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宏圆法师所有开示-> 宏圆法师开示法华经 |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0讲 |
|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本经别序中的答问序分长行和偈颂,长行部分我们前面学习过了,下面我们来学习偈颂。 这里长行与偈颂详略互具,有的内容长行里介绍的详细,偈颂中比较简略;有些内容长行中简略,偈颂中就比较详细,大家在下面学习的时候,能够体会的到。偈颂分为两部分:一是广举曾见之事来答,二是分明判答。我们先看第一部分,广举曾见之事回答。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在偈颂当中,没有惟忖答和略举曾见之事答,只有广举曾见之事来答,所以偈颂一开始,就引一尊古佛来说明同于释迦牟尼佛。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这是讲这尊佛出现于世间的时间是无量无数劫之前,那就是非常之久远了。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这是古佛的名号日月灯明佛。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这是讲日月灯明佛说法度化众生。他为大众演说佛法,度化了无量无数的众生,有无数亿菩萨入佛智慧。 这里我们看,日月灯明佛的名号还有说法都同于释迦牟尼佛。这里在长行的时候都详细介绍了,所以这里的偈颂就比较简略。下面讲的是引最后佛,说明古佛同于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偈颂中省略了中间的引二万佛同,在说完一佛同之后,直接就说最后佛同。 这里引最后佛同,分为三层来说:第一、就是曾见事与今已同,第二、曾见事与今现同,第三、曾见事与今当同。当同就是当来,佛出定以后,当来事相同。这里与长行部分都是一样的,我们先来看第一曾见之事与今已同,也就是曾见最后佛之事与释迦牟尼佛过去的事相同。前面我们讲过,这个过去事是指的今生在放光以前这个过去事。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最后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有八个儿子,现今释迦如来也有一子,就是罗睺罗,虽然在儿子的数量上有多有少,但是在示现有子这件事上都是相同的。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日月灯明佛出家成佛,他的八个儿子也随父出家修梵行,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后成就佛道,罗睺罗也随他出家了,这些事情古佛今佛都是相同的,这是曾见之事与今佛已同。就是以往相同。 下面是曾见之事与今佛现前相同。这一段偈颂分为:现瑞同、疑念同。我们先来看现瑞同,现瑞同和前面长行一样,有此土六瑞以及他土六瑞同。此土六瑞同、他土六瑞同,和前面长行是一样的。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 这是讲的此土六瑞。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这就是说法同。日月灯明佛说经名无量义,那就是《无量义经》,释迦如来也是这样,为大众说《无量义经》作为《法华经》的序,前序。因为如果不先说《无量义经》,众人就不能堪任一乘妙法,也就是《无量义经》为《法华经》作铺垫。 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这是入定同。日月灯明佛讲完《无量义经》,并不是像往常一样大众作礼而去,没有散会,佛仍然坐在法座上,入无量义处三昧,入定。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入定,入定同。 天雨曼陀华,这是雨华同。天鼓自然鸣,这一句大家注意了,在长行里是没有说过的。天鼓不用人敲,自然就响,这是表,在下面《方便品》中,佛出定后说法是无问自说。 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这是众喜同。 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这是地动同。窥基大师在《法华玄赞》中说:“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者,亦唯日月灯明佛国土震动,非十方界”。怎么理解呢?就是一切诸佛土是指的日月灯明佛的佛土,一切诸佛土不是指的十方法界的诸佛土。这也和前面释迦牟尼佛一样,前面讲六种震动,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娑婆世界震动,这里一切诸佛土,就是指的日月灯明佛教化的佛土。 佛放眉间光,这是放光同。现诸希有事,是总结前面六瑞,意思是现这么多希有的瑞相。以上是讲的此土六瑞,下面讲他土的六瑞同。 前面的长行中,对于他土六瑞只说“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在长行中,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概括,非常的简略,在偈颂中就讲的非常详细。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玻瓈色,斯由佛光照,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乾闼紧那罗,各供养其佛。 这是讲的见他土六趣同。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日月灯明佛眉间放光,放白毫光,普照东方万八千佛世界。一切众生,指的是三界众生、三界内的众生。生死业报处,处是业因所归之处。一切众生修善因招感善果,造恶因招感恶果,众生依自己所造善恶业,或者趣三善道、或者生三恶道,六道轮回,这样因自己所造善恶业,生生死死轮回不断。 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玻瓈色,斯由佛光照。这一句是长行中没有提到过的,意思是说,在所见的佛世界里面,有的是众宝庄严的世界,佛光一照,见到这些世界现出琉璃玻瓈色。那由此可见,这些世界就是净土世界,就是净土。就是说,佛光所照的这万八千佛土中,有前面六道轮回的秽土,也有琉璃玻瓈色这种清净的净土,万八千世界当中有净土也有秽土。 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乾闼紧那罗,各供养其佛。他方佛土中,这些龙神夜叉八部圣众供养佛,也是前面长行中没有讲过的,这显示了六道众生有成佛的善根。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 这是见佛同,在佛光中见到了他方世界的诸佛。这也是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只是前面介绍他方诸佛时,只介绍了说法,没有说身色如金山等,这里介绍的比较详细一些。 自然成佛道,这里的自然成佛道,不是说不用修行自然而然的就成佛了,这里的自然是指“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的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这是指的佛的法身;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这是指的佛的报身;《华严经》中说:“略云如来有九十八种大人相,广明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佛的报身像金山一样,并且具足无量相好。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这是指佛的应身。众生的因缘成熟,佛会应众生的机到世间示现八相成道,用应身来度化众生。 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 敷演深法义,这是说顿法同。法义既然深玄,听法之人肯定就是大机,就是大根机。他土的诸佛成佛之后,先为大菩萨们演说顿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成佛之后,先为大机之人说《华严经》,和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顿教同。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说顿法同。 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如恒沙,斯由佛光照。 这是说的渐教同。既然说的渐法,那么听法之人肯定是三乘。声闻众无数,从听法的声闻众就可以知道,佛说的是四谛法,为声闻说四谛法。或有诸比丘,这里说的是比丘众,那当然也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都包括在内了。以比丘作为带头,包括四众。四众弟子在山林中精进修行,就像保护明珠一样守护清净的戒法,这样才能持戒圆满清净。 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这是指的菩萨修六度。在这段偈颂中,我们看,讲了声闻和菩萨,没有提到缘觉,智者大师说:“虽不颂出缘觉,兼摄在中”,所以说缘觉也含摄在其中了。那么既然说在佛光中看到声闻众无数,菩萨其数如恒沙,那可想而知,缘觉的数量也是非常之多的。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 这是见菩萨行行瑞,也就是见到他土菩萨修行。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这是菩萨修行六度中的禅定。知法寂灭相,这是指修智慧。这里虽然只讲了菩萨修禅定和智慧,其实也包括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六度圆满都在内的。 有人可能会问了,上面已经说了菩萨修行六度,这里为什么又重复说呢?《法华授手》中解释说,前面所说的大菩萨大多是三贤位的菩萨,经文中说菩萨其数如恒沙。他们修行六度,这只是从事相上修,而这里说的是菩萨求佛道,求无上道,那这些菩萨一定是大乘十地位的菩萨了。到这里,现瑞同中的此土六瑞和他土六瑞同,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疑念同。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 四部众,我们前面讲了发起众、影响众、当机众、结缘众,这四部众就是涵盖了法会中所有的大众。当时会中的大众,见到日月灯明佛以大神通力现出种种的瑞相都心生欢喜。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各各自相问,并不是你问我、我问你,而是每个人都在心里自己问自己。自问,自问自己这是什么因缘呢?这和现在大会中的疑念没有区别的,一样的。我们前面讲了大众都有疑问,佛现瑞是什么因缘呢? 这里曾见之事与今佛现前之事相同,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曾见之事与今佛将来之事相同。 这一段分为因人同、说法同、时节同、唱灭同、授记同和灭后通经同。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 这是因人同。天人所奉尊,就是日月灯明佛。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日月灯明佛从三昧出定,出来就赞叹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世间有三种:器世间、众生世间和智正觉世间。器世间是指一切众生可居住的国土世界,如来所教化的十方国土,我们所看到的山河大地,生存所需要的国土房屋等,这些称为器世间。众生世间,就是指一切有情众生,鬼、畜、人天等,一切如来所教化之机。智正觉世间,指如来能化的智身。佛具大智慧,脱离偏邪,觉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所以称为智正觉世间。这里世间指的是众生世间,就是众生被无明障覆、没有智慧,就像盲人一样什么都看不见,妙光菩萨能够说法来开导众生,使众生彻见本源,所以佛赞叹妙光菩萨是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法华授手》中说:“智能总摄一切,故言一切所归”。意思是说,妙光菩萨有大智慧,能摄受一切的众生,能奉持法藏。法藏就是指佛所宣讲的一切佛法,对于佛所宣说的法,妙光菩萨都能够奉持。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佛说法所表达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妙光菩萨都能如实的证悟。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世尊赞叹妙光欢喜有两重含义:第一是师资道合,第二是表妙光菩萨能令法流通。所以接下来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 说是法华经。 这就是说法同了,古佛今佛说的都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所说上妙法,是妙光法师,悉皆能受持。 这是时节同。日月灯明佛讲《法华经》用了六十小劫不起于座。这个时节同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日月灯明佛这里说讲《法华经》用了六十小劫,而释迦牟尼佛讲八年《法华经》,怎么能称为时节同呢?这是从佛的延促智来说的,就是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佛以神通力,能使人处于无量劫中犹如一瞬间那么短暂,那这个八年和六十小劫是一样的,所以大众中听法六十小劫,感觉过了很短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说,从佛延促的能力方面来说,古佛今佛讲经的时节是一样的。所说上妙法,是妙光法师,悉皆能受持。妙光菩萨对于佛所说的《法华经》都能受持,这和现在法华会上舍利弗受佛付嘱是一模一样的,就是相同的。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 这是唱灭同。日月灯明佛说完《法华经》,大众心生欢喜。寻即于是日,就是说完《法华经》的当天,佛对大众宣布:“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法华经》是以实相为体,所以《法华经》的经文都是围绕实相这个体来说,说完《法华经》诸法实相的道理,就为大众说完了,说完之后,佛在当天的中夜就要入涅槃,要走了。 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佛在入涅槃前,又一次的嘱累大众,你们一定要精进修行,不要放逸。所谓精进为出世之根,放逸为生死之本,佛又一次的婆心切切地嘱累大众们,一定要精进修行。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我们经常说,大家也都知道,佛难值难遇,亿劫的时间不一定能遇到一尊佛出现于世。现在我们大家有幸能闻到佛法,真的是非常幸福的,我们现在虽然是末法,没能生在佛住世的时候,但是我们还有一定的善根和福报的,还能听闻到正法,以后说真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触,以后这个正法越来越难闻。我们看现在经典,原经错误的地方非常多,我们不要说故意的了,就是不故意的,因为现在人的不够严谨、不够认真、做事潦草,好多的经典错误的地方特别多。以后这样以讹传讹,错上加错,大家都不够严谨、都不够认真,经典抄着抄着、印着印着,经典的原味就变了,隔不住时间长的。大家想一想,以后再能够遇到佛法,说真的有可能都已经变味道了。我们现在,因为有过去古人的严谨,还有这些古大德的注疏,我们还有机会遇到这种比较正确的佛法的。以后随着大家的对经典的误解、欲望的放纵、还有自己不加谨慎的注疏、为了个人去注疏、没有修持就去注疏、没有理解没有悟道就去注疏,最后把经典的味道就改变了。现在讲经也是这样的,没有经过严谨,根据自己的意思、自己个人的理解,就把这个原经的原义给改变了,这样以盲导盲,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遇到佛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当年玄藏法师去印度取经的时候,他来到佛往昔讲经的地方,禁不住的放声大哭,遗憾自己没有生在佛住世的时候亲聆佛法。我们平时不也是常说嘛,“我生之时佛灭度,我佛住世我沉沦,悔恨今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虽然我们今生不能见到佛,幸运的是还能听闻到佛法,只要我们听从佛的教导,精进念佛,不放纵自己的五欲,不贪恋世间的荣华富贵、儿女情长,就能在命终之时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不再受六道轮回之苦。 好,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 这是授记同。日月灯明佛的弟子们听佛宣布要入涅槃,大家心里非常的悲痛和忧恼,大家想,佛为什么这么快就入灭了呢?日月灯明佛安慰大众说,我灭度后,你们不要忧恼,不要恐怖,这位德藏菩萨,对于诸法实相已经通达,在我灭度之后,他会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来度化众生,名号是净身如来。这一段表面上看,是在安慰大众,其实是日月灯明佛意在为德藏菩萨授成佛之记。 下面是灭后通经同。这一段分为:第一、佛灭度后,起塔供养舍利以及四众精进,第二、流通此经的利益,第三是结会古今。我们看经文: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这是在长行中只讲了佛入涅槃,这里不但讲了佛入灭,还讲了建起舍利塔及四众精进求道。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薪就是柴草,这里的薪,这里比喻是可以教化的众生。佛在世间教化众生的因缘尽了,所以示现入灭,所谓机尽教亡;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四众弟子见佛示现入灭,感念佛的恩德、深恩,建起无数的佛塔来供养佛的舍利。因为佛入灭,所示现的舍利非常之多,所以大家也建起了无数佛塔来供养佛的舍利;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佛的弟子们因为见到佛入灭,对佛法生起难遭难遇之想,不再懈怠,精进修行,求无上道,这些弟子就是所谓的“应以涅槃而得度者”。有些弟子们见佛天天都在,所以发不起精进的心来,现在佛示现涅槃,他们知道佛涅槃了,得来不易的佛法应该更加珍惜、更加感念佛的恩德、更加珍惜佛的教诲,所以佛示现涅槃来度化他们。这就是应以涅槃而得度者,佛示现涅槃而为度化。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 这是讲流通《法华经》的利益。 是妙光菩萨,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这是讲佛灭度后,妙光菩萨弘扬《法华经》的时节,他在八十小劫中都在宣说《法华经》,使《法华经》流通于世。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这一段偈颂,是讲八王子跟随妙光菩萨受持《法华经》所得的利益。这八位王子受妙光菩萨的教化,于无上菩提能够坚固,将来见无数诸佛。供养诸佛、随顺诸佛的教化才能得福智圆满,相继成佛。这里说八王子坚固无上道,坚固无上道也就是八地菩萨了,就是不动地,称为坚固无上道。 为什么已经是八地的菩萨,还要见无数的诸佛?还要供养无数的诸佛?窥基大师在《法华玄赞》中解释说,菩萨在第一阿僧祇劫修行的时候,要遇五恒河沙佛,在第二阿僧祇劫的时候,要遇六恒河沙佛,在第三阿僧祇劫的时候,要遇七恒河沙佛。第一阿僧祇劫,是由证初果须陀洹开始算起,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第一阿僧祇劫;第二阿僧祇劫,是由初地到七地,这是第二阿僧祇劫;八地菩萨,就是第三阿僧祇劫开始,由八地到十地,这是第三阿僧祇劫,要遇七恒河沙佛广为供养,所以八王子已经进入八地,仍然要见无数诸佛。 这里提到最后一位成佛的王子,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天中天我们都知道,指的就是佛。佛出生于四天之上,有哪四天呢?世间天、生天、净天和义天,佛出生于这四天之上,所以称为天中天。最后一位成佛的王子,佛号是然灯佛,我们看,从日月灯明佛到然灯佛,日月灯明到然灯,都是光光相然照耀无尽之意。 以上是讲已成佛的弟子,下面: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这是讲由于听闻《法华经》当成佛的弟子,当成就是当来,当来成佛。 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妙光法师有一位弟子,不用功修行,贪爱世间的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妙光法师的这位弟子追求名利,总不满足,经常和一些有钱人来往,把自己所修习的法门、读诵的经典放在一边,不精进,时间一长,对于以前所学的经典都忘记了,不能够通畅流利,因此大家都叫他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这位求名菩萨,有时候也修很多的善业,所以后来能够值遇无数诸佛,作诸供养,随顺诸佛的教导,行大道,行菩提大道,具足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释师子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佛是圣中之圣,就像狮子是兽中之王一样,所以称为师子。这名求名菩萨,现在遇到释迦牟尼佛,他当来作佛,名号是弥勒,成佛之后度无量的众生。我们说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龙华三会度无量众生。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这是结会古今。结会古今,就是把过去的事和现在的事结合在一起说。日月灯明佛灭度后,那位懈怠的弟子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那时的妙光法师就是现在的文殊菩萨。 到这里,偈颂的第一部分,广举曾见之事来答,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来学习第二部分分明判答,我们来看经文: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文殊菩萨明明白白地判定,释迦牟尼佛放光现瑞,因为是要说《法华经》。文殊菩萨说,我见到过去的日月灯明佛放大光明、照东方万八千世界的种种瑞相,和释迦牟尼佛现在是一样的,因此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要说的是《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现在释迦牟尼佛所现的瑞相,和日月灯明佛所现瑞相是相同的,这都是诸佛教化众生的方便。释迦牟尼佛放大光明,能够帮助众生觉悟诸法实相的道理,所以这里大家合起掌来专心等待,佛将要降法雨,来满足求法若渴的人,令他们开示悟入佛知佛见。 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诸求三乘人,指的就是三乘人。佛以前说的是三乘法,为声闻说四谛法,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法,为菩萨说六波罗蜜,这里的诸求三乘人,不只限于三乘这一类求道的,这三种都包括。就是这三乘人中,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包括。如果有的人心里还有疑还有悔,比如在后面的《譬喻品》中就有疑有悔的。有疑有悔的,佛为宣说大法,帮助他们将疑悔断尽。在前面的疑问序中,弥勒菩萨为文殊菩萨解释了四伏难,让文殊菩萨不必谦让,一定来为大家解答。在这里的分明判答中,文殊菩萨为弥勒菩萨断四伏疑,让弥勒菩萨心里没有怀疑,不用再问了。 第一个疑问,文殊菩萨引古佛放光之后说《法华经》,来判定释迦牟尼佛一定说《法华经》。那弥勒菩萨就会心生疑问,诸佛说法,听法之人和说法的时间各不相同,不是过去法会的那一批人了,古佛说的经名叫《法华经》,那现在释迦牟尼佛说的法不一定是《法华经》。文殊菩萨就以第一偈来断他的怀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断第一个疑,肯定是说《法华经》。 再看第二个疑问。弥勒菩萨可能又会怀疑,经的名字相同,所诠释的义理不一定相同,有名同义同的、也有名同义不同的,不知现在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华经》所诠释的是什么义理?文殊菩萨又以第二偈来断他的怀疑。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就是说,此经诠释的义理是诸法实相,诠释诸法实相的道理。 第三个疑问,弥勒菩萨又会接着怀疑了,实相无相,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领会呢?实相无相很难的,怎么才能契入、才能理会呢?文殊菩萨以第三偈来做断疑。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就是只要是一心等待,求法若渴的人一心等待,佛就会为他宣说大法,令他开示悟入佛知佛见。 第四个疑问,弥勒菩萨又会怀疑,佛雨法雨只是为菩萨说呢,还是兼顾二乘人?就是说,佛雨法雨讲大法,是只是为菩萨说、还是也兼顾二乘人呢?文殊菩萨以第四偈来断弥勒菩萨的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就是不论是菩萨,包括声闻缘觉,佛都会为他除断疑悔。 到这里,序品我们就全部讲完了。本经总共是二十八品,后面二十七品,都是以序品为注脚,所以大家不要轻视序品,一定要用心去体悟,这对于学习后面的经文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好,谢谢大家!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宏圆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法华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