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常福法师所有开示-> 常福法师开示观经 |
常福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6-1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6-1 (第14、15、16观)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传授这么究竟的法门,他把我们娑婆世界每一个众生转移到西方极乐世界,一个不留,这个恩是难以报尽的。我们内心中要深深顶戴释迦牟尼佛,深深的感恩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大悲心在每个众生心想中完成。 第十四观(上品观):上辈生想 上品上生 前面讲到第十四观,十四观讲了两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体。一个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即得往生,前面十三观体现出来的都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另一个是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为什么这样讲?一日至七日往生的体,就是叫我们回光返照、回迷向觉,我们众生对任何东西都有两面的执着,要不就是向佛靠拢,要不就是向自己靠拢。慈心不杀具诸众戒,其实就是不信阿弥陀佛,在我们自性中也照样具足了。信阿弥陀佛又不一样,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我们自性中显现出来的具诸众戒和慈心不杀,只能是在十法界中。信阿弥陀佛是一个体;信我们十法界的心又是一种体。所以一日至七日是让我们回迷向觉。为什么讲一日至七日呢?就是一日至七日,让我们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迷向觉。 后面常常讲到这个问题。从十四观到十六观,这三观,善导大师定为散善,有定善、杂善、散善。什么叫散善呢?就是从众生心中出来的。什么叫定善呢?从观察里面出来的,是定里面出来的。定中的善、散中的善、十三观的杂善,这三种善,万善同归,都是从阿弥陀佛心中生出来的,因为阿弥陀佛摄取了十法界所有的众生,是故不管是散善也好,杂善也好,定善也好,其实都是一个阿弥陀佛。但是即使是定善,如果不了解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就是不了解真实心,说实在话都不能往生,必须要信阿弥陀佛!因为你在观察定里面,如果你不观察西方极乐世界,你观察东方世界,那也是清净庄严国土,但是你就是往生不了,你只能往生到东方。或者你观察自性本来具有的佛性,那也不能往生,只能往生到你自性的十法界,或者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因为你跟阿弥陀佛不相应故,也不能往生。必须要认识到阿弥陀佛的功德,回向,阿弥陀佛的至诚,阿弥陀佛的深心,阿弥陀佛的回向心,就是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观经》本身是在《无量寿经》后面讲的,它依《无量寿经》而来,不可能独立而成的。从头讲到尾,到现在大家心里面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不管是在你观察的定善里面,还是在杂善里面,还是后面的三观,十四观、十五观、十六观的散善里面,你要知道,一切善法皆是如来之德本,是故在里面,我们随意的选择任何一个善法,都具备了阿弥陀佛,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后面讲“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到最后面还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怕众生名号跟善法冲突故,以为散善不要做了,排除别人的散善;杂善也不要做了,人家修十善法也不对了,诽谤别人;人家修定也错了,就自己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是对的,这就彻底的违背了佛意。这展现了阿弥陀佛的大包容心,不管是修禅定,还是修种种观察,还是你在家里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一切善法都不能离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所以《观经》讲完以后,大家都应该感受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一切处。有人不信阿弥陀佛,他也读诵大乘经典、慈心不杀、具诸众戒,也修行六念,他能不能往生呢?他不愿意往生就不能往生,他不信阿弥陀佛也不能往生,必须要信阿弥陀佛。 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精进勇猛,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无数化佛、比丘,到你面前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你对阿弥陀佛生起大善信。因为你心中还不相信无分别心就是持戒,不相信至诚心就是法身,不知道深心就是报身,不知道回向心就是化身,不知道此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是故你有自己个人的修法,这里面隐藏了有一个“我”在,所以到临命终时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前来接引。事实上不需要他们接引的。因为阿弥陀佛是法报化三身具足的,至诚心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深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心就是报身,回向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就是化身,久远劫来早已接引,阿弥陀佛是尽未来际在接引着众生,没有刹那一秒钟离开众生,就因为我们内心中有我执,不了知阿弥陀佛,生起了自己个人的做法,把阿弥陀佛排开,所以才产生了一个临命终时的接引。这种临命终时的接引是你心中的迷所致,如果你彻底的没有迷了,其实阿弥陀佛大光明藏现在就已经产生,根本不需要另外一个什么佛来接引。这个世界本来就在阿弥陀佛接引之中,每个众生的自性、法身就是阿弥陀佛接引的无量寿,每个众生平等性的功德就是阿弥陀佛接引的相,这个世界融到我们心里面去,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心融到我们心里面去。他的大悲心、他的功德、他的成佛,已经完全在尽虚空遍法界中,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来往生,因为我们就是独立的一个妄心,你说这个妄心怎么往生呢?实在没有一个往生的妄心。妄心灭时佛即显时,就是说,这个瓶子打破了,云消雾散,极乐世界就显露出来,全佛即心,全心即佛。所有你的心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你的心,全部显现出来。所以呢,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根本是没有人接引你的,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显现,西方极乐世界的显现,大光明藏的显现,整个世界转为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在你个人的习气还没有消除之前,或现比丘、比丘尼,或做沙弥、沙弥尼,或做夫人,或做童男童女,或做一个工作人员,或做一个媳妇、儿子、女儿,你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种示现。信了阿弥陀佛以后,你活在阿弥陀佛心中,生活在你的生活中,出家就好好出家,在家就好好在家,把自己的事情全部做好。这一切事情都是“应化他方”,等待你这一期教化的结束,就回到你自己的本家了。你来到此世界就是一期的教化,把你的事情完成就回去,就是这个意思。你今天在这个地方干什么?完成你自己最后的一件事情,把你的事情完成了,该“回家”的时候你就“回家”,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你的家,知道吧?《楞伽经》里讲:“十方三世佛,十方菩萨众,一切国土中,一切众生众,皆从无量寿中出。”觉者即佛,迷者就是凡夫。一念觉,就是应化他方;一念迷,就是执着于此。你迷了,才有后面种种修行;你觉了,就是在此世界“应化他方”。回也自然来也自然,你到这个地方来是自然的,回去也是自然的,这才叫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因为不了知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必然有我执,所以有慈心不杀的名词,有具诸众戒的名词,有读诵大乘经典的名词。其实呢,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就是三藏十二部,一切戒律都在里面了。如果真的具有这三种心,你的心跟佛的心融合了,平等心大悲心自然具足。你的生命全是一个阿弥陀佛,还有“我”存在吗?所以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我存在,第二个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平等的,第三个本身就是大悲心。这个世界没有“我”,谁来犯罪?世界没有“我”,谁来杀生?这个世界已经平等了,谁起分别?阿弥陀佛大悲心已经现前了,还哪里有大悲心可发?所以要认识到:大藏经就在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这就是读诵大乘经典,这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天、念戒,六念都已经具足了,这就是把小回小向大,叫回向心。就是说,你把你的心全部融到阿弥陀佛的功德中,没有“我”了,一切善法都是阿弥陀佛,就是回向阿弥陀佛。为什么后面又讲要回向呢?“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到西方极乐世界,“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这是以我执的心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以佛心,不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以我固执的心,要念佛多少啊,读经多少卷啊,种种的功德要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完全可以往生,也可能会上品往生。但是有一念业会现前,这个人刹那时间可能会受一下苦,一转身就出来了,有这么个时间。中品往生在莲花里面,还有一段时间不能出来,为什么?就是怀疑故,执着于“我”故。把《观经》真正搞懂了,就是一个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上品上生。“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就是说,你没有读大乘方等经典,但是你了解第一义谛,比如我在讲的过程中,你把第一义弄懂了,究竟的第一义触动了你的心,一下子心开意解,非常欢喜的接受它,就是我们讲阿弥陀佛,你一下就接受了。深信因果。什么叫深信因果?有人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深信因果,种佛的因必有佛果。现在你是佛的因,你一期教化结束以后,你心里的因就会显现出果来,此因必有彼果,没有佛因哪来佛果呢?你做的是执着的因、凡夫的因,怎么会有成佛的果呢?所以因果是第一义,因果就是第一义。有人认为净土法门法师讲因果不空是错误的,认为究竟第一义里面没有因果,这种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因果就是第一义,佛的因就是佛的果。因果是同时的,只是我们看不到果就不知道因。你现在有成佛的因,但是我们这个身体、习气还在的时候,就是你这一期在示现凡夫的时候,第一义的因已经被你信受了,你信的这个因就是佛的因,而佛果就在佛因里面。等你这一生结束,这个佛果就自然现前。所以你把第一义弄懂了,深信因果,刹那时间,佛果就现前。不谤大乘。你不懂那些经典但不要谤它,不要说《华严经》怎样,不要说大乘经典怎样。因为究竟第一义融会一切法,任何东西的本体都是第一义,诽谤任何一个法都是诽谤第一义法。所以在此世界任何善法,乃至于外道,都不可以心生诽谤,除非为方便利益众生故,令他会到第一义,方便说这个究竟那个不究竟,但是你内心中究竟的时候,一切处究竟,不可能有一个地方不究竟。为什么呢?你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在第一义里面是包容的。如果你不包容它,证明你第一义根本就没有得到。为什么我在山门写了个匾“净土融宗”呢?净土法门融一切法门,任何外道都可以融会到里面去,变成第一义谛法,因为第一义谛里面没有对立的法,对立的法就是外道。对立是在不对立里面显现出来的,对立来自于无对立。比如我讲话,我看到你,我是绝对的,你也是绝对的。我们两个相对是迷,迷就是幻的体。你诽谤的时候就诽谤了真的,幻的东西你诽谤不到啊,就像水里的月亮你诽谤它有什么用啊?你诽谤不到的。你拿刀只能斩到佛,斩不到影子的。所以我们在诽谤别人的时候,就诽谤了绝对,就是诽谤第一义谛。因为相对的体你是诽谤不到的,因为那是幻体,业如虚幻,既然业是虚幻的,你手抓虚空是抓不到的,所以你诽谤人总是错的,只要你讲人家错你就是错。净土法门在第一义里面容纳一切众生,除非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你心里面决定的这个信是永不再变,就像佛陀“妙湛总持不动尊”,去教化众生,应众生显种种法,讲究竟第一义谛,但是因为众生是相对的,佛陀绝对的体对他来讲也是相对,是由众生的业力所感召的,所以众生在相对的时候,妄心触动了你自己的真心,你真心对妄心的时候,妄心就站不住了,他认为你在诽谤他,那是方便故,如果对方觉悟了,就知道你没有诽谤他。所以我讲真心的时候,可能一些人会反对,但是到最后面他到绝对体里面无有一法的时候,就会知道:啊!原来师父讲的全是对的!你心里面不建立一法的时候,一切法都是对的。所以在《金刚经》里讲: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讲阿弥陀佛讲到这个地方,从开始一直观察到现在,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菩萨因地都观察到了,到现在,你就发现自己,定善也好杂善也好到现在的散善也好,一切善法都融在第一义里面,心不惊动,证明这个人已经不可思议了。为什么要深信因果呢?因为在你遇到第一义谛的时候,是佛因必有佛果,然后你见到任何东西,心中都是第一义,佛因不断的在你心中,第一义谛的果也同时在那个地方。所以你在此世界不管怎么教化众生,都在第一义谛里面,没有取没有舍,没有一个我,也没有一个独立的法,也没有一个独立的我的大悲心。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是上品上生里讲的,上品中生里面没有讲。中品和下品是对于什么人来讲的呢?就是对平时很少闻法,对阿弥陀佛还没有深信的人讲的。我会简单的讲一下。但是上品非常重要。第十四观里面还有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有这三心就有第一义在里面,所以我必须要把第一义谛说出来。大家了解第一义就知道,我们在这一观里面要与第一义相应。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此人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很简单吧,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谛,是故我今来迎接汝。前面是佛来授记,这里是佛来同你说:汝行大乘,不是看经,是行大乘,因为你解第一义谛,是故我来迎接你。 “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花。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与千化佛,一时授手。就是得诸佛现前三昧。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大宝莲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体马上就像金色的一样,足下有七宝莲花,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为什么还有一宿花开呢?解第一义谛、深信因果、不谤大乘,这是讲的上品中生。上品上生要读诵大乘经典。行者的第一义谛跟阿弥陀佛的第一义谛是相应的,行者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相应的一刹那,他还执着于自己的第一义谛,有“我”得第一义谛,认为自己闻到阿弥陀佛已经得到了第一义谛法,还有一个“我”在,就麻烦了,所以花还没有开,但是一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宿花开,就是很快就开了,证明闻到第一义谛法很重要。一般人闻般若智慧都通达第一义谛,但是还有认为“我”通达般若的念,不是把整个的“我”舍给阿弥陀佛,不知道这一生来就是一个阿弥陀佛的体,根本就没有我,不是在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里面,不是即得往生。认为我闻到阿弥陀佛得第一义谛法,还有一个我得到智慧、我得到大悲心、我无我了,还有一个无我的心,还有一个我平等的心,还有一个“我”在那个地方,还不是一个全部的阿弥陀佛。认为我常福在跟你讲话,不知道常福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认为无我了,还有一个无我的念头在。无我还是妄心啊,不知道出家的全部就是阿弥陀佛。“无我”还是一个“我”,这个“无我”就障碍了你,还有刹那一宿夜花才开。但是因为你与第一义谛相应了,这个人已经不可思议。如果真正了解了,告诉你,你在此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在教化。你闻到阿弥陀佛,就得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没有讲临命终时,“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十八愿,乃至十念,十念如果不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不成佛。不是说,乃至十念,临命终时不往生者,不取正觉,没有这样讲啊。“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说十声佛号你不往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佛。现在人动不动在后面加一句:“临命终时”,非要在乃至十念后面加一个“临命终时”。有一个“临命终时”,就变成了你自己在莲花里面有一刹那时间花不开。但是呢,这种人也不错了。上品跟中品往生都是一刹那就往生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微风一吹花就开了。一宿夜弹指之间就过去了,花就开了。 “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因前宿习,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宿夜花开了以后,还有习气啊,但是在佛面前赞美于佛,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广做佛事。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发菩提心就是无上的道心,就是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无上道心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对大乘不诽谤,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发无上道心就是成佛的心,我要成佛,此人也刹那时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你面前,赞言:汝今清净故,发无上道心,我来接你。 “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花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见此事已,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台。坐已花合,随世尊后,刹那时间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花就开了。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心中还不能明了。经三七日后,乃了了见。三个七天,就是二十一天,就已经明了了。闻众音声,演说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上辈往生都是见佛,花开就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有的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个样子的,有的到西方极乐世界是那个样子的呢?跟因地有关,因跟果是相应的,什么因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什么果。如果你在此世界是大乘的因,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大乘果;如果你在此世界是中乘的因,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中乘的果。你得第一谛法,到西方极乐世界有果的成就。你在此世界虽然发了无上菩提心,无上的道心,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人在西方极乐世界三七二十一天,闻到佛的音声,但是要经过三个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大家想一想,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有这种次第的法呢?有没有次第呢?上品往生,真正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每个众生虽然没有获得佛的果德,但是所享受的全是佛的果德。就像我不是国王,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享受跟国王一样的果报,没有任何差别。讲次第是对于众生的心,为了开显上品往生者。上辈往生,上三品,开显的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主要是讲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开显让我们现在往生。如果你现在往生,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跟佛是不二的。如果你非要到临命终时、死后往生,这就增加了一个我执。有这个我执的念头,令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次第的体显现。就像极乐世界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但极乐世界哪会有这些鸟雀呢?在此世界做少功德者,在西方极乐世界都看到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由旬高的道场树,在此世界持一点戒律,在西方极乐世界戒律都会圆满。有阿弥陀佛神力加持故,令我们的一切功德会圆满的。 讲这三品的目的,是开显我们众生的因地,要我们明了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开显我们众生的真实心。后面讲下品往生,做恶业的人,只要你念一声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但是要经多少多少劫才能花开,其实就告诉我们,那一念善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做恶重要,那一念善就是你往生之本。如果了知你这一念善是一切善,你往生品位就高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不管你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如果了知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把你现前的菩提道心、功德能够建立起阿弥陀佛的真实心、阿弥陀佛的平等心、阿弥陀佛的果德回向心,此行者即得往生。所以呢,上辈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这三心就是众生的因。把众生的因跟佛陀的果,以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直接来信阿弥陀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善导大师讲:九品导致于信阿弥陀佛故。讲九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导致你信阿弥陀佛,最终还是要信阿弥陀佛,九品是一个方便,阿弥陀佛才是你的真心。也就是《观经》讲到最后的目的,是要你观无量寿佛。在一切处观无量寿佛,才叫观无量寿佛。为什么呢?佛口中生是故为佛。众生因就不是佛因,佛陀把众生的因说出来,从佛口中出,就变成佛因了。佛陀讲的是无量寿佛,没有讲别的东西,是为了让我们观察无量寿佛。前面讲慈心不杀、具诸众戒和读大乘经典,你心中很清楚,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心。是故慈心不杀,众生生命皆是阿弥陀佛故;具诸众戒,了知一切法界平等故;读诵大乘经典,了知阿弥陀佛的自利利他的大悲心故。利益无量众生,没有一个我在利益众生;没有一个我在读诵大乘经典;持戒而无戒可持,没有一个我在持戒;慈心不杀,没有一个我在慈心不杀。因为慈心不杀是本体故。有心恶,有犯众戒,才有众戒之说。因为你迷惑故,才会有读诵大乘经典。如果你心中不迷,这些都是本来面目。因为我本来的面目就是阿弥陀佛,我本来的面目就是无有分别,我本来的面目就是慈心不杀,一切生命皆是阿弥陀佛故。因为不了知,所以迷。迷了,所以做一切事都加一个我在里面。这个“我”就障碍了你。在这个体上面,照样是慈心不杀,因为信阿弥陀佛故;照样具诸众戒,因为心无别分故;照样的读诵大乘一切经典,但是了知是阿弥陀佛大悲心故。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此人跟前面的三心就相应了。因为跟上上品的三心相应,叫做“即得往生”、“即便往生”。上中品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在上中品里面,虽然不能读诵大乘经典,但是深解第一义,了知无量寿佛是什么。善解第一义,知道般若智慧,了知你现在的般若智慧是我执故,认为我得了“无我”了,“我”知道我自己已经平等了。包括读任何般若经都会体现出来这个世界是没有我的,这个世界是无常、无我。我们的意识叫无常,法界叫无我,我们的身体叫无常,我们的念头叫无住。因为无住你就生无住想,无住就是我无住体,《金刚经》里还有无住体,无住是在十法界里面了。虽然成佛,讲佛的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毕竟在三界中应化众生。你有无住心,虽然了解第一义谛,知道无住就是我心,有住即无住,你了解第一义谛法,还有“我心中生起第一义谛”的概念,有“我跟你是不二”的概念,还有“得无生忍”这些念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危险,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要七天才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如果你现前把这些小我执去掉,就是上品上生。净土法门为什么说自己是凡夫呢?就是你通达般若,通达一切经典,还说你是凡夫,为什么呢?就是要把你这个般若之心扔掉,把你得第一义谛的心扔掉,彻底的信顺于阿弥陀佛,就叫一片净土啊。如果你会于此意,就不会落到上中品往生里了。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应当信顺阿弥陀佛。信净土法门,印光大师讲得非常好:老实念佛!就是这样讲了,我们就彻底的变老实了。你本来了解通达第一义谛,这时知道第一义谛不可执,因为执着会障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悟第一义谛法,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慈心不杀、具诸众戒也不可以骄傲。为什么呢?因为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是没有“我”的。你不信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照样在西方极乐世界有小小的障碍,证明这个“我”的心有障碍。所以印光大师讲得非常好。他过去修过禅宗的,当时诽谤过阿弥陀佛,后来彻底的明了了,专弘阿弥陀佛。 《观经》读了以后,没有一个不老实的。怪不得善导大师那么老实,他夜不倒单、具足众戒,每次念佛汗流浃背。像这样的一位大德,在阿弥陀佛面前竟然那么老实,认为自己是一个“秃头”,是一个恶辈,唯有信阿弥陀佛,其实他对于第一义谛法已经通达无碍了。那么多大德,像天台宗的一些大德,禅宗的一些大德,到最后都信顺于阿弥陀佛。把他了知的第一义谛法,把他修行的成就全部舍掉,来信阿弥陀佛,真是很了不起。所以大家想一想,很多人在你面前讲什么《金刚经》,讲第一义谛,把你哄得团团转,在净土法门里面就彻底的破掉,让你信顺阿弥陀佛,真正的彻底的无我。净土法门的第一义谛法,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无我。 上下品里面讲: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发了无上的道心,我要成佛,我要念阿弥陀佛,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勇猛精进,放下一切。不谤大乘,就是对所有的善法,从不诽谤。为什么呢?因为你诽谤就把第一义谛诽谤了,第一义谛就在一切善法里面。一切善法,包括我们的善心,人家做恶业,当发善心,你诽谤别人就诽谤了你自己的善心。比例来讲,人家做恶,你诽谤他,在你诽谤他的时候,你本来要帮助他的善心就被你的诽谤破坏了,你就障碍你自己了。所以呢,一切处不诽谤,不谤大乘。不谤小乘,不谤中乘,还有悟者不悟者。大乘里面没有什么悟和不悟的概念,大乘是融一切法的。什么叫大乘,真正大乘的人,对一切善法都生起无上的信心,就像人家在孝顺父母,大乘的人是不敢诽谤的,因为了知一切善法尽虚空遍法界故。对一切善法不敢诽谤,就是大乘人。大乘的体是不敢诽谤的。但发无上道心,虽然自己不能做大乘之善事,但是发无上的道心。发道心就是求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人临命终时有佛菩萨现前。为什么呢?你不谤大乘就是大功德。如果你对一切善法、一切恶法都不生诽谤心,这就是大乘的心,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大乘,但是你跟大乘相应了。就是说,此心不明,但是行为相应,因为行为跟大乘相应故,此人成佛的因就建立了。佛因必有佛果啊。所以,但发无上道心,加上自己的行,感召于阿弥陀佛、菩萨、五百化佛前来接引。此人清净故,他道心生起来了,不诽谤一切大乘,这个善心,大家记住。《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里面都叫发无上道心,发菩提心就叫无上道心,而无上道心是上辈往生者。了知你现前的道心,这一念善根,不谤大乘就具足大功德,你福报广大,你信清净。所以佛讲,汝以发无上道心,你已清净。不谤一切大乘,这个清净叫信清净,道心都叫信清净。不了解大乘,但是行为上跟大乘相应,这是行为清净。发无上道心是信心清净、愿清净,为什么呢?你要成佛,不管你是烦恼还是不烦恼,你的愿是清净的。对这个世界生起阿弥陀佛的信心,叫信清净。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有烦恼,但是大家每个人都相信这个地球就是佛的功德,信到佛位的时候叫信清净。你发无上道心,虽然心中有烦恼,但是我要成佛,这叫愿清净。我们的行为不谤大乘,一切善恶不去诽谤,叫行为清净。你的行为清净,自然跟佛的功德相应。你的愿发无上的道心,“我要成佛”,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管是在信位上面,还是在愿位上面,最起码是华严境界的其中一品。而你信上的清净,当下信佛的位,最起码你具备八地菩萨的功德。就是说,只要你信上的清净、愿上的清净、行为上的清净,你功德不可思议的。不要顾虑你的烦恼的问题,有没有烦恼一概不管,就看信清净不清净。也就是说,信到佛位,菩提心就是佛心,相信这个地球就是佛的功德叫佛的信心。佛的信心才是究竟的清净,才是信清净。你不相信是佛的清净,你要修啊,认为自己没有烦恼,大地都清净了,认为自己心不打妄想,心净则土净,这种清净就有次第了。为什么呢?你在禅定中获得的大地清净,那是你心中的次第,你没有获得佛的信心,不相信这是佛,认为自己清净了,自己做佛了,然后变成佛的境界,那就是次第修了。在大乘教法里面,直接信到佛位,唯有发菩提心是上下沟通的。我们要达到愿的清净很简单,“我要成佛!我一定要成佛!不求人天福报,乃至于菩萨、权乘、一切教法我不求,我唯独就是要成佛!”这就是愿清净。你不要顾虑你自己有没有烦恼的问题。自己的愿要清净,清净就是无我的意思,“我要成佛”就是无我的体。所以大家知道什么叫清净了,什么叫真发无上道心了。你不断的发无上道心,不管在任何范围都要发无上的道心,发菩提心。我们这些人修行呢,往往顾虑,不管自己的信的问题,得到了、有利益,我就信你;得不到利益,我就不信你,众生就是这个样子的,不是在一切法里面具备佛的信心,他不是。就像常福,今天常福好,大家都来了,如果常福不好,大家都走了,是看常福的面子。这些居士都是看常福的面子过来的。因为我们的寺庙也可以说是在深山老林,是在偏远的山庄,不在城市里面,也不在大山下,又不是祖师道场,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地方来,有的从东林寺听说了到这个地方来,外面好多人不知道无量寿寺在哪里。所以你们很厉害,我躲在这个地方大家都能找得到。但是你看到我,找到我,不一定是清净,如果你具备佛的信心,才是真清净。不要管自己的烦恼,不要顾虑自己的得失,闻到法很重要,依法恭敬师父。你了解了这个法,就无处不见常福。要想见常福吗?大地里面有常福,虚空里有常福,心清净故,佛心融一切众生,每个众生都在一念信里面。所以常福就在大地、虚空里面。我要见众生,没有关系,在地里面、虚空里面都有,一念回向就可以了,实在是没有任何距离和障碍。我们众生的愿,就像不断的去挖地一样,念阿弥陀佛念多少声啊、拜多少拜啊、念多少经啊、拜多少忏啊,天天忏悔业障,他是那个愿力不是无上的道心,不是自己要成佛而念佛,不是要成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他有另外的愿力,乃至于想得多少钱、多少名、多少利益、收多少徒弟、做多少寺庙,他就这么个小小的愿望。阿弥陀佛当然慈悲了,会满你的一切小愿望。不是发佛之愿,不是发无上的道心,不是为了成佛而修行。我们只知道做善,对善大力弘扬,但是对恶大力的去诽谤就不对了,你诽谤恶的东西同时也诽谤了你自己的善心,把自己的善心打进了无间地狱,因为那个人恶之时正是你发善之时,是你应该令他解脱之时。人家是恶,你是善,正好是你帮助他,要他成佛。你诽谤他,不是把你的善心给埋没了吗?所以你诽谤恶的时候,也叫诽谤善,一样的道理。上下品就是《无量寿经》的下辈往生者,此人虽然不能做种种功德、种种善事,但是当念阿弥陀佛。你了知这一切善法的功德,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就是菩提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大悲心。至诚心就是无上道心,不谤大乘就是功德心、就是深心,回向往生极乐国就是回向发愿心,是一体的。回向发愿心,自我的回向发愿和阿弥陀佛的回向发愿,就是大悲心要融到你心里面去,这是相应的。只要把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都落到你心里面去了,自然就不诽谤大乘。诽谤大乘是对恶来讲,但发无上道心是对不发菩提心的众生来讲的,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对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讲的,这是对于恶来讲的。因为我们众生有恶,所以用这种方法导致于善,但是最好还是要导致于最究竟。因为有恶故,所以落到七日见佛,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进一步就更好。好,前面十四观,大家知道了,一定要跟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相应。后面六品。 第十五观(中品观):中辈生想 中品上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什么叫观?是上辈生想,我们这样的想,还是我们的想法。释迦牟尼佛在前面就讲道:广说众喻,就是比喻的说法,就是我们这样想。中品往生,就没有讲发菩提心了,也没有讲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了。直接讲“若有众生”,就是我们这些众生。戒律的五戒、八关斋戒,都不需要讲太多了,大家都知道。什么叫五戒,不杀盗YIN妄酒,这五条戒律是做人之本。不持五戒不能得人身,这个人身本身就是五戒。《无量寿经》里面讲,必须要具备善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五戒是做人之本,人道以下往生是很困难的,除非有特定的因缘,一般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很难往生的,为什么呢?因为它神识昏迷,不能闻法。除非有大菩萨让它转世,再利益众生。三恶道必需要转为善道才能往生,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无三恶道,以三恶道往生绝对是错误的。持八关斋戒,出家戒。八关斋戒就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加上过午不食、不睡高广大床、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加上这三条。八关斋戒,关是关断生死之意,八条仪轨。五戒还没有关生死,五戒只能做人,不能关断生死。五戒里面有一条不邪YIN戒,八关斋戒是不YIN,不YIN就是断生死之意。我们的心落到此娑婆世界,就因为YIN欲心太重,就是情。过午不食起什么作用呢?就是众生贪着身,身体是我们无始以来的执着,饮食是为了维护自己身体的增长。七天不吃饭,我们就饿死了。所以饮食是为了自己能生存,没有别的作用。如果你贪着了,贪着饮食就是贪着于身体故。我告诉你,吃饭吃得太饱必定短寿。吃饭千万不要吃撑,只有愚痴的人才吃得很撑,吃得肚子鼓得很大,这样的人一定智慧非常差,并且很笨,将来寿命很短。只有猪是这样吃的,人不会这样吃,人吃饭都是吃得半饱,七分饱,差不多就可以了,叫自制。每天吃饭吃得撑的人,学佛学不进去。我在无量寿寺看到两个人,现在都已经走了,他每次吃饭都吃得撑,走出来那个肚子圆圆的,但是他学佛学不进去,讲法他听不进去。因为喜欢把肚子吃得很撑的人,基本上是畜生道来的,下辈子可能还会到畜生道去。即使出家,也是一点善法维护他,不知道能维护多久,非常恐怖的。所以一天到晚贪着吃饭肯定不好,最好到晚上就不要吃了。人到五十岁以后,最好不要吃晚饭,四十岁之前还可以稍微吃一点点。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日食一餐,因为罗睺罗太小了,只好开源了早上一餐,变成一天吃两餐。所以大家要能够自制。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佛身血、破合和僧。无众过患,在大众面前没有害人的过患。持五戒你做人之本已经有了,常常受持八关斋戒,生活之中常常不要起分别,在大众中没有多大的过失,以此善根,在此世界常做功德,把这一切功德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没有化佛,他有自利的体,所以就称为比丘了,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花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此人听到以后,一刹那心大欢喜。人在快死的时候,有比丘去了,这个很重要的。很多居士在快死的时候,请一个出家人去一下,肯定有好处的,那个人往生的时候得大安慰,死的时候特别安心,心大欢喜,就见到自己坐莲花台走了。出家人就有这么好,你知道吗?以后你们死的时候,一定要请一个出家人去,或者带一个佛像,带一个阿弥陀佛像,要紧紧记住。因为阿弥陀佛有大神力变化故,心想佛时即见佛时,你这样想的时候,佛就神力变化来了,此像即是真佛。这个人看到佛像,就会欢喜,见到出家人心大欢喜,一欢喜就看到自己了。人不欢喜的时候就看到别人,欢喜的时候才看到自己。人在清净的时候才看到自己,人在烦恼的时候是看不到自己的,到处乱想。但是呢,把心抚慰降伏了,他就慢慢的看到自己了。一刹那时间,命一断,莲花台就显现出来,只要看到自己就好办。长跪在阿弥陀佛面前,头还没抬起来,就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寻开。花开了以后,你自己到里面去了以后,当花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佛陀的大悲音声在赞美佛陀的法,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就得到八种解脱。是为中品上生者,还可以见到阿弥陀佛。 中品中生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这个就讲持戒功德,都是讲戒律。前面讲的戒律,不犯众戒,功德比较大一点,这里是讲一日一夜的戒律,一日一夜的沙弥戒,一日一夜的具足戒,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像这样的人,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之后,见到阿弥陀佛。就是说,我们持戒,八关斋戒,一日一夜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中上品和中中品,都是讲持戒功德。佛陀讲以戒为师,戒很重要,一日一夜的戒的功德都有那么大,何况你一生受持呢。所以大家对戒律要充满信心,最起码是中品往生。不讲前面的那么多,就是你受了戒就必定往生。这里讲八关斋戒、沙弥戒和具足戒,前面讲五戒和八关斋戒,以此善根回向,是以善根回向,这里是以此功德回向。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中品中生,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这个众生其实没有看到阿弥陀佛,就看到阿弥陀佛放光,与诸眷属,持七宝莲花,在行者前,行者自己闻到空中有音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就是三世诸佛都叫众生持戒,我来迎汝。行者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座上面,莲花即合,弹指之间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得心欢喜,没有法上的欢喜,也不是阿那含。经半劫的时间,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讲世俗的人,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就是得心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中品中生是经半劫成阿罗汉,这里是一个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中辈往生是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这是中辈不是上辈呢?因为没有至诚心,没有第一义谛法,都是讲我们在此世界做的一些善法。但是为什么这些善法能往生?因为所有的这些善法都是阿弥陀佛过去因地所做,往生者就是以这种善根往生的。众生一切善根是阿弥陀佛发起。你能够在中上品里面,持八关斋戒、不造众恶,在中中品里面持一切戒律,或者中下品里面孝养父母、尊重师长,这一切善业都是阿弥陀佛因地所做。阿弥陀佛在因地或做国王、或做大臣、或做比丘、或做比丘尼、或做优婆塞、或做优婆夷、或做鬼王……都做过,在一切处,阿弥陀佛都做过,把一切功德安住在一切善法里面,把善法安住在众生心中。众生做善之时,就是跟阿弥陀佛相应之时。但是众生不知,因为不了第一义谛法,不能了知现前善法具足佛的功德。是故以此善根回向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掺杂着你自己的个人小善。《无量寿经》里面讲:“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相信佛陀的智慧,不相信佛陀的神力,不相信佛陀跟你合一,跟你合一的神力、智慧和功德,把阿弥陀佛跟你分隔开来了,以你所做的功德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中品往生。中品往生的人到处都是,净土法门法师一直在讲中品往生的概念。有人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的是世俗之法,其实中品往生就是这种概念,我们没有必要去怀疑。但是中辈,中上品、中中品跟中下品,都属于胎生,都是阿罗汉,都没有见佛。但是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问题,这是叫第十五观,此种观这样想就是中辈往生,但是如果把此种观作上辈想呢?你想这个善法是阿弥陀佛随着众生心显现出来的呢?一切善法,这里讲散善同归极乐,如是想者佛即如是应,佛陀神力无比能应一切众生心,想此善时佛即应时。你以为佛陀就应像不应形啊,就是说,我们做善事佛陀就不应,如果我们想这个像是佛像,佛陀就变化这个像;如果我想我行的善法是阿弥陀佛的善法,阿弥陀佛就不应吗?阿弥陀佛把一切善法放在哪个地方呢?放在我们一切善处,放在我们一切众生心想处,你心想的地方都是阿弥陀佛功德安住的地方。这就叫我们回光返照,照什么?你现在所做的善法,只是中辈往生而已,但是你应该回心向上,再向上一步。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观是中辈往生,啊,中辈往生我不喜欢,我要上辈往生!那上辈往生我又不能出家啊,怎么办呢?没有关系,你这个心不需要放弃,直接生起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就可以了,在家里还照样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为什么呢?中辈往生也是叫往生啊,也是阿弥陀佛的接引啊,凭什么接引?就因为你做了善事。凭什么你做善事就能接引?因为这个善事就是阿弥陀佛。你做善事就是阿弥陀佛。因为你不知道,障碍了你,所以落到中辈里面。你现在知道了,那你的第一义谛就显现出来了,那就要上辈往生了。所以,告诉你下辈、中辈的意义就是要告诉你上辈,佛陀就是这个目的!目的就是一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辈,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没有什么上辈、中辈跟下辈的区别。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哪里有上品、中品、下品的概念呢?难道阿弥陀佛有分别心吗?把你的分别心去掉,全是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没有这种次第心,阿弥陀佛的功德全是圆满的,都是佛的国土,佛的庄严,哪有上中下的体呢?上中下的体是众生的心。把众生的心去掉就是佛的心了!下品有一个“我”在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你不知道佛陀过去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做出来的!就是孝顺父母形成的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孝顺父母之时,就是你往生的时候。你愿意往生就往生,你不原意往生那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它本身就是往生的体啊,想往生就能往生啊,如果你不愿意往生怎么往生呢?你有自己个人的愿望啊。所以呢,孝顺父母也是往生体,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也是阿弥陀佛的往生体,持具足戒一日一夜也是阿弥陀佛的往生体,沙弥戒也是往生体,这叫菩提心。最重要的是无上的道心。前面讲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了知此功德不可思议故,自然会执持不舍。持一日八关斋戒,生生世世都愿意持八关斋戒,就是对持八关斋戒生起无上的信心。不管你在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这里面讲得比较普遍,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前面讲做善法,你可以在家里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如果你不能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你可以在家里孝顺父母、尊重师长。遇善知识,你不断的闻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可思议!。 第十六观(下品观):下辈生想 下品上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做恶业的众生。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就是对自己念念无愧,惭是惭自己的恶业,愧对于别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名字,就是念这个名字。因为名字摄一切经啊,日本人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无量寿经》、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他就念经名,念经名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就是听到经名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可以除去五逆、诽谤正法、所有的重罪,千劫极重之罪。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念念之间,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可以灭掉。就是这个人快死的时候遇到善知识,尽管恶业很重,跟他念念经,比如《地藏经》。可以灭他的罪。然后教他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可以除去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不是阿弥陀佛来,是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大家常常助念就可以看得到,亡者触光柔软,会红光满面,还有香气,都是叫光明。 “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这些光明触了他的身体,那个亡灵一听到佛名,会心生欢喜。命终之后,乘宝莲花随化佛后,就到西方极乐世界。经七七日,就是四十九天,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下品中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犯了五戒,杀盗YIN妄酒,及具足戒,就是我们比丘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还偷庙里的东西,盗现前僧物,盗出家人的东西。不净说法,比如说杀盗YIN妄酒可以成佛啊,出家人可以破戒,执着金钱名利不障碍你成佛啊,这些不清净的话。如是罪人,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菩萨戒》里讲,末法时代的众生以恶自庄严。日本净土真宗就是这样想的,认为我是恶人,出家在家都是自己的妄想,都是恶人。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此人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但是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我告诉你啊,不管是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到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的机会很小。因为你这一辈子造恶业,不像我们常常到庙里做点善事,可以感召一些出家人或者居士去给你讲讲。社会上很多的恶人,根本没有机会闻到佛法,他死了就像一条狗一样,就死在医院里面啊,死在家里面啊,死的时候有花圈啊,抬着在大街上敲锣打鼓的,但是没有人给他念佛。我常常在街上看到人抬着亡灵在街上走,我问他家里有人念佛吗,有善知识去劝吗?极少的机会!死了以后再念佛念经,那往生的机会很小了,应该在死之前、快死的时候请师父去一下,死亡之后半个小时就结束,就不管他了。一般都是死了放到棺材里面才请我们去,和尚变成是给人家超度的了。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助念团,专门给往生的人助念,去看一下也不错啊。所以到临命终时要请出家人去一下。你们没有关系了。下品中生,地狱猛火现前,但是此人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就是闻到了,还没有解啊,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花。花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花。花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梵音声,安慰彼人,比如念“嗡嘛呢叭咪吽”,就是梵音,对方听不懂,但是有加持力。因为他太愚痴了,没办法,只好靠梵音了。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但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念不出来了,没办法念。心中不能观佛故,不能观察善法,不能观察菩提心,怎么办呢?教彼念佛,就是念一切善法的意思。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就告诉他,如果你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至心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十念。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色莲花,犹如日轮,就像我们初观的日轮一样,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就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这个往生怎么去的?是称念阿弥陀佛的十念,就是这十个善念,证明善念很重要。莲花方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就像我们前面的观察一样。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往生想,名第十六观。 这九品里面,下六品都是讲善法往生,没有讲恶法往生。虽然有恶法,但是是除罪往生。所以从头到尾没有讲一个恶法往生。《无量寿经》里面也没有讲恶法往生:闻阿弥陀佛者,信阿弥陀佛者,此人为善道中来;信阿弥陀佛者,此人因地有大智慧故;信阿弥陀佛者,此人因地为天道中来。从来没讲过什么信阿弥陀佛的人是恶人,没有讲过这样的话!所以外面很多人认为净土法门是恶人信的,我们这些人是恶人,不是这样的,是以善法而往生。为什么以善法而往生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众生都有善根,也就是每个众生都有往生的机会。但是呢,我们闻到阿弥陀佛非常庆幸了,到临命终时闻到阿弥陀佛也是值得庆幸的。总的来说是以善往生,一定要以善来往生的。从前面来讲都是以善法而往生,后面才讲闻阿弥陀佛或者念阿弥陀佛,下品往生才讲念南无阿弥陀佛。上品跟中品都没有讲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发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把阿弥陀佛的光明力显现在我们生活之中。所以上品、中品跟下品,都是善念往生,念阿弥陀佛也是一个善念。这个善念为什么能往生?因为这个善念的根,是阿弥陀佛所摄的。你具足此善故,就能往生。但是彼人不知道,所以落到下品。如果到临命终时一刹那时间,明了此善根即佛故,刹那时间可能上品往生了。所以下品也可以到上品往生,中品也能到上品往生,上品也是在上品往生,也就是说,究竟一品往生。就是《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具足了。如果你这一念善根你不具足,那就麻烦了。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广长,广是遍十方的意思,长代表真实的意思,广长舌相就代表说法真实,并且呢,得见佛身,及二菩萨,看到阿弥陀佛在你头顶上面,观音势至在两边,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悟了什么?下品、上品皆是一佛心故!下品恶业凡夫这一念善根,上至于初观之时,这全部的体就是广长舌相,就是阿弥陀佛的真实身、真实心。逮无生忍,心忍十八愿;生忍十九愿;无生法忍二十愿。心忍,无我故;生忍,法界平等故,功德具足故;无生法忍就是大悲心故,无我的大悲心具足了。所以得三忍就是三愿现前。为什么闻说阿弥陀佛即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到阿弥陀佛就得到阿弥陀佛的功德,得到阿弥陀佛的心,得到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是故无生法忍具足,就没有我了。所以五百宫女都开悟了,开悟之后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就没有另外的愿望了,只有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了。而一发心已,世尊悉记皆当往生。为什么呢?从上,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上是会于体,下是会于相,此相此体都在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里面,都在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里面,也就是她们悟无生法忍之时。所以信了,发愿了,释迦牟尼佛就悉记,皆当往生。给她们的授记,就是给我们今天的授记。生彼国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皆发无上道心。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清净的除去一切业障,以阿弥陀佛的大光明相,以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的大光明相,以阿弥陀佛的身相光明,以阿弥陀佛的一切色相光明,以阿弥陀佛的善根光明,灭除众生一切罪,是名净除业障。三种方法都可以灭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就是你从头到尾的观,这样观察,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就是说,你这样的观察这两个大菩萨,能除去无量劫生死之罪。你忆念佛的时候就是人中分陀利花,就像火中生莲花一样,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站在你两边,十方诸佛在你头顶上面,你常常会得到大吉祥,大安心,大自在。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你坐,是坐在道场上面,利益众生,生诸佛家,广做佛事。你们今天在做一些佛事而已,在家里带儿子带孙子都是在做佛事,当生诸佛前。佛又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就是持《观无量寿经》,持《观无量寿经》就是持无量寿佛名。这句话太重要了!怎么持这部《观无量寿经》呢?但念“南无阿弥陀佛”!我把这部经典讲完以后,你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已经观察到了,非常快。为什么呢?从观日,一直到我们现在这个体,现在的一切善法,都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上面。所以呢,从此以后,大千世界、圣人凡人、善者恶者、一切善根、乃至于众生的本性、乃至于坐火车走路,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到最终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的圆满了!到最后面太简单了,一句阿弥陀佛已经圆满一切法!我们今天得到这部经典,简单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里面的甚深秘意、广意、善意,全部显现出来。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这里没讲什么依教奉行,而是讲皆大欢喜。为什么皆大欢喜?得诸佛现前三昧故,得三法忍故,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现量上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现量上得三法忍故,现量上得诸佛现前三昧故!所以皆大欢喜。“尔时世尊,足步虚空”,佛所作皆办,腾空而去。别的经典都没有讲从空而去,只有在这里,佛陀宣说了这个伟大的誓言,告诉我们“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威力、神力、悲力、善力,都在我们心中显现出来。释迦牟尼佛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也是皆大欢喜,没有什么依教奉行,皆大欢喜。因为此事已了,礼佛而退。 南无阿弥陀佛!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常福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观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