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E 第427~429经:此三经的重点,是有关如何修习四圣谛的话题。--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杂阿含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E 第427~429经:此三经的重点,是有关如何修习四圣谛的话题。


 下载DOC文档  



  第427~429经:

  此三经的重点,是有关如何修习四圣谛的话题。

  在上面的相关经典中,佛陀一再重申四圣谛如何重要,若不如实知四圣谛,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在427、428、429三经中,佛陀则谈到了如何修习四圣谛。

  427经中,佛陀教导大家,我们光知道四圣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善思念之”,就是要努力去思惟,琢磨一下四谛法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结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实践,肯定会有新的智慧启迪。在428经中,佛陀则更讲得明白,我对于四圣谛,要“当勤禅思,正方便起,内寂其心”,在思想上不要懈怠,要用功精进。这个“内寂其心”很重要,它实际上是一种禅定的状态——我们观察人,不要仅看表面,内心的安宁与寂静,遇见大事小事波澜不惊,那才是最最重要的。比丘为什么要“内寂其心”呢?原因是“内寂其心成就已,如实显现”,即有关四圣谛的真理,就会如实显露出真面容。倘若我们心底下很浮躁,全装着功名利养,变着法儿多捞点好处,那么四谛真理恐怕永远不会在我们的心中显现。

  而在429经中,佛陀则补充说要“当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也就是内寂其心,专修禅思。其所说的含义,与428经大体相同,目的是使我们正确处理好认知四谛与修习四谛二者的相互关系。我们不仅要如实知识四谛,更要方便禅思,努力把四圣谛的义理进行深入的禅观,入“无量三摩地”,并且要一门心思,不要胡思乱想,心猿意马,而要“专心正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处理自己的个人私事,都要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如若三心二意,三渔两晒,估计做什么事儿都是无果而终。

  第430~432经:

  此三经叙述若不如实知四圣谛,则会堕沦于恶趣。

  此处佛陀用“杖喻”、“轮喻”来阐述四圣谛。他说:“如人掷杖于虚空中,寻即还堕,或根著地,或腹著地,或头著地。”这是譬喻很浅显,我们朝天空扔一根木棍,用不了几秒钟,木棍就会重新掉落于地。而在“轮喻”中,佛陀谈到“譬如五节相续轮,大力士夫令速旋转”,无论慢转还是快转,都不会逃脱轮转的范围。所谓“五节相续轮”是何种轮子,经论中没有相关的记述(是指轮中有五个车辐,代表着五趣轮回,还是另有所指?)。无论是杖喻,还是轮喻,都说明我们仍旧轮回不已,难以出离五道——在早期的佛典中,一般只谈五道,不怎么谈六道。而造成轮回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对四谛不能如实而知。有鉴于此,我们“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努力修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第433经(增上说法经):本经叙述佛陀对于四谛法门的“增上说法”。所谓增上,就是在很好的基础上,再次得到提升。关于“增上说法”的法门,世尊在这里列举了“开示、施设、建立、分别、散说、显现、表露”,也就是利用种种方便权巧,对弟子们进行强化教导。而四谛法门比较抽象,不太容易理解,因此佛陀必须用各种方便为大众宣讲。

  第434经(黠慧经):本经从四谛法门的角度,宣讲何谓“黠慧”(十分有智慧)。什么叫黠慧?就是对于四圣谛如实而知,“于四圣谛如实知者,此为黠慧”。在这里,我们需要留意一下,佛陀称知四谛即为“黠慧”,不知四谛即为无黠慧;但是并不等于说,“黠慧”的全部内容就是四谛,知十二因缘、八正道、七觉支等等修习法门,都是“黠慧”的内容。而四谛法门与其他的法门皆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即如实知四谛,对因缘道法等法门也必然如实而知。我们常讲的“一通百通”或“触类旁通”,即是此义。(9月1日)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界定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界定法师讲长阿含     

界定法师讲中阿含     


其它法师讲《杂阿含》

乘宗法师讲杂阿含    

妙境法师讲杂阿含    

体方法师讲杂阿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