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弥勒菩萨用偈颂重宣此义--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宣化上人所有开示



 宣化上人: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弥勒菩萨用偈颂重宣此义


 下载DOC文档  



  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

  弥勒菩萨用偈颂重宣此义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 出家近伽耶

  坐于菩提树 尔来尚未久

  此诸佛子等 其数不可量

  久已行佛道 住于神通力

  善学菩萨道 不染世间法

  如莲华在水 从地而涌出

  皆起恭敬心 住于世尊前

  是事难思议 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愿为除众疑 如实分别说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在这个时候,这位心广体胖的菩萨,他愿意用偈颂把这个意思再说一说。弥勒菩萨说: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释迦牟尼世尊,您在以前是从释姓种族生出来的。释姓的种族,这叫释种。您后来出家做比丘,坐在“伽耶城(山城)”附近的菩提树下,最后开悟成佛。从世尊成佛到现在,这个时间是很短的,不太久啊!

  “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这一切的大菩萨、法王之子,他们的数目,以菩萨的智慧都没有法子来数得过来是多少。

  “久已行佛道,住于神通力”:他们都是在很久以前,已经修行诸佛之道,所以才有大神通力。

  “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他们善修学大菩萨所行的六度万行这个道,不受世间法来染污。他们修的是出世法、是清净的法,不被这五浊恶世这种五浊法给染污。他们就好像莲华在水面一样,所谓“出淤泥而不染”,在淤泥里边,它还是清净的。

  “从地而涌出,皆起恭敬心,住于世尊前”:现在他们从这个地下边,而涌出到地上边来,住在虚空中。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对于世尊都生出一种恭恭敬敬的心;他们在佛的面前,在虚空这儿住。

  “是事难思议,云何而可信”:这种事情,真是不可思议,这是什么道理呢?怎么可以叫人相信这种的事情呢?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因为佛很年轻,成佛道的时间很近,所教化的众生都成了大菩萨了,所成就有这么多!

  “愿为除众疑,如实分别说”:我们现在都愿意世尊,为我们大众除去这个疑惑,实实在在地来分别告诉我们。

  譬如少壮人 年始二十五

  示人百岁子 发白而面皱

  是等我所生 子亦说是父

  父少而子老 举世所不信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这种事情,为什么我们不相信呢?我现在举出一个譬喻来。譬如有一个年轻力壮的少年人,才二十五岁。他的面貌也非常的美好,也没有皱纹,就是很年轻的样子,头发也都是黑的,也就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少壮人。

  “示人百岁子,发白而面皱,是等我所生”:这一百岁的人,他头发也白了,面上也出了很多的皱纹。这个少壮人,他指着一百岁的老人,告诉人说这一百岁的人是他的儿子。岂有此理呢?这个年轻人说,这个一百岁的,正是我的儿子,是我真正自己生育的儿子;不是干儿子、不是在外边捡来的儿子,也不是在什么地方买来的儿子。

  “子亦说是父”:这一百岁的老年人也承认这个年轻人:“这个真是我的爸爸!”

  “父少而子老,举世所不信”:父亲年纪少,儿子年纪老,整个世界任何地方,也没有人相信这个道理。

  世尊亦如是 得道来甚近

  是诸菩萨等 志固无怯弱

  从无量劫来 而行菩萨道

  巧于难问答 其心无所畏

  忍辱心决定 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赞 善能分别说

  不乐在人众 常好在禅定

  为求佛道故 于下空中住

  弥勒菩萨说,“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现在世尊也是这样的情形──世尊就譬喻这个年轻的父亲,这一切的菩萨就譬喻这个老的儿子。

  世尊成佛到现在,没有多长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很短的,“是诸菩萨等,志固无怯弱”:可是这一切数不尽这么多的大菩萨,他们的志是坚固的、愿力是非常大的,他们的修行是六度万行,他们的心是没有怯弱的,是无所恐惧的,什么也不怕。

  “从无量劫来,而行菩萨道”:这些大菩萨,不是在短短的今生修行菩萨道,是从无量劫以来,他们就修行菩萨道。

  “巧于难问答”:他们修行菩萨道,都开般若的智慧,有任何困难的问题,他们都可以给解答;不但能解答,而且解答得很巧妙,也就是辩才无碍,有这种四无碍辩──四种的无碍辩才。

  “其心无所畏”:他的心无所恐惧的。

  “忍辱心决定”:这个忍辱心,不是马马虎虎的。忍辱是不容易的,不知道为什么,人都愿意人赞叹,不愿意被人毁骂,所以忍辱很不容易修的。你忍一次可以忍,忍两次,也可以的;忍到三次,就觉得受不了了。

  所以你们各位天天听佛法,要会用佛法;到时候境界来了,要知道。你若知道,就不会被境界转;你若不知道,就被境界转了。不知道,就是不认识;你知道,就是认识了。所以我才说:

  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

  觌面若不识,须再从头炼!

  境界来了,无论顺的境界、或逆的境界,你都要认识。不要遇着顺的境界,就好像吃糖那么甜;遇着逆的境界,就好像吃黄莲那么苦。若觉得顺的境界是甜的,逆的境界是苦的,那你就被境界转了!你能顺的境界和逆的境界都无动于衷,就是不动心;这个时候,就可以说是有点功夫了!

  什么叫顺的境界?就是人赞叹你。譬如以修道来讲吧!说:“他有修行,太有功夫了!昼夜六时都精进用功,不休息!”听着有人赞叹我,说我好,就像吃蜜糖那么甜,心里觉着很受用,很舒服的。

  若有人骂你一顿:“这个东西真坏!又懒,又不修行!又馋,又懒!”馋,就是欢喜吃东西;懒,就是欢喜睡觉;虽然挂着一个修道的名字,一天到晚也不修道。这时候,就不愿意了:“啊!你怎么说我呢?”好像吃黄莲那么苦──黄莲,是中国一味药材;这药材苦得不得了,虽然苦,但是你若有火气病,吃了,火气就没有了!那是很好的一个药材,但就是苦。

  “忍辱”又要分别来说,譬如这个修行人或者出家人,被师父骂了一顿,他也不辩,也不发脾气,也不驳嘴,就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这不算,这不叫“忍”。为什么?这是因为在师父和徒弟之间,你不忍也要忍,根本就谈不到是“修忍”。

  又譬如遇着警察骂你一顿,他根本就是不讲理的,你不忍也要忍。你在街上东望西望的,好像要偷东西的样子,那警察过来,“喂!你是个干什么的?是不是土匪呀?我要检查你!”

  你忍了,这是因为这个警察是有势力的;你没有势力,就要受他的管,这不算忍!在什么忍呢?你能被徒弟骂一顿,你若能忍了,越骂你越欢喜;这样子,那就是真有点功夫了。

  或者你被要饭的骂一顿,你也觉得像没有事似的,这也可以。或者比你低下的人,他来欺侮你,你能忍,那才是“忍”。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一个很平常的公案: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一个弟子一起各处去游历。走到这么一个地方,几百里地也没有一个人;这徒弟就问佛:“世尊!这地方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唉!”释迦牟尼佛就叹了一口气说:“这种事情,说起来是太痛心了!”徒弟问:“怎么一回事呀?”释迦牟尼佛就说了这个因缘。

  以前在这个地方,有位老修行是很有道德的,他一百多年也不发脾气,在这儿修忍辱行。这国家有个国王,还有个丞相;这个丞相本来也没有犯过错,这皇帝对他就不相信,把他贬职为民,叫他做老百姓。但是他这做官的瘾还没有醒悟,还有一个“官迷”,还要做官,有领袖欲,有丞相欲。他就想:“怎么办呢?我怎么可以再做丞相呢?哦!我有一个老朋友,他是修忍辱的忍辱仙人,他一定有办法,我去请教他!”

  他就想起他这位老修行的老朋友,就去见他。就对这位老修行说:“我现在被皇帝给免职,不要我做丞相了。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令我再做丞相呢?”

  这位忍辱的仙人说:“那容易得很!因为你现在时运不好,你这个命运不吉祥;现在你可以把不吉祥这种倒霉的气交给我,你就可以再做丞相了!”“那我怎么交给你呢?”他说:“那有办法!你拿一把土往我的头上一扬,这就把你这倒霉的气过给我了,你就可以再做丞相了!”这个丞相就照他说的这么一做。

  果然,回去这一天,皇帝就找他了,说:“我以前不要你做丞相,这是错了!现在你还回来帮我做丞相啰!”又把他请回去了。他就觉得这老修行真灵啊!真的应验!于是继续做丞相。

  不久,西宫娘娘被皇帝给疏远了,被打入冷宫去──冷宫,就是她见不着皇帝了。西宫娘娘一想:丞相被皇帝给免职了,现在皇帝又再用他,他大约有方法可以帮我吧?我要请教他!于是就把丞相请来了。问丞相说:“以前皇帝不叫你做丞相,怎么以后又用你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这个丞相就说:“这不是我有方法。因为我认识一个老修行,这老修行说我时运不好;他把我这个不好的运气过给他了,所以皇帝就又用我了!”这西宫娘娘说:“你怎么样过给他的?我也去同他商量商量!”那丞相说:“可以的!我去给你问一问!”

  一问这老修行,说是皇帝不要西宫娘娘了,也不爱她了,叫他想法子令皇帝再把她叫回去。这老修行说:“可以的!你叫她拿着一碗水往我头上一倒,她这个不吉祥的气,也都交给我了,皇帝就会又请她回去!”西宫娘娘也如法炮制,照这样子来做;一做,果然皇帝就把她又请回去了,不把她打入冷宫了!非常的灵验。

  后来,这国家和别的国家作战,连连战败。这国王就请问丞相和西宫娘娘:“现在我们国家和人作战,尽打败仗,这怎么办呢?”丞相说:“我有办法!我有一个忍辱仙人的老朋友,我去同他商量商量,他有法术!”就去同他一商量。

  这个忍辱仙人一想:我在这个国家来住,就应该帮这个国家。现在作战败了,好!把这个国运的不吉祥也都过给我好啦!于是就说:“你告诉国王,说这是全国的事情,要用一桶的水!这水是不干净的水,甚至于和尿差不多那么肮脏,因为这是不吉祥的事情。”那么用这桶水往他身上一泼,因为水不干净,又骚又臭,把这个老修行身上也都给泼得不干净了!

  虽然老修行身上不干净,可是这个国家由此之后,和任何的国家再打仗,打一仗、胜一仗,就胜利了。胜利回来,这国王就庆功说:“这位老修行,真是太有道德了!”

  由这样一来,全国人都知道了!你有不吉祥的事情,也到那儿抓一把土往老修行身上一扬,那个不吉祥,也到这儿往老修行的脸上吐一口吐沫。这个老修行说他应该忍辱的,吐一口吐沫,要等它自已干了。一天到晚,这个也来,那个也来,今天十个,明天就百个,后天就千个,大后天就万万个,全国人都来到这儿过不吉祥的运气来了!这个老修行应酬不过来了,心里就打了一个妄想;就不能忍了!他打什么妄想呢?说:“唉呀!你们这些个人都该死啊!”生这一个瞋恨心,果然这些人就都死了!

  说完这个因缘,释迦牟尼佛说:“你看!他就有这么大的神通,就这一想‘这些个人都应该死!’这些人就都死了,所以几百里路也没有人,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忍辱是不容易的,即使不容易,我们修忍辱的,也都应该叫它容易,千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说“你们都该死!”

  这些从地涌出的大菩萨,他们用忍辱心来决定,“端正有威德”:他们的相貌也非常端正,威德也大。

  “十方佛所赞,善能分别说”:十方诸佛都赞叹他们的功德,他们都善能分别说一切的诸法。

  “不乐在人众,常好在禅定”:他们不欢喜在闹市住,愿意住在寂静处,愿意住山;他们所最欢喜的,就愿意住于禅定,修禅定三昧。

  “为求佛道故,于下空中住”:他们因为想求佛的无上菩提道,所以他们住在下方的虚空中。在那地方,没有人扰乱他们;大约那地方,也没有飞机开到那里、也没有火箭到那个地方,所以他们住在虚空中,是很自在、很清静的。

  我等从佛闻 于此事无疑

  愿佛为未来 演说令开解

  若有于此经 生疑不信者

  即当堕恶道 愿今为解说

  是无量菩萨 云何于少时

  教化令发心 而住不退地

  “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弥勒菩萨又说,我们在法会的这些个菩萨摩诃萨,现在是亲自听闻佛所说的《妙法莲华经》这种法,也是亲见这一切从地涌出的大菩萨。那么因为亲见、亲闻,又听见释迦牟尼佛说这些菩萨是佛所教化的,这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没有可怀疑的必要。

  我们是不会怀疑的啦!“愿佛为未来,演说令开解”:可是未来的众生、初发心的菩萨,他信根不坚固,善根也不深厚,所以他们或者就会不信的。我们现在愿意佛为将来一切初发心的人,演说这种的道理,令一切的初发心的菩萨都明白、都了解。

  如果他们不了解,又没有开解他们的思想,“若有于此经,生疑不信者,即当堕恶道”:假使有人对这部《妙法莲华经》的境界,不能开解而生出一种怀疑心来,不生出信心,那么将来他们就会堕落三恶道──堕落地狱、恶鬼、畜生。

  “愿今为解说”:我们愿意释迦牟尼佛现在大发慈悲,为当来的众生,解说这种因缘、这种的理由。

  “是无量菩萨,云何于少时,教化令发心,而住不退地”:这一切无量无边的菩萨,怎么样能在这么最短的时间,佛可以教化令他们发菩提心,而到现在,他们都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这三不退的地位呢?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 浅释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宣化上人讲经典、咒语、文集

宣化上人讲阿弥陀经     

宣化上人讲大悲咒     

宣化上人讲大乘百法明门论     

宣化上人讲大乘起信论     

宣化上人讲地藏经     

宣化上人讲法华经     

宣化上人讲公案     

宣化上人讲华严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楞严经     

宣化上人讲楞严咒     

宣化上人讲六字大明咒     

宣化上人讲普门品     

宣化上人讲普贤行愿     

宣化上人讲四十二章经     

宣化上人讲四种清净明诲     

宣化上人讲坛经     

宣化上人讲维摩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信愿行     

宣化上人讲药师灌顶真言     

宣化上人讲药师经     

宣化上人讲遗教经     

宣化上人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