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杂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A 第256经~258经(无明经) |
|
漫说《杂阿含》(卷十) 第256经~258经(无明经): 《杂阿含经》的八至十一卷,主要是对六入的探讨;但是第十卷中,又掺入了有关五阴的内容。第256经至第258经,其两位尊者之间的对话,即舍利弗和摩诃拘絺罗。他们探讨的主题,即何谓明,何谓无明。关于无明与有明,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谈论过这个话题。在前面的相关经典中,舍利弗与摩诃拘絺罗也曾谈过什么叫有明与无明。 拘絺罗问:“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答:“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舍利弗回答说,不明事理就是无明。 拘絺罗问:“何所不知?”——什么叫做“不知”? 舍利弗答:“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不证悟)、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拘絺罗继问道:“什么叫有知?”舍利弗同样予以回答。很显然,对五受阴如实而生,知道它们是无常法、磨灭法、生灭法如实而知,便叫作有知,这样就叫作有明。“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第257经与256经大体相同,只是个别字句稍有差异。而在第258经中,重点讲到了色集、色灭、色味、色患与色离。展开而言,便是五阴之集、五阴之灭、五阴之味、五阴之患与五阴之离。关于这些名相,我们在前面的经典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到,在此就不作过多地阐释。 第259经(无间等经): 本经主要叙述若如实观察五受阴,便能获得圣果。 本经同样是舍利弗与摩诃拘絺罗之间的对话语录,对话的主题是如何如实观察五阴,如何方便快捷地证悟圣道。 拘絺罗问:“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我个人以为拘絺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针对性。拘絺罗问舍利弗:有什么方便快捷的法门,能够使没有证道的比丘便捷地证悟圣道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当前,法师们肯定会摆出一大堆高妙的理论来论述,也有可能会卖弄几句类似参话头之类的禅宗公案来开示我们,不外是“自心作佛”、“烦恼即菩提”、“放下即解脱”之类的套话。这些话绝对正确,但是让人难以琢磨得透,让人不得要领,犹如雾里看花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舍利弗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他主要是从对五受阴的观察与思惟的角度,来说明我们如何获取解脱的方便法门。他说: “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 舍利弗的这段话,说得很在理,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它们。其实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即便是对于初学佛者,也是耳熟能详,并且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真正能够对五受阴有着切身的体会,便是件极难做到的事情。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世间总是善良居多,正义总能战胜邪恶。若从一个佛教的虔修者角度来说,所谓五受阴的世界,却是“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的世界——这便是五阴受的八大过患。试想一下,现实中我们几个人能够认识到这一层?即便是被誉为“划时代的高僧大德”,对五受阴的种种过患,能够具备发自肺腑的感悟,恐怕都相当地困难。而舍利弗的观点是,比丘要想尽快地脱离苦海,就必须要对五受阴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的体察。 接下来,舍利弗进一步说明,比丘要证得须陀洹果,需要对五受阴进行精勤思惟;不仅如此,比丘若想证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最高的阿罗汉果位,同样需要对五受阴的精勤思惟。比丘为什么要如此重视五受阴呢?原因在于认识到五受阴的无常、苦空与无我,是“是所应处故”,即比丘应该做的事情(份内事)。比丘只有这样做了,才能称之为“正业”,否则便是“不务正业”。 最后,摩诃拘絺罗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得阿罗汉果证已,复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还是回答那句话:“摩诃拘絺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由此可见,观察五受阴,无论凡夫还是圣人,都是大家共修的方便法门。 当然,舍利弗最后一句话——“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倒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一句话。阿罗汉究竟是不是个人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罗汉究竟会不会退转?阿罗汉的见、思二惑(包括微细惑、习气)都彻底地断除干净了吗?这些问题,成为自古迄今一直争论不休的千年老话题。(4月24日)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