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杂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D 1167经:本经以龟为喻,教诫我们如若摄持六根,恶魔便不得其便。 |
|
1167经:本经以龟为喻,教诫我们如若摄持六根,恶魔便不得其便。 我们知道,佛陀在讲经说法时使用譬喻的频率非常之高,几乎在每一部经典中都可以找到譬喻的踪迹。佛陀在谈到无常时,曾经发出“人不如龟”的感喟。佛陀为什么这样说呢?本经谈到了这个问题——当然,在别的经典里也有过类似的叙述。譬喻的梗概大致是这样: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月白风清,佛陀走出陋室,到一条洁净的小河边经行。尊者阿难紧随其后,一刻不停地奉侍在佛陀左右。借着明净的月光,佛陀看到河边有一只野干在四处游荡,有时四处张望,有时有鼻子在地上嗅个不停——很显然,野干此时饥肠漉漉,想在河边找点吃的。然而情况似乎并不乐观,野干忙活了半天,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找到,那些小鱼小虾一见到野干的脚步声,老早就溜之大吉。 在万般无奈之下,野干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一只乌龟身上。乌龟行动迟缓,见到野干向他扑来,此时逃跑为时已晚,它只好本能地将四足、脑袋和尾巴缩回到甲壳里,一动不动地等着野干的到来。“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一口咬住乌龟,可是乌龟盔甲实在很坚硬,野干根本就无处下牙,折腾了半天,也丝毫不见半点效果。后来野干觉得十分丧气,便在一旁守候,“野干守伺,冀出头足,欲取食之”。可是呢,“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这么干耗着也不是个事儿啊!再说乌龟就算十天半月不伸头也没关系,而野干却无论如何也耗不了那么久,更何况此时它早已饿得头昏眼花,不得已,只得“嗔恚而去”。 对于乌龟来说,每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它的第一本能反应不是逃跑,而是将身上的六个家伙缩回到甲壳里,从而使性命得以保全。可是我们人类呢?当生死无常来临的时候,我们却无法自保,只好去求助于医生,有时还会求助于神灵的帮忙。所以,在生死面前,人甚至连只乌龟都不如啊!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呢?那就是我们要拥有一副犹如龟壳般坚固的盔甲,使邪魔外道没有半点入侵的机会。“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当执持眼律仪住,执持眼根律仪住,恶魔波旬不得其便,随出随缘;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于其六根著出若缘,不得其便,犹如龟虫,野干不得其便。”这便是佛陀阐说此经的主旨所在,以偈为证: 龟虫畏野干,藏六于壳内; 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 不依不怖彼,覆心勿言说。 (12.10.)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