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B1 二、支离弥梨经--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中阿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B1 二、支离弥梨经


 下载DOC文档  



二、支离弥梨经

  说法地点:竹林精舍

  主讲人员:大拘絺罗

  参加人员:质多罗象子比丘(象首舍利弗)及其亲朋好友、众比丘等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质多罗象子比丘(象首舍利弗),不等待他比丘说法完了,就争抢着说出自己的见解。又因不恭敬,不善观问上尊长老比丘,因此而被大拘絺罗诘责。可是其亲朋友,却为象子比丘多所回护。尊者就为其亲友说种种退失的法喻。后来,象子比丘果真舍戒还俗。   

  这部经典的经名叫《支离弥梨经》。什么叫“支离弥梨”呢?这倒是颇令人费解之事。但是纵览全经,我们看到了“支离弥梨虫”,“佛光大藏经”对其解释为“蟋蟀”。那么经名的“支离弥梨经”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蟋蟀经”呢?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本经为什么以蟋蟀为经名呢?按照我个人的想法,这其中必定是大有深意。

  纵观全经,其实它不单单是讲象子比丘个人的问题,而是要经中讲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就是比丘在未证道之前,应该如何与白衣(即俗家居士众)打交道。我们知道,比丘、比丘尼二众的披度出家,如果认为他们真正脱离了红尘,不仅不现实,而且也对自己的修行并没有实际性的帮助,因为佛法本身就根植于世间之中,释迦佛也是于此娑婆世间成就佛道,过去未来诸佛都是在此世间成道,故而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佛法,恰如觅兔角”。佛教的生存与兴旺发展,自然少不了众多的护法来前护持,否则寺院僧人连起码的吃饭或许都会成问题。护法当代有,在佛陀时代,也是同样存在的。比如说像摩揭陀、波斯匿、阿阇世等,都是有名的大护法。至于王公大臣、一般平民百姓都不同程度地扮演着护法的角色,更是司空见惯。那么,面对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的众多护法(白衣),作为出家的比丘,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也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而在这部《支离弥梨经》中,尊者大拘絺罗给了我们一个标准的答案。那么这个答案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着经文的节奏,一步步往下看。

  故事发生时间在一天的午饭之后,地点在竹林精舍。从经中可以得知,佛陀虽然行止于竹林精舍,但是此次讨论会他并没有参加,而是由弟子们自由谈论,最后由听闻弟子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并经过佛陀的印证。

  今天大家在讨论一些问题,就是大众比丘把佛陀之前的一些开示进行了归纳,比如说一些可以归入法类,一些可以归入律类。在如何归属的问题上,弟子们当然也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与主张,这本来很正常。我们知道,在原始佛教僧团内,民主气氛很深厚,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但是,这里面也有个规矩,就是不靠谱的胡话八道或奇谈怪论还是不说为好,因为佛陀一贯反对讲些无益于修持的无聊话,大家修行时间都很宝贵,没有人愿意听闻那些花边新闻或马路消息。另外,大家在发言时,要有个先后顺序,一个一个地发言。如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像一群麻雀那样叽叽喳喳,那就会像开了锅似的一团糟,最后根本无法统一意见。经中的反面典型象子比丘,就明显地破坏了这些规矩。

  那么这个象子比丘是如何破坏规矩的呢?经中说他最喜欢插嘴,不管合宜不合宜,他想说就说,不待别人说完,立马将人家的话打断,就发表自己的看法。经中说他“于其中间竞有所说,不待诸比丘说法讫竟”,实际上这种人我们现实生活中往往会碰到,我们往往会说这种人“缺乏教养”。而更要命的是,象子比丘还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发言都是金玉良言,传世经典,他的话都是对的,而别人的任何发言都不及他万一,因此他“又不以恭敬、不以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就是对老前辈蛮不在乎,根本不把这些老一辈放在眼里当回事。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老比丘一见象子比丘如此得意忘形,只好沉默不语,转而修习禅定了。

  如此看来,这个象子比丘其实是非常令人讨厌的。后来,大拘絺罗尊者(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就挺身而出,开口质问象子比丘:“贤者!当知众多比丘说此法、律,此佛教时,汝莫于中竞所说!若诸比丘所说讫已,然后可说。汝当以恭敬、当以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莫不恭敬、莫不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大拘絺罗的话讲得很明白,你象子比后不要随意打断人家的话,自己抢着发言;你对上尊长老比丘要恭敬,不要目空一切。等别人说完了,你再发言,也是不迟的,为什么当别人讲到一半时,就毫不知趣地打断人家的发言呢?

  故事发展到此处,我们似乎只是觉得象子比丘这个人很是自以为是,缺乏教养而已,只要象子比丘低头认个错,似乎也就可以结束了,与护法弟子好像全无瓜葛。但实际情形又是如何的呢?经中接着说,“尔时,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悉在众中”。这个“诸亲朋友”,其中成分很是复杂,其中有比丘,而更多的则是居家白衣。由此可见,当时讲堂之上不仅有比丘众,还有相当数量的白衣暂居其中亲近佛法。这些“诸亲朋友”,很可能就是象子比丘的皈依弟子,或者与象子比丘的私交相当好。他们一见到象子比丘被大拘絺罗呵责了,就立马站起来向大拘絺罗尊者发难:“贤者大拘絺罗!汝莫大责数质多罗象子比丘!所以者何?质多罗象子比丘戒德多闻,似如懈怠,然不贡高。贤者大拘絺罗!质多罗象子比丘,诸比丘随所为时而能佐助。”

  我们通过象子比丘“诸亲朋友”的这段话,就可以看出他们这些人纯粹是感情用事,根本就不问是非皂白了。象子比丘明明是错的,他们却对象子比丘大加称叹,还说他是“戒德多闻”,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懈怠,然而并不贡高我慢。甚至他们还进一步颠倒是非,说象子比丘的插嘴乱说是能够“佐助”那些比丘的发言。看到这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了。这些白衣们明明知道象子比丘做得不对,却一个劲地替象子比丘说好话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群党以及有关不讲原则的所谓“私交”的问题了。时至今日,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佛教论坛上,那些居士们为了维护各自皈依师父的声誉,结果导致双方对骂,甚或不惜捏造事实,颠倒黑白,令局外人着实惊骇不已!

  我在这里用“私交”二字,可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我是指为了所在小团体的一己私利,刻意模糊是非,不讲原则的私人感情。这个象子比丘很会伪装,当他在佛陀以及诸上尊长者都在场时,装得很讲因果,很讲修持,知道可惭可愧。但是背地里,却把这一切都抛在脑后,私自跑到白衣家里,在那里与白衣们大搞私人感情,“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就是海阔天空大肆吹嘘自己,并与白衣相互开起了一些无聊下作的玩笑,相互戏弄对方。一句话,就是与白衣同流合污,打得火热。如此一来,,道心自然就会退化,导致欲心膨胀,身心俱热。如此一来,哪有心思去用功办道?时间久了,自然就会“舍戒罢道”,还俗去了。

  在谈起这个问题时,大拘絺罗作了一个譬喻:一头牛闯入别人家的田里,然后大肆糟塌庄稼。主人赶后,牵着牛鼻子将牛拉入圈中,并加固圈栏。后来牛人逢人便说:“我家的牛从此以后不再会跑到你们家的田里去了。”这种话能不能信呢?当然不能信的,因为圈栏是死的,而牛是活的。牛可能会挣脱缰绳,可能会撞破圈栏,也有可能会趁机溜出。一旦牛跑出来了,谁能保证它再也不会为害庄稼?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界定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界定法师讲长阿含     

界定法师讲杂阿含     


其它法师讲《中阿含》

宽运法师讲中阿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