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F 810经~812经:此三经叙述比丘若修习出入息念,能令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满足。--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杂阿含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F 810经~812经:此三经叙述比丘若修习出入息念,能令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满足。


 下载DOC文档  



  810经~812经:此三经叙述比丘若修习出入息念,能令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满足。经中为阿难尊者向佛陀请教:“我独一静处,思惟禅思,作是念:颇有一法,多修习已,令四法满足,乃至二法满足?我今问世尊,宁有一法,多修习已,能令乃至二法满足耶?”

  阿难在禅思之中,虽然已经思惟到有“一法”的作用很大,但是他并不太明白究竟是哪种法。佛陀认为此“一法”便是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所谓四法,就是四念处。“(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不仅如此,“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对于四念处和七觉支我们都很熟悉;所谓“明”,乃是无明的对立面,即对人生终极真理的彻底洞察与明了,或者觉悟到世间因缘所生法的真谛所在。既已“明”,便即“解脱”;既“解脱”,自然也就已“明”。

  经中与安那般那念的四个名相有着次第的关系,比如说修安那般那念,能满足四念处,说明修习四念处是一定要修习安那般那念的,即安那般那念是成就四念处的要件之一;而四念处一旦满足,即可使得七觉支满足;七觉支满足,即可获得“明”;既已明,当然也就获得了究竟解脱。安那般那念、四念处、七觉支、明与解脱,上述共为十三个要件,称之为十三法。经末说:“是名法法相类,法法相润。如是十三法,一法为增上,一法为门,次第增进,修习满足。”从这里可以看出,修学的确是有次第的。作为凡夫俗子来说,如果基础没有打牢靠就想一步到位,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我们现在不少法师张口闭口总是“性空缘起”,将大乘“般若实相”作为口头禅,而对于“无我”、“无常”等基本理念却是嗤之以鼻,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对于修学者来说,“一法为门,次第增进”是完全必要的。

  813经叙述比丘当精勤修习四念处,正观出入息。在本经中,佛陀在谈到四念处时,作了一些譬喻。

  身念处:“譬如有人乘车舆从东方颠沛而来,当于尔时践蹈诸土堆垄不?”

  受念处:“譬如有人乘车舆从南方颠沛而来,当践蹈土堆垄不?”

  心念处:“譬如有人乘车舆从西方颠沛而来,彼当践蹈土堆垄不?”

  法念处:“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垄,有人乘车舆从北方颠沛而来,当践蹈土堆垄不?”

  经中所述便是修习四念处时,一定要正观出入息,否则容易陷入散入不定之中。(3.30)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界定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界定法师讲长阿含     

界定法师讲中阿含     


其它法师讲《杂阿含》

乘宗法师讲杂阿含    

妙境法师讲杂阿含    

体方法师讲杂阿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