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杂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八)~M 第221经(趣经):本经中佛陀向弟子们介绍了何谓“趣一切取道迹”以及“断一切取道迹”。 |
|
第221经(趣经): 本经中佛陀向弟子们介绍了何谓“趣一切取道迹”以及“断一切取道迹”。 1、趣一切取道迹:“云何为趣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所取故。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迹。” 所谓“趣”,就是向着某一方向迈进;“取”,即是“执取”之义;这里的“道”,是指道路,轨迹,并不是指修行的道路。“趣一切取道迹”,即是指朝向所有执取的道路,它是指众生流于生死轮转的具体途径。这些途径表现为哪此方面呢?即是指“三事和合”后所产生的“触”,这种“触”与“受”相攀缘,继而生“爱”,因“爱”而产生了“取”(执取)。大家根据自己主观上或客观上(生理的、社会的)的种种偏好与需求,于是在佛法上被称作“贪”的东西应运而生。 2、断一切取道迹:“云何断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如是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就是指因缘所生法之中的这种前者灭,则后者亦灭的关系。如果我们从佛法的角度加以观照,我将之称为“逆观”,而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称作为“顺观”。无论是顺观还是逆观,都是修定过程中的一种观法,并没有对错之分。从众生的角度分析,我们绝大多数都处于正向轮回之中,即顺着世谛因缘法的方向轮转。而这种轮转就是本经中所说的“趣一切取道迹”是同一个意思。从圣者或觉悟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将这种生死之轮逆向回旋,倒也并非什么难事,只需要做到“触灭则受灭”乃至爱取灭即可,这就是一个“断一切取道迹”的过程。能够达到这个过程,即为圣者;反之,我们只能甘为愚痴凡夫之类。 第222经(知识经): 本经所谓的重点,即为“知法”与“识法”。 我们常讲“亲近善知识”、“礼敬供养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呢?一般而言,就是指正直而有德行且能教导正道之人。通过对原始经典的研读,我对于“善知识”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所谓“善”,善于,专擅也;所谓“知”,即知解;而“识”,观察也。所谓“善知识”,即“善知善识”者,也就是指那些对于生死涅槃的因缘法则,能够善于了知,且能做到精进深入分别、观察之人。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获知“善知识”的定义,我想应该是更准确一些,更切中要的。而本经中对于“知法”与“识法”的诠释,更能说明这一点。 佛陀对弟子们说: “当知一切知法、一切识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一切知法、一切识法?诸比丘!眼是知法、识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苦乐、不苦不乐,彼一切是知法、识法;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这里所讲的“知法”、“识法”,即相当于南传经文中的“遍知”。如何“知”如何“识”呢?其集中在一点,便是如何对待“三受”之上,即对于“三受”需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在佛陀的十号之中,有一称号叫“正遍知”,即对于世界一切法(无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悉能做到正确的了知与观察。我们作为末法时代的佛弟子,虽不指望对于万法“正遍知”,但是具备一定的“知法”与“识法”基础,还是很有必要的。(3.14)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