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第66-70集1998-2006年) |
|
大乘无量寿经 (第六十六集) 1999/10/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66 请掀开经本,第十八愿的最后两句,我们还是将经文念一遍: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一愿我们讲了好几次,实在是弥陀大愿的核心,我们必须要有相当的认知,对於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才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心,不至於造成误会。现在从日本许多地方传来,所谓「本愿念佛」,祖师们提倡是决定没有问题的,传到后世许多人曲解了祖师的意思,反而变成念佛人的一种障碍,这是我们不能不明了的。所以稳稳当当的修行,一定要依靠这一部《无量寿经》。所谓本愿,绝对不是只有这一愿;我们很清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每一愿都圆满含摄其他的四十七愿,愿愿如是,这才是本愿真正的意义。说穿了,确实就是这一愿,这个十八愿是核心。十八愿是什么意思?其余的四十七愿,就是这一愿的注解;四十七愿要不明了,这一愿还是没有搞透彻。这一部经到底又是什么回事情?我们同修们在这里听经听了不少,我们明了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四十八愿详细说明,它有连带关系。 我们今天念佛功夫不得力是事实,必须要警觉到,我们起心动念还是为这个臭皮囊,这样能往生吗?不行。所以我们的信心不能够建立,愿心发不出来,还要有意、无意在毁谤三宝,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说念佛只要依本愿就行,十念就能往生,什么罪业都可以造,没关系,带业往生。害死人!古德给我们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由此可知,《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无量寿经》。这个明显的告诉我们,《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整部的《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所以《华严》里面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要深深体会这个意思。十八愿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至心信乐」,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能做到?你要做到了,那就是本愿念佛,没错。至心,是真诚到极处。换句话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心里头绝对没有一个杂念,才叫「至心信乐」。决定不是说,信阿弥陀佛,还信名闻利养,还信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样掺杂在一起,这不叫至心,与本愿完全不相应。自己迷惑颠倒,自害害他,这个因果背大了。 末后这一句,我们尤其要提高警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是最重的罪业,佛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五种:第一个是杀父亲,杀母亲第二,害阿罗汉第三,第四是斗乱僧众,第五是起恶意於如来所。这是《阿闍世王问五逆经》佛说的,这五种罪,阿闍世王都造了。华严家所说的五逆,意思大致相同;他是杀父,杀母,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个说法一般学佛的同修都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也是这个说法。 为什么说这五种是大逆不道?杀父害母,父母对我们有生育之恩。我们这个身得自於父母,能够长大成人,得自於父母的照顾。佛在经论里面一再的教导我们,父母之恩跟佛恩是相等的,所以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净宗的同修,对於《观经》所讲的修学基础都非常熟悉,韦提希夫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求生极乐世界的方法,世尊没有开示之前,先说「净业三福」,明白的教导我们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说得很重,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所有一切人修行成佛,方法决定不是一种,所谓是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能成无上道,哪一个法门都能成佛,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对法门的选择,是因为各人的根性不相同,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修学比较便利。这个要懂,法门平等,众生根性不平等。但是无论什么人,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是以「净业三福」做基础,这个要懂。我们学佛如果净业三福修不好;换句话说,你基础没有,你的道业怎么能成就?像盖房子一样,你没有地基,你不能起房屋。没有地基,只能搭个茅篷,现在搭个帐篷可以。 三福是坚牢的基础,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所以佛法是孝道,佛法是师道。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佛法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圆满。成佛了,就是孝道、师道做到究竟圆满,我们要认识清楚。杀父、杀母,这个罪就重了,叫大逆不道,这是把你的基础完全毁掉了。五逆前面两个是亲,是孝道,后面三个是师道;你不能够孝养父母,你还杀父害母;你不能够尊师重道,你还要杀害老师。阿罗汉是老师,僧团是培养师资的学校,就像现在的师范学校一样。僧团是佛门的师范学校,这里面培养师资,你把这个场所毁掉、破坏。佛是我们根本老师,他老人家智慧大、福报大,什么人也害不了他。众生以恶意对佛,提婆达多害佛,出佛身血,让佛受了一点儿轻伤,流一点儿血,这是可能的;重伤是没有办法害佛的,但是他用心太恶了。所以这五种罪逆,诸位想想看,两个属於孝道,三个属於师道,跟净业三福前面这两句,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堕阿鼻地狱。 我们今天学佛,对父母不孝,这是常事。每一个人反省反省,我们对父母所尽的孝道都不够,没有尽孝;但是杀父害母,决定没有。可是对三宝里面所造的罪业,有意、无意可能都造。你要害阿罗汉,阿罗汉在哪里?你找也找不到。可是跟阿罗汉等流的,就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发心弘法的人,这一些人等同阿罗汉。他将佛法,不辞辛劳的介绍给社会大众,推荐给社会大众,目的是觉悟一切众生,你要破坏这样的道场,你要害这些法师,这个罪业跟五逆罪是相等的,叫等流罪。我们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读过,都是堕地狱。 佛在经上说,五逆罪必堕无间地狱,是一大劫中受无间苦。这一个大劫,是一个大千世界成住坏空,时间之长,天文数字。造这种罪业,结罪轻重不同,从什么地方知道他不同?看他的影响深广。如果影响得深,面广,这个罪就又要加重了,不只一个大劫,二个大劫,三个大劫,十个大劫,百个大劫,千个大劫都有。要看他造作罪业的影响深广来结罪,非常可怕! 前天我们同修送来一张,从电脑里面传来的一封信,这个信上没有地址,我们也不知道怎样回覆他。信里头内容告诉我,念佛的同修毁谤其他的法门,他说他听到非常难过。这个毁谤的人,说是我的徒弟、我的学生,他说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在此地可以告诉大家,现在老师管不了徒弟了。父母都管不了子女,老师怎么管得了徒弟?现在讲人权,讲民主自由,他爱怎样就怎样,他不犯法,所以现在不可以用伦理道德的眼光来办事。我们只能说,我没有毁谤其他的法门就可以了,别人毁谤,不干我的事。在过去父母跟老师要负责任的,现在父母、老师没有办法负责任,他不听。从前不听犯法,现在不听不犯法。 民国初年,大概在民国二十一、二年那个时候,我还记事。我大概是在什么年龄?十岁左右的样子。这六十多年前,中国的法律还有一条叫亲权处分,大概现在你们都不懂这个名词了。那个时候法律,有亲权处分,有这一条。有这一条,儿女不敢不听父母的话;如果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到衙门去告状,「我的儿子不孝,你们把他枪毙」,那个法官拿来,不需要审问,立刻枪毙。父母有这个权,为什么?父母都不要你了,父母是最疼爱子女的,父母不要你,可见得你这个社会无法容身,你赶快去吧!那个时候亲权处分。到以后,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这条法律取消了。所以从前儿女,纵然做坏事情,表面还要服从,不敢得罪,怕父母一发脾气,要杀你,你没有办法,谁都救不了你。 现在民主自由开放,什么都讲人权,尤其是在外国。我有一年在旧金山,也是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小孩出走了,离家出走。家里父母到警察那里去告诉,请警察帮忙把小孩找回来。警察先问他:你小孩今年多大年岁?他说:十八岁。警察一听十八岁,你还找他干什么?美国十六岁就可以独立,就可以离家出走,父母就不能管他了。十六岁以上就不管,十八岁了,你还要找他干什么?你看看有什么法子!所以我们要明白现代环境,我们只能够劝导,没有丝毫约束的权利。听的人,他喜欢听,喜欢做,他的善根福德因缘。他不高兴,他要任意毁谤,谁都不能奈他何!后来算总帐是因果,法律它不管你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现前社会的状况,我们自己要懂得,看到人谤佛、谤法、谤僧,我们唯有合掌念阿弥陀佛替他消消灾;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但是同学们大家在一起学习《华严》,《华严》是世尊最圆满的教学,有理论,有方法,末后还示范给我们看。善财童子他是代表一个修学大乘的人,凡是修学大乘的人,他的名字都叫善财童子,不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叫善财童子。善是表善根,这个人有善根,财是表福德,《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善财的名号,是代表一个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个人就叫善财。五十三参,五十三是代表菩萨的修学阶段,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个位次;回向跟登地当中有加行,也算一个位次;十地、等觉、妙觉,一共五十三个位次,是代表这个意思,叫五十三参。这里面总共有五十五位善知识,代表我们现实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所接触社会各种各类的人物。 在接触里面锻炼自己,炼什么?将佛教诲我们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无量方法,法门就是方法,落实在生活当中,这叫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我们一天到晚的生活,教我们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在《华严经》里面叫做佛华严,过佛华严的生活。念佛人,是最标准佛华严的生活。善财童子参访第一位善知识,就是念佛的一位法师,德云比丘,他修的是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在无量法门,先讲念佛法门,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这个味道,一个开始,一个总结,自始至终不离念佛,用意非常之深! 每一位善友学一个法门,没有学两个法门,只学一个法门,一门深入,长时间的薰修。每一位修学人,他的态度,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没有毁谤;无论见到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是真诚的赞叹,哪有毁谤?我们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你才避免造罪业,为什么?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说的,你要认为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坏,统统是佛说的,你不叫谤佛?这些法门的经论,喜欢这些,排斥那些,谤法。自古以来,依照这一些法门修行,成就的人有多少?圣贤僧。所以有意无意,我们都在造谤佛、谤法、谤僧,这样的人不能往生。 我们在《华严》里面应当要学到,世出世间一切法个个第一,没有第二,所以我们礼敬的心才生得起来,不会有骄慢,不会贡高。我在大众当中,我很特殊,别人不如我,今天讲特权,佛法里头没有特权,佛法里头是平等法,佛跟一切众生都平等,生佛平等。这是大经里面所说的总原则、总纲领,决定不可以违背。明白了,真正体会到了,不但是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平等,只有赞叹,决定没有毁谤。佛法之外,世间还有许许多多的宗教,许许多多的学派,诸位要知道,也平等。 这个平等,一般人很难体会到。「生佛平等」这句话,诸位常听,经论里面常常看到。生是众生,九法界都是众生,地狱跟佛平等吗?畜生跟佛平等吗?我们眼睛里头决定不平等,佛眼睛里看绝对平等,只是形相不一样。相是假的,相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性是真的。宗门常讲狗子也有佛性,狗子的佛性,跟释迦牟尼佛的佛性,跟阿弥陀佛的佛性,没有两样,一样的,它怎么不平等?佛从性上看,所以《华严经》才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是有情众生平等,无情众生植物、矿物也平等。 什么叫一真法界?平等真法界,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一真法界就在我们现前。佛见到,我们见不到。佛何以见到?佛平等心,见到的是平等法界。我们的心极不平,所以一真法界就在面前,我们都见不到。诸佛如来,诸佛从相上讲,《华严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叫诸佛。为什么?他们都见到一切众生的真性。有情众生分上称之为佛性,无情众生分上称之为法性,法性跟佛性一个性,他们见性了。见性的人,心是平等的;没有见性的人,心不平等,心有高下。所以诸位修学,你自己有没有见性,从这个地方勘验,自己就明白了。不要去问别人,问别人靠不住,现在骗人的事情很多。 我有一年在洛杉矶讲经,洛杉矶有五个年轻人,这五个年轻人自己以为开悟了,明心见性。怎么知道?说是有西藏的这些仁波切,给他摩顶授记,这五个人开悟了。他们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瞧不起人。我去讲经,难得他还来听;听完之后,要我给他证明,他们是开悟的。我一看,摇摇头,你没开悟。他很生气,他问我:西藏仁波切都说我们开悟了,法师,你为什么说我没开悟?我说:我没有开悟,你来找我,你怎么会开悟?骗人的事情太多了。开悟的人心是平等的,他还有贡高我慢,还要来找我麻烦,这个人哪里会开悟?所以自以为是,是道道地地的烦恼习气丝毫都没有断,他悟在哪里?被人家骗了。 所以我们自己修学功夫,自己可以勘验,都在日常生活当中,顺逆境界,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接触都生欢喜心。这个欢喜心不是从外面刺激来的,外面刺激那是苦乐忧喜舍,那是烦恼、是习气。这个欢喜心是从自性里面,法喜充满,是平等心里面流露出来的。佛与大菩萨、法身大士,见一切众生满面笑容,和蔼可亲,他是自性流露。凡夫欢喜,称自己意思欢喜,那是什么?那是烦恼的现象,我们一看就看出来,假的不是真的。唯独佛菩萨的欢喜,经上讲「常生欢喜心」,他那个欢喜永远不变的,与顺逆境缘不相干的,这是真乐。在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个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那个乐叫坏苦,西方世界如果是苦乐之乐,我也就不想去了。他不是苦乐之乐,他是自性性德自然流露,这是我们应当要向往的,应当要发愿求生。 这个地方讲,造五逆罪能不能往生?看样子,好像是不能往生。可是你要把经文看清楚,五逆要连著「诽谤正法」,就不能往生。如果单单是五逆罪,不毁谤正法,还是可以往生。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看,《观经》「下品下生章」,都是造作罪业的人,其中不乏造五逆罪之人;阿闍世王也是,五逆罪造全了,五逆十恶。这个人有善根,临终的时候忏悔,彻底回头改过自新,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了。佛在《阿闍世王经》上告诉我们,他往生的品位很高,上品中生。这是给我们做了证明,造五逆罪,不毁谤正法,忏悔一样能往生。因此我们对於现前造作一切重罪的人,不可以轻视,不可以小看,我们没有神通、没有天眼,不知道他的根性,说不定他在临命终的时候,像阿闍世王一样忏悔往生,品位还在我们上面,我们还不如他,这个很有可能。 所以对於世间造作罪业的众生,我们也是恭敬,恭敬不赞叹,这是五十三参里头教给我们的。为什么不赞叹?他的言行,不可以做社会大众的榜样。善财参学,善知识里面有造恶的、有行善的,行善是社会大众好榜样,善财都赞叹,行恶的不赞叹,都是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但是礼敬,决定是平等的,真诚恭敬心对待一切众生,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如果有贡高我慢,自己要反省,自己要忏悔。为什么?是菩萨道上最大的障碍,念佛也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法,你一个人要特殊,要高过一切人,阿弥陀佛纵然慈悲答应你去,其他的人跟你不能相处,你还是去不了,这个道理要懂。 过去李炳老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只有两、三个人。我们要想一想,他这一句话的意思。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习气毛病不除。习气毛病里最严重的是贪瞋痴慢,贪瞋痴慢表现在事相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个念头障碍了自己往生,纵然一天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只能在佛门里面修一点痴福。为什么说他痴福?贪瞋痴慢没断,所修的福就叫痴福,福报他会在六道享。六道里头决定不是人天两道,多半都是在畜生道、饿鬼道去享福。错了!大错特错! 由此可知,经文真正重要的,就是「诽谤正法」这一句,我们万万不可以做,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要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们已经养成一个坏习惯了,很想改,很不容易改过来;不是不想改,真想改。古人的教学是在童年,好教,从小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这两句话很有道理。我们这一生非常不幸,生长在战乱的时代,没有受到好的教育,谁来教我们?现在更困难,古圣先贤的教诲,几乎被社会大众遗弃了,忘失了。可是唯有这个教学,才能够救自己,才能够救度一切众生。 过去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师告诉我,教学的黄金时代是二十岁以前。父母教诲,老师教导,严格的训斥,所以严师出高徒。二十岁以上,他成年了,在中国古时候行冠礼,成年人了。成年人,他有过失就不好讲了,讲了难为情。所以二十到四十岁有过失,善知识对你只能够暗示,决定不明说。为什么不能明说?成年人都要面子,父母、老师也都要顾及,要维持你的尊严;但是你有过失,暗示你,希望你能从暗示里面回头觉悟,改过自新。所以中国的诗词歌赋,多半都是含著暗示,不说穿。四十以后,再有过失,暗示都不可以,不说了;你有善的地方,称赞你,你有过失,绝口不提;也就是说四十以后,不能教了。可是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所遭的难,大难!这个难就是《无量寿经》上讲「先人不善」,先人是我们的父母、老师;「不识道德」,他们对这个大道理不清楚、不了解;「无有语者」,没人教我们;我们今天所作所为,一身的罪业,佛菩萨看到原谅我们,「殊无怪也」,不怪我们。 我们今天对於社会广大群众教导,唯有讲经说法。大家听了,听了觉得我有这个毛病,决不是说你,我们讲经没有对象的。你听了,这个好像就是我的毛病,可见得你觉悟了。悟了之后,你要改。你听懂,听明白了,发现自己毛病了,给诸位说,这叫开悟。把自己毛病改正过来,那叫做修行,你是真修。知道自己毛病,要不肯修,虽悟不修,跟没悟,没有两样。所以学佛,真正有功夫,真正得受用,没有别的,随顺佛陀的教诲,我们就成就了。凡是不能成就的人,虽然学佛,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还是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这种人这一生不能成就,只是在佛法里头跟佛菩萨结一个善缘;李老师常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出不了六道轮回。 黄念祖老居士在大经注解里面,引经据典提醒我们,毁谤正法的人,堕阿鼻大地狱中,不只一劫。这个世界坏掉了,成住坏空了,他转到其他世界阿鼻地狱去受罪。如是辗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还没有办法出头。什么原因?毁谤正法,罪极重故。所以毁谤正法,破和合僧,是一切罪孽里头极重的罪业。我们翻过来看,如果是护持正法,培养弘法人才,那个功德一切诸佛如来说不尽。极重的罪业,极大的福报,都在一念之间。 这一次,李木源居士率领大家到中国去朝山参学。北京那边的同修们,对他非常关心,请他在协和医院做一个短暂的身体检查。检查的报告叫人看到很担心,不太理想,北京那边打电话、传真告诉我。李居士十年前那一些X光照片,没有送去给他们看,送去给他们看,那不吓到了!这个体检在平常人是相当严重,在他若无其事,他不是凡人,用凡人的眼光来看他,就会看错了。为什么?凡人有我,有我就会有病。菩萨无我,无我就没有病,谁害病?菩萨念念为一切众生,没有自己。一切佛事,佛事就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叫做佛事。如果成就,众生有福,如果不成就,众生没福。 我们看看新加坡的同修有没有福报?应当可以相信,听经的人这么多,念佛的人这么多,这个地区有福报。我们这个道场,看起来还不错,挺兴旺的;但是跟古人道场比,差远了。现在我们这个道场,每天讲经两个小时,念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但是晚上念佛的人不多。我们希望到明年,过了年之后,讲堂讲经应当有四个小时,每天要有四个小时。你们同学们要发心,现在你们每一个星期讲一个小时,希望明年每一个星期能讲两个小时,加一个小时;下午讲两个小时,晚上讲两个小时,要有四个小时的讲经。念佛堂念佛的同修要多,挽救劫难,自利利他,真实功德。我们再要不认真的干,灾难降临的时候,后悔就莫及了。要知道,我们在这个念佛堂念佛,功德无量无边。只要你在这里念,字字句句、声声佛号,都是回向给这个世界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是为这个念的,这就是回向。我到这儿念佛,不是为我自己一个人,为一切众生。 所以念佛、听经,听经,鬼神都要求听经。现在有很多人不晓得,我们二楼斋堂,那个地方电视播放讲经的录相带,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有很多人说,这一个人都没有,电视忘了关!不是忘了关,是鬼神要求。所以也有同修问他,你要听经为什么不到讲堂来听经?为什么不到念佛堂去念佛?他们说,讲堂的光太大了,念佛堂、讲堂有佛光,他们要进这个门来的时候,他说他们很难过,受不了,要求在二楼。所以我们给这些鬼神,给他皈依,给他传授三皈,他们在那里听,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我们此地鬼神要求听经,上一次你们也听说过,杭州东天目山齐居士给你们做报告,那一边的鬼神也要求听经。他们那边每天也播放,大概是两个小时的录相带,鬼神要求增加时间,两小时不够。但是他们山上没有电,他们播放录相带,用自己自备的小发电机。可是还是要答应鬼神的要求,多播放一些时间,鬼神都要求听经。最近我又听说,中国大陆也有许多鬼神要求听经,要求念佛。值得我们警惕,我们再要不干,后悔莫及。 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有几句话开导我们,他说:五逆谤法,不得往生,是佛的方便说,佛的意思劝勉我们不要造重罪,意思在此地。五逆十恶,毁谤正法,只要到你临终的时候不毁谤,也能往生。临终时候忏悔,过去毁谤错了,都能往生。可见得佛家的慈悲,真正是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要记住,人生在这个世间苦短,中年以上的同修都已经有这个感触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感触非常明显。想想过去六、七十年,就像在梦中一样,如同昨天一样。既然觉察到人生苦短,何必造业? 佛法里面说得太多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何必造作罪业?何必跟人过不去?你真正想通了,想明白了,决定不造恶业,决定不做损人利己之事。翻过头来,多做损己利人之事,这是你修福,你将来都能带得去的。我们自己在短短时日里头,受一点儿苦难,算什么?要想到来世时间长,无论落在哪一道时间都长;你要能够生天,享福的时候长;你要堕三途,受苦的时间长。唯独人世,这个时间非常短暂,不能不觉悟。佛教给我们的话,句句都是好话,句句对我们有真实长远的利益;不是利益他,利益我们。 佛教给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修六波罗蜜,六种圆满。修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全心全力去做利益社会、利益群众,利益众生的事业,这叫菩萨业。我常常劝勉同修们,我们只有一个真诚的善心,真诚的善意,真诚的善行,这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是真实的,除此之外,全是假的。假的,不能干,我们要干真的。真正能存三善,力行三善,你一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天灾人祸你都能够避免,这是真实的。决定不能够造恶,过去所造的恶业,现在要能够悔改,改过自新就好。 造作一切罪业的人,多半是不能够相信佛法,纵然也在佛门里面受过三皈五戒,那是形式上的,不是真实的。他对於什么叫佛法,他并不理解,甚至於错解了,曲解了。这些都是听经少的原因,所以经教要多听,常常听,我们的错误观念才能够转得过来。我们同学当中,不仅是在家,出家的同学许多错误的观念,依旧转不过来,日常生活还是随顺烦恼习气。什么原因?闻经鲜少,太少了。我们这才明了,为什么世尊当年在世,苦口婆心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每天讲八个小时,四十九年不中断,为的是什么?为劝化一切众生,觉悟回头。为令一切众生得利益,不为自己,他自己早就成佛道了,还要搞什么?诸佛菩萨只有一个为众生,我们要想学佛,就在这个地方学习,念念也要为一切众生。 造作罪业的人,佛经里面讲他的罪障说得很多很多,平常我们讲二障、三障,这是总说。障碍太多了,无量无边,说不尽。一般说来,第一个遇不到修学的机会,不见佛,遇不到善知识,这是重障。为什么?见佛,能遇善知识,这一生得度的机会就有了;如果这一生遇不到,必定是随业流转。第二种障碍,不得听闻正法。纵然见到佛,遇到善知识,他有障碍,不能闻法;凡是到讲经说法,他总是有别的事情障碍他,这个障比前面一个还要重。闻法才能觉悟,不闻法,遇到佛,遇到善知识,能种一点儿福,决定不能够转迷成悟。佛法教学的关键,就在转迷成悟。佛家常讲,初学第一个阶段转恶为善,这是福,修福;第二个阶段转迷为悟,是修慧;福慧双修,才能够转凡成圣。如果只做到第一条转恶成善,你来世享人天福报,出不了三界。要想脱轮回、出三界,一定要智慧,一定要转迷成悟,这是佛法教学的中心。第三种障,不得承事诸佛。这是当然的,这一层是难,在我们这个世间不容易做到。可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办到了,你每天都可以去供养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这从果上讲,前面两种障是从因上讲,这一种叫果上障,你没有能力任意亲近一切诸佛如来。 我们修福修慧,实在讲,就是希望能成就圆满的功德。可是我们细细想想,哪一个人不造罪业?这五逆罪,其他的罪业更不必说了。我们对於父母,虽然没有杀害,欺骗父母,很平常的事情。杀害父母的罪极重,欺骗父母的罪也不轻。欺骗老师,那更不必说了。考试还作弊,作弊不就是欺骗老师吗?不肯认真努力用功读书,骗老师,骗取分数。所以你从佛经里面来看,罪过都不轻;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回心转意,只要能够忏悔念佛。「念佛」这两个字的意思无尽的深广,为什么?《华严经》上给我们说,任何一个法门都圆融含摄一切法门。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含摄一切法门,门门都如是,我们哪里懂这个道理? 念佛要怎么个念法,才能够圆摄一切法门?我们将佛法归结一个总纲领,让诸位容易记,容易学习。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慈悲的心,我们用这个心念佛;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看得破,放得下,自在、随缘而不攀缘,这叫念佛。所以这十句,每一句里面都圆摄其他的九句,这样念佛是真正回心忏悔念佛。纵然过去无知,造作五逆十恶,我们临终还是能往生,阿弥陀佛真正是大慈大悲。可是你如果一生不肯回头,不肯改过,那就没有法子了。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诸位在家的同修要真正发心,对於家里面的儿女要好好的教导。学校教育虽然不讲了,社会大众我们也看不到了,我们从家里头做起。我在这两年来,听到英国人已经在开始做了,他们做得很好,幼稚园的小朋友都有佛学的课程,他们从根扎起;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佛学课程。澳洲现在跟进,澳洲最近也开始从幼稚园做起,我上一次到澳洲去访问,澳洲一些官员希望我们提供他教材。我回来之后,给我们培训班的同学们说,希望同学们留意,我们编一些教材,提供他们做参考。外国人觉悟了,外国人回头了,我们还在麻木不仁,还不知道回头。 所以我就想到了,外国人何以能想到这个问题?英国是基督教的国家,澳洲也是基督教、天主教的国家,怎么想起来学佛,还要教小朋友从幼稚园学起?我想这都是在七十年代,受汤恩比博士的影响,汤恩比博士的话没有白说。如果他们真认真,从小就来教导佛法的课程,汤恩比博士的功德就太大太大了。我们知道,欧洲人在这两、三个世纪,造作的恶业极重,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基督徒、天主教徒深深相信末世的预言。前天还有一个杂志社来访问我,问我对於他们讲一九九九年世界末日的看法?这是从《圣经》里头来的,讲到世界末日。看看现在全世界的灾难,好像世界末日的徵兆,愈来愈明显了。杂志社以这个主题,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告诉他,佛教里头没有世界末日的讲法,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一万年,佛法灭了之后,《无量寿经》还继续存在一百年,这个经最后灭;《无量寿经》都没有了,还有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还延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佛弟子们,看这个世界还挺乐观的,不像他们那么悲观。 但是我告诉他,灾难肯定是有。灾难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在经上常说,「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什么?我们的生活环境;正报是什么?我们的思想行为。我们的生活环境,随著我们思想行为在转变;换句话说,我们的心善行善,我们的环境就会好转;如果心不善,行为不善,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坏。坏,就是天灾人祸。所以从佛这许多教诲当中,我们细心去观察,现在这个世间的人,他们每天想什么?他们看的是什么?听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仔细观察,就知道这个世界是治世还是乱世,你就很清楚、很明白了。 现在社会大众宣扬正法,他不来听;我们供养这些佛像,他不要看。他要看些什么?看些奇奇怪怪的,妖魔鬼怪,我们看到非常恐怖,他喜欢看这个。我们这个梵音,他不喜欢听,他喜欢听噪音,你说有什么办法?那些音乐,我们都不能忍受,他习以为常。所以我们就晓得,这个世间有劫难,空前的劫难。要挽救这个劫难,唯一的方法,现在只有靠宗教了。所以我深深希望每一个宗教里面传教师、宗教领袖们,要认真负起教化众生的使命,我跟每一个宗教往来,目的在此地。宗教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我们只有从这个地方想方法来补救,希望能够转移人心,希望大家都能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其他宗教虽然不说,但是断恶修善是所有宗教都讲的。我们能够把这一条做好了,这个世界就有救,劫运就可以转。 在佛门里面,针对现前社会大众的根机,化解这个劫难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无过於念佛。所以善导大师讲,「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三世诸佛应化在世间,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宣说弥陀法门,救度一切苦难众生。不是说其他法门不好,其他法门都需要很好的根性,为什么?没有带业成就的说法,都是要断惑证真;断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断尘沙烦恼,破一品无明,这才能超越十法界,证得法身大士的果位。都不容易,我们现在众生根性做不到。做不到,这不得已,只有求阿弥陀佛,求带业往生。这里讲造五逆重罪,毁谤正法,只要你能真正彻底回头,改过自新,念佛还是能得生。我们今天选择这个法门,道理在此地。想一想,其他法门我都没有能力学,这个法门还可以。学了几年,自己具足信心,确实依照这个法门能成就,肯定能往生。所以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无论在言语上,无论在态度上,丝毫疑惑都没有。 所以古德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以念佛往生的愿为本愿中心。这个话说得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经教不能不探讨,不能不透彻,为什么?如果不透彻的理解,迷信本愿念佛有没有成就的?成就的人不能说没有,有。哪一种人?有善根福德的人。实在说,我们看到《净土圣贤录》、《近代往生录》里面,那一些念佛往生的人,有很多老太婆、老阿公,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的,什么本愿不本愿他完全不懂,人家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他就老老实实天天念,最后往生,预知时至,站著走,坐著走,很多。他们为什么成就?他们成就只有一个条件:「老实念佛」,他老实。老实人是心里没有妄想,有个本愿都是妄想,所以他能成就。 他成就品位还高,我们比不上他。为什么比不上他?我们天天打妄想。展开经卷,从头念到尾一直打妄想,这怎么能成功?所以说经要会说,听经要会听。会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要离相。会听,马鸣菩萨讲「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会听。果然能够离一切相,像这些念佛往生的,死心塌地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他这个脑子里头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这种人决定往生,绝对是高品位的往生。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我们不如他,比不上。 如果有妄想、有杂念,没有别的办法,就深入经藏,深解义趣。真的搞明白了,搞清楚了,一切放下。所以我们放不下的原因是没有看破,要想看破,一定要靠经教。世尊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别的,帮助我们看破而已。只要看破,放下不难,一念之间就放下,念头就转过来了。这一念转过来,就转凡成圣。我们今天困难,就是转不过来;转不过来,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总是转不过来。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希望把讲经的时间再增加两小时,道理就在此地。好!今天时间到了,这一愿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 (第六十七集) 1999/10/30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67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十九面,经文第七行,看第十九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 这一愿非常重要,「闻名发心愿」。我们如何知道它重要?在「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世尊为我们开示的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前面第十八愿所说的「十念必生」,这是一向专念;这一愿就是教我们要发心,只有一向专念而没有发菩提心,还是不能往生。所以这两愿是相表里,必须要认识清楚,我们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就没有空过了。这个身在这世间,古人所说的最后身,无量劫来到这一生为止,我们画了个休止符了,再也不会到六道来轮回,决定往生净土。下一次如果再来,是乘愿再来,决定不是凡夫,不是业力来受生的,下一次再到这个地方来,愿力受生的,这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是下一次到这个世间来受生,愿力来的;如果功夫好的人,现前就能够转业力为愿力,不需要到极乐世界打个转来回,现在就转了。有没有这种人?有,自古以来,就很多。那我们愿力转过来了,将来往生能不能去?给诸位说,往生那就随你自己意思,自在往生了!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法门。 愿文里面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作佛时,十方众生』。「我」是阿弥陀佛自称,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劫,世尊在许多经里面都给我们介绍,他已经作佛了。「十方众生」,这没有差别,当然包括我们在内;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不分国籍、不分族类,这个族类是十法界,不分宗教信仰,统统包括在其中,现在人所讲的多元文化。可是我们概念当中多元文化,范围还是有限,为什么?因为多元文化没有把畜生包在里头,我们讲多元文化只是讲人道,不分国家界限、不分民族界限、不分种族界限、不分宗教界限,畜生没有在里头,饿鬼道没有在里头,天道没有在里头,地狱道也没有在里头,所以我们的多元文化跟佛比起来是少元文化,而不是多元文化。 佛家这个「十方众生」,这才是究竟圆满的多元文化,我们要能体会、要能认识,你的心量要拓开。处处是个小心量,菩提心发不起来,菩提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菩提心是究竟圆满觉悟之心。你发这个心跟阿弥陀佛的心相同,跟十方诸佛菩萨的心相同,大乘法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都能成就。大乘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小乘人没有发菩提心,他出不了十法界,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个道理大家要懂。怎么个念佛法?这个地方又教我们,你看末后,「一心念我,昼夜不断」,念佛是一心念。我们现在念佛三心二意,讲到后头我再跟诸位详细报告,你要晓得怎么个念法、怎么个发心,你就决定得生。所以「十方众生」包括我们在里面,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觉悟?我们肯不肯干? 下面说:『闻我名号,发菩提心』。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但是经上讲的是「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阿弥陀佛」。「南无」不是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恭敬的意思。现在我们到中国,中国人对人尊称,尊敬的某某先生,南无就是尊敬,就是这个意思;要用现代话来说,尊敬的阿弥陀佛。我们要懂得意思,名号只有四个字。闻名,我们现在都闻名,这个说法含糊笼统,你要认清楚这个经是大乘经,不是小乘经,大乘经里面的「闻」,那个意思就深了,这个闻是菩萨修学的闻、思、修三慧。如果要不是菩萨闻思修三慧里面的闻,我们今天所有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的应当统统往生了,为什么古德还常常讲,一万个念佛人当中,真正往生不过三个、五个而已,那一万个都是闻名的,为什么真正往生只有二个、三个、五个?由此可知,这个闻是菩萨三慧里面的闻。那真的是三慧里面的闻,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人决定得生,决定作佛! 「三慧」,那个慧是什么?那个慧是戒定慧之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就是说大乘法一定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我们有没有持戒、有没有修定?念佛的人要不要持戒、要不要修定?如果说念佛人不需要持戒、不需要修定,这个话说错了,对於念佛求生净土,决定产生障碍。我们要记住,世尊开导我们这个法门,基础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就是戒。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上看到,韦提希夫人遭遇到家庭、国家的变故,真正觉悟世间无常,所以才回心转意,求生净土,她有这么一个念头。这净土在哪里?她不知道,向世尊请教。世尊很慈悲,世尊也不主动劝她,世尊将十方诸佛刹土以神力变现在她面前,让她自己看。她都看到了,看了之后,她选择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所以不是释迦牟尼佛劝她到极乐世界,她自己选择的。选择之后,世尊对她赞叹,她选对了。向世尊求教,如何能够得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没有讲方法之前,先讲净业三福。你们想想看,净业三福如果不重要,释迦牟尼佛何必讲?告诉你,你老实念阿弥陀佛就行了,世尊没有这个说法。我们读经,这些地方关键之所在,非常重要,怎么能疏忽? 净业三福是持戒,尤其是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做到没有?如果这条没做到,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一天磕三千个大头,都不能往生,这是跟你讲真话、讲实话。何以故?西方极乐世界,世尊在经上给我们介绍得很详细,「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自己要把自己养成上善之人,才有条件跟西方极乐世界大众做同参道友。他们是上善,我们是上恶,那怎么行?阿弥陀佛再慈悲,拉著你去,到那个地方,你看到那些人看不顺眼,那些人看你也看不顺眼,你进不去。不仅仅是西方极乐世界,世尊在末后告诉我们,这三条十一句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两句话多么重要!三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我们这些人都是未来佛。无论修学哪个法门,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法门你都学不成就。 所以净业三福,我们非常重视,我们特别把它提出来,来介绍、细讲,真正希望这一生当中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不能不认真干!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想想看能对得起父母吗?能对得起老师吗?佛把这两句话摆在最前面,「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用中国话来说,「孝亲尊师」,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所以我为大家介绍,我肯定的说,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孝道、师道,从这个地方开始,也到这个地方圆满;孝道圆满了,师道圆满了,就成佛了。彻始彻终,佛的教学就是「孝敬」而已,孝亲敬师,没有别的。我们不在这上奠定基础,这一生势必要空过了。 我们今天有把握往生,把握在哪里?我这个基础扎实,我做到了。修行修什么?修正错误的行为,过去不懂得孝亲,不懂得尊师,现在听了佛的教诲,我们明白了,把不孝修正为孝顺,把不敬修正为敬师,根扎到了。以前我们对一切众生,实在讲没有慈悲心,尤其对於不善的人、不善的事、不善的物,毫无慈悲;现在我们把它修正过来了,不但对於善人、善事、善物,我们有爱心,对於恶人,对毒蛇猛兽,我们也有爱心,这叫修行。如果对於顺境还有贪爱,对於逆境还有厌恶,我们没有修行。天天听经是一桩事情,行?没修。信、解、行、证,你只有信、只有解,没有行,古人说得好,「有解无行,等於不解;有解无信,等於不信」。我们在佛门里混了一辈子,「信解行证」四个字一个都没有,依旧是个轮回心造轮回业。用轮回心念阿弥陀佛,也是造轮回业,还是要搞六道轮回。 诸位如果要是看看灌顶法师,这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我过去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读他的注解,他的注解叫疏,读他的注疏,他在末后列出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句是「念佛堕阿鼻地狱」。我那个时候年轻,刚刚学佛,我看了这一句非常疑惑,我向李老师请教,念佛再不如法,也不至於堕阿鼻地狱。李老师听到我这个发问,他说:好,这是大问题,我不给你一个人说,我到讲经的时候跟大家来讲解。念佛人何以会堕阿鼻地狱?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完全违背了佛法,违背佛法,破坏念佛人的形象,一般社会大众看到这个形象,吓得不敢念佛,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这样结罪的,我听了之后才恍然大悟。所以古人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出家修道的人很容易堕地狱,原因是什么?他破坏佛法形象,让人一接触,学佛原来是这个样子的,这个佛不能学!是从这个地方结罪的。灌顶法师那一篇开示,非常值得我们警惕,他从地狱道一直讲到佛道,十法界,念佛人十法界不一样,你到底生到哪一个法界?你自己要清楚,自己要明白。 三福第二福,小乘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没有前面这一福,第二福就没有了。这个三福就好像三层楼一样,第一层人天福,第二层小乘福,第三层大乘福,你人天福报都没有,哪来的小乘?三皈谈何容易,不是说在佛门里面,佛菩萨面前念个皈依咒,你就得了三皈,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真的皈依了,皈是什么?回头,依靠。三皈,佛法僧三宝,怕你看到这些字起了误会,著了相,所以唐朝禅宗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三皈,他不用佛法僧三个字,他用「觉正净」,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再跟我们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这个解释我们就清楚了,不至於发生误会。 怎么皈依?我们就想觉正净的反面,就是我们现前的状况。觉的反面迷,我们迷惑颠倒,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这是你真的皈依佛。正的反面,邪知邪见,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六道凡夫知见都不正,不要以为我的想法正确,我的看法正确,错了。佛在经教上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你证得阿罗汉果,你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相信我的意思正确的。阿罗汉证得了正觉,菩萨证的是正等正觉。如果不承认自己想法看法是错误的,你就没有办法回头。所以我常常劝勉我们同学们,放弃自己的成见,也就是说,放弃自己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我们遵守佛陀的教诲,我们依经,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就是回头,就皈了,回皈了,依靠佛的教诲。我们现在没开悟,没开悟我们就离不开佛、离不开法。法就是经论,经上教给我们做的,我们要认真做,经上教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就不做,依教奉行。 最基础的教法,最根本的教法,佛教给我们孝养父母,我们做了没有?佛教我们奉事师长,我们做了没有?佛教我们修慈心,我们有没有慈悲?不杀,不但不杀,绝不恼害一个众生,如果令一个众生生烦恼,我们就有过失了。修十善业,十善做了没有?这是佛教我做的,这是最低的,最起码的。如果我们都没有做,我们学的是什么佛?我们还要想往生,往生是一定的,往生阿鼻地狱也是往生,往生到哪里去?灾难多,迷惑多,我们不能不这样说,从前老师讲经说法很含蓄,点到为止,现在怎么点都不会觉悟,只有统统说出来;统统说出来你觉悟,那你就很了不起,含蓄谁懂?所以今天决定不可以再欺骗自己,欺骗自己没救!三途堕进去容易,出来可就不容易了,所以这是不能儿戏,决定不能开玩笑,你要在这上疏忽了,那你将来的亏吃大了。别人怎么搞法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要把自己照顾好,一定要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 我们净宗在三皈里面特别著重「净」,净是什么?清净心。什么是清净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二心就不清净。什么叫一心?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个事情难!你要问我,我怎么修的?我怎么念的?我告诉你,我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法。《华严》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每一个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差别,我是这个念佛法。蚊虫蚂蚁也是阿弥陀佛,妖魔鬼怪也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都是阿弥陀佛,《华严经》上佛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阿弥陀佛。那你问我,我念得错不错?我念得不错,为什么?我有根据,根据是净土三经,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西方世界六尘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你六根所接触的全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佛法,跟你们念的不一样,你们阿弥陀佛之外还有其他的佛,我没有,其他的佛都改名叫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这个我们心觉悟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第三福里面,第一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菩萨才发菩提心,二乘还没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我们今天几个人懂因果?真正相信因果,决定不会造恶因。我们在佛经上读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跟众生就不一样。菩萨觉,众生迷;迷的时候敢造罪业,敢造恶因,果报现前,那时候害怕了;菩萨不怕果报,菩萨怕造恶因,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很小心,很谨慎,绝不造恶业,他不造恶业,当然就没有恶报。菩萨觉悟,我们迷惑,起心动念都是罪业,地藏菩萨《地藏经》上讲的。 空一法师回来之后跟我说,他在中国大陆讲《弥勒菩萨所问经》,前面供弥勒佛像,两次弥勒佛像都打破了,所以他来问我。我说不可以供弥勒佛像,除非什么?什么佛菩萨像都没有,可以;如果你能够找得到其他佛菩萨像,不可以。应该供什么?本师释迦牟尼佛;经是他讲的,我们今天升座,代佛说法,求佛加持,一定要供释迦牟尼佛像。这是你们讲经的法师以后要记住,不管讲什么经,统统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本师,你怎么可以把本师换掉?不可以的;我们前面,本师在前面。但是我们这个讲台上供养地藏菩萨,为什么供养地藏菩萨?本师教我们的。世尊灭度之后,到弥勒菩萨降生之前,这一段时间很长很长,没有佛住世,所以世尊把教化众生的使命委托给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这一个时期的代理佛,我们供他可以,他是代理佛。这个事都要有根据,不可以随便供的,我们一切依教奉行,这才是佛弟子。 「深信因果」,后面「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读诵大乘是功课。同学们有些人不错,来找我:法师,你看到我的过失,你要给我说。还很难得,还来说这个话,我跟他讲道理。我在求学的时代,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教训学生,教训儿女,都在童年,没成年;男子还没有满二十岁,可以教训他,女子没有满十六岁,女子十六岁成年,男子二十岁成年,可以教训她,成年之后就不可以,成年之后不能讲,他有什么过失毛病不可以说。不可以说怎么办?暗示,也就是我们常讲点到为止。那他不懂?不懂就算了。四十岁以后就不能说过失了,暗示都不可以,为什么?人到四十,到晚年了,你要懂得,古人常讲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四十以后就是晚年,你们报纸上天天看讣闻,不到六十岁走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人到这个年龄再没有人说你过失了,暗示也没有了,我们怎么办?有过不能改,将来决定堕三途。唯一的办法读经,所以佛教你「读诵大乘」。 大乘经怕你念不懂,祖师特别慈悲,印光大师大家都知道,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印光大师的话就是大势至菩萨的话。印祖怎么教我们?教我们念三本书:《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为什么他要教我们念这三种书,不教我们读诵大乘经典?这三种书念了之后,很容易发现自己过失,没人给我们讲了,我们只有自己常常念。所以我过去在台湾,把《太上感应篇》这一篇文章订做晚课,我勉励同学们,晚课做完之后,《太上感应篇》念一遍,认真反省,里面所说的善法我们有没有去修?所说的恶法我们有没有断? 读诵大乘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改过自新,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不知道自己有过,总以为自己心善、行善,每天做很多好事,做许许多多功德,都没有人称赞我,还有找我麻烦。我对得起别人,所有一切人都对不起我,迷惑到所以然处!究竟怎样救自己?除了读经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要多读,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天天读,天天反省,天天改过,真读书的人他真干。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面,他那些简短的开示,一再的告诉我们「真干」!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不得力,没有干,听是听了,学是学了,没有落实在生活上,没有把我们错误的念头改过来。改过最殊胜的从心上改,从行为上改还改得不彻底,心上改是彻底改过来了,那就叫真干。 我们对於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看不清楚,看到这一面,那一面没看到,看得不圆满,看得不完整,所以许许多多造作的时候,惹起后面不好的果报,这些事情太多太多。那用世间话来说,你的学问修养不够,你的见识不够,我们自己要不努力怎么行?是非曲直都颠倒了,所以读诵大乘就非常重要了。今天我们读诵大乘,还是要守住印祖他老人家教导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念《了凡四训》,一定要念《感应篇》。《感应篇》文字不多,一千三百多字,天天要念,《了凡四训》至少一个星期念一遍,这叫扎根的教育。我们学佛不能没有根,帮助我们断恶修善,改过自新。不在这两部书上下手,所有一切修学全部落空。 「劝进行者」是大慈大悲,帮助别人。我们自己回头了,帮助别人回头,这个我们在大乘经上读得太多了,世出世间第一等功德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回头,帮助别人觉悟。恩德当中也是这个第一大,佛的恩德,世出世间无与伦比。佛对我们什么恩德?帮助我们觉悟。我们要不接触佛法,要不读佛书,我们怎么会觉悟?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菩提心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 所以念佛有戒、有定,这是说出「闻」,闻是三慧里头的闻,不是我们这里随随便便听闻的闻,那你就把这个字搞错了。这一闻就明了、就觉悟,这个明了、觉悟就用「思」这个字做代表。所以要晓得闻思修三慧,这三个字,三是一,一而三,不能分开,没有先后,这才叫做菩萨的智慧。你要把它分成三个,闻是闻,思是思,修是修,那就错了,完全错了。闻是代表接触,眼见、耳听、身触,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用一个「闻」做代表;这一接触,你就通达、就明了,通达明了用「思」做代表;这一通达就不迷了,不迷就是「修」。所以闻思修是一桩事情,一次完成,没有先后次第,这叫三慧。我们做不到,阿罗汉也做不到,辟支佛也做不到,如果将闻思修三个字分开,我们都能做到。所以一定要懂得,三慧那个慧,闻慧、思慧、修慧那个慧,慧是戒定慧之慧,你智慧不开,你决定没有闻思修,没有三慧。智慧开了之后,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三慧现前。我们也可以说,戒定慧的慧是根本智,菩萨三慧是后得智,戒定慧的慧是智慧的本体,三慧是智慧的起用,体用不二,这个说法诸位就比较上清晰一点,概念就比较搞清楚了,不可以误会。这是「闻我名号」。 闻名之后一定发心,为什么?三慧起用,决定发心。发什么心?菩提心。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他的心觉悟了,一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就觉悟了。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什么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这个名号全部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听到这个名号焉能不觉悟吗?天天念阿弥陀佛,还搞是非人我,不觉!为什么不觉?不懂名号的意思;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什么意思不知道,所以他不觉。这就是为什么名号功德这样殊胜,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什么不领著大家念佛?天天讲经说法好辛苦。你们想想如果你是释迦牟尼佛,你怎么作法?我相信你一定领著大家念佛,不要讲经,这多舒服! 念佛法门是易行道,要教理搞通才行,不通不行。可是也有不通的人,他念佛也能往生?那是过去生中学过教,学通了,他不是不通,他本来是通的,偶尔一个地方阻塞,搞得现在不通,但是现在教他念念,那个阻塞很容易就打破,他又通了,这样才能往生。这就是佛法讲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成熟,虽然不通教理,他也能往生,他是这一生不通教理,多生多世他学过这个教理,所以他能一心称念,他能万缘放下。我们过去生中没有善根福德,这一生当中又没有好好的学,所以放不下,永远在阻塞当中,他怎么能成就?这一些理事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所以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还是天天讲经说法,说了四十九年。 现在还有一桩事情,我听同学们跟我说,中国大陆有不少的同参道友也都念佛了,说念佛想法师,糟糕不糟糕!这个观念错了。大势至讲「忆佛念佛」,你不可以说忆念法师念佛,你这个心有二用,你不是一心,你是二心,这样不能成功。所以大陆同修回去要劝告大家,专念阿弥陀佛,不要想法师,想法师障碍你往生。我都把话说清楚,将来你不能往生不要怪我,我没障碍你。我好像是在八五年、八六年,我在香港讲经,我母亲第一次到香港,我们在香港见面,从解放之后,我们相隔三十六年,第一次见面,她听我讲经。我下台之后,跟她谈话,她就讲她非常想念我。我就告诉她,从今以后不要想我,想阿弥陀佛,她能听得进去。想阿弥陀佛好!将来我们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就天天在一起吗?想我还是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在一起。想阿弥陀佛好!很重要很重要!千万不要搞错了,这是真正觉悟。 菩提心,意思很深很广,为了介绍方便起见,古人常讲两种菩提心:一种是缘事菩提心,一种是缘理菩提心。从事上讲,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菩提心。在本经里面,四十八愿就是菩提心,阿弥陀佛所发的大菩提心、无上菩提心,四十八愿,愿愿度众生。四弘誓愿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有没有发这个心?那个众生很可恶,那个众生我讨厌他,还度他吗?可见得我们菩提心是假的。喜欢你,我就度你,其实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哪有能力度别人?全是讲假话!这一个心一发,你的心就得平等,所以真正发众生无边誓愿度,发这个心就是此地讲「十方众生」,你关怀十方众生,爱护十方众生,全心全力帮助十方众生,这是菩提心发起来了,你怎么会对众生有好恶这个念头?对一切众生还有爱好、还有讨厌,你的菩提心没发。恶鬼现前,恶魔现前,你也爱他,你也要去帮助他,这才叫菩提心。今天你要看到恶鬼恶魔,都吓死了,吓呆了,菩提心吓跑掉了,不行!菩提心跑到哪里去了? 一定要知道怎么个发法,发了之后要兑现,要把它落实。要落实,那自己一定要修行,修行从哪里修?先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为什么要断烦恼?为度一切众生断烦恼,不是为自己。为自己断烦恼不是菩提心,你菩提心量太小了,那是为度自己,不是为度众生;二乘心,不是菩提心,二乘没有菩提心。我为一切众生断烦恼,烦恼断了之后,才能学法门。我们今天在这里有没有学法门?没有资格学法门。所以我劝同学们在无量经典里面选一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八个字什么意思,你懂不懂?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薰修是从定里头开慧,我们今天走的这个路是戒、定,是从这里下手。如果一开头你就学法门,你决定失败,你决定错误,为什么?智慧没有开,你所学的那些法门,清凉大师说得好,「增长邪见」,不是增长智慧,是增长邪见。什么时候才学法门?智慧开了。 《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给我们做榜样,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下,文殊是他的老师,他在那个会下做什么功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做这个工作,他修戒定,断烦恼。一门就是断烦恼,一门就是修清净心。烦恼轻了,我们不能说断,断太难了,烦恼轻,智慧长,你再涉猎其他的法门容易了,所谓是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佛法修行的秘诀。我为什么特别感谢李老师,这个秘诀他老人家传授我的,我在他会下,十年学五部经。你们在佛学院一个学期都不只学五部,我十年学五样,而且这五部经你们要听听的时候,你也许就不以为然了。我第一部学小乘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二部学《佛说阿弥陀经》,第三部学《普贤菩萨行愿品》,都是小东西、小分量;第四部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五部学了个大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李老师的教学,一部学会了,才可以学第二部,一部没有学会,决定不可以学第二部。那什么叫会?他老人家的标准,上台去讲,讲的要他认为可以了才行,他要认为还不行,那你还是要继续学你这一部。方法好!一门深入,让你在修学过程当中,我学《楞严》是三年,三年脑子里就一部经,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能得定,能开慧。《华严经》我没学过,《法华经》没学过,《华严经》是我启请的,是我们八个同学启请老师开讲《华严》,我是其中之一。我只听一卷,《华严经》第一卷我听完了,我到台北去讲《华严》,我那一卷听了,后头七十九卷我都会讲了。《法华经》我没听他讲,我也会讲了。 这个方法老师教的,我真肯学。他教我读一部经,我就读一部经,教我不可以看其他的经,我就不看其他的经,我就学会了。别的同学不相信,表面上跟老师学一部,其他的还搬一大堆,天天在那里翻,天天在那里看,不听话!所以老师不是偏爱,老师教学平等的,我能够得到,我听话,我绝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规规矩矩的学就是持戒,一心专注就是求定,你每天在研究、每天在讲解那是慧,戒定慧三学这是打根基,奠定基础。以后智慧逐渐逐渐开了,其他经教可以涉猎了,我讲的东西很多,至少也有三、四十种,那些都不是在台中学的,所以扎根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决定是先断烦恼,断烦恼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布施,一个忍辱。你们读《金刚经》,《金刚经》我在台中学过,很认真的学过,我记得时间是一年。布施是放下,你要能放得下,它里头讲六波罗蜜,这两个讲得最多,讲得最多就是最重要的。首先你要能放得下,其次你要有耐心,你要能忍得过,然后你才会有进步,才有精进,才有禅定,才有智慧。所以你不能放下,你不能守规矩,持戒就是守规矩、就是守法,你怎么会有成就?六波罗蜜我们要落实,样样放不下,不行!不能入门。老师选学生,实在讲就选这两个条件,你能够放下,你有耐心,这个人就可以造就,他就要选择来培养你,来帮助你,来成就你。这两个条件没有,缘不成熟,他就是想帮助,也不会成就。为什么?你本身不具备条件,很重要!所以一定是先断烦恼,六度就是断我们六个烦恼,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一切众生六大烦恼,佛用这六个方法来对治。布施度悭贪,六道凡夫的贪心重,没有得到的希望得到,得到之后又舍不得放下,吝啬。悭贪是?悭贪是饿鬼,古人常说「与鬼做活计」,这话什么意思?天天过的是鬼生活、鬼日子,悭贪是鬼。现在过的是鬼日子,将来死了以后他作鬼去了。布施度悭贪,布施就叫你一切放下。 我从小没有学佛,我喜欢读书,非常爱书。我到台中去,李老师建一个,刚刚好那个时候,建「慈光图书馆」,还在筹备期间,我到台中去见他,他叫我到图书馆去。我收藏还有一些书,我把我所有收藏的书,全部捐赠给图书馆,我能放下,最心爱的东西我能够施舍。所以你要落实,要有行动去表现,真正能放得下。李老师见我面之后,我捐献了那些书籍,在这个图书馆做义工,他就很留意,真正发心想学。持戒,守法,决定依教奉行,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所以我一入门,他先给我三个条件,我确实遵守。第一个条件,我都跟诸位报告过,只可以听他一个人讲经说法,除他之外,任何出家、在家的大德讲经说法,一概不准听,我奉行。其他的法师、大德讲经都不可以听,那造谣生事还能听吗?更不可以听了,只听他一个人的。第二个条件,从今天起,你看的书,无论看什么书,要经过他同意,老师没有同意的,什么书都不可以看。第三个条件,你过去所学的不承认,一律作废,跟到我从头学起。这是持戒,完全遵照他教导的方法去做,老老实实,我们才有成就。他教你,你要不肯听,那就无可奈何,就没法子了。 此地演培法师是我的老友,已经往生了。他非常可惜,他在作小沙弥的时候,他童年出家,亲近谛闲老法师,这是清朝末年、民初一代高僧,他跟我说谛闲老法师对他也是这三个条件。到以后我们才明白,这三个条件是祖祖相传,看到这个学生可以造就、可以栽培,用这个戒律来限制你;至於不能造就、不能栽培的,没有这个条件。我在台中同学当中一打听,老师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他,只对我一个。为什么不对别人对我?我能守,别人不能守,你要求他,阳奉阴违,他做不到。老师有智慧聪明,你做不到,不限制你,你肯做,限制你! 谛闲老和尚也要求演培法师,演培法师在谛老那里住了还不到一年,开小差跑了,偷偷的跑了。跑到哪里去?跑到厦门南普陀亲近太虚法师,太虚法师在办佛学院,他动了心,跑到那里亲近太虚法师。太虚法师教学跟谛闲法师完全不一样,太虚是新派的,采取西方这种教学制度,开很多课程,请好多老师,就是现在佛学院;谛闲老和尚教学,是自古以来师承。所以我是从师承里学出来的,不是佛学院学出来的。师承,老师对学生决定负责任,只要学生肯学;不肯学,那是没办法。肯学,老师对学生负完全责任,这个恩德就大了。 所以都从断烦恼下手,烦恼断了之后,才有能力学法门。我们看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上,戒定慧三学成就了。慧一开,老师就不限制了,出去,赶紧出去,去参学去,什么人讲话都可以听,什么书都可以看,完全开放。为什么以前不开放?以前你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怕你接触之后,你被人诱惑了。现在你有能力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辨别是非、辨别善恶,只要有这个能力,你出去,去参学,古人讲出师,你有能力可以,现在讲毕业;没有这个能力,毕不了业。有这个能力才可以毕业,老师就让你出去,不会多留你一天,为什么?多留你一天,对不起你。所以在老师会下成就什么?根本智;出去参学,圆满后得智,你的智慧才真正圆满,那个时候才「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智慧没有开,不能学多法门,学多法门决定有障碍。这是发菩提心,从事上讲要学法门;断烦恼,学法门。断烦恼、学法门,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境界,要不断的提升,所以末后「佛道无上誓愿成」。你自己不能够把境界逐渐向上提升,你得不到真实受用;真实受用完全在提高境界,这个时候学佛才法喜充满。 今天我收到一个同学给我写了一个条子,哪个人转给我的,我也不晓得。他就是讲念佛念得非常烦恼,常常听到我说念佛法喜充满,他这个法喜就是起不来,天天生烦恼,问我怎么办?还是老老实实念下去。为什么有烦恼?你的妄想杂念太多,你的功夫不得力。念佛要放下,念佛堂法师,领导念佛堂的法师叫堂主,堂主时时刻刻提醒大众,放下万缘,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号,这警策的话。一面念佛,一面心里头还有牵挂、还有忧虑、还有妄想,你功夫怎么能得力?再重要的事情,进了念佛堂都放下,不去想它,等我念好佛之后出来再想,再办事。你出来就有智慧了,没有进念佛堂办这个事情怎么想也困难,念了佛之后出去再想,一想就通了,事情就办好了。但是你一面念佛,一面在想事,你佛也没有念好,是事情也没有想好,你两边都错了。所以念佛同修要记住,念佛的时候,天大的事情都放下,都不要理会。佛号一堂功课念完之后,离开念佛堂,该办什么事,再去办事。这个样子,你佛也念好了,事也办好了,你两面都得到。决定不能够合在一起,办事的时候又要念佛,事情也会办糟糕,办错了;念佛的时候想事,佛号也念得不得力。所以还是不如法,如法决定得法喜充满。如果再有疑惑,听经;听经是断疑生信,转疑为悟,所以经不能不听。 我们这个道场殊胜,就是每天有讲经、有念佛。讲经虽然一天只有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对我们现在的根性,确实不够,我们要想功夫得力,每天至少要四个小时听经。可是一般人每天要找四个小时听经,几乎不可能,每个人有家庭、有工作,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尽量找空闲的时间,要多听经。理不能不明白,事不能不清楚,理事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你才会放下。你现在学不通,是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道理不懂,事实真相不了解,所以他放不下。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很容易放下。你能放下,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平等的,清净平等心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还会生烦恼,你完全没有放下。 「佛道无上誓愿成」,还有一个讲法,专求净土。这个对我们现前这个境界的人来说方便,我学佛求什么,我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他的什么都不求,其他的样样都放下,那也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身体还在这个世间,在在处处,随缘随分,把这个殊胜的法门介绍给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人?肯学的人。如何介绍?三轮演法。我们确实有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帮助别人,这个心很重要!我要把这个殊胜的法门说给别人听,还要做给别人看,为什么?你说人家才相信!你能说,你自己做不到,自己所做的跟你所说的完全相违背,人家不相信;必须把经典上教诲,我们要做到,别人就相信了。做给别人看,这才是真正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就是真正帮助自己;由此可知,爱护别人是真正爱护自己。爱护自己,不爱护别人,真正害了自己。这个道理不深,很浅显,浅显的事理,多少人迷惑,多少人都不懂。诸佛菩萨没有自己,只有众生,诸佛菩萨有没有得到利益?得大利益;什么大利益?没有人不尊敬佛菩萨,这是大利益。哪些人爱护自己,不爱护别人?看看中国历史,古时候历代帝王,爱护自己,他也爱护别人,他要不爱护这个国家、不爱护人民,人民会把他推翻,所以他也爱国爱民。死了以后,忘记干干净净,我问你,汉朝皇帝叫什么名字,你能说得出来吗?你说不出来。他虽然爱人,他里头更爱自己,所以不行,不能跟佛菩萨比。佛菩萨只爱众生,完全没有自己,所以一切众生都尊敬佛菩萨、敬爱佛菩萨,这不是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吗?这都讲得很浅显。往深的地方讲,往真的地方讲,佛说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个理太深了,一般人很难体会。 必须发心,他才能『修诸功德』。什么是「功」?功夫,就是你很认真去修。「德」,跟得失的得一个意思,所谓是一分耕耘则一分收获,你才能有所得。修什么功德?下面就举出来,『奉行六波罗蜜』,具体给我们说出来,知道我们修什么。佛在一切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经》上的两句话,我们一定要记住。六波罗蜜是一法,这一法里面包括了无量无边的佛法,一即一切;无量无边的佛法,都可以归纳在这一法里头,这个六度法。 我们要常常去思惟、去观察,然后才把自己的根性,根性转!钝根可以转变成利根,小、始根性可以转变成圆、顿根性。一切众生根性不是天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定法。善导说得好,善导大师讲念佛往生的品位,「总在遇缘不同」。他的话是个原则原理,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什么缘故?也是总在遇缘不同,这话是真的。虽然佛在经上讲,根性里头有不定性,不定性那个遇缘转变容易;定性的,定性也能转,不过就比较上麻烦一点就是了。不定性的遇缘他就能随著转,定性的那缘要相当深厚,他就能转得过来,这个我们在佛法里面看得很多。尤其是世尊给我们表演,给我们做示范,他老人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常随弟子里面,我们在经上常常读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根性不齐,从上上根到下下根全都有。上根的人跟到释迦牟尼佛,常常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两、三年开悟的,七、八年开悟的,十来年开悟的,有!中下根人,二十年、三十年也觉悟了。由此可知,总在遇缘不同,这一句话说绝了。 我们今天修学,虽然比不上佛祖那样殊胜的缘分,在我们这个时代同学当中,我们的缘算是相当殊胜了。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成就?还是在「缘」这个字上。这缘什么?你要能掌握到这个缘,如果疏忽了,不知道把缘抓住,让这个机会空过了,那就可惜了!你要是能够掌握住,紧紧的抓住,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我们要问怎样才算是抓住?佛在经典上,这个话说了不只几万次,每一部经论里面都要重复十几句,大经更不必说了,要重复几百次、几千次:「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一念你们都知道,你们也会念,但是你没有做到。受,接受,能信、能解,这是受;持,永远保持,不能够失掉;受持里面,持还要做到、要落实,把你所信的、所懂的这些理论、方法、境界落实到生活里面,这叫持,那叫受持,你真的做到了。做到还不够,天天要读,读经是亲近老师、亲近善知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而不忘失,这样你天天会有进步。后面「为人演说」,做出榜样给别人看,这也是表演。别人看了之后,一定有所感动,有善根的人就会感动;没有善根的人有疑惑,他向你请教,你再为他讲解、为他说法。 佛法是师道,师道尊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你要是个法师,或者你是大德居士,你有能力讲经说法,一定人家来启请,他不会启请怎么办?有权巧方便,找别人,你去叫他请;总不能自己说,自己说不好意思,这是善巧方便。要他来启请,没有启请,自己到那里给他说法,自古至今找不到这个例子。虽然经上告诉我们,菩萨为不请之友,不请是个人,两、三个人,不是团体。团体决定要遵守规矩,要尊师要有礼节,来恭敬启请,为什么?那是表演给人看。一定要有启请,然后才能给他讲经说法,这是礼节。 譬如现在国家跟国家往来派使节,中国派一个大使驻新加坡,一定要徵求新加坡政府同意,如果不同意,另外再换一个人,这是礼节。人家道场向我们这个地方来请求法师去讲经,他来请我,我没有时间,要我派一个法师去,我派一个法师也一定要徵求他的同意,所以预先跟他磋商,他同意了,我们再派这个法师,他正式的邀请函就寄过来了,我要徵求他的意思。这一次「纽约净宗学会」请法师讲经,我得先徵求他们,我派悟本法师去了,他同意,邀请函寄过来,我们这才请人去。绝对不是说没有礼节,随随便便邀请我们就去了,不像话!人家不尊重,这个要懂。两、三个人说法,那可以作不请之友。正式升台,上讲台,决定不可以,要维系师道的尊严。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大道,不是小道。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 (第六十八集) 1999/1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68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十九面,经文第七行: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 这是第十九愿,「闻名发心愿」。『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这几句上一次跟诸位报告过了。今天我们接著再看底下经文,『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我们看这一句。四十八愿是净宗修学的核心,而实际上,也是诸佛如来、一切菩萨教化众生的总纲领。「修诸功德」,这一句是总说。诸是多的意思,多到无量无边,佛法里面常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还是一个数字,每一个法门里面再要展开,那就是无量无边了。什么叫功?什么叫德?这两个字我们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功,通常讲是功夫,德,是讲果报,这个德,跟得到的得、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所以修功是因,证果是德,我们得到果报,这是德。什么是功?平常我们在讲席里面举例子说,持戒有功,禅定是德,因戒得定;修定有功,开慧是德,开智慧了。由此可知,功是从修因上讲的,德是从果证上说的。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功德是要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然后才能得到善果;修善因,得善果。 这一句说得很笼统,只是说了一个原则,下面这一句就给我们落实了,「奉行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修的,菩萨修学的六个纲领。我们每一位同修都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是要发心作菩萨,发心作菩萨一定要奉行菩萨六个原则。菩萨行,这六条一定要做到,你才是真菩萨。第一条是「布施」,布施这里面含义非常之广,佛也用归纳的方法教导我们,第一是财布施,第二是法布施,第三是无畏布施。怎样将这三种布施落实在我们生活之中,才叫真正修菩萨道,真正过菩萨的生活。所以大家不要忘记,关键在前面一句「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个真正觉悟的心,真的觉悟了。觉悟什么?觉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真正明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换句话说,虚空世界一切众生跟自己的关系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这是你真的觉悟了,叫大彻大悟了。悟了以后,你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就完全改变了,没悟之前是迷,念念自私自利,悟了以后就觉悟了,觉悟之后念念为一切众生,不再为自己了。 所以这三种布施,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服务。服务的项目有财富服务,有智慧、技术、能力服务,有保护一切众生安全的服务,这就是佛经上讲的三种布施。财布施里面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内财是用我们的劳力、用我们的体力。这个说法,诸位还是不容易体会到,必须举例说明。往年我们在美国,曾经以家庭主妇做例子,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如何将菩萨行落实在主妇这一个工作岗位上。月初我们在马来西亚,也曾经做了一个简短的报告,如何将菩提心、六度行落实在一个酒店这种工作上。也有同修问我:法师,菩提心、六度行如何落实在我们道场?没说过。其实我们道场早已经落实了,只怪你自己粗心大意,你没看出来。 道场是个学校,跟世间一般学校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世间学校所教导的是学生,没有成年的学生,小学、中学都没成年,我们中国人讲童子,教的是童子;我们这一个教学机构教的是成年,其实连童年、青少年,一直到老年,这是社会教育,我们都在一起学习。主持道场的这些大德,他们认真努力经营,以自己的财力、物力、劳力,还要用心思去策画、去筹画,智力全部奉献,贡献在这个场所,为一切有缘众生能够参与道场共同来学习,这就是修布施,财布施,外财、内财都包括在其中。没有为自己,一切为大众,一切为这一个社会教育工作能够做得更美好,做得更成功。如果做这个工作里面还有自己的名利,要想获得自己的名利,那菩提心没有了,那是世间慈善事业,有果报,三界之内有漏的福报,那叫福德,不叫做功德。功德跟福德的差别,功德里头决定没有自私的念头,决定不会有一念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切为众生,一切为教学,没有丝毫自己的得失利害夹杂在其中,这叫功德,这个心叫菩提心,差别在此地。 第二种是法布施,法布施就是教学。这个道场有解门、有行门。解门,用现在话来说是学术,理论上的学习,我们在这边讲经、教学,这是属於理论、方法、境界,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念佛堂,包括我们的生活,这是实践,我们要把在经典上所学习到的理论、方法、境界完全落实,这是法布施,我们做到了。无畏布施,最重要的要有一个意愿,尽心尽力维护社会的安定,世界和平,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离开一切忧恼、灾患。我们在新加坡这个地区推动多元文化,族群和睦,宗教融合,这是属於无畏布施。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提倡素食,常年不断的供养饮食,这里头财布施、无畏布施都具足。多一个人到这儿来吃素,社会上就少一个人杀生,让一切众生离开恐怖,这是属於无畏布施。 佛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外财布施你得的是外财,内财布施也得健康长寿,佛经上讲色身相好,得色身相好;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长寿,健康长寿。我们天天在这里干,我们在修因,「修诸功」,下面就「德」。得财富不缺乏,我们不需要多,财富够用就行了,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世间人身体要讲求怎样去保养,我们学佛没想到保养。你们看看林长李木源居士,一天忙到晚,他一天两个小时睡眠,吃东西很不正常,常常一天忘记吃饭,现在我们劝他三餐饭一定要正常,好像最近我看他吃饭比较正常,吃饭的时间我看他在饭厅。他生病了,连中国大陆都传真给我,要我劝他,别人劝他不听,我劝他也不听。所以我看了传真过来,我根本就不劝他,我说:没用处!他绝对不会听;看医生、吃药,绝对不会接受的。我看他气色不错,精神很好,三宝加持。所有一切的药物都有副作用,有病才要吃药。病从哪里来的?病从妄想上来的,一天到晚想到病,什么病都被你想出来了,这一切法从心想生。佛说的话不听,要去听医生的,听一些人胡说八道,这个已经远离佛陀的教诲了。我们深深相信佛菩萨真实教诲,健康从哪里来?从心理上来,心清净,心真诚,这是健康的根本,心慈悲能化解一切的毒素。 今天这个世间生活环境很不好,非常不正常,从前李炳南老居士讲经常常感慨说,现在人哪里是过日子?三餐饮苦食毒。你看看肉食,肉食的毒最多,在台湾,其他地方的情形我不太明了,台湾我听人说,台湾养的猪六个月就杀了。用一些化学肥料,猪吃了之后,很短的时间就长得又肥又胖。那个肉里头都有毒素,所以人吃了这个肉,什么怪病都生出来。鸡六个星期就长大了,不是自然长成的,是人工,用这些化学药物催它长。所以,肉食里面含的毒素太多太多了。这个世间种种的怪病,半个世纪之前没听说过有这么多怪病,从哪里来的?病从口入。素食里面也不正常,蔬菜用的农药,米听说里面还掺什么滑石粉,也是掺,那个米很漂亮,又好看,粒又大,吃的不养人。所以李老师讲,佛经说得没错,我们每天吃苦饮毒。三餐不是吃饭,服毒!这人还能健康吗? 毒这么多怎么办?慈悲心可以解毒,不要找解毒的药,解毒的药里头也有毒。真诚清净心不会被污染,慈悲心能够解毒,所以用我们自己的内功,不要求外头,用内功;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你的身体哪有不健康的道理?一定会健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做给我们看,他不仅仅说,他还做给我们看,历代祖师大德也做给我们看。在我们这个小道场,李木源居士跟我两个人也在做。我们深深相信,也认真体验得到,「境随心转」,身体是属於境界,身体是随心转,不要被外面物转了,不要被别人几句话就转掉了,那你的亏就吃大了。 布施才能得清净心,布施才能得禅定,才能得智慧。布施讲到究竟就是放下,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完全放下。放下之后,不是什么都不做了,放下之后要提起,提起什么?利益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累不累?给诸位说,不会累的。为自己才会累,为众生不会累。为众生,没有自己,谁累著了?有自己就会累,有自己就有烦恼、就会生病、就会死;自己要是没有了,谁累了?谁烦恼了?谁生病了?谁死了?都没有了。凡圣就在这一念之间,这一念转过来,超凡入圣,念头转过来,轮回心转变成菩提心。佛法教学没有别的,就是帮助我们,让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好做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对我们有真实的利益,真正的好处,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问。世间所有的教学都比不上佛法的教学,它这个利益太殊胜了、太大了,你学了立刻就用得到,就用上了。布施,我们道场在做;同学们明白了,学会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这个道场,在你的家庭,在你的工作当中,乃至於处事待人接物,全用得上,我们的生活就是菩萨行,我们起心动念就是菩提心。不但能断悭贪,悭贪的念头都没有了,这是一个真正修布施波罗蜜的菩萨。 第二条叫「持戒」。持戒,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守法。前天台湾有一位天主教的信徒,给我寄来十几本书,我看到非常欢喜,看到他们最近印的《新旧约全书》。我翻开来一看,前面有教宗保禄二世的一篇序文,开端的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他说,《新旧约》,这是圣经,要不断用现代语来翻译。所以我看到这一本,跟我从前所看的译本不一样,现在翻得更浅、更白话。他懂得契机,意思是一样的,讲解就更清楚、更明白了,这是我们佛教要学习的。所以我们把佛法介绍给别人,言词愈浅显愈好,佛家的这些名词术语尽可能的避免,我们自己学习,这些东西有用处,简单明了,但是介绍给初学,他很难体会。所以说持戒,几个人懂得什么叫持戒?换一个名词讲,他就很容易了解,「守法」,这大家都懂了。持戒就是守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先后程序,有条不紊,这就是持戒。 所以戒律就是法律,每一个宗教里头都有他的规矩。天主教里面有他们的宪法,有他们的法律,有他们的规矩,它的组织非常严密。佛家是纯粹教学,尤其是属於私人教学,释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私人兴学,私人教学,所以没有组织。佛教没有组织,不但没有组织,而且也没有固定的学生,跟学校不一样,学校学生都固定的。佛家教学这个场所学生不是固定的,所以每天我们都看到很多新面孔,第一次来的,初来的同学们我们也都要照顾,所以过去所讲的重要的义理,也得略略的提一提,不能忽略初学的同学。 佛菩萨的教诲,我们要遵守,这是持戒。国家的法律我们要遵守,地方上的法规也要遵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文字的风俗、习惯、道德,都要细心去寻求,要认真的奉行,我们在社会上与一切人往来,李老师说的,不会让别人对你讨厌,让一切人对你生欢喜心、恭敬心,那是你有高尚的品德。你能够守法,至少社会上大众可以接纳你,不至於厌弃你,你无论做什么事情,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有人问,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讲理?道理就在此地。人不能脱离社会独立生存,一定是要依靠大众,所以守法就非常重要。佛家持戒跟儒家的礼是一个意思,儒家讲守礼,佛法讲持戒,现在人讲守法,这是一个人生活在世间必须懂得的,一定要守规矩。所以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尤其在新加坡这个地区,地区很小,居住的种族很多,每一个种族有他们的习俗、有他们的规矩,我们跟他们接触,要多问,不要失礼,多问多学习,这是持戒波罗蜜。在居士林,居士林这个组织也有它的章程,有它的董事会,有它办事的法则,讲堂有讲堂的规矩,念佛堂有念佛堂的规矩,课堂有课堂的规矩,斋堂有斋堂的规矩,我们能守规矩就是持戒波罗蜜。波罗蜜是圆满的意思,做得很圆满。 第三条「忍辱」波罗蜜。忍辱,用现在的话来讲,耐心。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耐心,凡事欲速则不达,很细心,很有耐心,这个事情才能做得圆满,才能做得成就。我们自己日常生活要有耐心,我们学习更要有耐心,佛法的修学不是短时期的,为什么?我们的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修,修正这一些毛病习气,什么时候你的毛病习气统统都修正过来了,你就成佛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他的毛病习气,他还要修行。修行是修正我们错误思想行为,一切众生哪一个人不需要修行?不肯修行,那永远犯错,一直错到底,这个过错会招来果报。经论里头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胡作妄为,果报现前,这个时候害怕,害怕也来不及了;菩萨果报不怕,怕造因,菩萨知道造恶因后面一定有恶的果报,果报如果不在今世,来世、后世。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佛在经典给我们说得太多太多了。一切众生,我们自己亦复如是,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天天在造大大小小的善恶业,天天在造。连睡觉都不老实,睡觉作梦,作梦也在造业,你就想多么可怕! 世间人没有智慧,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过去未来、此界他方有没有?有,佛不但说得清楚,佛要我们自己亲证,证明佛所讲的句句都是真实话。用什么方法证?佛教给我们修学方法,修戒、修定、修慧。你得定,定是清净心,对於一切人事物的执著没有了,你就得定,这得小定,这个小定,六道里面的状况你会完全见到,你有能力接触到。能再将对一切人事物分别的意念断掉,你就得更深一层的定功,也就是你的清净心更纯,你能够见到十法界。如果连妄想也断掉,你这个定功达到极处,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根源现象你完全明了。佛说这些是教我们自己可以证得的,我们不是完全靠他,完全随顺他,不是的。我们可以把经典上所说的,自己统统证明、证实,它决定不是假的。所以修学的时间要长,要有耐心,你才能做得到。尤其在初学的时候,如果没有耐心,克服不了自己的烦恼习气。所以这个条目,古时候翻经的法师把忍耐翻作忍辱,针对中国读书人说的。古代中国读书人对於侮辱看得很重,所谓是「士可杀不可辱」。士,用现在话说是知识分子。读书人杀头没有关系,侮辱不能接受。所以翻经大师看到中国人这个习气毛病这么重,忍辱,辱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这个意思对我们现代修行人来讲太重要了,我们今天小小一点委屈都受不了,都不能忍受,你还修什么行?你还会有什么成就? 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要懂得;换句话说,是清净心的基础。清净心怎么修成的?从忍辱修得的。凡事不能忍耐,你修得再好,完全修的是世间有漏的福报,为什么?心不清净,一点定功都没有。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功夫成片不能得到,功夫成片得不到,往生净土你就没有把握,什么原因?你没有耐心,你不能忍辱。定慧是从这里生的,如果你真正觉悟了,真正明白了,每天侮辱你的,给你气受的,给你罪受的,那是什么人?大菩萨摩诃萨。没有这些人,我们忍辱从哪里学?你要把找你麻烦这些人看作冤家对头,好了,这个是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错了!所以真正觉悟之人,明白人,会把天天侮辱我的、欺负我的、陷害我的,都看作是诸佛菩萨,他真的是诸佛菩萨,使我成就忍辱波罗蜜。 诸位在《金刚经》上读到,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世尊在这部经上引用这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的详细介绍是在《大涅盘经》里面,《大涅盘经》对於这一段故事说得很清楚。歌利王,歌利是梵语,歌利王要翻成中国意思是暴君,不讲理的,看到这个修行人,他看到不顺眼,凌迟处死,用刀子割肉,一片一片割,这样叫他死。这个修道的仙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欢喜接受,他把歌利王看作佛菩萨,成就他忍辱波罗蜜,没有一丝毫怨恨心。今天我们修行,遇到小小挫折、小小不如意,怨声载道,你说他可怜不可怜?他对於佛法丝毫没有觉悟,天天在学佛,白学了。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今天这一天当中受了一些气,是不是把对方看作佛菩萨,来教我修忍辱波罗蜜的。 你们问我念佛,我告诉你,我心中、眼目当中所看到一切众生、山河大地,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佛法。你对我好、恭敬,阿弥陀佛,你侮辱我、毁谤我、作贱我,你也是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分别。我修了五十多年了,现在修得心这么清净,这么平等,这么快乐!我这个忍辱波罗蜜是那位菩萨教给我的,当时我还没有接触到佛法。今天在座有我一位老同学,南京第一中学的校长,他知道我忍辱波罗蜜跟谁学的,也是我们同班同学,白振寰,这个人现在不晓得在不在了?我跟他学的。怎么跟他学的?我在学校里面,实在讲,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学生,挺顽皮,专门欺负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是青年军退下来的,抗战期间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们同班,我喜欢跟他开玩笑,常常欺负他,常常侮辱他。我记得的印象非常之深,学校里举行美术比赛,我那个时候画了一张画,那是校园写生,我得第三名。我画的是什么?我就画我的同学,他在那里写生,我就画他,画他在那里画画,我得第三名。你画得不错!不是,我这个画跟别人不一样。什么不一样?你们画的是静物,我画的是动物。 我年轻时候造的业跟袁了凡一样,所以以后读《了凡四训》,我感触非常深,总是处处喜欢挖苦别人,拿别人来开玩笑。可是我这位同学难得,他在背后都赞叹我,从来没有说我一句坏话,别的同学告诉我,我听了之后难过,忏悔!学期终了的时候,我跟他道歉,我的忍辱波罗蜜是从他那里学来的。以后接触佛法,对这个道理更清楚、更明白了。我从小对於财物看得非常淡薄,我喜欢布施,从白同学这里学会了忍辱,这个两个条件是我学佛真正的基础。从前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同学当中他也常常提到,我有两个长处:布施、忍辱。这是跟他十年学教,能得一点成就,关键在此地。所以不能忍,什么都不能成就。 我们懂得这一条之后,无论在生活,无论在学习,无论在工作,愈是艰难愈要有耐心,决定不能够浮躁,浮躁一定坏事,不能成就,小心谨慎、细心去处理,事情决定能做得圆满,做得成功。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培养耐心,对於顺境、善人,要有耐心,要能够忍,忍什么?不能堕在情缘之中,如果堕在情执里面,麻烦大了。到以后怎么?离开就痛苦了,爱别离,苦就来了。所以顺境、善人,古德教给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对顺境、善人,离开的时候没有痛苦。这个要忍耐,佛家讲要化感情为理智。经上讲情跟智是一个东西、一桩事情,迷的时候叫情,悟的时候叫智。智,分离的时候,心里不会有任何影响,情就有影响。所以对於顺境、爱缘要看得很轻,决定没有丝毫执著,不生情执。对於逆境、恶缘,恶人相处,心地也要清淡、淡泊,不生怨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没有忍耐的功夫你做不到。清净平等心是大道,是佛道,是菩萨道。 古时候出家修行人没有这个功夫,没有资格出去参学;换句话说,老师一定叫你在他身边,不能离开老师。什么时候老师会叫你出去参学,不要再跟老师了?这个功夫得到了,你才有资格出去参学。参学什么?接触广大的社会群众,你有能力,你有本事,顺境里头不生贪爱,逆境里头不生瞋恚,在一切人事物之中修戒、修定、修慧。戒定慧在哪里完成?社会,不离开社会,不离开生活,不离开工作,在这个里面完成。人家一赞叹生欢喜,几句毁谤的话要气好几天,凡夫一个!不是修行人。所以我们自己要记住、要明了,如果我们也有这种情形的话,那我们这么多年的佛白学了。这一点功夫都没有,你怎么会有成就? 第四「精进」波罗蜜。进是进步,世间人常讲不进则退,佛法也是教你进步,不但进步,精进,精是专精、精纯,纯而不杂的进步,所以精进用得很有道理。怎样才叫精进?绝不掺杂自私自利的意念在里面,那就叫精,掺杂丝毫自己念头在里头就错了。要用佛法的话来说,著相就错了,就不是精进,离相才是精进。所以《金刚经》上教给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那叫真精进。如果著相修善,那只有进不能叫精,精这一个字的拣别就是离一切相。离一切什么相?我相,我相前面跟大家说得很多,我相就是执著,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三种是分别;佛学术语里讲,我相是烦恼障,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所知障。你能够远离一切分别、执著,二障,两种障碍就没有了。两种障碍断掉了,你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德相就统统现前了,如来智慧德相。 我们今天最困难的是执著,坚固的执著,执著什么?执著有个我,起心动念没有忘掉我,我的尊严受到损害,我的面子受到损害了,糟糕不糟糕!哪有什么面子?面子在哪里?都是一个幻想。给诸位说,诸佛菩萨不要面子,诸佛菩萨不要尊严,没有一个人不尊敬他。世间人好面子,要尊严,要尊严得不到尊严,要面子结果是没面子。为了尊严,为了面子,坚固执著,不能忍辱。诸佛菩萨不要尊严、不要面子,什么都能忍,人家成就戒定慧三学,成就菩萨三慧。所以我们的错误观念,错误的想法看法太多太多了,我们要深明这些道理。尤其是佛的经教,意在言外,深广无尽,我们不细心去体会,你怎么会看出来?不但要细心体会,要身体力行,你才真正懂得佛的意思。你不能够身体力行,你怎样去研究、怎样去揣摩,结果你都把意思搞错了,曲解了,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太多太多了。所以佛法要行,不要说,认真努力去做,才有真实的成就。 在我们初学,精进,我劝勉同学学一门,专攻一门,成就真实的智慧。古时候教学的理念,跟现在人完全不相同,其中的得失,我们要明了。中国人,诸位细细去读历史,你读中国历史,读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历史,你然后细细做个比较,你就了解,中国人有真智慧,创造力非常强而且丰富。为什么现代中国人会变成这个样子,远远落在西方的后面?原因虽然很多,但是第一个原因,丧失民族自信心,对於古圣先贤的教诲失去了信心,盲从西洋,造成今天的灾难。我们不能不晓得,实在讲晓得的人真的不多,为什么不知道?不读书之过。 我们在讲席当中,偶尔也会提起来,中国人真有智慧,无论看什么事情,看得很深,看得很远,证明他有智慧、他有定功、他有耐心,懂得防非止过。中国古时候教学懂得精进,懂得这个道理,儒跟佛的教学,道家也不例外,就是佛法里面讲求根本智,开后得智,智慧才能现前。什么叫根本智?《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就是根本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重视在德行上。小学教育,我们看古礼里面记载,儿童七岁「就外傅」。 古时候大家庭有内外之分,内院是眷属所住的,宾客不能进内院,所以家里面请的老师,老师是住在外院。七岁以上小孩,可以读书了,跟著老师,老师教什么?生活教育,小学是生活教育,现在人不懂得生活。教什么?教洒扫、应对,教你知道怎样侍奉老师、伺候老师,它是一个实践的教育,不是口说的,完全在生活当中。你学会了之后,你这一生就知道怎样孝养父母,孝养父母从老师那里学得来的。生活教育,从七岁到十二岁。读书只教句读,没有讲解,只天天叫你念,老师督促你,看你的程度,你的程度高,大概每天可以念二十行、三十行,从前教读书算行数的。一行二十个字,一面十行,十行就两百个字。智慧高的,大概一天可以读六、七百字;程度差的,大概每天可以读七、八十个字,四、五行,四行八十个字,五行一百个字。以什么为标准?十遍能背,以这个为标准。老师教给你了,你念十遍,书本关下来背给我听听,以这个为标准。十遍不能背的,那行数再减少,十遍可以背的,能背得很好,再可以加几行。用这个方法,来测验每一个学生程度不一样,那时候叫上书,上书的行数不相同。十遍能背了,老师在那里坐著听,叫他大声的念,念一百遍,照著书念一百遍,这是聪明的;程度稍微愚钝一点的,背两百遍。 天天背书,背书干什么?修根本智。你要知道小孩要不这样子逼著他,他那个小头脑里头也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就造业。不许他胡思乱想,用这个方法帮助他修定,修清净心。这个有五、六年的时间,帮他养成了,他心地清净了。心地清净就开智慧,清净心起作用是智慧。所以到十三、四岁进太学,从前没有中学。太学是国家办的,进太学那都是公费,你的生活费用国家发给你,这在古书上我们都看到的。太学里面读书,那就更快乐了,大概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不会多的,现在讲都小班制的,人数多了,老师精神照顾不过来。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讲,真正好老师,好的教学,学生决定不可以超过十个人,老师的精神完全能照顾。太学里面讲解,讲的什么?你过去所读的,所读的书在这个时候来听老师讲解,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读书乐,因为书你都会背过了,老师也会背过了,所以太学里面讲学不要用书本,说第几章、第几页、第几行,大家都晓得,都背得很熟了,一生都不会忘记。到八十岁、九十岁写文章引经据典,不要去查书,哪里现在到图书馆查书?那被笑话了! 从前教学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智慧的教学。现在教学,现在是常识的教学,你所学的全是常识,没有智慧。所以搞得生活过得这么苦,世间这么乱,没有智慧。所以我们自己实在深入去想,古时候的教学比现在好,现在教学远远不如古人。我早年也教过佛学院,教了几年之后,我再不敢教了,为什么?佛学院是失败的教育。今天学校教育也是个失败的教育,能把人教成训练成功,还是要私塾的教学才行。所以我们这里培训班是私塾教学,只有一个老师,不能请第二个老师。第二个老师,那跟我们想法、看法不一样,教法不一样,你们就学乱了。 我学成,我跟方东美先生,老师一个,学生我一个。跟章嘉大师学,也是老师一个,学生也是我一个,我从这里扎根的。以后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他那个班的学生二十多个人,不是一对一了,二十多个人,我有根底。教学的观念跟方法不相同,成就不一样,一门深入叫精进。现在学校里面老师很多,科目很多,那叫什么?杂进,你学得很杂,你也在努力求进步,杂进;再说得不好听,乱进!所以你不开智慧,你所学的那些东西,到社会上遇到这些人与事一些纠纷,你没有能力解决,你往往做错事情,没有智慧。中国古老的那种教学方法,外国人没有学到;现在外国人想学了,可是还是没有想到,没有学到。这是中国教学的精髓,几千年的经验,代代出贤能之人,都是这个方法培育成功的。 我们要深深反省、深深检点,将来如何能够把这种理念、教学的方法,落实到现代学校教育;不是做不到,能做到。譬如学校一个学期开了有几门课,请了有很多老师,实在讲用中国的理念方法,学校就省很多事情,一门一门的教,不是许多门同时教。许多门同时教,譬如说这一个钟点学国文,下一个钟点学英文,这脑子里乱七八糟,迷迷糊糊。如果说国文这一门课,用两个星期、三个星期专门学这一门课程,他在这两、三个星期,他头脑里一桩事情,专门做这个,专门想这个,他的成绩一定比分开来的好。这个科目教完了,到第四个星期我们再换另外一个课程,他的精力完全是集中的,这就符合佛家讲的精进。 儒跟佛到什么时候才叫你广学多闻?根本智得到之后,佛法里面讲开悟之后,才可以广学多闻。没有开悟之前,著重在定功,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是修定,是修根本智,也是修慧,慧里面的根本智。等到你智慧开了,就是我刚才讲,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你在这个境界里头心得平等、心得清净,你才有能力广泛的涉猎,什么东西都可以读、都可以学,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接触;为什么?你能不动心了。没有这个能力,不可以,一接触一定会出事情,会惹麻烦,会让你退失道心,你的学业、道业都会退失,你没有根!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表演给我们看,在他老师会下成就了戒定慧三学,那个慧就是根本智。戒学,懂规矩,能守法;定学,心底有主宰,不会为外面境界所动摇;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他一接触,他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有能力辨别真妄,这叫根本智,这才出去参学。参学是广学多闻,学得快,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哪要那么麻烦!诸位同修在此地,如果真正掌握到这一个原则原理,你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我得之於老师,今天传授给大家。你们都清楚、都明了,我跟大家讲经没有准备,任何地方请我去讲演、讲经,我从来没准备过。为什么?不能准备,准备了全是死的。不准备,我这里看看大家眼睛、看看大家动态,我就知道了,我讲的是活的,不是死的。虽然是活的,记录下来,句句话还是联贯的,不是乱七八糟,还是有顺序、有条理、有层次。智慧要紧,根本要紧! 我当年在李老师会下十年,你们很多同学都知道学五部经,分量都不多。《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你们都看过,我们这个纸张大概是五张,五张、六张的样子;《佛说阿弥陀经》,分量也不多;我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通常流通的小本子;第四部学的是《金刚经》,《金刚经》只有五千多字;这以后学了一个大经,《大佛顶首楞严经》,这一部经大概有五、六万字。十年的功夫,学五样。这五样,大概在现在一般佛学院里,我想可能一个学期,顶多一年就完成了。老师教我一部一部的学,一部没有学完,决定不可以学第二部。他是很不客气的对学生说,你同时学两部,你没有能力,老实讲你没有能力,乖乖学一部,一部学好了,再学第二部。那还要老师很认真的做个审查,你有没有能力再学第二部?教你精进,专攻。到智慧开了之后,你再接触经教,一接触就通达。我们这才感谢老师,这老师真的是个好老师,没有学过的这些经典,我们展开来统统都会,一点困难都没有。 《华严》是个大经,分量太大了,尤其前面,不晓得真的不知道从何下手。我怂恿,请求老师讲《华严》,那时候也有点私心,我们联合八个同学,八个同学联合起来启请,请老师讲《华严》,老师答应了,我们欢喜。我听一卷,八十卷我只听一卷,这一卷听懂了,后面全就懂了。他老人家在台中讲,我就在台北讲,我讲的进度超过他。为什么?他一个星期讲一次,我一个星期讲三次,他一次只讲四十五分钟,我一次讲一个半小时,没有几个月就超过他了。感谢老师教学方法,懂得什么叫精进!非常可惜这样好的教学方法,现在人不知道采用,把它丢掉了,学学外国的方法,外国好东西固然有,不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有,不值得学的也不少。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有很多好东西,外国人连作梦都没有想到,这个遗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对我们国家民族的损失太大太大了。 六波罗蜜第五个是「禅定」。禅定的意思是自己胸有主宰,不受外境所动摇,这叫禅定;不是叫你每天盘腿面壁,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是看错了,你怎么能落实到生活上去?禅定的定义,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讲得很好,「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其实祖师这两句话,还是《金刚经》上所讲的,《金刚经》上所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真的禅定。我们每天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人群,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接触不障碍,没有妨碍,所谓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产生在哪里?产生在妄想分别执著,你只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事事无碍。我们今天跟其他宗教往来,我们舍弃执著,不是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吗?非常亲切,比一般朋友还要好,知心的朋友,不执著就没有妨碍了;一有执著麻烦来了,彼此不相往来。离开分别执著,十法界里面障碍都没有了,这是禅定的基础。外不著相,内不起分别执著,这叫禅定。换句话说,禅定就是真诚心,就是清净心。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教学,实在讲中心是两个字:「忠孝」。儒家教学是这两个字为中心,佛法教学也是这两个字。什么叫做忠?不偏不斜才叫忠,你那个心在正中,一点偏斜都没有。你有妄想,心偏了,你有分别执著,你的心斜了,就不忠。「忠」这一个字,你的心永远守住正直、正中,一丝毫偏斜都没有,这叫忠。忠是真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我们真心,这是佛性。只要有妄想分别执著,忠就没有了,那个心就歪掉了,那个忠字要歪一点,它不能显得那么正。所以中国的文字,这是符号,充满了智慧,让你看到这个符号就晓得它是什么意思。 「孝」这个字的意思,是表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这是孝。孝这个字是会意,忠也是会意,叫你看了这个符号,体会意思。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个意思很明显,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外国人现在讲代沟,代沟就拆开了,孝就没有了。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一个我,这是孝的本意。有过去、现在、未来,就有空间的十方,十方三世是一个整体,这是孝的本意,外国人不懂。中国人过年要祭祖先,外国人看到很奇怪,祖先你又没有见过面,你也不认识他,几百年、几千年了,你还纪念他干什么?他不懂孝道。他不但祖先不纪念,他父母也不纪念,儿女长大离开父母了,可能一生都不会跟父母见面。所以美国的老人很可怜,精神生活非常痛苦,老的时候物质生活有国家照顾,每天吃在那里,坐在那里晒太阳,等死!我看到非常难过,真的是我们中国俗话讲「坐吃等死」,跟中国人理念不一样。 中国人的教育,少年培福,少年奠定福德的根基,教他怎么样做人。所以中国小朋友,确实没有外国那一种天真活泼,天真活泼他享福。中国的儿童要学得像大人一样,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规规矩矩的,一点不敢犯过。为什么?没福给他享,要教导他、折磨他。壮年的时候,为社会服务,为家庭服务,造福;晚年享福。外国人是儿童享福,先把福享光了,所以他老年受苦。中国这是颠倒,小孩叫他受一点苦,没有关系,老年的时候享福。这一种道理,外国人哪里会懂!所以外国人看到中国人的家庭,看到日本人的家庭,长辈跟儿女住在一起,他们非常羡慕。我在美国很久看得很多,赞叹羡慕,他们没有。可是现在的中国人,现在的日本人,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住在一起,实在讲不是孝顺,互相利用,利用老人看家,做家事,心不一样了。 我们追究起根本原因,都是把中国固有的这种教学舍弃掉了,所以造成今天社会上的困境。哪一天能够把中国古老这一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恢复,世界上人才会有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时代虽然天天在进步,这一些原理原则绝对不会退转,不会退的,无论什么方式,这一些理念、方法都能够用得上。它不但不落伍,说实在话,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我们要认清楚,要紧紧跟随著,世间才会美好,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幸福美满。所以不可以轻易为外面境界所动,学佛还会被外境所转,你的佛学到哪里去了?我们能够不为境界所动,过得比别人都好,让别人看到羡慕,这就是接引众生,这就是帮助他。他看到了,他羡慕,他就会发心来学。 我过去在美国,也住了不少的城市,那时馆长在一起。每天课余,我们都在外面去旅游,生活得非常愉快,一天到晚满面笑容。邻居一些美国人看到就来打听,你们为什么这么快乐?他非常羡慕。那时候我们就教他,我们有一些年轻的出家同修给他们讲,我们快乐都是念阿弥陀佛念来的,教他也念阿弥陀佛,也有人他真的相信,真的也去念了。其实懂得佛陀教诲真实义,依教奉行,把经典里头字字句句落实到我们生活,生活怎么不快乐?落实到工作,工作一定轻松愉快,做得成功圆满;落实在应酬上,无论什么样的人,连冤亲债主都变成好朋友,这是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受用。方东美先生他懂得,所以他把佛教介绍给我,他说「佛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也把他这一句话证明了,确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一生没有空过,这一生的生活非常充实,过得真有价值。 六波罗蜜最后一条是「智慧」,般若智慧。般若是梵语,翻成中国是智慧的意思,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因为佛法所求的就是这一条,前面五条都是属於手段,这一条才是目的。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学是智慧的学问,学佛没有别的,就是要求究竟圆满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慧才能达到一切圆满。智慧怎样求?一定要依照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戒、定、慧。戒是守法,老师教给你的这些方法,你不肯遵守,那你就没有法子成就。 古代儒家、佛家的教学,教初学都是三个条件。第一个,跟一个老师,不能跟两个老师,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诲,老师以外任何人都不可以听,只能听一个,听了,你心定了;听别人,你这老师有问题,好了,你心马上对老师信心失掉了,你就走邪道了。只准听老师一个,其余的出家、在家大德,再高明,再有德行、名气,都不可以听,一个老师跟到底。第二个条件,老师指定你这一个课程,认真努力修学,老师没有指定的不可以看。第三个条件,李老师给我的,你从前别的地方所学的,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你跟我从今天起,一切从头来起。这三个条件,师承,古往今来没有例外。但是今天不行了,今天用这三个条件找学生决定找不到,没有人肯相信。所以我可能在这个时代是最后一个师承,我还相信,接受老师的教导,我对老师感恩戴德,实在是不容易,成就得来不容易。得来在自己的信心,老师的慈悲,我们自己真肯学,老师真肯教。所以师徒如父子,比父子还要亲,孝亲尊师,都在其中。好!今天时间到了,这就讲了一遍。 大乘无量寿经 (第六十九集) 1999/11/1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69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十九面,第七行,我们将经文念一段: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 到这个地方是第十九愿,这一愿跟诸位讲过几次,里面的含义非常深广,上一次讲了一句,『奉行六波罗蜜』。经文字字句句都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如果含糊笼统念过去,虽然很用功、很精进,到最后往生还是成了问题。原因只能怪自己,对於佛的教诲,没有详细的参透,所以才有许多的误会产生,障碍我们修学的成果,这是必须要注意到的。『发菩提心』,一定要『修诸功德』。「修诸功德」,佛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一定要落实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里面,落实在日常生活应酬。换句话说,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论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身分,全都应当落实在六度里面,这才真正叫奉行。如果我们的生活行为跟六度不相应,你是修的凡夫行,与六度相应就是菩萨行。 我们必须要记住,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善、行善、念头善,就是发菩提心,奉行六波罗蜜,这是善的标准。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能够落实,不但要能落实,而且要『坚固不退』。可见得菩提心、菩萨行,不是做个几天就可以放下,至少我们要发心尽形寿;换句话说,活一天我们就要认真的做一天,这个样子才能相应,然后十念、一念决定得生净土。要记住,如果我们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行不善,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古大德讲得非常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心不善,念头不善,行为不善,这样念佛是「喊破喉咙也枉然」!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一个缘而已,做为往生的远因,这一生不能成就。 说到跟阿弥陀佛结缘,我们在座每一位同修,过去生中这样的缘不知道结了多少次,所以我们跟佛的缘很深,生生世世都发愿念佛,都没能往生。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认真依教奉行,我们对於经义一知半解,理解得不够透彻。心虽然发了,发得不够,发得不圆满,发得不符合往生的条件,所以每一次都是这样耽误。这一生当中,这是藉著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一生我们得人身,又遇到了,务必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愿文,我们不厌其烦给诸位同修详细的来讨论,反覆的来研究,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自然欢喜依教奉行,把多生多劫坏的习气、坏的毛病改过来,坏习气、坏毛病就是心行不善。「菩提心」是善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是善行,「坚固不退」是善意,善的念头,这三个条件具足了,才是后面经文所说的「三辈往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这四个字我们懂了,明了了,我们真发了,具备这样的条件,一向专念才决定得生净土。这是我们不能不了解的,不能够不明白的。 『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我们从经文,从古大德注疏里面,明了修学净宗的人,这真修的人,他们是发大心,他们是修大行。菩提心跟菩萨行合起来,就是普贤行愿;坚固不退,决定不改变。前面偈颂里面我们读过,阿弥陀佛给我们做了好榜样,他在因地修行曾经说过,「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我们要学习,菩提道中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很多。我们在修学,过去生中就不说了,就在这一生当中,我们的遭遇有顺境、有逆境,我们遇到的人事有善人、有恶人,这四桩事都会造成退堕的因缘;顺境、善人,你起贪念,贪念的心生起来,就退转,就堕落;逆境、恶人也容易堕落,起瞋恚心。所以修行很不容易有成就,就是处处都有退堕的因缘,我们如果没有智慧,没有坚定的毅力决心,要把心安住在道业上。什么是道业?经中字字句句的教诲就是道业,我们要把心安住在这里,念念不忘依教奉行,决定不可以违背经中的教诲,要「如是愿心永不退」,我们这一生才有成就。所以「坚固不退」的意思,我们要很清楚、很明了。 末后『一心念我』,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念佛要怎么念?「一心」。黄念祖在《注解》里面,引用祖师大德的教诲,唯一坚定的信心,决定不会被外境改变,这个叫「一心念我」。一心难,一心从什么地方生起来的?从真心,胜解,对於经教深刻的理解、殊胜的理解,从力行,认真努力的去干,一心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所以说,一心就是真实的信心。贤首大师在《华严经》注解,他的注解叫《探玄记》,他说得简单,说得扼要,「一心者,心无异念故」,这个境界高。这个说法就是觉明妙行菩萨所讲的「不怀疑,不夹杂」,这叫一心;『昼夜不断』是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才是真的叫一心。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上,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也是这一句,他说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跟此地愿文里面「一心念我」完全相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这里头有怀疑,你这个念就不清净,有夹杂也不清净,所以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夹杂,这才叫净念。相继就是不间断,日夜不间断。诸位总要明了,不是叫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那普通人还能受得了吗?念是心,心上真有阿弥陀佛,这叫念念不间断,不是口里头称念不间断。口里面称念,间断不间断没有关系,心里头重要。口里头纵然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心里面还打妄想,一面念佛一面想别的,已经断掉了,所以那个不管用。心里头没有断,口里不念,真管用。所以这个「念」字,诸位要仔细看清楚,「今心」,就是你现前的心,心是阿弥陀佛,我们得会念。 我们这个道场在弘扬《大方广佛华严经》,对我们念佛人帮助太大了。《华严》的行门,讲到修行的方法,以什么为主?佛虽然在这个经里面讲了两千个法门,两千法门都结归到念佛法门。我们在「入法界品」里面,看到德云比丘教导善财童子,他说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这二十一种一展开,就是前面所讲的两千法门,再把它扩大,无量无边的法门,门门都是念佛法门。这正是《华严经》上世尊所开导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是无量无边的法门,一是个念佛法门。可是你要懂得,佛说的一不是专一,不是独一,而是任一。我们修念佛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是念佛法门;他修的是禅的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全是禅门,念佛也是禅门;他修的是教门,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是教门,念佛也是教门。所以一是任一,不是独一。 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要开智慧,你要会用。今天下午,林长李居士召集新加坡九个宗教的代表,在我们这个地方讨论千禧年的温馨晚会,晚上也在这边吃饭。我今天下午来得早一点,听说有这个会,我去听听他们,我做旁听。我们用《华严经》的教诲,这九个宗教都是佛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如果是基督教的立场,九个宗教全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是所有宗教都是伊斯兰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个观念正确,一点都不错,这是华严境界,华严的思想。诸位想想宗教哪里有冲突?自自然然和睦相处,各个都是第一,各个都统摄其他一切宗教,华严世界多么美好! 虽然是一,一不坏多,多不碍一,这才是事实真相,这才叫做真理。希望我们同修从这个地方觉悟过来,我们的心量就大了,真的《华严经》上所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讲到究竟处,佛给我们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同一个自性、同一个法身、同一个智慧,我们的心才能真正做到,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一心念我」。这才真正是一心,再没有分别了,晓得多即是一,这个心才真正不夹杂妄想、不夹杂妄念,心才能做到纯一。 《弥陀经》上跟我们讲「一心不乱」,「心不颠倒」;通常说一心不乱,这是念佛三昧,属於定;心不颠倒是属於慧。心不颠倒就是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性相、理事、因果都能够通达明了,这你心不会颠倒了。真正了解,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不异多,多不异一,一不坏多,多也不坏一,你真正通达明了,心不颠倒了。一心不乱,古人又给我们说明,功夫有浅深不一样。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什么叫事一心?念头纯净,心里头没有杂念,这是属於事一心。从功夫成片到清净心现前,这里头功夫有浅深不等;可以说从刚刚功夫得力开始,一直到权教菩萨,这个定功超过阿罗汉,都是属於事一心。理一心是什么?理一心是从定开慧了,宗门所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属於理一心。事一心如果不往生,来生到哪里去?来生一定是证阿罗汉果、辟支佛果、菩萨、佛,四圣法界,看你事一心功夫的浅深。不往生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你也是证四圣的果位,你功夫达到了。功夫成片不行,功夫成片如果不生极乐世界,来生只能够生天道,功夫浅的人道,功夫好的天道,不能够出离六道轮回,这都是属於事一心的范围。理一心,如果不求往生,也生华藏世界,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你生一真法界了。 由此可知,法门是不相同,功夫境界没有两样;证得理一心的人,跟宗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同一个境界,同样的果报;但是求生净土,那就差别很大了。以理一心不乱来说,不求生极乐世界,你生华藏世界。生到华藏世界是圆教初住菩萨,在华藏世界成佛还要多久?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还要修三个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修满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第二个阿僧祇劫修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祇劫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同学们要记住,所谓三大阿僧祇劫,是从你证得圆教初住菩萨那一天算起,如果没有证得圆初住之前不算。 如果像我们这样,开始发心就开始算起,我们早都成佛了,无量劫来我们不知道修了多少个阿僧祇劫,那个统统不算,没有证得圆初住统统不算。不但这个不算,连佛家的小学,从来我们也没有算过。佛家的小学是小乘初果,我们搞了无量劫,连小乘初果没搞上。如果你要证得小乘初果,你今天就不会在这儿听经,证得小乘初果的人叫圣人,这不是凡夫。不管有没有佛出世,证得小乘初果的人,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决定证阿罗汉果。有佛出世的时候他证阿罗汉,没有佛出世的时候证辟支佛果,独觉,缘觉,早已经脱离六道轮回,生四圣法界,怎么会到居士林来听经? 由此可知,断惑证真是真难!我们无量劫的修行,见思烦恼里面的见惑就没有办法断掉,纵然你能够断个几品,见惑、三界见惑总共有八十八品,算你有能力断一半,这一个轮回又忘了干干净净,何况断一半都相当不容易。无量劫又无量劫搞到今天,还搞成这个样子,我们如果冷静去反省、去检点,才知道这个事情真难,真可怕!我们有没有救?肯定有救,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认识清楚。果然认识清楚,轮回认识清楚了,这个事情可怕,不好玩,下定决心不再搞轮回了,从今天起一心一意专求净土,你这个心要坚定,决定不改变,决定不再退转,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我们这一生就成就了。往生西方比生华藏还要殊胜,刚才说过了,纵然你念到理一心不乱,不求西方,生到华藏,你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你才能够圆满菩提。如果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便宜占大了,很快就圆满菩提了。 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下下品往生的,下下品是造五逆十恶,造极重罪业,忏悔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什么时候成就?佛告诉我们十二劫,花开见佛。十二劫,比起无量劫,比起三大阿僧祇劫,时间太短了。证得什么果位?圆教初住菩萨果位。你说这个便宜占大了,我们要不求往生,要想证得这个果位,难!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这个不可能不是我说的,倓虚老法师讲的,我们在他开示里面听到过,在他著作里面看到过,他说他一生当中看见参禅的人得禅定,没有听说过禅宗开悟的。参禅得禅定,已经就相当不容易了。得禅定的人来生到哪里去?四禅天,看他禅定功夫浅深,出不了三界。禅宗要开悟,真正大彻大悟了,那看他悟的功夫境界,他能够超越三界,功夫好的能够超越十法界。倓老法师说他一生没见过,不但没见过,听也没听说过,这才晓得这个法门难。净宗即使下下品往生,十二劫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生实报庄严土。下下品往生是凡圣同居土,十二劫你就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成佛证得究竟圆满菩提,时间很短,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这个帐,你要能够把它仔细算清楚了,西方世界不能不去。 我早年学教,学《华严》,常常想文殊、普贤,这是华严会上的等觉菩萨,为什么也要发愿求生净土?以后就从算帐上算出来了。文殊、普贤要不求生净土,他要在华藏世界修行成佛,这个帐我们会算,一个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证三十个位次,第二个阿僧祇劫证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祇劫证三个位次,愈往上愈难,恐怕等觉菩萨要想圆满菩提,也得要用一个阿僧祇劫。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想一天功夫就够了,他就圆满菩提,哪能不去?所以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到华藏世界去度众生,普遍的劝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念弥陀求生极乐世界,是这么个道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都是一心,已经证得一心,只要一回向,一个念头往生,统统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成佛哪里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念顿超,这是华藏跟西方极乐世界的比较。 我们今天有幸,不必经历华藏世界,从娑婆世界直接就超越了。能不能在这一生往生?实在讲就是这么两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第十九愿发菩提心,第十八愿一向专念,四十八愿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两愿。愿文里面「一心念我」,这个意思非常圆满具足,事一心,理一心统统具足,才叫「一心念我」。所以祖师大德常常劝导我们,深信切愿,称念阿弥陀佛。要想到深信、切愿,恳切,无比的恳切!你要不把这些理事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深信切愿的心很难生起。 善导大师是弥陀再来,他说的话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教诲,他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一句话就是第十八愿,行住坐卧,不问时劫久远,念念不舍。这个念是心念,一心专念,不是说口念,你心上真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念头从来不间断。这个话我又怕同修们听了产生误会,不能不讲明白,世间人哪一个人没有一心专念?有一心专念的人不少,在世间都有成就。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他怎么成就的?一心专念。诸位要晓得,一心专念是增上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统统具足,这三个缘具足,你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决定现行。一切众生无量劫来业习种子,善的种子,恶的种子,佛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种子,哪一个不具足?这是平等的。就看你一心专念念的是什么?你念的是佛,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你念的是菩萨,你一定作菩萨。如果天天念发财,一切时、一切处都没有忘掉发财,他将来到哪里去?他财是会发,发了财之后,他将来到饿鬼道去。 所以世间人一心念什么?一心念贪瞋痴,一心念财色名食睡,他也一心念。凡是一心念的他都得到,财色名食睡他都得到,愈得到他那个贪心愈重,都是一个道理。我们要把那个境界、对象换一换,把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换成阿弥陀佛,我们就成功了。所以这个事情不难,难在你能不能转变?你把你念的对象换过来,一换过来就成功了。世间人常讲牵肠挂肚,你牵挂的就是你心里头念的,你想想看,哪一桩事情是你这一生当中最牵挂的?那就叫念,就叫一心称念。凡是一个人一心称念的,你一生当中最牵挂的,不外乎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恨。爱的,你一生牵挂,你没有办法舍掉他;恨的,是冤家,那个恨得深,一生都记在那里,仇没有报,死都不瞑目,都不甘心。总不外乎这两桩事情,如何能够把爱与恨换成阿弥陀佛,我们就成功了。一定要懂得你最爱的牵引你堕饿鬼道,你最恨的牵引你到地狱道,那个结果是往三恶道去,为什么不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去念阿弥陀佛?果然转过来,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不但永脱轮回,而且永脱十法界,不必经历华藏四十一个阶位,顿超圆证无上菩提,一生当中就圆满。世出世间的好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要把这一生大好的机会错过了。 念佛人能往生,如果对於教理不透彻,不容易!念佛人往生只有两种人:一个善根厚,一个福德厚。善根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坚定信心,不会改变。我们有善根、有福德,善根福德都不圆满,都不足。所以佛用经教,讲经说法,用这个方法来提升我们的善根,来补足我们的善根,我们真在教下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信心坚定,愿心恳切,这一生成就了。福德深厚的人,就是我们一般所称的老实人,他很听话,叫他念佛,他就老老实实念佛,叫他不要打妄想,他就不打妄想,这种人一万人当中难得找一个,他决定会成就,往生也有很好的瑞相。不但往生佛国有瑞相,来生能够生到人天,都有很好的瑞相,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要明了。所以往生的时候相好,瑞相好,我们没有智慧、没有神通,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可以肯定他绝不堕三恶道,这是可以完全肯定的。 所以善导大师教给我们这些话,我们要记住、要明了,念兹在兹,心里头唯一牵挂的就是阿弥陀佛。这种念佛,行!能往生,是消极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不高。如何提升品位?那要积极的念佛;积极念佛怎么个说法?帮助一切众生念佛,这就积极了。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都是观念上做一个重大的改变,我念佛不是为我自己,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那怎么个念佛法?这一段愿文里面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做一个好榜样给一切众生看,这就是真正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念佛,我们的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这种人念佛,给诸位说,很容易得理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上品往生,上辈上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一往生就成就,不需要经历十二劫,连半劫都不需要。 我们这样才明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娑婆世界不错!娑婆世界修行,有起有落,大起大落;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是平平稳稳的,没有起落,所以时间要长。我们在这个地方,只要你真正懂得道理,如理如法的修学,大起,超过那边人用功;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这些方法,虽然念佛,到大落,那就不如西方极乐世界稳稳当当。换句话说,娑婆世界好像你们投资一样,很大的风险,可以赚大利,但是也会赔光;西方极乐世界很平稳,没有什么起落。我们要会把握机会,抓住机会,我们要大起,决定不要大落,大落会落到三恶道去,大起一生就成佛了。关键,一切时、一切处,念念当中有阿弥陀佛,天天亲近阿弥陀佛,念念不忘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印了很多贴纸,我们在很明显的地方给它张贴,目的何在?让我们时时刻刻看到佛的名号,看到阿弥陀佛的形像,时时刻刻不离开阿弥陀佛。我们印小张的,大家叫佛卡,小卡片印的佛像,让你带在身上,不是护身符,让你时时刻刻拿出来看看,我念阿弥陀佛,我想阿弥陀佛。年岁大的老人,我见到很多,身上带著小照片,孙子的、孙女的,他带在身上,常常看看,他想他的孙子。由此可知,他念他的孙子,念他的孙女,他时时刻刻不忘记,那个叫做念,叫做一心念。我们身上带小佛卡,就跟老人带子孙的相片一样,常常看看,时时刻刻看看,这叫一心称念。什么东西都不放在心上,只有阿弥陀佛放在心上,这就叫「一心念我」。 由此可知,这个法门也是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是什么?念佛堂念佛,那是形式。形式上念佛对初学的人非常重要,因为初学你的念头没转过来,你的习惯没养成,这个地方是培养的,念佛堂是课堂的作业。学成之后要落实在生活上,生活当中那是念念不忘,那你是真念佛。念佛堂培养我们念佛的习惯,也是做出榜样给初学人看,给还没有入门的人看,帮助他们启发信心,功德利益无比的殊胜。所以只要我们有空闲的时间,我们都应当到念佛堂来念佛,念佛堂念佛自他两利,冥阳两利,既自度又度他,这个道理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一心念我」。下面一愿是第二十愿: 【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一愿也非常重要,阿弥陀佛给我们说明念佛的利益,念佛人的好处,念佛人无比殊胜的成就。第十八愿、第十九愿是因,修因,第二十愿是果报,修因证果。发愿念佛,发愿是第十九愿,念佛是第十八愿,这个人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诸菩萨众来接引你。极乐世界的菩萨太多太多了,是不是都来接引你?不见得。哪些菩萨来接引你?跟你有缘的;过去、今生,我们的父母兄弟、老师同学,他们修这个法门已经往生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今天看你也成就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他们这些人会跟佛一道来,都是你认识的人。所以你一定要知道,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孤单,不往生极乐世界,永远是孤单的,你这一生再相爱的人,一转世,一投胎,彼此再也不认识,很难聚集在一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然,真的永远在一起。这也是佛法里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之人」,极乐世界菩萨跟阿弥陀佛一道来接引你,都是跟你有缘的人。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广结善缘,要广结,将来你成佛的时候,跟你有缘的人多,你度众生多。我们自己往生,我们结的缘多,来接引的菩萨多,可见得结缘非常非常重要! 今天下午我参加他们温馨晚会的筹备,我听说了,今年请客请五千,大概是五千七、八百人的样子,比去年增加两千人。去年请的是三千八百人,今年要增加两千人,而且是各个不同的宗教。佛弟子们都想修福,到哪里修福?最大的福报打千僧斋,今天我们这个是差不多将近六千僧,六千僧斋,不是一千僧,六千。这六千听说都不是出家人,不是出家人怎么能称僧?他是真的是僧,和合僧团。这六千人虽然种族不一样、信仰不一样,但是和睦,和合,和合就叫做僧团。六千人在一起祈祷、祝福,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安乐,同心同愿做十二小时的祈祷。祈祷的时间是从十二月三十一号晚上八点钟开始,到第二天,就是两千年元旦早晨八点钟,这个盛会太难得太难得了! 所以同修们你们如果想参加,先做心理上准备,去参加。我们佛门的祈祷,林长李居士告诉我,我们念佛,我说,好,不念阿弥陀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为世界祈求和平,消灾免难。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间苦难太多太多了,这不是为自己,为世界苦难众生,我们这一天晚上,这十二个小时,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人愈多愈好。我们去念,他们祈祷的时间不可能十二个小时不间断,我们的祈祷名副其实十二个小时不间断。元旦的晚上就是千僧斋大会,修福,好机会!我们去打斋供众,跟这五千八百多人结缘,这个机会到哪里去找?打著灯笼都找不到,决定不要放弃这个机会,我头一个带头干。所以我们能够这样作法,我们心目当中出席的这五千八百多人,都是弥陀愿海里面诸上善人。十二个小时念观世音菩萨,最后还是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无比的庄严殊胜。所以我们很清楚的深信不疑,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欢迎的菩萨众多,我们眼睛看上去数不清,这些人前来接引,『迎现其前』。 『经须臾间』,「须臾」是时间的短暂。黄念祖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里面说,他说根据《大集经》里面所说的,他们计算「须臾间」是多久?黄老居士讲,用现在的时间来算,是四十八分钟,须臾间是四十八分钟。他所讲的,我们也不能作准,提供我们做个参考可以。实在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四十八分钟太长了。但是祖师大德跟我们讲的有许许多多种,他们所说的都有依据,都不能说错,都有依据,都值得我们做参考。总而言之,再长,时间再长,也不会超过四十八分钟,这个人就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说法可能是往生的这个人,在临终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来了,告诉大家,他看到阿弥陀佛,看到西方三圣,看到诸佛菩萨来迎接,跟家人告别,跟家亲眷属辞行,这样跟阿弥陀佛走了,一直到断气。通常我们大家帮他助念,我们助念的时间,依古来祖师大德的教诲,要连续十二个小时不间断,这十二个小时是关键的时候。这是说往生时间之快速。 愿文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了不起。什么是「阿惟越致菩萨」?《弥陀经》上给我们讲的阿鞞跋致,这是梵文,译的音不相同,阿鞞跋致就是阿惟越致,意思是「不退转」。古大德跟我们说,这是七地以上,七地以上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叫不动地,七地是远行地。如果在《华严经》上说,法身大士修满两个阿僧祇劫,修满两个阿僧祇劫再证得八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就证得阿惟越致,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留意。你要真的体会到了,真的想到了,你就会决心求生净土;为什么?便宜占得太大了。我们实在讲没本事,即使有本事念到理一心不乱,禅宗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生到华藏世界圆初住菩萨,还要经历两个阿僧祇劫,才能作阿惟越致菩萨。现在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经文上讲得很清楚,这个人「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它并没有说上辈上生作阿惟越致菩萨,没有这个说法。既然没有这个说法,那当然一定是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一直到实报土上上品,统统是阿惟越致菩萨,符合本经经题清净平等的意思,「清净平等觉」。 这个法门,我们在经题的时候给诸位介绍了,九法界众生平等成佛的法门,到哪里去找?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我们要懂得,凡夫决定是带业往生,带业往生能够证得阿惟越致菩萨,凭什么?给诸位说,全凭这一愿,全凭第二十愿里头这一句,这是阿弥陀佛的弘愿。如果我们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证得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就誓不成佛。他今天在极乐世界成佛,而且成佛已经十劫,他的愿望统统兑现,没有一个愿望是虚假的。弥陀对一切众生的恩德,还有什么话说?一切诸佛如来同声赞叹,无量劫的赞叹都赞叹不尽,我们有几个人认识,阿弥陀佛对我们有什么恩德?你真的认得了,阿弥陀佛对我有大恩大德,你就会认真修行,认真修行就是报恩,知恩报恩!我们今天没有把净宗当作一回事,没有认真修学,不知道恩德。所以经文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这是阿弥陀佛慈悲摄受无比的威德,带业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虽然经文里面,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意思圆满具足。 世尊怕末世众生怀疑的心重。早年我在美国,陈健民上师,他是密宗的上师,就曾经给大众宣布带业不能往生,他提倡消业才能往生。那个时候我刚刚到美国去,好像是在八三年,他提出来的。全世界许许多多的念佛人,被他的说法震撼了,对净宗产生怀疑。连一位老修行人,周宣德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是同参道友、老朋友,他那个时候住在洛杉矶,他移民到美国去了。我下了飞机,他在机场迎接我,我们坐一个车,从机场到市区大概要五十分钟,在路上他就告诉我,他说:法师,陈上师讲的,不能带业往生,这怎么办?陈上师,我跟他没见过面,我听说这个人能言善道,在美国佛教界里面很有影响力,是传密宗的,著作也不少。他这么一提出来,我就给周老居士说:既然不能带业,算了,别去了。他听我讲那个话不大对劲,他说:为什么?他眼睛瞪著我,说不出话来。 我看到那个表情,这是提起他的疑情,他的精神能够专注,然后我跟他说,我说:如果带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去干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我们去干什么?他愈听愈不懂,怎么是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我再告诉他,我说: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他们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我说:对不对?他说:对!经上有没有说?有!那不是带业是什么?这他才明白了。连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带业,怎么能说不带业?业障消除干干净净,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除他之外统统带业,只是带得多、带得少不一样,带得多的人品位低,带得少的人品位高。 我跟他讲西方世界有没有四土?有!有没有三辈九品?有!经上都有的。如果没有四土三辈九品,要没有带业的话,怎么会分这么多阶级?这他才搞清楚了;然后我劝他老实念佛,别听他的。连这么一个大德,亲近印光老法师,搞了一生,搞了八十多岁,被人家几句话搞迷惑了,这还行吗?可见得不简单,这一个人,前面讲的「一心不乱」,他没有得一心,所以那个心会被境界转,人家说几句话马上就怀疑,疑惑、夹杂、间断,功夫立刻就退失掉了。以后我认识黄念祖老居士,黄老居士给我讲,陈上师跟他同学,他们是同一个老师学密的,但是一生不往来。他说他那个道不大对劲,不是正道,这是黄老居士告诉我的。他还有一个同学也不是走正道,那个同学出家了,也不往来。不容易!相当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决定相信带业往生,我们不要怀疑。 古德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临命终时,没有不受业力牵引的,这个时候你自己做不了主,临终善恶业习都在这个时候现前。这一个事实,我们稍微留意一点就能够觉察,最明显的地方是什么?医院。我过去在台湾,我有三个同学在荣民医院服务,他们都是主治大夫,并不信佛教,他们相信有鬼。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常常看到鬼,佛家讲的无常大鬼,只要看到无常鬼在病房里面走来走去,他们心里有数,这个人顶多三天,不会超过三天,就要走了,常见!所以医院里面的磁场不好,我们一般人进到医院,尤其是医院历史久,那个气氛都很阴,阴森森的,气衰的人走到这里面寒毛直竖。我问问里面的这些医护人员,你们相信不相信?统统相信,常常见到。所以病人病重,快要走的时候,家里照顾的人,他就告诉他:什么人在门口,我看见他了;他所说的,统统都是过世的那些冤亲债主、家亲眷属。这个时候是一个危急的关头,佛在《地藏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他所说的那些人他是真看见了,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家亲眷属?《地藏经》上给我们说不是的,是他的冤亲债主,变现家亲眷属的样子来接引他,接引去了之后就要跟他算帐,麻烦大了! 祖师大德教导我们,念佛往生人在临命终时,就是在这个状况之下,助念的人是他的真善知识。一遇到这种情形,立刻提醒他,「他说:我看到某个人了」,马上告诉他,不要管他,不要理他,提醒他念阿弥陀佛。他只要一说话,立刻把他打断。临终开示就说这个话,不要说别的,别的他听不进去,就是照顾他正念分明。什么正念?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决定不要被这些阴境现前扰乱了,无量功德。韩馆长往生,这个境界很少,还是有两次。这是我们所经历到的,次数最少的。她有两次,她一说话,我们立刻把她打断,不要理他,她说好,跟我念佛,好!就跟我们念佛。不管他是善人、是恶人,是冤家、还是亲属,一概不要理。如果见到其他的佛菩萨也要打断他,不要理他,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前才可以跟他去,不是阿弥陀佛,其他佛菩萨现前都不要跟他去,这是提醒他的正念。如果没有一个善友在旁边照顾,他要看到这些冤亲债主,或是起眷恋之心,放不下,他痛苦,或者是起了恶念、邪见,或者是发狂,恶相现前,统统叫颠倒,苦不堪言,他怎么不堕三恶道?别说往生,人天两道他都得不到! 所以我们要认识清楚,凡夫往生不是靠自己,完全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一心称念也要求佛加持,佛不加持,我们一心不容易成就,心不颠倒更要求佛加持。不但如是,我们学教,我常常告诉我们同学,我们对於经教要能看得懂、要能看得深入,靠自己不可能,一定要靠佛加持。我们在讲台上,能够把经教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也不是自己能力,得不到弥陀本愿加持,不可能!我们是博地凡夫。同样一个道理,我们讲堂大众在这里听讲,你能够听得清楚,你能够听懂了,听明白了,听得欢喜,一样也是佛力加持。这个法门虽然说是二力法门,仗佛力加持的多,成分多,我们自己只具足深信切愿,依教奉行,我们自己只能够做到这些,其他的完全都是要靠佛力,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认识清楚。千万不要误会我自己有这个能力,就产生贡高我慢,反而把这样无比殊胜、一生成就的法门错过了。 念佛人,不但在自己进修要靠佛力,在日常生活当中,心心念念不违背佛陀教诲,也要靠佛力加持,我们才不被这个世间境缘诱惑。我们这样求佛,看看其他的宗教,其他宗教也求神,求上帝保佑,不被魔鬼扰乱,不被外境动摇,他们也求神、求上帝保佑加持他,这个想法作法正确的,决定没有错误。我们凡夫不得佛菩萨诸神威德的加持,靠自己成就,决定不可能。尤其是现在末法时期,我们的业习深重,外面的境缘诱惑力量太强大了,所以我们求佛菩萨,也求护法神,来帮助我们,希望我们心不颠倒,希望我们真正得到一心称念。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七十集) 1999/11/20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70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十九面,倒数第三行: 【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是第二十愿,「临终接引愿」。前面虽然跟诸位介绍过,意犹未尽,我们今天再接著看看,古大德对於这一愿里面精彩的意思,我们多读读。幽溪大师在《弥陀经圆中钞》里面有一段话说,他说:娑婆世界的众生,也就是指我们这个世界,虽然能念佛,可是烦恼不能断;换句话说,烦恼夹杂了正念,也就是说烦恼把我们的正念破坏了。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留意,不能不重视,因为我们很清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机会不容易得到,真正是古德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闻佛法,所以要珍惜这个机会,千万不要把这个机会错过了。我们往往是太大意了,错过这个机缘的人太多太多,不是一般人,一般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不是修念佛法门的,那个我们不谈,已经遇到念佛法门,也有心想求往生,天天在读《无量寿经》、在读《弥陀经》,为什么不能往生?往生的比例差得太远了!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两、三个。念佛不能往生,就是把这个大好机会当面错过,错过的原因是烦恼不能够克服。所以这个机会得来不容易,失去很容易。 我们要怎样克服烦恼?实在没有能力。幽溪大师说,人在临命终时,正念现前,心不颠倒,这不是自己的力量,完全靠阿弥陀佛慈悲拔济;虽然自己不能得到正念,可是临终的时候正念现前,能够得心不颠倒,他就往生了。这桩事情我们能不能侥幸得到?决定不能。这些人他怎么得到的?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他修福得到的。修的什么福?断恶修善,这一点他真正去做了,做的有成绩,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一生修福。所以古德常常跟我们讲,尤其是佛门的祖师大德们,教我们一生修福,不要享福,把福报留在最后临终时候来享。临终时候享的什么福?心不颠倒,正念现前,那是临终的福报。 临命终时往生的人,他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讲他头脑很清楚,一点都不迷惑。这个事情难!很不容易,我们自己能保证将来死的时候,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这是大福德。有大福德就能够有大因缘,就会有增上缘,没有大福德,这因缘就没有了。因缘是什么?临终时遇善知识帮你助念。所以助念,对於我们凡夫学佛来讲,是非常重要。助念在什么时候?人在病重的时候,垂危的时候,但是他神志非常清楚,这个时候帮他助念。他断了气之后,这个助念最好能够延续十二个小时,至少也要帮助他念八个小时,这是一般助念。 有同修跟我讲,他说到殡仪馆助念,我说那不是助念,那是去超度。助念的时候一定是什么?病人在家里,是在他家里助念;他在医院里面往生,在医院里助念。不可能在殡仪馆助念,殡仪馆是超度的,那是超荐佛事,不是助念,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助念的时候是病人还没有断气,这个时候是关键的时候,善知识在旁边照顾他。照顾什么?照顾他不能失掉正念,正念就是一心跟著大家念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人在命终的时候,他一生所造的善恶业统统这个时候会现前。所以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病人,在弥留状况之下,也就是他在临终前三、五天,或者是一个星期,这个时候就有这个现象,他看到许许多多的家亲眷属,说这个人来了,在门口我看见了,那个人在哪里,他看见了,所说的都是死去的家亲眷属。《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这叫阴境现前,这个境界很不好。是不是他家亲眷属?不是的,是他的冤亲债主变现家亲眷属的样子,来诱惑他,来带他走,带去之后就要算帐,要报复,这些都是《地藏经》上所说的。 凡是有这种现象,这个善友在旁边立刻提醒他,不要理会,不要管他,不管是什么人,就提醒他:不要管他,老实念佛。他念头一转,他那个境界就没有了。所以临终开示就这么一句话,那个时候不能念经,经文太长了,愈念他头脑愈乱,那就糟了。也不能讲其他的话,只有一句话,他看到什么东西,叫他不要去理会,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来了就跟他去,不是阿弥陀佛,不管什么佛菩萨,都不要理会,都不要去管他,临终就开示这么几句话。守住这个病人,要守几天,就这么一句话,日夜不能间断,时时刻刻提醒他,保持他的正念。所以这个人就有福报,有善知识在旁边提醒,打断他的妄念,打断冤亲债主的诱惑,帮助他提起正念,跟著大家一起念佛。他不能念的时候,体力衰的时候,他能够听,或者我们看到他嘴在动,这个重要! 往生之后一般都有很好的瑞相,这个瑞相能不能断定他往生?不见得。他的瑞相当中,只有他自己说阿弥陀佛来了,我看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接引我,那是真的,那是真的往生。如果在助念期间当中,他从来没有说过佛来,看见佛了,看见观音菩萨了,那就很难讲;但是决定不堕三恶道。所以他来生享人天福报,还是有瑞相,凡是有好相就决定不堕恶道,堕恶道的相不好。所以助念一定要到他断气之后,延续十二个小时,这叫做助念。基本的条件,他自己本身一定要修福,没有福报,临终神志不清,家亲眷属不认得,这就很困难,非常非常困难!我们也给他助念,念总比不助念好,能不能往生,那是很不可靠。但是纵然他堕恶道,也会减轻他的痛苦,这是肯定的。所以助念的功德不可思议!人有福报,在这个时候一定得佛力加持,这一愿是佛的慈悲大愿。所以佛力加持你,你这个时候心就不颠倒,保持正念现前,即得往生。 幽溪法师这一段话,在玄奘大师译的《弥陀经》,以及《悲华经》里面,也有这个说法。玄奘大师所译的《阿弥陀经》,它叫《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跟罗什法师译的是同一个原本。罗什大师译的是意译,玄奘大师是直译,两个本子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清楚、很明白。奘师译本里面说,「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特别著重在后面这两句,阿弥陀佛慈悲保佑你,你的心就不会乱,所以一心不乱是这么回事情。 由此可知,学佛的人不管你是学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最基本的心要善,念头要善,行为要善,种善因得善果,善果就是临终的时候神志清楚,信愿不衰,佛力加持,你说这多重要?都要靠平常的修养,我们才真正有把握。心行不善之人,临终时候临时抱佛脚,靠不住,都要在平常用功夫。尤其是现在世间灾难太多,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念,这个观念决定不是悲观,认清我们环境的事实,决定不贪生怕死,人哪有不死的?问题是死了以后怎么办?到哪里去?死,决不是说死了一切就完了,这个话不但是佛法里面说它是错误的,所有一切宗教家都说你错了。 人有前世、有后世,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欲知前世因」,我前世干些什么?「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过的,这是果报;果必有因,前生所修的。「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来生我的果报怎么样?这一生我们的思想言行,这是造作,造因,来世受果报。所以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人,知道人生很短暂,一定要抓紧机缘做好事,这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做好事,将来有好报,不要说太高的果报,我们生到欲界天、生到忉利天,这不高。忉利天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寿命千岁,你说那个福报我们人间怎么能比?人间活一百岁不得了,忉利天才一天。愈往上去福报愈大,天道!所以所有的宗教目标都是升天,它有道理。我们为什么不在短短数十年之间,争取生天的机会? 更聪明的人,那还得要有缘分,无比殊胜希有的因缘遇到佛教净土法门,这个太难得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寿命之长没有法子计算,这无量寿!有人怀疑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还是有量的,有量的怎么样?不想去了。给诸位说,往生的时候是有量的,为什么?你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是有量的,等到你升级,生到实报庄严土,告诉你那就真的无量。同居土、方便土是有量的无量,实报土是无量的无量。实报土,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你证得了报身,报身有始无终;同居土里面,方便土里面,这个身有始有终;可是实报土里面,有始无终。你要是嫌方便土、同居土还是有始有终,那你就求实报土好了,你就加紧用功,实报土念到理一心不乱。 所以许许多多人,连净土里头状况,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在那里怀疑。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他怎么会成就?真搞清楚了,西方世界跟其他诸佛刹土不一样;其他诸佛刹土,同居土、方便土确实寿命是有量的;西方极乐世界四土是平等的,四土是同时存在的,四土是没有障碍的,这是西方净土无比的超胜,超越诸佛刹土。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随便议论,破坏别人的信心,这个过失很重。古人常讲「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你让真正一个求生净土的人,破坏他的信心,那还得了吗?这是断别人的法身慧命,罪过很重很重! 我们只要看现前许许多多念佛道场,念佛往生的同修,他给我们做见证,给我们做证明,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居士林这几年来,我们老同修往生的,我们都见到瑞相,许许多多预知时至。其中还有好几位接受李木源居士的提议,告诉他在什么时候往生,他就选在这个时候,这种功夫不是偶然。这些往生的老菩萨们,给木源居士说,他走了之后,后事请他料理;木源就跟他讲,我什么时候要出国去参学,那你一定在我之前往生,不耽误他的行程;他就选择,在他的行程前几天往生。好几位!真有这个本事,这不是假的,是我们在此地亲眼看到的。 往生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清楚,「信、愿、行」,真信切愿,认真去念佛。什么叫认真?万缘放下才认真,一面念佛,一面还有许多牵肠挂肚的,这不是认真,认真是统统放下。统统放下,碍不碍工作?不碍工作;工作可以照做,绝不放在心上,所以工作也能做得很好,做得很认真、很负责;做完之后,心里头是阿弥陀佛,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变成妄想,变成杂念,变成了障碍。所以夹杂就是障碍,夹杂不是说你念佛的时候夹杂,不念佛的时候牵肠挂肚的事情一大堆还是夹杂,你心不清净,心净则佛土净。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应酬里面,不把这些拉杂事情放在心上,什么事照办,不碍事!《华严经》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要做到无碍,不放在心上就无碍,放在心上就障碍。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给我们的教诲,我们依教奉行。这个事情,各人干各人的,你真正干了,别人障碍得了你吗?障碍不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别人障碍我们,没有这回事情!你心攀缘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才会障碍你,你心不攀缘外境,对於外境一切随缘而不攀缘,外面境界对你没有障碍。所以这个事情障碍在自己,不能怪外面境界,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什么人能得到菩萨、弥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我们要多想想,然后你就懂得怎样去求。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意思非常深非常深!我们凡夫多数人业障习气太重,起心动念都是烦恼作主,我见在作祟,我的想法,我的看法,这个事情就麻烦了。随顺自己的妄想执著,怎么会成功?要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我们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曾经学佛,都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无量劫搞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出在是「我」的念头太强了。我们这一生还是犯这个毛病,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还是我作主、我当家,从来没有把我放下,这是个大障碍。正念现前的人,只有弥陀,没有我,天天念阿弥陀,把我换成弥陀,这个人就成功了。我见破了,我执淡了,才会感应道交。 念佛人心地慈悲,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随分随力,没有力量的时候,欢喜赞叹就是结法缘,有能力的时候要随分随力,成人之美。人家做一桩好事,这个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有钱,用财物帮助他;没有钱,我们有时间,我们去做义工,以劳力帮助他;年岁大了,做义工做不动了,欢喜赞叹,用善念帮助他、赞美他、鼓励他。这都是行善,这都是做好事,与大众结法缘。为什么要这样做?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迎接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佛、很多菩萨、很多声闻,为什么会这么多?你结缘结来的。你要不肯给人结缘,临终的时候只看到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来的人不多,几个人,不是很多很多。所以平常不跟别人结善缘,怎么行?结缘这一桩事情,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嘱咐学生、叮咛学生,他的法缘很殊胜。他常常教导我们,广结善缘,时时刻刻别忘记。 《悲华经》里面说:「临终之时我时当与大众围遶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於我所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这些经文所说的,都给我们做了有力的证明。人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正念现前,确确实实阿弥陀佛这一愿的威神加持,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以人在临终的时候,决定不能怕死,这个时候贪生怕死,那就糟透了!我们学佛人在日常要养成一个习惯,古大德教我们,这方法好,我们每天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就想什么?就想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天天想,到临终的时候,果然想到了,阿弥陀佛真来了。想了这么多年,终於把他想到了,你心里头不惊不怖。平常没有这个意愿,到那个时候阿弥陀佛来了,吓死了,不得了,我这要死了。这一个妄想起来的时候,阿弥陀佛就走了,你就堕落了。平常要常常想,晚上一睡觉就像等死一样,所以不怕死。 印光大师自己的小念佛堂,当中就挂了一个「死」字,他老人家写的,可见得他不怕死,他天天想死。实在说,他老人家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何必要这样作法?他不是凡夫,他的示现是教导我们末法时期众生,他是示现教我们。天天看到,我要死了,世缘自然就淡了,就放下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再去想,是非人我也不去计较,还有什么好计较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正念,祖师教我们的方法用意很深,最好的办法,我们也要知道学习。 《悲华经》后面有一段文比较上要深一点,这一段文在我们净土三经里头没有看到,这阿弥陀佛说的。他说「我於尔时,入无翳三昧」,这个翳是障碍,无翳三昧就是无碍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欢喜故,得宝置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这一段文可以做为我们这一愿的补充,这是说明佛力跟往生这个人他们的愿力,佛是愿来接引,我们是求愿往生,这两种愿力的大用。三昧是甚深的禅定,如来果地上他的定慧都是没有障碍的,《华严经》上讲四无碍法界,这四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所以佛现在众生面前,为求往生的人说法,勉励他,奖励他,他的功夫成熟了,永脱轮回;嘱咐他,跟到佛一同来的这些菩萨、声闻大众,异口同声的嘱咐他,这个时候他求生的愿望得到了,当然是心开意解,业障烦恼习气一下就断了,所以他得宝置三昧,这是讲往生的人。宝置三昧也有浅深差别不同,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果报有四土三辈九品的差别;但是都能够得三不退,都能够得无生忍,这非常非常不可思议,这是其他修学大乘所希求而求不到的果报。念不退就是经上讲的阿惟越致,《弥陀经》里面讲的阿鞞跋致,这是翻译的不同,它是一桩事情、一个境界。 阿鞞跋致是翻作不退转,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退转有三种。《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说,第一种「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指的是什么人?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个位子很低。见思烦恼,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这证小乘须陀洹果,在大乘圆教菩萨初信。初信位的菩萨在智慧比须陀洹高太多了,高明太多了,讲断烦恼相等。智慧不相等,断烦恼相等,在两种德叫智德跟断德,断德相等,智德不相等。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的修行,从来没有证到这个果位;也就是说无量劫来,我们从来都没有办法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所以才落得今天这个地步。就好比在学校念书,也很用功,好像天天在念,每一次考试都不及格,从来没有及格过,那就没有法子了。我们无量劫的修学,无量劫参加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所以连个小学一年级都没进去,始终在幼稚园,我们干的是这一套。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我们要求阿弥陀佛佛力加持,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够真正脱离苦海。 如果真正是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就证得位不退。这个位是圣人之位,有没有离开轮回?没有,还在六道;但是他们这种人在六道,只有人天两道,绝不堕三恶道,保证不堕三恶道。而且人天两道还有期限的,顶多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出离三界,在一般讲证阿罗汉果,大乘菩萨是七信位的菩萨。七信位的菩萨,等於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超越六道轮回了。所以他有期限的,他不会堕落凡夫,不会再堕三恶道。 第二种「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这是菩萨,不会退转到小乘。度众生,菩萨度众生不容易,菩萨要有坚定的信愿修学六度。六度里面,从事上讲,一个布施,一个忍辱,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菩萨会退转去当小乘?忍不过;你是发好心,善意帮助别人,别人回你什么?把你当作恶人。你想帮他忙,他首先给你打个问号,你有什么企图?你怀的什么意思?不但不接受,还要侮辱你、欺负你、陷害你,菩萨怎么能不退心?一退心,那就掉到二乘里面去了,所以自了汉。行不退,菩萨对於宇宙人生真相认识清楚、认识透彻,知道这一些苦难众生,他们无量劫来迷惑颠倒,这一生当中非常不幸,很可怜!不幸的在哪里?《无量寿经》佛讲得很清楚,「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他的父母,他的长辈,他遇到这些老师,没有好好的教导他,自己又不肯好好的学,他怎么会懂得这个道理?什么道理?好歹!连好歹都不懂,你还能怪他吗?所以佛末后说,「殊无怪也」,你就不要再怪他了。菩萨才会不退心,怎么样的恶意对菩萨,菩萨也无所谓,菩萨还是不退心,这才叫行不退。 我们再想一想,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会因为众生难度而退心,我们自己再想一想自己,自己有没有退心的时候?常有!顺境里面会退心,贪图享受,不肯舍弃;逆境、逆缘也容易退心,难度!好心去帮助他,还得恶意的回报,算了,不干了,这退心了。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要维持著不退心,多难!我们在修学四十年当中没有能够退转,得力什么?得力天天在讲经;才有退转的念头,念念佛经这又提升起来了。所以要读经,读经就是亲近佛菩萨,跟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研究讨论开智慧,研究讨论当中对自己是莫大的鼓舞,才能保持著不退,才能够天天在进步,古人所讲的教学相长,我们体验到了。 菩萨为什么永无间断的为一切众生演说?我们细心想一想也有道理,还不是为自己,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要不为众生天天讲经说法,他就退堕到二乘去了。每天为大众演说,得到最大的鼓舞,得到最大的勉励。菩萨不是自己为大众演说,必定是听其他菩萨演说,不是讲经,就是听经,决定没有中断,才能够保证维持著行不退。我们这两天在《华严经》里面读到,「闻薰成种」,我对这四个字感慨很深很深,我体会到所有修学失败的人,就是闻薰的时间不够,我们都是凡夫,不是再来人,一闻千悟那个人到哪里去找?找不到!凡夫要想成就,除了闻薰成种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 你们看看我,我除非是不得已,有应酬、有事情不能脱身,否则的话,任何一个人讲经,我不会空过的,我一定来听经;不但是你们同学讲经我会听,其他宗教讲经我也会去听。不学不能成就,你自己要能够维持住位不退、行不退,你没有善巧方便,你怎么能做到?善巧方便只有听经、讲经,一切时、一切处为人演说,不可以中断;演是表演,做样子给人看。独居的时候,没有人,没有人也不能放逸,为什么?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鬼神,要做样子给鬼神看,鬼神也是众生,普度众生。 我们这个道场同修对鬼神应该可以相信了,我们二楼、一楼现在放电视,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是鬼神要求的,他们要求听经。所以杜美璇居士说得很好,她劝他的兄弟们听经,「你们不听经,连鬼都不如」,这话说得有道理,居士林连鬼都要求听经。他们没有办法到这个讲堂来听经,他说讲堂法师的光太强了,他来到讲堂时候他觉得受不了,所以要求我们在二楼、在一楼播放录相带,他们在听,我们肉眼看不见。尤其是夜晚,我们经过那些地方要轻轻的,不要吵到他们,不要认为没有事就可以大声叫喊,扰乱他们。他们的心也很慈悲,认为你们也不懂事,你扰乱,他原谅你。你想想看,我们做错了事情,让鬼原谅,很不好意思!所以要存真诚恭敬心,虽然看不见他们,我们知道他们也有不少人在那个地方。 第三叫「念不退」。经上常讲,念「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这个话不好懂。什么叫萨婆若海?萨婆若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自性般若智慧,古人翻译「一切种智」。如来所证得的智慧,念念与一切种智相应,这叫念不退。我们把这个话说得白一点,大家好懂,念念与性德相应,这就叫做念不退。起心动念与性德相悖,那就错了,那就退转。也许有同修要问,什么是性德?我们从理事两方面来说,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将经论的教诲总结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从理上说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从事上说的。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的心念与这二十个字相应,那就是念不退;与这二十个字不相应,你就退转了。这二十个字是我们的性德,是如来真实智慧,这个说起来大家就容易懂得多了。 真诚心,决定不自欺、不欺人。可是这个事情很难,为什么?我们都以为我心真诚,我没有欺骗自己,我也没有欺骗大家,这有什么法子?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里面,给「诚」下了个定义,他定义下得好。他说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我们心里头起念头就不诚,我很诚意,已经不诚了,念头起来了。诚,不容易,诚心一发,菩提心就现前,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观无量寿佛经》世尊告诉我们,菩提心的用是深心、发愿回向心。所以真诚心一起来,你就是菩萨;不是初信位的菩萨,你是哪个地位的菩萨?初住位的菩萨,圆教初住,超过阿罗汉、辟支佛太多太多了。阿罗汉、辟支佛才是第七信位的菩萨,菩提心没发;发菩提心是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初住是发心住。初住菩萨是什么样子?《金刚经》上所讲的初住菩萨,《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说的初住菩萨。由此可知,初住菩萨已经是四相破了,四见也破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他认真努力修六度万行,这个人念不退了,我们行吗? 我们今天在佛经上念的就是三不退,我们一样都没得到,不但是念不退,我们连位不退都没有。所以我们今天修行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进进退退,进得少,退得多,好不容易有一点进步,遇到外缘马上就退转,所以很难成就。我劝大家听经,对大家有好处,不是对我有好处,对你自己有好处。你要晓得你不听经,在家里用功,没错!在家里面用功,比你听经这个功德相比差太远了。因为你在这里听经,你得三宝护持,而且真正会听经的人,这一堂经两个小时,你在这两个小时戒定慧三学圆修,你心地清净,智慧增长。你自己关著门一个人用功,没有智慧,你在那里学什么东西?记问之学。你在那里读书,找很多参考资料,写笔记,写你的讲稿,全是别人东西,东凑一点,西凑一点,凑一大堆,再端出去供养别人,不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怎样从自性?常常听经,听经开智慧。所以闭门造车总是缺点很多,可是你们不相信,我每次到这儿来听经的时候,看看前面两排没有几个人坐在那里。所以难信之法,还是相信自己,不相信佛菩萨,不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 我在求学学习的时候,跟你们的态度不一样,我是最喜欢听经。因为我听经我自己想到,我跟道场结法缘,跟法师结法缘,跟听众结法缘,我的法缘殊胜。关起门,自己在家里搞,这个缘结不到。而且听经,这个经我也会讲,我讲得不比那个讲经的人差,我在道场作影响众,这就得三宝护念,龙天善神拥护。我明白,我懂得,所以我对这个机缘抓住是决定不肯放弃。你们为什么不肯这样做?你们不懂,你们不了解,不知道听经是礼赞诸佛如来,听经是广度一切众生,听经是真实供养三宝。初学的法师在讲台上,看到下面的人很多,对他是个鼓舞,增长他的信心,也对他是个压力,他要讲好,他不讲好,下次人不来了,所以对他是个鼓励,那个功德就很大了。所以听经的人也要帮助法师,法师,不错!是有进步,就天天来;看到法师没有进步了,下次不来,让他冷场,让他回去觉悟,这个对於法师奖惩马上就看出来了。你真用功,我天天来听经,天天来捧场;看你有退步了,我就不来了,大家也就不来了。所以我们这是培养法师,成就佛法。 三不退,在我们娑婆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来讲,位不退的,小乘是初果须陀洹,大乘通教是属於见地,别教是初住,圆教是初信位的菩萨,这都是属於位不退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行不退的,藏教里头没有,小乘里面没有,大乘通教的菩萨,别教十回向的菩萨,圆教十信位的菩萨,这是行不退了。所以十信位的菩萨,他们的智慧,二乘人比不上,这些人广学多闻,亲近善友。念不退,这个高了,因为他们的心行,在一切时、一切处都与性德相应,这是别教的初地菩萨,圆教初住,通教里头没有。这是三不退的大意,我们明了,我们要学习。 位不退,果位难,证果难,断烦恼难。但是大乘有方便,大乘断烦恼的方法比小乘人方便太多了,大乘圆教尤其方便而且快速。大乘圆教从哪个地方下手?拓开心量,所以从根本修,它不是枝枝叶叶的。从根本修,快!效果殊胜,尤其是《华严》。所以成佛哪个法门最快?学《华严》最快,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华严》到最后,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得究竟圆满。如果不求生净土,他们所证的果位是菩萨果位,那个菩萨是华藏世界的菩萨,圆教的菩萨,也就是圆教五十一个阶级。特别是十信位的菩萨,很容易证得,见思烦恼很容易断掉。那就是他念头一转,他不为自己了,为一切众生。活在这个世间为谁?不是为自己,为众生活著,真正能够做到自卑而尊人。因为《华严经》的修行,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代表的。文殊教我们十波罗蜜,六度般若度展开为权智:方便、愿、力、智,权智,而般若波罗蜜是实智,前面五度一样是事上修的;普贤菩萨教我们发心,拓开心量;以如来的心量,来修菩萨的十波罗蜜,所以他很快就契入华严境界,华严境界就是五十一位菩萨。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起心动念有我,我的利益,我的好处,见思烦恼永远断不掉。华严会上的菩萨,他的念头转了,没有我,众生的利益,佛法的利益,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利益,他没有为自己,所以他我执很快就断掉,没有我了。不但见惑断掉,思惑也没有了,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统统都没有了,他怎么不入华严境界?只要有我这个念头,你就入不了。所以佛法愈是高级的愈容易修,高级是从根本下手,它直截了当破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 所以在《华严经》上你所看到的,我们今天所念到的,菩萨众不谈了,我们现在念的是初分,总共有四十多种,我们今天讲的族类,四十多种不同的族类,皆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应化的。他这个教学的方法高明,他不是权巧方便,他是事实,他是真实方便,不是权巧方便。让我们在这里面体会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诸佛如来化现的,我们对一个人不恭敬,就是对佛不恭敬,我们对一桩事情不负责任,就是对佛不负责任,我们对一个物不恭敬,也是对佛不恭敬。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华严学人眼睛当中,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皆是毗卢遮那如来,这个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毗卢遮那是法身,这个名号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遍一切处」。一切人是毗卢遮那,一切畜生也是毗卢遮那,一切鬼神还是毗卢遮那,这才叫礼敬诸佛。我们对诸佛如来就不叫布施,叫供养,以最真诚恭敬的心供养一切诸佛如来,那是华严学人,怎么能有轻慢心?有高下心? 我们今天学《华严经》,入不了华严境界,什么原因?我们用轮回心,入不了华严境界。必须舍轮回心,发菩提心,你就入境界了;换句话说,放弃自私自利,我们才能够得度。不能够舍弃自私自利,念念还要为自私自利,永远摒弃在大乘门外;不但大乘,小乘也入不进去。所以小乘初果你都没分,你还有什么傲慢的?自以为是,诸佛菩萨瞧不起你,天龙鬼神瞧不起你,狂妄自大。所以我们读经,这些地方要细心去体会,为什么人家在这一生当中能成就?哪个人?善财给我们做榜样,善财不是一个人,凡是依照《华严》理论方法修学的人,那个人就叫善财。善是多善根,财是多福德,多善根的人具足信解,多福德的人他肯真干,依教奉行,那是多福德,正信、正解多善根,这种人就叫善财。他是《华严》的当机者,他学《华严》必入境界,那是《华严》末后的一品,「入法界品」,他必入法界。 所以说为什么他能,我们不能?我们的善根福德,说老实话,不输给这些人。输在什么地方?善导大师讲得好,「遇缘不同」,他们遇到的缘殊胜,我们遇到的缘比他差。所以「总在遇缘不同」,善导这一句话讲得我们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缘有四种缘:第一个亲因缘,这个不必说,我们大家平等;遇缘不同,不说这个缘。下面三种缘:所缘缘不同,无间缘不同,增上缘不同,所以我们成就就不一样。如果四种缘,统统都具足,统统都殊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就能圆证三不退;起心动念,念念与性德相应,行行与性德相应。可是人在一生当中,能遇到这样殊胜的缘,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净土,是《华严》的归宿,是《华严》的总结,所以真有善根、有福德。就像《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这个善根非常非常深厚,深信净土,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愿生净土,娑婆世界的一切都能从心地上放下,这是真正的愿生净土;世缘还放不下,你这个愿不是真愿,所以切愿,你的愿不恳切,愿里头还夹杂,所以不是真信切愿。真信切愿,一定身心世界统统放下,那才叫真信切愿。虽然没有读《华严》、没有学《华严》,他的功力跟学《华严》的人没有两样。学《华严》,无非是理明白,境界转过来了。他是善根福德厚,也能转过来,一心向往净土,老实念佛,这个人成功了,所以他能得生。 生净土两种人最容易去的:一个是对於道理清楚明白了,真妄邪正、是非利害统统清楚明了了,他自然就有取舍,所以他能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念佛决定得生,这是我们讲上上根人;再一种是下下根人也行,他虽然你讲理论他不懂,方法他也不知道,说什么他也不晓得,教他念佛他就老实念佛,叫他放下他真肯放下,这是老实人。所以这个法门,上智跟下愚决定成就。我们现在是当中,这是半吊子,麻烦!净宗法门的殊胜,就是《华严》最后一招,念佛求生净土,所以成就跟《华严》无二无别,古德把《无量寿经》称为中本《华严》,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最殊胜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太希有太希有了! 我们要相信这一句,今天我们在一起学《华严》,入不了华严境界没有关系,只要对净宗深信切愿。当然《华严》对我们有好处,帮助我们拓开心量,帮助我们纠正错误的观念。原来我们要说,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化身的,你不会相信,要给你讲,讲不清楚;但是学《华严》,有这么长的时间,天天在这儿薰习,慢慢的能接受,知道确确实实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我们常常听说,但是意思太深,通过《华严》的学习,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既然是心识所现的,相宗常说,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我们从这个地方相信,肯定一切众生确是自性的相分。自性的相分就是毗卢遮那的相分,性相既然不二,所以一切众生就是毗卢遮那的化现。 普贤菩萨修学的理论与方法,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样作法,把过去无量劫来,错误的想法、看法现在转变过来,跟诸佛菩萨一个想法、一个看法,那就是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大乘戒经里面佛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们要是能够以孝顺父母的心来孝顺一切众生,尊敬诸佛如来的心尊敬一切众生,这个人是华严学人,这个人是真正觉悟的人。我们平常对人、对父母敢不敢用命令?来!我叫你来!可不可以?跟诸佛如来可不可以用这个口吻?你说不能,我给你说能,现在家里小孩叫他的爸爸、妈妈,来!我叫你来!有什么法子?现在家里头谁最大?小孩最大,颠倒了,所以世间有灾难。佛在经上常讲颠倒错乱,我们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现在真的看到了,原来这个颠倒错乱就在眼前,这个问题严重了。小孩从小就养成这个观念,他大了还得了? 所以这个世界不好玩,要知道赶紧求生极乐世界。这个世界颠倒了,善恶颠倒,邪正颠倒,是非颠倒,好歹颠倒了,我们非常幸运得人身、闻佛法,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缘,一心专求净土。对於世缘,我们有生之年随缘度日就好了,不要再执著,不要再分别,不要再攀缘,什么都好,反正我赶快走,你们干什么都好,这个真正觉悟。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劝勉一切大众,有善根、有福德的听劝,没有善根、没有福德的,我们的劝导给他阿赖耶识里头做种子,都好!不管他信不信,都好! 净宗法门一切诸佛如来赞叹,它最殊胜的就是五逆十恶,临终忏悔,都能往生,叫带业往生。生下下品,凡圣同居土,都能够圆证三不退,经上讲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都没讲过的,说明除了西方极乐世界,他方世界没有。所以称净宗法门叫门余大道,那个门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没有,只有这个法门有带业往生,其他任何一个法门没有带业的,都要自己断惑证真,这个难了!唯独这个法门,不需要断惑,只要具足真信切愿。这四个字自己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千万不能误会。什么叫真信?什么叫切愿?我刚才说得很明白了,如果还有自私自利,你的信不真,你的愿不切。为什么?信里头有怀疑,愿里面夹杂了,那就不是真信切愿。真信切愿,决定是不怀疑、不夹杂,不怀疑我们都很难懂,不夹杂容易懂;夹杂决定就怀疑,如果真的不怀疑的话,你决定不会夹杂。夹杂著自私自利,夹杂是非人我,夹杂著贡高我慢,所以你的信愿行都没有,你怎么能往生? 所以这个法门是一生成就的法门,无比殊胜超绝,不可思议!蕅益大师在《要解》里,给我们做了一个结论:「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蕅益大师赞叹到了极处!黄念祖老居士讲这两愿,说成这是四十八愿的核心,而十八愿则是核心当中的核心。可是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世尊为我们介绍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三辈往生无论是上中下辈,往生第一个条件「发菩提心」,这是第十九愿,「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世尊为我们介绍,这个顺序用意就很深,发菩提心跟一向专念是同时的,发菩提心的人决定一向专念,一向专念的人决定是发菩提心的人。菩提心是一个圆满觉悟的心,真正觉悟了,真正通达明白了,娑婆世界苦,这个地方成就困难,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想帮助自己家亲眷属朋友们,到极乐世界去了之后再来,乘愿再来,这是正确的。如果说是我来生还得人身,还出家来帮助这些众生,你的观念错了。为什么?来生得不到人身,这是真的;来生也不见得你能遇到佛法。所以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好,今天时间到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