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澹法师:般若心经的人生观--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悟澹法师所有开示-> 悟澹法师开示心经



 悟澹法师:般若心经的人生观


 下载DOC文档  



  般若心经的人生观

  佛教的宇宙观,通常分为二大别,即是自然界与生物界。前者为生物世界依往,如同容器,故名为器世界;后者称为有情世界。前章对自然界即器世界观已略说过,今说明生物界即有情世界观。有情世界,下从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并人间、天上分为六道,再加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的圣贤四界,称为十法界。但圣贤的世界,超越一般有情世界,就是宗教世界,非是有情界的中心。但人间的主要,并不出圣贤的世界,且佛教所说的言教,于六道中,都以主体的人间为对象,所以扩大的说为有情世界观,于狭义的说,即是人间世界观,所以今于此特别名为人生观。

  人生观的主要问题,即是观察人生的起源、现实及理想、伦理道德等问题;今‘心经’说明人生观起源,即是: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解决人生起源的问题。

  “无苦集灭道”

  这是解决人生现实及理想的问题。

  “无智亦无得”

  这是解决伦理道德的问题。仅以此数言即可网罗人生观的主要诸问题,以般若空义为根据,来解决这些人生的问题。

  佛教说明人生起源问题,或说十二因缘,或说十二缘起观。所谓因缘,即原因及助缘之义;所谓缘起,即因缘的关系,为人生的生起义。依因果说明人生的生成程序,即十二支或十二段,为十二因缘说。今“无无明……亦无老死尽”,这一段文,正是出于十二因缘。佛教说人生的现实及理想的问题,说为四谛。谛者真谛,真理义,以四种分类说明现实及理想的真实相、如实相,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四谛说。今“无苦集灭道”,这正是‘心经’的四谛观,亦即现实及理想观。佛教道德的分类亦有多种,但以六波罗密多,即以六为最高道德观。今“无智亦无得”一句,这正是出于六波罗密多的中心,‘心经’的主义,即是力说般若波罗密中智慧波罗密为第一。若以‘心经’的这段文包括人生所有的问题,特别是佛教人生观的诸问题,亦不为过言。

  古来佛教修学者的分类,通常分为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声闻者,即亲听佛陀言说音声说法教义,信受奉行,安心立命的部类。缘觉者,或称为独觉,不听佛陀音声说法,乃独自观察天地自然的因缘生起及人生因果生灭的道理,所谓以无师独悟的态度悟入宇宙人生眞理的部类;因觉悟因缘因果的真理,故曰缘觉;以无师独悟的态度,故名为独觉。次为菩萨,即依自利利他的道德的实践体验,说为成就佛道的部类。而声闻、缘觉、菩萨的三部类,其各有相应的教理,以其教理成就佛道达到理想境界,所以三部类的教理,总称为三乘。

  声闻,乃依四谛的教义而悟道;缘觉,乃依十二因缘理而悟道;菩萨依六度行而悟道。声、缘、菩萨的三乘,依次配合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专门学科,这是古来佛教的判断,特别是天台家所主张。今‘心经’依缘觉、声闻、菩萨次第配合十二因缘、四谛、六度顺序,富有原始面影极浓厚的滋味,‘心经’即采用这个程序。要依从佛陀思想成立的程序,这十二因缘、四谛,所表现的教义,其修行程序实有修正的必要。应依佛陀听法的声闻,进至无师独悟的缘觉,从听闻信解四谛教而内省静观,以深入十二因缘理。所以天台家即基于这种程序,故有声闻的四谛观、缘觉的十二因缘观刺第,再进一步有菩萨以六度观为最高大乘教,即菩萨教义。佛教主要的目的,非仅限于教理观念,乃在实践道德,而实践道德,则以六度列为最高的法门。

  依修行的程序,实应由浅而入深;今‘心经’先说中乘十二因缘,次说小乘四谛,后说大乘六度,这未免不合三乘思想的修行程序。但依诸法空相说,三乘次第皆是假立,楞伽曰:“初地则为八,十地则为初,何以故?无所有故”。又有什么次第呢?今不妨以方便修正‘心经’的内容,,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的次第,符合修行层次。

  (一)现实与理想

  佛教的现实观及理想观,就是苦、集、灭、道的四谛教理,这是世出世间的根本观。所谓四谛,即苦集灭道,也就是佛教的现实及理想观。

  四谛中的苦谛,为人生现实的价值观;也就是人生现实的世界,具有生、老、病、死的四苦,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的四苦,合成为八苦。所以现实的人生纵许有一时的快乐,但其结果终离不了这八苦,在八苦的世界里怎么能安心乐道?所以人生本能的要求,就是要离苦得乐,更进一步,就是自觉解脱。

  要讲离苦得乐,第一步,不可不探求这个苦果生起的根源。佛陀所揭示苦的原因,即是不道德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所造成的罪恶,即是烦恼的业,这个业为苦的原因。由此集起招感苦果,所以这个为集谛。集谛实是苦谛的原因,苦谛实是集谛的果,苦集二谛有因果的关系,或曰俗谛因果,也就是世间的因果。要具体的了解人生因果现实,最明显的,就是同生于人间,为什么有贵贱,贫富,强弱,忧喜,苦乐等种种的差别?在不了解其原因的人,不是说为神,就说为天命,或运命等。祭祀神,哀求神的同情,想以此求得离苦得乐,这样的人类尚未脱离神的羁绊,使人类失去自由独立自觉的意志。佛陀根本否定一切神教,排斥一切祭祀万能主义,人生现实苦的根源,不归于超出自然的神格,也不属于万能的造物主。乃在吾人自身所创造立于人间本位伦理的宗教,把人间从神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主张人类的自由独立,促进人生自觉的进化为目的。苦乐的原因内在的,存在于人的自身,即因过去的经验烦恼业力,招感自己现在的结果;现在自己经验烦恼的业力,又将招感自己未来的结果。苦乐的原因,都归于自身的责任,依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努力,可开拓善美的世界,创造得意的人生。这个苦谛的原因为集谛,即自身的内在烦恼业,依于人的自由意志,感招实在的世界,创造美满快乐的净土,这即是灭道二谛的世界观。

  所谓灭谛,即是灭除现实的苦的原因──烦恼业,离开现实苦而达到解脱的境界,所谓苦灭圣谛,或曰苦集灭圣谛。佛教的理想,即指涅槃界,佛陀于成道时即现身证得灭谛涅槃。灭谛涅槃的境界,是圣者体验的境地,乃超越吾人的意识,不可言不可说的绝对境。若假以言语来形容,即是自由、安稳、清净、善美的境地,入此境地的人格称为佛陀。把这个境地,或说涅槃界,或涅槃的乐土或曰净土,相当其他宗教所谓天、神、灵的世界。

  通达此灭谛涅槃的理想境,这个为道程,称为道谛,即是到达理想境的方法;换言之,即是解脱道。在道谛实践道德的内容,总称为三学、八正道、六度等的道德,依这些道德的实践而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

  灭谛为道谛的结果,道谛为灭谛的原因,故灭道二谛间有因果关系。这与前说的苦集二谛形式相同,然灭道二谛的世界,即是把所有的苦集二谛灭除后所得的现实世界,所以苦集二谛为俗谛,即为世间的因果,灭道二谛为真谛名出世间宗教因果。

  以上仅说明四谛教理的概念,但这个四谛的概念的说明并非完善的,这是原始佛教根本的教理。要实现四谛真理,必须挥以般若的空剑断定“无苦集灭道”。把原始佛教根本的形式主义否绝了,实现“般若”的四谛观,否定了概念的分析与谛理的说明,建设其不可说不可坏的奥妙真理。四谛的教理是释尊大智所证的眞理的表现,所以四谛独有其真理的开显。要是澈见宇宙真理,则苦谛即灭谛,集谛即道谛,苦集俗谛,即灭道的真谛,所谓真俗不二。非是离世俗谛外,另有真谛,亦非是现实世界外,另有价值的世界;更不是说,离开现实苦的世界,而有超自然的、超人间的理想极乐涅槃及佛陀圣者的世界。所以佛教不同意婆罗门教、基督教所说离开人世间有个天堂。佛教所说现实即理想,世出世间不二,真俗不二观,绝不是苦集二谛以外,另有灭道二谛。在两者的本质上并没有不同,转苦集二谛为纯化处,即是灭道二谛,故四谛无论从横的或纵的方面观之,四谛是唯一的真理,以此为法则,名为真理,名曰法界,名为佛,这即是般若大智慧现前的真境。所以一切言教所表现的真理,或从真俗因果的四面分析所得的真理,要依“般若”的见地观之,都属概念的言教。且真理绝没有四种,而是唯一绝对的。这个唯一绝对的真理,是超越了吾人相对的思惟、分别的意识,是离去言语的形式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反之概念的四谛,非是绝对的真理,故‘般若心经’用肯定的词句断定“无苦集灭道”。这是警诫声闻徒众要忘却概念的真理,要实际体验绝对的真理。以般若的批判声闻的人生观,再进一步即入大乘的人生观,否定四谛成为般若的见地,非为破坏而破坏,乃为绝对的真理而破坏。在“无苦集灭道”的命题否定的断案中,含有无尽藏的真理的意义,所以吾人不可不依“般若”的四谛观,为吾人的人生观及生活态度根本的原理。

  (二)缘起与轮回

  生物,特别是把人间生成缘起生灭变化,谓之轮回说。佛陀把轮回缘起的过程说为十二段,这个说为十二因缘或十二缘起。佛教的轮回说,全在十二因缘说,所以今要略述之。所谓十二因缘者,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或曰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十二支。

  第一项,十二因缘观现在先从逆观方面说明十二支:

  老死无疑的这个世界是苦的世界,苦又分四苦八苦等,就中老病死的苦,为最大的代表者,所以现实的苦,就是老死。然,这个现实的老病死的忧悲苦恼,是从何因缘而来?其原因何在?这个因有

  生因为有生,当然要受其苦恼的结果。所谓“生”,就是生于此世界的一剎那。若严格的说,即指托生于母体的一剎那。就受生于这个世间,亦非是无条件,然则为何因缘而生于这个世界?即是未生以前存在的

  有吾人于受生以前,不是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那个世界在吾人未生以前即存在,这个名为“有”。要具体的说:分为欲有、色有、无色有、而此三有所依的器世界及有情世间,都为业报所感,这即构成吾人生命意志直接活动的根据。这个“有”的中心作用,就是所谓

  取所谓“取”者,即取着,或执取之义,把自然界执着为我,不舍执着,着取,即是意志的作用,这个世界实是意志流动相续不断的处所。但这取着的作用生起的根源,就是有

  爱所谓“爱”者,即贪爱欲爱为生存欲望。依其对境分为贪欲、财欲,即所有欲;色欲,即性欲等,这是生命的生存欲。但初步所能引起心理上作用,即因

  受所谓“受”者,即苦乐的感情。要是没有苦乐的感情对于非情非生物中,也就不会引起生存欲的爱。反之,要是苦乐的感情发生于离苦求乐的处所,即有受生起,受实是爱的缘。所以受属于感情作用,但受又由何因何缘而起?因为

  触所谓“触”者,依主观的五根与客观的五境接触所起的作用。若依主观的说,即感觉;依客观的说,即刺戟。有情生物常受外界的刺戟而有感觉,这个感觉为诱起苦乐感情的因。而此感觉,必有感觉的机关,这个机关即是

  六入依此而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受外界的刺戟侵入,又为根本生长感觉知觉的认识的作用处所。所以名为“六入”,或“六处”。若没有感觉机关,也就不起感觉的作用,故“六入”实为触的因。这些感觉机关生命组织体是什么?就是

  名色所谓“名色”,名指心,心是无形体的色彩,因为没有形体,所以不能看见形体或色彩,故不得已,只以“名”字表明之,故说心为名;色,即通常说的肉体,故所说名色,即是心身。灵肉之义,即指身体。感觉机关缘身体而有六根,设无身体的处所,也即没有六根,故六入实以名色为因。这个名色,即身体的本质,但名色又因何而有?即因

  识所谓“识”者,非是意识作用,而生命的本质有色也有心,即指最初托母胎的生命体。要依五蕴的分类说,即为识蕴。名色,六入等与人生的死亡同时断灭,唯独这个识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不断的相续。其生时处位为名色,六入等为自己所创造的。因此于十二因缘的轮回说,而成为轮回主体观,然此识贯通三世,相续活动依谁为其原动力?佛陀说此原动力归于

  无明与行无明即根本的烦恼,即盲目的情意力,为识的发动力。行,为过去意志行为的经验,故有造作的功用。其有善恶强弱等性质,并有遗传性的作用。

  以上十二因缘中无明与行二支,为轮回的原动力;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为人体组织的分类。依照五蕴说,就是把自我分类为五重,这是轮回的主体,就中以识为自我生命的本质,为主体中的主体。而无明、行乃至生、老死的次第顺序,正是轮回的过程。轮回的原动力,即是人间生成缘起的根源,其他宗教说为神或运命,或天命,都是错误的。佛教以无明、行(业),为原动力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识在其中也是内在附随力。但识自身为不借他力,以识本具的自动力,自己能活动,犹如汽车相似,自身具有发动机,可以自由驾驶。人间的主体的识,即是轮回的本质,其有独立的意义。

  对于轮回再生的问题,可能依自由意志,责任,努力,开拓,创造等。依此可说明三世因果的形式,即由过去烦恼业为因,招感现在苦果,复由现在烦恼作因,再成未来苦果。如此,苦乐因果相续,即显示轮回的过程。

  第二项,‘心经’十二因缘观,前说的十二因缘为佛陀成道以前的观想法,在观念上分从顺序与逆观的两方面,在意义上,多从生成的观察与灭尽的观察两方面。逆观者,以老死的事实为出发点,逆观十二支的结果,归纳的生有乃至行、无明的原因,这个名为探求归纳的观察。顺观者,即顺十二支从无明、行的原因为出发,而次第演绎出识、名色,乃至生、老死的事实,这个名为推及演绎的观察。所谓生成的观察,就是积极的说明十二支的因果生成的状态,说无明缘行乃至因生而老死等,即所谓流转的观察。所谓灭尽的观察,就是消极的说明十二支因尽果灭的状态,如无明因灭则行的果灭,乃至生的因灭,则老死的果灭,即所谓还灭的观察。这里先说明十二支,依逆观与顺观,是佛陀第一所用的观察法。佛陀依四方面作实际观,合逆观与流转观,以“生为老死本……依无明而生行”观。次为合顺观与还灭观,即“无明灭则行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观。这个四方面的观察,该为十二因缘观的规准。佛陀说十二因缘的目的,不仅为探知人生现实生老病死的忧悲苦恼根源,乃在于断尽生死的根源,而悟入涅槃妙境。后来的佛教学者,不了解佛陀说法的意义,把十二因缘当为生成缘起的哲学,特别是阿毗达摩哲学化的“俱舍论”,把十二因缘当为生理发达的过程,“唯识论”当为发生认识的过程,都基于生成缘起说法。于是十二因缘成为哲学化的缘起论,故不能澈见缘起的

  真理,倘欲澈见佛陀的真意,当以“般若经”,特别是‘心经’的十二因缘观。故‘般若心经’基于顺观与流转用,流转与还灭的二观说:

  流转与还灭的二观流转与还灭的二观

  这是佛陀所谓生成流转的观察与灭尽还灭的观察,是相互交合组织的。

  “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

  这里所谓“乃至”是十二支中间省略十支,是超越的语义,所以‘心经’数语,即能明了十二因缘的生成观与灭尽观的两观。而且基于般若的空观主义,以否定的“无”字,而否定了上面两种观,为十二因缘的眞髓最高调的一段。因有“无无明尽”等,若从文法上说这是二重的否定,毕竟无明无限的存在,要把这个当为肯定的思想,那是误解的想法。

  ‘心经’既然挥着这种的空剑,为什么还说十二因缘的两面观,并且否定了十二因缘的传统教义,其用意在那儿呢?这有两个意义:一、从对外破邪的态度,而消极打破十二因缘的概念的教义。换言之,事实的十二因缘,是缘起的真理,未可接触者。十二因缘,无论是顺观,或是逆观,或生成观,或灭尽观,这单依教理的构成形式的概念,非是事实的人生观,亦非实践的规范。由于未能体验到最高缘起的真理,所以‘心经’破邪的态度,正因此而积极。二、从对内的显正态度,而积极的发挥般若的理智。也就是要建设形而上的宇宙的真理、天地大法则,高唱般若的主义,从十二因缘的相对的因果观而达到般若绝对的平等真理观,从个人的人生观,而进步到绝对的宇宙观。般若的论理,虽常以消极否定的表现法,但其里面所显现的却是积极的般若真理。十二因缘因基于相对的因果形式,所以因限于相对的形式,不能直观绝对平等的真理。而且十二因缘仅从个人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观察,未能达到绝对的宇宙观。或曰十二因缘不过是形而下的现象界的说明,非是形而上的本体界的观察。然现象界的根源,是宇宙的本体,天地的真理,人生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果的差别,就是真理的表现,所以要穷本知末不可不观察本体真理。十二因缘观,是现象的因果观,部分的人生观,所以‘心经’要否定它,要破坏它;就是要肯定建设本体的宇宙观,实现本体的绝对平等观。

  ‘心经’的表现法,是消极的、否定的、破坏的,但在其言语里头却是积极的、肯定的、努力的建设。因此,把声闻的四谛观,缘觉的十二因缘观,都导入般若绝体的理智观。但“般若经”属于实相论的教系,非是缘起的教系。所以般若,乃独自本体的,非生成缘起说,不过以十二因缘的现实的缘起观引上本体观。

  (三)无智亦无得

  救世的菩萨,以实行六度行为第一;六度是六波罗密的译语,波罗密译为到彼岸,又译为度。彼岸的理想,即是涅槃境,亦即解脱成佛的道,分为六条,专为菩萨自利利他,为自度度他解脱的道。

  六度为自利利他的道德,因位的菩萨,以利他救济的六度功德,回向自利解脱;大乘菩萨的道德的中心,就是利他的观念,利他是从无我生起的作用。今若但行六度救济他人,即专为救济他人而行六度,所以其动机,必定无我,无执着。在行布施时,要施者、受者、施物三轮体空,不夸张布施的功德。在戒行时,心不憍慢,乃至修行智慧不囚于知见,所行道德也没有所行的迹象。以无为而行,任运而行,这才有道德的价值。加之,道德实行的结果,并不是专为自己的快乐,或是名誉,或是利益幸福等为目的,这是无条件的道德,无所得的道德。佛的大慈悲,就是无条件的,父母的慈悲,也是无条件的;菩萨利他救济的六度,也是无条件的,是无所得,于是‘心经’揭出:

  “无智亦无得”

  般若以智慧为至上,所以六度的第六智慧为六度全体代表,以智波罗密为最高的目的。因为般若为空、无自性,前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谛所观境一一都照见皆空,要是以能观般若智为不空而执为实有,也就成为遍计执。中论说:“大乘说空法,为离诸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原来用空破除有病,有病既除,空亦自止,故曰“无智”。简略的说,把布施等前五波罗密一一否定,便为无我无执着的六度道德,特别是无我无执着的般若智波罗密,故说“亦无得”。因为有能观智,才有所得,能观智既没有,还有什么所得?辨中边说:“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这即是无分别智实证真如位,心境冥合平等,能取所取一切皆无,故曰“亦无得”,菩萨即以此无条件无所得为道德的中心。“般若”的皆空主义,彻底挥着空剑,否定了自我道德实行的动机与目的,以及否认了道德实行的意识,导入彻底无我的境界,以期使契合般若的理智及宇宙的真理法则。

  以自我为中心,以取舍憎爱等心对境思惟,名为相对智,或曰分别智。但真理离开自我,超越了相对唯一绝对的实在境,非是分别智所可知的,必要以无分别绝对智,这是无我观的结果所起的智,也就是般若的智。有了这种智,才能实证般若的实相。

  无分别智现前时,所缘唯一绝对的理法,就是圆满成就的真实法,也就是唯识宗所说的圆成实性,不是徧计,不走极端,调和相对差别的诸法,故说为中道。也就是三论的八不中道观,天台的一心三谛观,真言阿字观现前所成的真理。天地间森罗万象事事物物是一切相关相融组织的大法界,这是真理如实相,华严宗称此为事事无碍法界,也就是一心法界观现前所成境。这种真理,在佛教观之,即涅槃的境地,是佛身的法相,故观真理应观佛身。禅定观行,所观的毕竟真理,即归入佛与真理的冥合境界,能观的智与所证境,都是毕竟空寂。既没有能观的智,也没有所观的境,能所双亡,性境一如。故‘般若心经’说为“无智亦无得”。简捷的说,即是菩萨体验到真实理体,一切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绝对真实的体验,也就是以无所得境为最高的体验。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悟澹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海涛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清法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