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中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A 一、何义经 |
|
漫说《中阿含》(十) (卷十) 第十卷的所收经典比较多,共有十六部小经,它们分别是:《何义经》、《不思经》、《念经》、《惭愧经》(上下)、《戒经》(上下)、《恭敬经》(上下)、《本际经》、《食经》(二种)、《尽智经》、《说涅槃经》、《弥酰经》以及《即为比丘说经》。下面我将择其重点,一一概说。 一、何义经 说法地点:舍卫国给胜林约孤独园 参加人员:阿难及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世尊与阿难之间的对话,其中心主题是:持戒有什么意义?佛陀告诉阿难:持戒者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乃至得解脱,如是此戒,得趣至于彼岸。 我们读佛经时,经常会见到一些格式或故事情节较为简单的篇章。我在想,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它们总是在说明某一种道理,即所谓“言之无物,行之不远”,佛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了二千多年而无有衰竭,便可以很好地说明了佛经中思想内容的异常丰富与深刻。 这部《何义经》可谓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持戒的意义何在。当然,这里的“戒”,我想主要是指出家比丘所持之戒,至于比丘尼和居家二众所持之戒,佛陀在此虽然没有明讲,但是以比丘戒作为代表,兼而含摄其他诸戒——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持戒的范围。 故事中的阿难,于申时的时候,到佛陀那里去。阿难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佛陀也是在申时的时候,从禅定中出来,于是他就及时地赶到佛陀那里,伴随在佛陀的前后,听从招呼。这一次不同,阿难是带着问题去面见佛陀的。礼节过后,他就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 “世尊,持戒为何义?” 阿难这个问题,问得并不唐突。事实上持戒问题是佛陀反复强调的,也是为比丘身口意三业之所依止,在比丘的修行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家都讲要持戒,那么持戒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也就是说,持戒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具体的利益呢?这个问题必须要予以澄清和解决,否则大家一旦产生了“持戒并没有什么利益”的想法,那么整个佛教僧团就彻底地完结了。因此,这个问题的解答关乎着佛教的前途与命运问题,事关重大。而且,阿难既然当面向佛陀提出这个疑问,根据我的想法,当时在僧团中似乎已经产生了一些困惑,即持戒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不少比丘们可能在思想上有顾虑,但又不好意直接向佛陀提出,因此大家委托阿难,向佛陀提出这个问题。 佛陀对阿难所提的问题并不回避,而是直截了当地回答说:“阿难,持戒,令不悔义。阿难,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持戒,它的意义就是不会使我们感到追悔,我们此生就不会产生悔恨,此生并没有虚度。 那么,“不悔”又是何义呢? 佛陀的回答是,“不悔者,令欢悦义”,“若有不悔者,便得欢悦”。这里的“欢悦”,我想与“欢喜”大约同义。就是说不后悔,便会产生欢喜心。因此当阿难进一步提到了什么叫“欢悦”的时候,佛陀就回答说“欢悦”就是“令喜义”,使自己和别人都会产生欢喜心。 那么,什么叫“喜”呢?佛陀的回答是,所谓喜者,即为“令止义”,并说“若有喜者,便得止身”。这个“止身”,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令我们的身体产生安隐,通俗一点说,就是诸恶莫生莫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安隐呢?就是要调节我们的呼吸,做到“心平气和”,使我们的气息宁静沉细,它是禅定的一种修行步骤,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 接下来,佛陀就进一步解释了何为“止”。“止者,令乐义”,“若有止者,便得觉乐”。这里的“觉乐”,就是指“使我们感到快乐”。不做坏事,不动坏念头,息心静气,就会产生一种身体与心理上的愉悦。我们平常讲“助人为乐”,就是指把无私帮助别人,视作一种快乐的源泉,视为一种精神享受,也是指这个意思。 那么,“乐为何义”?佛陀对此的回答是:“乐者,令定义”,“若有乐者,便得定心”。这个“乐”,与我们平时所讲的物质层面上的快乐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得意忘形而忘乎所以,它完全是一种精神层面但并不停留在精神层面的愉悦,它能使我们在愉悦的驱使之下,达到一种心灵的寂定状态。这个定,就是指的一种修为上的禅定。于是世尊进一步解释说:“定者,令见如实、知如真义”,“若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就是对于世间真相的彻底了知,具体来说,就是指生死本源的十二因缘。了知了事实真相之后,接下来就是“若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对世间的生死轮回产生厌离之心。若对世间的一切,或者说三界的一切产生了厌离之心,那么对世间的一切都会失去兴趣的欲望,从而达到“无欲”。当对世间的物欲皆无所求的时候,那么,我们才能走上真正解脱的道路。因此佛陀说:“若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YIN、怒、痴。”倘因无欲而得解脱,便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彻底解决,即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最后佛陀对阿难说: “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果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陀的这段话,是大有深意的。我们常说“法无高下”,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法,才是最好的佛法。而每一种法,都并不是孤立的,无论是大乘小乘,还是顿教渐教,它们之间都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将它们截然割裂。因此后世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或者是所谓的“一念三千”,都是“法法相益,法法相因”之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谓度此岸,得到彼岸”,如果我们将这个“彼岸”抛弃了,热衷于世间的功名利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修学佛法呢?佛陀的话,值得我们去深思,深思,再深思…… (2009.02.18)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其它法师讲《中阿含》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