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杂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A 940经以草木为喻,941经为土丸粒为喻,以此来说明我们生死以来的父母不计其数。 |
|
漫说《杂阿含》(三十四) (卷三十四) 940经以草木为喻,941经为土丸粒为喻,以此来说明我们生死以来的父母不计其数。其前提是“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两个譬喻为:“若此大地一切草木,以四指量,斩以为筹,以数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所依父母;筹数已尽,其诸父母数犹不尽”;“此大地土泥悉以为丸,如婆罗果,以数汝等长夜生死以来所依父母;土丸既尽,所依父母其数不尽”。此二譬喻实际上就是说我们早已经过了数不尽的累劫生生死死,而茫然不知本命的本际所在。针对于此,942~945经教导诸比丘,若见到众生在“受诸苦恼”、“而生恐怖”时,一方面要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也曾经或正在遭受着与众生相同的苦厄,同时更需要发心救度诸苦恼众生,“当勤精进,断除诸有,莫令增长”。945经提到“若见众生爱念欢喜者”,亦同样生起慈悲之心:“如是众生过去世时,必为我等父母、兄弟、妻子、亲属、师友、知识”。这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即佛教的慈悲离欲观,比如说见到有姿色的女人,当以姊妹之想;若年纪稍长者,则以母亲之想,从而灭除或降低自己的欲望。 946经为一位婆罗门与佛陀的一些对话。一位婆罗门来拜见佛陀,问“瞿昙!未来世当有几佛?”佛陀回答说“未来佛者,如无量恒河沙”,未来之佛数也数不清,无量无边,如恒河沙数——佛经中常用“恒河沙数”来形容数量之多。 这位婆罗门听了佛陀之说,心里很高兴,而且充满信心地辞别佛陀——其潜台词是:既然未来佛不可胜数,那么他如若随佛出家,成佛也是早晚的事情,因为未来佛很多。可是半道之上,他觉得有些后悔,原因是他只问了未来之佛,却忘记问过去之佛。于是他半道上折返回来,向佛请教道:“云何,瞿昙!过去世时复有几佛?”佛陀回答“过去世佛亦如无量恒河沙数”。此时这位婆罗门听了后又觉得心里挺难过,既然过去佛有这么多,而他直到现在才打算跟随佛陀后面学习,觉得为时太晚了。而眼前的不正是一位现世佛吗?这个机会是多么地难得,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次错失,于是他白佛:“唯愿听我于正法、律出家修梵行”。出家后的婆罗门,最终得阿罗汉果位。 947经讲一人一劫中所积累的遗骨如毗富罗山(王舍城附近的高山),“有一人于一劫中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毗富罗山”。一劫中的白骨竟能高如大山,说明轮回之久;“若多闻圣弟子此苦圣谛如实知……断三结,得须陀洹”。那么一劫究竟有多长呢?948经(949、950经大意相同)中就有一位比丘问到了这个问题。佛陀的回答是“我能为汝说,而汝难知”。既然难知,“可说譬不”?佛陀作譬道:“譬如铁城,方一由旬,高下亦尔,满中芥子,有人百年取一芥子,尽其芥子,劫犹不竟。”一由旬是多大呢?最大是六十里,最小是三十里。芥子是芥菜的种子,十分微小。方圆三十里里都是芥子,如果一百年取一粒,当把方圆三十里的芥子全部取完的时候,一劫还没结束。这样一来,“劫”这个时间概念就十分吓人了。可是佛陀并不是用“劫”来吓唬我们,而实际上是告诫我们当珍惜光阴,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故而应该当下“断除诸有,莫令增长”。(6.20.)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