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师:出离心之浅谈(释海宣)--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其它法师所有开示



 其它法师:出离心之浅谈(释海宣)


 下载DOC文档  



出离心之浅谈

编辑:释海宣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重在论述修行基础——出离心。文中先从重要性说明出离心是修学的基石;接着从方法上浅谈生起出离心的主要方便;最后论述了出离心的生起相貌,及其所带来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出离轮回苦业果不虚暇满难得
  作者简介:释海宣,闽南佛学院2009年本科毕业生。

  佛法博大精深,经典浩如烟海。初学者往往于理上不知圆融,于相上不明循次,所以经常会不自然地感发汪洋之叹。加之今日佛教又偏于强调菩萨道的入世精神,于是主张以人为主的“人间佛教”逐渐地趋于世俗化,这一切都是因为不能明确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解脱生死苦海。初心不坚,行上自然不稳。所以学僧觉得有必要对出离心做一个系统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为了巩固自己的修学基础。

  一、出离心的定义

  出离,为超出脱离之意。指超出三界之牢狱,脱离惑业之系缚。亦即超脱生死轮回,成办佛道,达成解脱之境。因此,可以将出离就有境与对镜两方面来说:就有境言,指心中生起坚定的要出离轮回之心;若从对镜来说,则指四谛中的灭谛。灭谛具灭尽妙离等四行相,其中离者,以出离一切有为法故,因此出离又指永断一切烦恼。《瑜伽师地论》中云:“复次能超恚等诸过失故,名为出离。”〔1〕又《佛地经论》五曰:“言出离者,即是涅槃。”〔2〕可见有境是从因中说,而对镜是约果位上来说。若就二字从因果上说,“出”是指对整个轮回产生反感,而“离”则是在此基础上希求解脱。由此可知“出离心”就是指希求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的心态。亦即由对世间无常和痛苦的深刻体会,而对三界轮回产生强烈的厌离,并要求从中解脱的意愿。这是在彻底认识轮回世界本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危机感和厌离思想,而不是那些厌离人生,希求天福的相似出离心。因此出离心不只是一分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更是一种正知苦乐的智慧。

  又真正的出离包括两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是指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则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种种凡夫心。所以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其实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凡夫心。所以我们不是不能接受一切东西,而是一定要有随时准备放下的心态。万法无常而不可执,为我们所用,却不为我们所有,所以不是从表面舍弃,而是要从内心真正舍弃对它的贪著,这就是出离心。

  二、出离心的重要性

  由上已知,真正的出离心是要出离我们的贪执心。而众所周知,贪执是苦的本质,轮回的根源,因此出离心的具足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出离心是入道之基

  《念住经》云:“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受饥饿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3〕依佛法谛观世间,唯是一大纯苦聚,而众生生息其中,六道流转,以苦为乐,不知出离,世尊称为“可怜悯者”。所以佛陀出世,说法度生,目的就在唤醒世人认识这痛苦世间的真相,并进而求以解决,这也是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

  然而一般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贪习,对于三有轮回中暂时的安乐有着强烈的希求。虽然遇到痛苦也会苦恼,但他觉得轮回里也不是全然不好,就好比他虽不愿意堕三恶道,但他还希望做人或天人,认为轮回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以及世间的圆满(健康、长寿等)就是幸福乐园。如果将这种迷惑于表面现象产生的错觉、幻觉作为真实可靠的东西进行执著地追求,一旦陷入这贪爱迷恋中,就会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以至感受无量难忍的苦痛。这种以虚当实的贪恋执著意识本身就是生命难以打开的枷锁,而打开思想感情的枷锁就是一种解脱。所以凡是希望获得超出苦海之究竟安乐者,首先应当寻求殊胜稳固的出离心,也就是一种彻底的出世心愿。所谓“彻底”就是没有丝毫的留恋,因为贪执本身就是束缚,会让我们于生死轮回中不得解脱机会。实际上,出离心若能发得真切猛利,解脱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出离心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是对无明烦恼的出离,更是对生死惑业的出离。如果出离意愿至强至坚,对世间就不会再有所贪恋,如此一来,建立于执著之上的烦恼也就会随之松动,土崩瓦解。所以出离心是对治贪欲心的,二者是相违相克。如果还存有一丝追求现实圆满的念头,那么在此动机下所做的一切善行等都入不了佛法的正道,只能成为世间善法,仍为轮回之因,与解脱无关。所以出离心是原始佛教中最基本的教法,也是修习大乘和金刚乘必须具备的基础,因为只有出离心才能让我们导向正确的修行。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曾说过:“学佛者,若不具足佛教中最基本的理论,则修行如同于冰地上造高楼。冰一融化,楼房即刻倒塌,如此出离心若不具足,学佛也无意义。”所以萨迦派的四句离执口诀中就提到若执著此生非行者,都在告诉我们出离心是皈依修持佛道的第一要素和根本大法。

  昔有世尊之堂弟难陀,贪恋其妻不欲出家行道,世尊将其方便引入正法之门。彼虽出家,然不学所学之行,起心欲遁,世尊以神通力引其至雪山。此处住一老盲雌猴,示彼问曰:“此猴与汝妻芬陀日迦孰美?”答曰:“百千之分亦不及一,我妻为美。”世尊又将其引至天界,世尊退坐一边,告言:“汝自往观。”彼见一切天子各住自宫,众多天女围绕娱戏,享受不可思议安乐受用而住。独有一宫,住多天女,然无天子,以因问女,答曰:“于人境中有世尊之堂弟难陀,于世守戒,从彼处死后,当生天界,此即其宫。”难陀听后喜乐往返,至世尊前,世尊问曰:“诸天女与汝妻孰美?”答曰:“诸天女较我妻为美,其差别如同前面老盲猴与我妻芬陀日迦之别。”难陀回人境后,为欲将来享受天乐,故真实持戒而住。世尊遂告诸比丘言:“难陀乃为欲生天界而出家,汝等乃以涅槃之意乐而出家,所趣异等,是故汝等与难陀勿得议事相处,来勿与语,勿坐一座。”诸比丘众皆依教奉行,时彼难陀极生苦恼,作如是念:诸比丘虽皆舍我,然阿难陀乃我之弟,或当愍我。乃至阿难陀前,彼亦离座而去,遂问其因,告以世尊所说诸事,难陀于此忧苦煎迫。尔时世尊复来问言:“难陀汝欲往见地狱否?”答曰:“欲见”,乃以神通力引其至地狱处所,皆有无量众生在受各种痛苦。唯有一处有一空镬,其中火焰熊熊炽燃,众多狱卒围绕而住,遂问其原因:“何故镬中无余有情?”答曰:“人境中有世尊之堂弟难陀,希求天乐守护戒律,当生天境享乐,善果即尽当生彼地狱处受无量痛苦。”难陀听后,惊惧而返。从此以后,难陀彻底断除了欲享天乐的贪著心,并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为超离三界轮回而持戒修行,据悉难陀成为以持戒为首要的清净比丘。因此可知出离心是三学之根本,依出离心而清净持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生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是极为殊胜重要的。

  出离心不但是修法的动机,更是修行的动力。如果没有出离心,就无法断除贪求三界乐的轮回根本,众生也就无法解脱生死苦海。唯有真正知苦后,才会主动希求解脱。所以有人将出离心喻为“火箭推进器”、“苦海的救生船”、“彼岸世界的入口”。因此,也可以说出离心是世出世间法分界线的标准。只要一天不具足出离心,就不能算是真正入了佛法之门,一切所作也就不能算是清净行持。

  (二)出离心是菩提心之基

  出离心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但依此根本却有两种发展情况:一是强烈的个人出离,只追求个人涅槃,这属于趣寂声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乘”;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发起菩提心,这是大乘菩萨之心。

  何谓菩提心?即成就佛道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它是衡量大乘行者的标准,更是成佛的不共因。所以,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将无上菩提心比作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正如《华严经》中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4〕可见,佛果的无上菩提正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所以真佛子者,应当发起菩提心,正如佛在《法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上说:“若有众生乐出离,应当发起菩提心。”〔5〕

  又如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所讲的,我们希望能获得安乐远离痛苦,就因为我们本具的心性如此,所以我们都可以成佛。因此大乘菩提心是建基于不忍见众生轮回苦的圆满悲心。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对轮回苦生起厌离,是不可能对众生生起悲心的。所以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是不能生起的,即使生起了也不稳固,不具足菩提心的所有法相。因为菩提心所具的无住、无所得是与出离心相应的。所以,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一定是以出离心为基础。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学佛者对于依出离心生起菩提心的修学次第存在着很多误区。有的误将出离心等同于“小乘”概念,这是不对的。出离心是求解脱的心,而大小乘的区别在于小乘专尚一己的解脱,所以看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而大乘想要一己获得解脱的同时,更希望一切众生获得解脱。因此出离心并没错,错的是小乘行者没有依此发起菩提心。但更有些自许大乘行者认为出离心是断烦恼、了生死,而大乘行者是不断烦恼、不了生死。所以,他们一听到出离心就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态度。殊不知大乘行者并不是不断烦恼、不了生死,只是为了留惑润生,在生死中实践菩萨大悲普度的宏愿,而决不会再愚昧地热熏增上烦恼,积集生死的染缘。相反的,这种不屑于修小乘行的行为,正是熏积生死流转的杂染法。因此,如果不知道辨识菩萨不断烦恼,但也不熏积烦恼的道理,结果只会导致言越高而行越卑,原因就在于不知学佛是以解脱为理想为目的。又如果没有出离心,那便是恋世的心,贪著的心,更是一种含藏慢心、狂心的英雄主义。所以没有出离心为基础的,绝不会是自觉觉他的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明确指出:“三士道”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必经次第。所谓三士道即下、中、上三士道。虽然各道都有方便施设其各自的相应法门,但就整个菩提道而言,都不过是佛道的一部分。只因缓急浅深、难易的不同,才方便分出次第。上士道固然高,但如果没有中下士道为根基,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好比三层大楼,如果没有初层、二层,是绝不会有第三层的,但或许只有初层或二层,而没有第三层,断不会只有第三层,却没有前二层的理由。修学佛法也是如此,高深的境界是从浅近的境界逐步增进累积而来的。利根者,依照浅深次第修学,决不会以五戒十善等人天善心或个人的解脱涅槃为满足,一定会再向上努力,所以次第不会枉废光阴,只会圆满进取。而钝根者,可以依次第从浅处开始入道修学,不会因起点太高而无法契入,更不会因妄想空中楼阁而导致远大处、近小处利益皆失。修学佛法固应志其大者,但决不能忽略进修上的实际情形。如世间一般事业尚且无不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而逐渐扩展起来的,何况是进修无上甚深的佛法,如何能不依渐次而修习!

  三、生起出离心的方法

  至此可知,出离心不但是解脱道的入门,更是菩萨道的基石,因此具备出离心便成了初学者的当务之急。那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生起出离心呢?以下就试着从几点加以浅谈。

  (一)正见轮回苦

  出离心不仅仅只是一种希求离苦得乐的意愿,更是内在的一种理念,所以需要通过理性、逻辑的思维去观察。也只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世间的苦厄和产生苦的根源,正知苦的内涵,才有可能相应地生起无伪出离心。

  在佛法思想体系中,不同于一般世人所认为的众生之死如灯之灭,相反地认为死亡是新生命的开端。然而生命又非只局限在人间世界再生,这种人类正在经历的生命形式,只是无尽轮回中的一种生命形式。佛法认为生命可统括为六类形式,称之为六道轮回,在人间的转生,只不过是六种生命方式中一种。过去生中人们无数次地在六道中死此生彼,如果不解脱今生终结后,又势必将再度投生于六道中的一道。没有智慧,轮回就是封闭式的。所以有古德将轮回比作井中不断转动的水车、封闭瓶中不停飞舞的蜜蜂。说明无论因善业生三善道还是因恶业堕三恶道,终在轮回樊笼中,不得出离。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6〕《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四中更详细地说:“苦轮海者,苦通三界,谓三苦也。依苦乐舍,立为苦故,往返不息,回转如轮,升沉出没,深大如海。”〔7〕三界者,为六道众生生死往来处的总称。言三苦,以三界不出三苦故即苦苦、坏苦、行苦。谓苦苦,以苦事之成而生恼者;坏苦指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行苦者,以行者迁流无常而生苦恼是也。三恶趣中众苦充满,恒时感受苦苦;欲界诸人众,苦乐无常,即使有乐也会成为变苦;天界诸众,虽长时受乐,但终有尽时,其快乐的本身就是一种行苦。因此在轮回中无论随生何处,皆为痛苦之性,犹如火坑,所以应当断除贪欲之心,精勤于解脱道。

  又如《阿毗达摩俱舍论》中云:“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颂曰:‘苦由三苦合,如所应一切,可意非可意,余有漏行法。’”〔8〕就有漏法非可意的苦受之行言,其体性为苦,所以苦受是苦;就可意的乐受之行而言,坏时感苦,故乐受亦不离苦;就非可意非不可意的舍受之行而言,也不免生死迁流。圣者观之,生苦怖心,所以舍受亦是苦,由此三苦之相观之,得知一切有漏之法皆为苦。是故《成实论》中亦云:“又此三受皆苦谛摄。”〔9〕又如《法华经》中所说:“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10〕可见是以三苦含盖一切诸苦,若加以细分别,则有五苦、八苦、无量诸苦。如地狱众生虽然寿量极长,但却长劫遭受极冷极热的煎熬及种种难以忍受的地狱酷刑;饿鬼众生恒受饥渴、恐惧等苦,长劫难得一滴水或一口饭食;畜生道众生不但愚昧无知,且常受被劳役、猎杀、互啖等痛苦;人道有情虽没有前三恶道之巨苦,但也恒时不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等诸苦,所以也无安乐可言;阿修罗道虽有天福,但因瞋心主宰,常受着斗争之苦;天界众生虽有极大福乐,极长寿命,但因散乱度日,不知修持正法,福尽自有下堕之苦。所以弥勒菩萨说:“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11〕

  然而众生却常误执“搔痒出血”等微细痛苦为乐,不知相对的快乐实在是蕴含在绝对的痛苦中。执不可乐为乐,结果只能是痛苦。正如《成实论》中所云:“乐为苦门,以贪乐故,从三毒起不善业,堕地狱等受诸苦恼,当知皆以乐为根本。”〔12〕所以凡是贪欲轮回的众生,必常在流转而不得解脱。这也是为什么佛陀于四圣谛先宣苦谛,无非为令众生正知苦后,去欲离爱,趋向解脱。后来大乘佛教更从明外境缘起无自性上来断除心意识对外境的攀缘,从而苦乐双亡,得究竟法乐。这都说明贪执是轮回的根源、苦的本质,要出离解脱,就要先去除对轮回的贪执。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思维轮回中的种种痛苦,直至在心中生起定解。但思维时要注意两点:首先,不能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像看戏一样站在旁边看众生的各种苦,如果这样,是不会有太深感受的。而是要把自己观想为当下正受着这种痛苦的众生,这样观想不久就会产生恐惧感,此时则要作念:“仅仅观想就已让我惧怕,何况亲受?”其次,要对那些正受着痛苦的众生发起强烈悲心,并发愿:愿这些有情乃至自己皆早脱轮回。如此才是真发出离心,真发菩提心!

  (二)正信业果不失

  已知轮回种种过患,智者应当希求出离。应知无数的生死变幻皆非运气、天命或随机的偶然,而是由于过去所造善恶业缘才轮回各道。正如《百业经》中所说:“众生诸苦乐,佛说由业生,诸业亦种种,造各种众生,漂泊于轮回,业网乃极大。”〔13〕何谓业?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即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而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所以它是一种言行的造作,也是因缘果报的过程。由自我投射出自他,由自他相待产生种种造作,由此业力进一步稳固原先二元对立的幻觉,进而促使了自我在其中的种种贪瞋痴角色表演,便有了后面的复杂情节、插曲,以致自我完全深陷其中。这时,业创造了自我,自我更创造了业,这种周而复始,反复滋养让众生一直受苦的现象就是轮回。所以六道轮回,并不一定要等到此生业报体结束再投生到某一道,而是就某个业力状况中止,另一种业力状况生起的心境,当下就能体现六道之象。如愚痴感得畜生的果报,嫉妒感修罗果报等。所以业是一种行为和能量的延续,不只是“这是我的业”的结果而已,它既是因,也是缘和果,本身就是一种因果定律。如是造作,如是业力,只要没有另一种相反性质的针对业力来抵消它,因缘聚合时,必感如是果。所以《百业经》中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14〕因此若欲求解脱,就必要具备相反于性质的解脱业。

  要我们知道三有轮回诸过患都是由自心业力烦恼生,而烦恼之因就是非理作意,所以欲出轮回唯有如理作意。故《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三中有云:“若有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若无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若有不如理作意,而彼无明即可施设。若无不如理作意,无明亦复无所施设。”〔15〕所谓如理作意,即如于轮回之本质苦,这就是出离心。所以只有依于出离心,才有可能获得解脱之永恒乐。否则无论多少世间善法,终有享尽时。且众生无始以来所造恶业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就光今生今世,举止动念,便已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如果还不把握今生这难得稀有的暇满人身追求解脱,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随恶业再次轮回恶趣。一旦失去人身,要想再得到就不容易了。所谓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而解脱的机会又只有在人身,因为三恶道太苦,天趣太乐,唯有人道苦乐参半,才有可能生起出离心,所以人道是六道轮回转折的中间带!“依靠人身舟,渡过大苦海,此舟后难得,切莫愚痴眠”。

  (三)思人身无常

  人身难得如爪上土,但佛陀更告诉我们能获得佛法真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何谓能获得佛法真理的人?即是指具足八有暇十圆满的暇满人身。因为只有获得如此人身,才有可能依佛言教获得解脱。而如今我们由于往昔善业,幸得如意宝般的暇满人身,所以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利用,何况它又是随时可能会失去。

  首先,有生必有死。三界有情,不论君王还是乞丐,无论感生何处,一律平等,必死无疑,无一幸免。所以《解忧书》中云:“地上或人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16〕书中又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17〕《无常集》中更举出佛菩萨、声闻独觉都尚须舍此身,又何况诸庸夫?人生好比日出日落,日出时光很快照向对面,日落的阴影便像死魔王的影子般步步逼向我们。即使如百年之河也会迅速枯竭,生命这片浮云,时刻不停飘逝;无常大鬼顷刻不离左右。无论滴答的钟声,还是跳动的脉搏都在预示着我们正步向死亡。所以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纵使有百年寿命,月尽其年,日尽其月,昼夜尽日,六时再尽,总数本就有限,又只减无增,何能不死?可见人生好比赶赴刑场的死囚,好比少水池中喘息的小鱼,非常有限。然而在这有限的生命中,能利用来修学佛法的更是少之又少。就算人生百年,睡眠就要占去将近一半,剩一半中、前十年年幼无知,后十年衰老多病,单中间仅剩的二三十年,还要吃饭、作务、玩乐,所余时间实在寥寥无几,难道还不该珍惜分秒,为无尽的未来考虑吗?

  其次,死期不定。如果说我们能掌握死期,那么即使如上面所算只有几十年的修学时间,也仍然可以先享受几年,然后用最后几年来精进努力。然而事实并非这般,我们根本无法预知死期。多少年青人在满怀壮志时就英年早逝,甚至有些在襁褓中便夭折了。试问有谁能肯定自己明天一定活着?《因缘品》中云:“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18〕龙树菩萨也说:“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真稀奇。”〔19〕命系呼吸间,实如旷野上之残烛,东南西北临风,复加暴风雨,岌岌可危,细细思量,人命不过如此!所以阿阇梨圣天(圣提婆)说:“死缘极众多,生缘极稀少,彼亦成死缘。”〔20〕能令我们丧命的因素如水、火、毒、兽等比比都是,而能促进我们的生缘却微乎其微,甚至生缘中自足所需衣食等也都可能成为死缘。如体内的气血、阴阳和精神因素,本来是生命之源,但一旦失去平衡,都可能变为死因;饮食男女本为养生,却也能致病致死。人生活在大地上离不开水、火、空气,但地震、水火、风灾、气候变化,却一一是人类生存的威胁。可见人命之脆弱,生命不过一口气,今日不知明日事,上床别了下床鞋,这样不争的无常事实,如何能不恒提正念?所谓自古有言“莫等老来方修道,孤坟多是少年人。”尽其已生及当生,悉舍此身而他往,智者达此悉灭坏,当住正法决定行。

  以上略谈了生起出离心的几个方便,若概而言之,即“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皆苦”十六字,这也就是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所讲的“共同外四前行”。若欲详知者,可更细读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及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

  四、出离心生起的相状及其

  现实意义共同前四加行是生起出离心的重要方便,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去思维观察,让其在心中生起定解,并将之转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来谈谈前四加行的定解,即出离心之相状。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对前四加行在相续的定解之量,分别以朗日塘巴、米拉日巴、金厄瓦、喀喇共穷等尊者为准。如朗日塘巴尊者因为观修轮回苦,一生几乎未露过笑容,以致被人称为“黑脸朗日塘巴”;金厄瓦尊者因为思维暇满难得,所以一生精进不眠。这都是因为内心对出离生起了无限笃定。所以《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在提及出离心之相时,说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唯有日日夜夜精勤不懈希求解脱生死轮回,方可算是生起了无伪出离心。也就是于轮回的世间八法没有丝毫希求心,时时刻刻唯是追求解脱之念。这些都说明了出离心的要求是日日夜夜不间断,但显然这对薄地凡夫来说一时是不易做到的,尤其现代众生烦恼深重,贪欲增盛。所以晋美彭措法王在《胜利道歌》中提及出离心之量时,只说于诸轮回盛世富,不起羡慕之心念。只要对世间八法的贪欲已经淡薄,对解脱有了很强的希求心,这也就算生起了出离心。

  说到这里,不免会触及世人关于积极和消极的概念。在凡夫认为对世间八法的放弃是一种消极,加之他们对佛教所谓的积极解脱又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就误解出离是一种纯粹的消极。对此佛教的诠释是相反的,佛教认为世间所谓的积极不过是眼前蝇头小利,无非是追求今生的世间圆满,最远也不过是来世的人天福报,这才是一种真正消极。因为世人对于生命、心灵的净化或提升都没有任何的计划、准备或努力。但佛教徒对此却有着崇高、光明的远景目标——即为了更好地利他而先自利,甚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积极向上。所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它对原先的世俗观念也一定会起到冲淡或遏制作用,但又不会与工作、生活对立起来。因为佛子明白这些不是生存目的,只是一种临时的生活方式和手段,是无关痛痒,他的最终目标是获得解脱。如此自然也就不会再过分地去羡慕他人,而会关注自己的修行,不敢懈怠懒惰,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不断努力。即使做不到日日夜夜都专心专意地希求解脱,但凡重大、关键的选择,一定会围绕在解脱周围,以解脱为中心。

  所以一个人是否具备了出离心,只需问问自己:我是否还在羡慕和追求世间的安乐与圆满?我的生活与事业重点是否放在了寻求解脱方面?我是否还将重点放在现世生活方面?我是否还在把生活方式当成生活目标?根据这些答案,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如果你的答案是:我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我不再沉湎于世俗的生活方式,而是一心一意的期盼解脱。那么就可以恭喜你,你已经迈上了修行之路!

  结 语

  无始以来的业习,使我们在业海欲流中升沉流转。对于外在五欲的诱惑,常常是相应多于理智。这时,出离心就是修行路上的基础保障。想想我们之所以放弃世间的五欲享受,不就是为了要在法上吸收营养吗?而这份营养就是指在出离心支持下的法益,所以出离心是获得法上营养的前提。常听人道:“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两年,佛在大殿;出家三年,佛在天边。”试问为什么佛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呢?那是因为我们出离的心念越来越淡,而与五欲世间的关系却越来越近。中国佛教强调菩萨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世间。在充满五欲的世间行菩萨事业,这出离心就是菩萨的防护衣,也是说法教化的中心,同时更是芸芸众生的精神家园。所以无论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真菩萨一定会真正为生死发起菩提心!

  参考书目:
  1. 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
  2. 济群法师:《菩提心与道次第》,戒幢佛学论丛系列。
  3.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4.《法尊法师论文集》,大千出版社。
  〔1〕《大正藏》第30册,第332页。
  〔2〕《大正藏》第26册,第312页。
  〔3〕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139页。
  〔4〕《大正藏》第10册,第846页。
  〔5〕《大正藏》第17册,第897页。
  〔6〕《大正藏》第9册,第14页。
  〔7〕《大正藏》第33册,第472页。
  〔8〕《大正藏》第29册,第114页。
  〔9〕《大正藏》第32册,第282页。
  〔10〕《大正藏》第9册,第17页中。
  〔11〕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139页。
  〔12〕《大正藏》第32册,第283页。
  〔13〕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166页。
  〔14〕同上。
  〔15〕《大正藏》第11册,第785页。
  〔16〕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86页。
  〔17〕同上,第89页。
  〔18〕同上,第87页。
  〔19〕同上。
  〔20〕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98页。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其它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其它法师讲宝箧印陀罗尼经     

其它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其它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其它法师讲地藏经     

其它法师讲观经     

其它法师讲解深密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俱舍论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其它法师讲普门品     

其它法师讲普贤行愿     

其它法师讲胜鬘经     

其它法师讲维摩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药师经     

其它法师讲遗教经     

其它法师讲圆觉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