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法师:如何依教修学?--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普济法师所有开示



 普济法师:如何依教修学?


 下载DOC文档  



  文:普济法师

  末学普济来自广东佛学院,很高兴有这样的因缘与大家共沐佛法的甘露,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的经典是《金刚经》。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中介绍,本经的注疏有八百多种,可谓是诸多经典中注疏最多的一部。尤其是在禅宗四祖道信禅师以后,以《金刚经》印心,六祖惠能大师也是因听闻到《金刚经》而发心出家和开悟的,乃至整部《六祖坛经》都是在发挥《金刚经》的主旨精神,为什么《金刚经》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想这与《金刚经》本身的教法有关。那么《金刚经》的教法又是什么呢?所谓“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那么什么是大乘和最上乘呢?

  《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金刚经》是一部讨论、关于如何发心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经典,我们说它是最上乘的教法。

  那么《金刚经》是如何开演最上乘的教法呢?经中主要通过“三心不得,四相皆非”来诠释的。

  三心不得,即过去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四相皆非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明明有心,为何不可得呢?众生明明有相,为何皆非呢?

  《金刚经》从正、反、合的角度来阐释的。比如:“如来说诸相具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正面承认缘起相的存在,反面说其本质的空无自性,也即从世俗谛的有和胜义谛的空上来讲的,合的角度则是从中道的视角上来说,是假有的,因为假有不能说是有也不能说是没有,这就是语言文字层面上的诸法实相。依于此教,以下从三个方面来略谈如何依教修学。

  一、依发菩提心不见众生相而学

  《金刚经》的当机者是须菩提,须菩提向佛问了关于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问题而引出全经,他问的问题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发菩提心是菩萨行,所缘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依照《维摩诘经》来说,“众生是菩萨国土”,而《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可见,菩萨发菩提心实际离不开如何究竟饶益众生,而究竟饶益众生就是菩萨与众生同时学佛成佛。

  须菩提问了这个问题之后,佛陀回答道:“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陀开示须菩提,菩提心的重要相貌之一是度众生而不见众生相,这一点强调的是菩萨面对众生不应起分别心,其意义在于:一切众生都有被济度的机会。因为众生平等,法无高下,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在成佛的路上,充满了人性的挑战,也深埋着觉悟的灵机。日本有一位禅师,法号白隐。他非常有德行,修行高深,声名远扬,深受百姓的敬仰与称颂。

  白隐禅师的公案

  白隐禅师所在的寺院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女儿的肚子大了起来,这使他们非常生气,好端端的一个黄花闺女,竟做出这种见不得人的事。起初,她不肯说出那个男人是谁,后来,在父母的威逼下,她终于说出了“白隐”两个字。

  她的父母迫不及待,气势汹汹地来到寺院,狠狠地将白隐禅师痛骂了一顿。可是,白隐禅师并没有生气,只是若无其事地说道:“就是这样吗?”

  当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把孩子带去给白隐禅师说:“你是孩子的父亲,所以应当由你来抚养他。”这件丑闻传遍了乡镇,给白隐禅师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使他名声扫地,没有人再来亲近他。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弃养孩子,而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好孩子,四处化缘乞求婴儿所需要的奶水和其它用品,到处遭受辱骂和耻笑,但是,白隐禅师不论受到如何的羞辱,他总是泰然处之,默默的抚养着孩子。

  在白隐禅师精心的呵护下,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看见可爱而又可怜的宝宝,这位孩子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她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集市卖鱼的一名青年。

  听完女儿表明的事实真相后,父母心里生起了无限的懊悔和对白隐禅师的崇敬,羞愧万分地带着女儿来到寺院,向白隐禅师赔礼悔罪、请求原谅,并要求带走孩子,为他挽回声誉。

  白隐禅师听了以后,也没生气,还是像当初那样,淡然如水,更没有趁机训斥他们。他只是在交还孩子时轻声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

  这个故事是讲白隐禅师度众生却不见众生相,给予每一个生命最大程度的给予,坚守自己的发心,不为外境所转,众生即是菩萨国土。那么发菩提心还要见诸法的真实相。如果我们见到虚妄相又应该如何取舍呢?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二、依见虚妄相不舍善法而学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诸相非相是双重否定,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态度去修一切善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宗门说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一个对缘起法有深刻见解的人,对毕竟空自然抱有强烈的认同感,但他并没有因此舍弃善法的薰修。大乘经每以佛陀放光、动地等为发起,而本经却以入城乞食为开端。这是在说明,一个体悟诸法实相的人所展现的自在不是离群索居,特立独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穿衣、吃饭、来往、安坐,无不是正观解脱的道场,一切善法都是我们成就的因缘,虚妄相只是它的部分属性,缘起善才是智者的应用。

  佛陀为了破我们的恶取空见,一再教导:“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如果认识到诸法虚妄之后沉空守寂,那就是对空的误解,从而忽略了缘起法的积极意义,不去行菩萨道,度众生,也就远离了中道正观。所以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真正的菩萨不但要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更有解决困境的智慧。相信能够打动我们的佛法一定是活灵活现有生机的,绚烂多彩的。

  过去有一位老婆婆在自家的后院里修了间茅屋,供养一位和尚。她每日派人送饭,供养了二十年。有一天,这个老婆婆就对送饭的姑娘说,你去看看他修得怎么样。

  送饭时,姑娘就从后面抱住和尚,问和尚什么感觉?和尚说:“枯木依寒崖,三冬无暖气。”意思是说一根枯木头靠在寒冷的山崖上,像处在三九天那样,没有一丝暖和气。姑娘回去后,将那情形告诉老婆婆。

  老婆婆说:“没想到,我二十年供养了一个俗汉。打出去!打出去!”然后,就把和尚赶走了。

  为什么呢?因为和尚的真心并没有生起妙用,那是枯禅。心没有生起大用,他只是像冷水泡石头一样干坐了20年。不能起度化众生的大用,就是坐多少年也成不了佛啊。

  成佛不仅要有不住于相的智慧,更要有度化众生的大悲心。慈悲无敌人,智慧生希望。对佛教徒来讲最美好的希望即是成佛,那依《金刚经》的最上乘教,如何成佛呢?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三、依无所得成等正觉而学

  《金刚经》还开示了空亦复空的境界,如经文所说:“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这是佛陀以无所得的精神激励我们去成佛。那么就有人问,既然无所得,那谁去成佛呀?

  依于上面经文的开示,成佛只是彻底的觉悟,而不是另外获得了一个什么东西,如果是另外有所得,还是心外求法。我们追求一个圆满的佛果没有错,但不能执著于这个结果,为什么佛果也是空呢?五蕴皆空,而所谓的我只是五蕴和合的一个假我,并没有真实存在的我,那么谁去证果呢?谁去成佛呢?所以如果一个人真正证悟到解脱,他就会看到自己没有实在的本体——众生性或佛性。

  于是经中佛又为须菩提开示:“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如是诸法皆不可得,皆不可执为实有。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实际《金刚经》开示的并不是普通人的问题,是大乘人最上乘人的问题,对我们普通行人的意义在于获得发心正确,行法正确,得果正确,可以破除修学路上的诸多邪见。比如某地某人公然给他人发十地证,印证别人证得十地菩萨,为他人授记开悟,这些行为是置佛陀的圣教于不顾,不是以无所得的心来修学。所以我们说有目的的善是不圆满的善,而无目的的善我们暂时还达不到,那么要不要善呢?

  《金刚经》开示的道理虽然很高妙,一时我们还达不到其中的境界,但从发心到成佛,要规避哪些问题,这些道理却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为我们指了一条光明大道。即从闻思上要学习和了知空性慧,无所得慧,在实际修学上要发心,暂时发不起菩提心,也要学着发大悲心,发不起大悲心,也要发悲心,行善法。

  什么是悲心呢?简单地说就是利益他人的心,为他人除苦的心,不仅要除身体的苦,更要除生死之苦,轮回之苦。

  在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苦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了,很多疾病都不会马上死亡,处在和平的年代,人们对生老病死苦并没有那么真切的感受,原来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工作之后就一直赚钱、旅游、消费,可是在某个无法入眠的暗夜里,我还是会做恶梦,还是会有恐怖,还是会被工作和生活的负担压得透不过气来。

  我们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曾努力用心取悦别人,但最终却没能取悦自己,我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总是觉得生活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是为亲人活着,如果亲人离开怎么办?我们拿别人的赞美和掌声来放大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存在感,真值得我付出自己的一生来追求吗?而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变化,包括疾病、死亡和与相爱的人分离?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佛法,遇到《金刚经》,我才明白原来人生可以有另外一种视角,看似与生俱来的合理问题,可能只是我们缺乏智慧的借口。

  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曾怀着深切的悲愿长眠于拘尸那迦的娑罗双树间,他为众生示现无常,但佛陀的法身永远与我们同在。

  佛陀的教法流转人间,时刻提醒我们生死无常,一切终会归于坏灭,但我们的觉性和佛性不生不灭,我们每一颗心都锁在沉睡的梦中,终有醒来的那一天。发菩提心不见众生相,等视一切有情,不但要给自己机会,也要给别人机会。

  见虚妄相不舍善法,开显缘起法的积极意义,原来世界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依无所得而成等正觉,佛道长远,唯勇且智者而能成办。

  真理就像内心的蝴蝶一样,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如果醒来,那便是美丽的、无悔的一生。愿所有的众生早日找到自己内心的蝴蝶!

  南无阿弥陀佛 🙏🙏🙏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普济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