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光大师:根基不够勿修观法 |
|
根基不够勿修观法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飏,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 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参考注释: 【观像】谓眼观阿弥陀佛圣像之形象。 【观想】谓端坐正念,心作妙观,或想阿弥陀佛眉间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辐轮相,如是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展转观之。 【实相】谓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实相之理,无形无相,犹如虚空;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三昧现前,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如诚法师译: 念佛的方法,共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这四法当中,唯有持名念佛一法,收摄根机最为普遍,下手之处最为容易,不致于或许生起魔事。如果想要作观想,必须熟读《观无量寿佛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及心清净,佛显现,境界不是外面得来的道理。一切境界,唯心所现,不生取著之心。既然不生取著之心,那么境界越是深妙,心越容易精纯如一。能够如此,那么观想的利益,实在不小。如果所观之境不熟,义理路头又认不清楚。以躁妄的心,急切想要圣境现前。那么全体都是妄心,与佛陀,与真心,都不相应,就埋下了著魔的祸胎。因为妄想要见到好境界,内心更加急躁妄动,必然导致惹起多生的怨家,现作好境界。既然最初的因地不真,哪能知道这是魔业所变现。于是大生欢喜,情不能自安。那么魔就附体,丧心病狂。纵然是活佛现身来救度,也不知如何救了。必须自己衡量自己的根性,不要只贪图高妙殊胜,以导致求利益反而受损。善导和尚说:“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实在是恐怕我们或许不善于用心,导致误入魔境啊!应该自我详细审察。又者,志诚恳切,也是消除躁妄魔境的一个妙法。应当竭尽心力来实行,就非常庆幸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印光大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