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心经》,到底厉害​在哪里?--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慧法师所有开示-> 净慧法师开示心经



 净慧长老:《心经》,到底厉害​在哪里?


 下载DOC文档  



  《心经》,到底厉害在哪里?

  1、寿自在

  2、生自在

  3、色自在

  4、心自在

  5、智自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心经》说什么?

  《心经》说什么?有四项内容:

  一、大智慧。《心经》就是讲的大智慧。

  二、破执著。《心经》要我们彻底地把我执、法执破除干净,连破除干净的这种意念也不要存在。

  三、到彼岸。破除了执著才能到彼岸,但是也不要有到彼岸的心,因为《心经》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

  四、大自在。在大智慧的指引下,究竟涅槃,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一切都在般若空慧的指引下,来落实这些修行的理念。

  一、大智慧

  所谓大智慧,按照佛法的解释,智与慧是有区别的。所谓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有照了之功,慧有鉴别之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这就是佛家讲的大智慧的含义。

  《心经》就是一部讲大智慧的的经典。《心经》是读诵最广的一部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部经,更是佛典中最重要的一部经。

  古代的佛教大师说,《心经》是万法的根源,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心经》的意义高远,无人能到。只有菩萨以大智慧深观自在,自证证人,才能够获得《心经》所说的大智慧,到达彼岸。

  这部经之所以重要,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经中所说的“般若”精义,将佛教的理论核心揭示无遗,究竟圆满。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性空”。如何才能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必须通过甚深的般若观照,勘破万法的假相,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突破重重障碍,扫清万里乌云,现出晴朗的天空。

  这晴朗的天空,就是我们的心地,然后般若慧日高悬,大地繁华似锦,一切生命自由自在,这才是我们自心一片安详的佛国净土。

  智慧有如此功效,我们学习《心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般若的思想是佛法的根本见。只有在般若思想指导下所修习的一切善法才是无为、无漏的善法。

  《大智度论》说:

  所谓有般若在世,则为佛在。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若师在、母在,不名为失利。所以者何?利本在故,是故说般若波罗蜜在世,佛亦在世。(《大智度论》卷一百)

  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知道般若的重要性。般若在,就是佛在,能见般若,就是见佛,就是见法。般若为佛母,更是我们众生断惑证真的根本所依。所以说“得见般若,即为见佛”。

  本经所说的般若妙智慧是我们自性中本自具足的一种无漏慧,完全由真心流露出来。所谓离过绝非,正常真实,纯净无染,唯正无邪,应用无穷,指导人们离苦得乐,超越生死,同登彼岸。

  般若的功能、般若的作用,在我们佛法中具有首要的地位。我们所说的见地,就是指般若见。因为般若能了解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能破除我执、法执,扫除内心的一切执著、一切障碍。

  所以“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

  般若是佛母,是我们一切众生的祖母,所以说“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脱涅槃道,皆从般若得。”有般若就有佛,因为般若是佛母。般若即是法宝,佛以法为师,佛从法出生。所以说佛法以般若为根本,般若在世即为有佛。

  由此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出生诸佛的经典。

  《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之称。没有般若就没有佛。没有佛,法从何来呢?因此说般若为佛母,般若为成佛之本。

  二、破执著

  破除执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碍,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我们的生命有种种的局限,这些局限有的是从无始以来自己的善恶业报所感,有的是我们在现世生中,由于六根与六尘相接而产生的种种分别心、执著心,久而久之形成的非常深厚的执著和障碍。

  《心经》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破除执著。因为执著的根源是生命,执著的土壤是生活。从什么地方倒下的就从什么地方起来。不但凡夫染污的五蕴皆空,圣贤清净的五蕴亦空。

  五蕴即是生命的总相,是内根身、外器界的总相,也即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所谓生命活动,即是身、口、意三业和行、住、坐、卧四威仪的表现形态,也即是我们所说的生活。

  生命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的活动就是我们所谓的生存。离开了这五个要素,我们所谓的生命、生活就无从谈起。

  而五蕴又是迁流不息、无常无我的,时时处在变化之中,无常之中。所以说五蕴是生命,五蕴是生存,五蕴是生活,但又不能够执著这些。

  生存的内容和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概而言之都是生存与生活的表达方式。是故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是生活。

  《心经》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提示我们要正确面对我们生命的活动,也就是要正确面对我们生命的实相。

  《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照见”,就是般若的观照力,般若的功能。

  “五蕴”是我们的生活内容,“皆空”是通过观照的力量突破生命的局限性(各种烦恼)所显示的真理,空的究竟内涵即是涅槃。

  这“照见五蕴皆空”六个字浓缩了佛法的所有内容,既有功夫,即“照见”二字;也有见地,即“皆空”二字;而且所要转化的对象也非常具体,即“五蕴”二字,也即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本身,或者说生活的当下、生命的当下。

  学佛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对我们生命当下的困惑,当下的烦恼。因为离开了当下,你要找我们的生命,找我们的生存,找我们的生活,是找不到的。千经万论、历代祖师都强调要在当下这一念心中来落实修行的要求。

  这种观照的功夫,禅的功夫,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达到“五蕴”与“空”不二的境界,即经上所揭示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种精神与物质、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平等不二的圣者的境界。

  只有禅与五蕴,空与五蕴,照见与五蕴,处于高度统一状态,才能够真正促进身心的净化,转变身心的烦恼。所以,《心经》说的第二个内容就是破执著。破执著很具体,不是空洞的,一定要从当下一念做起。

  三、到彼岸

  破除了执著,所显示的无漏智慧就是彼岸,就是涅槃。能观之智与所观之理不二即是涅槃。所以彼岸并非遥不可及,会心当处即是。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此岸与彼岸有八万四千里之遥,非也!此岸在当下一念,彼岸还是在当下一念。一念顿悟,众生即佛。

  般若一词在汉语中没有相当的词语,勉强可以翻译为智慧,但是佛家的智慧是大智慧,妙智慧,主要指的是二空所显示的真理,是无为无漏的,是破除一切执著,远离一切二元对立的真正的大智慧。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到彼岸就是人生的解脱,涅槃的证得。

  《大智度论》讲:

  云何名为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卷十八)

  了知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的智慧,才是般若波罗蜜。了知诸法实相的智慧,要从照见五蕴皆空的实践中体证而来。

  佛法所说的波罗蜜一共有六种,也就是有六种到彼岸的法门。这六种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为先导,其余五种波罗蜜为辅助。所谓“五度如盲,智慧为眼目”。所谓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六度是菩萨修行的法门,是菩萨到彼岸的法门。

  刚才讲到五度如盲,像瞎子一样,只有般若,只有智慧才如同眼目。有眼目才能使六度真正成为到达彼岸的法门。

  佛典中在强调般若的重要性时指出:

  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宗镜录》卷九十)

  由此可见,修一切法门,都要以般若为眼目。所以我在提倡生活禅的正见时,反复强调我们信仰佛法,要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我们的信仰、修行一定要在般若的指导下才不会走弯路,才不会成为有漏的因。

  一般的讲,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烦恼中流,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这个过程都在我们当下的一念完成。

  大家一定要体会这个意思,只有在当下一念完成,修行才真正时时刻刻有证量,时时刻刻有受用。如果把一切寄托在死亡以后,那你永远不会有受用,永远不会有证量,而且修行的信心也不容易建立起来。

  怎样才能勘破烦恼,超越生死呢?必须如实观察一切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在缘起性空法则的观照下,了知一切法非常非无常,非苦非乐,非我非无我,非有非无,消融一切对立面。

  但是也不能执著有我无我、非断非常这些观点。如果执著这些观点,又会成为障碍,即所谓法执。我执是障碍,法执也是障碍。

  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舍一切观,灭一切言语,离诸心行,从本以来不生不灭,如涅槃相,一切诸法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大智度论》卷十八)涅槃即是寂灭,寂灭就是烦恼永灭。

  涅槃的境界本来是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只因为有烦恼的障碍,所以涅槃的境界显示不出来。

  为什么我们不能执著涅槃呢?因为涅槃既是本自具足,不从外得,所以涅槃显示出来只是本有的东西,好像镜面的光明一样。我们心地的这面镜子被尘垢所盖覆,通过修行使这面镜子垢尽光现。所以我们不要有执著,有执著就是障碍。

  我们能够观诸法实相,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言思路绝,则烦恼性空,生死与涅槃不二,此岸与彼岸不二。

  到此也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当下不生不灭,当下就能了生脱死,当下无住,当下应缘度生;度生亦不著相,度而无度,无度亦无,是名真度。此时万里晴空,一物也无,涅槃的功能,般若的力用,到此方称圆满究竟。

  四、大自在

  《心经》还告诉我们,有了大智慧,破除了一切执著,能够到彼岸,就得大自在。

  《心经》的第一句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可以理解为一位具体的菩萨的名号,也可以理解为所有修般若法门的人。

  我们人生有种种局限,种种追求和执著,因而有烦恼、有痛苦,不得自在。《心经》告诉我们只要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能“度一切苦厄”,就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获得大自在、大解脱。人生的真自由、真潇洒至此可言矣。

  关于自在有种种解说,根据《法华经》的意思,要“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有结”就是有为有漏的烦恼,尽即断尽,只有断尽烦恼,也即是“度一切苦厄”,才能“心得自在”。

  我们学佛,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生命摆脱一切枷锁,放下一切负担,使我们的身心真正能够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这种自由、自在,表现在五个方面:

  1、寿自在

  凡夫的寿命长短不得自在,而破除了烦恼、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登地以上的菩萨能够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死,可以在寿命的长短上、生死的来去上获得自由,所谓“言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非短”。

  像我们通常称念的阿弥陀佛就是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这是因为阿弥陀佛大彻大悟,大觉圆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所以能够获得寿命无量、光明无量。

  我们的人身不自由不自在,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有限的生命有许多的追求,追求达不到就有烦恼有障碍,表现在具体的事相上就是时间的和空间的障碍。

  遇到一件好事,希望这件好事能够长久不变,可是没有不谢的花朵,没有不散的筵席。好事往往是昙花一现。

  许多不如意的事,我们希望永远不要碰上。事实上不如意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期而遇。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意处无二三”。

  怎样突破时空的障碍,获得寿命的无量、光明的无量?关键在照见五蕴皆空。

  2、生自在

  生是受生,菩萨能够随类化生而得自在,众生随业迁流六道轮回不得自在。菩萨随处而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有受生的自在,凡夫不具备这种自在,所以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才可以逐步获得受生的自在。

  3、色自在

  色即物质,菩萨能于物质转变自在,非凡人所能为也。

  物质也可以理解为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许多财富,但是真正有财富的人,一万个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而已。大多数的人都有自由支配物质的渴望,但是,不可能。

  我们要通过修行来消除我们的妄想执著,消除不正当的追求。如果我们真正获得了色自在,也是为了满众生愿,不是迷恋于个人的物质追求。如果我们为了个人的追求,你永远得不到色自在。

  4、心自在

  心即心识,我们能随意指挥心识。能够让我们的心随顺法的规律,顺菩提心而发展,顺着净化的方向发展,就可以获得心的自在。

  可是我们凡夫连心在哪里、心是何物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指挥这颗心呢?一定要学习佛法,一定要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了解这颗心,才能指挥这颗心。

  5、智自在

  凡夫没有无漏智,不但无智,更谈不上自在。菩萨证得空慧,可以任运发挥无漏智慧,说法度生,自他两利。这种自在都是菩萨的境界,是菩萨的生活,菩萨存在的一种方式。

  我们能观自在,度一切苦厄,就能获得某种相对的自在,并不是大自在。“远离颠倒梦想”“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才能获得寿自在、生自在、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那才是大自在。

  南无阿弥陀佛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慧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慧法师讲地藏经     

净慧法师讲法华经     

净慧法师讲公案     

净慧法师讲华严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楞严咒     

净慧法师讲僧伽吒经     

净慧法师讲坛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HT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清法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