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66-70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66-70集)


 下载DOC文档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六十六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66

  请掀开经本,第九十五面,倒数第六行,从第三段看起:

  【魏译第三十八愿曰,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洗濯者,不取正觉。】

  这是康僧铠的译本,魏译的,这个本子里面有四十八愿,这是第三十八愿,经文就是此地所节录的。这一段是讲西方极乐世界衣食自然。这桩事情,在我们想必是法藏菩萨当年参观、考察诸佛刹土,一定是见到有许多诸佛世界里面的众生,一生为衣食奔波,感受到许多的痛苦。所以,他发出这么一个愿,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众生衣食自然。而实在说,我们在经里面确实看到,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法身大士们还需要吃饭吗?我们这个世间,色界天人饮食就没有了,佛为什么还有衣食自然的大愿?这些想必都是为带业往生这些众生说的。因为带业往生,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到那边过一个时候,好像怎么没吃饭?会有这种感触。於是佛就有这个愿,衣食都自然,想得什么样的衣服,『随念即至』。那个地方的生活实在是随心所欲,我们所谓事事如意,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确实是事事如意,没有一样不称心,没有一样不如意的,随念即至。

  『如佛所赞应法妙服』,「应法」是讲的袈裟,佛身上所著的袈裟。西方净土里面的众生,此地讲的是天人,实在是西方世界没有天人,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此地讲的天人,是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前的身分,像我们是从人道去往生的,有些从天道去往生的,称他作天人。生到西方世界都是菩萨,经上讲得很清楚。所以说天人、说声闻,都是没有往生西方世界以前的身分,这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不要以为西方世界还有天人、还有声闻,那我们就把经义看错了。

  不但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而且衣服是天衣,天衣不需要裁缝,天衣决定不会染污,所以也不需要洗衣服,洗衣服也很麻烦,纵然现在有洗衣机,还是个麻烦事情。西方世界人穿的衣服不需要洗。这个事情,欲界天人的衣服已经不需要洗,我们在经论上常常看到。譬如忉利天人,忉利天福报就很大,他们衣服也是随念即至,不需要裁缝,衣服永远是鲜艳、清净、光明。什么时候发现他衣服上染的有脏东西,他的麻烦就来了,那是他的福报享尽了,这是佛讲天人五衰相。如果有这五种现象,他的寿命就快到了,大概寿命只有七天,就是在命终七天之前才会有这个现象。他们戴帽子,帽子上面有鲜花,这个花枯了,这是衰相。衣服染的有脏东西,身上流汗。你晓得天人不要洗澡的,他不流汗,他身体永远是干净的,不像我们这个生活麻烦透了。他身体流汗,衣服上有染污,戴的花枯萎,这都是他的福报尽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大概七天他就命终了。除此之外,可见得他们生活的确是非常愉快,没有忧虑、没有苦恼。底下是:

  【第二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这一节是供佛自在。菩萨是指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菩萨,无论是先去的或者是后去的,都是菩萨。菩萨见佛一定有供养,像我们现在见到人总是带一点礼物。虽然天天见面,也会有些小礼物,表示敬意。菩萨这些礼物,『供养之具』也是随念现前。我们想以花供养佛,自然天花就现前,要想果品供养佛,果也现前。经上讲的衣服、幢幡宝盖,这些供养具随念现前。『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都能够随心所欲。

  这个里面含义很深。因为供佛,我们供具能够随心所欲,随念现前,我们一定就联想到,菩萨除了供佛之外,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众生缺乏的东西多了,菩萨要度众生,先要跟众生结缘,佛门当中常说「先以利欲勾,后令入佛智」。四摄法里面第一个也是布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可见得,布施是接引众生最重要的一个手段。菩萨这些财物从哪里来?也是随念即至。再看底下这一段。

  【汉译第二十三愿曰。】

  吴译为第十四愿,这两种译本愿文是一样的,但是排列顺序不一样。

  【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

  这是讲饮食自然。经文里面这个『七宝钵』,我们应当把它解释作餐具,大家就好懂,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钵只有出家人用,不是出家人,很少人用钵吃饭的,钵是所谓托钵。这个意思就是说他的餐具都是七宝的,也是随念现前。想吃东西,『百味饭食』,百味是指菜肴。在古时候,只有帝王,帝王吃饭多少个菜?给诸位说,一百道菜。不管他吃不吃,都要上一百道菜,他喜欢吃那个就吃那个。百味饮食就是比照这个说的,都现前。可是现前之后,必然想到,现在已经不是在娑婆世界,身体不是血肉之躯,极乐世界那个身体就跟阿弥陀佛一样,金刚紫磨金身,永远不坏的,所谓清虚之体,哪里还要这些饮食?饮食为什么会现前?就是因为有这个念头、有这个习气,好像很久没吃饭,一念想到这个,境界就现前。现前之后想到现在已经是菩萨,不是在娑婆世界,不需要了,不需要马上就没有了。也不需要去收拾碗筷,没这么麻烦,它自然化去,一切都是变化所作。

  这些事我们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可是现在科学家已经把这个原理为我们说出来,可不可能?可能。这是什么道理?就是能与质的转变。科学家知道这个原理,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法,如何把能量变成物质。如果你有这个能力的话,就很容易了,能量在空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有一切物质都是它变现的。从物质也能够把它变成能量,能量可以把它变成物质,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发明的,它是把物质变成能量。可是怎样把能量再变回物质,他们就没法子了。这是能与质的转变。由此可知,西方世界的科学发展到尖端了,我们这个地方的科技要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是非常幼稚。这是科学家为我们说明这个原理。再看底下这一段:

  【会疏曰,如来听其说明,照察丹诚,故云听察。】

  这是解释『听察』两个字的意思,「听」是『听其说明』,「察」是『照察丹诚』,丹诚就是我们讲的诚心、一心,真诚之心、清净之心,称为丹诚。第六段:

  【地狱此为汉语。】

  这是中文把它翻出来的,这地狱的意思。

  【梵语为那落迦。】

  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

  【泥犁。】

  这两种名字,我们在佛经里面也常看到。

  【大摄论音义曰,此译有四义。】

  这个名词里头有四个意思。

  【一不可乐。】

  这里面只有苦没有乐,没有乐受。人虽然有苦,但是他也有乐,苦多乐少,他还有些乐受。这一道的众生根本没有乐的感受。

  【二不可救济。】

  诸佛菩萨能够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唯独地狱没有法子。地狱是他自己的罪报,自作自受,佛菩萨再慈悲也没有办法代替他。必需到他的罪受满了,他才能出来。就好像在牢狱里面服刑一样,别的人没有法子代替,一定要服刑期满,他才能出离,有这个意思。

  【三暗冥。】

  『暗冥』里头是两个意思,一个是他所居住的环境黑暗。饿鬼道里面的环境,就是虚空当中见不到日月,永远像是很厚的云层遮盖著,我们讲阴天。所以饿鬼道永远是阴天,见不到日月。而地狱道就更昏暗,比饿鬼道还要来得暗。这是说它的环境。第二个意思是说地狱众生愚痴,「暗冥」也是愚痴的意思,没有智慧,不别是非、不别善恶,而且有坚固的执著,这是地狱众生的现象。

  【四地狱。】

  地狱的意思,地是最下面,最下面的监牢狱那就最苦了。

  它有四个意思,我们中国过去译经的法师,就在这四个意思里头取地狱,用这个来翻『那落迦』。

  【婆沙论曰,瞻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乃有地狱。】

  这是《大婆毗沙论》里面所说的。『瞻部』就是南瞻部洲,在南瞻部洲的下面『五百由旬』,那个地方就是『地狱』。如果照这个说法,地狱就是地球的中心。地狱在哪里?在地球的中心。我们晓得地心是高温度的一团火,所以地狱都是用火来代表。即使寒冰地狱,它的相也是一片火光。所以在三途里面说,地狱叫火途。这是地狱、饿鬼、畜生。饿鬼道叫刀途,这个刀,就是时时刻刻他感觉到有人要杀他,所以饿鬼道里面的众生他身心都不安稳,常常有恐惧之感。中国的谚语说得也非常有道理,人怕鬼,几个人不怕鬼的?而事实上,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怕人的严重性,比人怕鬼不知道要差到哪里去!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遇到鬼的时候你晓得鬼怕我,我怎么会怕鬼!鬼就吓跑掉了,那是真的。鬼要不怕你的话,可见得鬼觉得你很好欺侮,不足以为意。这是鬼叫刀途。畜生道叫血途,畜生死绝大多数流血,它不是被人杀害,就是互相残杀。这称之为三途,刀途、血途、火途。

  【维摩经肇注云,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

  这是解释『由旬』。由旬是古印度长度的单位,但是此地说的『里』,诸位要知道,跟我们现代的里不一样。你一看到『六十里』,我们现在六十里是很长的距离,其实古时候的六十里,可能只有现在的二十里。我们看弘一大师《律学三十三种》,他是近代研究戒律很有成就的一位法师。他里面有一段叫「周尺考」,就是考证周朝时候的度量衡。他考证的,大概周朝时候一尺,只有我们中国的市尺大概只有五寸;换句话说,周朝那时候的两尺才是我们现在的一尺。所以我们在古书上看到,古人身高丈二,一丈二这身体很高了,实际上就是现在六尺。这个里数当然从长度来观察,古时候「由旬六十里」,没有现在里数这么长,尤其现在公里大概比我们华里也是一倍,两华里是一公里,如果说英里的话,大概是三华里才是一英里。所以,我们读到这些经文,要想到那个时候的度量衡,跟我们现在观念当中的完全不相同。下一段:

  【据俱舍论兼考大论。】

  这就是把《俱舍论》里面所讲的,与《大智度论》里面所说的,把它合起来看。论里头说明八大地狱。

  【八大地狱为,一等活地狱。】

  实在此地讲的『八大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都有,《地藏经》也说得很详细。『等活』,这里面的罪人受这个刑罚,死了之后,业风一吹他又活了,因此叫它做「等活」。地狱里面每一天不知道要死多少次,死了还活,他死不了的。地狱里面死了就好了,死了就超生,没有比它更下了。我们看到经里面讲的刀山油鼎,这一下去,人马上就死了,风一吹又活了,活了再受。一直要他罪业完全消尽,他才能够真正在地狱死了,超生,脱离地狱。

  我们要问,几时他的罪业消尽?我们在经论里面看到一桩事实,那就是几时他真正觉悟、真正回头了,他的罪业就消尽了。如果说不知道回头、不肯认错,还以为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他这个罪就有得受。但是诸位要晓得,人道里面觉悟容易,觉悟也快,地狱道刚才说过,愚痴到了极处,邪正、是非、利害不能辨别,你想想他在里面受这些苦报,他怎么会觉悟?地藏菩萨在地狱里面度这些极苦的众生,度哪些人?还是离不开原理原则,「佛不度无缘之人」。

  地狱里面众生与地藏菩萨无缘的,地藏菩萨也度不了他,也无法教化他。哪些人有缘?大概都是学佛的,而且学佛善根还相当深厚。善根福德相当深厚的人,为什么会堕地狱?习气断不了,受习气之害,明知故犯,造作一些罪业,这样才堕地狱。因为他有善根福德,所以在地狱里遇到地藏菩萨,菩萨叫他忏除业障。他遇到菩萨、闻到佛法,这一下醒悟过来,知道是自己错了,回头是岸,他才能够超越地狱。他要自己不能回头,地藏菩萨对他毫无办法。在六道里头,这一道最苦,这个最苦,你从等活这个名义上就能够体会得到。所以说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受这种苦。第二种:

  【二黑绳地狱。】

  黑绳是量身体的。诸位要晓得,每一种果报都有它的业因,这是将一个人身体一段一段的量,量好之后,就照这个界线用锯子来锯。你们看地狱变相图,那个人绑在那个地方用锯子锯的,那就是『黑绳地狱』。这个业因也非常复杂,复杂业因里面,实在说,最严重的就是杀害众生。我们杀众生,吃肉的,一片一片切得很匀,切得很细,那就是黑绳地狱的业因。你这样对待众生,将来你要受这个果报。

  在前不久,台湾广化法师往生了,他是不是真的往生,我们很难说。这个法师跟我很熟悉,我们曾经在一起住过一段时期,大概有两年的时间,在台中我们在南普陀寺住过。他没有出家之前他是军官,在军中管财物,我们叫军需,管财物。管财物的人用钱就比较方便,他告诉我,他在军中每天吃一只鸡,那就不晓得吃了多少只?他做了不少年。一天吃一只,一年就三百六十条命,十年就三千六百条命,太可怕了。以后学了佛之后,知道自己造的罪业很重,出家、长素、持戒,修行非常之好,我们这一代的出家人当中,他的戒律最清净。而且一生都在办佛学院,帮助年轻的出家人。

  在早年,有一次他洗澡,浴室里面。台湾浴室都是铺的磁砖,尤其用肥皂的时候,地下就很滑。他洗澡的时候,忽然看到许多鸡往他身上飞、身上跳,他就躲避,这一躲避,滑倒之后,腿跌断了,就变成残废。我遇到的时候,他告诉我,他说我这是重罪轻报,这是杀业现的果报。以后这个腿里面夹著钢板,但是没有多久里头又发炎,所以晚年的时候他就坐轮椅,而且中风。在病很重的时候他找我,我跟馆长到台中去看他,看到他,我们心里非常难过,他说话都说不清楚了。在今年过世。这就是杀业太重,出家也不能幸免,太重的杀业很麻烦。所以我们看到地狱这些果报,看到地狱这些名号,就想到什么样的果一定有什么的因,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如果不是修大福德,不是具真实智慧,修行与心性不相应,果报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消除业障,谈何容易!

  佛经论里面把这些原理原则告诉我们,业障从什么地方现行的?从妄想、分别、执著。如何有效的把业障消除?必须要断烦恼、要断习气;烦恼习气都无,业障就没有了。所以消业障,修福消不了业障,要修慧。经论上有比喻,业障犹如千年暗室,智慧好比是灯明,这盏灯点著了,黑暗就没有了,就破除了。所以,福不能消业障,唯有真实智慧开了才能够消除业障。慧从哪里来的?慧从定来的,定从戒来的。定能伏惑,不能断惑,能把它伏住、控制住,不能断根,慧能够断除。所以学佛终极的目标是开智慧,而不是以禅定为目的。这些我们顾名思义,地狱名号全是果报。

  【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

  这叫『众合』,许多的这些刑具同时对你而来,你要同时去受这些苦报,这叫众合。

  【四号叫地狱,逼於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

  这是苦到极处叫唤,所以叫唤地狱,底下讲大叫唤地狱。

  【五大叫地狱,逼於剧苦,更发大哭声。】

  叫唤跟大叫唤,都是从受苦形状上来说的。

  【六炎热地狱。】

  就是我们常讲「火烧地狱」。

  【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

  【七大热地狱,热中之极,故曰大热。】

  【八无间地狱,受苦无间,无有间歇。】

  这是《地藏经》上讲的五无间,五种没有间隔,这是所有地狱里面最苦的,梵文称为阿鼻,阿鼻地狱就是『无间地狱』。底下一段:

  【八寒冰狱。】

  前面是讲八热,八热还有八寒,八寒虽然是寒冰地狱,实际上它的现象也是一片火光。

  【一额部陀,此云疱,严寒逼身,体上生疱也。】

  这个『疱』有些像我们世间害的冻疮,在此地看不到,南方看不到,在北方天气寒冷的时候,冬天很容易生冻疮,那很苦。但是那个苦比起寒冰地狱里面的那个疱,那是要轻得太多。你不过生一个、两个冻疮,通常冻疮最容易生的是在脚部,最容易生的。地狱里面全身都是,那真是苦不堪言。

  【二尼刺部陀。】

  这是梵语,意思是这些冻疮、这个疱裂开了,那就更苦了。

  【三呵罗罗。】

  寒逼而自口中发出的抖颤的音声,跟八热地狱里面的叫唤、大叫唤地狱,都是从他受苦的样子里面来说的,这是冷冻到极处的时候。

  【四阿婆婆。】

  这就好像前面的大叫唤一样,他寒冷所发的苦难的音声,比前面更要严重。这底下还有:

  【五虎虎婆。】

  【六嗢钵罗。】

  嗢钵罗是青莲花。这是从颜色、状况所说的。人身体冻的时候,颜色都变了,变成青蓝色的,像莲花开的时候,身体已经裂开,冻成这个样子。

  【严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莲花也。】

  【七钵特摩。】

  是红莲花。

  【身分折裂如红莲花也。】

  【八摩诃钵特罗。】

  这是大红莲花,都是形容在极端寒冷之下,身体冻裂了,裂开来的状况。

  八寒、八热通常称之为大地狱,这是很苦的,造作罪业极重,堕这个八大地狱。罪业如果是轻一些,有「游增地狱」,比前面所受的苦要减缓甚多。

  【十六游增地狱,八大地狱中每一大狱,皆有四门,每一门外,每附增四狱。】

  『游增』是这个意思,附属於大地狱的,所以他的罪苦比前面是要减轻,虽减轻,实在说也是非常可怕的。

  【一煻煨增。】

  『煻煨』,现代人大概不太好懂,因为现在生活方式跟从前不一样。在过去中国大陆,农村里面平常烧饭是用土灶,没有瓦斯、没有电。烧草、烧柴,柴草烧到最后都变成灰,火虽然没有了,看到外面的灰看不到火,里面是红的,你把灰打开,里面是热的。我们从前小时候生在乡下,番薯就放在那个灰里面,埋在那个灰里,没多久,番薯就烤熟了,也很好吃,那个叫「煻煨」。由此可知,煻煨是很可怕的,也就是热灰,那个热灰是火,也不是好受的。

  【二尸粪增。】

  过去李炳南老居士讲到这个地狱,他说英雄好汉视死如归,怎么死也不在乎,凌迟处死也不在乎,一看到这个『尸粪』地狱,他就害怕了,他说这个不行。这是什么?这就是粪便,粪便把它烧开,人丢到里面去受罪,这个受不了。他还有一个怕的,看到这一条不得了,太可怕了,这是受不了的。

  【三锋刃增。】

  『锋刃增』实在讲就是我们讲的刀山。

  【四烈河增。】

  这个河水也是煮开的,不是凉水。

  每一个地狱有四门,每一门都有这四个小地狱,合起来一共有十六个地狱,叫「十六游增地狱」。

  【八大地狱合计共有一百二十八处,亦名近边地狱。】

  『近边地狱』跟游增地狱是一个意思。

  还有一种很特殊的,这是罪业比较轻的,没有前面那么苦、那么多的折磨。

  【孤独地狱。】

  有一点像现在坐牢,没有任何刑罚,但是你的行动自由完全失掉,『孤独地狱』就相当於坐牢一样。或者在山间、或者在旷野、或者在树下、或者在空中,也有在海底,也有在海岸,佛经上说得很多。孤独。

  【其类无数,受苦无量。】

  这个苦就是孤独的一个人在那里坐牢,一直也是到罪业消除才能够脱离。罪业消除就是真正忏悔改过自新,罪业就消除了。如果罪业没有消,他这个念头生不起来,劝他都没用处。真正觉悟到了,所谓业障轻了,他智慧就起来,听到这句话他能够有所感动,才能够脱离地狱。

  【地狱苦果,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

  这是讲这些地狱里面,哪一种地狱是最重的?无间地狱,前面八热里面最后的无间地狱。也有经论里面把无间地狱特别提出来,此地是无间包括在八热之中,有些地方是特别提出来的,不在八寒八热。八寒八热是大地狱,无间是极苦的地狱,『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而在地狱里面的果报是『经劫无量』。一个世界有成住坏空,这个世界坏了,这个世界空了,他地狱的果报还没有尽,那怎么办?他会转到他方世界无间地狱去。他方世界也坏了,再转到他方。所以地狱的罪业,造作很容易,出来非常困难。底下一段:

  【辅行记云。】

  《辅行记》是天台三大部的,就是《摩诃止观辅行记》,智者大师作的。

  【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之。】

  这个『感之』就是无间地狱,极重的五逆十恶。五逆,我们得简单说一说。第一个是「杀父亲」,第二「杀母亲」,这个罪业是极重的。父母对自己的恩德太大了,一个人的身命得自於父母,不孝的罪已经很重,如果杀害父母,决定堕阿鼻地狱。这五条罪有一条就堕阿鼻地狱。

  第三条「杀阿罗汉」。实在说阿罗汉,现在哪里有阿罗汉,恐怕你也找不到。为什么杀阿罗汉会有这么重的罪业?阿罗汉是世间的福田,世间人想种福,供养阿罗汉就得大福报。你把阿罗汉杀掉,你把一切众生的福田毁掉了,这个罪重,让一切众生没有地方种福,结罪是从这个地方结的。现在虽然没有阿罗汉,但是有跟阿罗汉相似的,所谓等流。等流罪也很重,当然会减轻一等,减轻一等也麻烦,无间地狱减轻就到八大地狱去,那也不得了。等流的是什么?是世间的善知识,好老师。这个老师能够以正法教化一方,你要把这些人害死,使这一方人没有机会听闻正法,无从断恶修善,这个罪过重。所以老师相当於阿罗汉。

  第四「出佛身血」,佛的福报很大,佛是绝对不会被人伤害的。为什么?佛有许多护法神保护,一切众生、魔王外道想害佛都不可能。但是要让佛受一点点小伤,流一点血,这个可以。但是这个罪也是堕阿鼻地狱,就是无间地狱。佛是九法界的导师,世出世间至尊至贵,你怎么可以伤害他!出佛身血这个典故是从提婆达多来的,提婆达多当年在世就想害佛。他跟阿闍王两个人联合起来,他说他把释迦牟尼佛害死,他做新佛,他要来作佛。阿闍王子把他的父亲害死,他做新国王。新王、新佛来统治天下,出了这么个坏主意。如何谋害佛?他知道佛每天要到城里面去托钵,佛习惯走哪一条路,他在峭壁上面放一块大石头,等佛从这儿走下来,石头推下来,想把佛打死。哪里知道有护法神,护法神用金刚杵,把这个石头拦住,这一拦住,这石头就碎了。碎片砸到佛的脚,佛流一点血,叫「出佛身血」。这是恶意的,所以他造的果报是堕无间地狱。

  佛现在不在世了,也有等流的,等流的是佛像。无论是佛的塑像或者是佛的画像,你要是恶意损毁,注意,恶意,没有恶意就不会有罪。恶意,恨佛,恨之入骨,把佛像烧掉、佛像破坏掉,那就是无间地狱罪,这叫等流之罪。假如我们现在,我们的佛像供久了,太旧了,如果是纸画的像,都破碎了,可不可以把它销毁?可以,不是恶意的,恭恭敬敬销毁之后再造新的,这个没有罪过。所以有人看到佛经上这样说,对於旧的佛像不知道怎么处理,非常恐惧,这是他不明事理。事理搞清楚之后,旧的佛像、菩萨像很容易处理的。

  在古时候,古大德教给我们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它烧毁,在火化炉里面烧毁,烧毁之后,把这个灰包起来,放在山坡,干净的土,把它埋在土底下,这是很恭敬的。另外一种,就把这个灰包起来,把它沉在水里面,最好这水是流的,让水流出去,这都是很恭敬的做法。但是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不相同,你说你在美国如果这样做,人家还以为你犯法,你偷偷摸摸的究竟做什么,惹很多麻烦。所以今天我们处理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用干净的布把它包起来,外面再用塑胶套把它封起来,这样做为垃圾处理就行。因为在美国不能随便烧东西,更不能随便在山上让你去埋东西,这都不可能的。水里头也不能让你丢东西,你染污水源。所以我们要知道现前的法律、现前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法。总要我们做法是恭敬,绝对不是瞋恚心,那就没有这个罪报,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第五条是「破和合僧」。和合僧要懂得僧的意思,不一定是指出家人。佛的学生,无论是在家出家,这个不分在家出家的,四个人以上,如果你是一家人,你有夫妻儿女,你家里有四个人,都能够修六和敬,你家庭就是僧团。出家人在一个道场一样,四个人住在一起修六和敬,这个道场是僧团。有人破坏这个僧团,他的罪业是无间地狱。假如他不是和合僧团,那罪业就没有这么重。真正和合僧团,你看三皈依里头「众中尊」,那个众是团体。世间所有一切团体,和合僧团是最可贵的、最尊贵的,你以恶意来破坏他们、间离他们,这个罪过是无间地狱。

  这是讲上品五逆。上中下三品的五逆,五逆的行是一样,就是那个心不一样。上品是极端仇恨的心,这个结罪就重。如果虽然恨、虽然是恶,但是还没有到极其严重,这个时候他的罪减轻一等。所以上中下三品是看他的起心动念,看他造作的手段,从这个地方来结罪。

  十恶就是身杀、盗、YIN;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瞋、痴。这是十种的恶意,这个恶意也随著起心动念、造作行为的不同,结罪有轻重的差别。此地上面是「极恶逆者」,恶是指十恶,逆是指五逆,这是堕地狱道的业因。底下再说饿鬼道,第十一条。

  【饿鬼者,大乘义章八曰。】

  这个『八』是第八卷,里面说:

  【以从他求故,名饿鬼。】

  鬼,为什么称之为『饿鬼』?鬼是常常求别人,贪求无厌,常常求别人。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常常有饥饿之苦,得不到饮食,

  【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

  所以鬼的意思,本意就是常怀著有畏惧之心,称之为鬼。

  【婆沙论云,鬼者畏也。】

  这是说这个字它原来的意思,就是常常怀畏惧之心。

  【谓虚怯多畏。】

  所以称之为鬼。又有一个说法,又一个意思:

  【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

  很多一般人说到鬼,都感觉得很恐怖,特别是在晚上,讲几个鬼故事,晚上都不敢睡觉,这叫怕鬼,觉得鬼很可怕。这也是鬼的意思。

  【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

  鬼到处找东西吃,求人布施。或者是一般人丢弃的,我们现在讲丢弃的垃圾,他在里面找东西吃。有福报的鬼还是求人,像城隍、土地这是有大福报的鬼,靠人祭祀。人家初一、十五去烧香、拜拜,他就得到供养,这是鬼王,鬼王有大福德毕竟是少数。由此可知,绝大多数的鬼为饿鬼,没有福德。

  【又云,有说饥渴增故,名鬼。】

  这个『增』是增长的意思,饥渴增长故,名鬼。常常受到饥饿之苦。

  【由彼积集,感饥渴业。】

  这一句是把他的业因说出来,他为什么会得这个果报?病就在『积集』,积集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囤积居奇。自己有财物,非常吝啬,不肯给别人,要把它储藏起来,所以感得饿鬼的果报。这是佛教给我们,财物要舍,你能够舍财、能够散财,你决定不会作饿鬼。一定要晓得,自己有的要发心去帮助别人,不要储蓄。你命里面有的,你怎么样散,散得干干净净,明天自然就来了,不会缺乏的。命里面没有的,你积个金山,还是会饿死、还会冻死。中国历史上这些事情很多,确实可以给佛法做个证明。人一生的财富从哪里来的?财布施得财富,愈布施愈多,愈储蓄愈少,这个道理懂得的人不多。佛虽然在经论里头,苦口婆心、千言万语劝告我们,可是我们读了、听了还不能相信,认为这个不是现实。这就是愚痴蒙蔽而没有智慧,不能相信佛的话,愈施愈多。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世间人都希求这个果报,要富足、要聪明、要健康长寿,你不修因,哪来的果报!因就是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

  这是说饿鬼之苦,他虽然不像地狱那么长的时间,可是这个时间也是很长,『经百千岁』,地狱是百千劫。『不得闻水名』这底下三句,就是不容易得到饮食,常受饥饿之苦,称他作饿鬼。

  【有说被驱役故,名鬼。】

  鬼常常被这些神拿去当奴隶用,替这些福德的鬼神替他去服劳役。

  【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

  这个『诸天』多半是指四王天,忉利天以上,福报就大了,他用的人就多了,不要去找这些饿鬼。而找饿鬼当差替他服务的多半是四天王,所以四天王统辖的底下叫八部鬼神。那个八部鬼神,还是有福报、有威德之鬼,他们底下所用的这些人,就是一般饿鬼,常常被他们驱使,没有自由,这个生活非常之苦。有些像从前,这是一、二百年前,美国这边的黑奴过的那种生活,奴隶的生活。饿鬼常常为这些作天人的奴隶,受天人的迫害,他遭受这个苦报。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六十七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67

  请掀开经本,第九十八面,第七行,第十三段看起:

  【辅行记云,下品五逆十恶者感之。】

  这是指五逆十恶中最轻者,这是说饿鬼道的业因。凡是讲到因果报应,实在说其中是非常的复杂,因复杂,缘复杂,果报也是千变万化。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说的多半是指原则,就是在复杂当中为我们说出重要的,许多因缘当中最重要的因缘,提出来给我们说。此地五逆十恶,也是复杂因缘里面的重要的因素。再看底下一段。

  【畜生新译为傍生。】

  凡是佛门里面讲到新译,看到这两个字,多半都是指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玄奘法师以前所译的都称作旧译。这是唐朝时代的。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数量非常丰富,译场的规模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称之为新译。『新译为傍生』,就是畜生道。

  【新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

  『形』是它的形状,这些畜生的形状。下面一个『行』是讲它的行为,它的生活行为。

  【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

  这是解释为什么称畜生道的称之为『傍生』。所谓傍就是边的意思,它不正。它们的思想见解不正,它们长的形状也不正,行为也不正。正的标准,简单说就是佛家讲的戒律。譬如说人,人秉五戒,能够依照五戒去做,这个行就正。如果依戒定慧来行,比五戒就更要来得纯正。标准是从这个地方来说的。由此可知,我们现在虽然得人身,如果违背了五戒、违背了十善,那就是天台家所说的,百界千如当中我们是人道的畜生道,人道的傍生道,因为每一个法界都有十法界。「傍生」的意思是这样定的。

  【会疏云,此道遍在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啖,受苦无量。】

  这一段是说明畜生道的生活状况,文字虽然不多,可以讲已经说尽了。在美国,我们常常看到电视里面有动物奇观,在动物奇观里面所看到的,世人所谓弱肉强食,其实这里面也是复杂的因缘果报。我们看到互相吞噉的现象非常的残忍,这一段我们要是用它来比对一下,领悟就能够更深刻。

  【辅行记云,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之。】

  天台大师他是完全用五逆十恶来做标准。

  【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

  经里面这四句偈,『将付』,这是造作恶业之人临命终时他要见『琰魔王』,经上讲的琰魔王,我们中国俗称作阎罗王,就是阎罗王。《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阎罗王是鬼王,鬼王里面有十大鬼王,我们俗称作五殿,这是第五位,琰魔王专管地狱。

  『随业而受报』,六道轮回的有引业、有满业,业分这两类。引业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生,像前面所说的五逆十恶上中下品,多半是讲的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投生。到这一道之后,每个人他在这一生身命当中环境并不相同。譬如我们现在得人身,在六道里到人道来,到人道来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所修的五戒业因成熟,如果没有这个业因,决定不能得人身。可是得人身之后,贫富贵贱不相同,那是属於满业,不是引业,是满业,圆满的满,引是引导的引。唯识经论里面说得很详细、说得很透彻,随业受报。

  无论是引业、满业,都是所谓果报丝毫不爽,乃至於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纵然是诸佛菩萨,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果报。这样说,我们的命运是不是宿命论?不是的,宿命决定是有,但是不定。改变命运靠谁?要靠自己,佛菩萨没有能力帮人改变命运,这是真理。佛菩萨若有能力帮助别人改变命运,那他大慈大悲,我们又何必修行?他要不能帮助我们,他就不慈悲了!实际上他没有办法,他可以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别人。同样一个道理,我们自己可以改变自己,靠别人来改变自己,这是虚妄的,绝对不是真实的。

  如何改变命运?佛给我们讲缘,因为因,因是过去生中种的,你没有办法改变。果报还没有现前的时候,因要没有缘,它不会结果。但是缘,我们自己可以控制,譬如我们现在在这一生当中,我们闻到佛法,知道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存心善良,对人对物对事,我们都以善心去做,那就是我们抓住善缘。过去生中的业习种子,善因遇善缘,下面果报就善。一定要把这一生所有一切的恶缘断掉,你好的果报就现前。如果这一生当中,依旧是贪瞋痴慢增长,念念做一些利己损人之事,事情就麻烦了,你这一生所做的是恶缘增长,善缘减少,将来得果报,你恶业种子就现行,善业种子不能现行。所以佛教给我们,改造命运、转变命运,都在一个缘字上。

  诸佛菩萨知道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在十法界里面,他们选择佛法界、选择菩萨法界。佛又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在阿赖耶识里面的业习种子都是圆满具足的。你说我们讲因,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因,都有作菩萨的因,换句话说,也有堕阿鼻地狱的因,这个种子全有,人人都具足。将来你要是哪一道成熟,想到哪一道去,你明白这些事理真相,我们就有办法。佛给我们说出基本的原理,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法根本的原理。为什么会成佛?天天想佛就成佛。为什么会变饿鬼?天天想贪就变饿鬼,贪是饿鬼道的业因。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果报里面最殊胜的。由此可知,最殊胜的缘无过於念佛,所有一切善缘里面,念佛的缘最善。

  这个地方讲的是随业受报,不但六道是随业受报,十法界也是随业受报。『胜因生善道』,胜是殊胜,我们讲的善因。『恶业堕泥犁』,泥犁是无间地狱,在此地代表的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

  【俱舍论云,琰魔王国,於此瞻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余处。】

  《俱舍论》是小乘重要的论典,现在实在讲,不但是小乘佛法没有了,大乘佛法也不见得真的存在。在中国隋唐的时代,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十大宗派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先后成立的一共十个宗派。小乘有两个宗,其中有一个宗就是依据《俱舍论》,依这部书来建立一个宗派,就称它作「俱舍宗」,所以这是俱舍宗的根本论典。这一段是说明阎罗王他管辖地区的状况。他说在我们地底下五百由旬,五百由旬差不多就是我们地球的中心地区。现在我们晓得这里面是很高的温度,我们从火山口喷出来的也就能了解。里面的热度必定比喷出来要高出许多倍,这是佛经里面称之为地狱。第十九段:

  【长阿含经地狱品云,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

  这是佛在《阿含经》上讲的,《阿含》是小乘主要的经典,它有四大类,我们称之为四阿含。这是《长阿含》,有《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小乘的经论翻成中文可以说相当的完整。在现在的南洋,像泰国、斯里兰卡这些小乘国家,他们的经典是直接从梵文翻译过去的,我们汉文也是直接从梵文翻译的。现在我们的经典跟他们的经典比较,他们大概只多出我们五十几部的样子。所以在一千多部的经典,只多出五十部,可见得我们翻得相当完整。但是《阿含经》汉文译的,历代这些祖师大德们都觉得译得文笔不太好,没有大乘经译得那么美,现在读的人也少了。

  『阎浮提』是指我们地球。经上讲的这些方位,不一定是真正的方位。像《华严经》讲的善财童子参访,南巡,那个南不一定是南方。南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佛是出生在北半球,南面是赤道,热,表热,也表光明。五十三参里面南巡是表光明,这个地方的南是表热,地狱火热,取这个意思,不一定是南方。『大金刚山内』,金刚也是比喻,就是比喻大山,在这个山的底下『有阎罗王宫』,实在讲也是指地心,在地球上指地心,都说阎罗王是住在这个里面。『纵广』是讲它的面积,『六千由旬』,实在讲,时间跟空间都不是确定的,都没有确定。尤其是佛经上所讲的这些事情,完全是一切众生在感官当中他的觉察,他感觉到范围有多大,感觉到苦恼有多严重,是他一种感触。

  【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欲』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欲望。佛在经上,把一切众生的欲望归纳为五大类,称为五欲,财,众生都贪财;色,一切众生都好色;名、食、睡。财色名食睡就是五大欲望,所以经上常讲,财色名食睡叫地狱五条根。只要有一条,麻烦就大了,这是三恶道的业因。如果我们想永离三恶道,这五条要把它淡化,不要去执著它,才有超越三恶道的机会。如果对於五欲起严重的贪瞋痴,那没有不堕三恶道的。

  【密教中曰,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这是解释大悲、解释方便,密教里头有这个说法。『大悲为根』,不但密教中说,《华严经》中也是这么说,前面我们已经读过了。所以,显密都是讲大悲为根。『菩提为因』,菩提是觉,所以成佛、成菩萨最重要的业因,此地讲的业因是属於修德,不是属於性德,性德不需要修的,性德是每个众生各个具足的。此地论修德,修德里头最根本的,称之为根。没有大慈悲心,你怎么能成佛?所谓大慈悲心,就是以清净心、平等心无条件的去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个心就是大悲心。有了这个心之后,这个心要念念觉悟,觉悟就是永离情执,这是真正觉悟,这叫菩提。世间确实有不少有爱心的人、慈悲心的人,但是他情执没有断,所以他不能成就。他能够成就的是世间的圣贤,我们世间人讲大圣大贤,他能够做到,他不能够修出世间的果报,出世间的果报他得不到。所以,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

  『方便为究竟』,所谓究竟,就是表现在他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所作所为所表现的都叫善巧方便。这里面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充满了高度的智慧,现在人讲高度智慧艺术的生活,就是佛法讲的方便究竟,就这个意思。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这跟前面讲的意思相同,《华严经》上说的。所以佛法里面常讲,佛家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把底下这一段合起来看。

  【法华玄赞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玄赞》是《法华经》的注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音,梵语音译的,它的意思,『阿』的意思是无,『耨多罗』的意思是上,『三』的意思是正,『藐』的意思是等,底下这个『三』是正,『菩提』是觉。所以,这一句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人,我们就称他作佛,佛所得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在这个里面只得正觉,佛门里面称他为阿罗汉,阿罗汉是得正觉。如果要是得正等正觉,我们就称他作菩萨,菩萨是正等正觉。无上是正等正觉最高的,没有再超过它了,所以加个无上,这称之为佛。所以佛、菩萨、罗汉这三个名词,我们可以看作像现在学校学位的名称一样。现在学校的学位,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佛法里面,佛、菩萨、阿罗汉,确实是学位的名称。所以这个名词里面没有什么神秘,但是一般对於佛法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往往误会,都把佛菩萨、罗汉看作神明,这很糟糕,这是完全错了。

  任何一个人得无上正等正觉,都称为佛,如果得正等正觉都称菩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些例子。像其他的外教的宗教领袖,《华严经》里面,胜热婆罗门,那是婆罗门教的领袖,遍行外道,这都不是佛教,是其他宗教的领袖。但是他们也得到正等正觉,我们佛门都称他为菩萨。由此可知,佛法是平等的,佛法心量的确是广大,没有边际、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绝不是说你是外道、你是魔鬼,佛教没有这个说法,完全看你的行业。

  【大智度论八十五曰。】

  这是第八十五卷,《大智度论》一共有一百卷,八十五卷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只有成佛才能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一个人,这一个人就是佛。所有成佛的都称为佛,这一个人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不是专指一个,里头还有很多,就是这一个阶层,这个一,一人就是这一个阶层,都称之为佛。不像正等正觉,正等正觉里面就多了。我们以圆教来讲,从初信位到等觉一共有五十一个阶级,都叫做正等正觉,都称为菩萨。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它就多了。佛只有一个,只有一个阶级,没有两个阶级。正觉里面也很多,我们从小乘里面看到四果四向,就八个位次,再加上辟支佛,至少有九个位次,就是有九种人。菩萨有五十一种人,佛只有一个,这是『唯佛一人』。

  【龙树大士曰,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

  龙树菩萨出现在佛灭度之后六百年,他出现在印度,是大乘佛法的祖师。大乘佛法是从他弘扬开的,他以前,修学大乘的人很少,大乘不普遍,小乘佛法普遍。大乘是他提倡、是他弘扬,是在他手上发扬光大的。在中国大乘八大宗都以他作祖师,所以他是八宗共祖。八宗共祖,实在讲只有龙树一人,其他的菩萨都没有,唯有龙树是大乘八大宗的祖师。

  他这个说得好。『若人生彼国』,「彼国」是指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哪有堕三恶道之理?这个意思是说,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西方世界的这些菩萨常常到十方世界去应化、去度众生,也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乘愿再来。他再来,会不会堕三恶道?龙树菩萨说不会,决定不堕三恶道。但是他能不能到恶道去?他可以到恶道去,随时可以到恶道去,就像《地藏本愿经》上所说的地狱。地狱只有两种人可以到地狱去,第一种是造作地狱罪业的人,他堕落地狱去受罪。第二种是菩萨,到地狱里面去救度一切众生,他是愿力去的,他地狱进出很自在。造作恶业的人堕进去之后不容易出来,必须业障消除他才能够脱离地狱。所以,地狱只有两种人。如果不是这两种人,地狱在他面前,他也见不到。

  这桩事情使我们联想到章太炎老居士,民国初年,在文学界里很有名的,大家称他作国学大师,章太炎。过去在台湾,朱镜宙老居士是他的女婿,我认识朱老居士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岁,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他也很不错,活到九十多岁才往生,好像是比李炳南老居士早两年往生的,他大概是活到九十五岁。他曾经告诉我,他的老丈人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东岳大帝是大鬼王,他的地位仅次於阎罗王。阎罗王好比是国王、总统,东岳大帝好比是总督,他管五个省,所以这是个大鬼王。判官的地位是秘书长,地位很高,他做过东岳大帝的秘书长。他是活人,白天他有工作,也很忙碌,晚上他要到鬼道里面去上班,於是鬼道里面很多情形,很多的事情他也说给大家听。朋友们聊天,昨天晚上办什么案子、办什么事情,说给大家听。

  他是个读书人,也是学佛人,所以讲到地狱,他就感到地狱里头炮烙这个刑罚太残酷。他曾经建议东岳大帝,能不能把这个刑罚废除?太残酷了。东岳大帝听了他这个建议,也没有答覆可否,就派了两个小鬼带他,他说你先去看看,你先到刑场里面去看看。他就跟著两个小鬼一道去,小鬼把他引到地狱,炮烙刑罚的地狱。到那个地方,小鬼就指给他,他看不见。於是乎他觉悟到佛经里面所讲的,地狱里面所有一切景象是自己唯心所现的,别人见不到。他也不是菩萨,他也没有造过这个业,所以他看不到。这才晓得,不是人为的,人为的可以废除,地狱不是阎罗王设的,是造作地狱业因的人自己自心变化出来。就好像作梦一样,梦境是谁给你设计的?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才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这是自受自作,自己变现的苦难境界,自己去受,与别人不相干。

  【善导大师曰,乃至成佛,不历生死。】

  这都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纵然是生到西方世界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这个地位最低了,一直到成佛,那要多少时间?我们根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里面所说的,仔细去观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就是带业往生的这些众生,下下品往生的众生,甚至於包括边地,因为它边地只有五百年,时间并不很长,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应当是三劫到四劫,所以时间很短。在这个过程当中决定没有生死,没有生死就是一生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是一生成就。

  我们现在念佛往生,有没有生死?给诸位说,没有生死。这一生当中就没有生死,我们生死是世间人一种错觉,确实没有生死。因为你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自己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来接引,我跟他走了,哪有生死?这个臭皮囊就等於一件破衣服一样,脱掉不要了、丢掉了,确实没有生死。这一生的生死都没有,所以古德常讲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法门,非常的殊胜。如果不是往生,生死是决定要受的。

  【善导大师曰,诸佛欲显常住不变之相,是故现黄金色。】

  这是佛经里面常赞叹的金色身。那我们要问,佛身是不是黄金色的?要果然是黄金色的,我们觉得并不好看。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佛法里面常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你要依照文字去解他的意思,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喊冤枉,你不懂得佛的意思。金色的意思是取不变,我们在金属里面,唯有黄金它的色不变,银会变,会变色,其他这些金属品它有氧化作用,时间久了,它会变色,唯独金不变。所以金色就是取它色相之好,永远不衰不变,取这个意思,绝对不是完全都是黄颜色的。我们佛门里面造像用黄金色,表法的意思,要懂这个,是表法的意思,是取它的高贵、尊贵、不变,取这个意思。

  【日溪师曰。】

  『日』是日本。

  【此标中道实相色。】

  『标』也就是表示,金色是代表『中道』,代表『实相』,表这个意思,并不是真正黄色的。

  【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人民,纯一金色,无有好恶,彼我平等,情绝违顺。】

  这一段里面是解释,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我们在讨论《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头也曾经说过,法藏比丘当年考察十方诸佛刹土,他见到了诸佛世界里面的众生不平等。第一个不平等的就是身体,相貌不一样,肤色不相同,形体不一样。於是相貌好的、身体强壮的就高傲,生起傲慢的心;相貌差的、身体弱的就起自卑感,这就生烦恼了。烦恼从哪里生的?从这儿生的。所以他建立的世界,他要使所有一切的大众相貌都一样,肤色、形体都一样,那就不生烦恼,傲慢的念头就起不来,自卑感也不会有,这就是他所取的。他这一愿圆满了,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的相貌、形体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佛身是智慧功德集聚之身,无量劫所修的功德,体相没有丝毫的缺陷,所以生到那个地方人人相貌都圆满,这一愿实在不可思议。

  世间,以我们人道来说,每一个人的相貌是属於满业。满业的业因是什么?过去生中所修积的善恶业。修积的善业多、所修的善业大,这个人的相貌就是福相,我们世间人讲的福相。如果所修不善的业多、不善的业大,他的相貌就不庄严。正是所谓「相随心转」,这个心就是善恶之心,心地慈悲,他相貌看起来就慈悲;心地险恶,相貌就显得很凶很狠。所以相貌是自己修的。也有个说法,说世间人,四十岁以前,你的相貌一般常讲先天性的。先天是什么?是你投胎来的时候,你投胎,入胎的时候,大概你是依照父母的相貌变现出来。我们现在一般人讲遗传,其实不是遗传,是他很喜欢父母的相貌。他喜欢父亲的相貌,他就像父亲,喜欢母亲相貌,就像母亲,是那个时候取相的。但是四十岁以后,入胎取相影响逐渐淡薄了,而是你这一生当中喜怒哀乐、善恶心所变化的。所以四十岁以后的相貌,是你这一生修得的,相貌会变,四十岁以前的,那是先天的,四十岁以后的相貌是后天的。你能够积德修善,不但你的相貌会变好,体质也会变好,体质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经里面给我们讲这许多道理,这许多事实真相,实在讲有助於我们身心的健康。你要是参透了、懂得了,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我们这一生当中会得到很幸福、很美满。这是世尊发这样一个大愿。

  『我国人民』,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纯一金色,无有好恶』,他身相、色相是平等的,『彼我平等』。『情绝违顺』,违是违背自己的意思,顺是称心如意,这种念头你都生不起来,每个人的色相都是圆满的。

  【智度论八十八谓佛现此大人相者,因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说,则为现三十二相。】

  这是佛经里头常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是贵相,中国人相书里面所讲的标准,哪一种相是贵相,哪一种相是好相。中国人有这个说法,古时候印度人也非常相信这个说法。佛出现在北印度,北印度风俗里面所讲的好相,佛一出生他这个相统统具足。你们说有三十二种贵相,你仔细去观察佛像,他三十二种相都有,不但有,非常显著,这是随顺世间。

  现在人有现在人的标准,其他国家地区的人又有不同的标准,佛示现在哪个地方。我们看到非洲人,面孔画一道白一道蓝,身上刺了好多,他们认为那很美。由此可知,美的观念,每个地方人不一样,每个时代人审美观念也不一样。佛是出现在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示现的三十二相。因此我们要明了,佛、菩萨甚至於阿罗汉都没有相,有相就有执著了,你看《金刚经》上说的,「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菩萨没有相,佛菩萨现的相是随类现相,《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们觉得哪种相好,他就现哪一种相,佛没有一定的相,菩萨没有一定的相。

  我们看中国古代,有些画家画观世音菩萨变相图,五百种不一样的相,全是观世音菩萨。你喜欢他现哪种相,他就现哪种相,这叫随心应量。他为什么能做得到?因为他没有分别执著。我们这个相为什么不能变?因为我们有执著,认定这个相是我,不是这个相就不是我,所以就不能变化。佛菩萨决定不会认定哪一种相是我,他没有这个念头,所以他们随众生心起变化。这是说明这个事实的真相。

  【法界次第下曰。】

  《法界次第》是一本书,上下两卷。

  【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相无论好坏,它是属於果报,果必有因,善因感善的果报,恶因感恶的果报。所以从一个人的相貌,能够看到一个人心地的善恶,这是个普通的常识。当然这里面非常复杂,要真正能够辨别,确实我们一般人讲,需要相当的智慧、需要学问,才能够观相而知人。因此,佛菩萨的相好,就是他德行圆满的表现,他的善心、他的善行表现在体相上,表现在事相上。

  『使见者爱敬』,佛以这个方法来摄受众生、来接引众生。如果佛菩萨现的相很丑陋,他虽然讲得再好,听的人对他没信心,掉头就去了。而佛菩萨的色相那么样的圆满,让每个人见到都生欢喜心、都生爱敬之心,都愿意去亲近他,他用这个手段,现在讲拉信徒,这是接引大众的一种方法。所以,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知道佛、菩萨有殊胜的德行,殊胜的功德,值得大家崇敬。『人天中尊,众圣之王』,即使天王,帝释天王、大梵天王的相貌都比不上佛菩萨,所以这些天王对於佛都非常尊敬。这是为什么要现三十二相,在原则上讲,依旧是随心应量。

  底下这一段引用的是三十二相,这是《三藏法数》里面的。《三藏法数》这部书是古大德编辑的,专门解释佛教的这些名词术语,就像一部佛学大辞典一样。称它作「法数」,它是依据数目大小做顺序来编辑的。这个书现在我们也印得很多,提供诸位同修们做参考。这一段是解释三十二相,三十二相这里面都说到了,但是它的业因没有说,这个不如《金刚经讲义》。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里面,不但三十二相条条他都落下来,而且每一相的业因他都说出来,这个相好,是什么样的业因修成的。譬如广长舌相,佛的舌,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住,他的舌头很薄,可以盖住脸。这个相的业因是不妄语。所以佛在经上讲,一个人三世不妄语,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三世不妄语。佛的舌头能把整个面孔盖住,证明生生世世不打妄语。所以,每一个相都有业因。我们一般世间人舌头舔不到鼻子,就说明常打妄语。

  这段很长,我想把它省略掉,诸位同学要知道这里头的业因,业因重要,可以参考《金刚经讲义》,江味农居士说得很详细。我们翻过一百零二面,看第三十四段。

  【望西师曰,依此愿故,众生生者,皆具诸相,不假修得。】

  这个好,世间三十二相是修得的。佛也为众生示现,其实佛不需要示现,佛已经证得性德,性德里头就圆满具足众德,哪里还要修?可是佛为了勉励一切众生,毕竟一切众生没有办法快速成佛,没有办法超越三界。不能超越三界可以说非常可怜,经上常讲可怜愍者,福很薄,生活很苦,这些苦难,都是造作一切不善业所招来的果报。所以佛表现给我们看、示现给我们看,都是劝导我们断恶修善。这种示现就是成佛之后,就是你已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上常讲,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善因,百劫的时间修圆满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样样具足,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善行,才能感得这个果报。这个话我们现在很清楚,是佛菩萨表演的、示现的,在他来说不是真的。谁是真的?大梵天王是真的,佛在经上讲,大梵天王、转轮圣王,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们是修得的,佛菩萨是表演的。这个我们要清楚。佛菩萨表演、示现都是做给我们看的,叫我们向他学习,叫我们效法他、模仿他,意思在这个地方,这个意思可以说纯善。我们今天讲改善我们体质,改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幸福美满,佛的言教、佛的表演,都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

  现在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就殊胜了,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得到的相好光明跟佛一样,实在说,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古印度他们的标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才是究竟圆满。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各个都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真的。这些相『不假修得』,不是你修得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你怎么得来的?性德。性德怎么现前的?阿弥陀佛本愿加持的。所以我们自己只要修一条,就是信愿持名,你只把这一条修成功,那就是无量无边功德同时圆满,你得的相好跟佛一样。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这是难信之法。

  一个专修净土的人,相貌会变,你还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相貌就会变。如果你要问我,要修多久才会变?若是真修,半年就会变,不长!三个月到半年,相貌变了。如果说三个月、半年没有见面的朋友一看,你变了!真变了,你的相貌接近於佛菩萨。你的体质也会变,本来身体弱多病的,你也不需看医生、也不要吃药,你什么毛病都没有,体质会变,相貌会变。你要再问,它为什么会变?相随心转,你这三个月之中、半年当中,你专想佛,你心里除了想佛之外你什么都不想,它怎么会不变?我们今天念佛学了好多年,为什么会相貌一天比一天差?不像佛菩萨。虽然念佛、念菩萨,杂念太多,你不是专念,我们念佛是杂念,因此相貌不但不像佛菩萨,愈来愈差。这不是佛在经上讲的话不灵,是我们没照做。一定要专、一定要精、一定要纯,专念效果非常显著。三个月的时间自己就有感触,自己就晓得有变化,不一样了。半年以后变化就非常明显,自己也能感觉得出来。底下问:

  【问,具足此相,为华开后,将为前耶。】

  这个问得也很好。得到这种圆满的相好光明,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花开见佛之后得到这个相,还是花没有开就得到?我们也很想知道,他问得很好。

  【答,不待花开,是生得故。】

  这答得很明确,不需要等到花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这才叫真平等。花开后得到,那不稀奇,为什么?花开之后,自己所证得的境界已经是法身大士,因为花开,花开是见报身佛,是生到实报庄严土。诸位要知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花没有开,花开的时候是生实报庄严土。由此可知,花是表什么?花表十法界,花没有开,你没有出十法界;出十法界,就证入一真法界。这是花开的意思。

  这些说法都是讲的自分,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不论阿弥陀佛加持的这一分,不论加持,论自己修行的这一分,是从这面说的。如果论佛加持,平等,那就没有四土,也没有九品,平等法界。所以经上往往两边都说,我们要晓得哪一种说法是说哪一边的。像此地说法,『众生生者,皆具诸相,不假修得』,这是论加持的,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一到西方极乐世界,他的色相就跟佛完全一样。

  再说花没开,所见到的佛、所见到的菩萨,都是应化身,不是报身。虽然说不是报身,但是佛在经上又给我们说,西方世界佛的三身是一身,法身、报身、应化身是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无二无别,这又不可思议。绝不像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应化身,绝对不是报身。所以,这个世界是不可思议的世界,这个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修学这个法门的成就是不可思议的成就。我们这一生当中有幸遇到,这个缘非常稀有,应当要特别的珍重,应当在这一生当中要有成就。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六十八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68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零二面,第五行,从三十五段看起:

  【昙鸾大师曰,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

  这几句话里面的含义很深很广。这是说法藏菩萨,也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没有成佛以前,作菩萨,参观、访问诸佛刹土。见到诸佛刹土里面种种不同,像六道不同、十法界不同,不同的事情太多了。因为不同,他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高下,高下里面包括的事情可多了,范围非常之广。既然有高下,必定就起是非,是非起了就造业,这一定的道理。高下是分别,是非是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就造作罪业,造业就要受果报,於是六道轮回就这样现前。三有就是六道轮回,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长沦三有』,沦是沦落在这个区域之中。这个字里面的含义,实在讲是很不容易脱离,就是堕落到六道,想超越六道就难了,那是真正之难。如果不能够超越六道,佛在经上说得很多,我们自己冷静想一想也能够体会到,必定在三恶道的时候多,在三善道的时间少,这是六道的苦况。

  法藏菩萨见到了,生起大慈悲心,发平等的大愿。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不但没有六道,连十法界也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绝不可能有一个人生是非心,为什么没有是非心?因为它世界是平等的,里面不会让你见到高下,不会让你见到有不同的状况。所以那个世界叫平等法界,这是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所没有的。十方诸佛刹土,如果讲到实报土,确实有超过极乐世界的,比极乐世界更好的有,但是它有四土,四土不平等。要找一个四土平等的刹土,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是四土平等的,三辈九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平等;不会说品位不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一样,没有这个事情的。

  也许诸位看到《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观经》讲的九品不同,这桩事情,我们在讲席当中说过很多次。佛说经,所谓以二谛说法,二谛是真谛跟俗谛,俗谛是随凡夫见解来说,真谛是随如来果地境界而讲的,这是佛讲经说法的原则。《观经》上跟我们讲九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果报不同,那是论自分。如果自己念佛往生,也就是说不论阿弥陀佛愿力加持,那就不一样,九品不相同;如果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那就都一样。到底加不加持?一定要依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净土的核心,四十八愿就像国家的宪法一样。一切经里面所说的,那是地方上的法律规章,决定不能够违背宪法,决定不能够跟宪法抵触,就类似这个情形一样。所以,一定是要以四十八愿为准。四十八愿里面并没有讲往生品位不一样,到那个地方果报不相同,没有,四十八愿里头决定没有这种字样。从四十八愿里面看,一切都是平等的,连色身、相貌都平等,都没有差别。智慧、神通、道力样样都平等、样样都无差别,这是四十八愿说的。平等愿不可思议。再看底下这一段。

  【甄解曰,小乘前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漏尽通,依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

  这底下有个解释,「无色者,指无色定,文中三字」,就是三无色,「或为四字之误」。实在讲,应该是四字,因为无色界天有四层,也就是说无色界定,无色定有四种,这个可能是错了。「盖八定者,乃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也」,这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四禅八定。说四禅,是讲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讲八定,就是四禅之外,再加上无色界天的四定,四无色定,合起来称为八定。所以八定跟四禅是一桩事情,就是四禅再扩充就成为八定;不是四禅以外还有个八定,不是的。

  这是讲小乘人,小乘有六种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这五种叫『前五通』,加上漏尽,那就是六种神通。前五通,三果圣人都有,唯独四果阿罗汉,才具足六通,也就是他证得『漏尽通』。漏就是烦恼的代名词,漏尽就是见思烦恼断尽,证四果阿罗汉,超越三界了。所以前面这个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四根本定就是色界的四禅,它是依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而得来的。初禅,如果你要是得了初禅,你会有两种神通,天眼跟天耳,这两个是先得到的。因此,如果我们自己要勘验一下,我有没有得初禅?你从这里就能得到证明。你天眼有没有开?天眼开了,这里有墙壁,那个房间里有人,你能够看得到那边人在干什么,决定没有障碍。如果天眼开了,你自己就明了,最低限度你已经得到初禅,初禅有天眼通、天耳通。

  如果到二禅,你就有宿命通。宿命通就是知道过去,也能够知道未来,自己过去、未来都晓得。也能够得他心通,别人心里面想什么事情你知道,叫他心通,二果就有了。到三果圣人就有神足通,也叫做「身如意通」。这个能力就是变化,像《西游记》上讲的孙悟空七十二变,三果圣人就能变化。他变化的能力超过孙悟空,孙悟空只有七十二变,三果圣人变化不止七十二种,所以超过。四果得漏尽通,漏尽通是从哪里的?漏尽通是『四禅未至中间及』,应当是四才对,『四无色』,但是一定是三果更增胜。三果要证阿罗汉有两种情形,一种叫顿超,从四禅天直接就出了三界,不必经过四空天,他就超越了,这个叫利根的;就是所谓「依四禅未至中间」,他超越了,这是利根的。另外一种叫钝根,钝根的,他还要经过无色界天,无色界四层天,所以「及四无色」,才能够超越。这一句里面,说出三果证得四果的两种情形,我们晓得他这个能力是依定功发现的。

  由此可知,神通要不要修?不要修。佛告诉我们,这种通是本能,一切众生本来具足,本来就有的。能力为什么会失掉?失掉就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也就是说,烦恼障、所知障把这个能力障碍住。你有禅定的功夫,这两种障碍可以突破,能力就能够恢复了,道理在此地。这是说小乘,再看底下一段,大乘。

  【大乘依一切禅悉能之。】

  大乘跟小乘不一样,小乘是讲四禅八定,大乘,一切禅定都能够发通,发起这个神通。念佛法门是属於大乘,念佛法门就是依一句佛号,但是要会念,所谓是信愿持名。真信切愿,老实念佛,他心是定的,这种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现前,这个能力也能够恢复,随著你念佛三昧功夫的浅深,能力会恢复。功夫浅的,我们常讲功夫成片,大概到这个时候,有些事情确实他有预感,但不是很清楚,确实有预感什么事情将要发生,他有预兆。如果功夫深一点的,念到事一心不乱,大概这个六种神通都发现,念到事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更不必说了,那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老实念。

  由此可知,在整个佛法里,无论是宗门教下,净土宗也不例外,它的大原则、大纲领全是禅定。净宗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念佛三昧都是禅定。所以总原则就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这个戒是指守法,你要依照佛讲的理论与方法你去照做,这叫持戒。不是指的五戒十戒,那个范围太窄小,那是平常用在生活当中,教给我们断恶修善。

  【今此经所说,大异於彼说。】

  净土《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实在跟大小乘都不一样。因为大乘要得定,本能才能够现前、才能恢复。《无量寿经》上讲的,跟大小乘讲的不一样。

  【一切人天皆以佛愿为所依。】

  这个不一样。所以一个凡夫,甚至於业障很重的凡夫,念佛生到净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品烦恼也没断,什么能力都没有,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的能力几乎跟等觉菩萨一样。不但小乘比不上,大乘菩萨也望尘莫及。他怎么恢复的?怎么会恢复得那么快?他不是依定,依定要自己修,他是依阿弥陀佛本愿。你看,小乘的发通是依四禅八定,大乘人发通是要依靠三昧,念佛人得通是依阿弥陀佛本愿,这个不相同。

  【故云,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

  我们六通发现是这么一回事情。

  【事赞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岂容同於有漏禅为所依耶。】

  《事赞》这个两句话说得好。『三明』就是六通,「明」是通的能力达到显著明了,称之为三明。普通一般菩萨地,我们都称为六通。到地上菩萨,一般大乘经上常讲八地以上的菩萨,他们那六种神通就称为三明,所谓三明六通,三明是八地以上的境界。自自然然乘佛的愿力得到的,你看这多殊胜。『须臾合掌得神通』,「须臾合掌」是念佛,念佛乘佛愿力。

  这一段解释得好,把大小乘一切修行人本能发现的所依,给我们说出来,我们到底依靠什么。所以,净宗不同於『有漏禅所依』。

  【要集云,不於四静虑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

  《要集》这句话也很有趣味。不像大小乘圣者,跟他们不一样,大小乘圣者都是从四种禅定里面得神通的,『而修神通因』。『四静虑』就是四种禅定,前面讲过四禅八定。他们修得很苦,纵然神通能力得到了,他的能力有限。我们不说别的,说四果阿罗汉,这是小乘位子最高的。他们通的能力,以天眼通为例,通常一个阿罗汉,他的天眼能见的范围是一个小千世界,这个范围不大。阿罗汉里面天眼第一,诸位《弥陀经》上念过,阿[少/兔]楼驮,阿罗汉当中天眼第一。《楞严经》里头翻作阿那律陀,就是阿[少/兔]楼驮,它梵音是一样的,翻的人不一样,音稍微有一点差别。

  阿[少/兔]楼驮的天眼是修得的。当年他在世尊的会下,听经的时候精神不能集中,常常打瞌睡,被释迦牟尼佛教训一顿。这个教训很有效果,他也真正发愤,七天七夜没有睡觉,把眼睛搞瞎了。所以世尊教他修一种定,「乐见光明定」,他是修这个定修成的。这个定修成之后,所以他叫半头天眼,他不需要用眼睛,他整个头都能够见,能够见到三千大千世界,能够见到一个大千世界,这是阿罗汉里面天眼第一。但是只能见一尊佛的刹土,另外一尊佛的刹土他就见不到了,这是说阿罗汉的通力有限。菩萨的能力比他强,大乘经上佛说过,有些菩萨能见三个大千世界、五个大千世界,乃至十个大千世界、一百个大千世界、一千个大千世界,就是一千尊佛的刹土。那个见量还是有限,虚空当中诸佛刹土无量无边,你见到一千个、一百个,算不了什么。

  但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你看得佛本愿加持,经上告诉我们,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的能量已经达到尽虚空遍法界,可以说是跟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没有两样,真平等!这不是假的。阿弥陀佛没有说,生到我这个地方来做我的学生,你们的能力总比我差一等,没有,四十八愿里头没有。完全跟他一样,实在不可思议。所以『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有这么大的神通,不需要另外去修。『不亦乐乎』,那个修修得很苦,时间很长,稍稍不小心都落在魔道里面去,我们常讲著魔。我相信在中国、在外国许多地区,在道场上我们常常看到有修学不如法,发生障碍的这些同修,常常见到,这都修行不如法。

  【甄解据大乘义章云,一宽狭不同,如地持说。】

  这一段文很长,这是《大乘义章》里面的,也是讲神通的因。『宽狭不同』,《地持经》上讲。

  【声闻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六千国土,为通境界。】

  『二千国土』,不是讲的两千个佛刹,不是这样说的。要说二千个佛刹就是二千个三千大千世界,不是声闻、缘觉有这么大的能力,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看到的。这个二千是小千、中千、大千,是不是这个意思也很难讲,因为它并没有讲清楚。就是一个小千世界里面,所包含的星球就太多了,它这个地方指的国土是不是指一个星球,都很难断定。这是说他们神通的范围广狭不同,缘觉比声闻高,要高出两倍,他的能力高出两倍。我们看「今经中则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为通境界,可见差异之甚」,百千佛刹,这个佛刹是大千世界,跟前面讲的不一样。

  【二多少不同,二乘一心一作,不能众多。】

  我们在《地藏本愿经》里面看到,婆罗门女遇到一位阿罗汉,他是四果罗汉,向他请教,她的母亲造作罪业,现在在什么地方?阿罗汉要入定,入定之后他才能见到。出了定才告诉她,你的母亲现在在哪里。那就是『一心一作』,他要不入定,他不知道。他一次入定只能办一桩事情,不能一次入定办很多事情,那也不行。为某桩事情他入定,他能够解决这桩事情,这就是一心一作,『不能众多』。为什么?阿罗汉的妄想、分别没断,执著没有了,执著断了,见思烦恼断了,但是妄想分别没断。所以,法执未破,我执已经破了,法执没破。

  【诸佛菩萨化现十方世界,一切色象,一时能现五趣之身。】

  这个不一样。诸佛菩萨能够同时现十方诸佛刹土,同时能够现无量无边的身,不像阿罗汉一心一作,这里头的能力差别太大了。

  【三大小不同,二乘化现大身,不能入小。】

  二乘人可以变化,前面讲的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他能够变大身。但是他变大身,大身不能入小。

  【化现小身,不能容大。】

  他要化现个小身,那个小身不能包容大的,也就是说他大小有障碍。

  【诸佛菩萨现大身满三千界。】

  诸佛菩萨能现这么大的身,现虚空身。

  【能以大身入一尘中。】

  这是事事无碍,大能够入小,

  【化现小身如微尘。】

  他也能够现小身,虽现小身:

  【能以小身容受一切。】

  大的境界入小身,那个小身能够容纳得下,大小无碍。

  【又佛菩萨於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

  为什么不能?刚才讲了,他的分别心没有断掉,所以他这个能力不能够现前。

  【四迟速不同,二乘欲至远所,多时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

  『如意通』就是神足通。譬如二乘人,二乘人的速度,三果就有神足通,三果比不上四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比不上辟支佛。这讲的是他们的速度不相同,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够到达。

  【诸佛菩萨,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

  『诸佛菩萨』,这些菩萨们都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他们的能力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一念』是很短的时间,就能够到达『十方世界』。尤其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能力特别的殊胜。

  【五虚实不同,二乘所化现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实用。】

  二乘人能变化,阿罗汉、辟支佛能变化,虽然能变化,但是不能得实用。他所化现的是相似的境界,像我们现在在电视、电影银幕上所看到的,境界现前,但是你『不得实用』。他有能力把他方佛国土或者六道的情形能够变现在你的眼前,叫你统统看到,他有这个能力,可是你没有办法能够参与,这就是不得实用。

  【诸佛菩萨所化现,皆能实用。】

  诸佛菩萨能把过去世变现在你的眼前,你可以入到他们那个境界里面去;也可以把未来的世界展现在你面前,你也能够进入到未来世。这就是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讲的时空隧道,佛菩萨确实能够做得到,人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能够进入到未来。这是讲它有实用。

  【六所作不同,诸佛菩萨化无量人,各令有心,随作一事,令人异辨,二乘不能。】

  诸佛菩萨有这种能力。『化无量人』,「化」是变化,我们一般讲分身,小乘人也能够分身,小乘人分身有限,大乘菩萨分身无量无边。由此可知,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天到十方诸佛国土里去拜佛、去听法,怎么去的?分身去的。他分的那个身就跟自己亲身去的没有两样,他真得到,真正有感受、有受用。阿罗汉也能够分身,但是分身的量有限。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过,隋唐时代确实有阿罗汉在世间,他有能力分身,我们看到的是他分身应供。法师要回印度去了,这印度的高僧,在中国弘法不少年,这边的人都很感激他,大家都供斋,请他吃饭,他都答应了。到第二天去应供,五百家供斋他都去了,所以每个人家都很高兴,法师今天到我这儿来应我的供养。到第二天送行,十里长亭送行的时候,每个人说,昨天法师很赏面到我家来,那个人说他到我家了。大家才晓得,这个法师有分身的能力,他能够同时分五百身,同时应五百家的供养。这是我们在《高僧传》上看到的。

  此地佛菩萨变的,能力就大了。譬如阿罗汉他分五百身,是同样办一桩事情,去应供。他这里分无量身,能够叫每一个身做种种不同的事,这是二乘人做不到的;不是办同一桩事情,是做各种不同的事情。

  【七所现不同,诸佛菩萨但现一身,令人异见,但出一声,令人异闻,安住一土,十方俱现,二乘不能。】

  这里说了三桩事情,这三桩事情都是不可思议。佛菩萨现一个身,能够叫一切众生看到这个身不一样。他这一个身,一个身没有动,随著众生的心起变化,真是随心应量。譬如中国大陆的普陀山,普陀山很多人都晓得有个潮音洞,观世音菩萨常常在那个地方现相。许多人去看,看到观音菩萨,看完之后,说出所现的相都不一样。同时见的,不是有先后,大家同时看,看到没有?看到了。他问他,他也看到,都看到了。结果到以后大家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每个人讲出不一样。

  普陀我没去过。一九八二年,香港圣一法师去过,那时候刚刚开放,他们有三个人一同去的,同时在那里见到观音菩萨。见到之后,大家向观世音菩萨礼拜,拜了半个小时,相没有了,都非常欢喜。以后大家来问,你见到的是什么样子?圣一法师说,他见到的是戴著毗卢遮那佛的帽子,毗卢帽,我们一般放焰口的时候戴的毗卢帽,身上是金色的,面孔完全是金色的。圣一法师见到是金色的,戴毗卢帽的。另外一位法师见到的是我们一般讲的白衣大士,像画里面画的白衣大士那个观世音像相彷佛。第三位法师讲,他看到的是个出家人,剃光头,比丘相。你看三个人同时见的,结果说出来不一样,三个人不一样。同一个身,各人看到不一样,这不可思议的境界。

  『但出一声,令人异闻』,这就是所谓「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菩萨讲经说法是一个声音,听众每个人听到的时候,都觉得佛讲我的语言,都能够听得懂、都能够听得很清楚。

  第三,『安住一土,十方俱现』。这个特别是像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他有没有离开极乐世界?没有离开。他坐在阿弥陀佛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他坐在那里没动,也很专心的在听讲,十方世界他都化身去了;十方诸佛刹土,佛面前都有他,他都在座。他有这个能力,这是二乘人阿罗汉、辟支佛做不到的。

  我们读这一段,可以说帮助我们了解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殊胜的能力统统现前。底下一段说:

  【八化根用不同,如涅盘说,诸佛菩萨,六根互用,二乘不能。】

  《涅盘经》这么说的,《楞严经》上也这么说的,六根可以互用。眼不但能见,眼也可以听,耳不但能听,耳也可以见、也可以嗅香、也可以尝味。他眼耳鼻舌身六根可以互用,这是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的,他们做不到。

  【九自在不同,如涅盘说,诸佛菩萨,凡所为作,身心自在,不相随逐,其身现大,心亦不大,身现小,心亦不小,喜忧等一切皆尔(意谓身现喜,心亦不喜),二乘不能。】

  这一段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诸佛菩萨的心没有动,就像《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不碍无住,无住不碍生心,没妨碍。『其身现大』,他能够现大身,但是他心没有起变化,心里没有想我现在很大,没有这个意念,他心不动,身动了,现的统统动了。或者『身现小』,心也没有小,心永远是如如不动的。身现的喜欢的相,欢喜,或者是手舞足蹈,但是心没动,心里头依旧是如如不动。大乘经上常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就是这个境界,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我们凡夫看不到,凡夫看到佛菩萨跟普通人一样,一样生活、一样活动、一样的欢喜、一样的苦恼,凡夫看到他是这样,没想到他的心里清净无为。他那个完全在演戏,表面上现的,是应付众生的,众生欢喜他也欢喜,众生忧悲苦恼,他也现忧悲苦恼,现出这个相。众生现的面孔喜,他心里真喜,现的面孔忧,他心里真忧虑,他心会动。佛菩萨现的相,外表跟众生一样,里面完全不一样,里面如如不动。这一段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乘不能』,二乘人没有这个能力。

  【合赞云,今则大乘不共之通,而更加本愿力,岂混同凡小通。】

  这是讲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无量寿经》经题上就冠上大乘的字样,《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大乘不共』的神通能力,就是与其他的大小乘不相同,又加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威神的加持,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人的神通能力,跟凡夫小乘神通能力决定不一样。凡夫神通的能力来源有三种,这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修得的,修里面多半是修定,得神通。第二种是报得的。像现在大陆上发现有很多,他们现在叫特异功能,实在上讲就是佛法里讲的天眼通,这是最多的,也有他心通的。他不是修来的,他是生下来就有的,这个我们讲是报得的。第三种是药物。有些药物服用之后也能够发通。人间得通有这三类。小乘,前面已经讲过,他是从四禅八定里面修得的。

  【甄解曰,事谢於往名为宿。】

  这是讲宿命,六通里面讲的宿命通。

  【往法相续名为命,於此照知无壅,名宿命通。】

  这是解释『宿命通』,「宿」是过去,也就是他有能力知道过去世的事情。知道自己过去世的事情,这个能力称之为「宿命通」。

  【会疏云,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这是显示宿命通能力大小不等。小的,只能知道自己,不能知道别人,而且只能知道自己二世、三世、五世,这个我们也常常听说有,这不是假的。能力大的,不但能知道自己,也能知道别人,这是定功深的、能力大的,能知道别人过去生中的事情。知道别人,像阿罗汉一样,他必须入定,从定中他才能知道,知道别人的。他要不入定,他不能知道别人的。

  一般经上说,阿罗汉的宿命通能知五百世,这是普通的阿罗汉,能够知道五百世。而菩萨能够知『百千万世宿命』,过去生生世世他所作所为的这些事,他都知道,他有这个能力。而且能知道六道一切众生过去生中所作所为之事,这是宿命通能力大者。

  【日澄宪师云,不知宿命故,於善不进,於恶不恐,万善懈怠,众恶造作,只为不知宿业也。】

  『澄宪师』也是中国唐朝时代的人,日本一位出家人在中国留学的,这都是很有成就的。他有这么一段话说,由於我们一般人没有这个能力,不知道过去世,不知道自己,所以『於善不进』,就是不肯修善。『於恶不恐』,自己造作恶业不知道恐怖、不晓得害怕。自己眼前胡作妄为,对於善事懈怠,不肯认真努力去做,对於恶事他敢造,他敢造作恶事。『只为不知宿业』,都是不知道自己的因果报应。底下这一段话:

  【彼罗汉忆泥犁苦。】

  刚才说了,阿罗汉能知道五百世,他有宿命通,他知道五百世。这五百世当中必然堕过地狱,现在想到那时候在地狱里头受的这些苦难,还心有余悸。

  【流血汗。】

  这括弧里说,「有阿罗汉忆及先世在地狱中种种惨痛,怖畏之极,流出血汗」,心有余悸,他怎么敢再做恶事?所以,敢做一切恶事的,不晓得过去生中受的业报,不知道!

  【福增。】

  这是一个人的名字,「古德之名」,是古大德,不是福增加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名号。

  【见先身骨忽开悟。】

  这也是修定,得到禅定,在定中见到前世的尸骨,见到前世,则豁然开悟了。

  【又有人不知先生母,以为妻。】

  这就是讲这一生当中的眷属,他不晓得现在他的太太,从前是他的母亲。

  【不知先世怨,养为子。】

  他有个小孩,他不晓得这个小孩是前世的冤家债主。

  【不知先身父,以为美食等。】

  现在吃肉,吃得很好吃,不晓得所吃的畜生,前世是他父亲。这些事情佛经典里面说得很多,说明六道轮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皆迷宿命事。】

  对於过去生的事,迷了,完全不知道。

  【著今世乐,忽闻本缘,皆生厌心者也。】

  『著』是贪著世间五欲六尘之乐,完全不知道过去生中的因缘。佛菩萨为之开示,他们明白了、开悟了、接受了,对於六道轮回生厌离之心。六道里面就是这么乱,而乱的复杂程度实在是难以想像。你才晓得,世出世间圣人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真的,因缘果报,如是如是而已。什么人清楚?超越六道轮回,回头再看看,就清楚了、就明白了。

  【静照云,若识宿命,则不自高。】

  这是静照法师讲的,如果明了,『识』是明了的意思,明了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业因果报,这是宿命,生生世世的业因果报,贡高我慢的心就没有了。为什么?曾经堕过地狱,曾经做过饿鬼,曾经变过畜生,有什么了不起?哪一样比人高?所以傲慢的习气自然就没有了。

  【忆念过去无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国。】

  我们这一生当中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知道净土法门,决定不是这一生的事情,这是过去无数功德的成就。正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确实是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为什么过去生中没能往生?没能往生只一念之差,差在哪里?舍不得离开五欲六尘,正是佛在经上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你的贪爱没有断。不但世法不能贪,佛法也不能贪,为什么?能不能出三界,是问你的贪爱之心有没有断,不是说贪爱的对象。你贪世法跟贪佛法是一样的贪,没用处。要断贪心,不是叫你换贪的对象,这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

  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要统统放下,心里面不能有丝毫的沾染,也就是我们常讲忧虑、牵挂,不可以有一毫一分。只要有一丝毫忧虑、牵挂,你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这是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念佛没有能往生的原因。这一生当中我们又遇到这个缘,知道过去没有往生的原因,要把这个因断掉。『但依佛誓』,佛誓就是四十八愿,我们依靠四十八愿决定能往生,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待人接物念念与四十八愿相应,那就『得生此国』。

  【澄宪云,往生彼国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

  这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第一桩事情,你会对於阿弥陀佛、对於本师释迦牟尼佛、对於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传法的这些菩萨祖师,你会真正生起感恩戴德之心,为什么?无量劫来因因果果的事情统统知道了。『先知宿命』,这是澄宪师说的。实在讲,见到阿弥陀佛,六通都恢复了。他说先知宿命,这只不过是特别显示初往生的人那种感恩戴德之心。底下一段:

  【智度论五曰,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例如天人,则天道为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五道为下地)中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

  这是讲『天眼』,『自地』就是自己现证的位次,这是《大智度论》里面佛说的。我们听了这段话,就能够联想到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眼洞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自地」是什么?我们不敢说是阿弥陀佛,这样说好像太过分了一点。我们自己只好说阿惟越致菩萨,这个可以说,经上讲了,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大乘经上常说的,七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觉,是这个位次。以这个为自地的话,七地以下一直到阿鼻地狱,此界他方,他方是指尽虚空遍法界,都能见到。而且你的宿命通能力也几乎跟佛一样,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家亲眷属统统都见到。现在他们在哪一道,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统统见到、统统听到,这个时候你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们。你要没有能力见到他们,见到也不认识,你怎么帮法?所以,统统有这个能力。这一段也显示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六十九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69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零五面,第五行,从四十六段看起:

  【会疏曰,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见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也。】

  这是说「通」的能力,从这段文来看,大致上是讲的天眼通跟宿命通。能够见到六道众生,在这一道死,生到另外一道,他所受的苦乐种种境界,这些事实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这是讲通的能力。『及见一切障内障外』,我们现在晓得佛经上这一句所说的意思,正是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不同的时空,现在科学家讲的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我们没有办法突破时空的障碍。像我们现在人道,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叫三度空间,四度空间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不晓得,五度、六度更不晓得。三度、两度我们知道,这是「障内」的,透过三度之外的,还有无限度的时空,那是「障外」的。这个里面世间跟出世间『种种形色』,由此可知,神通力量发现,就突破了一切障碍,这样才把事实真相看清楚。今天科学家无论用什么方法去探测其他太空星球,发现或者有没有生物,都是障内的,因为他没有办法突破时空。

  这桩事情,如果对於佛法稍稍有一点涉猎的人都知道,我们这个世间是凡圣同居土,有菩萨住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凡夫见不到。诸位看看《虚云老和尚年谱》,这个书架上大概就有,虚老和尚朝五台山,文殊菩萨住在五台山,只有特别有缘分的人见到,没有缘分的人见不到。在过去,法照禅师他老人家,曾经参与过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法会,离开之后,沿途还做记号,怕迷失路,希望下次再来。结果走了没多远回头一看,那个道场没有了,一片荒山。这就是说明,菩萨时空跟我们世间人时空不一样,他是得菩萨神力的加持,在那个时刻突破,他能够参与。

  《三昧水忏》里面迦诺迦尊者的道场,那是阿罗汉的道场,悟达国师去治人面疮,到他的道场把人面疮治好。离开道场,回头再看看那个庄严的道场,也没有了,也是一片荒山。都证实不同的时空,这是讲菩萨、罗汉。实在讲,鬼、狐仙里面,你们看《聊斋》,看《子不语》,还有《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所记载的,这些鬼神变幻出来的境界,有的时候人有缘也到那里去了,也跟他们很欢乐,到第二天睡觉醒过来,是坟场里面。昨天晚上那个欢乐、那个气氛、那么多人,那么庄严的宫殿都没有了。鬼神跟我们的时空也不相同。所以,你要不能突破时空,你怎么能够知道宇宙众生的情况?这不可能的事情。在中国笔记小说里面,记载这么许多的故事,外国传说也很多,中国人跟外国人没商量过,可见得这些确实都是事实真相,必须有能力突破。

  佛教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突破?用禅定,这很有道理。首先你要了解,这种不同时空是怎么形成的?大乘经上佛说得很明白,时空原来没有障碍,所以称之为一真法界,没有障碍。一真法界变成了无量的法界,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执著是最糟糕的,执著那个圈子是最小的,你要能够破执著,就破了一部分的时空。如果能把分别也断掉,妄想分别断掉,那就是无量的时空全部突破,恢复到一真法界。而一真法界里看的芸芸众生,还在那里妄想分别执著,他们所现出来的那些境界,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他住的是无障碍法界,《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住的是无障碍的法界。所以诸位要晓得,障碍与无障碍就在妄想分别执著。佛的确是千经万论、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离开一切妄想执著,时空就突破了,你才能够见到真相。只要你有妄想分别存在,你就有障内障外。不但障外的事情你完全不知道,障内的事情你知道也很有限,这是实在的。再看底下这一段。

  【龙树大士曰,二乘中小声闻不作意,一千界为通境,若作意者,见二千国土,大声闻不作意者二千,作意者三千,缘觉小者,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皆见三千大千世界事。】

  这里面讲的一千、二千、三千,有末后这一句就非常清楚了。这个一千、二千、三千是讲的小世界。佛在《华严经》上跟我们说世界大概的情形,佛只能讲大概,不能细说,为什么?细说很复杂,而且不一定。所有一切法,诸位要记住,都不是定法。你要问为什么法不一定?因为众生妄想分别执著不一定,千变万化,刹那刹那在变,哪有一定?能够说出来的,只说出一个大概,就是他起伏变化有个幅度,我们常讲大致不离谱,他有个动的范围。就这个范围上来说,我们就有个相当的概念,这是佛说一切法。

  大致上,这一个单位,称一个单位世界,佛经上讲的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同一个日月所绕。我们今天天文学家发现的单位世界,我们讲太阳系,但是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并非须弥山为中心。太阳绕什么转?那个中心大概就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所以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后面有一篇文章,他附在里面,他提出他的看法。现代科学证明了,我们太阳是绕著银河系转的,银河系的中心,在天文上称之为「黄极」。像我们地球,地球自转有个轴心,这两极,南极北极,有个轴心。银河也有个轴心,银河轴心称之为黄极,我们中国历法里面叫黄道吉日,黄道就是黄极的赤道,不是我们地球上的。可是八大行星的运转都在黄道,都在这个轨道,八大行星,这是很早时候就发现了。因此,黄老居士提出的看法,他认为佛经上讲的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而不是一个太阳系,是一个银河系才对。

  以一个银河系作一个单位世界,佛经上说了,一千个这样的单位世界组成的才叫小千世界;佛经上讲的小千世界,就是一千个银河系。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这叫一个中千世界。此地讲的『一千界为通境』,就是一个小千世界。『二千国土』就是两个小千世界,因为一个小千世界里面就有一千个世界。声闻、缘觉他的通力大到极限,也不能超过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讲的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称为三千,是因为它有小千、中千、大千,是这样组成的。所以三千大千世界,诸位要晓得是一个大千世界,不是三千个大千世界,是一个。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这个范围非常广大。在宇宙当中,像这样的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

  我们要问,为什么二乘圣者他们的能力不能够越过三千大千世界?再给诸位说,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轮回。这些圣者执著断了,我执破了,但是分别妄想未断,所以他的能力超不了大千世界,没有办法超过。必须把妄想分别也断掉,他才能跟诸佛菩萨一样『见无量世界事』,就是无量大千世界的这些事他才能见到。龙树菩萨这段话讲得很好。再看底下这一段,四十八段。

  【宋译第五愿曰,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能见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粗细色相。】

  宋译是指《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最后的一种,就是《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这是宋译的经题。夏老会集就是采取宋译的经题,完全采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只是把经字省掉了。后面这段是汉译的经题,他是把两个经题合在一起,汉译的经题是《清净平等觉经》。他把这两个题连起来,真是也都是现成的,这个题也是选得太好了,题也是会集的。在愿文里面,宋译的好像是三十六愿。它这个愿文里头是『一切皆得清净天眼』,「一切」就是所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乃至於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者,这个一切都包括在其中,到西方极乐世界都得「清净天眼」。

  『能见百千俱胝』,「俱胝」是「百万」,这个数字是百千俱胝。下面这个单位是亿,『那由他』翻成中国意思是「亿」。他通的能力有这么大。『粗细色相』,这么多的诸佛刹土,此地所讲的世界是大千世界,不是前面讲的小千世界,是大千世界。这是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

  所以,这些经实在是殊胜无比,稀有难逢,我们要是没有接触到,哪里晓得这么多事情。知道这样殊胜、这样稀有的弥陀净土,我们为什么不求生?不求生的,那真叫大傻瓜。李老师在注解里面,讲那些不求生净土的人叫「非愚即狂」,不是愚痴人,就是狂妄人;换句话说,他不正常。一个正常的人,哪有不希求西方净土的道理?李老师说这个话过不过分?实在说得不过分。我们要问问,我们现在有没有求生净土?嘴里各个都说我求生净土,心里面跟净土所讲的完全相违背。怎么相违背?今天有人赞叹你、称赞你,你喜不喜欢?今天有人欺侮你、欺骗你,甚至於伤害你,你有没有瞋恚?如果你还有喜怒哀乐,你就是假的,你不是真的求生净土。真求生净土的人,世间五欲六尘、七情五欲统统放下,这是真正求净土的人。往生西方净土,诸位同修要知道,不是佛号念得多,不是《无量寿经》念得多,《无量寿经》一天念一百部也不能往生。阿弥陀佛佛号一天念十万声、二十万声也不能往生,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怎样才能往生?心净则土净,那边是净土。

  大小两本,大本是《无量寿经》,小本是《阿弥陀经》,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都教我们信愿持名,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难道念错了?佛说得没错,我们自己搞错了,我们自己以为念这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搞错了。错在哪里?我们只有持名,没有信愿。他不晓得这三个东西是一而三,三而一,不能把它分成三段。我执持名号,我发愿求生,你的愿不是真的,你对这个世界还舍不得离开,可见得你那个愿是假愿,不是真愿。这诸位要知道。我信,信也是假信,不是真信。果然真信切愿,对这个世界一切人事物决定不会挂在心上。刚才我跟他们同修们说,弘法利生的事情也不挂在心上。诸位要晓得,弘法利生是福报边事,与往生净土毫不相干,这也是修的人天福报。必须要做到像《金刚经》上讲的无住生心才行。弘法利生的事情可以做,做了怎么样?若无其事,他心清净,心里干净。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行;无作就是无住,作就是生心,无住跟生心是一桩事情,这才叫清净心、这才叫做修净土。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就行了。你在念里面有分别、有执著,这不行!如果在这个世间还有所贪恋、还有所好恶,那就完了。那所修的就是六道轮回里面的福报,这一生决定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事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不要错用了心。

  佛法教给我们是高度的智慧,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要高度的智慧。所谓高度的智慧,就是清净心,就是一切都可以应付,心里头若无其事,干干净净,丝毫不染,这与净土就相应。

  【望西曰,或土众生,以不见於诸苦果,故不恐苦因,亦以不见诸乐果,故不修乐因,法藏愍念此等众生,选择此愿摄众生也。】

  『或』是或者,『土』是国土,就是或者有些国土里面的众生,因为他没有看到苦果。这一句所说的,就如同佛经上讲我们娑婆世界的欲界天、色界天,天人享受天福,没有看到受苦的人。经上讲欲界天,讲忉利天,忉利天层次不高,只有在临命终时七天才现五衰相。他的寿命那么长,苦的相现出来的时候,不过七天而已。所以一般天人把苦果疏忽掉、遗忘掉了。因此,他对於苦的因也疏忽了、也不著重了。若在人间,经上讲二十种难,「富贵学道难」。富贵人天天享福、天天享受,他样样都不缺乏,他觉得人生很快乐,也把苦因疏忽掉了。苦因是什么?贪瞋痴慢,这是苦因。你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好,经上念了,不错,毕竟他没有见到,因此虽然念佛,也不肯认真,为什么?乐的果没有亲自见到。

  佛祖教我们读诵大乘,我们也有不少人依教奉行,天天在读诵大乘,可是读诵有口无心,不能领会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这也不是偶然的,必须念到心地清净才能体会,一分清净心体会一分,十分清净心就体会十分。如果心地不清净,一天念一百遍也不能体会;换句话说,真实的受用你得不到。你如果真能体会到,向往之心、恋慕之心,他真生起来,对於这个世界他真放下。莲池、蕅益大师跟我们讲欣厌,对这个世界厌离,我们世间人讲厌世,真生厌离之心,厌离娑婆,向往极乐,这个心生起来。娑婆世界里面一切人事物与我都不相干,它善也好、恶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生活才能得清净心。

  而学佛人最大的忌讳是造口业,口业太容易造了,天天张家长、李家短,批评人家的是非得失,叫造口业。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心有高下,心有严重的污染,你对於佛法修学毫不得力。真正修行功夫得力,心地清净,他口业就清净了,他身业也清净。身口是表现在外面,意清净,意是心。《无量寿经》讲的三大纲领很重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修清净心,外在能影响内在,内外双修,「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一句佛号念的功夫才叫得力。把所有一切是非长短全念掉了,这叫做念佛。因为一切是非、善恶那都是迷、都是惑,迷惑,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把迷惑念掉,破迷开悟。悟就是觉心,觉心是清净心,觉心里面没有染污。自己必须要入这个境界,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空过,这一生遇到净宗的机会就真的抓到了。要在这一生超生,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干傻事。

  假如你的心不清净,今天我们非常热诚的在修学佛法,也在很认真的断恶修善,烦恼、习气、妄想、执著没断,你所修积这些叫大福德。大福德到哪里去受果报?来生来世一定有大福报,如果你五戒十善能够达到这个标准,你来生得人身,得人身必定是人间的帝王,现在民主时代的总统。跟著你同修的这些人,将来都变成你的院长、部长,都变成你的大臣。因为你贪瞋痴慢习气没断,你在这一生当中结的冤家对头也不少,将来人家那些人也有大福德,他也建立国家,好了,你们两个国家就要发生战争,像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你杀害那么多的众生,你的福报享尽,第三世堕阿鼻地狱,那个要出来就难了。唯有学佛的人头脑清楚,才会把这个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世间是什么?世间的真相,就是善恶业因果报循环相续的现象,就这么回事。所以世尊在《金刚般若》上教诫,「菩萨不受福德」,这个有道理。决定不接受福德,决定没有一念要享受福德的念头,都不能有,你才能保持清净心。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保持高度的智慧,你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保持著高度的智慧。高度智慧就是清净心,才能与净土相应。

  所以法藏比丘,这是讲他在因地里面,看到许多刹土里面有一类众生这个现象,所以『选择此愿摄众生也』。这是说明他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可见他发这个愿是有根源的,愿不是凭空发的。

  【会疏曰,肉眼昧劣,不见一纸之外,但缘目前,思从於此,不见地狱重苦,勤修无勇,不见净土胜乐,欣求念淡。】

  《会疏》这一段也讲得很好,都是讲我们现在修行人的状况,愚昧无知的状况。我们肉眼凡心,心量窄小,眼光浅短,隔一张纸就看不见了。我们的思想、见解就受了这个局限,不能够超越。『不见地狱重苦』,所以我们修行不能够勇猛精进,功夫常常懈怠、懒散,没有见到苦。等到地狱相现前的时候,后悔来不及,那个时候太迟了。『不见净土胜乐』,胜是殊胜,无比殊胜的乐报你没见到,所以对於净土求愿往生的心很淡薄,这个意念很淡薄。我们冷静去观察就很清楚,不要看别人,看自己。修行人最好不管别人的事,管别人的事,烦恼就现前,管自己。六祖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界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要管他干什么?管自己。看看自己还有没有这些障碍?还有没有这些毛病?这些障碍就是障碍我们不能生净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我们曾经多次遇到这个法门而没有成功,那些因素我们都要了解,障碍我们清净心的。我们还见不见世间过?还要不要干涉世间过?如果还见到,还要干涉,那就坏了,那就是自己的过失。

  这些事情,实在讲不必是学佛人,学佛人是世间第一等智慧的人,世间的读书人都懂得一个道理,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句话重要的意思,不是叫你看别人,那个人讲是非,他大概是个是非人,不是的,是讲自己。我自己要是常常讲是非,反省一下,我就是个是非人。六祖大师讲的话也是叫你照顾自己,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清净心,时时刻刻防止清净心被污染,这叫守道,修道、守道。我们对於世缘这个意念,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念,冷静做个比较,哪一个强?口里说强没用处,「我要求生西方,愈早去愈好」,话说得很好听,这边一样也放不下。由此可知,心与口是相违背的,它不相应,这是我们念佛人的大病。念佛人,在过去李炳老讲的,一万个念佛人能够往生的也不过就是三、五个,原因在哪里?都在此地,世缘没有放下,往生的念头很淡薄。

  我们翻过来看一百零六面。

  【澄宪曰,呜呼悲哉,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厌离心缓,报谢思怠。】

  这是很沉痛的感叹之辞。『呜呼悲哉』是沉痛的感叹。凡夫『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这是三恶道的苦报。在美国电视里面,常常有个节目,「动物奇观」,希望我们学佛的同修这个节目可以多看看,你可以看到畜生道的悲哀。你看动物的互相残杀,所以六道里面称之为血途。畜生死,没有不流血的,互相残杀。你看这个,再看佛经,容易生警惕之心。畜生道一部分苦我们见到了,饿鬼道、地狱道比这个更苦,我们没见到。

  『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我们的父母过逝了,他到哪一道去?他受的是什么果报?如果没有学佛,在世的时候造作罪业,像《地藏本愿经》里面婆罗门女、光目女她们的父母,在世的时候不信佛,杀生、吃肉、毁谤三宝,造作这些重业,他在哪里受报?师长之恩与父母是相同的。我们现在学佛了,没有学佛之前,有世间法的师长,学佛之后,我们有教授佛法的师长,他们果报在哪里?教我们佛法的老师,他是我们的榜样,他今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的是乐报。不知道求生净土的,依旧在六道轮回。这些事实真相,因为我们见不到,所以对於六道厌离的心迟缓。

  『报谢思怠』,思是念头,报恩的念头,「报」是对父母,「谢」是对师长,谢都是报恩的意思,报父母之恩、报师长之恩这个念头懈怠了。为什么厌离心缓、报恩思怠?就是你没有见到苦乐的真相,你没见到,所以勇猛精进提不起来。再看底下这一段。

  【渧记云,如会疏等言。】

  这一句是指古德对《无量寿经》的注解,综合古人所说的。

  【愿兴约灭恶生善,厌苦欣净,若尔,则非真土所得之益而已。】

  『真土』是讲极乐。

  【今正约真土所得者,或有净土,其土圣众,虽有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或有净土,其土菩萨,但虽得天眼,而不能圆具五眼,是以殊兴此愿而已。】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段是综合古德所说的,古德所说的我们虽然看得不多,前面也曾经看到几条,都能够与这一段意思会通。『愿兴』,兴是兴起,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发愿。发愿,『约灭恶生善,厌苦欣净』,这个意思就是讲,发愿就灭恶生善来说,就厌苦欣净来说。「厌苦」是娑婆世界苦,娑婆世界六道轮回里面有三苦。欲界里面的众生,苦苦、坏苦、行苦统统具足,都得要受。无量无边之苦,归纳起来不外这三大类,这三苦。色界天,苦苦没有了,它有坏苦、有行苦。因为色界天人五欲断掉了,财、色、名、食、睡,我们常讲七情五欲,他断了,他有禅定的功夫,所谓是禅悦为食,禅定功夫这些烦恼不起现行。我们净宗里面讲伏烦恼,它并不是断,它伏住了,确实五欲的念头、七情的念头,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念头他不会起来了,不会起作用,因此苦苦没有了。苦苦就是通常讲的八苦,他没有这个。他有坏苦,他有行苦。到无色界天人,四空天,无色界天人连身体都不要,因为他没有身体、没有色身,当然他也不需要住这些宫殿、房屋,他不需要,因此他坏苦没有了。但是他有行苦。所以佛给我们讲三界统苦,愈往上面去苦愈轻,愈往下面苦愈重,最轻的是四空天人,最重的是三恶道。真正知道苦你才有厌离的念头,不再干这个事情,要放下、要舍弃。「净」是讲西方净土,对於西方净土有充分的理解,有真正的认识,知道这个地方超越一切诸佛刹土。而且弥陀跟我们有缘,我们想去是真能去得了,为什么不去?「欣」是欢喜,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强烈的愿望能够生起来。这是说两个世界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应当要这样做法。

  下面说『若尔』,假如是以这个为前提,『则非真土所得之益而已』,「真土」是极乐世界,若尔,那就不是极乐世界所得的利益。为什么?综合前面诸位大师所说,『今正约真土所得者,或有净土,其土圣众,虽有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这前面我们读过,这是指十方诸佛刹土里面大小圣者。『或有净土,其土菩萨,但虽得天眼,而不能圆具五眼,是以殊兴此愿而已。』这是法藏比丘在因地里面,因为看到十方世界这些修行人,二乘圣者、诸菩萨众,虽得通,他通的能力有限。像小乘的圣者,他通的能力不能超越一个大千世界。所以阿弥陀佛才发这个大愿,才兴起这个大愿,那大愿就是底下讲的,我们再看下去,底下是愿文。

  【故愿成就文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阿弥陀佛发这么个大愿。他的愿都兑现了,若有一愿不兑现,他发愿不成佛。他现在成佛已经十劫,每一愿都兑现。这是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果报太殊胜。

  【等谓得一天眼则圆得五眼。】

  他方世界菩萨,得天眼不能圆具五眼,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人,得天眼就圆具五眼,那怎么能相比?「本经第三十品中,彼佛刹中,一切菩萨,修行五眼,是其证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是圆具五眼,也都修行五眼。

  【是以能见尘数佛国。】

  『尘』是比喻微尘数,数不清的,无量无边。

  【明照众生,死此生彼。】

  这里面的一切众生,从这一道死,那一道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有一切的状况都看得清楚。

  【济生利物,常作佛事。】

  菩萨看到这个事情,明了这些事实状况,大悲心自然就生起,应化到世间,普度一切有缘的众生,他普度『常作佛事』。佛事是什么?总而言之,唤醒众生的迷惑之事,都叫做佛事。佛是觉悟的意思,众生迷惑颠倒,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些事都叫佛事。所以,佛事的范围非常之广、非常之深。

  【是此愿之胜益也。】

  『益』是利益,『胜』是最殊胜的利益。

  我们读这些文字,要紧的是要细心去体会,认真的去反省,不能够含糊笼统看过,那个样子就得不到利益了。底下一段。

  【会疏曰,天耳通者,能闻一切障内障外,苦乐忧喜,语言音声,无壅也。】

  『壅』是阻塞,「无壅」就是通畅无阻。你要是得天耳通,西方世界的人天耳彻听,那个境界也是微尘数佛刹一切众生苦乐忧喜的音声你统统听得见,所以才生起大慈悲心。第五十五段。

  【魏译曰,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是阿弥陀佛的愿文,就是四十八愿的愿文。魏译是康僧铠翻的本子,康僧铠翻的是四十八愿。『国中天人』,就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这些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哪有天人?天人之说,世尊在经上明白的为我们开示,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前的身分。像我们念佛发愿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叫我们天人,我们从人道去往生的,有从天道去往生的人。到那边,那边都是菩萨,身分就改变了。你是在没有改变身分以前,这个意思,这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不论佛力加持,是论你自己现在断惑头数的说法。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作了阿惟越致菩萨。实际上,我们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断,等於他方世界的天人,这是第二个意思。

  所以这都要清楚,不能够忽略的。怎么个说法,他都有说法的道理在里面,而且其中决定没有冲突,的确是圆融的。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最下、能力最差的人,他也得天耳,而且天耳的能力跟诸佛与大菩萨几乎无二无别。后面是弥陀发的愿,『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悉就是全部,全部的意思,就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都包括在其中。

  【唐译曰,国中有情,不获天耳。】

  『有情』跟人天的意思差不多。有情,情就是烦恼,烦恼没断的,叫做有情。

  【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逾缮那外名说法者,不取正觉。】

  这两愿是一个意思。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的天耳能够听到十方一切诸佛说法,他们的天眼能够见到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所以,他可以不必离他的座位,十方诸佛说法他都见到、都听到。他还要到诸佛刹土那里去拜佛、去供养,那是表他的恭敬心,亲自到那个地方去供养诸佛。所以,上能闻诸佛说法,下能听到一切众生苦乐的音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圆满。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我们从这个地方深深的去体会,细心的去思考,我们当前应当怎么样修学?

  当前,自己一定要知道我是凡夫,我不是菩萨再来的,我没有能力了生死出三界,我没有把握往生。在这个时候,什么最重要?往生净土第一重要。弘法利生可以摆到第二、第三,你才是个聪明人,才真正觉悟了。因为生到净土,你的能力恢复了,你可以到尽虚空遍法界弘法利生。如果这一生当中,我现在把弘法利生摆在第一,最重要,往生摆在其次,你一口气不来,还要搞六道轮回。这一轮回,这一生所修行的就忘得干干净净,你岂不是大错特错!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明白人,怎么肯做这个傻事情?所以晓得我们今天是求生净土是第一,换句话说,我们修清净心是第一,其余的这些工作我们附带做的。虽附带做,我们也很认真、也很负责,我们随缘而不攀缘,就是有机会在现前,我们认真努力来做。虽做,记住,《金刚经》上说过的,要若无其事,如果损害我们清净心,宁可不做。古大德教我们的,唐朝庞居士就说过「好事不如无事」。他是个大富长者,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集中船上,沉到江底下。人家说,你那么多的钱,做点慈善事业帮助别人不好吗?他撂了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你们想想这个味道。

  所以,人家找到我们了,我们是要替他做事;他要不找,我谢谢他,我才不去拉信徒,才不去向人化缘。向人化缘,那叫找事做,那叫无事生事,那个错了。人家供养送来了,我们应当替他做。所以多就多做,少就少做,没,最好了,没就不做。事实真相要看清楚,清净心是第一。真的是世界危脆,人命无常,求生净土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桩事情。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七十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70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零七面,第五行,从五十七段看起:

  【澄宪曰,此通至要,地狱众苦之声,饿鬼饥饿之声,闻之镇,增大悲之心。】

  我们先看这一段。『此通』是指天耳通,天耳通很重要。因为有天耳通,地狱、饿鬼、畜生之苦你才能够听察。『闻之镇』,底下括弧说,「镇」可能是个错字,可能是「震」,震动,或者是「俱」,恐惧的意思,这个字可能是个错字。这是一种常识,凡是古书里面发现有错字,决定不能随便把它改正。如果说你看了这个字觉得有问题,你改一下,别人看到,也把它改一下,这个书传到后来就乱七八糟了,就不能看了。所以发现有错字,把它注在旁边,这个字可能是什么字的错误。古人对於典籍流传给后世的确是尽心尽力,他负责尽职,把原本,就是本来面目传下去。即使错误,也不更动、也不更改,这是个负责任的做法。所以这是怀疑,因为闻之镇,这个镇在此地讲不通,可能是什么字,加以注解。

  『增大悲之心』,增是增长,他听了之后,心里有所感动,生起悲悯之心。

  【干闼紧那之乐,神仙诵经之音,闻之常乐寂静之洞。】

  这一段都是说的天耳通。前面是讲,能闻三恶道的痛苦的状况,痛苦的音声。这个地方也能够听到干闼婆、紧那罗,这是八部鬼神里面的两种,是帝释天的乐神,就是乐队,演奏音乐的。「所弹琉璃之琴」,他们所弹的琴,「其音普闻此三千大千世界」,他们奏出的乐声,三千大千世界有天耳通的人都能够听得见。而『神仙诵经之音』也都能够听得见,所以你有天耳就方便了。你听了,『常乐寂静之洞』,你就非常喜欢。因为帝释天的乐队所奏的乐音,我们称之为梵音,就是清净音,听了之后确实能够帮助你心地清净。而不像世间这些音乐,听了之后增长烦恼,效果完全不相同。

  礼与乐,是中国自古以来教化众生的两大手段。礼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秩序,人人守礼,就是守秩序,使社会能够达到和谐。而乐是调心的,人有喜怒哀乐,心里面烦躁不平的时候,听了音乐,他的心就能平和下来。音乐所演奏的词章的大意,《论语》里面所讲的,孔老夫子当年在世,将当时这些乐章收集起来加以整理、选择,删诗书,订礼乐,他的标准只有三个字,「思无邪」;换句话说,乐章的演奏叫听到的人绝对不会有邪思,能令人心地清净,得正知正见。你看现在的音乐,实在讲,佛门的音乐也失掉了、也失传了。乐不是我们普通人照著谱,就可以能够演奏的,何况佛门的乐章连谱也没有,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圣人作之,贤人说之」,制作是圣人,圣贤人,才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

  这个地方讲,天神、神仙他们奏乐、唱歌、诵经,你有天耳通的人,你听了之后,心地自然就寂静。『洞』是洞府,神仙的住处,佛法里面讲的兰若,阿兰若,他们所住的地方非常幽静,你会向往。

  【况诸佛说法,闻悉受持,菩萨对谈,听并渴仰哉。】

  这是讲天耳最殊胜的,有天耳通,能听『诸佛说法』,能听菩萨在谈话,彼此在讨论,你都能听到,自然对佛法生起仰慕之心。这是说明天耳通重要。他为什么不说天眼通重要,要说天耳?这里头也有道理。《楞严经》上,文殊菩萨为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拣选圆通,他就选的耳根。文殊菩萨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六根比较起来,耳根最利,耳根最聪明。看,他未必能看得懂,听容易听懂。所以此地就说「此通至要」,耳根圆通非常重要,天耳通。底下一段:

  【澄宪云,世俗犹以知他心为要,况出世利物乎。】

  这一句是注的「他心通」。世俗之人都在揣摩人心,他每天想些什么?他念些什么?因为对於一个人的思想、见解能够明了,相处就容易,目的在此地。如果是一个领袖人物,统治就带来很多方便,何况诸佛菩萨。佛菩萨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契机。所以佛经称为「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就是不违背真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一切众生他们的想法、看法,菩萨知道,菩萨有他心通,因此说法就契机,所说的正是你心里面所想的,真正能替他解决问题。没有他心通那怎么行?凡夫说法没有这个能力,天耳、他心都没有。那说法怎么办?也有个原则,叫观机,这是大家要是想学著讲经说法,不能不知道的。我们是凡夫,没有他心通,哪个地方请我们去讲经,我们在没有去之前,先要去打听打听那边,在什么场合讲?地点很重要,是佛教的道场,还是一般的场合?在什么时候讲?春夏秋冬,这是四季,或者是早晨讲、或者是下午讲、或者是晚上讲。为什么要了解?一个人的情绪不一样,早晨、下午、晚上情绪不相同,这是观机。第三个就要打听,听众是哪些人?这些听众是老听经的,还是初学佛的?都要搞清楚,然后你斟酌情形,我应该怎么个讲法。即使讲经,我要晓得这个经应当是深讲还是浅讲,长讲还是短讲,提供你做参考,这叫观机。

  讲的时候要注意大众的表情,讲经要是看经本,不顾大众,听众走光了你都不晓得。所以讲经一定要看著大众的表情,看表情就是看他能领悟多少,他有没有听懂?他听懂,是个欢喜的表情;听不懂,他就呆在那个地方,神情就不一样。听得懂很好,听不懂,马上就浅讲,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讲,换比喻、公案、因缘来辅助。所以讲台上要灵活运用,不是死的。没通的人没有法子,不能不这么罗嗦。有通的人,没有这个罗嗦,听众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那就方便多了。所以这是说明,天耳、他心的确非常重要。

  【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圣众,不藉修持,自知他心,应其意乐,接化无方也。】

  《会疏》注解里面,所以说阿弥陀佛也是参访、考察十方世界这些众生的状况。因此,他老人家发了个大愿,因为十方世界的众生得通很不容易。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这个世间人得通,多半是修得的。可是修相当不容易,不是随便修学都能够得的,修行人当中,真正修行如法得通的人也并不多。所以阿弥陀佛就发愿,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不需要修持,弥陀本愿加持你,你神通就具足,六种神通都具足,而且神通的作用非常广大。有这种能力,你就可以能到十方世界,帮助诸佛教化众生。『应其意乐』,「其」是双关语,一个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他欢喜;一个是他教化一切众生,能令一切众生闻法欢喜。『接化无方』,接是接引,化是教化。

  【魏译曰,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这是康本,康僧铠译本的四十八愿的愿文。这里很清楚,若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得见他心智』,就是如果他不能得到他心通,「他心智」就是他心通的意思,六通之一。『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这个数字就太大了,我们今天所谓是天文数字。可见得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我们今天在此地起心动念他们统统都晓得。不要以为我们心里起个念头别人不知道,凡夫不知道,地球上的人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各个都知道,你能骗得了谁?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都知道,何况阿弥陀佛,何况观音势至!所以,《无量寿经》愿文跟经文,我以前讲经说过,你要是真正觉察到的话,你念了会寒毛直竖。我们不但一点坏事不能做,坏念头都不能起,阿弥陀佛、观音、势至都知道,一点都瞒不过。甚至於自己起了个恶念,自己不晓得,佛菩萨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无量无边,经上讲了,没有人能够算得清楚的,不像我们这个世界人少,才四十几亿。无量无边的这些菩萨各个都晓得,起个恶念、做坏事,你说多难为情,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欢迎你去,你也觉得不好意思去。这是读经一定要警惕到的。

  过去有这些恶念,那是没有学佛之前,没有接触到、没闻正法,情有可原。学佛之后还是动这些恶念,还可以原谅你,为什么?你虽然读经、听经,意思没听懂,所以还可以原谅。真的明了、真的懂了,再要起恶念,那就不好意思了。即使人家原谅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得很难为情。心要清净,心净则国土净,这才是弥陀弟子。我们看末后这一段。

  【甄解曰,二乘但知凡夫小圣粗心,不能知细。】

  这个『心』就是念头,这是讲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对於六道凡夫,上至色界天人,下至地狱道的众生,这些众生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他这个他心通的能力。但是他只知道粗的念头,微细的念头他不知道,阿罗汉不知道。对於大乘经论如果稍微熟悉一点,这桩事情不难体会,因为微细念头真的是难知。最微细的念头是阿赖耶的三细相,无明业相、转相、境界相,这是唯识经论里面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在此地就是极其微细的念头。佛告诉我们,什么人能够见到?要圆教八地以上才能见到,见到就转,所以八地以上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由此可知,这不是简单事情。七地菩萨尚且没有见到,声闻、缘觉怎么会见到?由此可知,此地说的粗心、细念,这个里面的层次差别很大。粗,粗到什么程度;细,细到什么程度,这里面有很大的差距。

  【诸佛菩萨所知微细,乃至佛心,亦能知之,安养菩萨,亦复如是。】

  这很了不得。『诸佛菩萨所知微细』,此地这个菩萨不是普通菩萨,就是《弥陀经》上所讲的「诸上善人」。诸上善人是指谁?是指等觉菩萨,因为等觉菩萨才是上善,没有比他更上的。十地,法云地的菩萨还有上,等觉在他上,所以上善是指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九法界众生极其微细的念头他都知道,这是讲他心通达到了究竟圆满的境界。『乃至佛心』他也能知之,等觉菩萨也能知道佛心。

  下面说了,『安养菩萨』,安养是西方极乐世界,安养菩萨是指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到实报品庄严土上上品,统统都是安养菩萨,安养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有这个能力。由此可知,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这些人,他们他心通的能力都跟等觉菩萨一样,不要修就得来了,这个方便。你不在西方极乐世界,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那谈何容易!证得圆初住位,然后还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你才能得到,才能入这个境界。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占了大便宜。我们再翻过来,

  【会疏云,此有三,一运身行,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胜解通,谓极远方,作意思维,便能速至。三意势通,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到。】

  这一段文是解释「神足通」。神足通的范围很广,就是我们讲的变化,能够随意变化。像小说里面讲的,《西游记》讲的孙悟空七十二变,七十二变就是属於神足通。七十二变的神足通是非常的小,大的神足通是无量无边,不是七十二,七十二太渺小了,无量无边,随著心念就能起变化。

  说之为神足,这是举他能力里面的一种,就是能够在很远的距离,他很短的时间可以到达,所以称之为神足。这里头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运身行,谓乘空行,犹如飞鸟』。有神足通的人能够飞行,也能很自在,他有这个能力。

  第二种『胜解通』。底下说『极远方』,这是很长的距离,为什么叫胜解?他不必这个身去飞行,他用思惟、想像,他想到哪里他的身体就到了。譬如我们这是在地球上,距离并不很长,我们在此地要想到台湾去,我们思惟,想台湾,想的时候身体就到台湾了。这个事情可不可能?很有可能。诸位在笔记小说里面看到,这些神仙甚至於许多讲狐仙,狐狸狐仙都有这个能力。狐仙堕在很深的井里面,井口一点点大,甚至於只有一根针孔那么大的一个小洞,它就用思惟的方法、用观想的方法,就出去了、就离开了。这也是属於神足通的一种。

  第三种,『意势通』,意势是心念,『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到』,他只念头一动,他身体也到了。因此,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菩萨,才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供养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他有这个能力。神足通里面还有一个,分身,他能够分无量无边身,十方国土他同时到达,同时供养,不耽误时间。所以供佛回来,回到西方极乐世界,时间都很短。他所要办的事都办圆满了,上供佛闻法,下化度众生,他都做得很圆满,他有这个能力。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大论云。】

  《大智度论》里面所讲得比较详细,因为这个论文长。

  【如意通有三种。】

  神足通也叫『如意通』,他能够随心所欲变化无穷,他有这个能力。

  【一能到,二转变,三圣如意。】

  所以称之为如意通。在小乘,三果圣人就有了,我们在一般经上读到的,初果他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没有。证到第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别人心里面起心动念他知道。宿命是知道过去未来,他有这个能力,还不能够飞行变化,到三果才有。三果就有神足通,如意通,但是他的烦恼没断尽,所以他没有漏尽通。必须证到四果阿罗汉,见思烦恼断尽,得漏尽通,则六种神通就具足了。底下解释:

  【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就是他可以在空中飞行自在。

  【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很远地方的境界,他有能力把它移到自己这边来,不需要去,他已经进入这个境界。很像我们现在电视一样,我们打开电视频道,很远的地方的景观移到我们眼前来,他有这个能力。

  【三者,此处没彼处出。】

  在这个地方,这个人忽然不见了,远处他出现了。这一条实在上,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能与质的转变,他有这个能力。我们身体是物质,他可以把物质变成能量,你这个身就没有了。想到那个地方,再把能量又恢复成物质,身体又出现了,就是这种方式。我们现在科学家知道这是很可能的,理论上讲可能,但是究竟怎么个方法来做还做不到。所以这就是现在讲的质与能的转变。

  【四者,一念能至。】

  就是前面讲的「意势通」,他的念头,一念他就能到达。这是说的『能到』,能到四种。下面讲『转变』。

  【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

  譬如身,他可以现大身,他也可以把大身变成小身,能大能小。

  【一能作多,多能作一。】

  这就是讲分身,他能够分许多身,也能将许多身回归到一身。

  【种种诸物,皆能转变。】

  不但他能够变幻他的形状、变化他的相貌,他也能变成植物、矿物,他都能变。他也可以变一棵树、也可以变一朵花、也可以变一块石头,他什么都能变。

  【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

  这是说外道,外道有能变的,他们的能力有限,最长不过七天,七天他就受不了,他就要回到他本来的样子。

  【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

  真是随心所欲,变化时间长短不受限制,不像一般外道有这个能力的人,他转变的时间有限。

  这些现象,现在在中国大陆称之为特异功能,我们学佛的人称他作神通。现在这个社会,佛门里面、佛门以外的外道,似乎有这种能力的人很多、很普遍。而这种能力确实很能够诱惑人。你说你讲经说法,你要费多少时间去修学,要用多少功夫去预备,在讲台上苦口婆心,人家还未必相信,还要遭受人批评。神通一示现,人家马上就相信,似乎这种方法接引众生很方便。

  我在早年,初出家不久,我有个同参,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明演法师。他就给我说,你学教学得好辛苦,你度众生人家未必相信,我去学神通,我一示现神通,他就不能不相信。於是乎他就跟屈映光上师去学密,他非常勤奋,也非常好学,跟屈上师三年,他就得了有一点通。大概是天眼、天耳,三年不难,三年他就能得到。他告诉我,当然他不会骗人,这个人是很诚实的人,决定不会妄语。他说他见鬼,大概下午五点钟以后,街上就有鬼出现,不过不多,稀稀落落的。到晚上九点、十点的时候,满街都是的。因为下午五、六点是鬼里头的早晨,清晨,出来的人很少,九、十点钟是热闹了,满街都是的,人鬼杂居。他来告诉我,我就跟他讲,我说你这个说法还是不太容易让人相信。他说为什么?我说只有你见到,我没见到,你见到鬼满街走,别人没见到。你说那个地方有鬼,人家说你胡说八道,他没见到。你不能够叫别人也见到,你没有这个能力,你自己可以见到,你没有能力叫别人见到。

  以后,他学了几年,我觉得他人不大对劲,常常跟鬼神打交道、往来没有好事。他的面孔浮肿,看那样子,但是不是胖,是浮肿,脸上颜色发青。我曾经将这个事情到台中去向李老师报告,李老师说不要去管他,各有因缘。以后没有多久他就过世了。所以跟这些鬼神常常往来不是好事,这是为什么佛不准菩萨、罗汉用神通来接引众生。我们在佛经上看到,初果须陀洹就有天眼、天耳通,三果以上的就有神足通,就能够变化自在。为什么不准用?诸位在大乘经论上常看到的,佛限制得很严。原因就是,如果佛菩萨用神通接引大众,妖魔鬼怪都有神通,这样就变成混淆,到底哪个是真的佛法,哪个是假的佛法,你没有能力辨别。所以诸佛菩萨不用神通,讲经说法,妖魔鬼怪不会讲经说法,他讲不出个道理出来,这一点他们学不到。他要学到,他就成佛了,他不是邪人,他是正人。所以,佛用正法教化众生,不用这些奇奇怪怪的神通这种方式,这是佛严禁示现神通意义之所在。末后讲:

  【圣如意者。】

  这是第三种。

  【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

  这个就如意了,如意里面范围很深很广,举一个例子,就是说他有能力转变。极不干净的东西,极不可爱的东西,他用观想的方法能把它转变,转变成干净,转变成可爱。

  【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

  佛能把娑婆五浊恶世变成清净国土,佛有能力。佛有能力变,为什么不变现出来给我们享受?佛在经上讲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明众生妄想分别执著力量很大,因为你这个力量,佛也没有办法转变。佛变现的境界自己受用,这一切烦恼、习气障重的众生,得不到佛的受用。这是一般大乘经上所说的。可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变现的净土,所有一切往生的人皆得受用。那又是为什么?是不是阿弥陀佛威神道力高出诸佛一等?不是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

  西方极乐世界特殊,跟其他世界完全不同。要用现在我们熟悉的辞汇来讲,就是十方诸佛刹土里头都有些老旧的原居民,他们的习气很深重,佛没有办法帮他改。西方极乐世界是个新兴的国土,里头一个原居民都没有,所有的人都是外面移来的。移民来的时候,他老人家的条件写得很严格,你心不清净统统不准进来。所以他是这么个条件限制的。十方国土里头都有心不清净的这些众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心不清净的众生都没有。我们虽然念佛,念得再多、念得再好,心不清净,还是去不了。由此可知,你烦恼不断没有关系,必须真正做到心地清净,一个恶念都没有,清净纯善之人,西方极乐世界欢迎你去。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可以接纳的,这个说法合情、合法、合理,讲得通的。他那个世界成立不长,才十劫。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那由他数也。】

  『那由他』是数字单位的名称,是古印度的名称。

  【古说不一。】

  这个数量究竟是多少?我们仔细去读这些经论,说法并不完全相同,不是一个讲法。

  【其小者,如玄应音义谓,那由他,当中国十万。】

  我们中国的十万,古印度称为那由他,一个那由他是十万,这是一个说法,经典上都有依据的。

  【其较大者,则谓那由他,隋言数千万。】

  这是隋朝时候翻译的,隋代称中国为隋,隋唐时代翻的经书最多,这个数字是数千万。由此可知,从十万、百万、千万、数千万,数量差别很大。但是最少的也是十万,可以说它总是十万以上,这样的数字称为那由他。

  【唯识述记七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

  《唯识述记》就是《成唯识论》的注解,窥基大师所做的。『七』是第七卷,跟我们解释『分别』。『有漏三界』,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有漏就是烦恼没有断,这个烦恼是指见思烦恼;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就是见思烦恼。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就是六道。六道众生他们的『心心所法』,要用现代的话来讲,他们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与看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他是『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他是以妄想分别执著为自体,哪里会正确?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没有错误,真正正确,这个人就称他作阿罗汉。所以阿罗汉才得到正觉,正觉就是他的看法、想法没错误了。由此可知,阿罗汉以下都不正确。初果到三果虽不正确,但是他依佛的经教,他能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完全依照佛陀的教诫;虽然没有自己亲证境界,但是他的观念也错不到哪里,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因此经论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在修学过程当中,就是我们现在,我们要依靠它来修正自己的观念,也就是对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想法,要依经典为标准。我们的想法、看法跟经讲的相应,这是正知正见;如果我们的想法、看法跟经典讲的相违背,一定要知道我们想错了、我们看错了,经上讲的决定是正确的,一定要依经上讲的来修正自己的观念,这叫修行。第二个用处,是自己真正得清净心了,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现前,这时候观看大千世界,观看无量诸佛刹土,这是你亲证的。你所见到的,你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你所见到的、所听到的,跟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是不是相同?如果相同,证明你所见所闻的是正确的,没有错误。如果在境界当中,你所见所闻跟经上讲的不一样,那你所见闻的境界不是真正的境界,是属於魔境,《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魔境界也很殊胜,但是跟经上讲的不一样。

  譬如早几年流通有个小册子,说有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过了回来,写了一本小册子,写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我有一年在香港讲经,畅怀法师拿这个小册子来给我看,问我靠得住靠不住?我就问他,我说你说呢?他说不太可靠。我就告诉他,那是胡造谣言。为什么不可靠?你拿来跟《无量寿经》、跟四十八愿来比,一看完全相违背,跟经上讲的不一样。这属於魔境,这不是佛境界,不晓得他是在梦中见的,还是在定中见的,不是真正的佛境界。还是有意造谣生事欺骗众生,图名闻利养,那我们都不知道,总而言之,一定要以经论为标准。我们在《高僧传》里面读到,远公大师,东晋庐山慧远大师往生的时候,跟大家讲,他曾经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所见到的状况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应,那就是真的。在临终的时候又见到,他告诉大家,他说我往生的缘成熟了。

  这是说明为什么六道众生的观念是错误的,就是因为他用的是什么心?他是妄想分别执著,是以这个为心。我们再看底下六十六条。

  【资持记曰,寂静即涅盘理也。】

  『涅盘』是梵语,这个名词的意思很深很不好懂,当然也很难讲。在四谛里面翻作灭,苦集灭道,灭就是涅盘。所以,涅盘有灭的意思。灭什么?灭烦恼、灭妄想。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灭了,就叫做涅盘。所以涅盘有『寂静』的意思,妄想分别执著灭了以后那个境界就是寂静的境界,所以清净寂灭,古印度称之作涅盘。

  涅盘也翻作圆寂的意思,这后面有,我们等到念到后头再说。我们再看下面这段。

  【往生要集上曰。】

  这是上下两卷,上卷说:

  【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

  这句话真的是道道地地把一切法的真相说出来了。此地讲的『一切诸法』,包含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也可以说包含十法界与一真法界,它的真相是『本来寂静』,清净寂灭。不但本来寂静,而且是『非有非无』,非有非无很难懂,「寂静」是从理上讲的,「非有非无」是从相上讲的。我们在不久之前,也用了很长的时间讲过一部《金刚经》。大家要把这一部《金刚经》多少能够领略、体会几分,对於非有非无多少会有一点概念。这个事实若能入进去几分,我们得的受用就很不可思议,世间人所讲的幸福美满,你真可以得到。但是你要不知道事实真相,幸福美满只是个好名词而已,有名无实。世间人常讲真善美,真善美是有名无实。如果你能够契入寂静,能够看出一切诸法非有非无,真善美你真的得到了,那个不是假的,是真可以得到。这也不必多说了,我们再看底下一段。

  【华严经曰,观寂静法,离诸痴暗。】

  『痴暗』就是愚痴,就是佛经上常讲的无明,诸烦恼中,这是最难断的。『离』就是断的意思,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好断,唯独无明难断。无明要用什么方法?『观寂静法』,观寂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入定,寂静是定。他用观这个字,好!观是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静是定,观寂静法是真实大乘菩萨的禅定法。禅定是定慧均等,这叫做禅。观是慧,寂静是定,定里头有慧,慧里面有定,定慧等持,定慧均等就破无明了。所以宗门(禅宗里面)教下,说到修行用功,从原则、纲领上讲都称为作观,或著叫修观,或者叫观照,他都用个观。我们会不会用?不会用,为什么不会用?因为我们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我们今天六根对外面的境界,起心动念都落到思惟,我们研究研究、我们多想想、思考思考,这不是观。观的意思不用这个。

  禅宗里面讲「离心意识参」,叫参禅,参是观的意思。由此可知,观里头不能有心意识。心意识是什么?这也很难讲。我们简单从它作用上来说。识是分别,作用是分别,意的作用是执著,心的作用是集起,唯识里面讲「集起名心」,叫做心。离心意识,不分别、不执著了,这就是观;如果有分别、有执著,就叫做妄想,就不是作观。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如果会,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就叫「观寂静法」。内而身心,外而世界,都是寂静法,你才看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身心世界无不如是,这就能破无明烦恼。

  【仁王经合疏上曰。】

  《合疏》是注解的名称,上卷说:

  【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俱寂默也。】

  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实际就是他在这个阶段这个地区教化众生的宗旨。以这个宗旨做为他的名号,让我们见到这个名号、听到这个名号,就想到佛教给我们的是什么。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一切诸佛菩萨乃至於罗汉都没有名号的,若有名号就不平等,若有名号就有分别执著。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没有名号,那个世界才是平等世界,平等法界,有名号就不平等。名号从哪里来的?名号是随众生心而建立的;换句话说,随著众生的需要,建立这个假名。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众生在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心不清净,所以佛的教学里头提出这个重点,『牟尼』,牟尼是寂静的意思。一切众生对待别人不慈悲,自心不清净,待人不慈悲,什么的修行法门都不能成就,所以世尊就用这个名号,「释迦牟尼」。释迦是仁慈的意思,能仁,教给我们对人要仁慈,牟尼是『寂默』,对自己要寂静,对自己心要清净,对别人的心要慈悲,这就是释迦牟尼的意思。

  在现前这一个时段、这一个地区,不管什么人要到这里来作佛,他的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我们众生的病根在此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区跟时间跟我们此地不一样,任何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都要叫做阿弥陀佛,不能叫释迦牟尼。为什么?那个地方人心都清净,用不著再叫牟尼,每个人心都慈悲,也用不著释迦。释迦牟尼拿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都不要,没用,他们都做得很圆满了。所以到那里成佛都叫阿弥陀。阿弥陀佛如果现在到这里来作佛,也叫释迦牟尼,才能度得了这边的众生。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的名号是随众生心而建立的,不是他自己有名号。而且这些名号都是假名建立,我们都不要执著,你要分别执著就错了。有不少人学佛,这个佛是先成佛,那个佛是后佛,这个佛是大佛,那个佛是小佛,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能成就,心一点都不清净,乱七八糟。这就是不解如来所说义,佛的意思一定要懂得。

  此地是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前面是『三业』,三业是身口意,身口意都清净。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意业,心清净,身、口当然清净。第七十段。

  【理趣释曰。】

  这是《理趣波罗蜜经》,『释』是注解,里面说:

  【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

  这一段跟《仁王经疏》里头的意思完全相同。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彻悟禅师讲无量寿经    

传喜法师讲无量寿经    

纯祥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德森法师讲无量寿经    

定弘法师讲无量寿经    

法然上人讲无量寿经    

佛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宏琳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净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因法师讲无量寿经    

开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宽运法师讲无量寿经    

仁清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道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显法师讲无量寿经    

信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讲无量寿经    

智随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慧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霖法师讲无量寿经    

自了法师讲无量寿经    

宗舜法师讲无量寿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