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16-20集) |
|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十六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16 请掀开经本,从第十六页看起: 【大经合赞云,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大经合赞》就是《无量寿经》,《合赞》是夏莲居老居士编的,依经论古德对於这部经、这个法门的赞叹,当中有这样的几句。『依此经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前面已经介绍过,「依此经」最重要的是依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将佛的愿做为自己的本愿,这个感应非常不可思议。再遵守佛在经上给我们的教训,『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念专一,当然要把世缘放下。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得一心不乱?实在讲是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所以,看不破放不下就决定不能得一心,得一心一定要看破要放下。不能专念,决难得一心,专就是专而不杂。古德有说,念佛,不仅是念佛,实在上讲,修学任何一个法门,如果夹杂就不能成就;要想成就,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才能够有成就。 第四段就讲到此地,我们看第五段「所被根器」。这段里面是要说明,这部《大乘无量寿经》是哪些对象可以修学的、可以接受的,在这一段里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 这是莲池大师为我们说的。『器』就是根器,也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条件,哪些人有条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池大师说了,他说除了三种人以外,都能够往生,都是本经所说的往生之人。哪三种?第一种是他不相信,这种人决定不能往生,不相信的。第二种,虽然相信,他不想去,这个也不能往生。第三种,他虽然也信也愿往生,不肯念佛,不肯依照经典教训去奉行的。经上教我们要做的,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到,叫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决定遵守,不要去做,这才叫做依教奉行。所以这三个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具足,决定往生;这三个条件不具足,缺少一个也不能往生,这是必须知道的。信愿行这三个字含义都很深、都很广,全经几乎字字句句都离不开这三个原则。 我们看第二段: 【疏钞云,又复世人,虽行众善,於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 我们先看这几句,这段里面是有两个意思。前面来说是世间人,世间实实在在是善人,有德行、有操守、有学问,有善心善愿帮助社会、帮助大众,这是我们世间非常景仰的大德。但是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净土,所以信愿行这三条他都缺乏,就像前面讲的无信、无愿、无行,这个不是净宗度脱的对象。这些人修世间的善法,他的果报在三善道,他往生,也有很好的瑞相,譬如说预知时至、没有病苦,很自在的走,甚至於走的时候也有天乐盈空,也有很多的瑞相。那些天乐是什么?如果他生天,天人来迎接,天人身上也有香气,所以你也会闻到香、也会听到天乐。但他那不是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欲界天、色界天,他生天了。如果是在人间,那他得大富贵,在人间是大富长者,果报都非常的殊胜。假如『虽行众善』,里面夹杂著贡高我慢、忌妒瞋恚,要夹杂这种念头在里面,他就到阿修罗去,这也是人天阿修罗,福报也非常之大。总而言之,他生三善道,他不能够生净土。再看后半段: 【虽有诸过,於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 这一段讲的是,虽然这个人在世间不是善人,甚至於是恶人,人人都讨厌的人,但是他对於净土相信,他具足信愿行,这样的人他也能往生。他这个往生叫悔罪往生,他忏悔。诸位要想想,具足信愿行,罪障就忏除了;没有信愿行,天天拜什么忏也没有用处,那是假的。一心向往净土、一心想见阿弥陀佛,这一念就把所有一切的罪业都忏除,他心里有佛,没有别的东西。所以对於造诸罪过的这些众生,我们也不能够轻视於他们,往往这些人忏悔往生,品位也不可思议。像我们在《观无量寿经》看到阿闍世王,他造的是五逆十恶罪,要依照经典来说,他如果要是没有忏悔的话,决定堕阿鼻地狱。杀父亲、害母亲、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他干的是这些事情,《大藏经》里面有一部叫《阿闍世王经》,释迦牟尼佛讲这个人。这个人临终的时候忏悔,他在临终时候才忏悔,忏悔念佛往生净土,他是上品中生。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他的品位会那么高!那个品位是忏悔的力量,诚心诚意忏悔,品位一下就拉高了。这也是告诉我们,对於造作罪业的人不能轻视,而且应当帮助他,给他做好的增上缘,也就是你要帮助他学佛、帮助他念佛求生净土,这才是菩萨、才是真正善知识。 第三段是: 【观经四帖疏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是善导大师说的,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净宗的祖师跟其他宗派的祖师不一样,其他各宗都是祖祖相传,一代传一代,甲祖师传给乙,他是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唯独净土宗没有。大家很熟悉的,像禅宗是衣钵相传,一代传一代,净土宗没有。净土宗是民主的,是后世大家公认某个法师,他对於净土自己的修持,以及对於净宗的弘扬,成绩非常优异的,尊他为祖师。所以,净土宗的祖师是大家推选的,不是相传的。像东晋慧远大师,这是我们净土宗第一位祖师,净土宗是他发起的,从他开端,他是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到善导,当中相隔大概有三、四百年的样子,差不多有三、四百年。当中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不选了,必须真正有这样的人出现,才选他为祖师。像我们近代印光大师,他自己是专修专弘,近代佛门里面,无论出家、在家,尊称他为祖师,他是第十三代。所以,净土宗每一代的祖师,都是后人、后世把他选上去的,推崇他。 善导大师对净宗的贡献实在讲非常之大,特别是对於日本与韩国。因为他出生在唐朝,隋唐时代,日本人派了许多的出家人到中国来留学,把佛法从中国传到日本。日本人的性格保守,而且对这些法宝非常重视,比我们中国人重视多了。所以中国有许多失传的这些经论、古大德的注疏,在日本都能找得到。像法相唯识宗的经论、窥基大师的注疏,在中国失传了将近一千多年,这一千多年,换句话,从宋到清朝中叶,中国人研究法相都在摸索。一直到清朝末叶,同治、光绪年代,杨仁山在日本,从日本经典里面看到中国所失掉的东西全在日本,这才从日本再拿回来。他很难得,把自己的房子捐出来做刻经处,金陵刻经处,把中国历代遗失的这些重要的注疏,都在金陵重新刻版流通。所以民国初年,法相唯识一度曾经很热闹,就是这批东西我们又看到了,失传的东西又得到了。善导大师对日本人影响非常之大,所以日本的净宗注疏,像《无量寿经》的注解,古注有二十多家,都很有名的。而在中国,《无量寿经》的注解只有两种,跟日本人比相差太远了。 他老人家在《观无量寿经》注解,他的注解名字叫《四帖疏》,把全经分为四卷,一帖就是一卷,这段话非常重要,与中国古大德的讲法不一样。在以往,以往是指唐朝以前,隋唐以前的事情,一般大德们认为,九品往生,上三品大概是菩萨去往生的,也有人说前面四品,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这四品,是菩萨去往生的。再往下,就是阿罗汉、声闻、缘觉去往生的,由这些大修行人去往生的。而凡夫去往生,只能够生到凡圣同居土的上中下三品。这种说法流传很久,影响也相当的深远。善导大师不同意这个讲法,他这个说法给我们修净土的同修,的确在精神上是大大的振奋起来,令人振奋! 『如来说此十六观法』,《十六观经》重要的就是讲修净土的方法,十六种方法。十六种前面十二种是「观想念佛」,从第十三观叫「观像念佛」,最后第十六观就是「持名念佛」。所以,《弥陀经》跟《无量寿经》上所主张的持名,都是在十六观的最后一段,也是十六观之一。由此可知,《十六观经》讲的方法非常完备。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能体会到一点,佛法有些地方跟世法相同,在世法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放在后面,愈是在后面垫后的,都是最好的。像舞台上的表演,所谓压轴戏,那是最好的。有些人来听戏,前面他不听,专门到最后这一场他才来,他来听最精采的。佛法也是如此,最好的法门一定放在最后。譬如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第五十三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五十三参的压轴戏。我们在《楞严经》里看到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观音菩萨跟大势至菩萨两个人摆在最后,没有按一般顺序摆。按顺序的是普通法门,不按顺序,挑出来放到最后叫特别法门。 这个二十五圆通,它的顺序是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这样安排的。前面六根、六尘、六识,这三六十八,加上七大,二十五,七大的顺序是地、水、火、风、空、见、识,是这样的顺序排的。按顺序,观音菩萨是耳根,应该在第二位,六根在前面,六根第一个是眼根,第二个是耳根,应该摆在第二;他没有,他拿出来,摆在最后。如果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根大,念佛是根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个根大就是见大,他应该是在识大的前面。识,是弥勒菩萨代表的,弥勒菩萨代表唯识,应该摆在弥勒菩萨的前面,他是第二十三,弥勒是二十四,应该是这么排列的。可是他的排列颠倒了,弥勒菩萨排在前面,大势至排到后面去了。所以你仔细去观察,二十五圆通章里头是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大家一般习惯都注意到,看到观音菩萨,把大势至菩萨忽略掉了,这是个很大的错误。 也许有人问,念佛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念佛摆在最后?观音菩萨摆在二十四,大势至菩萨摆在二十五,那不就很好了吗?那个摆法不行。为什么?是照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根性来安排的,娑婆世界众生六根是耳根最利。你看文殊菩萨拣选圆通,「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观音菩萨是代表耳根,所以他一定要放在最后。大势至菩萨这个念佛法门,不见得是对娑婆世界,他是对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摆在最后。他摆在最后是对尽虚空遍法界来说的,观世音菩萨摆在最后,是专门对我们讲的。所以,这两个特别法门,它表法的用意非常之深。这是说明跟古大德的看法完全不相同。 『但为常没众生』,这句话就说明,专门为六道众生。这个「没」就是头出头没,生死轮回。佛说这十六种观法、说念佛往生的法门,是为六道生死凡夫而说的。『不干大小圣也』,大是菩萨,小是声闻、缘觉,与他们不相干!他们闻到这个法门往生的是附带的,最主要的是度六道生死凡夫。这是善导大师的讲法,跟古人讲法不一样。我们从历史、传记里面来看,传记上有说,善导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化身来的。既然如此,这个话就是阿弥陀佛亲自所说的,我们怎能够不信!在历史上,为大家所周知的,阿弥陀佛化身有三位,第一位就是善导,第二位是永明延寿大师,这是以后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第三位就是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跟寒山、拾得同时在国清寺的,国清寺还有个丰干和尚,以后知道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这是比较上著名的,佛菩萨常常示现在世间,我们世间人肉眼凡夫不认识,不知道。众生愈是有苦难,佛菩萨示现就愈频繁,真正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又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 『看此』,这个「此」是指《观无量寿佛经》,善导大师在这部经里面分做「定善」、「散善」两个部分,『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 【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善导大师这几句话,可以说把我们多少的疑惑都解除了,真正是无量功德,他所说的话与经义完全相应。净宗法门,就是佛大慈大悲普度六道众生。三辈九品的差别在哪里?是在我们『遇缘』不同,才有这个差别。遇缘不同,这个里面含义也很广。此地所讲的,上三品『是遇大凡夫』,什么叫大凡夫?发菩提心的凡夫;换句话说,他这个菩提心发的相似的菩提心,观行的菩提心。虽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但是确实能够与菩提心相应。真诚心、好善好德心、大慈悲心,这三心虽然是比不上菩萨们,但是他确实有这个心,这叫大凡夫。因为他真有这个心,而且这个心与他的行、解能相应,往生的品位就高了。『中品三人』,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有没有发菩提心?发了。因为《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三辈往生条件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虽发了菩提心,但是行小,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还相当严重。心是发了,做不到,想做,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业障、习气障碍住了。不是说他不发心,他的确是发了心;不发心,不能往生。这是中三品往生的。『下三品』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下品这三种是作恶的凡夫,造作罪业,临终忏悔往生的。他有没有发菩提心?有,不发菩提心,还是不能往生。临终的时候后悔,悔罪往生的。这是讲遇缘不同,这个法门遇缘不同,有三辈九品的差别。 另外一个意思,遇缘不同是我们凡夫遇到的法门、遇到的善知识、遇到的道场、遇到的同参道友不相同,也是往生品位差别不同的因素,这一点我们也应当要知道。如果遇到真正的经典,现代这个时代,在这方面我们的机会多了。在古时候,经本是手抄的,流通的数量太少了,你一生当中未必能见得到。以后虽然印刷术发明了,实在说,印刷术到普遍大概是在宋朝末年,宋朝末年、元朝初年以后木刻版本才盛行。但是刻版的成本很高,所以经典的价值不是一般普通人民所能够买得起的,书籍贵。一直到清朝末年,印刷术进步,有铅字排版,我们叫合字排版,比以前木刻版就更进一步。成本虽然比木刻本降低了,可是价钱还是很高。我们举一个例子,诸位如果能到图书馆里面去看,看民国初年那些书,你翻翻看后面版权页上的定价。那个时候,大概民国十几年的时候,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那是上下两册精装,这么厚的本子上下两册,定价大洋五元。大洋五元,你知道值多少钱吗?四口之家可以过一个月很舒服的日子,一般贫穷人家的生活,四口之家两个月的生活费用。你就晓得书本价钱之高!所以,在民国十几二十年的时候,我们家乡读书的风气比较盛,书都是自己手抄,哪有钱去买,借来抄。不像现在,现在照相制版印刷术太进步了,成本太低了。 以前说这一部《藏经》,一般人从来不会作梦说他家里会拥有一部《藏经》,不可能的事情。《藏经》几乎都是大的寺院,对於地方弘法利生很有成绩的,才上表请求皇帝赐一部《大藏经》,那是多隆重的。现在《大藏经》不值钱了,每个人家里都可以去买一套放在那里,这在从前决定不可能的。所以这是遇缘不同,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缘殊胜。你说《无量寿经》九种不同的本子,我们现在都得到,而且我们把这九种本子合印成一本,可以人手一册,这是古人想像不到的,这个缘有了。 第二个缘,你要遇到好的注疏,就是好的注解。特别是我们现代,遇到的是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做的最好的会集本,这个很难得。这个本子的流通,给诸位说,也是最近十年才流通出去,以前一般人没听说过这个本子。注解,有黄念祖《无量寿经》的注解,他这个注解可以说是集古今《无量寿经》注解之大成。他的老师会集这部经,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夏老的弟子黄老居士,他这个注解的确是集古今《无量寿经》注解的大成。你看我们现在这份资料就是他注解里头所引用的,我们把它名字定做「指归」,是这部经古德常讲「十方诸佛共赞,千经万论指归」,他所引用的这些典籍、古德的注疏。我们读这部分东西,再加以研究、讨论,不但对於修学的同修有帮助,对发心讲这部经那些人帮助就更大。这是我们在此地看到,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这一段话。 【观经四帖疏云,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善导大师在这部注解里面对於这桩事情讲得很多,这是老人家的苦口婆心,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建立愿心。『一一出文显证』,这个「文」就是经文,他所讲的,一条一条都指出经文,明显的证实他所说的确实是佛在经上讲的意思,而不是他自己的意思,确实他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今以』就是叫我们现前,『今时』就是现在,『善恶凡夫同沾九品』,遇到缘殊胜,遇到真正的善知识,遇到真正修行的道场,作恶之人也能够上辈往生。就像《阿闍世王经》里头所看到的,五逆十恶那是极重的罪业,他能够上品中生,他是上辈。可见得遇缘不同是真正解答了为什么会有三辈九品,的确与菩萨往生,与声闻、缘觉往生不相干,都在遇缘不同。所以这个法门是平等法门。恶人遇缘要殊胜,可能他上辈往生,善人遇缘要不胜,可能在中、下品往生,缘的关系太大了。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这三句可以说是善导大师注疏《观无量寿经》的目的,希望帮助一切善恶众生生信,断疑生信,发愿求生,得佛愿力的加持,悉得往生,所谓是万修万人去。 【又於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 这句话正是所谓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我们看净宗的法门,『一切善恶』是讲六道凡夫,三善道、三恶道,一直到地狱众生,『大小』是讲大乘跟小乘,大乘菩萨,文殊、普贤,这是达到顶峰,圆教的等觉菩萨,从圆教等觉菩萨一直到地狱众生,只要具备信愿行,没有一个不得往生的。足见这个法门广大,无与伦比,佛所讲的一切经论、一切法门都不能跟这个法门相比。所以这个法门是普度,没有不度的。就是莲池大师讲,除非你不信、不愿、不肯念佛,那就没有法子。除此之外,统统得度。我们看第五条: 【合赞云,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三辈众生,皆是具缚凡夫,是其机也。】 夏老在《合赞》这段也说得好,他这个意思跟善导非常相合。『十方众生』是指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三辈众生』,三辈是指往生的品位,《无量寿经》上讲的上辈、中辈、下辈,就是《观经》上讲的九品。九品往生的众生,『皆是具缚凡夫』,具缚凡夫就是没有断烦恼,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是其机也』,可见所度的对象的确是凡夫,这就是说明我们人人有分。上品上生我们有没有分?有分。我们今天遇的缘好,可以说是统统具足,问题就是我们相不相信?我们明不明白?信、解、行、证,头一个是我们能不能理解,明不明白经义,然后问你相不相信;真正明了,能够相信,那就照做! 古大德这些说法虽然不太难懂,可是真正去体会也相当不容易。我在讲大经的时候,我用另外一个方法来讲,大家比较上好懂多了。我这个说法,《无量寿经》你明白了、理解了,你也念熟了,你要去照做。你要是完全都做到,百分之百做到,你往生一定是上品上生。如果你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能做到九成,就是你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你就上品中生。百分之九十做不到,我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你就上品下生。这样逐渐往下递减,减到最后下品下生,你至少要做到两成,两成都做不到,往生靠不住!我这个讲法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我这个比古人讲法简单容易懂,要做到,不做到不行! 身、口、意是造业的工具,所以《无量寿经》一开端,就把总纲领、总原则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总纲领,经里面所讲的那些教训,那是细解。我们要真做才行,因为那里是净土,「心净则土净」。所以有信有愿还得有行,行是什么?总纲领就是这三句,你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了,当然往生。有信有愿,三业不净,还是不能往生,这个是必须要知道。所以我劝大家读经,为什么叫你读三千遍,读熟。就是你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你要想说话、要想做,你马上就想到经上教给我这么做的。这个样子你才能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才不会做错。经不熟不行,经不熟,境界现前,往往自己做错事情自己不知道。这是凡夫有分,我们是凡夫,努力把经典的教训去做到,你能够做到个十之八九,你就是上品往生,上辈往生。 【复云,如元晓云,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 这后面一段,是元晓大师讲的,元晓师有《无量寿经》注解。他这个说法都是宗善导大师的意思。『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夫』,主要的就是要度六道罪苦众生,六道众生非常可怜。『后兼为三乘圣人』,三乘圣人说实在话,最低限度他已经超出六道,阿罗汉、辟支佛都超越六道了。虽然还有苦,不像六道这么苦,完全不相同,分段生死苦没有了,不会造这些善恶的业,不会造了。他们遇到这个法门,成佛快,遇不到这个法门,成佛慢,毕竟都还是有期限的,不像我们六道凡夫,六道凡夫要想成佛是遥遥无期。证得小乘初果,那就是真的入了佛门,就有时间性,他是证得了位不退,绝对不会退堕到凡夫。小乘初果,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就出六道,所以说他们是有期限的。我们没有证初果之前,遥遥无期,这是非常可怜。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开净宗法门,就是来帮助我们的。『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是附带,附带为这些大小圣者。 【弥陀疏钞曰,又起信因缘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 『被』这个字要念破音字,古时候因为字少,有很多字通用,这个字在此地跟现代挑手边那个「披」字是一样的,也念「披」。 【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 这一段莲池大师真的是很用了一番心思,如果自己这么说,不免外面人有讥嫌,说你是修净土、弘扬净土,都是自己夸自己,在中国人常讲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免不了讥嫌。引用《起信论因缘分疏》里头一段话来说,这个说得好。『信位初心』,十信位初发心就是初信位,初信位初发心的四种不同的根机。诸位要知道,这四种都是属於初发心的,初发心里面,根机有厚薄不相同。『以礼忏灭罪被初机』,这就是根性最低的、最下等的。我们在现前佛教里面来观察,「礼忏灭罪」的多,太多了,到处都盛行,这是初学佛的下根人。中根的人『修习止观』,学禅、学教,「止观」把禅跟教都包括在其中。教里面,像学天台的、学贤首的、学三论的、学法相的,都包括在止观之中,这是中根,中等根器的。『求生净土』的,这是上等根器的,为什么?往生不退,一生成佛,这种人不是上上根机,谁是上上根机! 礼忏灭罪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个要知道。实在讲,天天礼忏求消灾灭罪,灾真的消了吗?罪真的灭了吗?我们冷静去观察则未必!诸位细细去观察就晓得,不必多说了。参禅、学教,参禅不但开悟不可能,这是倓虚大师所说的,我们在《念佛论》里面所看到的。他说他老人家一生当中,不但没有见过参禅开悟的,听都没有听说过。他说参禅得禅定的见过,也听说过,得禅定的,没有听说有开悟的。不开悟就不能解决问题。禅定功夫浅深次第差别很大,而一般得禅定的,虽然讲得禅定,实际上他得到的是什么?叫未到定,是有一点定,但不是真正的初禅;如果真的得初禅,他将来生初禅天、生色界天。初禅是什么样的功夫?你要懂得,初禅脱离了欲界。欲界里面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他确实没有了,不但在事上没有,心里头念头都没有。这个没有了,不是真的没有,是他的定功伏住,定心是清净的,这些东西不起现行。这样深的定,才生初禅天。如果说他能够入定,一盘腿面壁可以入定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再出定,出定之后,财色名食睡还没有完全放下,他的功夫就叫做未到定。这样的功夫,如果是五戒十善修得好,再加上心量很大,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他在欲界里面,他能够生到夜魔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他们的去处。往生的瑞相也好,也是预知时至、没有病苦,他有禅定,他怎么会有病苦?他往生的时候天人来迎接,这是生天的,不能出三界。 学教的,学教能不能断烦恼、开智慧?还是在止观功夫。你能不能伏住烦恼?能不能大开圆解?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能通达?我们也没有听说过。总而言之,都比不上老实念佛。你别看那个老实念佛的人,你问他什么都不知道,甚至於字都不认识一个,人家往生能够站著走、坐著走,那叫上根人。他这一生往生不退,就成佛了,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佛门当中所说的上上根人,绝不是讲世间聪明智慧人,世间聪明智慧,我们佛门里面称做八难之一,八种障难!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在两种障里面,这种人叫所知障,所知障太重。烦恼障重,烦恼障还好破,所知障不好破。 底下结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参禅、学教的确实是凡夫二乘。凡是发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的,给诸位说,都是大乘菩萨。你只要一发这个心,现在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诸佛赞叹你、菩萨恭敬你。因为菩萨知道,你不久就成菩萨、成佛了,他怎么不恭敬!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 【弥陀要解。】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 【谓持名,法门深妙。】 『持名』就是我们讲的老实念佛,这是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上所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叫做持名。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误会,持名就是我们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持名。这样去体会,是自己错会了意思,你没有深解义趣。持名,持是接受,这一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多少你要能体会到一些,理论、方法、境界你要明了,完全接受,依教奉行,这叫持、这叫受。持是保持,不能够失掉。 『法门深妙』,因为这一句名号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也就是整个佛法的纲领。受持一句名号,就是受持圆满的《无量寿经》,名号是题目,就好比文章一样。所以「法门深妙」。 【破尽一切戏论。】 『戏论』是指的经教。你抓住这个总纲领,下面可以不必再提,原理原则掌握到,所有一切经教、法门都是戏论。 【斩尽一切意见。】 『意见』是讲禅宗。这两句就是持名这个法门超越宗门、教下,所以叫深妙! 【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 哪些人懂得?哪些人真正做到了执持名号?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智者大师、永明大师,他们这些人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执持名号。 【彻底担荷得去。】 『担荷』是承担的意思,他们能够承担,彻底承担。这个意思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遇缘不同,他们遇的缘胜。他们能够承担的,我们能不能承担?这要问自己,刚才讲了,你把《无量寿经》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跟他们一样。什么叫承担?做到了!把《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信、愿、解、行,这叫「彻底担荷」。所以,经不是念念就完了,名号也不是挂在口里念念就算了,不是!一句名号就是一部《无量寿经》,名号一提起,整个经典里面的道理、方法、境界,阿弥陀佛的教训,统统能现前,这叫受持名号。这个叫法门深妙,真的深妙,不是假的。你不懂这个道理,不是这样修法,那怎么会相应? 马鸣、龙树是印度的菩萨,都是地上菩萨,初地菩萨,智者、永明是佛在中国化身的。智者大师,传说当中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永明,刚才说过了,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近代我们晓得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来的。这些不是普通人,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型,我们学佛应当向他们学习。 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十七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17 请掀开经本,第十八页,从第六行看起。第八小段: 【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 这是经上讲的。『菩萨』是指十方世界的菩萨,『了知』就是遇缘殊胜,才能够明了,知道『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这个意思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因为识,这里面差别就太大了,从菩萨到恶道众生,心量大小就不一样。心量小的,他现的境界就小,要用现代科学家所讲的话我们就很好懂,所谓二度空间,那就很小,他的生活范围很窄小。心量大一点的,像我们人道则在三度空间。如果心量更大的,就可以到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他们那些境界,我们凡夫是无法想像得到的,佛经上常讲不可思议。 空间,究竟有多少度数?要是从佛法大别来分,佛法讲十法界,十法界外面还有个一真法界,这是大分,十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可是事实上,不止如此,每一界里面又不晓得分多少界!天台家讲十法界,每一法界里面又有十法界,所以一百法界。这一百法界里头,每一界又有一百法界,这是事实。我们怎么晓得?每个人心量都不一样,你就晓得,宇宙当中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不同的空间。这是近代科学替佛法加了注解,让我们对於佛法里面讲的「一切法皆为心量」这桩事情,我们知道得更清楚。 真正的成就,必须要超越十法界,那才算真正的成就。要想超越十法界,先要知道这十法界怎么来的,也就是说现在科学家虽然发现、证实有许多不同的空间存在,但是这不同空间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不知道。佛告诉我们,这是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原本的法界,就是原本的空间是一个,叫一真法界。因为心量不同,把一真法界变现成许多不同因次的空间,在佛法讲,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由此可知,空间跟时间都不是真的,时空不是真的,时空里面所有一切的现象,当然也不是真的。这桩事情诸位如果细心能体会的话,是很有趣味的事情,真正如《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确实是如此。 空间可以突破,正是宗门古大德所说的粉碎虚空,在我们以前听到粉碎虚空,好像是形容的,虚空哪有可能粉碎?现在我们知道,确实虚空不是真的。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实在讲如果细心,也能够体会得到。譬如我们每天晚上睡觉会作梦,梦中的境界就是不同因次的空间。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梦中的虚空也没有了,虚空真的粉碎了。还有一个,定中的境界,定中跟梦中完全不相同,定中境界也是不同因次的空间。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体会到,所谓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确实存在,实在是我们平常太粗心,没有细心去想到这些事情。然后才晓得,时空也是唯心所现之物,唯识所变。要怎样突破?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因为不同因次的时空,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东西,幻相!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无量因次的时空都突破了,超越十法界,这样才能进入到一真法界。在佛法修学里面这才算是成就,没有离开十法界,算是小成就。在六道里面不能算成就,超越六道,声闻、缘觉、菩萨,在十法界,算是小成就;超越十法界而契入一真法界,那是真实的成就。在这个情形之下,佛法里面讲就是成佛,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菩萨成佛之后,这个时候所成的佛是分证佛,并非究竟圆满佛,是分证佛。他具足大慈悲心,他还会回到十法界来,这我们常讲「倒驾慈航,普度众生」。他再进入十法界、进入六道,他很自在,他进出很自由,他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来去自由。他来做什么?不外乎两桩事情,一个是自行,一个是化他。在这个境界里面,自行化他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没有离开十法界,自行化他是两桩事情,契入一真法界,自行化他是一桩事情。众生难度,这是《地藏经》上所说的,尤其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化。他要到这里来示现,『得随顺忍』,随顺忍就是普贤菩萨十愿里面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才能够与六道众生和光同尘。能跟这些人相处,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启发众生,帮助他觉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随顺忍。『或入初地』,实在讲,随顺忍就是初、二、三地,这就是随顺忍。『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这一句是说,他要不在六道度化众生,先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德能也好,然后再倒驾慈航,度化众生就更方便。到哪里去成就?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讲「妙喜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他们可以到极乐世界先去成佛,成了佛再到六道里面来度化众生。这意思就是说,以菩萨的身分来度化众生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了佛之后再回来度化众生,也可以。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 这是莲池大师苦口婆心,劝勉我们一定要修学这个法门,唯有这个法门,才能帮助我们在一生当中圆满的成就。他这也是引经说的,经上讲的。念佛比喻是『菩萨之父』,父母是能生,取这个意思,子女是所生,取能生的意思。『生育法身』,我们法身慧命,是得自於佛菩萨教诲而来的。而佛菩萨教诲,在无量法门当中,实在说念佛是第一法门。这是前面我们读过的,念佛是接引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人他不相信。这个事情亦不能勉强,因为这个事情是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了,他要是没有成就,什么人都没有方法勉强叫他成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我们应当要清楚。接触到净宗经教,就能够深信无疑,发愿求生,老实念佛,这就是上上根性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契入一真法界就证法身。所以到西方世界往生的这些人,他们证得的法身,实在讲不是自己的功夫,他的见思、尘沙烦恼都没有断,他怎么能证法身?证得法身,在一般教下所说的,必须要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再破一品无明,才证得一分法身。我们带业往生的,没到这个程度,所以这个证得法身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这是在所有一切法门里面最快速、最稳当的方法。 底下这句很重要。『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这一句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十地菩萨没有问题了,《华严》是圆教,十地菩萨,四十一品无明已经破了三十品,他们的智慧、德能跟如来果地上已经很接近。这个时候,对於念佛往生净土这个法门丝毫怀疑都没有,普贤菩萨一提醒,他们真的发心,真正的老实念佛。「十地始终」,始是初地,终是等觉,总共是十一个阶位,从初地到等觉,这始终,不离念佛,怎么可以轻视念佛法门!『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这是莲池大师责备的话,也是感叹的话,实在讲这一类的人太多了。初心是指初发心,他去学教、他去学禅、他去学密,就是不肯念佛。他也很认真、也很精进,说实在话,第一法门他舍掉了,去求第二、第三、第四,这就是善根福德不足,没有大善根、大福德,这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些人就是善根福德因缘不足。 【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宗的赞叹,净宗摄受众生之广,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法门不能相比的。此地所说的『上上根』,是指大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等觉菩萨也『不能逾其阃』。「阃」是门槛,在美国看不到,美国的门没有门槛。但是到中国大陆去观光旅游,诸位要是去看那些古老的建筑有,那门槛很高,大概有一尺多高,要很大步才能跨过去。阃就是门槛,门槛表示范围,就是上上根等觉菩萨,也不能超过净土的范围。这是我们在《华严经》上明显的看到文殊、普贤发愿往生,华严会上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就证明,上上根没有办法超越净宗的范围,还是要念佛求生净土,他才能圆满成就。 这个地方讲的下下根,是指地狱众生,五逆十恶,阿鼻地狱的众生,这是堕落极下位子。他要能遇到这个法门,一念忏悔,求愿往生,也能得生。你就想想看,这个法门它摄受众生之广大,的确任何经论、任何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所以九法界众生,尤其殊胜的是平等得度,这是很不可思议的,所以是真正难信之法。这个法是平等法,平等得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平等成就。西方世界虽然说有四土三辈九品,但是它是平等的,它跟一切诸佛刹土不一样。一切诸佛刹土四土三辈九品不平等,像我们现在住这个世间,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刹土,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我们今天生在凡圣同居土,但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我们见不到,释迦佛的实报庄严土,我们也见不到。不像西方世界,西方世界四土九品统统在一起,全都见到了。这就是平等的成就,很不可思议。 这两句是说明净土法门的广大,普度九法界一切众生。条件只要众生肯信,能信能愿,肯老实念佛,统统都得度。末后这一条: 【弥陀疏钞谓此法门为,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 『尽摄』是一个都不漏,利根指的是菩萨,钝根指的是凡夫。也就跟前面《要解》所讲的意思相同,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悉皆度脱』。 【并云,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 我们先看这三句。『诸余法门』是除净土法门以外的,所有一切大小乘的法门。法门高的,中下根机的人没分,像《华严》、《法华》、《楞严》确实下根人没分。『卑之』是讲经论里面所说的,说得很浅,说的境界很低,譬如《阿含》,小乘经论,讲的是人天之法,上根这些菩萨们用不著,菩萨们早就超过了,这一类经典太浅了,对他们来讲不适用。 【是以华严如盲,萤光增结。】 这是比喻,古人的比喻。《华严》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真的是上根人。中下根性的人,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是在定中讲的,我们凡夫不见不闻。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在那里入定,谁知道他在定中开华严大会,讲这样的大经。不是法身大士入不了佛的境界,听不到这个法门。我们今天能够沾到一点边,那是龙树菩萨从龙宫里面看到这部《华严经》,传到我们世间,传了一点点!我们今天读这部经,实在讲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都谈不上,目录! 【唯此一法,上下兼收。】 『唯此一法』是指净土法门,念佛往生的法门。『上下兼收』,上是指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都因之得度。 【可谓万病愈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 这两句是比喻。『阿伽』是梵语的音译,我们也不晓得这是什么药,经上讲「阿伽陀药」,这个药什么病都可以治,无论生什么病,得到这个药,统统都能治,把它比喻念佛法门。『千器』,器是讲器皿,都是『成於巨冶』,是讲冶炼,都是成就於,所谓提炼成就的,来制造的。特别像现在的工业,我们工业所用的一切器材,金属的东西,都是从矿产里面提炼出来的,然后再加以制造,才能得其功用。把「巨冶」也比作念佛法门。 【又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 这一段是讲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前面这两句『但持佛名,必生彼国』,是讲善根成熟的人,他在这一生当中确实万缘放下,对於这个世间绝不会再有一点忧虑牵挂,统统放下。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只知道念这句佛号,这个人这一生当中必定往生,这就是前面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许大家听了这两句话,一向专念好像是有,他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就一句佛号,发菩提心了吗?诸位要晓得,万缘放下就是菩提心,你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就不能往生。发菩提心,菩提是觉,真正觉悟,觉悟这个世间是假的,觉悟世间是一场空,统统放下,再没有忧虑,再也没有牵挂,这一句佛号老老实实念下去,这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所以他成功了。 后面这一段,都是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或高或下』,高是讲智慧,高度智慧的人,或者是下愚之人,这是一类。『或圣或凡』,圣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凡是讲六道凡夫,这又是一类。『乃至或信或疑』,接触到净土法门,或者是相信,或者是怀疑。『或赞或毁』,或者是遇到这个法门赞叹,或者遇到这个法门的人毁谤。这都不要紧,为什么?『知有彼佛,便成善根』。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接触到其他宗教徒,他看到我们念阿弥陀佛,马上就摇头,魔鬼!毁谤!但问「阿弥陀佛」有没有听进去?听进去了,这句名号他听进去了。不管他怎么毁谤,我们点头,我们很欢喜,为什么?这一生你不会成就,再过多生多劫,这个阿弥陀佛种子成熟,还是念佛往生净土,不过是迟去,我们早去,他后头追随就是了。所以,不要跟他计较,他毁谤是毁谤,「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前面讲或者是高的、或者是低的,他听到这句佛号,这句佛号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 由此可知,我们宣扬这个佛号,以音声、以文字,像现在有很多印的佛像,现在印刷术发达。学佛的人要有智慧,学佛是学开智慧,有了智慧的人就懂得权巧、方便。现在这个世间有些人根本就不信佛教,没有这个信仰,但是世间佛教徒很多,他在广告上印上一个佛像,佛教徒看到很尊重,就收到了广告的效果。报纸上印的佛像,学佛人拿到家里,不晓得怎样办,这还得了,这报纸又不能摺、又不能销毁,又怕有罪,你就上了人家的大当。佛像印得很庄严的,我们可以把它剪下来,镶成镜框来供养。印得不甚庄严的,可以当垃圾处理,没有罪。不要以为这是销毁佛像,等於出佛身血了,那个在戒律上给你讲得很清楚,是恶意的,我们这不是恶意的,没有恶意。所以是一样好好的可以处理。在美国,不能焚化,美国你随便烧东西,警察马上就找麻烦了,那犯法的。所以美国不能够焚化,不能够随便丢弃,当垃圾处理,我们用个干净的塑胶袋包好,把它封起来,当垃圾处理,这就很恭敬。 现在很多的商人用佛号、佛像来做广告,这是我们要知道,知道怎样去应付他们。实在讲,他虽然不是对佛有敬意,也不是信佛,他也有好处,也做了不少好事情。他这个广告让多少人阿赖耶识里种下佛的种子,见到佛像、见到佛的名号,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所以他也做了好事情,这就所谓「偏中正」。他的心本来是赚钱的,虽然赚钱,在贪利里面也做了一点好事情。做这个好事情,将来他当然也有果报,果报就是『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不一定是哪一生哪一劫,他这个缘成熟了,再遇到这个法门,他就真的能信、能愿、能修了。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再看底下这一大段,「藏教所摄」,藏就是指的三藏,教是指十二分教。说明本经在三藏经典里面是属於哪一类的,在十二分教里面是属於哪一种的。这些我们都应当要清楚、要明了的,对於自己修持或者弘扬这部经典,都会有帮助。 【智度论曰,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众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 《智度论》也称为《大智度论》。论是解释经的,就是注解,经的注解。古时候,菩萨、大德们注解佛经,所讲的意思的确是佛的意思,没有讲错,这样的注解就可以用论。这个论,就是完全肯定注解实在是佛的意思。后世人就很谦虚,不敢认为自己的注解完全符合佛意,可能还有偏差,还要请后人或者是当代的大德多多加以指教,不敢用论。用论这个字,绝对不会请人指教的,没有这个意思在。「我讲的一点都没错」,他有这个态度在,完全肯定。如果讲注、讲疏,这就谦虚多了,我是可以请人家指教的;用论,别人没有指教,你只照我这个学就好了。《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注解,我们讲《大品般若经》的注解,这是「释经论」,完全是解释经的。论有两种,这是属於佛学常识,附带的讲一讲,另外一种叫「宗经论」,宗经论是根据经的意思他来发挥,不是照一句一句来注解。像《瑜伽次第论》就是属於宗经论,它不是解释一部经的,是解释一些法相宗的经典,做为整个来研究讨论的。像这样的疏的话,就称之为宗经论,它不是解释一部经的。所以有这么两种。 《论》里面说『虽俱求一解脱门』,这是讲学佛,目标是共同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求解脱。我们中国俗称修行证果,证果就是解脱。解是解开,念卸,它是个动词,念解,它是名词,这里念动词。把什么东西解掉?烦恼,烦恼就像结一样,前些年还有个电影叫「心有千千结」,要把那个结解开,心结解开,这叫解。脱是脱生死、脱轮回,脱离生死、脱离六道轮回,这才算是有成就。用这个来代替涅盘,跟涅盘的意思是相同的,学佛都是求这个目标。『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有些人专求自利,有些人除自利之外,还全心全力去帮助别人,这个用心就不相同。因为有这两大类,所以佛讲经就有大乘跟小乘。『故有大小众差别』,大众就是大乘菩萨,小众就是声闻、缘觉,所以有大乘、小乘的差别。『为是二种人』,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是应机而说。你求的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佛就给你说什么,佛也不多说,佛也不少说,佛所说的,正是你自己所需要的。所以,佛得一切众生的爱戴,道理就在此地。你心量小的,佛不会给你说大法,说大法你不能接受;心量大的人,佛也不会给你说小法,说小法你不满意。一定是应机而说,『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这就分为大小乘教。 【净影疏云,龙树云,佛灭度后,迦叶,阿难,於王舍城,结集法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於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 『净影』是宋朝时候一位法师,他的法号也叫慧远,跟我们净土宗初祖慧远的名字完全相同,都是这两个字。他在历史上很出名,於是在历史上,我们一般称他做小慧远,跟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有个区别。要单称法名,他们两个完全相同,不晓得指哪一个,所以我们称他做小慧远。净影是他寺庙的名字,净影寺。这是中国古时候,对於这些大德都不称名,最尊敬的是称地名,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出了这一位大人物,是这个地方的光荣,所以称地名,而不称名号。古时候人有名、有字、有号,要是连号都不称,是最恭敬的。在佛门里面,法师当中,像智者大师当时在世的时候,大家称他为天台大师,连智者的名都不说,他住在天台山,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像窥基大师,这是法相唯识宗的初祖,在中国是初祖,一般人称他做慈恩大师,他住在慈恩寺;称寺,不称法师的名号,这都是最恭敬的。我们对於净影,也是称他的寺庙,《净影疏》就是慧远,隋代的小慧远。这个疏是《无量寿经》的疏,他这个注解很流通,在台湾也很多,一般讲《无量寿经》都是用他的注解。 他在注解里面引用龙树菩萨这段话。佛灭度之后,迦叶尊者跟阿难尊者,就是五百阿罗汉,在王舍城集结经典。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写成文字,没有留文字下来。经典是怎么来的?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就佛一生所说的一切法,从记忆当中写下来的。所以这些经典佛并没有看过,是学生记录下来的。这个工作做得非常谨慎,当时参加结集有五百人,这五百人可以说都是佛的常随弟子,都跟佛几十年的。所以佛所讲的一切经,他们都参与了,都曾经亲自去听过。佛弟子当中,阿难尊者这是个天才,记忆力非常好,阿难尊者一般是听一遍他永远不会忘记。所以结集的时候,就请阿难升座复讲,佛当年在哪里讲的经,重覆讲一遍。讲一遍,这五百个人作证,要五百个人完全同意才能够写下来,如果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一句就不能写下来。不是像现在,多数人赞成就可以通过,结集经藏,一个人不同意,那句话就不能传下来、不能写下来。所以,这个工作是非常谨慎、非常严肃,为了是要取信於后人。这个结集是小乘藏,就是现在所讲的《阿含经》,四阿含,『为声闻藏』。 文殊菩萨跟阿难在『铁围山,集摩诃衍』,「摩诃衍」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大乘,大乘是『菩萨藏』。这个结集不在我们地球上,诸位要晓得,铁围山不在地球上,所以这是另外一个境界、另外一个时空,不晓得是多少度空间去了,不知道。因此,大乘经典一直到今天,像泰国、锡兰这些小乘国家还不承认,他们说大乘不是佛说的,「大乘非佛说」,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怀疑。研究佛教的这些学者们、大学教授们,对於大乘佛法都打了很多问号,他们认为大乘佛法都是后人假托佛菩萨的名义,他们自己造的,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对小乘经典是格外的尊重,而不知道大乘佛法是这么集结的。特别是《华严经》,《华严经》是佛在定中所讲的,这谁能相信?所以有许多人说,《华严经》是龙树菩萨伪造的,假托释迦牟尼佛名,是他造的。实在讲,龙树菩萨能造《华严经》,那他就是佛出世了。 世间许多的事情,诸佛菩萨、罗汉的境界,不是我们凡人能够思惟、想像得到的。有没有真正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我们相信真的有!在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法照大师,法照是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祖师,唐朝时候人,提倡五会念佛,法照禅师。他到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大圣竹林寺」,听文殊菩萨讲经说法,他说当时参加的会众有一万多人。他听了以后,向文殊菩萨请教,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性劣,应当修什么法门?文殊菩萨教给他,要修净土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向文殊菩萨请教,他说怎样念法?文殊菩萨口传给他,这就是五会念佛的腔调。但是,不是我们现在这个,那个早已经失传。现代五会念佛的腔调,我听听不行,为什么?心不定。它像唱歌一样,拿去表演很好,现在在舞台上表演不错,当做宣传可以。那个调不行,不能够定心、不能摄心,所以绝对不是文殊菩萨传给法照的。法照离开大圣竹林寺,一路上还做记号,想到下次来不要迷路。但是走了没有多远,回头再一看,寺庙道场完全没有了,一片荒山。於是他才晓得,我们这个地方是凡圣同居土,不是特别有缘分的人,你进入菩萨道场你看不到。我们相信法照不是讲假话,不是骗我们的,他从禅回过头来专修净土,成为净土第四代的祖师。 另外一个故事是《三昧水忏》,这个在台湾很盛行的,悟达国师。悟达国师遭了一次难,害了个人面疮,几乎要了命,迦诺迦尊者救了他,这段故事在《水忏》的序文上写得很清楚。迦诺迦尊者是阿罗汉,住在四川,也是一个山上。他那个时候曾经告诉他,你以后要有大难的时候,你来找我,我在什么地方,你到哪一个山上,看到有两棵树长在一起的,你在那棵树边叫我,你就会看到了。他就想起这个事情,找到这个地方,他在那里求迦诺迦尊者,然后就看到一片寺院,规模很大。迦诺迦尊者把他的病治好了,他离开之后,回头再一看,也是一片荒山,什么都没有。这是佛教史上所记载的,众所周知。 像这一类的事情,鬼神所居住的,还有像《聊斋志异》,狐仙所居住的,好多!不是假的,都是真的。不能把它当小说看,很多事情是真的,没有缘的人看不到,有缘的人碰上了。凡圣同居土,我们现在了解是两个不同因次的空间,它可以重叠在一起,你没有办法看到。正如同我们电视上的频道一样,电波是重叠在一起的,你拨哪个频道,那个画面就出来,实际上许多的频道都重叠在一起。科学家发现的是无数因次的空间,也就跟这些频道一样重叠在一起。所以,阿难跟文殊菩萨在大铁围山集结菩萨藏,绝对不是假的。多少修学大乘人,依照这些大乘经成就的人太多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各宗各派都有大成就之人,那怎么能是假的!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有信心。 【地持亦云。】 这是《地持经》上说。 【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说修多罗。】 这是佛当年在世,就是为大、小这两类的众生讲经说法,目的为『出苦』,小乘人出六道之苦,大乘人出十法界之苦。所以说经,『修多罗』是经。 【结集经者,集为二藏。】 后世这些弟子们将佛所讲的经再整理,把它变成文字、变成书籍,也分为这两大类,声闻藏与菩萨藏。 【以说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说菩萨行,为菩萨藏。】 这是大小乘二藏。第三段说: 【思益经云,得说法正性者,不从一地生於一地。】 《思益经》是《思益梵天所问经》,这部经在古时候很流行,现代好像不太流行了,古时候很流行,古大德在注疏里面常常引用《思益经》的经文。这一段的意思很深。如贤首、天台家所说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思益经》通大小乘,它里面有小乘的教义,也有大乘教义。『得说法正性者』,这一句就是讲明心见性,见性之人所说之法,都是从心性当中流露出来的,所以他不是从『一地生於一地』。「一地生於一地」,他就是有层次、有阶级了,好像学校的教科书。学校教科书,一年级的课程跟二年级的课程就不一样。学生念到二年级,一年级的课程对他就没有用,他就舍弃了,它是有阶段性的。但是大乘经教没有阶段性,大乘经教任何一部经典,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都可以不必改变;也就是说,从小学一年级,念到博士班还是用这本书,这个很奇怪,你要跟外国人怎么讲都讲不通。但是跟中国人讲得通,中国人有很明显的例子,譬如四书,这大家都晓得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从前的时候,小朋友六、七岁上学就开始念这些书,一直念到胡须白了,他还是念这本书。他永远也念不厌,而且是愈念还愈有味道,所以这叫经,经典。 文字还是那些,义理随著你境界体会不一样。低程度的,他体会的浅一点,你再高的时候,体会的深一点,里面其味无穷!所以这种课本,是可以从小学一直到研究所,都不要改变的,就一本书。这是外国人怎么想他想不通的事,但是它是事实。所有一切大乘经就像这个样子,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他不是从一地生於一地,就是这一部经,境界是无限的深广,因为它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 【楞伽经云,初地即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第。】 《楞伽》是法相宗的重要经典。『初地即八地』,这个里面明显的告诉我们,这是八个阶级。八个阶级它是圆融的,就像《华严经》上所讲「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次第,《华严经》上所说的,菩萨从初信位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五十一个阶级是次第,有次第的。但是在真正修学上没有次第,它是圆融的,也就是初信位的菩萨所修的课程里面,有十地菩萨、等觉菩萨的境界。到等觉、十地菩萨,他们所修学的也有初信位菩萨的那些行法,也没有离开。这里就是讲这个意思,说明佛法是圆融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因为它称性。我们讲世间学校课程,为什么没有这个现象?因为世间课程所编排的是凡夫心里头流出来的,不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是从意识里头流出来的,意识有分别、有执著,它不圆融。佛法,特别是大乘经,是从如来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 在中国,中国古代的这些圣贤,虽然他们不是佛菩萨,可是他们的心清净,他们也能够离开一切妄想执著。虽不能像佛法讲的明心见性,但是我们从实际上去观察,像孔、孟的境界,老、庄的境界,古代佛门大德都认为他们够得上地上菩萨的境界。尤其称庄子,很多人认为庄子有七地菩萨的境界,那时候佛法没到中国来。由此可知,他们定慧的功夫确实达到这个境界。因此他们这些典籍流传下来,也跟佛法一样,超越时空,他有这个能力,不受时空的限制,字字句句义理无有穷尽,这才有味道。现代人写文章、写书,看一遍绝对不想看第二遍,为什么?没味道。古来这些典籍,你去看,愈看愈有味道,看的遍数愈多味道愈浓,这就不一样。这是从许多大乘经典里面,我们能够见得到的。 第五段讲: 【五教章云。】 『五教』是华严宗的五教义。 【或分为二,所谓渐顿。】 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的古大德做了判教的功夫,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把它重新做一个整理,分门别类。也是把它分成两类,一类叫渐教,渐是渐次,循序渐次修学的;一个是顿教,顿教就是不按次序的,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天才班,他不按次序。有这个两种。 【以始终二教,所有解行,并在言说,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著,通名为渐。】 天台讲五教,五教里头,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小、始、终、顿、圆。「小」在此地就不说了,小是小乘,属於前面讲的声闻藏,这个地方讲大乘,大乘从始教讲起。「始」是大乘的开始,「终」是大乘的终结,一个开始,一个到终结,这大乘法。这里面所有讲的『解行』,解是理论,行是修行的方法,经中所讲的理论、修行方法,『并在言说』,经典里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阶位次第』,菩萨的阶位,十信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讲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著』,从低慢慢一步一步向上提升,这都叫渐,是渐次的。像读书一样,从小学、中学、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循序渐进,这个叫做次第,叫做渐教。 【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为顿。】 在五教里面,顿教是属於这一类的,圆教也属於这一类,就是后面这两个大类都是属於这种性质。圆教里面有次第、有圆融,次第不碍圆融,圆融不碍次第。顿教『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在中国最明显的代表就是禅宗。禅走的这条路完全是这条路子,所谓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是属於顿超的法门。禅是顿,再给诸位说,净土也是顿。你看窥基大师在《弥陀经》注解里面他就讲得很明白,他的《弥陀经》注解叫《通赞疏》,《佛说阿弥陀经通赞疏》是窥基大师著作的。怎么说净宗是顿教?因为《弥陀经》上讲,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就了,比禅还要顿,禅还没有听说七天开悟,七天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净宗七天可以往生不退成佛,真的古人讲净土是顿中之顿,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没错,真的是有根据。 这是古德大概把大乘判做渐、顿二教,这是各家都同意,都没有意见的。当然,分,还分得很多,我们在《华严经疏钞》里面看到,那时候有十几种判教,十几种不同的。可是这些判教流传到现代,大概只剩两种,就是天台的四教,贤首的五教,其他的大概都被时代淘汱掉了。这两家判得最好,所以一直能够流传到现代,这是值得我们做为参考的。 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十八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18 请掀开经本,第十九面,倒数第三行: 【隋代慧远师判本经曰。】 这个『隋代慧远』就是净影法师。 【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为根熟人顿教法门,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於净土,不从小故大,故知是顿。】 这是《无量寿经净影疏》里面判教的一段话。『此经』就是指《无量寿经》,在『二藏』当中,它是属於『菩萨藏』。底下这一句很要紧,『为根熟人顿教法门』,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根熟」,哪些人根熟了?正如莲池大师在《疏钞》里面所说的,能信、能愿、能行之人,这个人就是根熟了,他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这是「顿教法门」。下面他还为我们做了一个解释,『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厌畏生死」就是觉悟了,知道生死是个麻烦事情,是非常恐怖的一桩事情,所谓生死轮回,生死疲劳,只要不出六道,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得了。在六道之中,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也就是说受苦难的日子多,在人天两道的时间短。佛在经上常常说,我们自己要冷静的去思惟,也能够体会得到。 三善道是禀五戒十善、四无量心而生的,也就是这一生当中他五戒做到了。五戒的戒相非常微细,我们一般人纵然是受了五戒,甚至於出家人三坛大戒都受了,五戒实在讲究竟它的戒体、戒相、戒行,能够说得清楚的没几个人。他都没有搞清楚,他怎么能做得到!十善跟五戒,从条文上来看似乎是大同小异,可是内容上讲决定不一样,一个是善行,一个是戒律。戒能帮助你得定,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善不行,善修得再好,只能得三界里面的福报。所以善跟戒不相同,目标不一样。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由此可知,六道当中,我们得人身、得天的身都相当不容易,这是过去生当中所修积的这些善业,这一生感得的善道。可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再仔细去想想,如果不能往生,我们的来生会到哪一道去受生?不必问别人,自己冷静想想就知道了,我们来生会到哪一道去。 唯有觉悟的人才晓得,纵然升天也不究竟。天人的寿命长,可是要知道,地狱的寿命比天人不晓得要长多少倍!你了解事实真相,你才晓得六道轮回的可怕。有没有方法超越?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凡夫一品烦恼没有断的,唯有这个法门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三界、超越轮回,这是决定可靠的。所以,发厌畏六道生死轮回的心,『求正定者』,佛教我们发心求生净土。这个法门不从小,所以它是大乘。它也不是渐次,往生到西方世界就证三不退,所以它是顿教,不是渐教。我们再翻过来,第七段: 【明大佑师判小本曰,渐顿之分,此属顿教。】 在渐顿二教当中,我们从前面一直看下来,几乎古来这些大德们都承认这个法门是顿教,是大乘顿教。这些话决定不是白说的,它的意义很深。因为自古至今,有许多的学者误会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叫自了汉,自了汉就是小乘,没有慈悲心,逃避现实。这个世间太苦,六道太苦了,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乐去,逃避现实,没有慈悲心,说我们修净土的人是小乘。所以,古今大德注解这部经,不得不引用经论、古大德的说法,你看这么多人一致的说法,不是一个、二个。於是方知,那些人对净宗,自己没搞清楚,产生了许多的误会。度众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佛在大经里头常说,菩萨如果自己还没有得度,哪有能力度众生?菩萨要度自己,唯一的方法也是念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他的悲心恳切,自己还没有成佛,就想到十方世界去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他从西方世界再回来,他就有智慧、有能力,而且得一切诸佛如来的护念。他有能力了才能够普度,这是菩萨为什么要求生净土。 『大佑』也是净宗的一位大德,他有《弥陀经》注解传世,他的注解叫《阿弥陀经略解》是大佑法师的。注解虽然不多,可是相当重要。他也承认净宗是属於顿教。 【清代彭二林居士於起信论判本经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 『彭二林』就是彭际清,二林是他的别号,他是乾隆时间的人。这个人非常聪明,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兵部尚书,相当於现在的国防部长,所以他也是贵族出身的。传记里面说,他在弱冠就中了进士,弱冠是二十岁,可见这个人天赋很高。中进士之后他曾经作官,时间很短,他的家境好,生活没有忧虑,所以他就不作官了,专门学佛。在佛法的造诣很深,他有《无量寿经起信论》,这个『起信论』不是《大乘起信论》,是《无量寿经起信论》。他这本书在台湾有单行本流通,一般我们也能够看得到。他是依据《无量寿经》康僧铠的译本,康译本里面有很多句子念起来不太顺口,他把它节要,把它重新编了、重新删节,所以他的本子我们读起来就很顺畅。他的《无量寿经起信论》的本子,就是他自己所谓节教本,《无量寿经》,王龙舒是会集本,魏源的本子也是会集本,彭际清叫节教本,《起信论》就是用他自己的节教本。民国初年还有一个注解《无量寿经》采取了彭二林的本子,就是丁福保的《无量寿经笺注》,他用的经本就是彭二林的节教本。 这里面讲,『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彭居士把它判作圆教,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是顿教,顿教是决定没有问题的。彭居士在佛法上的成就,实在讲很了不起,他读《华严经》,将《华严经》修行的方法结归到念佛法门。所以他有个著作,《华严念佛三昧论》,是彭居士注的。在近代,黄念祖居士曾经将它讲过一遍,有讲记流通。这个《论》就是彭居士作的。 【日释道隐。】 这是日本道隐法师。 【於无量寿经甄解。】 这是道隐法师注解的《无量寿经》,他注解名字叫《甄解》。现在这本书在台湾也有单行本流通,这是最近我们才看到的。 【判本经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 道隐法师生在我们中国唐朝的时代,这些人都是到中国来留学,回到日本去很有成就的日本高僧。他判本经是圆顿大法,极顿,顿到极处,速是快,《弥陀经》上讲若一日到若七日,修行、证果没有比这个更快的。『圆融圆满之教』,这是判大乘圆教,圆满到极处。 【大经释曰,天台、真言虽皆名顿教。】 这个地方讲的『大经』,通常在佛门里称大经,多半都是指《华严经》。在性宗里面,一般讲大经,都是指《大般若经》。在净土宗里面讲大经,就是指《无量寿经》。不单独说出来,一般都是指《华严》。这是在注解里所见到的,天台宗、真言宗,真言是密教,虽然都是顿教。 【然彼许断惑证理。】 它那种顿教还是要断惑,理就是心性,换句话说,它还是要明心见性才能成就。 【故犹是渐教也。】 要跟本经净宗法门来比较,它就不算是顿教,它还是渐教。因为它要断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要断无明烦恼。 【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为顿中之顿。】 『明』是说明,就是说明没有断惑,一品惑也没断,那就是讲无明、尘沙、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有断的,直接了当就能够超过三界。『偏是此教』,此教就是《无量寿经》。除了这个法门之外,任何大小乘经教,要不断见思烦恼就不能出三界,不能够破一品无明就不能出十法界。你看看净土法门叫带业往生,诸位要知道,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是超过三界,三界是六道,而且超过了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所以跟天台、跟真言来做个比较,它们当然是渐教,唯有这个法门才是真正的顿教。 【日溪师云。】 『日溪』是日本的一位法师。 【圣道诸教,理是圆融,益是隔偏,以其顿机难得也,是以教虽圆顿,望机自成渐。】 我们先说这一段。这也是古代的日本高僧,他这几句话说得很中肯、很有道理。『圣道』是讲释迦牟尼佛所弘的出世大道,『诸教』就是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在理上讲,是圆融的,尤其是大乘经。益是讲利益,众生实际上得的利益不一样,众生得利益可以说各个不同,并不圆,而是偏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底下说『以其顿机难得也』,要找一个圆教的根机、顿教的根机太难了。圆顿根机,就是我们一般人讲聪明绝顶之人,这种人到哪里去找?儒家所谓的闻一知十,有这种能力才是圆顿的根机。我们现在想一想,我们闻一,一都不知道,哪里还能知二、三?闻一,还把一听错了,还把一的意思错会了,你说有什么法子?这就没有法子。圆,怎样才能圆?必须妄想分别执著很淡薄的人,这个人才是圆机,他心地清净,领悟得快、领悟得深。如果妄想执著很重的人,他怎么能圆得了!这样的根器难得,非常的难得。 所以,佛讲这些大乘经,虽然是圆顿大法,遇不到圆顿之人,这个法也变成渐法,也变成偏而不圆。这也是佛门里有句话常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不是圆人,遇到圆法也不圆,道理在此地。教是圆,没错,底下讲『以教虽圆顿』,没错,『望机自成渐』,这个「机」是众生、修学的人,那个人不圆、烦恼重、习气很深,所以圆顿大法遇到他,那个法也就不圆、就不顿,这都是事实。实在讲,这些圆顿大乘的经论,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修学,没有人能够成就了。 【净土言圆顿者,於圆满速疾利益。】 这是说净宗的净土三经,要跟《华严经》、《法华经》这些一乘圆教相比,的确超过它们。可是这个法门它要求的条件的确是很简单,这么简单容易的条件,如果我们不具足,还是没有办法,极圆极顿的利益我们依旧得不到。那就是真的要信、真的要愿、真正老实念佛。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听起来好像大家都没有问题,实际上统统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不相信!不要以为我们现在真信,禁不起考验的,没有真信。就像过去李老居士在台中,跟我们讲到这个信,他举了个例子,譬如大家在打佛七当中,结七念佛,结七念佛最要紧的就是要具足信愿行。你真的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个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你到这里来目的在此地。有一个人来报信,说你家的房子失火了,这时候你怎么办?你佛也不念了,赶紧跑出去,这就不信!真的信的人是房子烧任它烧去,与我无干,我要念佛求生净土,这才叫具足信心,不容易!所以,禁不起考验的信心,他不能往生。这就是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为什么那么少,信愿行都是假的,都是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修一点痴福而已!这是我们要认真去反省的,要知道去改过,这一生才能够有成就。 所以说『圆满速疾利益』,这个利益得的太快了。现前的利益,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无量寿经》里面跟我们讲的修行纲领,就是三业清净,这是现前得的利益。将来得的利益是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当中成就,不要等来生,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佛法。所以,这里讲的是圆满速疾的利益。 【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方证圆果,以阶不退。】 这一段是讲一般圆顿大法,像天台宗、华严宗,乃至於禅宗,禅宗也不例外,一定要『先开圆解』。开圆解是断疑生信,我们的解为什么不圆?疑虑太多,放不下。有疑虑必然就有分别执著,这是一定的道理,这些东西障道。所以,教下研究讨论是帮助你开圆解,解圆了,解圆就相当不容易,《维摩经》上讲入不二法门,《金刚经》上讲诸法如义,那就是圆解。如果解不圆,换句话说,触处都是障碍;圆了,障碍就没有了,这个时候所修的行,叫圆行,无论修哪一个法门,譬如菩萨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没有一法不圆。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开端所示现的,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都是圆行,法法皆圆。所以,能够『破三惑』,三惑是见思、尘沙、无明,这才『证圆果』。圆果是圆教初地以上,都是圆果,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他得的三不退,『以阶不退』,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 《圆中钞》是《弥陀经》的注解,所以此地讲的『今』是《弥陀经》。《弥陀经》上只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没有多说。说得很少,好像说得很浅,如果我们听了生欢喜心,就能够相信,给诸位说,等於大开圆解。怎么说可以等於大开圆解?诸位要知道,大开圆解的目的就是在生信心,破迷生信,起信的。我们读了《弥陀经》、听了《弥陀经》,对於净宗就丝毫不怀疑,有坚定的信心,岂不等於大开圆解! 【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 这就是圆行,净宗打佛七就是从《弥陀经》来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真正的佛七,实在说这个道场是正好,非常理想,而参加佛七念佛的人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就不叫佛七、不叫念佛,那叫法会,做法会,法会是很热闹的,大家都很喜欢做法会。真正打佛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招牌挂在外头,不会有一个人来,七天就往生了,你看看有没有人敢来,没有人敢来。七天七夜这一句佛号不中断,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中断,七天真成功。我们在《往生传》里面见过,《往生传》里头最著名的是宋朝的莹珂法师,《往生传》上有,《净土圣贤录》上也有记载。这一位是出家人,虽出家了,不守清规,常常破戒,造作罪业。他有个长处,是别人比不上的,他有自知之明,这一点很了不起。他自己想想,他出家这种行为将来必定堕阿鼻地狱,他有这个自知之明。想到将来要堕地狱,他就害怕了,所以就向同参道友请教,有没有方法来救我?同参道友也不错,就给了他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於是自己就发心念佛,把寮房的门关起来,他念了三天三夜,不睡觉也不吃东西。三天三夜居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俗话讲诚则灵,他真诚,这三天三夜的确一句佛号里头没有夹杂妄念、妄想,没有。 阿弥陀佛念来了,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持,等到你临终的时候我再来接你。他听了以后,就跟佛讲,他说,不行,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外面的诱惑,十年我又不晓得造多少罪业,我十年的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可不可以?阿弥陀佛就答应他,他说,那这样好了,三天以后我来接你。他很欢喜,把他的寮房门打开,就告诉大家,三天之后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道场里面一些同修看到他这个样子疯疯颠颠的,平常的行为根本就不检点,关了门念了三天佛,居然说三天之后他要往生。好在时间短,同参道友、寺庙的大众就看,看三天以后你往生不往生?到第三天,他确实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早课的时候,要求大众不要照仪规做,早课念《阿弥陀经》、念佛号送他往生。大家听了也很高兴,你既然这么有把握,於是大家就念佛送他。念不到一刻钟,一刻是十五分钟,不到一刻钟,他就跟大家讲,佛来接引我了,我走了。就这么往生了。三天三夜,《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没错! 我们现在常常打佛七,有的佛七一个接一个,接十几个佛七,都没有一个往生的。不是佛不灵,不是法不灵,说老实话自己不想去。嘴里面是想往生,真的佛来接引就吓死了,这还得了,这不得了!所以是口是心非,佛也就不来,佛何必来跟大家开玩笑!你既然不想去,佛就决定不来。那是真想去,真正知道将来的前途不堪设想,真想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所以『七日持名,一心不乱』这是圆行、顿行。 【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 这是讲他的圆果,他的果证,这个果证实在不可思议。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梵语,翻译成中国的意思叫不退转。什么地位的菩萨才是阿惟越致的菩萨?大乘经上佛常说,七地以上。七地以上,诸位要知道,是八地菩萨,七地上面是八地,八地叫不动地,真的不退。所以,大经里头常讲的是圆证三不退,这一点诸位必须要知道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萨,我们在四十八愿里头看到的,在《无量寿经》上看到的;换句话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一切的受用跟八地菩萨相等。你是不是真的就做了八地菩萨?不是的,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说得很好,如果说你是八地菩萨,你一品烦恼都没断,见思、尘沙、无明一品都没断,你是带业往生,所以不能说你是八地菩萨。但是也不能说你是凡夫,要说你是凡夫,你的神通、道力、智慧、受用跟八地菩萨一样。蕅益大师讲,这个境界叫不可思议,凡夫、菩萨这些名都加不上,这叫难信之法。 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念四十八愿就知道了,原来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因为阿弥陀佛有这一愿,凡是十方世界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做阿惟越致菩萨,他就誓不成佛。他今天成佛了,他的愿力加持的。所以不是自己修得的,是佛力加持的。这桩事情实在讲也很难懂,我们从比喻当中来说,譬如六道凡夫投胎,投胎到人道来。有的人投胎投到富贵人家,一生下来像王子一样,多少人侍候,是主人的身分,应有尽有,他一样都不缺。这就像我们投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像生到帝王家一样,什么都是现成的,不要求的都得到。可是有些人投胎,如果投到贫穷人家,那一生的生活就过得很辛苦。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像投生到帝王家一样,这些福报不是自己修的,是祖宗、父母的余荫,他们修的福,你去享受,不是自己修得的,要明白这个道理。 经上跟我们讲四土三辈九品,那是不论佛加持的,你要懂得。不论佛加持,就有这个阶级;要论佛加持,大家平等。《华严经》上讲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在极乐世界,这两句话就太妙了,完全兑现,真是讲得妙绝了。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读了《观经》,下品下生要十二劫才花开见佛,它讲得没错,那是自分,没有论佛加持。你念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平等的,四十八愿是佛加持的,佛一加持就圆融、就没有次第。不论佛加持,有次第;论佛加持,没有次第,圆顿之极。 【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 『五浊』,大家都清楚,浊是污染,五种的污染。第一种是时代,我们讲这个时代年头不好,这是个染污的时代。第二是思想的污染,思想跟见解的污染,见浊、烦恼浊,见是见解,烦恼是思想,贪瞋痴慢,这是烦恼。五浊里面这两种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两种,连带的时间、空间乃至於我们的生活、寿命,都包括在其中。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浊恶到了极处,在这个时代要想修行、要想成就,确实唯独这个法门。所以《圆中钞》里面讲『故知此经』,虽然讲的是《弥陀经》,《弥陀经》是小本,《无量寿经》是大本,这两种经的注解可以通用的,这部经才是『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我们依照这个理论、方法能成就! 【甄解云,由自力修断,故名竖超,净土本愿,真实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横超。】 除净土法门之外,所有一切法门都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己要真修,要断惑、要断烦恼、要断习气。见思烦恼断了,才能证阿罗汉果、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没有说是见思烦恼不断能够超越三界的,没有这个事情,查遍《大藏经》也没这个讲法。这是说明其他法门难,难在这个地方。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要不能断,你就证不了小乘初果,八十八品见惑里面,佛在经论里头通常把它归纳为五大类,便於解说。第一个是身见,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我相。什么时候我们能破身见?真的知道、觉悟了,身不是我,真正觉悟到身不是我。身是什么东西?身是我所,我所有的,不是我,就像我们穿的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所以衣服脱下来送给人,很容易,舍这件衣服很容易,一点困难都没有。如果知道身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也跟衣服一样,舍身就不难了,破身见。一切众生都执著这个身是我,为这个身不晓得造多少罪业!哪里说身不是我?这是最难破的。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边见,边见就是相对的概念,落在二边。佛法是不二法,他什么都落在二里面。二,就有比较、就有分别,这是迷惑,这是没有办法入不二法门的严重障碍。六道凡夫生活在相对的世间,相对就是边见,二边,相对的世间。相对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是一,一真,二就是虚妄的,不是真的。第三类是戒取见,第四叫见取见,这两种我们把它合起来讲叫成见,某人成见太深。成见是什么?烦恼障,执著,执著他才有成见。戒取见是在因上的执著,见取见是在果上的执著,他不了解因果的真相,在因与果上起了执著,这个执著非常的普遍。大的事有大的因果,小有小的因果,总而言之一句话,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因果。第五类就是不属於前面四大类的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都叫做邪见。 这五样东西都断尽,才证得小乘须陀洹。证得小乘须陀洹,虽然没有出三界,但是你已经拿到保证书了,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你决定证阿罗汉果,你拿到保证了。由此可知,见惑这一关最难破。无量劫来,大家统统是修行人,正是佛经上讲的,我们在过去生中已经供养过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这样深厚的善根,为什么还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这一关没能够透过。这一关若透过了,怎么会在六道轮回?早就超越、早就成就了。由此可知,自力修行断烦恼的难。这叫『竖超』。 若以经教里面普通的一个讲法,断烦恼要修定,戒律是帮助你得定的,定才能断烦恼,戒不能断烦恼,戒只是暂时防范而已,因戒得定,定就能断。得到定功,先是伏,把烦恼伏住,见思烦恼、习气伏住了,伏久了自然就断了。世间的禅定,依照浅深次第,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了八个等级。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叫色界天,再往上面去就是四空天,也是更高层次的四种定功,到四空天。我们常讲四禅八定,单讲四禅是色界,讲八定,色界跟无色界合起来,并不是四禅之外还有个八定,不是的,八定里头包括四禅。这是禅定功夫八个阶级,没出三界,为什么?伏断的。定功再往上进一层就超出了,像《楞严经》上所讲,阿罗汉、辟支佛所证得的九次第定,他这个定功,排顺序是第九定,超越了。见思烦恼断了,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果,这叫竖超。一般修学,大小乘法门都是用这个方法,都是竖超。 『净土本愿,真实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净土法门跟一般的法门不一样,那些法门叫竖超,这个法门叫『横超』。「净土本愿」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所以修净土的人,实在讲我们完全是靠阿弥陀佛,全身投靠,要依靠佛。不依靠佛,我们有什么能力?佛是真正靠得住,只要我们真正去投靠他。所以这个法门是「超越成佛之法」,超越是超越次第,不要经过小乘的四果四向,不要经过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位,不需要,往生不退成佛,全都超越过了。所以它是超越成佛之法。这叫横超。 【横超之顿,持名顿中之顿也。】 『横超』这个顿教,跟其他的大乘顿教不一样,殊胜太多了,如果跟其他大乘来比,其他的顿教也变成渐教。大乘法中,禅是顿教,可以说一切教下都不能够为比,但是禅要跟念佛人比,禅还是渐教,净才是真正的顿教。为什么?参禅,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成的是什么佛?这个要知道,不是究竟圆满佛,他成的是分证佛。天台家讲「六即佛」,是六即里面的分证即佛,这我们必须要知道,不是究竟佛。分证佛,圆教初住菩萨就是的,他已经到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可是诸位要晓得,从圆教初住菩萨到成佛,这当中是四十一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华严经》上称之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要修多久才能到究竟圆满佛?这是佛经上常讲的,三大阿僧祇劫。你说他是顿还是渐?他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他要经历四十一个阶级。 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对普通人讲的,我们不要误会,我们没分,法身大士。第一个阿僧祇劫,他修满三十个位次,就是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一个阿僧祇劫。第二个阿僧祇劫,他修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祇劫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修满,是圆教初住菩萨到法云地的菩萨,愈往上面去愈难。由此可知,法云地的菩萨修满了,他就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成佛,这一个位次,要照前面的来推想,大概也要一个阿僧祇劫,等觉菩萨才能成佛,愈往上去愈艰难。於是我们才明了,为什么华藏世界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还要发愿求生净土,因为生到净土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生到净土他就圆满菩提,节省时间太多了。所以《华严经》上,前面我们读过,「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他们知道念佛法门的可贵,念佛法门成就不可思议。到登地,他丝毫怀疑没有了,文殊、普贤一介绍,他完全接受。由此可知持名,确实是『顿中之顿』。 【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 这四句,把净宗赞叹到极处,赞叹到顶峰,我们要想在这一生有成就,真正成就,你就学这四个字,「专、顿、真、圆」。你能把这四个字学会,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之中、待人接物之中,你把这四个字学会了,你这一生决定往生,而且你往生的品位一定很高。我们读净宗的经论,修学净土法门,这一点不能不知道。『专』就是专在一部经上、专在这一个法门上,持名念佛,老实念佛,专要做到,专精,决定不能夹杂。『顿中之顿』,这个认识必须要清楚,然后你才不会被其他法门动摇。人家讲禅好,密是即身成佛,你知道「你们那是顿,我这个是顿中之顿」,不会被他动摇,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不逆,《金刚经》上讲的信心不逆。你不知道这个法门是「顿中之顿」,就很容易被人家诱惑。 『真中之真』,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来修学,真诚的心求生净土,也要用真诚的心来过日子,决定不能用妄心,不能用情识,用妄心、用情识就错了。圆是智慧,真实的智慧圆融的,法法皆圆,不圆就偏了,不圆就有欠缺。所以这四个字讲得实在是好。后面有两句,也是《甄解》里面所讲的: 【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我们如果懂得这个意思,自然对於《无量寿经》、对於持名念佛死心塌地,深信不疑。『绝对不二之教』,不仅仅这是称赞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对众生传这个法门是「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一乘,不是二乘、不是三乘,二乘是大小乘,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乘是成佛的,直接成佛的,这个法门不是叫你作菩萨的,就是叫你成佛的!所以修这个法门是修成佛之道,真实成佛之道。 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十九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19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一面,第五行,从第十五段看起: 【弥陀要解云,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蕅益大师这一段开示,实在是充满了感叹,说明这个法门的殊胜不可思议。『一代时教』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称之为一代时教。在世尊一生所说种种经论、法门里面,确实唯有《华严经》说明一生从初发心到证究竟果位,理事因果讲的最为圆满,确实是《华严》。所以《华严》称为根本法轮,道理就在此地,而不像其他经,往往是专门说明某一桩事、某一部分,《华严》是完整的。展开《华严经》,首先所看到的就是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这是讲的华藏世界,经文很长。我们在《八十经》里面,这一段文差不多占了十一卷半,这样长的文字。而这段文对初学的人来讲,会感到相当困难,他看不出味道出来,只看到许多这些天神、菩萨、大众对佛的恭敬、供养、赞叹,都看到这些东西。这部分讲也非常困难,到十二卷以下,大家读起来就很有味道,为什么?解说。实在讲,《华严经》最精华的东西就在前面,可惜前面看不懂。正如同我们好像到故宫博物院去参观,参观博物院收藏的精华,商周的铜器,那个要是不懂的人是一点味道都没有,看到是破铜烂铁,不知道那个东西宝贵。《华严经》开头就有这个味道,你看不懂,所以说枯燥无味,经文又那么长,很不耐烦能看下去。后面是解释,解释什么?就是解释前面的,前面这一段你要看懂了,《华严经》就圆满了,不必说了;因为你看不懂,这才一桩一桩给你细说。所以,解分占全经二分之一以上,这部分很长。 明白之后要修行,如果不修行,你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境界知道了,晓得它的好处,怎么能够证得,怎么能够把佛的境界变成自己的境界,我们自己才能得受用,所以讲修行。修行这一段经文在全经里面是最少的,只有一品叫「离世间品」,有五卷经文。里面总共讲了二千多个法门,当然这还是用归纳的讲一些纲领、原则,细说法门无量,但是二千个法门已经是不少了。它的总题目,品题我们要注意到,因为那是行门的总纲领,二千法门不能违背这个大原则,二千法门展开来就是无量法门;换句话说,无量法门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离世间。离就是放下,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无住,应无所住。离相、离念是行门的总纲领,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所以,它的品题叫「离世间」。 末后最后的一部分,这是讲证果。怎样证得?证得的方法、证得的境界、证得的受用,我们讲利益、好处,在末后这一品里面。这一品的经文很长,叫《入法界品》,入就是证入,在八十卷经里面它占了二十一卷,可见得是全经的四分之一。这一品经也叫做《普贤行愿品》,我们一般人听到《普贤行愿品》,只晓得薄薄的那一卷,那个叫《普贤行愿品》,不知道《普贤行愿品》的分量很重,这一卷是《普贤行愿品》的总结。古时候,经典流通相当不容易,都是要靠手写的。诸位想想,二十一卷的《普贤行愿品》,写一部很难得,很不容易,所以流通的量很少。而清凉大师,这在我们中国人尊称他为华严菩萨,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在华严宗里头空前绝后。他老人家讲《华严经》讲五十遍,清凉以前没有这个人,清凉以后也没有,谁能把这个经讲五十遍? 这部经还是不能细说,概要的来讲大概总得要三千个小时,这都不能细讲,三千个小时讲一部。清凉大师当年讲经是一年讲一部,实在讲五台山就是华严大学。从前一天讲经是八个小时,一年讲一部。他讲了五十年,清凉活了一百多岁,长寿,好像是一百二、三十岁的样子。他觉得这部经太好了、太重要,大家没有机会看到全经,全经的精华,最重要的这部分都在结论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将这一卷单独流通,请人抄写,抄的分量特别多,专门流通这一卷,於是我们现在提到《普贤菩萨行愿品》,只知道这一卷。以后在贞元年间,我们中国又得到一部《普贤行愿品》完整的本子。当时把它翻译出来,总共四十卷,称之为《四十华严》,这四十卷是完整的《普贤行愿品》。这个诸位必须要晓得,《普贤行愿品》总共有四十卷,现在一般流通的是最后的一卷。 这四十卷里面就是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就是证入的方法、证入的境界、证入的受用,完全显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这部经里头是最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法身大士,我们一般讲,那都是佛。这些佛在哪里?就在我们社会上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可见得佛没有叫我们改变生活方式,也没有叫我们要放下工作,就在你现前的生活当中、你的工作当中,你就能修行成佛。怎么修法?就是过日子,就是照常工作;我们过日子、工作不知道修行,这些菩萨们过日子、工作就是修行。所以,《华严》才是真正的圆满,真实的圆满。最后的圆满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一生圆满之因』,就是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安养』就是极乐世界。 不但文殊、普贤发愿求生净土,而且这两位大菩萨普遍的劝导华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华藏海众』,劝大家统统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做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文殊、普贤是毗卢遮那佛的学生,他们两个人跑到极乐世界,去拜阿弥陀佛作老师,那就算了,回来还把所有的同学都劝了都带去。毗卢遮那佛这个老师不生气吗?你在我这个地方,你们两个跑掉了,还把我所有的学生全部都带跑掉。毗卢遮那佛没有生气。要是我们现在凡夫的道场,这还得了!我这个道场也讲经说法,你们跑到别人那里去,还把我的信徒都带去,那还得了!佛菩萨的心跟凡夫的心量不一样,佛菩萨的心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毗卢遮那佛知道,到极乐世界成佛快,在华藏世界成佛慢,不是成不了佛,华藏世界成佛,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从圆教菩萨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时间就缩短了,可能一个大劫都不到他就成就了。所以,他的学生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拜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欢喜!绝不障碍、绝不阻扰,希望学生快快成就。这是我们在《华严》上得到很大的启示。可见得诸佛菩萨,一丝毫的私心都没有,在这边学跟在极乐世界学,没有两样,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要细心去体会的。下面这一段是大师感叹的一句话。 『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这一句是说的《无量寿经》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念佛往生是凡夫,见思烦恼确实一品没有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一般讲是八地以上。蕅益大师在此地,丝毫怀疑都没有,告诉我们「例登补处」。例是排列,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位子排列在哪里?跟补处菩萨排列在一起;换句话说,这绝对不是自己的能力,自己一品烦恼都没有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的。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受用跟补处菩萨没有两样。确实叫「奇倡」,奇是奇怪,十方诸佛世界里没有这个事情,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唯独西方世界有,这奇怪。「极谈」,谈就是讲经说法,这才达到登峰造极,能令九界众生平等成佛。所以实在不可测度,不可测度就是常讲的不可思议,这个法门是无比的殊胜。 『华严所禀,却在此经』,《华严》讲一生圆满,凭什么、依靠什么?「禀」是依靠的意思,凭藉的意思,就凭《无量寿经》。《华严》到最后导归极乐,它才得圆满,如果《华严》最后不能够导归极乐,《华严经》就不能圆满。所以说《无量寿经》是《华严》的归宿、是《华严》的总结,这是深入经藏才能够明了这个道理,才能够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如果对於这些大经大论没有涉入的话,他看到净宗经论没有不怀疑的,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而天下古今』,天下是说横的,讲的是空间;古今是讲竖的,讲的时间,古往今来。『鲜』是少,真正相信净宗法门的人少,怀疑的多。一直到现在,这个事实我们很清楚的看在眼里,你看现在学佛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找不到,信的人实在太少了,怀疑的多。 『辞繁义蚀』,辞是言辞,言辞讲的太多了,经义太深,像太阳遇到日蚀,被掩盖了。辞是讲什么?一般怀疑净宗的说法,太多了,说的人太多了,让初学的人听了之后,信心动摇。经义,说的人当然不能透彻明了,如果透彻明了他一定相信,他怎么会怀疑!他没有能透彻。这四个字是说明为什么信的人少,疑的人多。正因为这个缘故,蕅益大师不能不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余』是蕅益大师自称,只有『剖心沥血』写《弥陀经要解》,帮助我们起信。这是《要解》里面说的一段话,后头再看。 【要解云,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 这桩事情佛在《无量寿经》里面说过,我们读《无量寿经》读过这一段经文。另外在《大藏经》里面还有一部叫《法灭尽经》,要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释迦牟尼佛的预言。说明佛灭后一万两千年之后,佛的法运终结,佛法在这个世间消灭了,最后消灭的是《无量寿经》,跟《无量寿经》所讲的完全相同。《法灭尽经》里说,最早,就是第一部灭的经是《楞严经》,《楞严经》最先灭,《无量寿经》最后灭。所有经灭掉之后,《无量寿经》还在这个世间留一百年,《无量寿经》最后灭。在那个时候,法灭尽的时候,众生要是遇到《无量寿经》,依照这个方法修行,都能往生。《法灭尽经》里说得很好,一百年之后《无量寿经》也没有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还在世间。在那个时候有人称念这个六字洪名,求愿往生,也能得生,名号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这是用这个来做比喻,『阿伽陀药』是古印度的一种药名,这个药什么病都可以治,无论害什么病,拿到这个药都能治。这是比喻《无量寿经》弥陀名号就像「阿伽陀药」一样。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绝待』是绝对,说明不是相对的,通常我们讲圆融,圆融的对面就不圆融。这里是讲绝对的,不是相对的,真实不可思议。 【华严奥藏。】 『奥』是深奥,『藏』是含藏,《华严经》里所含藏极深的义理,极深的修行要领,以及证入的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叫奥藏。 【法华秘髓。】 『髓』是骨髓,『秘』是深密之意,意思跟奥藏是相同的,这是两部圆教大乘的经典。说这两部经,其他都不必说了,因为一切经都不能超越这两部的范围,用它就做代表。这是讲教。 【一切诸佛之心要。】 这一句是讲的禅,禅是佛心,是佛的心传。 【菩萨万行之司南。】 四教或者是五教,无量菩萨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称之为『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皆不出於此矣。】 『此』是指蕅益大师讲的《弥陀经》,不出於《弥陀经》。《弥陀经》称为小本,《无量寿经》称为大本,所以赞小本就是赞叹大本,小本跟大本是同一部,不是两部。这是把《无量寿经》赞叹到极处了。 【欲广叹述,穷劫莫尽。】 要是广说、细说,不要说一劫,实在讲无量劫都说之不尽。这个话到底是真还是假?真的,确实是真的!诸位如果能通达《华严》的教义,你就懂得,一点不假,因为它是称性的。底下一段说: 【印光法师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要解》把《弥陀经》,也就是把《无量寿经》,赞叹到了极处,而印光大师对於《要解》的赞叹,跟蕅益大师赞经差不多,也是赞叹到极处。《弥陀经要解》,我想我们同学每个人都曾经读过,它的分量不多,蕅益大师是九天写完成的。他后面有个跋文,记载他注解《弥陀经》九天完成,确实注得好。他的老师是莲池大师,莲池大师有《疏钞》流通在世,他赞叹《疏钞》博大精深,他对《疏钞》的赞叹这四个字,确实博大精深。《疏钞》实在讲不亚於《华严》,而他的《要解》确实是精要,是经义里头的精华、中心,便於受持。莲池大师的《疏钞》便於了解,我们对於净宗的认识明了,他里面内容丰富。但是讲到实际上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它用上,那是愈简单愈好,那《要解》就最适用,便於修行。 印光大师赞叹他说『理事』,这两个字里面自然就包含著性、相、因、果,这理事、性相、因果都讲到极处,讲得太好了。『极』就是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佛是释迦牟尼佛,自从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以来,古今的这些《弥陀经》注解,印光大师推崇蕅益大师的《要解》是第一注,在注解当中这是第一。『妙极确极』,「妙」是他写得好,文笔也好,「确极」是正确,可以说蕅益大师所注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这是确,正确。『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过其上。』这个话确实也有不少人疑惑,我常常在外面讲经,就遇到法师跟我谈到这个问题。说印光老法师对於《要解》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许多人都认为印光大师讲得太过分。是不是过分?一点都不过分,印光大师讲的字字句句都是实话;凡是认为印祖对他赞叹太过分,就是前面所讲的,信少疑多之人。不但他对於净宗的教义没有透彻,即使一般大乘佛法他也没搞清楚。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决定没有怀疑。印光大师是什么人?我们很多同修都知道,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大势至菩萨这样赞叹,那蕅益大师是什么人,能够当的起大势至菩萨这样赞叹?蕅益大师的身分没有曝露,但是我们从印祖这个赞叹我们可以联想到,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是观音菩萨之流。绝对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说实在话做不出来! 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无量寿经》的经本,这个本子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夏老会集这个本子之后,对他疑惑、批评的人很多,所以他这个本子没有人流通。虽然曾经有慧明老和尚、慈舟法师用他这个本子讲过一遍,就好比昙花一现,以后再没有人提起。信少疑多!如果不是遍读大乘,详参五种原译本,你不晓得夏老会集之好。这个人也不是普通人,如果是普通人决定做不出来。你不要看会集,会集不是容易事情,宋朝王龙舒居士会集这个本子,里面瑕疵就很多。魏默深会集的本子,确实是比龙舒居士那个本子好,可是里面不能叫人满意的地方的确还有不少。这些事情,梅光羲居士在《无量寿经》会集本的序文里面写得很详细。所以夏莲居居士不是凡人,也是佛菩萨再来的,他的身分也是没有曝露,在大陆上可能有几个人晓得,很少。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对这个本子要生深信心,我们才能得到经教的利益。再看底下这一段。 【疏钞云,依贤首判教五分,谓小、始、终、顿、圆,今此经者顿教所摄,亦复兼通前后二教,圆全摄此,此分摄圆。】 《疏钞》是莲池大师做的,莲池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社会的背景我们必须要了解。那个时候是禅宗非常兴盛,净宗非常衰没的一个时代,没有人念佛,没有人相信净土。莲池大师要弘扬净土,实在不容易。所以,莲池、蕅益是在明朝末年中兴净宗的大德,是净宗衰到极处的时候。提到净土,一般人都讥笑你,正如同在早年,民国五十年代的时候,大专学生开始学佛,手上不敢拿念珠,怕人家笑话,怕人家说你是迷信。学的时候是偷偷的学,不敢公开学,在那么个状况下。尤其是净土,提出来,人家说这是老太婆教,这是没有知识人学的,你就晓得净宗再要恢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所以,莲池大师注解《阿弥陀经》,用什么方法?用《华严》,你看他经里面引用《华严经》来注经引用的很多。这是他老人家的苦心,因为大家对《华严》没有话说,都认为是佛教根本法轮,圆满的大教,用《华严》来注《弥陀经》,说明《弥陀经》即是《华严》,用这个方法把净宗的地位抬高。他做得非常有效,确实是把净宗从他手上兴旺起来,蕅益大师再接著有《要解》出来,明末净宗就复兴了。所以,我们要了解他时代的背景,用《华严》、用大经大论来注释《弥陀经》,大家这才没话说。 他此地讲的话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净宗是从他手上慢慢兴起来,如果你要讲净宗是超过《华严》,那大家反抗,大家不服。到蕅益的《要解》,才明显的说出《弥陀经》是《华严》的归宿,「华严奥藏,法华秘髓,皆不出於此」,这是到蕅益才可以讲,莲池大师那个时候不能讲这个话,讲这个话要遭人毁谤。所以你看莲池大师的话姿态就比较低。『依贤首』,他注解《弥陀经》完全采取《华严》教义。所以注解一开端,你看到有十门开启,跟清凉大师注《华严经》的架势完全相同。『华严分五教,小、始、终、顿、圆』,这部经,就是《弥陀经》,说《弥陀经》跟说《无量寿经》意思是相同的,『顿教所摄』。这个没话说,自古以来,古大德都承认的。『亦复兼通前后二教』,顿教的前面是终教,大乘最后的一部分,《弥陀经》有这个教义,顿教后面是圆教。底下这两句话,莲池大师说的很婉转,『圆全摄此』,圆教是完全含有净宗的教义,而净宗里面有一部分圆教的教义,『此分摄圆』,分是部分,这个说法就说得很婉转。跟古时候这些大德,像日本《甄解》里面所讲的,「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莲池大师不这个说法,这就是怕引起别人的毁谤,所以说得很婉转,「此分摄圆」,实际上是圆中之圆。 【又云,四法界者。】 『四法界』是《华严》教义 【一事法界。】 完全从事相上说的,十法界依正庄严里面的事相,这属於事法界。 【二理法界。】 理是性体,这些现象从哪里来的?现象之所依是理。 【三事理无碍法界。】 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也就是性不碍相,相不碍性。 【此三诸教所有。】 这三项,小、始、终、顿、圆这五教统统都具足、都有。 【四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有之。】 讲『事事无碍』这个说法,只有《华严》这部经讲到,而且讲得非常详细,其他大乘经里头都没有这个说法。 【名为别教一乘。】 一乘法里头分同教跟别教,同是什么?教义跟其他经典有相同的地方。《华严经》这个事事无碍,这是所有一切大乘经没有的,它特别。所以我们要讲别教一乘,你就晓得这是指《华严经》。『一乘』是一佛乘,在大乘之上,大乘是教你成菩萨,一乘是教你成佛的。 【以华严全圆。】 《华严》是圆教,全圆。 【今得少分。】 这是莲池大师不好说这个经是圆中之圆,不能这个说法,只得圆教的少分,我们要了解他这个说法的时代背景。不像日本这些法师们,把净宗传到日本之后,注《无量寿经》就直接了当称圆中之圆。 【圆教全摄此经,此经分摄圆教。】 【沈善登曰,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 沈居士是清朝初年的人,也是我们佛门一位大德,他这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大权菩萨』,「权」是权宜示现,示现什么样的身分,那就没有一定。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的身分,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示现菩萨身的身分。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感应道交,这叫大权示现。权是权巧,也就是很权宜、很巧妙的方法,示现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众生。『曲被当机』,「曲」是委曲婉转,莲池大师《疏钞》里面许多的话都是委曲婉转的。那个时代禅风很盛,大家都把禅抬的很高,轻视净土法门。所以,净土虽然非常殊胜,也不能不把姿势放低,以免别人的毁谤,这就是要委曲婉转,也要帮助大家。『应病与药』,讲经说法、注解经论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代的众生,他们想些什么、他们念的些什么?他们的所做所为,他们的生活方式都要了解,然后才抓到他病在哪里。讲经说法没有别的,治病而已。 佛法在今天为什么不能兴旺,道理在什么地方?真正学佛的人太少了。自己对佛法尚且不通,怎么能够教化众生?讲经,把古人的注子拿来讲,行吗?给诸位说不行。古人的注子,譬如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的,注解是药方,治什么人的病?治五百年前那些人的病。我们今天跟他相差五百年之后,我们今天的病跟那些人的病不一样。我们对於宇宙人生想法、看法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识形态不相同,拿那个注解来讲,怎么能讲的通?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如果对我们没用处,他讲的是没错,他讲的是对明朝人讲的,不是对现代人讲的。要我们去当明朝人,如果对外国人讲就更糟糕,还要叫外国人当中国人,还要当中国古人,你说他怎么能甘心?这是我们佛教在今天衰微不能振兴的结症。 要想弘法利生,先要真正修行,你自己不入这个境界,你怎么会知道?你要不过佛菩萨的生活,你怎么能叫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可见得信、解、行,证,证是证入,入法界太重要。《华严经》末后,普贤菩萨是入法界,你自己不能契入的话,也就是你没有得到佛法真实、真正的受用,你决定说不出来。所以,「应病与药,曲被当机」,对什么人说?他毛病在哪里?他需要的是什么?『时节因缘应尔也』,应是应该,应该这样的,在哪一个时代有哪一个时代的说法。我们看古注要明白这个道理。你看汉朝的注解,从注解里面你就晓得,注解就好像药方,他开的药方,这个药方治什么病的?就晓得当时的人他有些什么毛病?唐人的注解跟汉人的注解比较,哪些地方不一样?就晓得唐朝时候人,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跟汉朝时候人不一样,得要重新开方子,才能治的了。所以,古人的注解我们可以看,可以做参考,多了解众生那些毛病,推陈出新,陈是旧的,从旧的注解里面融会贯通,你就有新的讲法。你这个新的东西从哪来的?新的从旧的里面生出来的,没有离开旧的,从旧的里面生出新的来。这才能治得了现代人的病,才能帮助现代人修学佛法得佛法真实的受用。「时节因缘应尔」,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学佛不能学死了,古人讲「多读书不如无书」,死在书里头那就糟了。从前李老师也常讲,世间念书人,念多了就变成书呆子,学佛念经,经念多了就变成佛呆子,这就坏了。所以,佛法是活活泼泼。再看底下这一句。 【华严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这个意思跟底下这三句,《大疏》就是《华严经疏钞》里面,清凉大师所讲的,我们把它都念下去,合起来讲。 【大疏云,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我们先将这两句合起来讲,这就是经文里面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法门无量无边,我们在四弘誓愿里面念到,法门无量,经论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是一个真正的数字。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门路,方法、门路虽然多,到最后目标、目的地只有一个,是相同的,『同会一法道场中』,目的地是相同的。譬如我们这个小道场,诸位从四面八方而来,这就是「一切法门无尽海」,到了此地,都归到这一个讲堂,一个目标。这是比喻佛法修学,不管是什么方法,不管它是什么门径,最后的目标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不仅仅是禅宗所说的,哪一宗哪一派哪个法门也是如此。我们在《金刚经》上读到,「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没有高下?最后达到目的地完全相同,都是见性。我们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边去之后,也是明心见性,见性才能成佛。 《大疏》这个比喻,『如海一滴』,海水,这一滴海水,一滴海水就是同会道场。『百川』,古时候在说法讲到地理环境,都是说中国的本土。中国,东面是大海,所有的河流都流到海里,都是向东流。在没有入海,每一个江河,水的味道并不完全相同,就是它源流不相同,河流的地质也不相同,以及它的生态环境不一样,水的味道当然也不相同;流入大海就都相同了。把百川比作法门,就跟前面讲一切法门无尽,这个地方用百川来比喻。将海水一滴比喻同会一法道场。底下一句说: 【大疏云,如径尺之镜,见十里之影。】 『径尺』,径是直径,这是一面大的镜子,就是直径一尺,这在古时候就是相当大的镜子。古时候镜子是铜镜,这个要知道,清凉大师那个时代还没有玻璃。唐朝时代,我们到故宫里面去看能够看到,通常镜子很小,都不太大,圆圆的,一尺的镜子是很大的镜子。把铜镜磨的很亮的时候能够照,当然没有现代镜子照得那么清楚,但是能够照了。『见十里之影』,摆在外面,很远的风景都能够照在镜子里面。 【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 『一室』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点一千盏灯,这是比喻多。我们现在这个讲堂有十几盏灯,也就不少了。每一盏灯的灯光跟其余的灯光它相涉,『光光相涉』,可是每一盏灯虽然跟它相涉,各个还是独立的。我们息一盏灯,这一盏灯的灯光灭了,没有干涉到其他的灯。《疏钞》里面讲这些意思,都是说我们真性互相融摄,说明《华严经》上所讲的四无碍的法界,特别是形容事事无碍,确实没有障碍。障碍发生在哪里?障碍都在妄想分别执著。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诸位想想,哪里有障碍?这个意思我们说得过分的省略,如果说得详细一点,像清凉大师在《疏钞》里为我们讲的,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佛有十身,通常我们只讲三身,法身、报身、应身,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华严》讲十身,十身,每个身又有十身,这就变成百身;这一百个身,每一身里头又有百身。所以这个身,相涉是无量无边,这些都是事实。可是我们很难懂,我们这个身跟一切众生的身,不但有情众生,还有无情众生,怎么可能相涉?实在讲,现代科学家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从前科学不发达,那些人读《华严》能够悟入,我们真佩服,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我们晓得,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色身是许多细胞组织成的。细胞用分子再分析到原子,分析到电子,分析到基本粒子,是这些东西组织的,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统统是这个组织成的。我们身基本的粒子它不会消灭的,离开我们这里,会跑到别的身上去,确实是这个现象。我们每天在饮食里头摄取无量的粒子,也有无量的粒子从我们身体跑出去。我们的热能、光,我们肉眼看不见,确实有,练过气功的人,他看到人身上有气,那是我们这个能力往外面,向外散发,我们在饮食里头吸收。这是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的现象,跟《华严经》上讲的一样。所以你说哪一个细胞是我的?可能我这个细胞过几天到别人身上去,也可能到畜生身上去,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 元朝初年,赵孟俯的夫人写了一首词,「你侬我侬」,好像唱的人很多,就是那个意思。那个意思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佛的十身、百身、千百亿化身,就那个意思。所以要从哲学里面讲,那里头意思很深,《华严经》的教义跟那个非常相似,非常接近。知道这个道理,诸佛大菩萨知道,所以对於一切众生没有分别,自他不二,生佛不二。凡是跟自他、人我分开的,那是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跟自己有不能分的关系,植物、矿物统统一样,所有一切的相分都没有办法分割,是一个整体。这是《华严》说得详细,《华严》说得透彻。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大慈悲心自然就生,不是要人劝的,自然就生了。知道什么?尽虚空遍法界原来就是一个自己,诸佛菩萨是自己善的种子现行的,三恶道的众生是自己恶的种子现行的,除了自性种子之外什么都没有。所以,一切现象无非是因果相续的幻相而已,《金刚般若》里头说的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它虽有,并不存在,相虽然是有,但是确实它不存在;虽不存在,它确实有现象。这是比较难懂一点的,但是这是事实,这是真相。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二十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20 请掀开经本,二十二面,倒数第四行: 【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佛国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应尔。】 这首偈很难懂,因为它不是我们一般常识所能够理解的,这正是经上所讲事事无碍。所谓「芥子纳须弥」,这是《华严经》上用的比喻,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大概只有芝麻那么大,须弥山是世间最高的一座山,把须弥山放在芥菜子里面,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也没有缩小,它就能装的进去,这叫大小无碍。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可是事实上确实是如此,这首偈就是这个意思。『一佛国满十方』,一佛国是小,十方是大,一佛国人遍满十方,这个我们好懂,就像须弥纳芥子我们能理解,须弥山那么大,把芥菜子装进去,这个毫无问题,没问题。底下一句就难懂了。『十方入一亦无余』,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入一个世界,怎么能容的下?也能相容。《维摩经》上曾经讲到,维摩长者当年说法,他坐在师子座,他的房间并不大,所谓丈室,维摩丈室,只一方丈,可见他房间不大。能容一万个师子座,师子座大概像我现在坐的这个,从前叫师子座。这么大的椅子,一万张放在那个里面,菩萨坐在那里听维摩长者说法,没有感觉得很拥挤,这个境界叫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华严》是大不思议经,《维摩经》叫小不思议经,都是说的事事无碍境界。这种境界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见到?在理上讲,如果我们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境界不会现前;离一切妄想执著,这个境界就现前。 其实这桩事情,现代的科学家逐渐体会到了,也证实了这个事情存在。所以,我们凡夫说有大小、说有长短,其实这些说法毫无意义。为什么?这一切法里头确实没有标准。我们今天设立的标准,是就在眼前这个小范围之内来说它有标准。譬如我们讲东南西北,东南西北哪来的标准?不要说离开地球没有东南西北,就在地球上也找不到东南西北。我们要想讲东南西北,必须假设一个座标,座标是假设的,不是真的。你了解事实真相,就是这些分别执著,毫无意义。法界确实是能够互相融摄,互相融摄的理,就是称性,性德,也就是自性的本能,它就是圆融的,就是相融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整体。底下这两句说,就是相融的功德。 『世界本相亦不坏』,所现的相并没有因此放大、缩小,没有,它就能够相融。『无比功德』,称性的功德。若非自性功德,都是从比较上说的,刚才讲了,比较并没有标准。如《金刚经》上校量功德所说的,这是诸位同学都很熟悉的。经到最后的校量,是无量无边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及有一个人受持《金刚经》,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功德大。这是我们在《金刚般若》里头,很明显的见到。尤其更胜的,不仅是受持一部经,乃至四句偈。我们凡夫听了的确是大惑不解,虽然天天念,念得很熟,你仔细想想,有没有懂?有没有相信?如果相信了,那就是自己的境界,你的功德就得到了。我们今天没得到这个功德,天天念这个经句还是没用处,不能入它的境界;不但不能入,也不能理解它的境界。这称性的功德。因为受持大乘圆顿经教的一句两句可以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功德,那是恒河沙数的恒河沙世界七宝真的不能为比。 【晋译华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这个跟前面「卢舍那品」讲的意思完全相同。『晋译』是《六十华严》,《华严经》在中国总共有三次的翻译,这是最早的一次,翻成六十卷,我们称它做《六十华严》。如果不加上晋译,要说《华严》的时候,多半是指八十卷《华严》。一是从性上说的,多是从相上说的,无量无边的现象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个说法我们好懂,我们能够接受,另外一个意思更深,但是也是事实。任何一法即是一切法,这是《华严》事事无碍,就从相上讲,任何一个相就能含摄一切相。清凉大师在《华严疏钞》里面为我们举个例子,讲佛的十身,十身里头,随举一个身,都圆满含有其余一切身的意思。譬如说佛身能摄一切众生身,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不止是我们地球,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众生身里头都有佛身;佛一身当中,有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身。如果就粗浅的现象来说,我们也稍稍能体会一点。在世间人讲,我们众生心里有佛,我们心里念佛,我们念阿弥陀佛,心里有阿弥陀佛,我心有佛。佛心有众生,所以他才有感应道交。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念佛,佛身遍一切众生,「一即是多」,众多众生心中都有佛,「多即是一」。这是很粗浅的现象里面,我们能够体会到。可见得心性是融通的,心性里面没有隔阂,没有障碍。 这个事实,佛与大菩萨亲证这个境界,他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对於一切众生生起大慈悲心。众生慈悲心为什么生不出来?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慈悲心生不出来。众生他有人我、有是非,有人我就有私心,私心就是隔阂,就是障碍。本来没有隔阂,本来没有障碍,隔阂、障碍从哪里生的?从自己这边生的,绝对不是从外面来的。外面真的是大海,自己是海里头一个水泡,那个水泡就是个界限,这个界限打不破,这界限的关键就是我执。所以你看《金刚经》,《金刚经》代表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讲到最后是破我相、破我见,这就是那个水泡的基础。这个东西破了,原来整个大海是自己,自己不是那么渺小,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那个时候「我」就真正找到了。现在把水泡当作我,这是错误的。所以,大经上讲的无障碍的境界,破了我执、破了法执就证得了。 【大疏云,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 这是用比喻来说,『金』是体,『金色』是相,体跟相是一不是二,体没有离开相,相没有离开体。金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相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相。我们自己身体是自性现的相,诸佛刹土是自性现的相,一切诸佛菩萨也是自性现的相,芸芸众生还是自性现的相,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这些是给我们讲真相。为什么现的相这么复杂?为什么现的相有善有恶?这个道理不要问别人,得要问自己。现象的因是什么?妄念,你的妄念太多!无量无边的妄念,刹那不停,周遍循环。你的念头有善念,它就现善相;有恶念,它就现恶相。你要问,我们可不可以现的相纯善而无恶?行,不是不行,只要你的心纯善而无恶,现的相就如你所愿。一切众生心,妄想是杂念,善恶混杂,所以现的相非常复杂。但是诸位要知道,无论是什么相,相跟性一定是连在一起的,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心地清净、我法二执破了的人,知道见相就是见性,所以他的心永远清净平等。 【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 这也是比喻,比喻像月亮,在晴天夜晚,我们看到月光非常明亮。『晦明』就是明暗,明暗之相是并存的。不仅是在月光之下,白天在阳光之下,明暗之相也是并存的。明暗是比喻所现境界相中,觉、迷不同,四圣法界就好比明,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法界就好比暗,六道凡夫。明月澄空是比喻真如本性所现,统统是真如本性所现的。下面又是一个比喻。 【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 『瓶』是一,『芥子』是多。这比喻多里面容一,也是跟我们讲一多不二,但是它是从一个方面来取比喻。 【普贤行愿品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尘』是讲微尘,佛经上讲的微尘,是不是现在科学家讲的基本粒子,我们不敢断定,但是非常接近。佛说微尘很小,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我们凡夫看不到。但是现在凡夫藉著科学的仪器,可以看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的物体,像原子、电子、粒子都看到了。甚至於波动,在仪器里面都侦测到,可见这是很小的物质。这一粒尘中,『有尘数刹』,刹是三千大千世界,叫一个佛刹,一个佛刹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今天讲银河系,一般说银河系是一个佛刹。可是黄念祖老居士说银河系不是一个佛刹,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那这个佛刹就太大了。一个佛刹有多少个银河系?有十亿个,十亿个银河系才是一个佛刹。有多少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佛刹,这么多的佛刹在哪里?在一粒微尘里面。这一粒微尘刚才讲了没放大,无量无边的世界没缩小,这是《华严》讲到事事无碍,真的说到极处。 每一个佛刹里面,都有许多的佛,『难思佛』,不可思议的佛。诸位想想,我们这个身体,是多少微尘聚集的?身体确实是微尘聚集的,桌椅板凳都是微尘聚集的,这一个小纸片也不晓得是多少个微尘聚集的。每一粒微尘里面有尘数刹,每一个佛刹里面,有不可思议的佛,这一片纸里头有多少佛?数不清。在一切大乘经里头,确实唯有《华严》讲这个境界,这是不思议境界。普贤菩萨证入,《四十华严》的品题,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入是证入,什么是不思议境界?这里所说的就是不思议境界。「普贤行愿」,普贤行愿能入,不思议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十个纲领,我们天天在念,没有人能修。为什么没有人能修?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在,就不能修。修普贤行愿需要什么条件?清净、平等、正觉,《无量寿经》上的清净平等觉。如果是清净平等觉心修礼敬诸佛,那是普贤行愿;修称赞,那是普贤行愿;修供养,也是普贤行愿。总而言之一句话,你的心要不是清净平等觉,你就不能修普贤行愿。 心里头没有离开清净平等觉,可以修什么?普贤行愿以下的都行,像我们净宗学会列的修行的五个科目,前面四个科目可以,三福、六和、三学、六度这个行。为什么?没有出十法界。如果是清净平等觉心,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那是普贤行。所以《华严经》上讲,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简单。在往生那一念,也就是我们讲人在临终的那一念,那一念的心要清净平等觉,就决定往生;那一念当中要不是清净平等觉心,不能往生。由此可知,清净平等觉我们虽然做不到,一定要向这个方向、目标去努力;也就是说我们平常对人、对事、对物,分别执著要淡,这就是我们功夫有进步,愈来愈淡薄。假如严重的分别执著,执著的心愈来愈强,愈来愈来坚固,这一生往生是决定靠不住的;愈来愈淡,心就清净。 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实在讲,是道理、事实真相不明,所以才有严重的分别执著。了解理论,理是凡所有相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梦中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变现出来的,确实没有一样东西是跑到你梦中去,没这个道理。你明了这个理,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变现的,你跟别人过不去,是跟你自己自性过不去,这叫迷惑颠倒。理事明了,我们的看法自然不一样,看法不一样,你在生活上做法就不一样。你的慈悲心能生的起来,对於一切众生,无论是善、无论是恶,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你都能用平等心、慈悲心来关怀,这就接近於菩萨道了。下一句说: 【於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前面这两句,是依报里头现正报,主要讲是佛,微尘、刹土是环境,是依报,依中现正;后面这一句,正中现依。『毛端』,毛是我们汗毛,汗毛的尖端,这是我们身体,身体算正报,环境算依报。『一毛端极微中』,一毛端是极微,能『出现三世庄严刹』,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世界在哪里?在毛端上。三世佛刹无量无边,过去现在未来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在一毛端上。极显其事事无碍,正报是事,依报也是事,互相融摄,没有障碍。这个境界我们凡夫不容易体会,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用的比喻很多,底下这个两句就是比喻。 【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 两面镜子互相照,人走在这两面镜子当中,你向镜子当中一看,有多少个我?无量无边,显示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古时候大师讲《华严经》,讲到这个境界,听的人没有办法理会,法师也很聪明,请皇帝做了一个亭子,八个角,八角亭。八个角都放上镜子,八面大的镜子,你不懂,请皇帝到亭子当中站一站,四面去观看一下,你就懂了。他到那里一站,果然就明白了,原来一个人可以化身无量无边身。这是从比喻,比喻当然不能比的很恰当,只能比个彷佛,让你从这里了解理与事实。 【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 这个境界也是要到心清净时候才会现前,所谓是一低头,一举手,无不是道。宗门里面,禅宗里面常常用这种方法来测验修学的人是不是真的见性,用这些方法来测验。如果见了性的人,我们常讲,见一切众生皆是佛,他见性的时候,见一切众生都是佛。如果还觉得有一个人我很讨厌他,他决定没有见性,决定没有成佛。他要成菩萨,见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一定的道理。境随心转,外面境界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境界没有好丑、没有善恶。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讲的很多,说明事实真相,外面境界确实没有善恶、没有真妄、没有好丑,这些差别都是自己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你起心动念自然就谨慎,晓得外境都是中立的。我们面对,我们觉得好,是我们的善心所起现行,就是起作用与外境相感;觉得外面不好,是我们自己的恶心所起现行、起作用。外面境界哪有什么好不好?同样一个境界,甲看到好,乙看到不好,你就了解,境界里头没有好恶,看的人有好恶。人好恶从哪里来的?阿赖耶里含藏的种子,无量劫来习气种子起作用,自己做不了主宰。做的了主宰是自己有定功,不会随外面境界转,自己能做的了主宰。 凡是自己做不了主宰,就是没有功夫,还会被外头境界转。能够从这里提高警觉,这是觉悟,我们佛门讲开悟了,他常常警觉到自己。能把毛病、习气转过来,那就是修行的功夫,功夫是不随外境转,这是功夫。这两句是清凉大师所讲的,入了境界之后,所现的就是这样的现象。『触目』,你六根所接触的皆是道,道就是真性,就是诸法实相。 【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 【普贤行愿品曰。】 我们把这两句合起来看。 【尽一切劫为一念,我於一念见三世。】 这四句都是《华严经》经文,说明时间不是真的。前面所讲的是空间,空间不是真的,这个地方讲的时间不是真的。劫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所以叫做无量劫。时间与空间,现代有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四度空间就是三度空间里面加上时间,称之为四度空间。在法相唯识里面所说的,时空都是不相应行法,像法相宗入门的教材《百法明门论》里头,「时分」,时分就是时间,「方分」,方分是空间,都列在不相应行法里面。什么叫做不相应行法?它跟心法不相应,就是八识,八识里没有时空。它跟心所法不相应,五十一个心所法里头没有时空,心所法是心理作用。它与色法不相应,色法是一切色相,五根、六尘,与这个不相应。可是有这些事情存在,这个事情就叫不相应,不相应就是现在所说的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事实,可是大家都有这么一个观念,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观念。它不是事实,所以它也没有标准,无量劫可以变成一念,一念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时间哪有一定? 我们在有些笔记小说里面看到,它是真是假我们暂时不论它。说有造极重罪业的人,堕到阿鼻地狱,隔了几十年或者是几百年,我们人间的年数,确实有这个事实看到,好像是在明清时代,历史上有记载的。屠夫杀猪,那个猪的毛刮掉之后,猪身上有字,「秦桧七世身」,秦桧已经做猪做了七次,这是第七世身。秦桧我们晓得他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的寿命是没有法子计算的。宋朝到现在没几年嘛,顶多才一千年,怎么一千年他就离开阿鼻地狱了?诸位要晓得,他在阿鼻地狱里头确实经过无量劫。我们世间人有的时候在苦难当中是度日如年,感觉到光阴好长,欢乐的时候,好像时间很短,时间哪有长短?所以堕阿鼻地狱,可能几天他就出来了,但是虽然是几天,我们觉得是几天,他在阿鼻地狱的感受那就是亿万年,确实是亿万年的感受,那一点不假。这是说明时间不是真实的,时间的长短没有标准,所以一念可以化为无量劫。 『尽一切劫为一念』,这跟前面无量劫的意思就差不多,一切劫,一切就是无量,为一念。『我於一念见三世』,这个话是真的,如果你真的到一念,过去现在未来你统统见到了。一念是清净心,清净心里面把所有的障碍都突破了。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三世,见不到过去、见不到未来?原因都是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少一分,我们的能力就恢复一分,实在讲能力恢复个几分,过去、未来就多会知道一点。虽然知道不多,障碍突破了一、两关。在中国称之为定功,定心是清净的,暂时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心地很清净。定中能够见到过去、未来,看他功夫的浅深,他知道时间的长短,在一般小有定功的人,大概未来三、四个月的事情他看到,再远他就看不到,那要更高的定功。 我早年在台北莲友念佛团讲经的时候,那个时候团长是王天民老居士,年岁都很大了。王老居士在抗战期间他是个高级军官,好像是在一个集团军总部里面担任参谋长。在战争的时候他遇到一位老道,道士,不是学佛的,那个时候他也没有学佛,遇到一个老道。那个老道就告诉他,他们住的营区那个地方,老道告诉他,三天之后这里会淹水,叫他们搬到高一点的地方去。他们也不相信,因为一点徵候看不出来,天气睛朗,也没有一点徵候,怎么会涨水?老道靠不住。到三天之后果然洪水暴发,这个地方淹起来了,他一想这个老道讲的是有道理。老道住的那个地方也在淹水区,他就派人去打听,老道搬走了。所以他说,他确实是能够晓得,这样子对这老道就很佩服,常常往来。有一次老道告诉他,他看到有一个战争,这个战争的状况很惨烈,在中国的东面,他说距离大概差不多有三千里的样子,有三、四千里这样的距离,是一个很残酷的战争。他们是军官,这些消息都知道,没有这个事情。三个月之后,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他们想想老道讲的那个方向、位置,就是那个地方。那个战争是他三个月之前看到的,他在定中看到的,所以时分、方分在定中的界限就没有了。这个老道是有一点功夫,功夫不算太大,他所看的只能看到三个月,三个月再多他就看不到了。大陆上确实有这些修定的人,对於过去未来他们真的知道。 【大疏云,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这也是说明时间是没有标准的,这个经验我相信有不少人有。而在中国,唐朝传奇小说里面的「黄梁梦」,很多人都念过。黄梁是小米,小米煮粥,那个时间很快,顶多十五分、二十分钟就煮好了。他煮小米稀饭,在旁边打个瞌睡,一觉醒来,小米还没有煮熟,你就晓得他作梦的时间我看不会超十分钟。十分钟,梦里头就过了几十年,他对於梦中境界清清楚楚。几十年的光阴能够缩短成几分钟,说明时间跟空间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 【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 这是赞叹的话。『北辰』就是北极。为什么用辰不用极?因为北极没有星,我们讲北极星,是北极这一颗星最接近北极,不是真正的北极,北极没有星。而且这两极,北极跟南极也不是固定的,也是在缓慢的变动,这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系,它转实在讲还是有稍微的偏差,所以两极也不固定。我们现在定方位,特别是在古代,古代航海、夜晚行军,那个时候因为仪器不发达,多半都是看星星,从星宿判断方位跟时间,经验丰富的人,判断得相当准确。这是举这个比喻,『北辰所居,众星拱之』,把「北辰」比喻做西方极乐世界,把「众星」比喻做十方诸佛如来,十方世界,世尊在经上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这是用来赞叹的。 【华严金狮子章云。】 这本书收在《华严义海》里面。 【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 隐现不定,都在缘上,缘聚它就显,缘不足它就隐,就是不现,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这个道理。所以,佛法对於缘非常重视,讲缘生,生就是显现的意思。而不说因,因要没有缘,不能显现,所以缘是个关键。佛教给我们,修行、证果基本的道理也在缘,只要我们会控制缘,成佛就不难。你不会控制缘,你就会随著境界转,那就很苦,所以自己作不了主,这个很苦,随业流转。修行人的好处在哪里?就是他在缘上自己作得了主,於是他就能避免随业流转。在十法界里,自己可以选择果报,更聪明的,他超越了十法界,那是最聪明的人。佛法依据的原理在此地。我们晓得,眼前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六道,我们没有出离六道。六道里面有三善道、三恶道,三恶道的缘,就是作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这是我们天天在制造恶缘。阿赖耶识里有恶的种子、习气,现在又有缘,种子遇到缘起现行,就变现三恶道的境界。三恶道从哪里来?自己变的,不是别人安排的,自己变的。就跟作梦一样,梦里境界是自己现的,不是别人安排的,自作自受。 如果我们现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善,断恶修善,我们现在造的是善缘,阿赖耶识里善的种子习气起现行,就现三善道。只要你能够把缘控制住,你就有办法了。在一切缘当中,佛告诉我们,第一殊胜的是念佛,专念阿弥陀佛,专想极乐世界,我们跟西方极乐世界阿赖耶识里头有因。如果这一生这个缘非常强烈,这个因缘现的果报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这么个道理。一法界显,九法界隐,这一个种子起现行,其他种子就不起现行,一显九隐。 『或一或多,各无自性』,因为它无自性,所以经上讲当体皆空,了不可得。相会不会现?会现,为什么?业因果报,这是大经上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是能现,果是所现,因果不空。『由心回转』,这个心是讲念头,念头在转境界,我们一念是佛,就转变成佛的境界。理事、因果如果都清楚、都明白,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生短短的时间,把这个境界转成佛的境界?这是无比的殊胜庄严。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就在此地,就是一般常讲的,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佛能够帮助我们的就是这些,把理论、事实、方法都给我们说出来,我们自己明白了要肯干,要真在这里用功夫。 【说事说理,有成有立。】 这是讲的说法。 【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在经教里面『有成有立』,「成」是讲果,「立」是讲法则,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这叫做『唯心回转善成门』。 藏教所摄,我们就介绍到此地,节录到这个地方。下面是第七,「部类差别」里面只录了一条。莲池大师在《疏钞》里面讲: 【疏钞谓大小二本。】 大本是《无量寿经》,小本是《阿弥陀经》,这两部经是同部。 【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换句话说,《无量寿经》就是大本《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就是小本《无量寿经》,这两部经在文字上,《弥陀经》文字少,简单,《无量寿经》的经文长,繁多,只是经文有多少不同。『义无胜劣』,里面所讲的道理、所讲的方法跟所证的境界完全相同,没有两样。虽然没有两样,可是诸位必须知道,讲得详细我们就容易懂,讲得简单我们就难懂。聪明智慧高的人,简单一说他就懂得,就明了;中下根性的人,一定要细说,才比较上了解的透彻一点。所以,这两部是一部经,是属於同部。因此这两种注解可以互相会通,《弥陀经》的注解可以用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注解也能用在《弥陀经》上。 我们再看下面第八段,「译会校释」,这里面讲四桩事情。第一个是翻译,佛经最早是梵文所写的,流传到中国必须要翻成中文,所以翻译经过我们不能不晓得。而《无量寿经》从东晋的时代一直到宋朝,赵匡胤建立的王朝,宋朝,前后八百年间,从东晋到宋朝八百年,这部经总共翻译了十二次,换句话说,就有十二种不同的译本。所以古德说,中国译经翻译最多的就是《无量寿经》,翻译十二次。十二种版本,里面的内容当然不相同,如果是一个本子,一个原本,那倒无所谓,翻译出来总是大同小异。现在这些译本有七种失传了,只有五种还保留下来,在现在《大藏经》里面,现在有五种的译本。五种原译本仔细去观察,它的内容差别很大,特别是在四十八愿,有些本子是四十八愿,有些本子是二十四愿,宋译的本子是三十六愿。古人看到这个现象就不能不怀疑,不管什么人翻译的,不能有这么大的出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判断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这个经不止讲一次。梵文的原文不是一个本子,传到中国来就有好几种不同梵文的原本,因此翻译出来才有这么大的差别。 这个想法很有道理,证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多次讲《无量寿经》,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因为佛在世讲经,每部经只讲一遍,从来没有讲第二遍的,这部经居然多次宣讲,可见得它的重要性。现在流传下来这五种本子,里面就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古德判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原本,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因此就有会集的必要,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多次宣讲,我们把里面的内容会合起来,除掉重复的部分,不同的部分重新再来编辑、再来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本子,会就是会集。最早会集的是宋朝王龙舒。会集有三个本子,魏默深在清朝咸丰年间,做第二次的会集,夏莲居是民国初年,第三次的会集。这是说明为什么会有会集。除会集之外,还有个节校本,节是节录,并不是完整的,是在里面节录,校是校正,也是参考其他的几种版本,来做一次校对的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彭绍升做的,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彭绍升居士做了一个节校本,他编的也非常之好。但是他五种原译本,只依据康僧铠的本子,没有去节录其他的四种本子,这是他不完备的地方。他节校的比康僧铠的原本我们看起来更通畅,很适合於我们中国人的口味,所以也做得很好。释是注解,就是《无量寿经》古今中外的注解、解释,这一段里头讲这四桩事情。 【甄解云。】 我刚才在这里看了一下,书架上有,有两部《甄解》,这是日本古代的高僧大德对於《无量寿经》所做的注解。他采取的经本是采取康僧铠的本子,注得非常之好,是《无量寿经》重要的注疏之一。 【凡於诸经中,传译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 《甄解》里头有这么一段赞叹。『诸经』是讲一切经,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大小乘所有的经典,翻译之盛没有超过这部经的,这部经有十二次的翻译。《金刚经》是非常著名的,中国人很喜欢的,家户喻晓,《金刚经》有六种译本,比起《无量寿经》还少一半。但是《金刚经》的六种译本,诸位如果仔细去读一读,内容是大同小异,的确看出来原本是一个本子。六个人译,他译的文字当然不一样,内容是一样的,而不像这部经,这部经里面差别太大。都比不上这部经,这是如来出世的正意;也就是说,佛出世度众生,度众生要用什么法门?善导大师讲得好,「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要普度一切众生,只有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确实能令一切众生平等得度、平等成佛,所以是『利益无边』,任何经论、任何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 【会疏云,凡於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 这个讲法跟《甄解》的说法几乎完全相同,正是我们中国人所说「英雄所见,大略相同」。 【斯乃道理幽邃。】 『幽邃』是讲深,形容深。 【利益最上故也。】 《无量寿经》之深,实在讲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凡夫看起来好像挺浅的,都能看得懂,这是翻译得好。《弥陀经》我们看起来就更容易,其实你看看莲池大师《疏钞》,《疏钞》看不懂。注解看不懂,经很好懂,你们想想哪有这个道理?经太深,唯有这些大善知识他们真正懂,给我们说出来。『利益最上』,没有任何一部经、没有任何一个法门能像《无量寿经》、《弥陀经》,带给我们这样殊胜的利益,这个利益是一生当中不退成佛。《华严经》也不能跟它相比,《华严经》到最后还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要没有这一句的话,《华严经》怎么能跟《无量寿经》相比?我们这一生非常幸运能够遇到,一定要抓住,千万不能放过,要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就不辜负世尊讲这部经,不辜负从前译经的法师、会集的法师,给我们做注解的这些法师,才真正对得起他们。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