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界定法师所有开示-> 界定法师开示中阿含 |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E 五、水净梵志经 |
|
五、水净梵志经 说法地点:摩揭陀国尼连禅河岸边的苦行林 参加人员:好首水净梵志、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由于水净梵志而告诉诸比丘:有二十一秽(烦恼)污于心的,就必至于恶处,而生地狱中;如不秽污于心,就必至于善处,而生于天上。并为梵志说用善法净洗之偈。梵志听后,有所解,而心大欢喜,并终身皈依三宝。 首先,这部经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即佛陀在说这部经时,是“初成道时”呢?还是成道许多年以后,又故地重游呢?如果说是初成道时,实际上佛陀并没有在尼连禅河边居住多久,因为他成道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去度化他未成道前的外道导师。后来听说导师已经过世了,于是就到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因此以我个人看来,佛陀在宣说这部《水净梵志经》时,应是佛陀成道数年以后的事情。或许佛陀对他成道之地很有感情,加之此处的环境很适宜修行办道,于是就带着弟子们故地重游,让弟子们领略一下当时成道时的修行氛围。 这部经的中心议题,就是“二十一秽”。此“二十一秽”的主要内容是: (1)邪见心秽;(2)非法欲心秽;(3)恶贪心秽;(4)邪法心秽;(5)贪心秽;(6)恚心秽;(7)睡眠心秽;(8)掉悔心秽;(9)疑惑心秽;(10)瞋缠心秽;(11)不语结心秽;(12)悭心秽;(13)嫉心秽;(14)欺诳心秽;(15)谀谄心秽;(16)无惭心秽;(17)无愧心秽;(18)慢心秽;(19)大慢心秽;(20)骄傲心秽;(21)放逸心秽。 如果我们将这二十一种污秽(烦恼)进行分析后便可得知,它们基本上都是属于“意业”的范畴,通俗地说,就是“心术不正”的代名词——即没有精力放在用功办道上,而是放在了贪瞋痴慢疑等众多邪法之上。实际上,凡是涉及到思想意识领域内的问题,是最难纠正根除的。比如说,我们可以要求一个人不做坏事,不讲坏话,但是如何做到让一个人不动坏心思呢?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一副翩翩君子风度,可心底下尽是动些乱七八糟的歪脑筋。因此,身口二业比较好治理,而心念却是最难防治。从三业的果报角度来讲,意念所产生的后果最为严重;尤其是正处于修行道路上的善知识,更是不能轻动妄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心”比“修行”更为要紧,更为究竟。佛陀对于“二十一秽”的观点是:“若有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由此可见,我们的心灵世界一旦遭受了污染,所引起的后果将是十分地可怕。 为了更好地说明“二十秽”的严重性,佛陀列举了一个譬喻:就好像一个人,拿了一件垢腻无比的衣服请染房帮忙染色——由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在佛陀生活的年代,染衣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是商业产业链中的一部分。染房在染衣之前,总是要把欲染的衣服清洗一遍,待晒干后再染上顾客需要的颜色。因为这件待染之衣本来就污秽不堪,即使染房想用一切办法,这件染衣再也无法彻底洗干净,因为“此污衣故有秽色”——因为在清洗之前就已经污秽不堪,那些污渍岂是一两次清洗所能洗抹掉的? 与此相反,“若有此二十一秽不污心者,必至善处,生于天上”。佛陀在此再作一喻:“犹如白净波罗柰衣持与染家,彼染家得”,然后进行清洗,“然此白净波罗柰衣本已净而复净”,这件衣服本来就是干净的,如果再采取,进一步进行去污处理,那么将是净上加净。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有的人有时会套用六祖大师的话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说我们的佛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比的,哪里有什么尘埃去蒙蔽它呢?这话对不对?当然是对的。但是对于这句话,要分析对待。比如说,“迷”与“觉”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之所以“迷”,因为我们没有把真实的自我给找到;之所以“觉”,是因为我们把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认清了,搞清楚了。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慧能大师这两句话呢?若从凡夫的立场上讲,烦恼就是烦恼,觉悟就是觉悟,根本就是两回事。“本来无一物”从终极真理上讲,无疑是极其正确的;但是若从尚处于迷茫中的我们来讲,根本就无法领会其中的奥义。在凡夫阶段,对不起,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修去证悟,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可以走,故而也只能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别无选择。 从烦恼与佛性的各自属性来说,它们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对立的角度上讲,烦烦恼与佛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精神层面,它们泾渭分别,各自独立地存在着,可以说毫不相干,这就是“本来无一物”的别种注解;而从统一的角度上讲,它们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烦恼是相对于佛性而言,离开烦恼去谈佛性,或者离开佛性去谈烦恼,都是毫无意义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依存,互为参照。灭除了烦恼,佛性自然显现;而我们之所以不见佛性,正是由于烦恼的层层包裹,被烦恼所束缚的缘故。其实,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如何处理烦恼的问题。因此佛陀在经中说,如果我们的“心”被烦恼所污秽所包围而无力自拔,那么我们必堕生恶处;相反,如果我们没有把烦恼当成一回事,我们的“心”根本就没有烦恼留存的空间,不为烦恼所染污,那么何来烦恼一说?能够达到这样的心境,自然是“本来无一物”,我们命终之后,自然是“必至善处,生于天上”。 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事项是,我们现在时常推崇“顿悟”,而忽略了“渐悟”;尊崇大乘,而忽略了小乘。我们在原始佛教的经典中,往往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修持的境界中,无论你修到何种境界,证得何种果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我们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那就是慈、悲、喜、捨之“四无量心”,即四梵行。请见经文: 若知邪见是心秽者,知已便断……若知放逸是心秽者,知已便断,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果悲、喜,心与舍俱……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我们对于上述这段经文,若稍加思索,便会发现,四无量心既是一种高度“自利”的禅修境界,也是拔苦与乐的“利他”情怀。就是说,在小乘佛教看来,如果想获得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位,就必须要修证四无量心,否则修证的果位就不彻底不究竟,从而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解脱。从这个角度上讲,阿罗汉并不是狭义的小乘果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涵示了自利利他的大乘位次。所以,原始佛教的这种思想观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倾心关注的。 在经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部经中重申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一定要从内心里去除烦恼,除此以外,都无法把烦恼彻底地断灭。“洗浴内心,非浴外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个梵志却不明此理,他竟把佛陀的话理解为到河水里去好好地把身体上的污秽清洗干净。正因为如此,佛陀对好首梵志而说偈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是愚常游戏,不能净黑业。 好首何往泉,何义多水河,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 净者无垢秽,净者常说戒,净者清白业,常得清净行。 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真谛不妄语,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学,一切众生安,梵志何还家,家泉无所净。 梵志汝当学,净洗以善法,何须弊恶水,但去身体垢。 佛陀的观点是: 1、去河中沐浴,只是一种愚者所玩的游戏而已,对于洗除自身的罪业,毫无帮助; 2、纵然是河水清澈见底,对于恶业来说,也是于事无补; 3、持守戒律,奉行善法,能是真正的洗除罪业的洁净之水。 因此,《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此言为至理,真实不虚! (2009.05.14,于南海普陀山)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其它法师讲《中阿含》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