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 第1讲--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宏圆法师所有开示-> 宏圆法师开示法华经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 第1讲


 下载DOC文档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部经是佛教中最为重要,也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就是《妙法莲华经》,简称为《法华经》。《法华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素有经中之王之称。佛在《法华经》中盛赞此经说:“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佛在经中还用了十个比喻,来说明《法华经》是经中之王。我们看这十个比喻。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暗,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提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这里佛以经文说了十个比喻,赞叹此经是经中之王。

  古人说:“成佛的法华,开慧的楞严”。佛在娑婆世界讲经四十九年,前面讲了很多的经,比如阿含、方等、般若,到了因缘成熟的时候才讲《法华经》。前面所讲的经都是带权说实,而《法华经》是舍权说实,所谓:“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佛即将涅槃,在法华会上纯谈实相,直示一心,以显示平等佛性,三乘同归,五性齐入,凡有心者,皆可成佛。

  佛在大乘经论常说一阐提不能成佛。我们知道一阐提是断善根的,而在《法华经》中,佛讲一阐提也可成佛,其中经中以提婆达多做了一个例子。我们知道提婆达多造了五逆重罪,佛在《法华经》中为他授记,无量劫后,他善根成熟,精进修行而成就佛道,佛号天王如来。也就是说,佛在《法华经》中谈的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法华经》不放弃任何人,主张人人皆可成佛,就像经中所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在讲法华以前,很多阿罗汉们以为自己成佛无份,到听了法华之后才放怀无忧,所以自古以来,都说是成佛的法华。

  《法华经》中说:“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因此《法华经》真的是万劫难遇的经典法宝。今天我们有幸,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才能去受持《法华经》、才能去听闻《法华经》,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如说修行。

  那么读诵《法华经》、受持《法华经》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呢?

  在《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中说:“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这就是说,读诵《法华经》既能消除我们的贪欲,福报自自然然的增长,不求而得,而且是福报增长。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就是说,以少力而获得无量的功德。读诵、自书或使人书《法华经》的功德有多少呢?就是佛来校量也不得其边,可见功德之大。

  《法华经•法师品》中说:“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这是讲受持《法华经》能有大信力、能有大志愿力、而且能有诸善根力。

  经中又说:“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这是讲受持读诵《法华经》所得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对于我们修行净土法门的学人来说,受持《法华经》不但得以上的功德利益,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这个功德利益是非常之大的。

  我们看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对《法华经》的评价:“法华奥典,位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位齐等觉,等觉菩萨。

  历代的大修行人,因发愿读诵《法华经》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也是非常之多。在《净土圣贤录》中记载,明朝的传记法师,他是浙江宁波鄞县人,他喜好独居,每天以读诵《法华经》为必修功课,读诵的总数达到九千七百多部,世人都称他为法华和尚。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官员虞淳熙举办法华三昧忏,传记法师长期禁足,修习了三次,总共修行了九个寒暑,屡次获得祥瑞的感应。后来他居住在杭州的西溪道上,亲自挑水背柴,做种种的佛事。有人看他修行之高,就对他说:“和尚,你还在做这些有为的功德啊”,传记法师就大声的喝斥说:“无为法的功德,岂在有为法之外吗?”

  在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七月,传记法师辞别弟子们,念佛三千声,并且唱《妙法莲华经》的经题,面西合掌,安然自在往生。到了第二天,他的顶门上仍有暖气,并且异香满室。这是传记法师为我们示现念《法华经》自在往生的例子。

  《法华经》的功德说之不尽的,我们这里只是从中选了几段来为大家说明。憨山大师曾说:“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也”。我们今天能有此殊胜的福报因缘,共同来学习整部的《法华经》。《法华经》,师父发心讲一部完整的《法华经》,大概要是快速一点也要个三年。我们讲整部的《法华经》,希望大家都能用心来领悟,精进修行,才不辜负佛陀救度众生的苦心。

  天台宗智者大师解释经题都是要讲五重玄义,所谓玄义,就是一部经的大义。五重就是指释名、显体、明宗、力用、判教,以这五个方面来解释一部经的大义。《法华经》也有五种玄妙之义,所以我们在正释经文之前,先来介绍本经的五重玄义。

  五重玄义,第一是释名,就是解释经题。佛经有七种立题,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就是以单的来立名。第一是单人立题,以人来立名,比如《佛说阿弥陀经》,佛、阿弥陀这是人,以人名以人来立题;还有是单法立题,比如《涅槃经》、《般若经》,这是法、单法,以法来为名;第三种是单喻立题,比如《梵王经》、《璎珞经》,这是以喻来为名,这是单的。

  复的也是三种。第一是人法立题,比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以人、地藏菩萨,法、本愿,人和法来为名;第二种是人喻立题,比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比喻,以人和喻来立题;复的第三种是法喻立题,比如《宝炬陀罗尼经》,就是以法喻来立题。

  人法喻具足的来立题的,像我们前面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所以是人法喻具足来立题。

  我们来看本经《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因为妙法难以理解,借莲华来比喻,所以本经是以法喻为名。

  我们先来解释妙法。妙法,就是说其法妙不可言。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先来解释法再来解释妙。就像我们称赞一个人,说他是好人,我们要来先说人,再来解释好,若无其人,怎么来称赞他的好呢?所以应当先人后好。这里也是这样,我们解释妙法,应该先法后妙。

  法是什么?法包罗万象,山河大地、世界国土、依正果报、世出世法、包括心法、十法界四圣六凡,任举其中一种都可名为法。有形相的称为法,无形相的也称为法。

  法虽然包罗万象,但是不出三类:佛法、心法、众生法,这三类。第一、我们先从心法上来解释。心法,就是吾人现前介尔一念心性,讲明白一点,就是我们的真心。有的人不明白这个真心,把我们体内胸腔中的心脏认为是真心,其实这是肉团心,是父母血气所生,是因缘和合,不是真心的。它是因缘和合的,缘生缘灭的。也有人把缘虑心当成真心,其实缘虑心它是思惟、分别和妄想,人一旦死后,就不能去思量、不能去分别和执着了,所以缘虑心也是有生有灭的,它也不真,不是真心。什么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尽虚空包法界,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这个真心。真心真如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因为迷它会减少,也不因为悟它而改变,不增不减,这才是我们的真心。真心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大家还要知道,一切万法皆从心生,一切万法其实都没离开我们的真心。我们刚才讲了,世出世间法都没离开我们的这个真心的。众生因为迷真起妄,妄有十法界的差别之相。迷惑了,造种种的善恶业,现十法界的相。但是虽然现的是十法界差别之相,但是十法界也没有出我们的这个一心。就比如,心中起一念上品恶因,造了上品的恶业,果报在地狱;如果起一念中品恶因,造中品恶业,果报在恶鬼;起一念下品恶因,造下品的恶业,那就是报在畜生;起一念下品善因,造下品的善业,这就是人道的果报;起一念中品善因,造中品善业,得修罗报;起一念上品善因,造上品的善业,得天道的果报;如果能发起始觉之智,返迷还悟,依四谛法,厌苦断集,修道证灭,就能证声闻果;如果依十二因缘、顺逆观察、契悟无生,能证缘觉的果报;如果是依六度法,福慧双修,能够自利利他,这就能证菩萨果;如果能依这一心法,背尘合觉,返本还源,惑尽智圆,就能证得究竟佛果。

  这以上我们讲了十法界,十法界皆因这一心而现,但是给大家讲明白,这十法界始终没出这一心。心是诸法的体,诸法是心的用。诸佛由于悟此心法而证道、而证果,究竟佛果;众生因为迷了这个心法,他就轮回。然而众生虽然迷了这个心法,但是终日还没有离开此法。我们每天穿衣吃饭、送客迎宾、礼佛诵经、举手低头、修善修恶,造种种的恶业修种种的善,一一无非此心法的全体大用现前,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师父好用电和光来给大家做比喻,霓红灯现种种的色彩、现种种的图案,但是它没有离开电的作用。所以我们十法界,我们每天所作的种种的业,其实都是我们心法的全体大用。明白这个道理了,你读经,向这一心法上识取自心,无上宝王不求自至;会观心的人,能向这一介尔心中,这个真心当中识取妙理,那么无边的法藏触处洞明。你就悟了。从这个现相当中去看本质,所以现相都是无关紧要的了,我们这是从心法上来解释法。

  我们再从佛法上来解释。其实佛也没有别的法,只是证众生之心法罢了。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就是觉的意思,觉悟就是觉不迷,觉了就不迷。我们现前一念之心不为尘境所迷,众生即佛。这是从佛法上来解释。

  我们再从众生法上来解释。众生也没有别的法,也无别法,就是迷诸佛所证之心法罢了。怎么理解?我们本来的心性、和佛等无差别的心性天天用,但是我们还时时迷。如果你不迷,你能明白我们所用的都是我们的真心,能够回源返真,你就不再迷惑了。众生心和佛的真心是没有差别的,只不过一个是悟了、一个是迷了。我们心中本具的三因佛性,就是正因理心佛性、了因慧心佛性、缘因善心佛性。诸佛证这三因佛性,就是三德。证正因理心佛性,是法身德;证了因慧心佛性,成般若德;证缘因善心佛性,成解脱德。而众生是迷此三德,转成了三道。迷了般若德为烦恼道、迷解脱德为业道、迷了法身德就是苦道。心法是三因,佛法就是三德,众生法是三道。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本具的这个三因佛性,我们本具的三因佛性,诸佛证了为三德,但是这一念心性,诸佛证了为三德,也没有增加一丝;众生迷了,这三因佛性就为三道,但是这一念心性,还是本具还是本然,也没有减少,就是这样。

  所以学佛法我们学的是理,不是学的迷信。不是只是信解信愿这种神通,信愿这种神乎其神。佛法就是真理,让我们回归我们本来清净的本性、回归我们的真性、回归到真理当中。

  在佛没讲《法华经》之前,心法是心法、佛法是佛法、众生法是众生法。俨然佛法太高,众生太广,心法在高不高、在广不广。众生每天都在用而不知。这三法隔异不同,所以不能称之为妙。到了法华会上,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开三权成一实,会九界同佛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三法皆妙,故名妙法。

  此妙法人人本具,人人皆可成佛,十方三世诸佛证此无差别的妙法而成佛。众生迷昧,错用此无差别的妙法,继而妄起分别,把妙为粗了,即妙为粗,成苦恼众生,这就是妙。我们称为粗,不妙了。本来我们是妙,心性,但是我们妄起分别,就不妙了。

  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众生与本具的妙法不相应。就像矿石里的金子,我们每个人都好比是矿石里的金子,每个人的心性、本质都是金,诸佛证妙法而相应,证了与金性就相应了。就像从矿石中炼出的金子,这个金子虽然有在矿和出矿的区别,但是它的本、本质不二。所以经中说:“但尽妄缘,即如如佛,一念回光,便同本德”,一念回光,就是你的本体。就是说,只要众生把凡情放下,没有别的,就是别无圣解。没有别的,只要把凡情放下,就妙回归了。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在生不垢在佛不净,在佛不生在生不灭,一念返照,当体便是,就是我们的本心。

  所以我们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思量,要一心湛然。天台所谓一心三观,净土所谓一心不乱。师父经常说要一丝不挂,大家不要多想,一丝不挂就是一心不乱,这样就能与妙法相应。我们的心一丝都没有牵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是这样。妙法,在这里我们就解释完了。

  下面我们解释莲华。因为此妙法大家难以理解,所以要借助比喻来说明。为什么要用莲花来说明呢?因为世间水里的、陆地上的草木之花有很多种,为什么单独非得要用莲花来作比喻呢?这是因为,我们看世间其他的花:或者有花而无果,有花无果,比如牡丹,这个比喻外道空修无益的苦行,最后得不到实证;或者是一花多果,就像葫麻,比喻世间的凡夫孝养父母,将来报在梵天,受种种的乐,这是一花多果;或者多花一果,比如桃李,比喻声闻修三十七道品,只证无学,得声闻小果;或者是一花一果的,就像柿子,我们现在正是柿子丰收的时候,吃的柿子,柿子是一花一果,比喻缘觉修一远离行,得涅槃;或者先果后花,这个瓜就是先果后花,比喻须陀洹先证见道,然后修道;或者是先花后果,就像稻子和麦子,这是比喻权教菩萨先藉缘修,生后真修。我们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的花果都是粗花,不足以比喻这个妙法,只有莲花它是花果同时、处瘀泥而不染才足以来比喻妙法。

  我们看这个莲花,内有莲子外有莲花,子是果,花果同时,比喻妙法权实一体。为了大家方便理解下面莲花的三种喻义,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权实。

  权是权宜之义,是为一时所需要、所设的方便;实就是真实不虚之义,就是永久不变的究极真实。实教讲的是佛陀的自证之法,是究极根本教;权教是为导入实教所摄的方便法。天台宗认为,《法华经》所说是圆教,为实教,其余的诸经所说的,像藏教、通教、别教都是属于权教,所以称为三权一实。

  我们介绍了权实二法,下面我们言归正传,看莲华的三种喻义。

  第一是为莲故有花。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因为众生的因缘尚未成熟,不能直谈圆顿大法,不能直接讲《妙法莲华经》。直接讲众生本来成佛,大家没有这个基础会把大家吓着的、他们对佛法会不感兴趣的。就像现在我们大家都来拜佛、都来学佛,师父说你们都放下、你们都是佛、都必须要放下才能成佛,那给大家说,大家都跑完了。那谁还敢来?家里的万贯家产我都让你们放下,你们都是佛,都不敢来了。谁也舍不得放下,所以只好用方便,用权门方便法。

  释迦如来先讲权门方便法,比如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等经,先来劝诱大家,善诱引导。初讲三归五戒,给大家先讲这种种的三归五戒,讲这些种种的因果。次说四谛、十二因缘、三乘等法。然而虽然说这种种的权法,其实是为了最后让大家究竟成佛,为了最后面的佛乘,是为实而施权的。这是第一种喻义,以为莲故有花,来比喻为实施权。

  第二种比喻妙法的含义是花开莲现。佛说法四十年后,众生的根机逐渐成熟了,佛才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三乘同归一佛乘,就像花开莲现。

  第三义是花落莲成。比喻权废而实立,实外无权,妙法全彰,众生无不是佛。这个时候就要开示废权而实立了,实外无权,直达究竟圆满的佛性了。

  以上是解释妙法莲华的别题,下面我们再解释通题。

  经,为什么称为通题呢?因为每一部经后面都是经,这个经大家通用,所以就叫通题。经是梵语修多罗,梵语叫做修多罗,译成中文是契经。意思是说,凡是佛所说的一切言教,都上契十方三世诸佛所证的真理,下契一切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机。

  依据《杂阿毗昙心论》,经有五义,在《杂阿毗昙心论》中谈到经有五义。

  第一是出生义。就是经能出生一切善法。依经教修行,能断诸恶,行一切善法,而且经能出生一切的功德,甚至能够出生菩提佛果。

  第二是涌泉义。佛经诠释的义理无穷无尽,就像泉水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大家每读一遍就会有一遍新的认知,所以我们读经要反复的读、一遍一遍的读,要一生相伴。

  第三是显示义。佛经所诠释的义理,能显示世间以及出世间一切圣凡因果诸法。不只是说明俗谛理,开示真谛理,更能显示中道第一义谛理,帮助我们生起慧解,启发我们生起信心。

  第四是绳墨义。绳墨就是过去木匠所用的墨斗,它是来定曲直的工具,以此来比喻佛经所诠释的义理,能让众生明白曲直是非,能够懂得因果、识别邪正、辨明真伪,能够分清善恶。这样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就知道有所取舍,不会有偏差。

  第五义是结鬘义。结鬘就是把花给穿起来,连贯起来穿成串,不让花散落。比喻佛经能贯穿如来所说的事理因果诸法,还比喻佛经能够摄持众生,让众生灭恶生善,转凡成圣,不致于流落生死苦海。这是《杂阿毗昙心论》,这个论念起来比较拗口,大家听听明白。

  我们再依照经字的字义来解释,依字义来解释有四义。

  第一义,经是径的意思,径就是路径,也就是说,经是我们修行的路径。

  第二是法的意思,就是法则。如来所说的经十界同遵,法则,是十界同遵的法则。十界指的是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畜生、地狱,这十界都应当依照如来所说的经来规范自己。

  经的第三义是常,就是此法则亘古不变,万劫常新,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佛经不像世间一般的学说,会随着时世、会随着因缘而改变,或者会随着大家的需要而被淘汰。佛经绝对是常住不变的,过去、现在、未来,绝对不会改变。

  第四是典的意思,佛经是教化众生阐扬佛化的定典。这四义以经的字义来解释。总之,经是迷途的明灯,长夜的慧炬,我们现在说,是我们的觉悟的指南、苦海的慈航,而且是我们到彼岸的宝筏。这是我们对《妙法莲华经》经题的释义。

  下面我们对本经的经题做一个总结。

  初学妙法,大家可能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佛法清净、无有憎爱、无有取舍。其实我们看世间法,世间法看似巧到极处,但是也是拙到极处;佛法看似拙到极处,我们刚才说了,没有憎爱无有取舍,但是它也是巧到了极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间人都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的,起心动念无不是在为这个身体去算计,却不知道这个身体,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个真心、我们的慧命的牢狱。世间的牢狱,不管是有期徒刑也好无期徒刑也罢,都是有限的,无期徒刑也是有限的,无非是这一期生命的结束也就罢了,告一段落了。而我们众生本具的佛性,我们人人本具的佛性,真法、心法,随着我们的生灭,在我们体内出一皮囊入一皮囊,从生到死、从劫到劫,杳无了期。而我们本具的佛性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不知不认、错用,冤枉轮回。所以佛说可悲。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因为我们心念的错悟。我们刚才讲了十法界,我们的真心迷了,六道轮回;悟了,觉悟成佛。我们不管是迷是悟,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这个真心,就因为我们这么执迷不悟,观不到我们的真性。释迦牟尼佛为帮助众生证得自己本具的佛性、我们现前的真心,佛示现来度化我们出现于世,来为众生说法。

  佛一开始,是为小乘根机的弟子先说声闻法,小乘的这些弟子们,证得偏真涅槃就止步不前了,分段生死虽然了了,但是变易生死未除。我们打个比喻来说,就是小乘根机的弟子,就像羽毛未丰的小鸟,只知道围绕着树枝飞来飞去,而不能远飞。这不是佛吝法,不为弟子们来讲大法,而是因为弟子们的根机如此,佛只能循序渐进。上来就讲大法,我们刚才讲了,他们接受不了,这时候佛为小乘弟子们说的法称为权法。佛虽然一开始说的是权法,但是是为实而施权。大家一定要明白,上来讲小法,是为了后面的大法,为实而施权。

  直到法华会上,声闻根性都已回小向大了,机缘成熟了,佛才开始开权显实。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声闻小果,皆得授记,举手低头,皆成佛道,可以说是极畅我佛出世之本怀矣。

  好,谢谢大家!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宏圆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经     

宏圆法师讲般若经     

宏圆法师讲地藏经     

宏圆法师讲华严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俱舍论     

宏圆法师讲普贤行愿     

宏圆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法华经》

传喜法师讲法华经    

慈法法师讲法华经    

大安法师讲法华经    

法闻法师讲法华经    

海云继梦法师讲法华经    

化永法师讲法华经    

净慧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宽运法师讲法华经    

妙境法师讲法华经    

明海法师讲法华经    

明旸法师讲法华经    

蕅益大师讲法华经    

圣印法师讲法华经    

圣赞法师讲法华经    

索达吉堪布讲法华经    

悟显法师讲法华经    

贤顿法师讲法华经    

宣化上人讲法华经    

学诚法师讲法华经    

印光大师讲法华经    

印泉法师讲法华经    

月悟法师讲法华经    

智泉法师讲法华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