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很多缘分都是你发愿自己求来的,只不过现在的你,忘记了曾经的愿--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嘎玛仁波切所有开示



 嘎玛仁波切:很多缘分都是你发愿自己求来的,只不过现在的你,忘记了曾经的愿


 下载DOC文档  



  上师如是说: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谓的“一见钟情”,“似曾相识”,“情有独钟”,“再续前缘”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偏偏看他顺眼呢?为什么觉得就她放不下呢?一切皆为缘分。很多都是你发愿,自己求来的。只不过现在的你,忘记了曾经的愿。

  甲: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这么高?

  乙:人们现在对婚姻的忍耐力太弱了。

  热恋中的人们,属于“糖分"过高的微昏状态

  现在,几乎全中国人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对婚姻的忍耐力。人们现在对婚姻的忍耐力太弱了,很多人都是“闪婚”。婚前,没有经过足够的了解;婚后,又没有那么多忍耐。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引起离婚。

  我们有对弟子,以前是恩恩爱爱的。突然有一天,两个人说要请我吃饭,吃完饭就结束这段感情,分手各过各的。我问了问情况,女弟子一直在告状,说男弟子的各种毛病缺点。等她全部说完,我告诉她,“你说的这些缺点,好像我也有啊,而且感觉似乎天下的男人都有这些毛病。”

  到底是什么,造成两个人要分开呢?第一个罪状,是挤牙膏。因为这个男弟子永远是从中间开始挤牙膏,从来不从下往上慢慢挤。第二个罪状,他刷完牙之后,牙刷总是乱丢乱放。有时候,在莲蓬头下面刷牙。刷完牙以后,就把牙刷直接放在洗浴的地方。

  第三个罪状,给他买了一个放脏衣服的收纳筐,让他把裤子、袜子等要洗的衣物丢到里面。但他总是袜子丢在这边,裤子丢到那边。这个女弟子每天早上,都要捡这些东西。反正就是类似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变成了无法相处的“罪状”,导致两人要分手。

  两个人相爱,决定结婚组建家庭;后来,两个人觉得不相爱了,闹离婚分割财产。这些不是上帝安排的,一会儿让你们爱,一会儿让你们恨。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人的思想自己安排的。你的思想,他的思想,两人共同的思想,觉得要结婚,要组建家庭,这是共业。业缘成熟,才会有相应的结果。

  恋爱中,我们基本除了情感热度的基础之外,还有更大比重的期望值在里面。又因为多巴胺的作用,我们的理性,基本属于“糖分"过高的微昏状态。热恋中的人们,都把注意放在了各自情感如何表达,才能让对方完全感觉到的高热度状态。完美与不完美,在这个期间,基本是被我们的情感战胜了理智。

  你要知道,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今生今世,不管是你的配偶、爱人还是父母、孩子等等,所有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能与你相遇的一切生命,都不是偶然的。当业力和愿力成熟了,就会有一个又一个的相逢。又随着无常的人生,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告别。

  甲: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乙:婚姻,是两个人习惯与习惯的磨合与较量。

  谁家还没一点矛盾啊?

  婚后,从天上飘的日子回归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实实在在上面。这时候,大家的情感比重是被各自理性生活的习惯与方式所取代的。每个人的家庭和出生环境都不相同。婚姻,基本就是两个人习惯与习惯的磨合与较量。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都要让对方来迁就我们自己,那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两个人都在回归理性。所以,不是说彼此婚后才暴露了缺点,而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习惯本来就在。只不过婚前,你们是带着百分之二十的感情,百分之十的理智,剩下的就是百分之四十的幻想和自己构造的百分之三十的浪漫假象过来的。

  那么婚后,就成了百分之十的情感,百分之二十的理智,剩下的就成了百分之七十的看不惯和互相要求,当然很痛苦。恋爱也好,结婚也好,是需要用情感与理智来平衡的,而且需要互相包容与理解,互相经营才能和谐。

  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单位,如果不懂得尊重对方,处处彰显自己的占有欲,偏执顽固,就会造成各种冲突。我接触过很多离婚的人,有外遇、有第三者、移情别恋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因为鸡毛蒜皮、油盐酱醋等小事升级激化了矛盾,忍不了的就离了。能忍一忍的,不都过来了吗?谁家还没一点矛盾啊?

  学佛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很容易想得开。佛法,可以随时调整我们的内心,唤醒我们多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让自私的小爱变成无私的大爱。

  眼前的家人、爱人、同事,是离自己最近的有缘众生。你应该千方百计去想:今生总算有缘相聚了。如何为他们多付出一点?去好好利益眼前的这些众生吧!不要总想着回报。否则,一辈子会过得很辛苦。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在吃亏,其实是在积福。所以,不要动不动就气不顺、心不平,把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点功德给烧掉了。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可能像佛菩萨一样,所愿所行完全是无私大爱天下一切众生。但我们可以从心态上、思想上,去学习这种崇高的精神。比如,看到同事涨了工资,你却没有涨工资,怎么想你才能高兴?

  “我希望能利益天下一切众生。现在,这个同事不用我利益,他用自己的能力就涨了工资,他有能力,真是随喜他!”这么去想,你就会很快乐。如此类推,你们将能从很多小烦恼中解脱出来。

  甲:若是吵吵闹闹一辈子,怎么办?

  乙:这是前世邪YIN的果报,两个人就要经常忏悔。

  不要让前世邪YIN的业力成熟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等俗语告诉我们,人们往往是靠"愿",而彼此吸引,结伴同行。当业力成熟,你该给谁还债,就要还债。很多都是你发愿,自己求来的。只不过现在的你,忘记了曾经的愿。

  有些夫妻经常吵吵闹闹一辈子,关系不好,无法相融。彼此经常猜忌怀疑,总感觉伴侣对自己不忠,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却不得不这样走完一生。不要常常以为什么都是对方的错。其实,这都是前世邪YIN的果报。懂得这些道理,两个人就要经常忏悔。

  既然因为前世的业缘走到一起,就要好好了缘,相互理解与包容。因为只有包容,才会慢慢相互依赖;只有相互依赖,才能携手终生。所有的一切因缘都是短暂的和合,就算是夫妻,一生中能够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很少。你可能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都比自己的伴侣要多。

  要知道,在家庭的各种关系中,大家都像是住在旅馆的旅客,相处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应该彼此珍惜,任何事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这样,整个家庭就能变得和睦美满。如果没有这样做,就会让前世邪YIN的业力一直成熟,造成家庭纷争不断。

  现在,婚姻破裂、离婚的人比比皆是。一点小事稍微不能忍,马上离婚。然后,离婚没多久,又会找一个新伴侣。有些婚姻破裂,真的是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了,而大部分离婚的原因,都是不愿意包容,喜欢挑三拣四,不想要忠诚对待自己的伴侣,不愿意奉献太多。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办法再继续的婚姻,就一定要维持。但最起码在还是夫妻的时候,与伴侣相处,要懂得礼义廉耻,要彼此相互尊重与包容。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伴侣被别人抢走了,你会高兴吗?你肯定不高兴。你的老公、老婆出现了第三者,你会欢喜吗?如果你不高兴,你会感到难过,自己就不要想干这种事,要给自己约束。

  两个人恋爱的时候,看对方都是最美好的。可是,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圆满的。一旦组建了家庭,每天在近距离接触中,很容易彼此挑剔,发现对方的缺点和毛病。这个时候,要想想当初为什么开始,难道不是因为爱吗?大部分人因为相爱而结婚,成为伴侣。

  所以,要相互尊重、彼此珍惜、相互依赖,不要成为伤害彼此的来源。以爱的名义出发,就不要去伤害对方,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无论从前世、还是今生来看,夫妻之缘分,是你们的选择。

  既然选择了,吵吵闹闹也是一辈子,和和美美也是一辈子,全看你是如何看待,如何去做,如何去了这份缘。真心为对方着想,为了对方能快乐,愿意实实在在为对方奉献的心态。然后,将这种心态扩展出去,面对我们周边的人,乃至面对一切众生!

  甲:相爱容易,相处很难。

  乙:难在相处久了,彼此的包容和忍耐会越来越有限。

  长情的方法

  人与人相处,刚开始大家的情感会有些伪装。因为怕对方知道自己的毛病与缺点,不会在人前暴露那么多。但彼此熟了以后,就会暴露出各种缺点,甚至是恶习。为什么世俗上的人都喜欢说,相爱容易相处难?难就难在相处久了,彼此的包容和忍耐会越来越有限。

  人们期盼着友谊地久天长。对爱情,则希望“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殊不知,一切情感都是和合的,是由有情众生的念头综合起来的。总归会有那么一天,缘聚久了,自然会分散。一切都是无常的,所谓的人之常情,亦不能长久不变。

  爱和情的升华,在于把小爱转成大爱。爱需要我们多层次去思考,要把我们惯性的、单方面的思考,换种角度——用同理心去体谅对方,多为我们爱的对方考虑。

  不能相守时,执着是一种负担。放手,也要祝福彼此。得到时,就要互相珍惜、尊重、体谅。无法真正得到时,如果爱,默默陪伴和思念,也是一种姿态!

  佛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因为贪、嗔、痴、慢、疑等五毒蒙蔽了心智而造成的。人世间最贵重的财富,是大爱和慈悲。凡人的爱是从自私开始的,因占有欲太强而产生的情绪肯定不能长久。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要把爱转化成亲情。

  西方人的说法是因为多巴胺的活跃而让人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这种很冲动的强烈欲望也就能延续几个月,最多也就三年时间。这时,我们需要学会把这种爱培养成亲情。因为亲情是永远的,这是依靠。

  这种依靠,并不单纯是“我要依靠你、你要依靠我,你是我的财产、我是你的财产,我占有你、你占有我”那么简单,这些都是自私的。这种依靠是建立在互相尊敬和信任基础上的无私奉献。

  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一个人占有另一个人一段时间可以,时间长了就会有分歧,或许有一个就会这么想:我不是你的附属品,也不是你的战利品或财产,我不能老听你的话。两个人从小在不同的环境、家庭背景下生长,走到一起,怎么可能没有分歧和冲突呢?一开始彼此忍耐一点,是因为还有所谓的“爱”在;久而久之,一个人没办法忍耐另一个人,冲突就产生了。

  甲:我发现,四五十岁以后,婚姻格局会改变。

  乙:因果业力,不要欺人太久。

  保留自己的福报。不然,晚年会受报应。

  在家里,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在索取,对方早晚会爆炸的。有的家庭中太太很好,先生就一味地索取,不尊重对方;有的家庭则是反过来的。

  这种不尊重,迟早会爆发出冲突。这种爆发很特别。有的家庭里,当年的爱变成亲情,有一方会忍。忍了一辈子就会发现,因果业力自然发生效果。

  一个家庭里,男的忍辱度很高,女的一直发脾气的,四五十岁以后就开始变,慢慢地,之前忍着的就有爆发力了,之前愤怒的就开始底气不足了,最后整个家庭就完全转过来了。我一直在看这种“笑话”。也有男的老是欺负太太,女的忍气吞声。到五六十岁后,整个颠倒过来了。到了晚年之后,之前傲气十足、脾气很坏的男人就低声下气,老太太天天训着他。

  因果业力,以前要等人死了才报。现在,很快就能看到。所以,我经常告诫弟子们,先生要对太太好。而太太经常放肆的,我就跟她说:“保留自己的福报。不然,晚年会受到报应。”

  人有时候很傻,对待亲人的态度总和对别人不一样。总这样想:他是我最亲的人,我不愿意在他前面掩饰。所以,我就把所有的情绪发泄给他。想想看,对方也是人,不是木头。你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给他,他能忍多久?除非他是菩萨,菩萨对众生永远都是忍。

  对方毕竟还是凡夫俗子。随着你每次对他的发泄,他对你的爱一直在减弱。到最后,原来关系很好的,现在有外遇了,要离婚。有人面对这种情况还想不通,觉得莫名其妙:他之前对我这么好,为什么说变就变了呢?他怎么可以这样?反过来,她还要责怪变化的那个人。

  其实,不外乎是这样:你欺负他太久,他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他也希望找到一个觉得很舒服、有安全感、可以依靠的地方。因为跟你没有办法相处,你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出气筒。

  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对待周围的人,情绪要有所保留。对待朋友、情侣或家人,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对方是我们最亲的人,就毫无顾忌地发泄,这是最蠢的做法。

  甲:对自己最亲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乙:适当地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收回来。

  人发脾气的时候,应该有个底线。

  一切皆为缘分,你现在所能遇到的任何人、事、物,都是这样组合起来的。你可以一直这样想下去,想着想着,就会充满了感恩之情。在茫茫人海中,这个人、事、物来到你面前的缘分,实属不易。你应学会感恩与珍惜!每个相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对自己最亲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还是适当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收回来。我经常告诫我的弟子们,两口子吵架无论吵得有多凶,有些话是千万不能说的。因为有些话是会伤到对方心灵,会把心碎成一段一段的。既然他是你最亲的人,就更不应该用难听的话去伤害他。

  所以,人发脾气的时候,应该有个底线。否则,在不知不觉中,亲情就淡了。他不是伟大的修行者,不会自己消化这些情绪。时间长了,就是囤积了一大堆情绪垃圾。到最后,他的爆发力显现,那个原来发脾气的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在一个家庭中,彼此要多留一点空间。即使是对自己最亲的人,也一定要尊重,不能肆无忌惮。

  为什么我们不跟外面的人发脾气?在外面,不敢这样对别人?因为别人会反过来报复自己。为什么我们要赤裸裸地“砍”自己的亲人,要见到骨头才肯罢手?人有时候,意识不到这些。还觉得自己爱他,才会这样“砍”。这是很愚蠢的做法。

  很多人会这样做,特别是很多男人,在外面工作辛苦劳累,跟老板和员工都不敢发脾气。回到家里,就把怨恨情绪带回来了。

  西方人在这方面就处理得特别好。在外面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只要离开了办公室,办公室心情就结束了;回到家里,就是他温暖的港湾。这里是他充电的地方,是感受亲情、友情的地方,他会在这里充分享受快乐。

  不管多累,都会跟家人郊游、散心,过自在的家庭生活,不会把工作和生活的两种情绪混淆在一起。而我们多数人经常分不清楚工作跟家庭的关系,把工作经常带到家里,把家里的事情带到工作中,生活非常乱。

  所以,你如果真的爱对方,这种爱必须是博大的,要从自私、有占有欲的爱,变成无私的爱。为对方着想,真正为对方付出的那种爱。哪怕有一天,真的对方觉得跟你不适合,要离你远去,你也会很坦然。因为该付出的也付出了,该爱的也爱了,如果对方问心无愧,你就让他去吧。

  对自己的另一半,需要这样的大气。对孩子也是这样。当孩子有一天要离你远去,你也很坦然。因为你对孩子已尽力付出了,对他问心无愧。孩子去哪儿,你都没有遗憾了。

  甲:为什么她现在不爱我了?

  乙:换种思路,各自为对方去想。

  我们缺的是爱的心量和爱的智慧。

  所以,我们要学会让小爱变成大爱,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付出爱,就需要为对方着想,为大众着想,延展爱的好办法,就是从亲人开始,到我们住的社区,直至爱天下众生。

  虽然我们行动上能做的有限,但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避免不甘愿的情绪。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占有欲太强的时候,经常不甘愿,并且会想:为什么你不和我讲好话?你以前经常送花给我,为什么现在不送了?你以前很亲切地叫我妈妈,现在你为什么不叫了?以前你亲自帮我煮饭,现在为什么不煮了?由于这种占有欲的存在,我们希望一件事情能永远不变。

  其实,真的有人天天送你花,你也会很快烦的,或者希望改成送钻石和银行信用卡更实际点。天天说同一句话,也会觉得很无聊。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习惯它的变化。在变化中,学会为对方的利益着想。只要大家过得快乐了,我们心态上也能够越来越放得下。这个时候,我们给彼此的压力就越来越小,压力小了,自然而然人的凝聚力就强了。

  现在很多家庭,先生主外,太太主内。先生去上班,太太每天忙家里的事情,东忙西忙,收拾得不错。但先生老觉得“钱都是我挣的,我养着你,你在家里只是寄生虫而已。”太太在家里的付出他觉不出来。

  太太会认为,自己在家里忙忙碌碌很辛苦,照顾一家老小,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为什么我就像你的奴隶、仆人一样,你却可以每天东逛逛,西逛逛的。也不考虑先生上班工作的辛苦。

  如果换种思路,各自为对方去想,家里的气氛就会不一样了,怨声少了,笑声多了。用感恩的心,多想自己得到了什么,少想还没得到的。我们每个人不缺爱的能力,缺的是爱的心量和爱的智慧。

  有一天,父母、儿女、爱人等亲朋好友都将离你远去,你应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不要以自己的心情不好为借口,让他们伤心,说狠话,做过分的事,造成彼此间的矛盾,让亲仇关系也因此发生变化。最终谁都逃不开的死亡,会将一切带走。

  长久的爱,是需要心量和智慧去维系的。这种保鲜度,更不能缺少尊重和理解的调控。不紧不松地相处,才能细水长流般的让一切都刚刚好。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嘎玛仁波切讲经典、咒语、文集

嘎玛仁波切讲地藏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六字大明咒     

嘎玛仁波切讲文殊菩萨心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