是从阿阇梨的那句话里推演出来的。这个认知无论对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有用处。

  最为重要的是,并不是执着了,事情就能干好,相反的是,执著了,内心会有烦恼,烦恼会障蔽理智和能力,让自己偏颇,对事情反而无益。

  如果不执著,内心就很平静,对事情的如理发展反倒有益处。

  每个人一天要为常住做很多事情,如果对所做的事情如果主观地作出一个判断,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那就麻烦了;如果定位成都重要,只有缓急之分,没有轻重之分,那就不苦了。

  我曾目睹阿阇梨教诫一个沙弥弟子,很有意思,一个沙弥在电脑前做事,阿阇梨上前笑着跟他讲,你又不务正业。

  沙弥答,没有啊,我正在整理一个重要的法类。

  阿阇梨说,这个时候,你应该做另外一个事情,正业不正业指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在什么机缘下,应做什么事情。

  不是原话,大致是这个意思。

  其实,就是随顺,不管是居士,还是出家众,安排做什么,就去开开心心地去做,不要去分别这事重要不重要,重要又能如何,不重要又能如何,伟大的佛法事业并不是靠我们对事物的评判而被光大增辉的,真正抹黑和障碍我们自己和事业的并不是事项上的是非,而是我们的烦恼。

  都是心上用功夫的事情,就算是分别的有道理,对自己的修行也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再坚固一下自己的执着。

  索性放下,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能做到,就不苦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地处在只需要服从的位置上,在承担中,主一点事情了,就需要有能力去判断轻重缓急,好配合他人。

  服从,我是做的不好,负责任,判断轻重缓急,配合他人,也做的不好。

  但是,无论如何,不执著一定要做好,要如一个真的大丈夫一样,说不执著就不执著,打死也不执著。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书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贤书法师讲公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