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嘎玛仁波切:人的幸福指数和什么最有关系--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嘎玛仁波切所有开示



 上师嘎玛仁波切:人的幸福指数和什么最有关系


 下载DOC文档  



美语一句三冬暖  

“舍得”在佛教中叫“布施”。布施出去,将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也就是先舍后得。舍得,要看你舍得什么了。一般我们大家一听到布施这个词都会想到我应该拥有财富,才可以去做布施。其实未必如此。 

言语的舍得,得到的收获最大。言语是表达人与人之间情感最好的方式。 

言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在不同阶层生活的人,沟通的言语方式都不一样。那么,什么样的言语让对方能够产生欢喜呢? 

很多时候我们把人与人在彼此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让对方欢喜的语言就叫做“美语”。“美语”,没有固定模式,因人而异。对学者,用非常严谨的语句来跟他讲话,他觉得特别动听;如果用这样的语言跟一个比较没有文化的人来讲,他会觉得非常别扭,不觉得这是美语,觉得很刺耳。

沟通是从言语上开始的。从言语的表达当中,我们拥有了所该拥有的一切。所以,言语的付出,也就是舍。透过善的言语表达,发展出去后,从别人那里就会得到善的回报;恶语相对,得到的就是恶报,互相带来的就是痛苦。 

言语表达必须通过学习。学习某种文化是最能让人得到想要得到一切的来源。我们说先要学会舍得,这就叫有智慧。这种智慧就是先放下自己的一切,学会尊敬别人拥有的文化,再把这个文化加以传播,慢慢就会得到了。 

我们学别人的语言,也要舍很多东西。你本来会讲自己的语言,现在得放下自己的语言,然后很尊敬地去学别人的语言。学的过程中,当你把对自己语言的执著与对自己环境的适应放下以后,学到越来越多的是对方语言和对方文化。学到了对方文化,学到对方语言,你可以很容易把文化、思想用适合对方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得到想拥有的。  

精神扶贫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舍得,最多的应该是文化布施、知识布施。 

有一个领导,每次见面都会问我来北京干什么。有一次我跟他讲:“领导,我扶贫来了!”他说:“只听说过发达地区的人到你们贫穷山沟里面去扶贫,没有听说过山沟里的人到发达的京城来扶贫的。”我说:“领导你搞错了,都市发达地区有很多人的心灵是贫穷的,他的知识充足、物质充足、社交充实,但是他精神是贫穷的,所以需要我们给他们做‘精神扶贫’,所以我来做‘精神扶贫’。” 

一般人认为,拥有物质后人才活得快乐。而有信仰的人则认为,先要有精神层面的丰富,人才能快乐。这时,我们先不谈谁对谁错,从中可以知道物质和精神这两种财富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我们佛教里叫“资粮”,也就是人活着时需要的粮食。佛陀最早就说,有两种粮食可以让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叫福德资粮,一个叫智慧资粮。福德一般是指什么呢?人的长寿、人的健康。然后才是人的名利,就是我们习惯叫的福禄寿,这两者加起来就叫福德。 

真正的智慧资粮,是指一个人灵魂上不会经常自私地执著于他自己;经常能够放空自己,达到无我境界的方法,在佛教里叫智慧。智慧如何产生呢?智慧是需要去从听、想、行中产生出来,我们叫闻思修。 

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是人活在世界上的两个真正依靠,一个是精神层面的,一个是物质层面的,两者缺一不可。 

舍得就应该在这两个层面上进行。尤其是,精神上面我们能够舍,得到的更多。我们做老师的教学生,舍一点自己的时间,就能够把我们所学到的佛法知识传播出去;我们布施的时间虽然很短,对别人产生的效果却很大。用这种传播方法,一个老师带十个二十个学生,这二十个学生将来又能带一百个学生。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善的念头,不去斤斤计较,愿意把自己的精神、思想布施出去,这些思想渐渐就会传播得很广。 

到现在为止,佛陀的教育维持了两千多年。刚开始是佛陀一个人发展,如果佛陀不花几十年的时间来弘法利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佛教。再者,佛陀如果当时舍不得自己的王位,舍不得自己的军队,舍不得他所享受的特权,而不去苦行六年,那么佛教就不可能作为一个伟大宗教延续这么久。佛陀就是舍得的典型。 

我们经常说,“舍得”小小的种子,很快就会得到回报。最不用成本的“舍得”是愿意舍出爱心与慈悲心。在这方面佛陀做得也非常好。佛陀从伟大的无我境界中发出去的舍得,舍去他的享受,付出了很多辛劳,他传教的四十余年是很辛苦的,但他把佛教传播出去了。佛陀的一代代弟子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并不只是佛陀这一个老师,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的。一个老师实际上一生也很短暂,但他教出了一批批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去经商了,有的去搞教育,有的当医生了,他们在方方面面又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贡献,所以在这种舍中,他们得到的是无止境的快乐。 

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农民舍得春天时间,舍得他可以吃的粮食,把种子种到地里,然后再舍几个月的时间翻土地、浇水撒肥料,秋天就会有收获。也就是说,他布施了春天的时间,就会得到秋天的收获。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对事业的投入上,也都是这样。如果你付出得多,得到的回报也一定是加倍的;如果你没有付出,得到的肯定就没有多少。所以,舍不得种子想等到果实是不可能的。很多人想做的就是空手套白狼,自己什么都不愿意付出,光等着天上有珠宝掉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的幸福指数和GDP无关  

人的幸福指数和什么最有关系? 

幸福指数跟健康最有关系,一个人只要拥有健康实际上就最幸福。人生当中最大的财富就是身体健康,如果身体不健康,有多少财富都没有用;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心灵不健康,很快也会变得身体不健康。所以,一定是身心都要健康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为什么现在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是不丹这样说起来很穷的国家?以前还有挪威这些国家在前面,因为世界金融风暴,有钱的国家经济突然衰退,他们的人民也不开心了。反而像不丹这样的国家,国民的幸福指数站在了最前面。因为不丹政府永远以老百姓身体健康不健康、过得快乐不快乐作为政府执政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单纯以金钱多寡为衡量指标。 

一无所有的人说放弃很简单,拥有许多的人说放弃那是大困难。看一个人是否真正能修行,是看他拥有以后是否能放下。一无所有的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所以很容易能放下。这时候他需要放下的是心灵层面的东西——我们不要怨天怨地,埋怨自己的命,要学会放弃;学会放弃,生活就会非常快乐。 

拥有财富本身不是坏事,拥有知识也不是坏事。当我们拥有智慧,比如我们从一个医生变成一个大医学家,从一个学者变成一个学术方面领先的教授了,每个人在各行各业都变成专家了。变成专家,我们是自己学会了就把它留在那儿呢,还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布施出去呢?最伟大的境界就是能够施舍出去,钱财也好,学问也好,无私地奉献给社会,才是从“富”变成“贵”。一个人变富太简单了,只要愿意播种,就会得到收获,收割回来把它留着,就富了。如果我们把自己拥有的种子发给大家播种,大家种完了把种子又还给我们了,因为大家要付给我们“利息”,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就怕我们舍不得把种子发给大家去种。 

一个人生命中需要的是尊贵,贵在哪里呢?把影响力传播出去,对多少人产生了帮助?一个对社会有帮助、有奉献的人,就会受到大家的敬仰,生命就显得尊贵。 

人最重要的是心灵要快乐。我一直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让自己快乐;如果心不快乐,很快就会没有做事的力气了。所以,心快乐是最大的得。当我们心快乐,其他失去的都是小事了。 

菩萨利益众生,成就了自己;众生自私地想利益自己,最后让自己堕落。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的人永远是普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最后都会成为杰出的人,成为群众的领袖。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嘎玛仁波切讲经典、咒语、文集

嘎玛仁波切讲地藏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六字大明咒     

嘎玛仁波切讲文殊菩萨心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