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崇·贤宗法师:天地扁舟,沧浪逐鱼--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宗法师所有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天地扁舟,沧浪逐鱼


 下载DOC文档  



天地扁舟,沧浪逐鱼

贤宗法师于企业总裁班上开示

杜柯整理

  简单的幸福

  大家好,来到寺院禅修几天有什么感受呢?在这里,我们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就是吃饭,上课,睡觉。可能有人觉得清苦,但也有人觉得很快乐。觉得清苦的,是把心还没有安住下来;觉得快乐的,是已经拥有了简单背后的丰足。

  这种生活,可能与我们一贯的生活背道而驰,我们一贯的生活也许是散懒的、随心所欲的,早晨睡到九十点起来,晚上玩到半夜不休息;或者是非常紧张、纷繁,忙到四脚朝天,去争名夺利,去不断比较,攀援。而现在的生活是清静的,规律的,向内观照,觉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独守一份寂寞和怡然。

  其实,生存的本质越简单越幸福。大家看原始人,除了必要的打猎、进食外,就是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听老人讲故事,他们的心神是安定的,情绪是平稳的,思想是满足的;但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生存成了战场,大家互相攀比、争夺,炫奇斗巧,追求更高级享受,挖空心思让自己拥有更多的东西,没有得到渴望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或者希望得到更多。因此人人都活在焦虑、烦躁、恐惧和不安之中。

  如果你能让自己的生活真正简单下来,生存就是简单的衣食住行,你会发现,人生原本可以很幸福,很清静、安乐、闲适和自在。因为你把自己从无数困扰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了,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复杂关系,不需要左顾右盼,不需要患得患失,不需要斤斤计较,不需绞尽心机,不需要悲天悯人,不需要望洋兴叹……所以,简单的背后,一定是幸福的自给,一定是来自一颗,丰足的灵魂。

  这样的幸福,建立在向内而不是向外的掘取上,所以它不随外物移动而变化,可以守恒,可以永驻,因为它有足够的主宰权。

  故此,当你见某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不要轻视他,在他简单的背后,一定有不简单的丰富。事实上,把握简单就是一种不简单。

  文化的力量

  各位都是做企业的,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想把企业做大,最好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开花,遍布自己的连锁店。怎样才能做到呢?这样一个梦想,如何在梦里开花,成功地嫁接到现实的枝头上?我觉得,值得深思。我们佛教已经两千多年了,能延续到今天长兴而不衰,在全球各个角落扎根生长,从某种角度讲,我们佛教就是最好的连锁企业。这里面连锁的是什么?思想,教义,信仰。大家看我们都穿一样的衣服,剃光头,吃同样的饭,读同样的书,宣讲同一种道理,这不是连锁是什么。而我们这一群人,就是这个企业最忠诚的员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要进入这个企业,就要抛家弃子,不能结婚,不能要孩子,把什么都舍弃掉,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献给这个事业。

  大家应该向这个千年老字号“企业”借鉴到什么?我们为什么能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不灭亡,世界上有这么悠久的企业吗?没有。其实,能延续到今天,就是因为大家需要它。在文革期间,我们的寺庙曾遭受极大破坏和摧残,但十年不到,春风一度,马上又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

  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利益人的事,是为解决人的生死大事,保住人的慧命,使人能够安然并且超然行驻在世上,这样一种理念其实是无价的。而且我们从来不叫卖自己的“产品”,不向别人索取什么,都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都是自愿供养、自愿信奉、自愿“交易”的,如果你把自己的信仰当做商品去兜售,去谋取更大的物质利益,很快会被众人厌弃。佛教在创立之初,就定下了慈济众生、慧泽万物的基本思想。

  我有个朋友在做微电影,他用自己的镜头拍摄平凡人家一天的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整个过程录取一遍。虽然没什么新奇,却是普通人真实生活的一天。以后他们老了,可以看看自己以前的生活状态,对生命的感受、对人生的回忆和留恋是人之本性,虽然琐碎和庸常,却是每个人需要的。这个举措一旦推出,他的顾客竟然应接不暇,忙得不可开交,为什么呢?满足了人的需要。

  所以我们做企业请记住一点,一切都是围绕人的需要经营的,是围绕人的潜在需求或显在需求。在这个需求上,最关键一点,找到自我定位和方向,你能不能把这点需求用与众不同、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出来,来满足大家?如果你总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打转,你的思维没有超越,举措没有创新,事业就不可能做大。

  如果有机会,到我们寺院来转转,看看是不是跟其他寺院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我不敢说我们的寺院多么出类拔萃,多么独树一帜,但的确有它与众不同处。我们的主体建筑不是大雄宝殿,而是万佛殿;里面不是平常的千手观音什么的,而是万手观音。当然,我们不是专门和别人对着来,为新奇而新奇,而是在当时的经济基础上,要实现我们有特色的建筑设计和弘法理念,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案。

  寺院建起后,有很多朋友见了我就问:师父,你们的香火旺不旺?

  我很感谢他们的关心,但我实话告诉他:我从来没有考虑过。

  这一点他们就不信了,或者目瞪口呆。一个寺庙怎么可能不考虑香火钱,那你怎么生活?怎么运转?的确,在我接任这个寺庙之初,有人就说,他当主持了,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大家还是各自逃生吧。当然,有这种声音很正常,我也没有在意,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按自己的思路去经营。每逢初一、十五,有香客到我们寺院吃饭,最初是收钱的,一次5元。我接手后说不能收钱,让信客随便来吃。有人就担心我们吃穷了怎么办,有一天没米下锅怎么办?以前我们收钱的时候,一次也就两百三百,最多五百八百,现在呢,越不收钱钱越多,有人可能一次性捐两千三千、五千八千给我们。昨天还有人送了2万斤大米。所以你们吃饭时不要想着给我省,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用担心,根本吃不穷的。

  这种情况,的确出乎很多人意料,在短短几年里,我们寺院得到社会各方信众的捐资达七千多万。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因为你的定位已经远远超过了简单的物欲,你的思想意识锁定在我要奉献多少而不是索取多少。相反,如果把寺院当做一个商业去运转,以谋取多少利益为目的,和现在众多寺院一样,那只能让信众远离,这样的寺院也不缺你一个,我为什么要把款捐给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的信仰是不能收买的,这世上最无价的就是信仰,信仰只能用信仰去感化、接引和共鸣。当你真正树立起了度化众生的愿望,众生才会围绕在你身边。

  实际上我来寺院第一年,已经做好了5年规划,10规划,15年,甚至更长远的规划。目前我们的各项建筑还在不断完善,还有更大更多的工程需要上马,但我们从来没有担心钱不够怎么办,我们只要尽心、用力去做,顺着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很多东西都可以水到渠成。

  同理,大家做企业,如果能够将自己的企业与众生的诉求永远绑在一起,合一起来考量,这个企业终究会做大,甚至是他人无法超越的。

  但是很多人在企业草创之初,就错误地定制了自己的创业理念:他们把目标聚焦在我要赚多少钱,而不是我要服务多少人上。当你服务的人越来越多,你不想赚钱其实是不可能的,这时候不敢说富可敌国,但在行业中肯定很卓越。所以,就看你的定位,企业的定位一定来自企业老板人生的定位。如果你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追求享受,满足自己的贪欲,恨不得把天下的财富装进一己之腰包,那将非常危险,你会陷入无穷无尽的争夺、挣扎,彷徨和纠结之中。所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什么是“和”?使天下人幸福,快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是和。这样一个和,便是“常”,——就是平常的、不变的道理。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你就“明”,——你就是一个聪明的,明智的人,你就身处光明,远离了黑暗。还有句话说:正则通,通则达。你的道路是正的,当然就通畅,通畅就能达到你的目的。很显然,这个道路不是自私自利的一己之偏狭小道,而是符合宇宙规律的天地大道,是芸芸众生都可以走、都愿意去的一条光明大道。走在这样一条光明大道上,肯定是幸福和吉祥的。

  我们香海禅寺,硬件设施可能和其他寺庙不一样,但引以骄傲的还是我们的软件,我们有网站,有博客,有微信,有短信平台,有读书会。我们的小册子,现在印了近百万套,遍撒五湖四海。就是这个书,大家仔细瞧瞧它有什么不同?——首先,它的开间小,基本上我们的口袋和一般的包包都装得下,可以称为“口袋书”,这样带起来非常方便,便于阅读。其次,我们的纸张是进口里面最贵的,看起来有点粗,不过彩色可以印出铜版纸效果。我们的杂志就用这种纸,在国内,只有两家和我们一样。对于这些,有人会发出疑问,一个穷和尚,一个破庙,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呢?——这就是自我定位问题,你想把事情做成什么样的?你怎样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当你不自信,没有使命感,不严于律己,当然很难把事情做好。

  就是这样。目前我们的杂志,在全国不敢说同类中最好的,但起码不会落于第三名。

  上次在义乌见到一位女士,长的非常漂亮,是富二代,他的父亲慈善做得很好,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她对我说,自己6年前偶尔拿到我们香海的小册子——其实那个小册子是有次我在上海交大演讲,他们把录音整理成的。这六年时间,她的手包换了好几个,但小册子一直装在里面。每当自己碰到什么想不开的时候,她会把里面的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于是有种豁然开悟的感觉,仿佛接受了洗礼。

  我看到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它已经破破烂烂,被胶布缠了好几层。

  现在,我们每年印书的花费有300多万,这些全部布施出去,都是免费流通的。我们是一个小庙,还在不断做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为什么这样做呢?——盖因为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其他东西吸引而忘掉最初的目的,所以保持初发心是最重要的。你看很多人一当上官、发了财,就换老婆,换住宅,朋友也换一批,甚至有的连父母家人都不认,嫌丢人现眼。这种人最后往往下场不好,因为他的德行享受不了自己的福报,德不配位。佛教里说,因就是果,果就是因。果为什么又是因?因果是连续繁衍的,什么因造成什么果,果又成为下一个因。这世上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所以,“人品等于财富,奉献等于积蓄”,欲成大事者,必先做人,人不立则事不达,俗话说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就是这道理。

  上面讲了这些,不是宣扬我们寺院有多厉害,我这个负责人有多厉害,而是给大家做企业提供一个思路,一份借鉴。企业的确需要用心去做,但做人,更要用心。很多人论聪明才智都是出类拔萃的,奋斗了一生却两手空空,为什么,路走错了,把聪明才智用歪了,如果用于正道,相信他早就成功了,实在很可惜。

  如果你真正为客户着想,必定会得到客户的支持,得到客户的支持,企业没有不兴盛的道理。你服务的人越多,企业就越壮大。比如做影楼,平常我们对客户的定位可能只是周边人,我们在杭州,杭州市内的人能来到这里就满足了,但如果你能把宁波、上海、苏州等地的人都吸引过来呢?他们有影楼为什么还跑到我们这里来,你考虑过没有?同样,寺院到处都有,为什么李老师带领你们到香海来,而不是在义乌,在龙华,在当地的灵隐寺呢?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吸引。

  企业的软实力文化,可以主导一个企业的兴衰,所以一个有眼光的企业家都会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你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地升华自己的文化品味,不断打开你的思维,创新你的技术,从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你的事业。一个老板要站在行业的高度去考量,一个员工要站在老板的高度去审视,一个企业要站在民族的高度、人类的高度去思考。你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视野、什么样的风景,这是必然的。你站在一楼看到的是什么?现在只能看到桌子、椅子、墙壁吧?你站在三楼看到什么?看到的东西更多一些。站在十楼二十楼看到什么,你站在五十楼,站在飞机上看到的是不是更广阔?那如果你站在外太空上看地球又是什么感觉?

  学习的智慧

  这个时代,很多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忧虑,焦心。有的孩子很叛逆,大人不知道怎么办,是矫正他还是随顺他?有的孩子一天到晚玩游戏,像中了毒,未来怎么办?现在各种教育理论的书也很多,看多了自己都不知所措,因为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好像都有理,信谁的呢?不好意思,我在这里也引用一个观点: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理论是由法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提出,“教育即生长”他指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所以,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有人孩子考了多少分,我就给你奖励什么,用物质去刺激。有人希望把孩子打造成一个未来的什么大家,能赚多少钱,能光门耀祖。这些都是用功利做动力催化孩子的成长,而没有真正从内心去建立一个自足的丰富的心灵世界,去承载他的健康人生、幸福生活。

  还有,中国教育界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本身也是有问题的,现在多如牛毛的早教机构,就是用这句话来招睐生意。在体育领域,只有短跑才拼起跑,你见过哪个马拉松比赛有人抢跑?而且在长跑中,没有哪个傻子会一路领跑,因为第一位的那个,跑起来最吃力,风阻最大。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关键看你是否能吸收到成长的营养,有的人玩游戏,最后成了游戏开发人才,有的人喜欢看闲书,最后成了作家。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鼓励大家玩游戏、看闲书,而是没必要谈虎色变,关键是怎么看、怎么玩,要善于化短为长,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短的一面翻过来就是正面,正的一面翻过来又是短面。

  我们儒家最讲究中庸,从五四以来,中庸这个词被贬义化了,其实中庸就是恰到好处,就是平衡,就是不走极端,就是执两用中,是大学问。把中庸运用得好的人,可以在人生中得到极大受用。

  有人问孔子:“颜回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仁慈的人。我不如他。”有人又问:“子贡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善于辞令的人。我不如他。”又问:“子路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勇敢的人。我不如他。”那位客人就说了:“他们三个人都比你强,可是都成为你的学生,听你教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我孔丘既能仁慈又能下决断,既善于辩说有时又显得嘴笨,既勇敢又胆怯。拿他们三个人的长处换我这种处世之道,我还不情愿呢。”孔子是懂得怎样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样,对于他的三个弟子,他都看到了他们的长处,但同时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

  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思考。

  人生就是如此,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学习的心,善于学习。所谓善于学习不仅指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指在同一个人身上,“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你不要认为他好就一股脑全来学,学的再好也无非是第二个他。正如我们学书法临帖,其要旨是“先与古人近,后与古人远”,“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如果你只近不远,只合不离,你永远没有自己,没有独出机杼的东西,就无法在这个领域立足。

  当你有一颗学习之心,你的行为和习惯就随之得到改变,因为你的身边总有可以学习、汲取的素材,有的人为什么知识那么渊博,为什么可以举一反三,触一通十?就是因为他善于学习。比如我们到寺庙去拜佛,看到各种佛像,有人就迷信了,把这当做神来崇拜,有的人是智信,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拜他,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拜的理由?其实所有的佛像都是表象的,在佛教之初,为了反对迷信崇拜反对塑像,后来渐渐发展起来,把佛教彻底弄成迷信也就近两百年的事。我们看释迦牟尼的清净法身相,他有一双婴儿的眼睛和面容,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内心是无染的,纯净的,无邪的,有如处子。如果你磕头、朝拜,不学习他这种纯净的品质,而是用五浊恶世的贪欲去索取,去祈祷,满怀着贪嗔痴去求佛给你一个大福报,怎么可能呢,你与佛的频道根本就不相应。

  所以,修行不是吃素,不是经常去庙里磕头,也不是求神保佑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每天用镜子不断自我观照,学会从内在去觉醒、反思和察觉,不断改变自己的言行,把心里的污垢清扫出去。

  一句话,时时保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状态,这即是修行要到达的目标。

  “守空”的能量

  佛教的最高智慧是“空”观,它是站在事物缘起角度看待一切,从出世间高度看待世间的一切。《心经》里面说的明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物质,空就是没有独立的自性,从更高的层次看,色和空是一个东西,色空不二。这个世界的实相和本质是什么?就是“不生不灭,不净不垢,不增不减”。《金刚经》里说得更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因为事物的本质是不断流动、变化、生灭,是缘起缘灭的,所以凡事不可执着,一旦执着就着了相,最终给自己造成极大痛苦和失落。一个证入般若实相的人,他的内心是清净的,他的世界是停止的,正所谓“江河竞注而不流”,正因为他能透过现象撷取本质,所以才能在无为中把握住那个“真我”。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错误地看待世间问题,把生灭的当做永恒的,把流动不居当做一成不变。有人恋爱失败,婚姻失败,家庭发生矛盾,皆出于此。你念念不忘以前他对你多好,现在不好了,不能接受。其实就是愚痴。变化,为事物的本质规律,任何事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感情也是如此,有最热烈期,有疏淡期,它也一直在发展。所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安安而能迁迁”——既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执而不着,安于当下。

  最明智地活着,乃是始终不离实相。只有如此才能摆脱现实的奴役,心的究竟解脱,一定是超越二元能所对立契入一元空性,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把握事物的核心,倘若总在表象上看待问题,就永远把握不了事物存在的规律,最终陷入被动局面。

  说到底,我们要通过历事练心,最终达到“转物而不被物转,转事而不被事转,转人而不为人转”的定力。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你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一个人,只有参透生死,才能豁达无畏地活在这个世间,而生命的自主,的确来自这样一种驾驭能力和参透能力。具有这样一种能力,便是具有行云流水情怀的禅者,而这样的禅者,一定能做出风生水起的事业。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宗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贤宗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