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中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D 四、惭愧经(上)五、惭愧经(下) |
|
四、惭愧经(上)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正念、正智,乃依于正思惟,正思惟则依于信,信乃依于爱敬,爱敬则依于惭愧。如果没有惭愧的话,就会害爱敬,会害于信,乃至会害解脱、涅槃。 有关惭愧的话题我在前面的相关文章中,已经谈了很多。如果一个人常常怀着一颗惭愧心,那么他的心境总是平和的,柔软的,处事等人总是谦和的、低调的。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无惭无愧的话,那么他会把他自己看得很高很大,“天下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他的心里,肯定是被“贡高我慢”所阻碍淤塞。如果出家的比丘丧失了惭愧之心的话,那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佛陀在这里,为我们作了精辟而深入的分析。 佛陀教导弟子们说,作为一名比丘,如果无惭无愧的话,那么就会损害到他的恭敬心,甚至将他的恭敬心彻底地毁丧掉;如果缺少了一颗恭敬心,那么就会影响到他的信心与信念。佛陀进一步教导比丘们: “若无其信,便害正思惟;若无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无正念正智,便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槃。” 以上都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即“如果没有A,那么便会损害B;如果没有B,那么就损害C……”如此循环,最后的结果,便是无法证得涅槃之境,就会无法超脱轮回,永远流转于六道生死之中。 接下来,佛陀从正面予以阐述。即如果比丘有惭有愧,那么便会修习受恭敬之心,最终便会证得涅槃。这些关系同样可以表述为:“如果有A,那么便有B;如果有B,那么就C……”。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惭愧对于我们修习佛法的极端重要性。(09.02.20) 五、惭愧经(下)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主讲人员:舍利弗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舍梨子尊者也广说具惭愧心,乃至得证解脱、涅槃的真理,并用树作为譬喻。 这部《惭愧经》的下部,是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对于佛陀讲经内容的进一步发挥,即对比丘的惭愧重要性的深入认识。在这里,舍利弗用树来作比喻,把惭愧比喻成要棵树的树皮,若一棵大树的树皮被剥离掉了,那么这棵树再也无法正常生长、开花与结果,甚至连能否存活,都将难以保障。让我们看看舍利弗是如何看等这个问题的。舍利弗说: 反面:“犹如有树,若害外皮,则内皮不成;内皮不成,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皆不得成”;“当知比丘亦复如是,若无惭无愧,便害恭敬……若无解脱,便害涅槃”。 正面:“犹如有树,不害外皮,则内皮得成;内皮得成,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皆得成就”;“当知比丘亦复如是,若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解脱,便习涅槃”。 (09.02.20.)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其它法师讲《中阿含》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