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宗教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各项硬件建设相配套,宗教文化建设事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宗教媒体,作为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窗口和弘扬优秀宗教文化的主要媒介,为宗教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当前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宗教媒体也承担着不容忽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厘清新形势下宗教媒体的社会定位和责任,是宗教媒体必须面对的时代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向宗教提出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宗教媒体的性质
在探讨和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问题的性质。要厘清当代宗教媒体的社会定位和责任,首先就要清楚明晰宗教媒体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及其功能和作用,这是探讨这一问题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在当代社会,尽管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但人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甚至是自己周围的状况,往往都不会很清楚地知晓,而常常通过间接的途径才能感知。于是作为公共信息的传播者——媒体,在当代社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了解社会各个领域、各种信息的载体和平台。媒体代替了个体发挥着对现实进行定义的功能,在我国,媒体担当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各种媒体依照自己创办的宗旨参与社会生活,为当代社会社会成员个体、群体、群体与个体相互间行为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媒体一般根据时代划分为传统媒体和当代媒体。目前还没有关于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比较明确的定义,只有大概的界定,习惯上将计算机出现之前的报刊、书籍、声音、图片、图像、广播、电影、电视等界定为传统媒体,把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媒体为中心的媒体界定为现代媒体。
宗教处于大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宗教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和复杂。作为一个民族的信仰体系和精神支柱,或是一种政治力量,宗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注意处理好与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关系;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宗教负载着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追求;作为大众了解社会、释解人生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宗教需要对社会热点或敏感的问题做出合情的解释,需要对人类意识最深层的问题给出合理的答案,在当今社会,由于物质世界的不断发展,精神上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宗教宣倡的积极的精神理念和教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有益补充。尤为重要和值得注意的是,宗教还具有强大的价值整合功能,能使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有着不同利益需求、有着多种社会角色的个人和团体能够在一个社会中生活,这种价值整合甚至可以超越时代。因而,当代社会宗教被媒体日益关注,宗教媒体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都在逐渐加强对宗教的报道和宣传。同时随着媒体在当代社会日益广泛和社会、大众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也导致了宗教和媒体之间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宗教领域内部也有自己的媒体传播阵地,通过宗教媒体的正确宣传,能够使更多的人因为宗教的精神教导而受益,宗教也可通过社会媒体传播自己的宗教思想和习俗,使宗教作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得以传承下去。因而宗教媒体既如大众媒体一样,承担一般媒体的功能,又具有宗教的特殊性,必须承担宗教的功能。在人类发展的任何时代,宗教都与社会、与人息息相关。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宗教在一切社会形态,一切国家和民族中长期存在。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优秀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当代社会更是努力发掘有益的思想资源和道德规范,为社会纾难,为政府分忧,在追求和平、促进和谐、化解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宗教媒体应该努力将这些功能和作用介绍给大众,做好宗教和社会、大众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当代社会宗教媒体的划分,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由大众媒体,或者是从非宗教角度办的宗教版面,报道一般集中在宗教新闻或涉及宗教题材的报道,受众面广,如凤凰卫视有大量的宗教类节目,主要是宣扬佛教;另一类是由宗教力量,或者是从宗教角度办的各种代表宗教信仰的媒体,内容除了宗教界的新闻信息报道之外,多是关于教理教义的阐释和宗教的传道布道,受众面相对狭小。本文只针对从宗教角度办的宗教媒体展开讨论。
二、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
清楚了宗教媒体的性质,宗教媒体在工作中还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慌乱和失衡。定位是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宗教媒体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受众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发行定位等等,每一个环节对于媒体总体定位与发展都很关键,只有力求一一做到准确、适度,才可能产生和发挥出最佳效果。而且还要清楚定位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不能固守成规,给未来的道路设置障碍。宗教作为社会实体存在于社会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活动、宗教院校、宗教财产以及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等等,必然要产生涉及公众利益的关系或行为。宗教媒体作为宗教视域的信息传播者,自然应该围绕宗教的社会关系和行为展开工作。随着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和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性的加大,宗教媒体的各方面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各类社会群体的需求,下文主要聚焦受众对象、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的定位来解释这个问题。
传统的宗教媒体主要是宗教内部出版物,以资料的形式在宗教界流通。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从国家法律对宗教刊物的发行范围进行了规定,也就是说,专门的宗教刊物不能跟大众媒体一样进入社会流通,而主要在宗教领域内部,以各宗教的教职人员、研究人员和信徒为主要读者。随着中国社会当代化进程的加剧,一方面,宗教界内部的有识之士在努力使宗教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尽可能地成为社会前进的积极力量,宗教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逐渐提高了宗教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当代市民的宗教需求也逐渐转向由宗教组织提供的专门服务。当代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使宗教刊物既要把民族宗教届人士作为服务对象,同时还要考虑国内国际其它阶层读者的阅读需求。以玉佛寺的《觉群》杂志为例。《觉群》创刊于2000年9月,初为季刊,2005年6月改为双月刊,2008年1月改为中英文合刊。内容根据读者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办刊至今,不断有读者致电或来信要求寄发刊物,国内外人士各个阶层都有,发行量逐年增加,而且在未来还会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读者的需要发生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现代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份量越来越重,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传统宗教媒体同样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如今弘扬宗教文化,不但要懂得用传统的方式传播宗教文化,更要善于运用现代媒体来培育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品格。但是宗教媒体在信息传播方式的取舍上不能喜新厌旧、顾此失彼。传统宗教媒体历史悠久,在信息传播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大量的、稳定的群体支持。如许多宗教刊物,是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思想重要的、关键的资料。而现代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和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它的便利、快捷、多重效果更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不少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如信息的完整性缺乏,真实客观性受到质疑,质量也很难保证等等。事实上,各种宗教媒体各有其特定的特点和功效,要想发挥它们各自的最大功能,就必须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各做其事,各尽其能,达到效果的最优化,而不去分别它们究竟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媒体。传统传播方式要实现向当代的转型,以如法、合理为转型和取舍的标准。玉佛寺弘一图书馆就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链接手段,实现传统的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共享。很多宗教媒体也将期刊内容录入网页,供更多的读者浏览,或者摆脱“助印”的层次,开发宗教媒体的多种形式,如制作系列高质量的宗教音乐。现代传播方式要吸取传统的合理和优势的地方,将传统传播方式中适合当代社会环境和思潮的部分吸收过来,现在各大宗教及道场大部分都建有自己的宗教网站,利用现代技术弘传宗教文化,报道教界活动的同时,也不忘创办各类期刊杂志,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与外界沟通。总之,社会在日益发展,科技在不断创新,当代宗教媒体需要以新思维与创新模式,因应大众实际需求,透过各种方式将宗教带进人群、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另外,宗教媒体不同于商业机构,其形式的推出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着重宗教文化与教育的宣导,以服务利益大众,提升社会伦理道德为创设宗旨。宗教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宗教文化根基的标识和符号象征,它的宣传、报道代表着宗教的形象,是公众心目中神圣、崇高与美好的集中地。因此凡是宗教媒体涉及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做出最严格的审核和把关,绝对不能牵涉到商业运作中。当代社会由于分工很细,不少工作需要交给专门的商业机构去做,宗教媒体还要注意处理好与商业合作的关系。
三、当代宗教媒体的责任
所谓责任,是指有关主体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社会行为规范。责任的内容和范围的确定以一定的社会主体所处的一定社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趋向为基础,每一项责任的背后都包含着该社会组织的价值判断和其时代烙印。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变,各社会组织的价值趋向在发生变化,责任作为其行为规范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
一个有价值的媒体,一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职责和准则。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10月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指出,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他强调,当今社会,“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给我们宗教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当代社会,随着多种宗教将服务社会、利益人类定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宗教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众对宗教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强。宗教媒体承载着国家、民众对宗教的信任和期待,是宗教和社会沟通的媒介,基于有这样的社会关系,当然地要承担与社会关系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当代宗教媒体存在的前提和立足的根基,也只有勇于担当和承担了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这个宗教媒体才是有价值的。
1.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增加了媒体宣传的难度,更加考验着宗教媒体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在这个利益多元的社会,要在完成信息传播任务的同时,提高宗教媒体的公信力,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从宗教媒体的特殊性来说,宗教问题的宣传涉及多方面复杂的因素,尤其是群众关心的敏感话题较多,媒体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法律意识,既不能损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又需要时刻提高警惕,防止出现疏漏,被反动势力或不法分子利用。第二,从国家对宗教的政策来看,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重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党章总纲也提出:“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专门指出,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宗教、宗教界、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宗教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宗教媒体角度来说,对于处于如此重要地位的宗教领域的问题如果宣传不力,则辜负了党、国家和人民寄予的期望。第三、从宗教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宗教只有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为社会所容纳,进而得到社会的尊重。这几点总起来说,在中国现阶段,宗教媒体的宣传和活动必须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适应”,就是宗教媒体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必须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为。
2. 要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宗教在历史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以信仰的形式负载着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追求。不仅可以为个人生活提供意义,而且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而宗教作为一种精神资源,过去和现在总是被怀有不同目标的人们所利用。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当代社会,人们不得不依靠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即便这些信息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缺实。只要是有关宗教问题的,宗教媒体就是大众了解问题通常去参阅和信赖的对象,关系着大众对宗教,对现实和宗教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因此,当代中国宗教媒体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响应党和政府利国利民的各项政策, 积极发掘宗教教理教义中与之相融相合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舆论调控能力,利用舆论平台,凝聚社会共识,主动参与,引导受众了解政策的思路、举措、行动方案和途径,并将价值导向贯彻到具体行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 要为信众提供宗教信仰的正确引导
如前所述,宗教有可能在稳固社会、凝聚人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有可能成为恐怖主义等反动势力和各种犯罪的导火线。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常常纠结在一起,以极其严重的程度危及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信徒如果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在共同的宗教信仰基础上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意识,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坚不可摧。反之,如果正信不具足,道心散乱,反动势力往往就会利用信众的不够清楚和不够坚定的信仰,采取删改教义、散布反动言论等手段,煽动宗教狂热,挑拨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非法宗教组织、偷运和散发非法出版物、给予经济支持等途径,诈骗群众钱财,损害民众特别是部分信徒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扰乱社会治安,制造宗教矛盾,甚至引发武装冲突,常常导致某些国家和地区局势的动荡不安。
面对此类复杂的局势,宗教媒体首先要坚固自己的阵地,不给反动势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更重要的是,还要为信众提供宗教信仰的正确引导,加强信众自身正信的力量,以抵抗各种风险。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引导宗教信众正确处理个人信仰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充分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对于关系民族团结的焦点问题要多释疑解惑、平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引导信众正确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和热点、焦点事件,用理性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把信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到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自觉行动上来。杜绝宗教矛盾及与宗教有关的,危害国家人民安全利益的事件的发生。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多元化特色。在宗教多元存在的格局下,如何满足不同信仰的需求,同时又避免信仰冲突,和谐共处,这也是宗教媒体面临的复杂问题。
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宗教媒体明确定位、理清思路、落实责任,努力探索出一条宗教媒体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是现阶段宗教媒体应该完成的重要任务,这必定会为将来自身建设和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有助于为世界和平、民族和谐、人民幸福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