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 第二节 禅武——养身的少林寺--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印良法师所有开示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 第二节 禅武——养身的少林寺


 下载DOC文档  



第二节  禅武——养身的少林寺

  少林寺扬名海外与禅宗的不解之缘密不可分,少林寺落成三十多年后,(北魏孝昌三年),菩提达摩遵西天二十七代祖般若多罗之嘱,为将佛陀正法血脉传回中国,不辞艰辛,从南天竺国渡海来到东土,开始了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的广泛传播。
  每当我们说起禅宗时,往往会用一派“本地风光”来表达对禅宗的敬仰。佛教的文化渊源在印度,而禅宗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它的文化渊源在嵩山,在被誉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
  禅是“静虑”,佛教称安静地深思为禅定。达摩老祖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主张人人都具有佛性也就是“本性”,人人都先天地具有成佛的智慧“菩提”,人人都能够通过觉悟佛性而成为佛,尽管何时豁然大悟难以料定。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是因为对自身的本性没有觉悟。一旦“拨开迷雾见青天”,明心见性,自性就是佛,把佛变为举目常见的平常人。
  禅宗传到唐代,六祖惠能提出顿悟的主张,认为顿悟并不要求离开现实生活,“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提水砍柴无非妙道”,在日常劳动生活中都可以顿悟成佛。
  少林功夫便起源于僧人的日常生活。相传跋陀的弟子慧光十二岁时,能在井栏上反踢毽子五百下。在井栏上踢毽子是很危险的,功夫不到家就可能跌落井中。少林功夫的许多招式都是僧人们受日常劳作如挑水、扫地、打柴、烧火动作的启发加工提炼而成的。最高深的功夫其实也是最普通的功夫。
  少林寺巍峨耸立,郁郁葱葱。禅道养生的许多精髓皆源于此,不愧为“禅武”养身之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印良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