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空明听梵音
贤宗法师于上海慧圆满常明书院开示
杜柯整理
《金刚经》不仅是禅宗的经典,而且是整个佛教的经典。我们通过阅读经典,来成就经典人生。
我所理解的《金刚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无常
《金刚经》一个基本思想,是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无常的存在。无常,指不断生灭变化,流动不止。所以我们要无念,无住。只有秉持“无念、无住”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才能应对这一根本特点,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把握人生的主宰权。
怎么理解无常呢?很显然,“无常”和“常”是相反的概念。常,就是经常,恒常,为一种不变的形式存在,而“无常”,即没有“常”——没有这种一成不变的东西,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事有承启转合,物有成住坏空。比如一朵花,昨天它是什么样子,今天还是那样吗?也许,从我们凡夫的肉眼看来,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从生物学、物理学看来一定是有变化的,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把它放大多少倍,就可以发现,昨天的花和今天的花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它不曾停止生长。正如我们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不断生长、衰老走向死亡,一刻也不停止,只不过在一个较短时间内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出来罢了,如果经过五年、十年再去看看,还和以前一样吗?
所以《金刚经》讲,似花,非花,又是花。此花非彼花,然而又不是另外的花。今天的你是昨天的你吗?严格来讲并不是昨天的你,然而今天的你就不是昨天的你是另外一个人吗?也不是。所以,《金刚经》讲“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达到这四无之相,就可以实现心对相的超越。
无常,是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本规律,不变之至理。也就是说,无常是恒常的规律,只有“无常”才是“常”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追求不变的东西,比如,希望自己青春永驻,一旦长了皱纹或华发萌生,就不能面对;把自己的财产当做永恒,认为我可以自由支配,不用它,它就一直存在;把自己的爱人、家人当做永恒,认为他们会永远跟着我,没有分离的一天……总之,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不会消失,我可以自由掌控很多事情。这种错误的思想来源于我们对世间万物错误地解读,从而产生错误的结果。
因之,我们读《金刚经》就要汲取这样一种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当你把世间万物存在的方式都解读透了,内心永远是淡定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偕忘,超然物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不会得到一个东西就欢欣雀跃,失去了就悲痛万分;升官了就趾高气扬,撤职了就一蹶不振;恋爱时甜蜜无限,分手了就痛不欲生;有钱时挥斥千金,穷困时就落魄潦倒……这样,你永远随着外物变化走,没有你自己。
我建议大家平时写下“无常”或“生死”两个字,挂到睡觉能看到的对面墙上,这样你天天早晨起来,哦,我生了,晚上睡觉,哦,我又死了。——人生,就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时时刻刻敢于观照生死的人,才能坦然、无碍地面对人生各种境遇。我们打坐做什么,就是让把你把心真正静下来之后,去观照,去聚焦,去冥想,在智慧的清明光照中把握生命的格局。
有时候别人会对我说,某某人很小气,让他去学学佛法吧!——其实没有过去世的积累,让他今天一步到位接受佛法,根本不可能。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而生,因就是种子,缘就是条件,只有因缘具足了才能和合而生。否则,他就是接触了佛法也不能接受这种思想,正如一粒种子生根发芽了也不一定能长成大树。这个世间就像一座大楼,有人在第一层,有人在第五层,有人在第十层,有人在五十层。如果顶层的人去跟第一层人对话,第一层人永远听不懂。第五十层的人跟第五层的人谈风景,第五层的人死也不会相信。如果一只畜生,你给他讲天道的思想,就是对牛弹琴。如果你给他讲鬼道,给鬼道讲人道,给人道讲天道,他们就可能接受。
这世间千差万别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根器,对事物理解层次的高低,究竟和圆满,都不一样,不能让所有人用一种观点去解读事物,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用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每一个人。
事实上每个来到我们身边的人,都有固定的宿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他帮助你支持你,是增上缘,因为你过去世中曾种下福田。他打击你毁谤你,是逆增上缘,为了使你更加强大。今天这个人跟你在一起,明天他离开了,今天这个人是朋友,明天成为敌人,这些,都是无常。看透了就不会执着,在意,而是顺遂缘分去善待身边的每个人。这样,你不会因为一个人突然离开就惊慌失措无所适从,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支持你就对他产生过分依赖。不仅对人是如此,对物,也不要执着,你贪恋钱就成为钱的奴隶,贪恋感情就成为感情的奴隶,财色名食睡,莫不如此。“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的一切包括我们自己,都是众缘和合而成的,既有缘聚的一天,就不可避免有缘散的一日。你执着什么呢?
一个企业家,如果能了解事物这一存在规律,就能更好地做企业。不要认为佛法和商业没有关系,其实,佛法和世间的一切都有关系,当你把思想腾空了,把执着放下了,那种智慧就能生起,你就不会被事物的表象困扰、迷惑,你身处局外,再去审视局内,以局外之心去做局内事业,进得去,出得来,超脱,安住,自在,从容,你能把事业做得无限大。
请大家记住,从今天起,我们都获得了佛法的无上智慧,因为你有一双和以前绝然不同的眼睛,这双眼睛从哪里来呢?——从般若实相中来,从《金刚经》中来,从无上甚深法中来,从佛陀正等正觉心田中流出的甘露来。
我曾碰到过不少人,壮志凌云地说我要发财,或者咬牙切齿地说我要出人头地!还有人对我感概:我曾经一无所有来到桐乡,吃不饱,睡桥洞,奋斗到今天,我终于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功了,有多少人羡慕我、仰慕我,如今,我死可以瞑目矣!听到这样的话,我真是无比悲哀,感到众生真痛苦,他到了这个岁数还没有觉醒,执迷不悟,实在很惋惜。就是天天和我们在一起又如何呢?这,也是因缘不成熟。
人一旦迷失自己,就像进了围城。而一旦进入围城,不是三年五载可以出来的,也可能三五十年,也可能到下一生,甚至十世,二十世,走不出来。所以你的人生不是别人给的,都是你自己选择的,你的性格是你自己累世因循的结果,你的家庭、你的朋友、乃至你的敌人都是你自己造下的因缘,你每天的一举一动、起心动念也都是在播种,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很顺利,有的人阻挠重重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那我们要想下一生乃至后半生很顺利,要怎么办?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当下,提起正念。
所以学佛不是你一天念了多少经,磕了多少头,烧了多少香,而是要把佛经里面的道理时刻在自己身上体现,依照经文里的思想去观照自己,跟我们的生活,工作,跟我们的一切,有机地结合起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迷信,“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便是净化自己,改变自己,消除自己不良习气。我们不要跑了多少庙,烧了多少香,诵了多少经,礼了多少佛,最还是贪嗔痴,还是凡夫一个。那就白学了。
说这话,不是让你们不要到香海寺来,而是要你们把真正的智慧带回去,改变你对事物的理解,通过自身人格的成长和智慧的圆满去影响身边的人,最终进入光明无碍的境界。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学佛,才算真正的佛弟子。
无常,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需要时刻观照它。观照它,你就可以获得解脱、清净、喜乐、慈悲。你就可以打开胸次,放下自我,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总之,一句话,时常观照无常,你就会获得超常。
二、福德
福德就像水,水越深,承载力越大。怎样培植福德呢,除了善待自己,要善待身边所有人,不断利益一切众生,没有企图回报之心,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行善,也就是无我、无你、无物,并且感谢别人给自己种福田的机会。
当你聚集了善缘,以后做什么都可以成功。我们以前所造的业,感召至今天的结果,今天你虽然在积德修福,但是以前的业尚未消完的时候,这些业的作用在你身上还在显现,这就是有人虽然在行善在修福但命运仍然不顺遂的原因。
珍惜来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都不是无缘无故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你赶都赶不走,死活跟着你,有的人留都留不住,跑得比兔子还快?明白这道理就能更好地善待他们。能善待你身边的每个人,你就不会继续造业,你的心地便是清净的。你没有造业了,福报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现在的社会,很多家庭把孩子看得过重,给他们上贵族学校,吃好东西,穿好衣服,宠的不得了。当然他有机会享受这些,是他本身的福报,但这样做的事实是让他的福报提前耗完。另外把他不良的习气,如贪婪自私、好逸恶劳等等激发出来,这等于是从先天、后天两个方面入手,削弱了孩子的福报,孩子的未来会好吗?
记得史威登堡曾给斯普林格一句忠告:“不要因名誉或金钱离开善道,你就会一帆风顺。”这,也就是事物自身存在的规律。所以,当你功成名就之后,不要忘掉自己的初发之心,不要被金钱和名誉异化,保持一颗纯正、清善、朴素之心,去做该做的事,那么你的事业,你既得的一切,都会持而保之。
有句话说,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为什么,算是一厢情愿,善是得道多助;求是只望结果,修是培植因缘。所以,生命的庄园在善缘,善因善果,自种自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教讲的不是宿命论,强调的是自由意志。
狄仁杰,在整个历史上都大名鼎鼎,他是武则天朝的宰相。我讲个关于他的小故事:他以前是太原人,曾担任并州的法曹参军。同他在一起共事的一个官员叫郑崇资,母亲年老多病,朝廷派郑崇资出使荒远的国家。狄仁杰对郑崇资说:“老太太有重病在身,而你要远行,怎么可以让母亲留在离你万里之遥的地方哭泣呢?”于是请求朝廷让自己代替郑崇资出使。
这只是狄仁杰生平事迹中微不足道的一件,类似的善行,他不知道做了多少,他的福田深厚广大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荀子》中有一段孔子对水的论述:
孔子坐着观赏向东流去的江水。子贡问孔子说:“君子看见浩大的流水就一定要观赏它,为什么呢?”孔子说:“那流水浩大,普遍地施舍给各种生物而无所作为,好像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向下流动的规律,好像义;它浩浩荡荡没有穷尽,好像道;如果有人掘开堵塞物而使它通行,它随即奔腾向前,好像回声应和原来的声音一样,它奔赴上百丈深的山谷也不怕,好像勇敢;它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它注满量器后不需要用刮板刮平,好像公正;它柔软地所有细微的地方都能到达,好像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地淘洗,就渐趋鲜美洁净,好像善于教化;它千曲万折而一定向东流去,好像意志。所以君子看见浩大的流水一定要观赏它。”
水的德行是《道德经》里面充分论述了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他是孔子推崇的君子型人格学习的好榜样,这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地存在,那我们的人生就会生出无止无尽、无边无际的福德。
三、善护念
善护念就是善于观照自己,并且恒守正念。
一个人的观照力需要长期训练。禅修,便是集中起来训练我们觉性的一种,更多的训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
如果要把究竟圆满的佛性开发出来,就要善护念。因戒才能入定,因定才能生慧,所以守戒非常重要。戒,是为了帮你达到想要的结果。比如不能杀生,这就是五戒之首,为什么不能杀生,因果报应,真实不虚,今天你杀他,明天他杀你,你的人生就不会幸福。并且在杀的过程中你的贪嗔痴在增长,损坏了自己的灵性。其它的犯戒,也是如此。
我们打坐,为什么不能说话,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胡思乱想,不能晃动身子?这些“不能”就是戒,要想得到理想的打坐效果,就要守住这些“戒”,你守住了,就能得到打坐的利益。
其实戒是不难守的,但前提是,没有被那个理想的结果所吸引,就很难守戒。
可以说,人生就是各种守戒的结果,不仅如此,整个六道众生的不同生命形态都是“守戒”的结果。比如你持了五戒,就能得人身,在此基础上五戒十善,福田种得大,就上升为天人,成为天道众生。反之,五戒守不住,连人身都得不到,你贪心太过,进入鬼道,嗔心太重,堕入地狱。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这就是观照,也是善护念,让我们时时处于一种防心离过的居善之地。
《吕氏春秋》中,有两个故事:
赵简子将鸾徼淹死在河里,说:“我曾经爱好音乐美色,鸾徼就给我搞来;我曾经爱好宫室亭台,鸾徼就给我建造;我曾经爱好良马和赶车能手,鸾徼就给我招来。如今我爱好士子已经六年了,而鸾徼未推荐一个人,这是助长我的过失而废止我的善行。”所以像赵简子这样的人,是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那么,其国君就可以和他一道推行善事,而不可和他一道为非作歹;可以和他一道推行正直之事,而不得与他一道枉法徇私。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在一起喝酒。喝得正高兴,桓公对鲍叔说:“何不起身敬酒祝寿?”鲍叔捧起酒杯敬酒,说:“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希望宁戚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桓公离席对鲍叔再拜,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都不忘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也许就不危险了!”在这个时候,桓公是可以进言的。正因为可以进言,所以能跟他一起成就霸业。
在这两个故事里面,赵简子与鲍叔牙、齐桓公都是有较强的自我觉照能力,是个善护念者。大至一国之君,小至营营众生,能善护念就能兴盛发达,吉祥如意,至少,不会遭受败绩。
学佛不容易,做到修证的境界更难。让我们从善护念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去修,去证,逐步体证佛法的至高圆满。
四、实相
什么是般若实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金刚经》是让我们从事物的“有相”去理解“无相”的状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慧能悟道之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便是透过生命的重重假相,看到自性原初的本质。
所以,我们进入了般若实相,就是进入了事物的本体,就是进入我们的自性。
倘若做事不能做到非常圆满、独到,或者别人不可及的境界,乃因为我们还没有进入到事物的本体。进入不到本体,是因为我们的修行还不够,所以干扰太多,妄想太多,心被污染,失去了本有的清净。例如,当我在台上讲课的时候,如果达到忘我的状态,那时候主客观融为一体,就是我讲的最好的时候,下面所有人眼睛一动不动看着你,我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相反,我在台上状态不佳,思想游离,我的表达就很散乱,我的语言感染力就大打折扣,这时候台下的听众就处于游离状态,我的话他们听得有一句没一句,听了后理解一句,没理解一句,如同一杯浑水整个给他灌下去,就把他灌晕了。而好的演讲,一定是给人喝一杯清澈的水,把他净化了,使他五脏六腑重新过滤,焕发出新的生机。所以,当我处于游离状态的时候,台下的人跟我一样游离,当我进入“三昧”之境时,台下的人和我一起进入“三昧”之境,这即是感应和共振。因此,当你给别人一个善念时,对方一定能接受到这善念,当你给别人一个恶念时,即使还没有行动,对方也会有所感应。
这种感应和共振,就是进入了事物的本体。
故而,在人生中,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感召的结果,是我们的“心”给自己造下的“境”。你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适应心的生存环境,依报随着正报转,“正依不二”。因此,无论碰到什么,最关键的就是觉察自己,修炼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修行,是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事物本体,进入到它的般若实相。一个修行人,如果做什么事不能做到最好,肯定是他的修行不到位,功夫不到家。一个真正的禅者,一个具有云水禅心的修道人,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不管让他担纲何种角色,都能做出卓越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