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
──香港政改咨询的思考
香港回归已17年,社会普遍殷切期待按照《基本法》落实普选的目标。特区政府希望先就「2017年行政长官及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相关议题展开咨询,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为此,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拟备了《政改咨询文件》,并展开为期五个月的公众咨询。
特首梁振英先生曾在「七.一」庆回归活动上致辞时表示,落实二零一七年行政长官普选,是今届政府的重点工作,政府会在适当时候进行咨询。他呼吁,持不同意见的人士,以包容、务实、平和及求同存异的态度,寻求最大的共识。
现时已过了两个多月,日前(2月18日),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女士在接受电台访问时,承认各界意见分歧仍很大,政府和建制派都已表明公民提名、政党提名不符合基本法,而部分泛民主派则坚持提名有筛选便占领中环。她表示对政改达成共识不乐观,认为咨询文件仍有空间讨论,呼吁不要坚持己见,同时指出现阶段应该务实。
对于「占中」问题,有团体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支持或强烈支持占中只有三成八,相反反对或强烈反对占中的有五成四,另有五成八担心占中会暴力收场,其中认同占中的市民大部份担心占中会暴力收场,并损害本港经济。因此,早前香港八大商会发表声明反对占中。连爱国商人李家诚先生也说:「占中」对香港不利,无论是多少天或多少小时,对香港都有损害;要争取民主,不是「占中」就能达到。是故,「反占中」──即不要占中,已成为有识之士之共识。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女士即将前往北京,准备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两会,她在2月19日下午接受电视独家专访时,以个人名义向上个星期在广东道受辱骂影响的内地游客道歉;她不希望香港开放、自由、包容的国际形象被破坏,建议政府应该增加基础设施。对于现阶段政改咨询各方能否达成共识,也做出了回应。
在专访中,范太首先提到了香港有团体早前在广东道发起的针对自由行游客的(「反蝗」)行动,认为这是破坏香港文明理性的形象。
范太说,提出的方案和建议要在《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基础上,而从现在的情况看,各方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并不高。因此,她认为如果各方面可以暂时停一停、想一想,到底是自己的选票重要?还是香港人有普选重要?要拿点智慧、拿点勇气出来。
对于目前这个全城聚焦的「政改咨询议题」──「在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的问题上,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女士于2月27日出席一个论坛后向传媒表示,咨询期已过了一半,她担心余下时间听不到实质意见谈提名程序、提委会组成、以至选举办法等具体课题,令五个月的咨询期未能达致最佳效益。她说,咨询期开始时已表明态度,会有商有量、开放而兼听(如政府宣传短片所说,必须「一齐讲、一齐听」,「有商有量」,「实现普选」),但讨论如偏离一些重要原则,便会作出提点。
她表示在上一次政改咨询时,深深感受到香港各界和普罗市民,对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有强烈要求。这个目标如达不到,会令很多市民失望。落实普选行政长官对特区未来管治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利。若讨论未能聚焦于较实在并具法律基础的课题,这目标恐会变成「镜中花、水中月」,令民主进程不能向前迈步。她呼吁各界和各党派在未来两个月提交意见。
因此,面对此「政改咨询」的问题,身为香港社会的一份子,实有必要作更深一层的省思。民主普选的根本目的及意义何在?无非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利益众生。
我国宋朝的大臣范仲淹,可以说是最佳的典范,他以造福百姓为己任,认为为人父母官者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说在人民感觉到祸患出现之前,已替他们担忧;在人民得到快乐之后,自己才快乐。自古及今,确实有不少英雄豪杰在这种思想启迪下,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奉献自我。为什么这些人能这样做?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只有从内心深处饱含着对祖国、对民众的热爱,才能先忧国忧民,后考虑自己,甚至不考虑自己。假如没有这种爱国爱民之心,是不可能做到的。
正如佛教《华严经》中所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所谓「一切为了众生利益,一切为了利益众生」;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人民,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以港人利益为首要考虑,也就是说,一切政策的实施必须以「利益港人」(即「利益众生」)为基础或前提。然如何才能真正利益众生?那就是必须要做到「无我」。可是,一般人的习性都是「自私自利」的,要真正做到「无我」,如何可能?
其实「自私自利」之中也有几个层次和阶段:
第一个层次,自私、自利,但不会防碍他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
第二个层次,虽然自私、自利,但同时又能够利益他人,这就是「自利利他」,也是「菩萨道」的第一步,但这仍是凡夫的境界。
第三个层次,即使是对自己没有利益,可是对众生是有益的事,也要秉持「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也就是古往今来许多大宗教家、哲学家们所主张的「大公无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因此,佛教教我们要不断自我提升;从佛教的立场来看,自私自利的结果,就会造成「我执」,即对人、事、物抱持我见甚至是偏见及执着,因而衍生种种的烦恼。社会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即使做到前面所说的第三个层次,但还有一个「大我」,还是有一个「我」的存在;有我就有「你」、就有「他」,就有种种的分别、种种的比较、种种的纷争与烦恼;因此在第三层之后,就必须往上再提升一层至第四层,那就是「无我」的境界。
佛法中说的「无我」,是把个人一己的私利,分享给一切众生,化个人的利益为大众的利益;也就是说,凡事均先想到大众,无条件地奉献给大众。而在大众得到自己的帮助和利益之后,既不邀功,也不望回报;心中从不记挂、计较自己曾帮了多少人、救了多少众生、做过多少好事,这也就是彻彻底底的「菩萨道」精神。
「菩萨道精神」的涵意,第一要「上求佛道」,第二要「下化众生」。「求佛道」是成长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度众生」则是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离苦得乐。以上所说的四个层次,说起来好像容易,但做起来却相当困难。但是,虽然不容易做到,但并不是不可能,至少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脚踏实地实践下去。
关于「无我」的深义,记得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总统罗斯福,他对战争非常之痛恨,一直思考「世界能否能有永久和平」的问题,而他对中国的佛教又非常之仰慕,于是就发信去请教我们「人间佛教」的始创者太虚大师,希望能从佛教的教义中得到解答;当时太虚大师只写了两个字──「无我」,然后回复给罗斯福。这是多么高的智慧啊!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无我」,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就没有纷争,种族与种族之间就没有纷争,宗教与宗教之间就没有纷争,社会与社会之间就没有纷争,政党与政党之间就没有纷争,乃至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意见的分歧,如此世界就能永久和平了。
这种「无我」的思想,今天仍然适用于世界各地乃至香港,我们只要本着「无我」的精神,就不会坚持己见,为了争论而争论;没有争论,就没有歧见,社会自然就能和谐。如果说「无我」境界太高,一时难以做到的话,那么最起码应该做到「平等协商」、「和衷共济」;尤其是我们佛教的出家人,所谓「和尚」,就是「以和为尚」;僧团之中强调「六和」,见和同解,统一认识;戒和同修,统一制度;利和同均,共享均等利益;身和同住,中、港两地大家都是中国人;口和无争,彼此以礼相待,不出恶言;意和同悦,大家意见合一,和颜悦色,欢喜相见。我们很多人生于斯,长于斯,对香港这个热土怀着深厚的感情,又怎忍心看见民意分歧,因某些激进份子而造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局面?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检讨,善自思维,为香港的明日作更深层的省思?
二零一四年三月一日写于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