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崇·贤宗法师:活的《心经》--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宗法师所有开示-> 贤宗法师开示心经



 贤崇·贤宗法师:活的《心经》


 下载DOC文档  



  活的《心经》

  杨柳整理

  ——贤崇法师浙大国学总裁班讲座之二

  一、“观”的艺术:返回内心,返回生活

  上午,我们根据大家工作、生活中实在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人间佛教的一些思想。其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佛学是活学,是践行的学问、体证的学问,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不同。因此,上午我教给大家了一套调息养身的方式,如果各位能够在生活中坚持做,每天二十分钟的时间,那么你的身心真的就会有所改变。

  下午,我们讲座的主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分享。《心经》,我们在很多场合都曾经讲解过,这部经典言简而意深。它的内涵之宏,可以说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之而足矣。我们经常讲解它,它也就常讲常新。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把《心经》给讲解清楚的。我们今天也只是取其精髓,来做一个扼要的分享。

  讲经有很多种方法,既可以从背景、从作者、译者一点点开始讲,也可以从经文直接入手来解读它,还可以从经文产生的神奇影响开始讲。我们认为,从经文本身出发,直接与经文对话,是其中最优的方式。

  《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可以说经文是开宗明义的典范,它把全文中心的中心放在了第一句话。它的第一个字是“观”,“观”是一个动作,是一种情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佛者必须要践行的态度。觉察、反省、忏悔、面对自己,这些都是“观”的境界。在生活中,“观”是时时都要做的事情。一个内心有所觉知的人,一个懂得“观”的人,他的生活每天都是喜乐安和的。

  “观”什么呢?既要观身,觉察自己身体的微妙感受;也要观心,觉知自己内心的各种情态。观心是练“性功”,观身是练“命功”,两者缺一不可。

  很多人身在青山之中而无所感念,甚至还总是牵挂着生活当中琐碎的、不快乐的事情。而懂得“观”的人呢?他可以当即放下外界的烦恼,与青山对话:“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很多人在工作中被人骂了是“猪”,就生气得不得了。这种难受的嗔火在内心生起的那一刻,你马上就要观照自己:我为什么会不舒服?我为什么会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为什么我会感到生气而坐立不安?如果能及时地观照并看住自己内心的嗔火,如果能够告诉自己,别人说的话,又不是魔法,我根本就不会因此变成一头猪。那就能当即放下,回转到快乐、清明的状态之中。

  通过“观”,达到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自在”吗?

  当我们在说“观自在菩萨”的时候,实际上既是在呼唤观音菩萨的名,也是通过这种呼唤达到叩问内心、观照自己的境界。当我们这样呼唤她,我们也就通过“观”的方式直抵自己的内心。

  那么这位观自在菩萨是怎样修行的呢?她是如何行深般若(梵文音译,意谓大智慧)而到(密)彼岸(波罗)上(多)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菩萨修行的法门是什么?是“照”。她照见“五蕴皆空”。照也就是观,她的名来自于她修行的独特法门。菩萨在修行时,通过观照,悟得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究竟“空性”。那么,悟到了“空性”以后,她是不是就遁离人世,离开三界火宅,去求自身的解脱了呢?并不是的。她照见“空性”,却倒驾慈航,回到人世,度一切苦厄。

  这一点是佛教中非常强调的。按照佛教的说法,如果觉知“空性”之后,转身寻求“慧解脱”的,这是罗汉的境界。而能返身相顾,回到苦海中度人的,这就是菩萨的境界。佛教一再讲,“佛”就在人间,就在家中。

  古时候,有一个人离别双亲到四川去拜访无际菩萨。路上有个老僧前来点化他:“你去哪里?”

  “我去拜无际菩萨为师。”

  “与其去找菩萨,还不如去找佛。”

  “哪里有佛?”

  “你回家时,看到有个人披着毯子,反穿鞋子来迎接你,那就是佛。”

  他依照老僧所说的急急忙忙回到家。这时已经是半夜了。他的母亲听到他叫门高兴得来不及穿鞋,披着毯子,拖鞋也穿错了,冲出来开门。那个求佛者见了,当下顿悟。

  而“波罗密多”,正如我们前面所讲,是“到彼岸之上”的意思。什么是到彼岸呢?从迷惑到清楚,从黑暗到光明,从染污到清净,到烦恼到菩提,从生死到涅槃等等,以上这些都是佛教所说的“到彼岸”。

  我们经常将佛教的修行过程比喻为行舟的过程。中国汉传的佛教,一般是大乘佛教;而缅甸、斯里兰卡的佛教,我们称之为小乘。“乘”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船。小乘佛教重视自度,而大乘佛教不仅要自度,还有度他。我们今天所讲的《心经》,体现的就是这种大乘的思想。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最后达到自他圆满的境界,这就是佛的境界。

  二、“空”的妙用:委任自然,直面无常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是《心经》的第二句话。它为我们描述了深般若的“空性”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色空不二”或是“缘起性空”。这种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为因缘相聚而和合,是因为因缘离散而消失。就像佛经中所说的:“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着我们身体的肝、肺、肾、心、脾胃五脏,如果五脏不调,则会有燥、风、寒、暑、湿五气,分别影响我们的魄、魂、精、神、志五神。这里就典型地表现了因缘的思想。如果身体的众缘具足,那么我们的精力就会很旺盛,生命力就是很强健,身体就会呈现出健康的状态。如果身体某一部分的因缘离散了,我们就会相应地得某种疾病,就可能会枯萎、消失。

  《心经》最主要的就是“空性”的思想。“空性”就是般若,“空性”就是自在,“空性”就是不断地自我观照。

  先观照色空不二。色指的是物质,是有相的东西,也是变化的东西。要观照有相的和无相的东西、存在的和失去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有些人一看这个话,就觉得是在自欺欺人。你怎么能说美女和老太婆是同一件事情呢?怎么能说生和死是同一件事情呢?岂不知这个“色空不二”是从根性上来讲的,是从宇宙“生住异灭”、流动不居的观点上来讲的。今天你看见的美女,五十年以后就是一个齿牙动摇、满面皱纹的老太婆。今天有生的这个状态,往后就一定是有死的。这都是必然律能够告诉我们的事情。

  英国诗人叶芝是一个今天意义上的神秘主义者,他的思维是具有穿透性的,能够洞见事物变化之理,并能够从中见出恒定、同一的特质。在他最著名的诗篇《当你老了》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有多少人爱过你年轻的容颜,以真情或是假意,而唯有我,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得看到色法的两大特性:空间上的障碍性和时间上的变坏性。障碍就是说,这个东西此刻在这里,就占据了这里的空间,其他东西此刻便不可以在这里;而变坏就是说,一切有相的东西都一直在变化的过程当中,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地球。古希腊的哲学家区别了理式的桌子和实在的桌子,实在的桌子是不断在变化之中的,而理式的桌子则是完满、恒存的。

  色法也就在以上的意义上就告诉了我们“无常”的思想。

  我们常常会觉得今天我们的家庭很幸福、很圆满,但是这种幸福可能永远一成不变吗?不可能的。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夫妻记》,一些女性作家在书简中回忆了自己曾经幸福的家庭生活。这些作者,有些经历了短暂的婚姻,而后丈夫就去世了;有一些人过了一辈子,直到死亡把他们分开。虽然他们获得幸福的时间不同,有些只有几个月的幸福岁月,有些人相伴走过半个多世纪,但是结局又有什么不同的呢?

  我们的生活中最会经历许多的不幸与苦难,会在平静中掀起心灵的波澜,但是这也只是宇宙运行本来的原理啊。当我们真正明白这种“无常”的思想以后,我们要明白怎样去接受身边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我们的国学讲到“敬天爱人”、“克己修身”。为什么要求君子既要敬天,又要爱人呢?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来看,人是天地的产物。老子曾经提出“域中有四大”,这四大分别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作为其中“一大”的人实际上是效法天地的规律、委任自然而生活的。因此,敬天和爱人与其看作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倒不如看作是求真求善的同一件事情。“克己修身”就要求我们要按照宇宙运行的规律来约束和要求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的头上,更不要强加到自然的头上。我们对于“天命”、对于“无常”,一方面诚然是要精进相对的,但是,随顺规律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说一个人总是在晚上喝酒喝到半夜才休息,白天你看到他的时候,就总是会觉得他精神萎靡。这样的生活长此以往,既毁坏了人之为人的灵动根性,也必将损毁他本来健康的身体。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等到健康不再的时候,根本不用去抱怨,也不用去费解。

  为什么有的人身上总是很有朝气呢?这种气息之所以被称之为“朝气”,与一天中的早晨就是相对应的。只有在早晨按照昼夜更替的规律按时起床的人,身上才会有这种我们称之为“朝气”的东西。

  古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独抒性灵的诗人?哪怕是一些根本没有名气的中下层文人所写的东西,在我们今天看起来,也是十分杰出的。比如我国汉代的“古诗十九首”。这些诗篇中所显示出的敏锐的节序感与微妙的空间感正是众多颠倒黑白、常住在空调间中的现代人所缺少的。现代科技,如电灯、电脑、电视的使用,极大地使得人的时间感变得迟钝起来,春天“东风摇百草”不再能够使人产生任何的落寞与寂寥。黑夜中蕴藏的灵性被电视上的节目、电脑中的语言所遮蔽了,很少有人能够有闲暇在星空下参悟宇宙的玄机。于是,哲学与文学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空调、飞机的发明则一定程度上损毁了人本有的空间感。在今天,即使是“相去万余里”,也能够很快地见面,这使人心原本对于离别的感伤大大地减低了,同时,由这种感伤而得到的美妙诗性也就自然消失了。

  我们本来应该是遵照自然规律,能够洞见空性的洒脱的自然之子,但是,越是发展到现代,属人的世界就距离自然的世界越发地远了。

  这其中也就体现了一种因果的思想。

  接下来就同理地观照受不异空、想不异空、行不异空、识不异空。把“五蕴皆空”一一来做一个观想。

  什么是“受”呢?此刻你坐在这里,笑着看我,是喜受;蹙紧眉头看我是苦受;散漫、淡然地看着我,就叫做舍受。这种“受”是属于某一时刻的,它变化而不长久,刹那生灭。它符合因果的规律,符合无常的规律,也终究符合空性。

  比方你今天中了六合彩,高兴一会儿,也不可能开心一辈子;你今天公司遇到什么困难,愁一阵子,也当然会过去。在这里,我们就应该要明白人生究竟就是一个过程,是在生和死之间的一个时空之旅。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受”呢?是由外境所决定的吗?其实,心和物应当是不分别的。因此,我们的心一旦转了,“受”也就转变了,看待外界也就大不相同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偶然地在山里挖到了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朋友都为他感到高兴:“这个金罗汉少说也有一百多斤金子,卖了它,我们一生就金银不尽了。”可那个农夫却一直愁眉不展,还生了病。家人问他:“你都已经那么有钱了,还担心些什么呢?”农夫叹了一口气说:“我在想,那另外十七尊罗汉在哪里呢?”人若是不知足,怎么能够期望得到乐受呢?

  当然,随着一维性的时间的流逝,“色”会流逝,五蕴的其他部分总是与色身相联系的,当然也会流逝,人最终复归于有死的彼岸。这就是《心经》为什么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原因了。这里的“如是”,指的就是受想行识皆如色一般,是与“空”不二的。

  三、“法”的圆满:于瞬间证见永恒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段首先就说到了一切法(根据佛本经,一切法包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空相”,“空”也就是诸法的实质,是诸法的本原。整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如果浓缩到一个字上,我们就可以把它凝聚到这个“空”字上来。我们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光这个“空”字,老师就讲了三年。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般若系列的整个理论框架。我们今天所做的,也只是为这个“空”的话题提出一个话头而已。如果我们今天所提到的一点关于“空性”的识见,能够帮助大家融入到生活里面去,改变你们一些思考问题的角度,我认为,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顺便提一点,有一些同修会问我:“为什么说舍利子是诸法的空相?”他们把舍利子理解为佛宝、僧宝圆寂以后留下的骨,这是不正确的解释。实际上,《心经》里提到的舍利子只是对于佛对于舍利弗尊者传教时的称呼而已。我们都知道,舍利弗尊者在佛的众弟子中是“智慧第一”,因为般若法门关涉智慧,最深最上,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所以佛在此称呼他。因为只是一个呼告语,是一个称呼,因此我们一般也就不做过多的解释。

  继续来说法“空”的问题。既然我们的有相世界中,一切都是生住异灭的,那么什么才是永恒的呢?这个永恒的东西就是“空”。“空”是自性圆满的,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讲到这里为止,这个“空”字还是以抽象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我告诉你:“这杯水既不是甜的,也不是咸的,也不是苦的,也不是辣的。”你好像知道了有关于这杯水的一些性质,又好像不知道。因为在你亲自去尝它以前,一切的理论也都是空的。

  我们无奈地知道,自己是有死的。那么,我们怎样在有死的生命中追求永恒的境界呢?

  我们可以借助禅修、艺术,在某一个时刻感受到永恒。就比如当我们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非常的神妙:不知道是我写出了这个字,还是这个字表达了我。这时候,物我的区别就泯灭了。当然,时间也在那个瞬间停留在你的心中。这就是为什么痴情的学者会苦苦思索:究竟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了?

  这里说一切法体现“空”的三大特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为什么佛法会有这样的特性呢?我们倾向于认为,生灭、垢净、增减,这些都是现象层面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好像一位高僧会圆寂,一座庙宇会倾圮,一部经书会失传。但以上这些都只是现象,他们或它们都只是作为法的载体出现的。载体会消失,但是作为理念的“法”,它的本相是“空”,这样的法是不生不灭的。禅宗在传法的过程中重视心印的作用。他们认为,比典籍著录更加长久的传法方式乃是心传。这种传法方式因为不受有相之物的束缚,因此更为自由、洒脱、通达。

  有一位禅宗的法师,在年老时将一本祖传的经书传给自己的弟子。他的弟子说:“你的精神我已经了解到了,这部书你还是自己留着吧。”老禅师坚持说:“这部书是我的老师传给我的,现在交给你,就作为一个传法、学习的纪念吧。”弟子顺手接过书,就把它扔进了火炉里。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这种焚书的做法,但其中隐含了禅宗的学习者对于相的执着之突破。只有打破这一层,才能够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上来。

  我们都知道,在唐朝以后,汉传佛教中的许多重视理性、教义的宗派都开始出现式微的迹象。如天台宗、唯识宗、律宗等,而禅宗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的众多佛教流派中一枝独秀呢?原因就是禅宗具有很大的兼容性,也有很强的革新性。它对于传统的汉传佛教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与心印的传教方式相适应的,禅宗在修行的模式上也进行了改革。原来传统的佛教依靠大地主、大官僚的接济盖起庙宇,然后在庙宇中开始修行、弘法。而禅宗则提出了“不做不食”,自己耕作,自己生活。通过这种方式,他就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这种方式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世俗的误解,有的人以为,这样就使出家师父也变成了农民,因此比较反对。但是作为一种续佛慧命的方式,我是比较赞同的。我小的时候出家的地方,白天大家做完早课就一起干活,跟一个生产队没有两样,基本上完全不需要依靠外界的资助,而能够自食其力。我们也做功课,也学习,但主要的修行就在普通的农耕生活中,但是只要保有信仰,我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很好的。即使现在进入了工业社会,我也依然认为,如果一个寺庙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给自足,那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你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什么?你挣来的钱是回馈社会呢,还是自己供自己享受?寺院所做的事情应该永远都是与佛教慈悲、包容、度人的理念相符合的。

  我们平常在生活中,执着、计较、分别的东西太多了,越执着越是计较,越计较心量越小,心量越小越容易导致速朽。

  今天有一位同修对我说:“我是不信佛的。”其实,在我心里,并没有分信佛和不信佛。我们香海禅寺里有各种各样的人,基督徒、穆斯林、无神论者、泛灵论者都会来,我们也会一起交流。交流什么呢?即使大家的信仰不同,但是在生活经验层面、在学习的层面、在人性的层面都会很大的相似之处,我们都可以来谈。如果把自己的信仰视为正教,而把他人作为异端,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大家的心灵建设服务,这种服务是不分信仰的。你今天不开心了,遇到问题了,我们都可以来交流,共同来解决它。

  我不在乎你是否信教,也不在乎你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但是我们在乎的是你要时时叩问自己的心: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否会感到迷惑?是否会感到纠结?

  我们今天反反复复提到“空”,提到“不生不灭”,实际上就是要让大家能够从事物自然运行的本质上来认识问题。只有从本质上认识了世界,你才不会感到痛苦、纠结。

  很多员工在企业中,老板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从来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以至于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很苦恼,想着我每天起早贪黑的,究竟是为什么?这就是没有从本质上来思考问题的缘故了。

  四、“无”的真意:敬畏世界,尊重生命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句经文是世尊对于“空性”的进一步开示。“空”中根本没有五蕴(色受想行识),没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分别。也就是说,“空性”应当是超越有相的执着,超越于我们的眼界、意识之上的。通过它,我们达到“真无”。

  的确,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可以说的、可以看到的、可以认识的这些有差别的东西,这些事物的表象,都实在是太有限、太渺小了。

  有人来问我,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神呢,有没有超验的事物存在呢?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向你证明,因此很难回答。但是以归纳法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所能够知道的东西,毕竟不可能是完全的。在某些层面上,我们应该要相信认识所能涉及的范围以外的世界也同样是实存的。

  每一种动物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所体认到的世界也大不相同。比如说狗依靠嗅觉来体认世界,蝙蝠依靠声波来认识世界,它们尽管与我们同享一个外在世界,但是所体认到的内容则大相径庭。在蚊子的眼里,并没有人体的图像,有的只是一根一根分明的血管。在从前,我们几乎无法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竟然与人有着这样大的差别。所以,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视角来评判这个世界的真伪,评断他人的对错,要对世界存有敬畏与谦逊。

  林语堂曾经写过一部《苏东坡传》,里面有这样一段史料。有一次,有一个已故的神婆附身在了苏东坡儿媳妇的身上。他的儿媳妇突然声音沙哑,对他说了一段奇怪的话,她报了自己的出身,希望苏轼能够为她建一个祭坛来为她超度。苏轼说:“我是人,我不怕你。”神婆继续哀求说:“那请你帮我写一篇祈祷文纪念我总可以吧。”苏轼不肯。神婆发出很可怜的声音说:“那你给我一点水喝吧。”苏轼不仅不给她水喝,还举起手要打她。于是,神婆就离开了他儿媳的身体。

  这些事情显得很神奇,纪晓岚的《因果录》中也记有类似的事。当然,历史已经过去,我们无法证是,也无法证否。

  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丹东那里有一个捕蛇人。他长年累月都在捕蛇。抓到蛇以后,就把它们杀死,出卖蛇肉、蛇皮、蛇胆。他一生不知道捕了多少蛇。他后来得了一种怪病,全身上下都长了很多鳞片,浑身发痒,生不如死。别人用草药给他泡着,他坐在大药缸里,才能舒服几分钟。他们为他做了一个纪录片。后来,丹东有一个念佛团,知道了他因为捕蛇而得到报应的事情,因此赶来为他诵《地藏经》,叫他去礼佛。念了三个月以后,他全身的鳞片竟然渐渐褪去。他感到非常感激,因此也开始虔诚地诵经礼佛。

  有一次,我们在普陀山举行露天的南海观音开光仪式。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天黑蒙蒙的,好像将要下雨的样子,大家都感到非常担心。但是,当住持的法师宣布开光仪式开始的时候,天上居然真的有一道阳光照射下来。我们从这个岛看向落迦山的时候,那里竟然挂着一道彩虹。这件事是偶然呢,还是必然?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我在这里不想宣说鬼神之事。但是,我相信,当数千人聚合在一起发出一个信念的时候,真的可以改变天地。我们既然是自然之子,那么我们的磁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

  当我们能够从这些角度来观照世界的时候,就不会武断地认为,世界就是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体认的那个样子,也就不会将自己作为宇宙的中心了。

  因此,我们反复说,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一定要保持敬畏,我们一定要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这样,人就不会行不义的事情,不会行违背世间正道的事情。

  这样,对于我们的人生道路而言,对于我们的行业而言,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也都是有所裨益的。

  数千年来,佛教承天地自然的教化,教导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身心,不断推动自己走向光明、清净和圆满。

  五、“因果”之实:打破思维的墙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这段经是释迦牟尼讲生死轮回之理,也是讲菩萨的修行过程之中需要断除的种种挂碍。是什么造成了生死轮回之苦呢?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断除了无明,也就断除了生死的烦恼,离开了三世轮回之苦。从这个意义上讲,既没有无明这个源头,也没有无明的终点。因为执着于轮回的循环通过破除无明,就可以达到。

  我们说,“无明缘行”,意思是过去的种种根本烦恼是由过去的种种行动(业)带来的。因此,从世俗最浅近的意义上,佛教总是劝导人们,不要造业。佛教虔信因果循环之理,认为今天所造之业,他日必遭报应。从这样的理念上,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子女一出生就很乖很听话,因为他是来还债的;而有的子女一出生就给父母带来种种麻烦,这是由于你前世欠了他的,今生他要来讨债。

  现在很多人认为这种思考方式是迷信的,认为不可理喻。但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时,我们或许可以明白佛教为什么要这样来解释世间的因果报应。

  在生活中,但凡出现不好的事情,人们总是会出于自保的心理,将责任往别人身上一推,然后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无辜的。越是认为自己对,就越是会去责备别人,人责人天翻地覆,结果就容易将事情激化,弄得一塌糊涂。难道这就是自诩先进的、文明的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

  但是如果你敬信因果,你就不会这样来思考问题了。今天你的孩子、你的员工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让你蒙受了什么损失,如果你把它想作是前世欠他们的债,今天来还,理所当然的,你就不会生气了。不生气,则一方面能够长养自己的身心,另一方面也能使你时刻具有清醒的头脑,知道应该怎么理性地处理危机。这样难道不好吗,难道不文明吗?

  从自己的过失来思考问题,以他人的角度来化解危机,这才是因果真正要来教化我们的。所谓的“人责人天翻地覆,人赞人天清月明”正是这个意思。

  有的时候,我们以为把对手打垮了,自己理所当然地就成功了,就能够享有一切胜利的果实。从《心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你把对手置之死地,对你来说,可能正是进入三世轮回之苦的入口也说不定。就好像草原上原来有一群狼和一群羚羊,因为狼长期捕食羚羊,导致羚羊的数量有所减少。当地有关部门出于保护羚羊的目的,把狼给杀死了。结果怎么样呢?的确,在一段时间内,羚羊由于没有了天敌,数量增加了。可是过了更长的一段时间,那里的羚羊反而灭绝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于反向力量的过分削弱破坏了平衡,于是越是追求什么,就越是缘木求鱼。

  老子反复劝我们为无为,也就是让我们要保持好有和无之中的内在平衡,对于有的过度追求,反而会导致“有”更快地走向“死”。

  《心经》还要求修行者参破“苦集灭道”四谛,超越所观之智和所证之理,超越生死轮回,修成正果。

  这个过程比我们上面所说的积善业、除恶业当然要困难得多。因为我们谁也无法保证,你今生一点恶业也不造,前世与来世也是这样善良和光明。所以,《心经》提出要成佛果,其最为根本的方式,乃是要超越三世轮回之外。这样的修行过程是十分漫长的,需要修行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无量世的修行才可以到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修为会随着外界起起伏伏,这就说明我们距离佛的境界实际上还有很远。

  只有当我们断除万缘,最后认识到一切法相不可得,全部放下,连“放下”这个理念之本身也放下的时候,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达到菩萨的程度。

  六、“死生”之见:永远沉默的谜底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经文是说菩萨明心见性,断除恐怖和挂碍,超脱生死,达到最终的清净。这究竟是涅槃原先是佛的正果所得,菩萨作为补处佛,虽不能完全证得,但可以分有。

  在这里,《心经》为我们指出了证得终极涅槃的道路,它要求我们心无挂碍,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人心中的挂碍,影响我们的清净根性,也影响了我们的修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由爱故生怖”就是这个道理。挂碍和恐惧其实都是由于我们心中的“爱”才生起的。如果我们不那么执着于自己的色身,怎么会那么害怕死亡?如果我们不那么希望与自己的至亲、所爱在一起,怎么会那么害怕离别?

  这里有一点需要弄清。佛教说,爱引起挂碍,并不是教人要冷漠,不要有感情;而是要人们看清五蕴皆空、生住异灭的根本规律,不要执着于和规律相背反的表象之中追求不可得的永恒。

  那么,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生命应当具有怎样的态度呢?我认为应当像一句偈语所说的:“随流去”。我们看见鲜花开放,流水溅溅,当然会感到欣悦,但是同时也应当要明白,正是因为水不断流去,鲜花不断凋零重放,才有眼前所现的美丽世界。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永生而没有死亡,那么世界就如同是一潭死水,无法更新,也无法前进了。认清这个规律的人,应该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死的问题。毕竟,如果没有死亡,也就无所谓生存了。

  西方有一位哲学家以这样的论证请大家不要畏惧死亡:“只有那些我们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我们才能够以‘害怕’来形容它;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经历过死亡,那么我们根本就无法去害怕。因为没有人能够告诉你,死亡是一件怎样的事情。”

  是啊,在谈论死亡的人还没有死,已经死了的人无法谈论死亡。没有人能够告诉你另一个世界的真相,那么你又在害怕些什么呢?

  有一个老和尚,他带着一个小和尚从一家做丧事的人家门前走过。小和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地追问他的师父:“师父师父,死是什么呢?死了以后人会去哪里呢?那边的世界怎样呢?有灵魂吗?有鬼神吗?”师父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手在棺材板上敲了三下。小和尚感到很困惑。又过了几十年,原来的老和尚已经不在了,小和尚也变成了老和尚。这时,他对于生死已经有了一些领悟了。有一天,他又带着一个小和尚路过一家正在办丧事的人家门口。那个新的小和尚就像当年的他一样,跟在他屁股后面问各种问题。而他在那个瞬间明白了他师父在几十年以前的开示。于是也用手去敲击了三下棺材。他是在通过叩问已死者的方式,来暗示自己的徒弟,原来死亡这件事情是有生者永远不会明白的啊。而对于已经经历过死亡的人而言,死亡除了沉默,又有什么别的答案呢?

  这个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追问的。既然无法追问,又害怕些什么呢?

  七、“般若”之愿:予乐拔苦,真实不虚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段经文总结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伟大功能,对其神奇不虚的力量进行了赞颂。关于《心经》所产生过的神迹,在许多典籍中有过记载,坊间也流传着许多的传说。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法师(今版《心经》的译者)在去往印度的途中遇到过种种困难,几度历经生死。当然,在现实中,他的困难不可能由孙行者之类的帮助他解决。有一次,他途经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有一个习俗,他们每年都要找到一个相貌庄严、身体康健的成年男子,剖其心来祭天。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够抓住外族的人,就不用以本族人祭天了。正好,那一年,他们抓住了玄奘法师,他相貌庄严,可以用来祭天。于是他们为他焚香沐浴,准备用他的心来祭天。玄奘此时,仍称念观音名号及《心经》。就在要行刑的那一刻,风云突变,雷电交加,人们感到,似乎用他来祭天触怒了天庭。于是把他请下了祭天台,并对他顶礼膜拜。这就是念《心经》所产生的感应。

  还有一次,在沙漠之中,已经好几天没有水喝了,玄奘法师和他的马都已经几乎到了不可承受的境地。但是他宁死不退回东部找水,仍然边念着《心经》,边极力坚持西行。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前面出现了一片绿洲,芳草连天,水草丰美。他的马立即狂奔过去,他也就此得救了。

  我们建议大家在念诵《心经》的过程中,处清净的状态,不起杂念,也不要一边念一边想着经文的意思,或者一边念一边怀疑其真假。这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说经文所显示的神迹,不是为了让大家为了求得神迹而来持诵经文,而是为了让大家在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了解经文所言说之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心虔诚、宁静下来。记住,所有的东西,只有当你不求的时候,才是真正能够得到的时候。

  八、密说之力:不起妄想,证得三昧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是《心经》的最后一句话。这是一段梵文密说的咒语,按照译经学中“五不译”原则,因此只做音译而不做意译。这样以表示对密说咒语的敬重,因为密说本来就是深密的言辞,其中有有言不尽意的意味在,不是我们可以勉力去做翻译的。因此,玄奘法师在翻译时,就保持了它的原貌。

  有人说,这段话的大意是呼唤修行者度过彼岸,速速去证菩提。但是它深在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要是做简单的理解,容易望文生义,自乱其心。

  我们在诵读此咒时,只要保持内心的清净,虔诚地去诵读就自然能够有所领悟了。密法修行的奇妙之处也就正在于此。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对我们所不知的东西,应该保持沉默。沉默不是不加思考,而是用清心修证,不加妄语。毕竟,我们可以言说的东西,实在还是十分有限的。

  希望今天对于《心经》的这点粗浅讲解能够使大家调动起学习《心经》、实证《心经》的一点兴趣。其实,只要今天在这里所说的某一句话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我就已经感到非常高兴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大家一起来切磋交流。

  九、同修分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同修一:在前面的课里,法师和我们分享了“因果报应”的内容。我觉得很有道理。我看到过一件奇怪的事情:以前我有个邻居是专门捕杀青蛙的,后来,他们的孩子出生了,眼睛居然就像青蛙一样往外凸,长得就像一只青蛙一样。从这件事情里,我开始敬畏因果,觉得人的确是应该积善,不要总是去杀生。

  法师:是啊。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以前我们老家我一个杀猪的屠户,在临终的时候怎么也闭不上眼睛,浑身就好像有许多只猪在咬他一样。我们当然可以从很多的角度来解释这些事情,但是多做善事,多积阴德,敬信因果依然是佛教中保护慧命的方法之一。弘一法师和他的学生丰子恺曾经合作过好几册《护生集》,绘画的艺术水平和画册的内涵都很好,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翻阅一下。

  同修一:那些穆斯林在杀牛羊的时候,总是会请阿訇,也就大概相当于我们的法师,来给将杀的动物念经超度,那个经的内容大概是说:“可怜的生灵啊,今天并不是我想杀你,而是我手里这把刀不想放过你啊。对不起了。”只有经过这样超度的动物他们才会吃。他们认为吃了没有超度的生灵的肉,是会有报应的。这件事情,其实是有生物学的依据的。一些动物学家认为,动物在被杀死以前因为非常害怕,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尤其会存在在动物的四肢和头部、颈部。如果人吃了它们,人的身上也会有这些毒素。所以,在杀生之前用经文来安慰它们,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动物的害怕与怨气。

  当然,我们看了一些杀动物的纪录片,真的是非常地残忍和恐怖。一只小浣熊在被活剥皮以后,甚至还回过头去看了一眼自己血淋淋的皮才死去。所以,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杀生。

  法师:你说得很对。阿弥陀佛。

  同修二:请问法师,您对于少林寺的产业化倾向如何看待?对于很多寺院经济的兴起如何看待?

  法师:这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在农耕社会的时候,禅宗之所以大放异彩,就是因为它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把自己化身为农民,把寺院变成一个生产队,大家一起劳作、一起修行,达到了自给自足的状态。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保证自己生存的前提下,禅宗得到了蓬勃发展。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家欣赏禅宗的思想呢?因为禅宗虽然在尘世辛苦劳作,和大家一样在做事,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内心的自由和解脱。一位老禅师说:“看书就看书,写文章就写文章,一念不起,认认真真,这就是修行。”

  现在是工业社会了,所以禅宗应时而变,自给自足,也是自然的事情。

  我们经常说:“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按照我的观点来看,寺院从古代就是一个教育的机构。寺院里的学者、法师就担任着教育大众的责任。所以,现代寺院也应该还是要保有这样的职能。

  同修三:我想请教大家,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和佛陀都同时出现在公元前5、6世纪这个时间点上呢?照我的理解,如果说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恐怕是解释不通的。历史上一直都是战乱不断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由外星人带来的文明。对于这一说法,请问法师你相信吗?

  法师:对于把无法确切解释的现象归因为外星文明,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以前,很多人把麦田的神奇图案、巨石阵、水晶窟窿、奇妙的人体自燃现象都归因为外星人的所为,这恐怕很难令人信服。大家都知道,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世界上三大哲学萌芽了,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人类的三大文明形态在那一段时间内,经过了先前漫长的积累,也因为频仍的战乱与政治、经济的原因,纷纷开始在哲学上结出绚烂的果实。以儒道为代表的先秦诸子争鸣时代的中国哲学,以最早的哲学文献《奥义书》和佛教典籍问世为代表的印度哲学以及爱情海孕育的希腊哲学几乎在同时萌芽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这哲学在研究方法、功能性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属于异质的哲学形态。中国哲学在警句和譬喻间指导人生,印度哲学在说教中开启生死之智,希腊哲学在论辩、推理、证明中进行缜密的思辨。这些哲学的方法都是因为各国当时不同的需求而产生的。外星人何以会知道人类的这些现世需求呢?

  同修四: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觉得很矛盾。我是养甲鱼的,一年的销售量在两百万只左右。可是这些甲鱼卖出去都是被吃掉的。那我不是造业了吗?

  法师:当你的行业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你所能做的只有在行业中多做善事。比如你卖出甲鱼的时候,还是为它进行超度。因为有些事情从不同的角度上来看,实在是无奈之举。甲鱼是珍贵的补品和药材,对于一些老年人和病人,你为他们提供甲鱼,也是帮助了他们。杀生这件事情,从我们汉传佛教来看,的确是戒律之一,但是在世俗生活中,如果有不可避免的地方,毕竟还是无可奈何。

  只要大家不要为了一味追求口腹之欲来杀死其他动物就好了。如果是出于维持正常的生存,比如西藏的喇嘛为了活命而吃肉,我们是尊重的。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各位同修的积极互动,让我也受益匪浅。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宗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贤宗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HT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清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