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忍法师:成佛之道—不可或缺的「菩提心」--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法忍法师所有开示



 法忍法师:成佛之道—不可或缺的「菩提心」


 下载DOC文档  



成佛之道—不可或缺的「菩提心」 (上)
第283期明觉 文:法忍法师

  何谓真正的菩提心?

  「道心」,又称「菩提心」,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就是大家现在来学佛时,发起一颗「愿成佛度衆生」的愿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1那么,道心是可以令众生得到究竟佛果的最圆满的「因」,如果众生有了这个道心,那就是迈向佛果的第一步。但是如果这个心会不坚固,就不可能得到究竟坚固的佛果,就如《楞严经》所说的,佛果是「绝对待」的,不可以用任何东西来量度,因爲佛果是至高至大的,所以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就是因爲除了佛顶,其他事物都不可比拟佛果,因爲佛果是至高无上的。

  为什么我会指众生有时候的菩提心是「不坚固」的?因为我们有些人在佛门的日子久了,就会渐渐忘失了这份「初心」。甚或将一颗理性的「菩提心」变得只跟情感相应,而不与佛性、佛果相应。就好像一些初学者,入门时或对学佛抱著一股热诚,或因为某种宗教感动等而发心,但时日久了,这些感动、冲动都没有了,这些人在菩提路上的身影就或许也不见了!

  与佛性相应的菩提心

  你的菩提心是跟你的情感相应还是跟佛性相应?这是个根本的问题。很多人说见衆生苦,所以有「不忍衆生苦,不忍圣教衰」的宏愿而发菩提心,从这种慈悲心所引发的菩提心,有时候需要看仔细,因爲这种菩提心可能是相对的,可能是不究竟的,可能是某场景里突然间发心。如果你有这种菩提心,请你自己小心的研究一下,看自己是真实的菩提心,还是相对的、偶然的菩提心?如果是相对的、偶然的,因爲情感而引发的话,可能在遇到另一个场景时就会退失了。

  我曾经跟大家说过,我们的慈悲心是从平等心而起,精进心是从惭愧心而来,如果你的慈悲心不是从平等心而来,而是从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情感而引发的,你就要小心了。不错,我们对佛陀也有一种倾慕的感情,但我们这一种倾慕,是希望得到佛果后,跟衆生一起分享这个成就,让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得到究竟菩提。但你现在所发的菩提心,要看仔细,看看是否一种由情感而发的菩提心,譬如说你现在刚进佛门,觉得很幸福,另一方面,觉得衆生很空虚,你想把佛法介绍给他们;当在弘法的历程上走了三年五年后,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也有不少人因你带领而入了佛门,但其后若他们离开佛门时,你会伤心吗?你会退心吗?如果会有这样的情感反应,那么可以归因於你当初发的菩提心只是跟你的情感相应,不是跟「道」相应,因此你的菩提心会在受到冲击后而退失。

  经验分享

  为什么我有信心表示我自己的菩提心是与道相应的?那么就要从我出家的愿心说起。毕业之后要出家弘法,为的是我真正希望令这个世界的众生与佛法结缘,可以说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从2008年到现在(2012年)在大学教书,这些年间就只能影响到一个学生因爲上了有关佛教的课而皈依,这个学生从来没有宗教信仰,就是上了我的课,我们结了一个善缘。甚至连神学院我也愿意去教,而且教得很开心――我身为一个出家人,不知道为什麽会有这个因缘遇到一群外教人,愿意听我解释、介绍佛教,我觉得这个因缘很好。大家知道念神学院的人的信仰已很坚固,在今期生命里都不大可能改变信仰了,如果我是强求这些人立刻来信佛,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我仍然很乐意去教这些神学生,而且教得很开心,因爲我明白他们这一期生命不愿意信佛不要紧,我愿意跟他们结一个善缘,等他们下期生命有因缘遇上佛法时会愿意信佛。

  从我这些经验的分享,我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什么是菩提心。怎样的菩提心才是跟「道」、跟「自性」相应?这就是从平等心而来的,既然我们想离苦得乐,亦希望一切衆生离苦得乐,众生有因缘跟我们相应的,我们去度;有些众生不愿意听的,我们能够放下,一切随缘,这就是我们学佛、修行、度众生的态度。

  如何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最后,虽说我们要发起与佛道相应的「菩提心」,但现在大家或许感到不得其法。那么在这里就有一些建议:

  在佛法之中,其实也有所谓的「缘事」而求真道之心。这个「缘事菩提心」就是以四弘誓愿为主体:
1) 「众生无边誓愿度」,当中是与菩萨的「为饶益有情戒」相应,就是以「众生平等」的心来利益、度化一切众生,当中绝对不能有只利益我们的亲友、喜欢的众生,而是要「怨亲平等」地度化众生。
2) 「烦恼无尽誓愿断」则是与菩萨的「为摄律仪戒」相应,因为只有我们断除一切烦恼、恶业,才有能力可以解脱,并回来这个世俗世界与众生分享解脱的经验,藉此来利益众生。
3)「法门无量誓愿学」则是与菩萨的「为摄善法戒」相应,在断一切恶业、烦恼之后,我们更应进一步积累功德、福报,努力与众生结善缘,这样在解脱之后,我们才能使众生愿意亲近我们,愿意听我们的教法修行以离苦得乐。
4) 「佛道无上誓愿成」则是具足成就前面的三种行愿,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更能广为利益一切众生。

  这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平等菩提心,才是真正依「正缘」而发起的菩提心。因此,我们便不会为众生冷漠的反应、修行的艰难等遭遇而退失菩提心。这样才是理性、坚固的成佛愿心。

  1. 参考《佛光大辞典》,「菩提心」一条,页5200。

   

成佛之道—不可或缺的「菩提心」 (下)

  继前一篇文章不但提及菩提心的重要,亦具体地指出如何以四弘誓愿为主体来引发真正的菩萨心,本文将会进一步说明菩提心与成就无上正觉的重要关系。就以《妙法莲华经》为例,一般提及此经时,我们都只注意到「开权演实」、「会三归一」等以彰显佛陀出现世间皆以引导众生入「佛乘」为最终目的这重点,而忽略了此经说的佛陀令众生发下「菩提心」,并指出此「菩提心」就是成道的重要基础。

  以《法华经》的「衣珠喻」为例

  有不少人读到《妙法莲华经》第八、第九品,都会问及一个关於「衣珠喻」的问题。这个比喻是讲一个人到朋友家喝酒喝醉了,睡著了,然后朋友就把一颗明珠偷偷地藏在他的衣袋里,希望他能用这颗宝珠去换生活,却没有告诉他袋里有一颗明珠。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身怀宝珠,在外面生活得很艰苦,到他重遇这个朋友时,朋友问他为什麽要这麽辛苦,却不把宝珠拿出来改善生活。大家记得这个故事吧?

  整部《法华经》的主旨是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皆有佛性。这颗宝珠就是比喻佛性,但这个比喻里说宝珠是这个人的朋友给他的,如果宝珠是需要别人赋予的,你会觉得这不是意味著佛性是佛陀赋予的吗?这个讲法是说不通的,对吗?但大家会不会有这个疑问?

  为什麽这个譬喻要放在〈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里?这是因为上承第七品中,佛陀指出我们这些得闻释迦牟尼佛佛法的众生,都是因为在无量劫之前的大通智胜佛时代,受化於那十六个王子,并得十六王子的引导而发起「愿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而且,这「衣珠喻」亦下启〈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因为这一品是佛陀为声闻中的有学位及无学位的人授记,并在为阿难尊者受记的同时,指出佛陀自己过去曾经跟阿难在空王佛处一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来阿难似乎忘记了,於是佛陀就告诉阿难曾有此事,不过佛陀比较用功,而阿难却喜欢多闻,因为佛陀勤精进,所以先成佛。於是阿难便记得自己宿世的本愿,他也有成佛的本愿,原来他跟释迦牟尼佛是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可是佛陀先成道,现在佛陀再提醒他,他便记起来了。

  因此,「衣珠喻」在这里讲是最合适的,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佛性不是佛陀赋予给你的,而是你自己本有成佛的愿心,只是因为隔阴之迷,时间久了,加上众生的无明,被不好的习性遮蔽了,所以你记不起当初这个愿心。其实声闻人早已经发了菩提心,有些人还记得,例如说法第一的富楼那,但他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他説法时其实已经留下了伏笔,让众生将来听佛陀説一佛乘时,能够更容易理解。

  那我们呢?我们是真的忘记了!

  我来问大家,如果你从来没有发过菩提心,今天你会否有这个缘来读诵或听闻《法华经》?应该不会有吧!佛灭道已经2,555年,今天佛教在地球传播很广了,很多人不多不少都聼过一些佛法,佛陀过往曾经跟众生结过的缘有多少?如果你从来没有与佛陀结缘,亦没有种下那颗菩提道种,你会听得到佛陀说的法吗?你会知道自己有成佛的可能吗?不会吧。你一定已曾发起菩提道心,并与佛陀结缘,当日他曾引导你发菩提心,现在又再将当日的情景再做一次。所以,那颗寳珠根本一直在你的衣袋里,只是你自己忘记了而已。整个「衣珠喻」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简单说就是「旧调重弹」,佛陀不是第一次说一佛乘,他以前曾经说过了,只是我们都忘记了。

  成佛之要诀—菩提心之上的正确态度

  另外,如果你跟一群佛教徒吃饭聊天,你总会听到有人在说自己看什麽佛经,然后抛出一些名相,但那些名相所讲的行持或戒德有多少人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口便说空,行在有中」,叫人不要执著的人通常自己最执著。《妙法莲华经》殊胜的地方是,这部经告诉我们,我们有佛性,可以成佛,但那是建基於佛陀前面四十一年说法的基础上说的,我们没有这个基础,很多时候将这些美好的景象放在面前,很向往,可是我们没下功夫。

  因此,成就无上佛果的程式不但只有「菩提心」,而且还需要正确的态度来修行。《阿含经》里说,众生迷於六道轮回的主因是贪爱和执著,我们怎样对治贪爱心和执著心?就是靠观察「一切法无我」。我们每一次做《金刚经》法会,我为都会为大家开示经中的内容,记得有一次我跟大家分享一句偈语:「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很受用的一句偈语。因为,在佛教的教义之中说明,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起,因缘不调和而散灭的,当中并没有一个独立的主体,不能自主,是无常的;你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你便不会抱有一种错误的期望,因此你不会因一切法的生成而特别快乐,也不会因一切法的散灭而不开心,心中进而得到不起任何心念的平静。

  最后也要一提的就是「如何巩固这个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要明白: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到入大涅槃,又过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才出生,我们觉得自己真是可怜,生於释迦牟尼佛之后,弥勒佛之前,然后生起惭愧心。因而,有一首偈语是很合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道后我出世;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於是我们因这样的感慨而起惭愧心,然后精进修道―这个是释迦佛的慈悲,也是他的策略。因为他的慈悲和策略,你可以依循他教授的方法好好地老实修行,并在这一期生命里解脱。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法忍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