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讲《妙法莲华经》讲记第4讲--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宏圆法师所有开示-> 宏圆法师开示法华经



 宏圆法师讲《妙法莲华经》讲记第4讲


 下载DOC文档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大家请看经文: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比丘众,这里是介绍的比丘尼众,比丘尼也是法会必有的。摩诃波阇波提译为大爱道,他是佛的姨母,也是难陀的母亲。佛出生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是他的姨母嫁给了他的父亲净饭王,是姨母把佛抚养长大的。在佛成道五年的时候净饭王就去世了,摩诃波阇波提率领五百名释迦族女子,向佛请求出家。佛当时没有许可,佛对她说:“过去的诸佛都不允许女人出家,女人在家学道,精进修行,也是可以成正觉的,未来诸佛也一定实行这个法制。如果你能奉行佛的教法,就在家中修行,正觉的道果是不分在家和出家的” 。

  后来阿难三次为她乞求,希望佛能念在佛姨母的养育之恩,慈悲纳受。最后佛让阿难传八敬法,如果能做到这八敬法的话,就允许她们出家。这八敬法是,第一、百岁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应当迎拜请坐。这里的百岁比丘尼,指的不是年龄而是戒腊,就是受戒后安居百年、就是戒腊再多的比丘尼,见到年幼的比丘都应该迎请礼拜。八敬法的第二条,就是比丘尼不得骂比丘。第三是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就是比丘尼不得说比丘的过失。第四、比丘尼应从比丘僧求受大戒。受大戒,在比丘僧处。第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半月向比丘僧中行摩那多行。第六、比丘尼应于比丘僧中求教授人。就是比丘尼每半月诵戒,半月诵戒前,必须派比丘尼代表,到比丘僧中顶礼比丘求教诫。第七、比丘尼不与比丘同一处安居,但是也不能离得太远,这是因为方便遇到疑难的问题的时候,能请比丘,能请求教诫。八敬法的最后一条,是比丘尼安居圆满,应向比丘僧中,求见、闻、疑三事自恣。佛的姨母答应能做到这八敬法,于是佛允许出家。大爱道比丘尼出家以后,恪守教法、谦卑精进、热忱随和,受到大众的敬佩。

  眷属,指的是大爱道比丘尼的弟子们,共六千人。耶输陀罗,译为华色。因为她的身形容貌都很美,又译为名闻。就是名声远闻,很多人都知道她,所以叫做名闻。她是佛没出家做太子时候的妻子,也是罗睺罗的母亲。她与佛的姨母一同随佛出家,后来证了阿罗汉果。亦与眷属俱,这是指耶输陀罗比丘尼的弟子们,这里没有说明具体的数目。以上是介绍的声闻众,下面介绍菩萨众。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

  菩萨是略称,全称是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菩萨已能自觉觉他。摩诃萨,全称是摩诃萨埵,译为大心或者是大有情。这是指有作佛之大愿的众生,也就是大菩萨。因为具大慈、得大智、修大因、证大果,所以称为大菩萨。如果只说菩萨,那包括很多种,后面加上摩诃萨,指的就是法身大士。他们的愿大、行大、度众生大,在世间诸众生中为最上,这八万大士都是佛的常随众。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这一段经文总共十三句,第一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这一句既是说明菩萨所证的位次、果位,也是赞叹菩萨的功德;后面的十二句只是赞叹菩萨众的功德。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藐译为正、三菩提译为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合起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不退转有三种: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菩萨从初住位分具三德:得般若是位不退,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得解脱是行不退,万行俱备得法身是念不退。这八万大士都是初住位以上的菩萨。初住位以上的菩萨,就是我们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已经证法身了。但是初住位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已经证得法身。所以这八万大士,皆于无上正等正觉不退转。

  皆得陀罗尼,我们依清朝智祥法师的注解,从这一句往下十句,都与菩萨的十度相应。我们都知道菩萨的六度万行,六度我们都很熟悉,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是般若。从般若中又开出了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这总共是十度。这十度是菩萨到达大涅槃所必备的十种胜行,这以下的十句都与这十度相应。

  皆得陀罗尼,这一句是戒度。陀罗尼是梵语,译为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又译为遮持,就是遮恶持善,这正好与戒相应、相合。戒有二义:止和作,止就是止恶,诸恶莫作;作,就是众善奉行。皆得陀罗尼,就是说菩萨遮恶持善,戒度清净,所以戒度。

  乐说辩才,这是愿度。辩才有四种:法无碍辩、辞无碍辩、义无碍辩、乐说无碍辩。菩萨到达九地才能证得乐说无碍辩。菩萨以无尽善巧的音声辩才,不分利根钝根,不论苦境乐境,昼夜不停地为众生演说无量佛法,尘刹俱遍,劫量匪穷,如果是弘愿不深,怎么能做得到呢?所以乐说辩才含摄愿度。

  转不退转法轮,这是精进度。到了等觉位的时候才能证得此法。等觉菩萨能普现色身,遍入尘刹,广度一切众生,令众生成佛,常转法轮,始终不懈,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此修行究竟无尽。那么此精进轮也无有穷尽,所以说,转不退转法轮含摄了精进度。

  再来看下一句,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供养这就是布施度。能供养的人必定发喜舍心,不但是能够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我们说的种种的珍宝、妻子眷属,这是身外之物,而且连自己的头目手足,都能以欢喜心来供养。何况这里说的不是一佛二佛,而是无量百千诸佛,也就是说供养时间之长、供养之大,那肯定供养是无量的了,这是财供养。《普贤行愿品》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诸菩萨示法界身,应微尘数国上求下化,所行难行,这又是何等的布施之力?财法二施具足了,所以供养无量百千诸佛含摄布施度。

  于诸佛所、植众德本,这是禅度。禅就是禅定;诸佛所,就是指微尘数佛刹土;植众德,就是自净佛土。要想自净佛土就要修定,定深而德本建。为什么说修定就是自净佛土呢?维摩诘居士说:“心净则佛土净”。菩萨要想圆满自利利他之果,只有依靠佛,在诸佛所勤修定慧,才能福智双严、庄严。福智双严才能普度众生,所以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就含摄了禅度。

  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这是慧度。菩萨上求下化、自利利他都用智慧。就像九地菩萨,他们能以无尽的善巧智能,随顺了知无量世界中众生种种差别之相、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机,以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机而施教调化,而且对无量神通三昧都能通达,所以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这就是慧度。

  以慈修身,这是忍度。慈就是救度一切的众生,遍济群灵。我们想想,这个慈深,则忍也深、忍也大。比如不休息菩萨,为了度化一切的众生,在极苦的地狱,要经无量劫,他也不离不弃,菩萨的慈心忍力是何等的广大,所以含摄忍度。以慈修身含摄了忍度,慈大忍也大。

  善入佛慧,这是方便度。佛慧就是一乘实相,佛的智慧这是一乘实相。一乘实相,甚深无量,难解难入,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只有佛这个佛慧才能圆满的。菩萨已得根本大智,那么就能以方便智,妙彻本源、尽真如际、得百万阿僧祇神通、具百万阿僧祇三昧、见如是世界、兴如是供养、放如是光明、演如是法义,所以善入佛慧含摄了方便度。

  通达大智,这是智度。大智就是无上菩提圆照法界之智,菩萨既然已到了不退转地,那么就能置一心于万有,融万有于一心,这样待人接物之时,就是真心妙用之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置一心于万有,融万有于一心,菩萨之智何等圆满,所以说通达大智含摄了智度。

  到于彼岸,这是力度。彼岸就是涅槃,众生之所以不能到彼岸,是由于被无量的生死因、无量的烦恼果系缚在此岸,所以没有大力,决定不能到彼岸。现在菩萨以金刚妙慧,将无量生死因、无量烦恼果一齐斩断。断尽五住烦恼,了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到于彼岸含摄力度。这是对应十度。

  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这是总结前面的十度。菩萨内智充满,外行毕具,当然无量世界都能听闻到菩萨的德号。就像文殊菩萨,他不但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菩萨、示现智慧,他也是在他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示现成佛。观音菩萨不只是在我们娑婆世界寻声救苦,他也在无量佛刹,遍一切处救度一切的众生。所以说这些大菩萨们,在无量的世界都能听闻到他们的德号,名称普闻无量世界。

  能度无数百千众生。菩萨万行无遗,权实具足,自然能分身尘刹,随无数百千众生的机,为众生现一一形、说一一法,普度一切众生。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这里列举了十八位大菩萨的名称。

  文殊师利菩萨译为妙德,又叫曼殊师利,译为妙吉祥。文殊菩萨过去久远成佛,号龙种上尊佛,现在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也是成佛,号普见佛。文殊菩萨既然是三世果位如来,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刚才说的,他是三世果位如来。那可想而知,他的智慧何等之高,所以在世尊的一代时教中,凡是大乘法会他无不参加,而且担当重任。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梵语是婆卢吉低税,是过去正法明如来,也是古佛。观是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观世音菩萨观十法界之音声来教化救援众生,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所以称为观世音。

  得大势菩萨,得大势,梵语摩诃那钵,译为大势至,西方三圣的大势至菩萨。此菩萨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所以名叫大势至。大势至菩萨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观音菩萨是左胁侍,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常精进菩萨,又叫常应时菩萨。此菩萨虽然已经证等觉菩萨的果位,但是因众生受诸苦恼,所以菩萨发愿,于无量劫中昼夜恒时救拔一切的众生,永不退堕。如《宝积经》中说:“此菩萨,为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犹不受化,曾无一念舍弃之心”。就是此菩萨为了救度一个众生,经无量劫没有舍弃。即使众生不受化,菩萨也不会有一念舍弃之心的。

  不休息菩萨,此菩萨旷劫修行而不停息。如《思益经》中说:“恒河沙劫,为一日一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过百千万亿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沙佛,行诸梵行,修习功德,然后受记,必不休息故”,无量劫修行梵行没有休息。

  宝掌菩萨,为什么称为宝掌菩萨呢?《宝积经》中说:“菩萨于诸佛土,化众生时,欲以右手遍扪若干诸佛世界,即随所欲而能成办,从其手,出佛法僧声,乃至慈悲喜舍之声故”这是宝掌菩萨。

  药王菩萨。因为在过去琉璃光照如来的像法时期,药王菩萨以雪山上的药供养诸比丘,并且发愿,于未来世能治众生的身心二病,身病和心病,这样得到大众的赞叹,被尊为药王。释迦牟尼佛曾对弥勒菩萨说,这位药王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已满,将在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就是说现在的药王菩萨,未来的净眼如来。

  勇施菩萨。此菩萨能以出世法宝,普遍施与众生而没有疲厌,因此得名勇施。

  宝月菩萨。所证三谛,可贵如宝,能证三智,圆照如月,所以名为宝月。

  月光菩萨。因为这尊菩萨圆妙三智,能除昏烦热恼,就像清凉的月光能破黑暗,所以名为月光。

  满月菩萨。此菩萨三智圆明无有缺减,如同满月。就像十五的月亮,佛面犹如净满月。满月菩萨三智圆明、无有缺减,故名满月菩萨。

  大力菩萨。此菩萨智境冥合,有大力用。

  无量力菩萨。此菩萨以大力用与无量众生相应,救众生苦。

  越三界菩萨。这尊菩萨超越分段变易两种三界,我们一说三界生死,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越三界菩萨超越不但是分段,而且是变易两种三界,故名越三界菩萨。

  跋陀婆罗菩萨。跋陀婆罗译为善守,也译为贤首,贤首菩萨。《思益经》中说:“若众生闻名者,必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善守菩萨位居等觉,是众贤之首,所以也叫贤首菩萨。

  弥勒菩萨。我们都很熟的,下一尊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也称弥勒尊佛、阿逸多菩萨。译为慈氏,《思益经》中说:“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所以译为慈氏。也是阿逸多菩萨,译为无能胜。

  宝积菩萨。此菩萨积聚一心三智之宝,所以名为宝积。

  导师菩萨。这位菩萨对于邪知邪见的众生生大悲心,引导这些众生能入正知正见,所以称为导师。导师菩萨,引导众生入佛知佛见。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这是总结其余的菩萨众。如是,是指以上介绍的十八位大菩萨。八万菩萨,这里介绍了十八位,其他没有列出名字的大菩萨们,就用等来包括在内了。可能有人会觉得,要是按修行的次第的话,像菩萨们的境界高深,不是阿罗汉们能比的,为什么要列在声闻众的后面呢?古德是这样解释的:“声闻形出俗网,迹近如来,闻法为亲”。形出俗网、迹近如来的意思是说,声闻现的是僧相,同佛一样。佛也是这样,搭着衣,现比丘相。而且声闻和佛一起住在伽蓝内修道、离佛最近。而菩萨呢?形不捡节,迹无定处。就像《普门品》中说“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就是说菩萨的形相是不定的,众生需要什么样的身得度,菩萨们就会现什么样的身而度化众生;而且在佛讲完经之后,菩萨们就要到别的地方去度化众生了。不像声闻众要跟随着佛,和佛常在一起。所以把声闻众列在前面,把菩萨众列在后面。下面我们再介绍杂众。杂众分为八类:欲界天众、色界天众、龙众、紧那罗众、乾闼婆众、阿修罗众、迦楼罗众、人众,总共是八众。下面我们请看经文: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这一段是介绍的欲界天众。释提桓因译为能天主,因为他能做忉利天三十三天的天主,所以得名能天主。《璎珞经》中说:“过贤劫二千二十四劫,释提桓因作佛,号无著世尊”。

  眷属二万天子,这里的眷属不是指他的臣民,而是释提桓因的亲因。后面所指的眷属,也都作亲因来解释。

  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这三位天子是释提桓因的内臣。就是帝释身边的大臣,就像我们常说的宰相文臣这么一类。名月天子就是宝吉祥月天子,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普香天子就是明星天子,他是虚空藏菩萨的化身;宝光天子就是宝意日天子,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四大天王,这是属于外臣。就像我们世间有文臣有武将,四大天王就是武将,在外镇守边关。我们知道,须弥山的山腰有一座山,叫做犍陀罗山,这座山的东南西北四个山峰,这四大天王就镇守在这四个山峰上,护持四大部洲。东方持国天王护持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护持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护持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护持北俱芦洲。

  我们再来看自在天子,自在就是欲界的第五层天化乐天,也叫化自在天。此天的天人,可以随心所欲变化出各种美妙的欲乐,就像他们需要什么物质了,需要什么美妙的欲乐了,不需要像我们南赡部洲的众生去劳作,他们是意念就化现出来了。

  大自在天子,大自在就是欲界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这也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天,我们说魔王波旬,就是在他化自在天。此天的天众他们想得到物质的时候,不需要自己来化现了,而是是由他化,就是由化乐天的天众来帮他化现,所以就叫他化自在天。这里列举出了下面的两重天:四天王天和忉利天,以及上面的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没有夜摩天和兜率天,但是上下都有,当然也包括了中间的夜摩天和兜率天,我们欲界六天。这是经文省略,但是也包括了欲界六天的天子以及他们的亲因,都来参加法会了。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这是色界天众。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这个世界众生忍苦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堪于忍受三毒以及诸烦恼不肯出离。梵译为离欲。色界天的天人,虽然他们远离了欲,就是远离了食色等粗重的欲垢,但是还没有脱离质碍之身。色就是质障的意思,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无欲,但是还有形有相,仍然是在色的范围之内。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清朝的智祥法师在《法华授手》中这样解释梵天王:乃是总举色界主。就是这一句经文,是总举色界这些天主。总的来说,下面是分说。

  尸弃大梵,尸弃大梵是初禅天的天主,尸弃译为顶髻,所以也叫做持髻梵王。

  光明大梵,这是二禅天的天主,后面的这个等字,就包括了三禅天的天主,还有四禅天的天主。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这里列出了八位龙王,龙众。

  难陀龙王和跋难陀龙王,这是亲兄弟俩,难陀译为欢喜,跋难陀译为贤喜。因为这二位龙王常常护持摩竭陀国,使得这个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来没有遇到过饥馑之年,所以这两位兄弟深得世人欢喜,就有欢喜龙王和贤喜龙王的美称。

  据《增一阿含经》中记载,佛陀在去忉利天为母说法的时候,难陀龙王和跋难陀龙王见到那些飞行的比丘,心生了嗔恚心,想要放大火风去阻碍他们,被目犍连尊者降伏了,于是他就跟着众比丘一起去听佛说法,成为护持佛法的龙神。

  娑伽罗龙王,娑伽罗译为海,因为居住在大海而得名。他的龙宫在大海底,纵广八万由旬,七重宫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都装饰着七宝。《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到八岁成佛的龙女,就是娑伽罗龙王最小的女儿。

  和修吉龙王,和修吉译为多头,名叫多头龙王,也叫九头龙王,也叫宝有龙王、宝称龙王。

  德叉迦龙王,德叉迦译为多舌,又叫现毒龙王。因为他生气的时候往外吹毒气,人畜都会死,所以叫做现毒龙王。

  阿那婆达多龙王,也叫阿耨达龙王,译成中文是无恼龙王。龙有三难,龙也有难。三难是,第一个会被热沙灼伤,这是第一个,被热沙灼伤鳞甲、灼伤皮肤;第二、会被恶风吹起他们的衣袍而现出身形;第三个就是会被金翅鸟吃掉。但是阿耨达龙王不会遭受这三难,所以名叫无恼,无恼龙王。

  摩那斯龙王,译为大身龙王。他的身体能够绕须弥山七匝,能绕七圈,因此得名。也叫大力龙王,阿修罗和天斗战的时候,水淹释提桓因居住的善见城,就是此龙王用他的身体将海水挡住,可见他的身体之大之长,而且有大力。

  优钵罗龙王,译为青莲花龙王。因为他居住在莲花池上而得名,叫青莲花龙王。

  这一类的众生、龙众,他们是随自己的福业所报之处不同,或者灵或者笨,他们的眷属宫殿衣服庄严一一具足。只是吃饭的时候,他们最后一口会变成虾蟆,所以污秽不堪,这是与人天不同之处。龙王这里在法华会上,也各自带着若干百千眷属来参加法会。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这是紧那罗众。紧那罗译为疑神,疑是相似,疑神。他们长得像人,但是头上长有一角,所以也被称为人非人。《舍利弗问经》中记载,“紧那罗神者,昔好劝人发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诸邪行,故得今身”。紧那罗是帝释的法乐神,法是佛法的法,是天龙八部之一,也是佛教的护法神。佛说法时,法紧那罗王奏四谛法门,妙法紧那罗王奏十二因缘法,大法紧那罗王奏六度法,持法紧那罗王奏一乘法门。

  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这是乾闼婆众。乾闼婆译为嗅香,因为这种神不吃酒肉,以香为食,身上散发很浓厚的香气,所以称为嗅香。乾闼婆是帝释的俗乐神,刚才我们介绍的紧那罗王是法乐神,乾闼婆是帝释的俗乐神。

  乐器分为两种:一种是丝竹类的。比如筝,它是丝,竹就如箫、笛子,这是丝竹一类;第二种是非丝竹类。比如鼓磬之类。我们看这四位乾闼婆王的名称来源:用非丝竹乐器奏乐,就是用的是鼓磬这种乐器来演奏的称为乐,乐乾闼婆王;用丝竹弦管奏乐的,丝竹,丝就是筝、竹就是箫笛,这一类的是称为乐音;用非丝竹乐器演奏得非常好听,称为美;用丝竹弦管演奏的非常美好的、非常好听的,就称为美音。这是这一种解释。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解释乐、乐音、美、美音这四位乾闼婆王,也和上面介绍的法、妙法、大法、持法四位紧那罗王一样,依次演奏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一乘这四教法门。这是乾闼婆王。我们再看下面: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这是阿修罗众。阿修罗译为非天,阿修罗的果报是神,仅次于天人,虽然他有天人之福,但是他没有天人之德,就称为非天。据《楞严经》中说,阿修罗有胎卵湿化四种受生的方式。在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中都有阿修罗。阿修罗易斗,好争好斗,骁勇善战。常于各道中兴风作浪,好勇斗狠,于诸天中常常攻打天王,想夺王位。但是阿修罗他们也信奉佛法,也是佛教的护法神之一。

  婆稚阿修罗王,婆稚译为勇健,他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前的先锋、前军统率,就是婆稚阿修罗王。

  佉罗骞驮阿修罗王,佉罗骞驮译为广肩,他的两肩非常的宽广,能使海水汹涌。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毘摩质多罗译为净心,也译为种种疑、怀疑的疑。他的女儿叫舍脂,长得十分的美貌,长的非常的好看。释提桓因看上了舍脂,就把毘摩质多罗请到天宫的七叶殿居住,向他去说亲求婚。于是毘摩质多罗答应把他的女儿舍脂嫁给释提桓因。不料释提桓因婚后喜新厌旧,舍脂就把委屈告诉了她的父亲,于是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阿修罗把善见城团团围住了,这个大战,在我们佛法的公案里面也是非常有名的。这个帝释眼看要战败的时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释提桓因突然想起了佛陀教给他的、在关键的时候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于是他依靠这咒语的力量、依靠三宝咒语的力量破解了阿修罗的进攻。

  罗睺阿修罗王,罗睺译为障持,他能用自己的大手覆障日月之光,令天人烦恼。这位阿修罗王,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嘴有千由旬大。在与天人交战的时候,他非常的勇猛,他能用双手撼动须弥山。最后我们刚才讲了,阿修罗战败,战败后他就藏到藕的藕孔当中。

  阿修罗的宫殿衣服庄严我们刚才讲了,他的福报与天人是一样的,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最后一口化为青泥,这一点是与天人不同之处。

  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这是迦楼罗众。迦楼罗就是金翅鸟,他居住在四天王天的大树上,以龙为食,也是天龙八部之一,大鹏金翅鸟。

  大威德迦楼罗王,诸龙见了他都心生恐惧、心生恐怖,因为他能威慑诸龙,所以说他威德广大;大身迦楼罗王,身体非常大,他的两个翅膀展开有三百三十六万里;大满迦楼罗王,因为他常常吃得很饱,腹部都被龙充满,所以叫做大满,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他的颈部有如意宝珠,所以称为如意迦楼罗王。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这是人王众。韦提希译为思惟,她是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阿阇世王的母亲,佛就是因为她的因缘而说的《十六观经》。阿阇世译为未生怨,韦提希夫人在怀胎的时候,相师占卜后说,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他会弑父,一定会杀害他的父亲的。因为这个因缘,他在母胎中就与他的父王结怨,所以称为未生怨。就是还未出生就已经结怨了,未生怨。在他出生之后,国王就叫人把他从楼上扔下去,但是没有摔死,只摔折了一个手指,所以他也叫无指。阿阇世长大以后,受提婆达多的唆使,杀死他的父王夺取王位。不久,因为提婆达多犯了五逆重罪堕入地狱。阿阇世王心生悔悟,他向文殊菩萨求忏悔,得柔顺忍。命终他堕入吒罗地狱,但是是即入即出。佛做了一个比喻,就像用手拍皮球,皮球一沾地一落地立刻就弹起。他是即入即出,后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到了弥勒菩萨住世的时候,他又生到娑婆世界,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在法华会上,阿阇世王与百千眷属,一同来法会听闻妙法。佛说此妙法,欲畅出世本怀,令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无不鸠集,这里只是于无量众中列出大概的代表。我们看下面一句经文: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这是说明参加法会的礼仪、礼节。礼节是什么?以最尊之顶礼最卑之足,表诚敬之切。所有参加法会的大众,无论圣凡,对佛都非常的诚敬,大家致敬完毕以后退坐一面。有人就会问了,既然诚敬之切,为什么听法还要坐着?应该是站着才最恭敬呢?其实这是为佛所命。因为坐着听法,则身心不动而大法可纳。

  到这里,本经的证信序的六种成就,我们就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宏圆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经     

宏圆法师讲般若经     

宏圆法师讲地藏经     

宏圆法师讲华严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俱舍论     

宏圆法师讲普贤行愿     

宏圆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法华经》

传喜法师讲法华经    

慈法法师讲法华经    

大安法师讲法华经    

法闻法师讲法华经    

海云继梦法师讲法华经    

化永法师讲法华经    

净慧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宽运法师讲法华经    

妙境法师讲法华经    

明海法师讲法华经    

明旸法师讲法华经    

蕅益大师讲法华经    

圣印法师讲法华经    

圣赞法师讲法华经    

索达吉堪布讲法华经    

悟显法师讲法华经    

贤顿法师讲法华经    

宣化上人讲法华经    

XC法师讲法华经    

印光大师讲法华经    

印泉法师讲法华经    

月悟法师讲法华经    

智泉法师讲法华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