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杂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M 第80经(法印经) |
|
第八十经(法印经): 本经所谈的主题,主要落点还是在观五阴为无常方面。首先,观五阴为无常,继而离厌,继而乐心清净解脱,便称为空。在空的基础上而起无相等知见,便可叫做圣法印与知见清净。 佛陀在该经中对诸比丘们说:“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全经皆围绕着这个主题而展开。所谓法印,乃是佛教的根本特性,或指纯正佛法的根本标准。我们在讲法印时,往往会谈到佛教的三法印。关于三法印的内容,北传与南传佛教稍有不同。北传佛教一般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涅槃寂静;南传佛教没有将涅槃寂静表述为一切行苦。纵观三法印的内容,其中核心之处,还是落在了无常与无我这两个方面,至于后面的“涅槃寂静”或“一切行苦”,都是无常与无我的自然延伸。而经中的“圣法印”,大体上也是指的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讲的三法印。 佛陀在具体谈到“圣法印”和如何见“清净”问题上,说道: “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 注: 1、空三昧——以我、我所空为专注对象(所缘)所成就的禅定,即空心三昧。 2、无相——即不著着于表相,包括各种所见之相与所想之相。 3、无所有——是一种禅定境界,指参透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虚幻且无有实体。 4、离慢——远离断灭贡高我慢。“我慢”乃是一种既深沉且细微的我执,极难断除;若达到离慢,最能获得高层次的解脱。 在上面的一段经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修行是需要讲次第的。佛陀的意思是在说,如果达不到空三昧的修持境界,是不可以随便述说诸如无相、无所有、离慢等见解的,否则将变成形式上的空喊口号而已,并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脱。从这个层面上去推演,佛陀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实修比喊喊口号,不仅高明得多,而且要紧得多。而这此点也可以说明,“广度众生,利乐有情”是需要有大资本大资粮的,如果个人的修行境界跟不上去,“自利利人”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要知道,自度尚且不暇,岂有度人出苦海的道理? 佛陀接下去向比丘们解答了什么叫“圣法印”和“见清净”两大问题: 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嗔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复作是观察:若因、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 上面这段经文所包含的义理相当丰富,如果细细讲来,一是篇幅浩大,二是非我能力所及,深感自不量力,惭愧有加。关于“圣法印”与达到“离慢”、“知见清净”两个话题,我在上面曾讲到离慢其实是十分困难的。概而述之,从上面的经文之中,我们可知: 1、修行必须要择境而修。当然,我们有时会说择境修行是一种偏执,但是对于初学者,或者定力根基并不深厚者,选择一个好的修行环境还是必须的,否则掩关修行便显得多余了。如果条件具足的话,选择什么样的修行地点是最为合适呢?即“于空闲处树下坐”,远离人声嘈杂之处,便是最为妥当。当然,如今这样的理想环境是越来越少了,但是我们在因缘具备的条件下,还是尽量选择那些较为僻静之处修习,乃是最佳选择。 2、修行的内容,从宏观上讲,就是一个“空”字。具体而言,便是善观五阴属于无常的、磨灭的(磨耗消散之义)之法,继而修离欲之法。 3、从修行次第上讲,欲得“清净”,需要以断除“我慢”为根本。其步骤为: 步骤一:观五阴为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 步骤二:入正思惟三昧(进入到“如理作意”的禅定境界),观五阴相断、六境相断,不著于五阴、六境之表相; 步骤三:入正思惟三昧,观察并断除贪、嗔、痴三相; 步骤四:入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来? 步骤五:入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 步骤六:进一步对六根对六境而生识的“无常”或“常”的深入观察。 当达到了以上六个步骤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我与诸法,皆为无常,皆为因缘所生之法,皆为坏灭之法,皆为过患之法。归结为一点,便是无常与无我。当从修证的角度(而不是理论的角度)真正体会认识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后,才会明白这才叫“圣法印”,这才叫所谓的“知见清净”。(2010年元月17日)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