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观法师:有关“禅”概念佛教化过程的历时性考察 |
|
一、引言 文字是承载和传递概念的重要介质之一,就汉语佛教而言,构成其核心介质的即为我们所熟知的汉字。在以汉字为介质所形成的诸多佛教概念中,“禅”于其中属于极为重要的一个,这一点似乎毋庸置疑。不过,从“禅”本身的诞生和早期演化历程来看,其最初也并非源于佛教,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以表示古代帝王之间代际交替时的一种“祭天”仪式。东汉之际,由于佛法东传,而早期的译经师如支娄迦谶、安世高等通过采用初期佛经翻译中常用的拟配法,而将梵语中的“dhyāna”拟配于“禅”,由此在“禅”的含义中便有了佛教的成分。进而,随着后续佛教经典译出量的不断增大,“禅”的佛教意义也渐次走强,在经过一段与传统“禅”相互交织融合之后,最终将“禅”转化成为一个具有佛教标识意义的概念。本论文的写作意图就是要从汉字“禅”的起源入手,通过考察“禅”在各类汉语文本中的历时语义变化,揭示其由传统概念转化为佛教概念的具体过程,以说明概念转化在佛法传播中的重要性。 二、汉字“禅”的诞生及其在佛经传入前的主要含义 经查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王文耀《简明金文词典》等字典和辞书以及Richard Sears.Chinese Etymology网站,发现在甲骨和金文时代尚未出现有关“禅”字的具体用例,不过从字形上我们仍可以大体推测出,其由“示”和“单”和合而成,表示一种与鬼神信仰相关的祭祀,如许慎《说文》曰:“禅,祭天也。”又,根据王力《王力古汉语词典》,禅有两个读音,一是shàn,主要表示古代帝王于梁甫之阴,为墠以祭地;以帝王之位传人,即两种意义。二是chán,为梵语“禅那”的略称。静思息虑的意思。引申为泛指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从以上所列各类词典的字义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禅”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古代帝王代际交替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即《说文》所说的“祭天”,进而也指“传位”“让位”行为本身。二就是作为佛教概念的“禅”。也就是说,在印度佛教经典传入中国之前,“禅”应该只有其中第一种含义。以下我们通过实例考察文献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1)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篇》) (2)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吕氏春秋·审应览·YIN辞篇》) (3)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孟子·万章章句》) (4)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庄子·内篇·人世间》) (5)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子·封禅》) (6)袍必有表。不禅。衣必有裳。谓之一称。(《礼记·丧服大记》) (7)二月:往耰黍,禅。二月:禅,单也。(《大戴礼记·夏小正》) (8)是以封泰山而禅梁甫,朝诸侯而一天下。(《大戴礼记·保傅》) (9)以时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立明堂,宗祀先帝,以祖配天。(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10)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子,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韩非子·十过》) (11)刑于寡妻,至于兄弟,禅于家国,而天下从风。(刘安《淮南子》) (12)尚古之王,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余圣。法度不同,非务相反也,时世异也。(刘安《淮南子》) (13)允哲尧禅舜之重,则不轻于由矣。(杨雄《法言》) (14)是以封於泰山,而禅於梁父,朝诸侯一天下。(贾谊《新书》) (15)其封泰山,禅梁父,昭姓考瑞,帝王之盛节也。(《全汉文》) 从以上实例我们大体可以推知,从先秦至汉佛经传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禅”的主要含义有(一)“单”,作形容词用,如(2)的“今子之衣,禅缁也”,(6)的“袍必有表,不禅”,特别是(7)的“二月:禅,单也”,是就“禅”之“单”意义的明确解释;(二)“传”“转”“让”等,作动词用,如(9)的“禅于梁父”,(10)的“尧禅天下”等;(三)“所传”“所继承”,作名词用,如(1)“尧授之禅位”,(5)的“欲封禅”等;(四)其他引申意义,如(4)的“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此中“禅傍”指的是棺椁,明显是一种引申的比喻用法。总括以上“禅”概念中所包含的指涉,尽管有四种乃至更多,但其核心意义却始终不离“禅,单也”,即其他含义大体都是对“单”的引申或以“单”为基础的派生。也就是说,其含义其实大体可以被简括为“单”或以“单”之方式传递信息的两个方面。以上便是佛经传入之前,汉字“禅”中所蕴含的主要意义。 三、佛法西来及梵语“dhyāna”的汉译 佛教大约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开始传入中国,其后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在观念体系的建构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提及“禅”所对应的梵语,对于梵语或佛学研究者来说并不陌生,即一般都会立刻联想到“dhyāna”一词。根据荻原云来《梵汉对照梵•和大辞典》中的相关解释,“dhyāna”有“静虑”、“宗教性的冥想”等含义,如“dhyānaṃ gam”(进入冥想)。进而,古来之汉译佛经中则有“禅”“禅那”“定”“思惟”“静虑”“禅定”“禅思”等多种不同译名。若基于翻译类型的角度分析,可将这些译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第一种是音译,如“禅那”“禅”。第二种是意译,如“定”“思惟”“静虑”等。若基于义素原理分析,译作“定”,取的是进入“dhyāna”之后的状态;译作“思惟”,是对“dhyāna”进行过程的摹状;译作“静虑”,取的则是“静”和“虑”二者,其中“虑”为核心义素,表示实质,“静”为附属义素,表示状态。第三种是音意兼顾的翻译形式,“禅思”“禅定”等即属于此种类型。 以上是梵语词典中有关“dhyāna”的词义解释以及相关汉译类型的说明。接下来我们考察“dhyāna”在汉译佛典中的具体表现。经检索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大藏中的13626卷文本,发现其中有294005处提及“禅”字,由此可以看出“禅”在汉语佛教文本中的普及性和影响力。限于篇幅,我们以下仅择取其中若干实例加以分析。 (1)阿閦如来说法时,于一一说法之中,不可计无央数人随律之行,至有作阿罗汉道证者,如是比无央数诸弟子聚会及复得八惟务禅者,阿閦如来佛剎诸弟子众不可复计。(《阿閦佛国经·弟子学成品》) (2)兄则去家行作沙门,夙夜精进,诵经念道,一心坐禅,分别思惟,未曾休息懈怠,即具根、力、三十七品,行合经法成道果证。(《杂譬喻经》) (3)以无求故,是则为布施;已度是我所、非我所,无希望,是则为戒;我无所住,是则为忍;无所持、无所舍,是则为精进;无所增、减,是则为禅;不可知处所,是则为慧。(《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4)尔时贤者大迦叶,须臾间禅思,便嗟叹曰:呜呼终力一切无脱。(《迦叶结经》) (5)还观其身,自头至足,反复微察;内体污露,森楚毛竖,犹覩脓涕。于斯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无存不亡。信佛三宝,众冥皆明,谓之四禅也。(《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6)幼怀聪叡,志大苞弘,隐居山林,守玄行禅,图书秘谶,无所不知,心思供养,奉报师恩。(《修行本起经·现变品》) (7)斯我沙门,守志行道,坐即禅思、兴则讽咏、寤寐精进、匪遑戒行。是为佛弟子。(《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8)有所不可计会、不可限量群萠之类,当化立之于檀波罗蜜、尸羼、惟逮、禅那、般若波罗蜜。(《光赞经·无缚品》) (9)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品》) (10)彼若布施则无望想,奉修禁戒亦无所失,遵行忍辱亦无所住,所行精进亦无憺怕,一心禅定无所依倚,奉行智慧亦无所习,劝化众生亦无所著。(《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11)菩萨摩诃萨若来若去,视瞻一心,屈申俯仰,服僧伽梨,执持衣钵,饮食、卧息、坐立、睡觉、语默,入禅、出禅,亦常一心。(《大智度论·四念处品》) (12)实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 (13)梵志又曰:如吾经典,仪容形体,与谶书符合,尔则应之。深思吾语,诚谛无欺。斯国之王当用某日某时薨殒,必禅尔位。(《生经》) (14)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瞋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吉藏《维摩经义疏·香积品》) (15)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智者、灌顶《梵网菩萨戒经义疏》) 以上所举为从东汉至隋唐之际汉译佛经中出现的一些与含有“禅”的语词实例,从这些实例中我们大体可以将“禅”的具体表现归纳为如下几个特征: (一)就梵语“dhyāna”的汉译过程而言,除了被意译为“思惟”等外,最早被翻译的是作为单字的“禅”,如在支娄迦谶、安世高等早期译经师所译出的经文中,均以单字的“禅”来表示“dhyāna”的意义。而“禅那”的译名则始见于西晋竺法护和后秦鸠摩罗什等稍晚译出的经典中。将“禅”调整为“禅那”或许是出于对“dhyāna”之特殊性的强调,即试图把作为佛教修行手段的“dhyāna”从传统的“禅”中抽离出来。不过从后来“禅”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看,竺法护和鸠摩罗什等的这一意图显然没有得到贯彻。 (二)在佛经文本中偶尔也能够见到作为传统用法的“禅”,如(13)的“必禅尔位”等,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此外,佛经中所提到的“禅”是一种修行手段,从本质上有别于传统作为“单”的“禅”,如(3)的“无所增、减,是则为禅”,显然是对佛法之“禅”的定义性表述。 (三)就词的组成情况而言,有作为单字的“禅”,有前面带有修饰语的“禅”,如(1)的“务禅”,(2)的“坐禅”,(5)“四禅”,(6)的“行禅”,(11)的“入禅”“出禅”;有作为修饰词的“禅”,如(4)(7)的“禅思”,(9)的“禅那波罗蜜”,(10)(12)的“禅定”,即作为佛教的“禅”存在多种情况。 四、“禅”概念的一般泛化:非佛教类文本中的“禅” 自从佛法用语“dhyāna”进入中土以来,由于有效地借助了“禅”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影响力的汉字,故而很快被中土人士所接纳,并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即在与传统“禅”的交织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有机的融合。以下将举要非佛教类文本中的“禅”来说明“禅”的一般泛化倾向。 (1)自尔西域名僧,往往而至,或传度经法,或教授禅道,或以异迹化人,或以神力拯物。(严可均编《全梁文》) (2)常愿人知米室,习坐禅门。(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3)其中惟闭息一法,如能忘机绝虑,即与二乘坐禅相同。若勤而行之,可以入定出神。(北宋张伯端《悟真篇·自序》) (4)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5)更有一个云中和尚,心好养静,只在楼上坐禅,不喜与人交接,这三个和尚叫我休要与人说,免人参谒,扰乱他的禅心。(明安遇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九卷) (6)三藏受诏置瓶,叫叶法善依禅门法,敷坐起来,念动咒语,未及念完,法善身体敛敛就瓶。(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7)其时道月长老正在禅定之中,已知岳招讨宣召回朝,预遣行童早到山门迎接。(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第六三回) (8)你听我道来:混元正体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传大法,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金非汞,物外长生尽属乾。变化无穷还变化,西方佛事属逃禅。(许仲琳《封神演义》七十八回) (9)这时节我师父正在禅堂中参禅打坐,怎么好去惊动他。你若实等不得,下次再来求见吧。(金木散人《鼓掌绝尘》第十四回) (10)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11)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那禅师传了经文,踏云光,要上乌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九回) (12)赵完又吃这一吓,恰像打坐的禅和子,急得身色一毫不动。(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十四卷) 以上所举为南北朝以后至明清之际各类非佛教文本所见含有“禅”的词例,其中涉及“禅道”“坐禅”“幽禅”“禅门”“禅定”“逃禅”“参禅”“禅师”“禅和子”等多种表达形式,从这些词例上我们不难看出,进入非佛教文本中的“禅”已经被大大加以泛化,即其所指涉的对象已经不限于“禅思”“静虑”等原本“dhyāna”的含义,而是进一步发展成为包含“坐”“参”“幽”“门”“师”等附属语义在内的具有佛教一般表征意义的一个词汇。 五、结语 以上首先从汉字“禅”的诞生说起,通过“禅”在先秦文献中的具体实例,揭示了“禅”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含义。其次考察了伴随佛经而传入中国的梵语词汇“dhyāna”,以及其含义逐步被注入汉字“禅”的过程。最后通过对南北朝以后各类非佛教文本中的代表性实例,揭示了“禅”在这些文本中的运用和语义泛化的情况。即通过对汉字“禅”所展开的历时性考察,已大体呈现出“禅”从传统概念一步步被转化为佛教概念的演化过程。 南无阿弥陀佛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慧观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