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八--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清法师所有开示-> 贤清法师开示心经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八


 下载DOC文档  



《法性基础》之十八
   —— 2013年1月11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我们重点分享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里边的什么内容,大家还有印象吗?(学员:异。)异啊?还有什么呢?总之就这四个嘛,大家说完也就完了。“异”以后就是“色”和“空”,我们重点给大家分享就是两部分内容,一个就是对于“异”的理解,也就是“不异”的理解。一个就是从“色”到“空”,从“空”到“色”之间的一个桥梁,这是上一次课的一个内容。
   今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细化一下。因为整个《心经》的内容从“是诸法空相”之前是一部分,相对来说这是意思比较独立的一部分内容。“是诸法空相”之后又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内容,到最后是一个总结。整体上内容会有这样一个区分。在我们证入、实际证得“诸法空相”之前,它无论从认知上还是从实际的修持上,确确实实要经过一些心理、心路历程。
   实际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一个生命提升的心路历程,确实有非常清晰的内涵在里边。但是因为它过于简略,所以我们不把它场景化、不把它和我们现实生活做结合的话,其实是难以体会它到底在讲什么,非常难以体会!
   我们平常的认知是非常的粗,而佛法里边特别讲到空的部分的时候它是非常的细。所以要用一个非常粗的我们目前的身心状况,去理解一个非常细致、非常深奥的道理时,你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非常大的鸿沟。这个鸿沟不是说我们想跨马上就跨过去了,没有那么简单。它是一个逐渐让我们的身心不断细化、不断精致化的一个过程,到最后我们对空有体验了,那人生境界确实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这个没有办法做到一跃而就,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一下做到了,基本上也就等于快成精神病了(法师笑)。基本上就处于一个精神分裂的状态,反正就神神叨叨的,你说那圣人也都是神神叨叨的。是呀,圣人也是神神叨叨的,你神神叨叨的你也不是圣人,我们也不是圣人。
   没有办法,这个心理成长的心历路程没办法跨越,它必须一步一步来。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所以要把这个非常简单的文字里所透露的非常丰富的内涵去不断去挖掘、不断去挖掘,我们才知道说这中间的鸿沟到底在什么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又怎么去提升、去弥补这个鸿沟,桥梁在什么地方,最后跨越过去了。
   上一次分享以后,大家应该有这样的——至少应该留下这样的概念了。那么今天我们就顺着上一次的话题稍微地再做一些细化和明确。
   大家知道我们一学了佛法以后,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什么概念?(学员:业果。)啊,业果。没错吧?因果。因果也好,业果也好,严格上讲就是业果。这个业果的概念实际上它是通于所谓的世间善法,这个世间善法其实也是站在佛法的立场上认为那是世间善法。
   如果站在世间善法的立场上,每一个宗教也好、学派也好,它可不认为它是世间善法。在这个善法里边它一定是也有道的内涵,你就不能讲是世间善法了。只要是通于道的内涵的时候,我们即便站在佛的立场上,你也不能简简单单认为它就是世间善法。
   所谓的世间善法那是一个站在佛法的立场上,就是一个有局限的、还在轮回的这种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它实质的内涵,我们知道它就不是“一”的状态、也不是“道”的状态,它是分裂的、对立的,这种状态里边才讲是世间善法。
   实际上学到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传统文化里边、乃至于在这些古代的经典里边,它所体现的圣人的境界可不容易简简单单说它是世间善法。如果下这样的定论的话,只能凸显着我们的学识太浅溥,让别人一看就觉得佛法太浅溥。
   因为你在学习佛法,你却有这样的认识,就会让人觉得佛法太浅。所以当我们说别人浅的时候意味着说我们自己是非常浅的,浅到不值一提。啊,所以到时候你以为你在弘扬佛法,实际上我们都在降低佛法本身的境界和价值。
   好,我们知道学了佛法以后,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因果或者叫业和果。那么业和果的特质有什么区别?我们怎么去区分这个是业、这个是果?怎么去区分?业和果或者讲因和果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没有思考,有没有体会?有没有?现在我们一出门,“咣嘡”一下摔了一跤,对于一个学习佛法的人来讲的话这是什么啊?
   (学员:业果。)
   法师:这就是果,这不是业果啊,这是果。(法师笑)感果了吧?感果了。然后一出门被人撞了一下,这是什么啊?
   (学员:果报。)
   法师:当我们说因果的时候啊,这个概念就比较粗,其实这就是果报,对不对?领受果报了,什么果报?身体的疼痛。严格来讲的话就是身体的疼痛,这是个果报。被别人碓,严格上来讲它是一个行相,我们领受到痛苦了,这是果报呈现了。
   这果报我们是看得见、摸得着,一般来讲也是很容易感受的,所以果的形象有一个特点,就是粗。果这样呈现的话,这个形象已经非常粗了。
   比如说种子种下去以后,果树成长出来了,开花结果了,这就是果。果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可是种子你看不到,因为它埋到地底下去了。而且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它所包含的信息我们也看不到。到底这棵果树成长出来以后,有多少农夫付出了什么辛劳,这中间有多少营养它吸收了?这些我们能看得见吗?我们能够辨别出来吗?我们辨别不出来。
   辨别不出来并不等于种子不包含这些信息。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业、因这个过程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它非常的微细。因为细所以我们不容易感知。而这个果呈现出的时候,其实这个果里面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因为我们的心认知不够细,所以我们感觉不到这个果出现的时候出现什么问题。乃至于背后的因是什么,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你只能说这是果。
   可是要问这是什么果、怎么产生的,你能讲清楚吗?能吗?各位,我们一出门摔了一跤,请问这因是什么?你只知道这是果,这是因果,请问因是什么?瞎编,你说着说着就开始瞎编了,反正是瞎编乱造(法师笑)。这个瞎编乱造就是以我们的思维认知来去分别,说哦这样的果报可能是什么原因啊。一出门被人碓了一下,你就说过去生我肯定碓过别人,我们知道是这么去讲,啊这就是因。如果我们这样讲的话,这就是机械啊,非常机械式的因果,因果就这么产生了。可是过去也没有发明什么汽车呀,也没这些能碓的工具呀,你说那可能就是上多少劫以前,人们在轮回的时候过去科技也曾经这样发达过。
   严格来讲啊,这就是妄想。你觉得这是因果,其实是妄想!
   因为它的特点是非常地微细的,所以我们不容易认知,不容易认知啊!对这一块啊,尽管我们在学习佛法,对佛法的信心再好,一定要保持一份谨慎。这块领域是未知的领域,“存而不论”!最好存而不论。就是自己知道这是因果,但是这种因果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存而不论,就是不要随便去讲这些事,讲多了一点好处都没有。有什么好处?你想想看,一点好处都没有。
   对这样一个非常微细的领域啊,我们只有真实的体验到了,即便体验到了,那是属于什么?就证得神通了。这叫宿命通。即便我们了解宿命通,这样的因果其实也不容易讲。这个领域严格上讲是属于什么领域呢?就属于信仰的领域,对因果三世的轮回这些都属于信仰的领域。所谓信仰的领域,就是超出了我们平常人的生活经验以外的东西,我们一般人感知不到的,不要随便讲。保持一份谨慎,保持一份理性。
   好,那么现在正是因为业是非常细的,都知道有因果,可是我们所感知和认知的只是在果相上,而因地上我们是没办法认知的。所以讲因果的时候,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是没有办法去实践的,你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因果怎么去观待,因果上我怎么去造作,非常难。
   因为“因”我们认识不到,因的行相在当下我们也很难去辩析它。所以真正我们要去学习佛法的时候,这种非常粗犷的认知一定要细化,所以下一步就来了,细化那是什么?由非常粗糙到一个非常细的过程,中间就开始细化了。细化的那个阶段是什么呢?这就是佛法里第二个概念。如果想细化的话,就要细化到四个要素:四谛。四谛就是“苦、集、灭、道”。(法师板书四谛:苦集灭道)
   当这个四谛概念一旦提出来以后啊,我们对“因果”的认知就细化了,分成了两个层次,“苦、集”是一层因果,“灭、道”又是一层因果。
   那么“苦”这个“果”啊,这个果相呈现的时候啊,它的因是什么呢?这儿告诉我们,这就是“集”。所以这个“集”在这儿啊,当我们认识“四谛”的时候,因就不那么抽象了。“集”就是因。
   “集”为什么会是因呢?大家可以想想看啊,现在大家集合了吧,今天来学习,我们一想这个过程啊,就变成了过程,因为今天晚上有课,大家又特别想学习《心经》,然后就坐车、骑自行车、跑步就来了。大家笑什么?没有人跑步吧?
   (学员:没有。)
   法师:没有了。现在我们都太神通啊,不需要自己去动了。集就是一个过程,这个集就是召集、召感。这苦都是我们自己召集、召感过来的。
   这召集、召感为什么会感得这些苦?召集、召感的过程到底是什么?稍微的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这“集”的根本的原因是有一个东西在那里,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惑”。根本上讲这个“惑”就是一种烦恼、无明状态。这种烦恼、无明状态就是我们时时刻刻当下每一个心理的状态。每一种心理状态都可以把我们的苦给召感过来。
   这个时候我们在找这个因的时候,就不再那么抽象了,就有那么一点具体化了。而这个“灭”和“道”也是这个样子。这个“灭”就是一种苦灭的状态,苦息灭了,所以它呈现了另一种乐的状态,就是寂灭的快乐。当然它没有讲快乐啊,讲的是苦的息灭。
   苦的息灭是一个果相。这个果相产生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道”,所以这个“道”如果按四谛法具体来讲的话,就把“道”给细化了,那是什么呢?就是那个解脱道。“戒、定、慧”三学的解脱道,乃至于说八正道。这就是我们灭苦的一个渠道。
   严格上来讲的话,我们要去对业果上,在佛法的认识里边把它细化的话,那就一定要学四谛法的。在四谛法里边已经把这个因果细化了。这个层次已经细化了一个层次了。就我们心理上、认知结构上,学了四谛法跟没有学习四谛法,那是绝对不同的。
   认知上不同,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行为的品质就不同。
   没有办法,就是这个人学了以后,认知到这个以后,他的行为层次,如果 “知”和“行”能够配合的话,这个行为的品质绝对是提升了。这在我们的文化里边叫什么呢?进入这个层次就开始有君子的风范了。君子是什么风范呢?他不愠,不烦恼,就是心里面不愠,没有那些无明火,心里面“温润如玉”那种状态就来了。他就是以净化心灵、息灭烦恼为己任。
   君子可不是以天下为己任啊。仁者以天下为己任,君子还没有到达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他只是以慢慢把自己的杂质剔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这个玉不断去纯粹,不断去净化的一个过程。君子的形象在这个层次上才慢慢展现出来了。
   如果仅仅是在因果上,他可不是,那是什么?叫“善人之道”。善人的形象,执著于善法,他对善法有体验、有快乐,但是心理认知的层次上和结构上还没有微细到这种程度。所以在四谛法的基础上,心理认知的结构如果再进一步雕琢细化的话,那就变成什么了?
   (学员A:二谛。)
   法师:二谛呀?二谛之前还有一个桥梁。这就是四个要素一开为十二个,这种十二个要素一旦开显出来以后,人的认知结构一下又细化了,细化到十二个层次。
   其实十二个层次严格来讲就是两个要素,“苦、集”要素的细化是十二个层次,“灭、道”的细化也是十二个层次。所以十二缘起分两个,一个就是流转的十二缘起,那就是苦集的细化;一个就是还灭的十二缘起,那就是灭道的细化。
   如果说我们想对佛法的认知上、心理模式上,希望能够细化的话,那十二缘起是一定需要去了解的。一旦这个认知结构了解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里面去观待我们的言和行产生的影响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精致了,就会非常細微,非常精致,而不是一直非常粗犷的状态。
   将来学习《优婆塞戒经》的话,我们就知道,三乘佛法就是声闻、缘觉、最后菩萨道,他们之间主要的区别,佛当时告诉我们一个角度,什么角度呢?就是对于十二缘起体认的深广程度不同,而导致了人生境界不同。
   大家将来慢慢去学习就知道了,佛法最精妙、最精巧的部分在哪儿呢?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最有意思、最吸引人的地方。十二缘起通达、深广之后,就是菩萨道。十二缘起保持到一个中等程度,那就是缘觉。缘觉,独自觉悟,他就是观待十二缘起,就证悟了。如果再粗一点就是声闻,他需要听佛讲法,听佛讲法以后,十二缘起粗的体现就是四谛法。
   当时佛做了一个比喻,声闻、缘觉、菩萨对于十二缘起通达的状态就类似于过河,声闻就是“兔子”过河,这个河还是有一定深度的;然后缘觉就是“马”过河;然后菩萨就是“香象”过河,而这个河就是十二缘起。
   在这个生死流转的河里边,声闻的状态对于十二缘起的通达基本上就是兔子过河的状态,它的脚是不可能触底的,触底的话就淹死了,没办法,智慧的深度他没办法深到这种程度。所以他如果想保持一种安定的话,想脚触地的话就淹死了。可是独觉的话马过河,可以似触非触,偶尔触一下,但必须浮起来,它的重量和状态不足以让它非常稳定的靠着河底过河。大象的体重和它的非常稳重、矫健的状态,即便河水非常急,大象也可以踩着河底就过去了。
   踩着河底的状态大家知道,以前分享过此岸到彼岸的状态,到菩萨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逆和顺的概念了。大象过河不管你是顺水是逆水它一样过,与这个水流向是没有关系的。可是兔子过河、马过河水的流向可是很关键,你是在顺的环境去走还是在逆的环境去走,那我们对修道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可是菩萨不是这样,外面的环境对他来讲没有关系的,是可以过下去的。如如不动的状态,这是他自己的功夫啊。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十二缘起的通达太深广,导致外面的境界没有办法去影响他非常微细的心理结构了。
   大家知道外在境界都是非常粗的,这种粗的境界只可以影响我们非常粗的心理结构,它不能影响我们细的心理结构。所以如果我们很精细的话,外面的境界我们是可以解构它、细化它,所以这个细化的外在境界是没办法对我们产生作用的。
   谈到这儿大家可以想想上一节课给大家分享我的几件“糗事”,基本上人在烦恼的状态里、被环境所左右的状态里面,自己的认识结构是非常粗的。一进门就觉得说这个猫在破坏这个东西,这种认知是非常粗的。粗的不得了。可是稍微的把心理认识细化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粗的心理认知已经转化了,不会再有了。也就是心理认知结构不断细化。那我分享到这儿有的同学有问题了,说说看:
   (学员A:特别高兴的时候也是很粗的。)
   法师:是啊!所以平常心难得啊!你高兴什么啊?有什么可高兴的啊!(法师笑)有什么好高兴的。不过我现在似乎也很高兴,(众笑)其实也没什么可高兴的。
   虽然这样给大家分享,其实我自己是言行不一、知行不一。每次给大家分享过以后我的精神状态就特别好,就发现晚上睡不着觉,(众笑)第二天早上本来还有另外的事情可以安排,就发现我的状态一直处在分享的状态,进去出不来。就觉得当时的分享怎么会有那么奇妙的想法呢!
   给大家分享的时候,很多是现场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这个已经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了。我不会按照给大家备课的内容一五一十和大家分享,也不会说提前一个月准备好。
   现在大家问《心经》学到什么时候?我告诉你:不知道!(众笑)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生命不断自新的过程,有新的东西就要去分享。你永远不知道我们今天这一次课学下来以后,下面会有什么想法。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节课要分享什么。因为这中间我们一直在学习。
   现在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大部分是源于平时的共修产生的。因为平时每天都在学习,学习的过程就像人吃饭一样,你不可能计划好今天吃什么饭、菜,它有什么营养,然后吃了以后胃怎么去消化,身体怎么去成长,都给它设计好,不可能设计这些路程的。
   各位想想看看,有这样的人设计我们的成长吗?现在有人去做这样的事,什么人做这样的事情?营养学家、美食学家。他在设计,设计以后顶多能够达到营养怎么匹配。一旦进入人的体内怎么消化你设计不了。能设计吗?那不是你的事情,那是我们胃的事情。你要设计太多了以后,胃就不给你劳动了,你自己想办法。胃消化还需要你设计吗?不需要。
   其实我们心理结构、我们的认知也是一样的。你不可能去啊,动机非常明显今天要学什么,明天要学什么,然后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结果。这不可以预期的,如果你预期的话,完了,就觉得我们的生命成长被局限住了。
   大脑风暴,人思想火花的产生跟胃消化的东西一样,这个道理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可能抱着一颗没有动机,没有很明确的心机不断去听,不断去学、不断去思考,让那些营养自然而然在自己的脑子里自由组合,这是创造。
   创造不是你谋划出来的,是它自由组合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的不能太刻意,我们要学习佛法,我们说要纯正发心,你开始思维:“我为利有情愿成佛来听佛法。”我告诉你会失望的。
   就是一个非常纯净自然的心理状态,让他保持最佳的吸收状态就可以了。吸收之后它怎么消化吸收,不是你所能左右的。我们要保持把原汁原味最有营养的东西吸收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跟《菩提道次第广论》对应的话,那就是听闻的三种器在这种过程中都给它去掉了,所谓的漏器、覆器、污器,这种状态慢慢就去掉了。
   好,现在我们讲到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我们将来会知道,佛法最核心的、最精妙的地方完全就在这一块儿。谈到到十二缘起的时候,基本上就跟上一节课我们的分享可以挂勾了。
   上一节课的分享里,我们知道由粗到细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环节,第一个就是:几。这个“几”,后来变成“机会”的“机”了,变成“动机”的“机”了,“观机逗教”的“机”了,“见机行事”的“机”。我们学习佛法也好,一切的文化也好,最核心的就是这个“机”,机不可失,失了以后就不再来,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机”了。
   应机,法就是佛法;不应机,讲的再好,都是世间法。这儿的几,几之后有一个状态,是什么呢?(现场沉默)大家不会都忘了吧?要记得哦。当然这个所谓的记得,不要觉得一定就是这样子,就是当做一个营养保留在内心里边,有这么一个印象就可以了,它将来会和其他的思想自由组合,会萌发出更多有创意的认知。
   大家可以看看,从这个果,不对,应该是反过来,有同学已经看出来了,但是不好意思跟我提。由细到粗的一个状态,其实是由“几”不断不断到“有”,“有”以后就感果了。这个“几”的状态就是那个非常微细的状态,我们体会它就是缘起。这个缘起不离开人心,人心一动就是一个缘起。一件事情一来,只要引发心开始动,这个缘起就出来了。非常微细那个“几”就开始呈现出来了。这个“几”呈现出来以后,紧接着我们面对这个境界就开始造作了。
   这个造作在“几”和“有”之间有一个状态,那是什么呢?就是业,业是在“几”之后产生了,业的不断串习就变成“有”,“有”之后就感果了。所以实际上严格地讲,面对境界“几”出现了,“几”出现以后我们面对这个境界开始造作,产生了业,再面对同样的境界,我们作不了主,业就会串习它。心理结构和水流是一样的,水只要流动,第一次走的是这个路,第二次走的一定还是这个路。
   我们的心理模式也一样,要知道心理模式第一次这样思考,第二次你控制不了,还是这么思考。这是种心理的惯势。所以言行也是这样,面对这个境界,第一次这样表达,第二次也是这样子。过去我们朋友之间,只要爱开玩笑的朋友,你见了他以后就想开玩笑,你严肃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次就是这样结的缘,第二次你要严肃的话觉得不协调,那个气氛就不融洽。所以这样心理模式形成一个场,让自己控制不了,造成的环境就是这样的状态。所以这样业的环境不断串习不断串习,到最后的时候就是“有”的状态,感果就有大势力了,马上就要感果了。
   “有”之后就是感果的状态,所以从业到感果认知上稍微细化以后会发现,有“几”,有“业”,有“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个“几”,“业”,“有”,如果细化直接就可以到十二缘起。大家看看直接可以对应到十二缘起了,怎么对应?这个“几”是什么状态?“几”就是最初的无明。一个境界出来了,我的起心动念那一刻没有觉照就是无明,这个无明的状态是非常危险的。
   无明之后紧接着就开始行,行是什么?就是造业了。所以没有办法,面对这个境界的时候当下我们没有觉照就已经处于危险的境地了,第二念紧接就着开始行了,造作了。这个心理模式我们控制不了的。
   如果在这个不是无明的状态,他有一个觉照,那是什么?这叫“无明尽”,《心经》里面有吧?“无无明”——没有无明,“亦无无明尽”——也没有“无明尽”。意思是后面“是诸法空相”,一旦证悟空的境界之后,紧接就开始“是故”,所以“空中无……”,无什么呢?无五蕴、无十二处、无十八界、无四谛。大家知道哦,无苦、无集、无灭、无道,按照我们的认知来讲的话,无苦无集这是对的,但为什么一定要无灭无道呢?我们就开始觉得不对了。
   其实到最后证悟到诸法毕竟皆空的时候,一定是把这个(法师指板书:苦、集)无了,把这个(法师指板书:灭、道)也无了。到最后十二缘起里边,流转的十二缘起没了,还灭的十二缘起也没了。二谛也是一样,世俗谛和胜义谛也是一样,到最后所有的名言概念,所有的对立都在“空”中给它“无”掉了,这个“无”在这是个动词,给它修掉了。
   所有的执著都给它修掉了,最后的状态就是这样,内心没有任何的挂碍,没有任何的挂碍。这种挂碍,我们觉得不好的没有了,觉得好的也没有了。我们觉得有个东西好,其实是挂碍,你只要觉得说这东西好那你就有挂碍。这种挂碍是时时刻刻存在的,所以到最后修得诸法皆空之后,在空中再去修证的时候,就把一切的分别妄想执着都拿掉以后进入了“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的状态。
   所以无明是流转生死的源头,而“无明尽”,就是尽无明,就是把无明给灭掉了的状态。也就是还灭,十二缘起还灭道的一个源头。这个无明尽需要靠我们有一个觉照在那里观照到这个无明的念,解构之后,产生的一种清明的状态。这种清明的状态是和智慧相应的,所以这种状态我们叫什么呢?叫“微”。
   这样“几”就有两个含义了:一个是“殆”,非常危险;一个是“微”,非常微细。如果一个人他对于心念的这样一个起伏,觉察非常敏锐的时候,他就是一种无明尽的状态,就是一种非常微的状态,这就是道心,道心危微。没有觉照,人啊就轮回,就是危险,人心危微。所以这样一个流转道和这样一个还灭道,就是最初在这个“几”的状态里面呈现出来了。
   可是我们知道,十二缘起最初的这个无明是“几”,它是不是空?所以在这里边还有一个,从“几”到“空”之间还是有一个,中间还有一步需要走。这中间不完全等价。所以真正趣入佛法,到大乘佛法的时候一定是在空性上做文章的。就是他确实通过十二缘起真正体悟到了诸法毕竟皆空的空性的时候,他是彻证,确实体验到当体就是一个空的状态的时候,我们才认为这种境界才进入菩萨道了。
   不然的话是没有的。我们简简单单在十二缘起里面,就像那个马过河一样,他对于外在这些顺境、逆境还是有这样的分别的,没有诸法皆空,所以他的认知一定是在无明上做功夫的,在最初的源头上,他一定要去灭除烦恼、精进修持。
   你看《阿含经》描述非常清楚,听佛讲法以后干什么去了?(学员:独一静处。)独一静处,他可不是说:哎呀,我练练功夫吧!跑到集市上,看看我听闻佛法以后修持到何等境界了。他不是这样,“独一静处”,跑到偏僻的没有人的地方,“专精思维”,思维什么呢?佛的法义。最后体证到了,把我们最初那个贪欲,那个贪的烦恼给它净化掉了,其实就是从“无明尽”上去做文章。所以对他来讲环境很重要,独一静处还是闹市差别非常大。
   这个十二缘起(法师指板书)和体认空性之间可是有一个鸿沟存在哦,这个鸿沟看似就这么一步,但是这一步很关键。将来我们进入《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学习,进入到菩萨道的时候,那个核心一定是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的境界一定是和空性相应的境界。这个真正的空性是和前面所不共的,人天乘的善法、声闻缘觉乘的善法所真正不共的,大乘空性的内涵就在这一块。
   大家想想看,这个“空”是不是只存在于“几”之前?是不是?有的同学点头表示认可,有的同学默不作声,也没有任何表示,什么意思?不知道?
   (学员:在思考。)
   法师:在思考。这个“空”可不是只存在于“几”之前,而是存在于一切法之中,大家知道哦存在于一切法之中。所以这个“空”,遍及于十二缘起中间的每一个法,都是空的。这个“空”一旦体认到空性以后,它可以贯穿几、业、有到最后的果,都是空的。
   那种空性的状态它已经把我们所有的心理结构,从最初的那一念到最后的串习乃至于最后感果的整个过程,如果我们用空性的智慧去观照的话,你会发现这里面哪一个过程的哪一点都是空的,哪一个过程都是空的。如果我们不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话,不可能行菩萨道的。
   大家要知道哦,这个菩萨道的行持一定是,面对千奇百怪、各色人种、各种场景,他怎么在面对一个人造业,是从最初的“几”开始造的状态,还是说它已经基于“有”到感果的状态,他一定是了了分明的,而每个状态里面他都可以体证到这是空性的。他才有办法在那个状态里面解构他那个苦厄,解构他的挂碍。如果没有这样一种体验,菩萨道是行不出来的,是行不出来的,不然的话是度不了一切苦厄的。他只能度某些苦厄,度不了一切苦厄。这就是空性的状态,即便是在“业”和“有”中(法师指板书),也可以慢慢去解构它、去认知它。
   到现在为止我们讲的都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反正我们就交叉着来,一次就是特别傻的故事,一次又是特别玄的理论,交叉着来慢慢去体会。对这一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A:您刚才说那个“空”又遍及一切,一会又说在“几”的后面?)
   法师:我一会又“空”说在“几”之后,一会又说在“几”之前。我刚才有说“空”在“几”之前吗?
   (学员B:没有。)
   法师:没有吧?
   (学员A:您说的是在“几”之后,但它又遍一切处,遍一切是包括它前吗?)
   法师:你说它包括“几”之前吗?遍一切为什么不包括它之前呢,不包括又怎么叫遍一切呢。
   一般来讲这个空的状态,如果我们只认为这个“空”只存在于“几”之前的话,那就是进入了什么状态了?声闻和缘觉的状态。最后一念不起,不堕后有,不再轮回了。所以我就安住在空性里边了,如果这个空只存在于那个状态的话,那就寂灭了,寂灭为乐。最后就是寂灭,安住在寂灭里边,它没有办法再去生“有”,这个“空”中没办法再去生这个“有”了。像这种境界里边,它体证到空性,不能说他没有一点点空性的体证,他已经体证到一分的空性,但是空性的圆满一定是在一切境界里边,他都能当下体悟到空的状态。空,因缘和合,一种假合的状态,他就体证到了。
   所以只有对行菩萨道的人来讲,生活中才处处充满了什么?充满了生机。因为不管你处在哪个状态里边,都是空的状态里边。你就发现,空中时时会焕发出生机来了。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很深的生命体验的话,我们是不可能在面对很多困难,很多困境,很多逆境,很多不如人意的事情里边看到生机的,人的生活状态是不能保持乐观的。
   只有顺我们的心,觉得很好的时候,我们才觉得很高兴。凡是一切不如意的现象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讨厌,心里就觉得很烦闷。这种状态,我们是不可能在这种状态里边焕发出生机来的。实际上我们如意的时候也不是焕发生机,那是干什么?那是消耗福报。过去的快乐现在感果了,感完以后就没有了。
   在感果的当下,我们时时处处在危险的境地,种下了新的让自己困难困苦的业在里边。所以“福兮,祸之所伏”,它就依靠在你享受福的那一刻,祸患就埋下了,没有办法。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种空性的体验的话,就时时刻刻处在那种让自己苦厄之中。苦是以前感果,厄是将要感果,会埋下新的苦的种子就在那个厄里边。对这块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A:法师,您刚才在讲“空”的时候,我觉得刚开始感觉挺玄的,有点听不太明白。后来我就想了一下,“空”我这么理解对不对?“空”它是流转,它是执着。)
   法师:“空”是流转?
   (学员A:它是变化。)
   法师:“空”是变化?“空”是变化流转吗?
   (学员A:不是“空”变化流转,它是一种特质,相对于“执着”的执而言的,它是变化流转的,我的理解就这个。)
   法师:就这个哦。这也是一种理解。这个“空”就跟“有”相对应了。
   所谓“有”的话就是恒有,一般我们说“有”的时候,就有一种主宰性在里边了,你控制不了,有了就有了。有要感果你怎么控制?我们的主宰性就没有了。所以一般“有”的话,这个概念无形中就等价于背后有主宰性,我们控制不了的时候就有主宰性了。可是在我们体会“空”的时候,一旦对“空”有体验的时候,就会发现即便在“有”中间也处处蕴育着新的生机,可以变化。
   在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轨迹里面,看似不可逆转、不可改变的命运轨迹里边,如果我们对于“空”的智慧有一分体验以后,时时刻刻在那个命运的轨迹里边都萌发着新的生机。所以人的轨道是在慢慢变化的,但不要着急,慢慢变化。
   大家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最初方向上的变化,刚开始变化看似很小,但是方向上的变化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差距是非常大的。因为只要最初把握住了,后面的话是不需要费力的。
   等流就是这样子。你修道也有等流,做恶事也有等流,所以最初你只要把握好,做善事的话,你看那些做善事的人,你问他为什么他要做善事,他跟你讲一堆意义。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他控制不了自己,就一定要做善事。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他就是这种行为模式,他就觉得他做善事啊,心安。
   刚才我们一个职工,给我们安灯,这个灯坏了,就安灯。大家知道当时我有个什么习气啊?一开门看到是一位员工在为我们安灯,安好以后他正要走,跟他打声招呼以后,他都准备要下楼梯了。我又把他叫回来。什么?我要干什么?什么?(学员:向他感谢吧)哦?感谢。(法师笑)你把他叫过来说:感谢你啊,你走吧!(众笑)(学员:您要给他吃的。)要给他吃的!(学员:您要给他喝茶)(众笑)请他喝茶这个行动,好像还没到这种程度。
   刚好有几个饼,自己特别喜欢吃的那个豆沙饼,刚好有几个,我就想给他分享。所以把他叫过来以后给他饼,他客气了半天,最后不由他,这件事情不由他。一定要拿的。(众笑)其实我也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要,你说人家晚上也都吃饭了,手也那么脏,我要给他饼,人家还要拿着。我看他其实也挺为难的,这个为难也不单单是客气。可是我不管他,(众笑)这是我的习气使然,你必须接受。到最后他也接受了。
   这以后就想这件事情,我做的了主吗?做不了主。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心不安。就知道有好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多好啊!如果大家不享受就心不安。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要去追究一下会发现,就是受家里老人的影响。父母的行为就是这样的,特别是我母亲。就是有好东西是一定要留出来给客人分享的。自己吃什么?吃那些不好的!小的时候就因为这件事情老生闷气,觉得母亲没有平等心,至少没有平等心。好东西坏东西你自家人也要享用。对客人也是一样的嘛!至少要有个平等心嘛!怎么那么不平等呢?呵呵。
   小时候我很抱怨,可是抱怨的东西现在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了。觉得自己控制不了了,这个行为模式受家人的影响。习惯给大家分享,习惯分享。所以现在有什么好想法,也不愿意去藏着掖着,一定要去讲。不管是学什么,学《心经》也好,学别的东西也好。生活中有体会,我们就去分享。这种体会是活生生的,从我们生活中萌发出来的。
   如果看一些对于这些经论的佛法它的解的话,我们有很多书可以参考,可以去看。现在给大家分享的,大多都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碰撞摩擦而产生一些体会。这都不是标准版的。
   那么刚才已经分享到了第三个层次,从十二缘起如果我们心理结构再进一步细化的话,就进入空性了。当我们去学习佛法,了解佛法的核心的要义就是空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讲空。
   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品质、心理的认知结构,没有精细到这种程度,所以不能随便讲。你讲多了以后,他不会帮助我们的生命境界提升的。他只会恶化,大家知道哦只会恶化。让我们原来有的基本的是非、善恶的观念也被空掉了。知道吗?这个学习佛法不是精致我们的人生,他是粗化我们的人生了。他会让原有的一些基本的人还有基本的素质,可是学了佛法以后连基本的素质都没有了。
   你美其名曰说:你无分别成佛了。佛如果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话。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成佛的!对不对?太粗了,太无明。那无明的状态就更加恶化了!
   可是有意思了,我们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流到老百姓,流到民众之中,一提佛法是什么?遁入空门、四大皆空。你去看一看吧!如果他没有经过佛法的学习,问佛法在讲什么?一定是讲这个:遁入空门、四大皆空,看破红尘。其实有没有看破也不知道,反正就进入空门了。有没有进真正的空门,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什么事也不干了。(众笑)但是饭照样吃,觉照样睡,也不知道到底空的是什么。
   所以这个空,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大家问我是不是佛教徒,是不是对佛法有了解?真的不敢讲。我会告诉大家,目前我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现在看似我是已经出家,在这给大家讲《心经》。严格上讲,我真的没有这个条件,给大家分享佛法。
   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佛法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精神享受,非常高级高端的精神享受一般人是享受不了的,所以不要随随便便的去享受它。享受多了以后真的是有害无益,就像毒药一样。这个毒如果入心的话一旦入心以后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如果我们身体有病还可以拿药去治,如果吃药成病的话,那就根本就治不了,难以治疗。
   佛法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药,如果把这个药本身又成一个新的病源的话,你想想看,怎么去治他,根本治不了,所以我们不轻易去介入,不轻易去谈佛法,不轻易去讲佛法。别轻易跟大家宣扬说:我是佛弟子。别人说你给我们讲讲佛法吧!好的,我给你讲吧:四大皆空、遁入空门,(众笑)这下就完了。
   不是这样子,虽然我皈依了,但是很惭愧,真的没有入佛门,现在还是个门外汉。所以我现在做得很不好,你们不要把我的行为跟佛法等价起来,怀着这样一个羞愧心、惭愧心慢慢在生活中慢慢去培养基本做人的素质,基本的世间的善法,该学习的去学习。这个根子越牢,越稳固,我们将来再去体会这样一个高级的精神享受的时候,那就是越美味,那时候才称为是一种享受,不然的话简直就等于自残。
   好,这是接着上一次课的一个话题来做这样一个区分,现在就可以了解,这也是道次第。这是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们这是从理上来区分三士道。但是我们如果从《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讲的话还有另外一个角度,那就是发心,对不对?就是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一生真正的所求是什么,也可是判定三士道。从我们的心理结构上,实实在在的心理状态上,也可以判定三士道的状态。
   但这个三士道只有当我们对于业果的体认,由空性的摄持的时候,有缘起概念,有四谛概念摄持的时候,这个下士道才是不共,或者讲是共下士。就是我们对佛法的了解,对因果的了解,将来可以自然而然帮助我们趣入空性,而不是增加我们对于善恶是非更加截然对立的区分。不会往那个方向去走,不往弯的方向走,这才叫共。
   善道、善法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去体悟大道的。如果善法到最后成了我们执著烦恼的源头的话,这个善法绝对不是善法了,一定是一种过的状态,一定是恶的状态。今天的恶是什么?如果我们了解佛法的空性状态的时候,真正的恶是什么?就是不空,就是执著,这是一切过恶的源头。对这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A:法师,如果一个人遭雷击,他可能瞬间会昏迷,但是他事后复苏之后,因为这个情况会有,他可能是复明了,也可能是复聪了,那么他被击的那一瞬间肯定是果,至于说是什么原因遭遇这个雷劈就不好追究了,那这个果肯定是粗的,那事后他复明了或复聪了,这个果还能算是粗的吗?)
   法师:哦,难道不粗吗?
   (学员A:我现在想搞清楚,这个被击了以后,导致他昏迷是果,还是说他被击之后复聪、复明是果?就是这两个搞不清楚。)
   法师:哦,这个被雷击的话弄不好人就死了,这个果当然也很严重了。可是相对于我们平常生活状态来讲的话,人的耳朵失聋了,眼睛失明了,这个果相也很粗啊。这个果、这种状态……像这个我们身体上领受的,我们都统一界定为这就是果,都是果的状态。
   因只有在什么时候才具足啊?我们讲因的时候,一定是要看到内心的心理状态的时候,面对这个境界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个时候才是因,就是新一轮的因产生了。如果我们分析说为什么人会遭雷击,人遭雷击以后为什么他眼睛失明了、耳朵失聪了,这件事情前面的“因”是什么,这件事情我们知道一定是有因的,但是是什么我们谈不了。真的谈不了的,因太多了。
   (学员B:我觉得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就是“因”是有善恶的,但是“果”只能是无记吧?)
   法师:这个概念大家赞同吧?业本身通善、恶、无记对不对?造业的时候,到底是善业、恶业、还是无记业呢?但是“果”的话本身说是无记的,果本身没有善恶,对这一点大家能认可吗?遭雷击这件事情没有善没有恶,可以这样理解吧?可以理解哦,有同学摇头表示什么?
   (学员C: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法师:哦,你认为遭雷击我们认为它是恶果对不对?
   (学员A:因祸得福算是恶果吗?因为雷击了之后眼睛复明了。)
   (学员D:因为别的因得到了重新看得见的这个果。或者别的因遭雷击是恶果,然后其它的因通过这个坏的变成好的。)
   法师:这个遭雷击一定是恶果吗?没准他遭雷击的时候,那一下就开悟了。(众笑)就是靠雷击,把人的大脑给通了。雷击一定是恶果吗?当然这个概念其实以前我们似乎探讨过。果有苦乐,一般来讲的话果没有善恶,有苦乐。
   苦乐、善恶这认识还是不同的,苦乐是很客观的,就是事情出现了我很痛苦。这我们认为是痛苦的状态,这是恶业所感的苦果。所以善果和恶果这个概念,严格上讲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学员C:法师,有善因和恶因,为什么果就没有善恶?)
   法师:有苦乐。
   (学员E:跟受有关系?)
   法师:嗯,跟受有关系。受就是果。我们讲的受即是……佛法的定义里面,严格上讲我们讲的果就是受。业是什么呢?——是思。所以在五蕴里边,我们学过了色、受、想、行、识。佛法里面的果主要的就是讲的是受,领受上来去判断它的。而这个“业”主要讲的是从“思”上来去界定它的。
   面对同样的境界,人的思考不一样,心理活动的思考不一样、造作不一样,会可以造不同的因。业,即便面对苦果,人也可以造善业;面对苦果人可能会造更加重的恶业。这点就业上来讲的话是可以抉择的。但就这个受上来讲的话,这个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因为他已经感果了。苦就是苦,天冷了你到外面就是挨冻对不对,就是受苦,没有办法。苦,我们就这个意义上来讲。就这个概念我们不再做进一步探讨。
   那么现在进入第二个话题,通过前面的分享,我们知道“色”和“空”之间的关系。最初我们一开始学习《心经》的时候,会认为说这个难以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通过这样子一层一层的细化以后,大家把这种中间的过程、心理结构不断的弥补上来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中间是非常丰富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即便知道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跟生活做一个结合呢?这中间还是有鸿沟,还是有很多的鸿沟,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用功。
   那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样一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用功的一种状态,我至少给大家提供一个角度,只是一个角度,不是唯一的角度。将来你别说,法师对《心经》怎么乱讲,讲《心经》怎么又跑到《黄帝内经》里面去了。
   现在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概念,是《黄帝内经》里边的。因为最近大家共修在学《黄帝内经》,中间就有一个角度,一个概念。什么概念呢?叫“形与神俱”。“形与神俱”这种状态就是我们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状态。
   这个状态现在我先这么一写,或许大家现在一点概念都没有,没有关系。现在我们要去谈一谈,这个概念为什么我们可以去体会,在“形”“神”之间关系的时候可以体会这种色和空的关系。
   故事是这么来的,一开篇就是个故事。当时黄帝很苦恼。黄帝是三皇五帝的第一个皇帝,不是后来的那个皇帝。是黄帝。(法师板书:黄帝)伟大吧,了不起吧?他也很苦恼。
   苦恼什么呢?他就在观察,说“哎呀,古时候的人啊......”你看,那个还是黄帝的时候,他还说古时候的人。黄帝再一古,不知古到什么时候了。过去讲三皇五帝,所以他说古的话,一定是三皇了。《史记》里边讲,三皇就是天皇、地皇加上泰皇。也有人说是人皇,天、地、人嘛。也有人说把黄帝列为三皇之一。但不管怎么样,在黄帝之前还有一个阶段,那个阶段历史上当然没有描述。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是从黄帝开始的,之前就没有写了。但是黄帝告诉我们:上古之人啊,他就纳闷,说那时候的人啊,非常奇特。怎么奇特的?人过了百岁以后,行动不衰,百岁老人行动上像个小伙子一样,非常充满着活力,你看不到他老。可是今天的人......他说今天的人就是黄帝那个时候的人,什么状态呢?人刚刚过半百就开始衰老了,步履蹒跚,拄着拐棍,眼睛也失明了、耳朵也失聪了、五根就开始坏了。
   他就很困惑什么原因,就问了,到底是因为时运的原因,意思就是末法的原因呢,还是因为人的原因,就是人自身的原因?你看这问话很有意思。原话是:“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到底是时世不同的原因产生的呢,还是人本身的过失导致的呢?这时候他问谁呢?问岐伯。黄帝问道于岐伯,岐伯就告诉他了什么原因。到最后,岐、黄就连在一起了,过去中医也叫岐黄之学。所以在这里面主要讲岐伯,这个岐伯对黄帝来讲的话,那就是一个有道之人。他就讲他自己的观察了。
   他怎么讲的呢?他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上古之人,他们知道“道”,对道是知的,是了解的。不断的了解,而且他能够实实在在去依道而行的。“法于阴阳”——取法于阴阳之道。“和于术数”——阴阳之道的具体的细化就变成了术数。后面“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人休息都是按点、按时间。最后,“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我们核心在这几个地方,所以能够做到形与神俱,这是个核心。前面的是他的做法,最后的结果是“形与神俱”,所以他能够颐享天年。“天年”就是这个人出生了以后啊,能活多少岁就是多少岁,他不会在这个中间因为个人行为上的不当、作息上的不当,人为的原因会衰减。颐享天年,人自然而然的状态就是这样子,所以他能够“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今天的人已经不行了。
   现在我们下面的内容先不谈,主要讲“形与神俱”。这种“形与神俱”已经是一个果相了,这个果相的状态它之所以能达到,是因为前面的努力。现在我们先不看努力的渠道,我们就看“形与神俱”是什么状态?先大概体会一下。各位有体会的吗?什么叫“形与神俱”?谁很有体验,说我已经“形与神俱”了,你看我现在都已经60岁了,还像个小伙子,不过我们这儿没有60岁的吧(众笑),也有了,那怎么做到的呢?
   (学员A:40岁像60岁,也算是形与神俱。年轻人心态老了,进入老态龙钟的状态也算是“形与神俱”啊。)
   法师:不是,你什么意思?40岁像60岁什么呀?心态像60岁?
   (学员A:40岁的人心态像60岁、形体也像60岁的,是“形与神俱“”吗?)
   法师:噢!你的意思是说,那20岁的小伙子他的心态像个老人,然后神态也像老人,你也觉得他“形与神俱”了是吧?那是,这确实也是“形与神俱”,这个“形态”与“神俱”还可以这么解读噢(众笑)。
   (学员B:法师,您怎么解读“形与神俱”的呀?)
   法师:啊,是啊,我就问大家怎么解读的。
   (学员C:人与自然的和谐。)
   法师:人与自然的和谐,叫“形与神俱”?人牵扯到这个状态了吗?人与自然的话,那可不是“形与神俱”了,那是人与自然俱。
   (学员D:安住当下的状态。)
   法师:安住当下的状态。什么叫安住当下的状态?
   (学员D:内外归一的状态。)
   (学员E:心和所做的事情一样的精确,比如像《射艺中之禅》,你先想到射中靶心,但是你手上射不到啊,形与神俱就是你心想到了做到了。)
   法师:还有没有其他解读?
   (学员A:我觉得这个“神”它有特别的意义)
   法师:什么意义呢?
   (学员A:比如说一个商场的例子,一个小人,就是品德坏的那种小人,他内心很猥琐,从外形的话他正在偷东西,鬼鬼祟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形与神俱”的话,这里的“神”指的不是那个“神”,这个“神”指的是世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但是他是一种体道的“神”,而跟这种体道的“神”相应的外显的“形”,然后这两个合一就叫“形与神俱”。)
   法师:好,你把这个神的认知给它做了一个细化。这种细化的话,是认为说这个“神”它是近于道的一个状态,它和形的合一。那么如果像你刚才举的例子,这个小偷心理猥琐,然后偷偷摸摸,外在行为其实它也是……刚才举的例子,人的心态老态龙钟,外在表现也是老态龙钟,我们也可以认为“形与神俱”。
   但是这种形与神俱和我们现在这儿讲的形与神合一的那个“俱”,分歧点在什么地方?这个没有问题了,因为“诚于中,形于外”嘛,你心里是什么状态,外在就是什么,这个掩盖不了。这个也是“形与神俱”啊,可是我们肯定不要这种状态。谁愿意说三十岁就像个老头子了,各位你愿意吗?你要想让别人叫你爷爷,你就做。谁也不愿意啊。区别在什么地方?
   我们现在就谈谈这个区别。刚才其实大家已经谈到了,那种“形与神俱”的状态就是:如果真的是“形与神俱”的话,神之所在,形之所为。大家想想看,非常自在嘛。非常自在!像孔子最后七十岁的时候,叫“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状态非常类似“形与神俱”的状态,神思是什么,言行就是什么。这个人啊,真是透明,透明到极致了。身心合一、知行合一、言行合一,说到就是做到,心里面想到就是做到了——形与神俱。
   但是我们平常不是这样子。因为我们学了佛法以后,学了很多道理以后,总是在强调,我们要干什么呢?(法师板书)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够搞分离对不对?我们都知道,而且说别人说的特起劲。但自己就是做不到,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知道知行一定要合一,可是事实上,我们却很难合一。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也知道说人要讲信用,说到以后呢就要去行动,不食言。事实上,说了很多话,就是做不到,总是内心有犹悔、不安。因为我已经承诺别人了,确实又做不到,别人其实也没有特别在意这件事情,可是我们自己心不安。真的心不安。信啊,人失信于人的时候,人内心的安心所在已经失去了,自己骨子里面就是不安的。为什么做不到,什么原因?
   (学员;妄念太多了。)
   法师:妄念太多了,还有没有?心不诚,有疑惑,这种知行没办法合一,言行没办法合一的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合一,是做不到。这种状态我们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
   大家知道当我们做不到的时候啊,这都是处于一个末端了,处于一个“有”的状态了。就是这种势啊已经非常强了,这是不可能允许你做到的。即便你说了很多话你做不到,你知道也不对,但是你就是做不到,什么原因?已经处于“有”位了,就是人的心里状态已经非常粗了,那个时候是不可能在细致的状态里面做任何调整的。
   我们平常说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都是在果相上去看待这件事情。都是没有在最初的、微细的地方用功,还是没有开始。这个形与神之所以分离的原因,刚才大家其实慢慢已经谈到,过去老子讲的无知无欲,知和欲的状态,基本上是两种主要的因素,导致我们知行和言行没办法合一的两个障碍,就是知和欲。
   这个知是什么?——名言,名言对应的就是人的思维,想的太多。想的太多,知行没办法合一了,言行也合一不了,想得太多,思虑过重。思虑过重,就会发现行动力差了。他想这件事情,他要做这件事情,一说要做这件事情那思虑多的不得了,担心顾虑啊,这件事情该怎么做想了半天。最后手脚被束缚住了,被自己的想法束缚住了。到最后别人问你为什么没做,他说了一大堆,结果别人就听的云里雾里的。都是自己的妄念,大家知道全部都是自己的妄念束缚住了。事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可是,时机已经错过了。知的状态,这就属于“神”过重。“神”对应的就是“思”;“形”对应的是人的“言行”。
   “形”是有形有象的,是别人可以看见的、摸得着的,就属于身体上的、行为上的。而我们的“神”,是属于思虑上的、精神层面的。这两部分要合一的状态那就是一种慢慢去体道的状态。
   这个“欲”,刚才说的是知识思维层次的,而这个“欲”呢,其实已经落到这个“行”的层次了,就是人的欲望过重。这个所谓的欲望过重,就是他没有太多的思考,但是人就是因为有很多快乐的体验,这些快乐的体验基本上都是属于物欲层面的。就是你曾经体验过这样的快乐,这些快乐已经深深把自己的心束缚住了,你左右不了、解构不了而时时刻刻被那种快乐体验所牵引,那种状态也是分离。什么分离?“形”太过重了,而神思没有了,就是人的理性没有了,被感观世界控制了,这也是一种分离哦。
   这种分离其实严格上讲不是分离,是不平衡,失去平衡了,思虑过重感观上没有了,面对实际场景的时侯判断力没有了,其实偏于神了。而当过于偏“欲”的时候呢,“形”过重了,“神”又没有了,所以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导致了两者在别人看来、在客观上、结果上就是分离,“形”与“神”到最后分开了,没办法匹配。
   实际上我们知行不能合一、言行不能合一,就是人诚信的状态没有办法开显出来,现在就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主要的原因,它就是一种我们生命成长的一种不平衡、搭配不平衡。这种搭配不平衡我们要想让它平衡起来,不能够在我们所谓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直接做功夫,而且我们越来越往后学,你会发现佛法的道理是非常得博大精深的时侯,我们的所知越来越多的时侯,如果是在这些道理上用功的话,永远是知行不合一的,永远做不到。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思虑”啊,“神”的部分是越来越发达,“形”的部分是越来越弱化,所以到最后是灰头土脸的。学佛之前人还亮亮丽丽的,学佛以后,觉得反正这些什么臭皮囊,将来就是要解脱的。慢慢我们对于自己的色身,乃至于说外在的一切环境,我们就开始漠视它了,这都是属于“形”的部分已经慢慢开始淡化了,而“神”的部分太过于强胜了,到最后导致了我们整个生活的不平衡。
   这种生活的不平衡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人就开始什么状态了?就是精神分裂了。精神绝对分裂,因为没办法平衡。你不重视它、漠视它,并不代表你看开、放下它了,只能代表着我们内心越来越不安了。越来越不安的时侯你又不知道什么问题的时侯,人就开始逃避了。你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我们没办法去平衡跟人的相处、跟事情的相处,到最后人就会越来越萎缩,你美其名曰遁入空门了,你解脱了。是解脱吗?这种生活的一种不平衡、导致的不平衡,这就是我们的人心失去了,那个心的状态、安心之所已经失去了。安心之所失去了,你再怎么逃避人都是不安的。
   现在知道了将来我们在这些道理上学的越来越多的时侯,绝对不能拿这些道理去苛求自己。当我们去苛求自己的时候,肯定是苛求别人,到最后这些道理离生活是越来越远,没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怎么去做?这就是我们要去探讨的。
   将来我们去学习佛法的时侯,还有一个门,叫什么门?——那叫“行门”,现在我们在讲的叫什么门?——“见门”。现在在这儿探讨,一定要探讨,探讨什么呢?一定要把这个心理认知结构细化、再细化……给我们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很好的定位,可不是在这个过程是迷失了自己的定位,让自己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在哪儿?那这个“见门”就没有进去了。
   我们一定是通过这个学习,把这个次第理得越来越清楚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的所在地,“行”安在这个地方的时候进入“行门”。这个“行门”就是实实在在的,在现实生活中能有自己着力的点去好好的实践它。这个起点一定是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简单到你举手之劳就可以做到,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可能有进步的,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
   你不要说:“我现在,哎呀怎么出离心还没有发起来?!我都学两年了,我都学三年五年了,为什么菩提心还没发起来?!”大家要知道这种抱怨、这种所谓的反省和苛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任何意义!出离心和菩提心是果相上的,这种心理结构属于一种非常细微到一定程度以后水到自然渠成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急求不来的。
   这在老子眼里面这叫什么事?这叫天下大事、天下难事。这些事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做到的。天下大事,但是它一定起源于什么地方?——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作,大家可以看看,以前跟大家分享过,会意字,人起身的动作。各位,听口令,请大家起立。(现场没有人站起来。)真那么难吗?请大家起立。(有部分同学开始站起来。)还那么难?请大家起立!(全部同学都站起来了。)(众笑)网上的同学请大家起立!好,请大家坐下。大家不要觉得我在这边开玩笑哦,请大家起立,大家听到以后就做到,你看我已经说三遍,最后还有的人不愿意起来。(众笑)什么原因?是不是坐着太舒服了?就你们三位离的最近的同学起的最慢,什么原因?能说说心理活动吗?
   (学员A:没啥想法。)
   法师:没啥想法?那就是反应慢?
   (学员B:妄想太多了,以为法师在随便说一说。)
   法师:哦,我在随便说一说。廖荣,你是什么原因?
   (学员廖荣:我跟他们一样。)
   法师:哦,都是以为我随便说一说,没当真。但是我第一次说请大家起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起来吧,我印象中没有一个人起来。大家都以为我在这儿开玩笑。这种状态基本上就属于……听到了吧?(学员:听到了)肯定听到了。也知道我的意思吧?但就是没做到。
   可是起立真的很难吗?不难吧,非常容易。就这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大家还要犹豫半天。你想想看,如果难的事情的话大家会犹豫多长时间。(众笑)自然而然推理就是这样子,如果将来有个事情,你肯定两三天都要考虑这件事情到底做好?还是不做好?做的话会有什么后果?我的精力和时间上能不能分配得过来?各位想想看,在你思虑、在你担心顾虑的时候,这件事情都可以做完了。到最后得出结论:哎呀,我做不了(众笑)!
   这种状态看似很简单,基本上就属于我们形神分离的状态,没有活在当下。刚才王智也讲过,活在当下。你活在当下了吗?说实在话,各位你要给我去回应的话,我这种状态,你要突然说一句我没有心理准备的话,我估计我也没办法去回应。没办法直接去回应,我要想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肯定也没有活在当下。现在之所以,大家觉得我好像稍微感觉那么灵活一点,那是因为我提前都有准备,有备而来,各位是没有准备的,所以是被动的。
   在被动状态里边,你一定会有所思考。人就是在迟疑和思考的时候,这就说明“神”有问题了,就是思虑过多,妨碍了行为。我们如果给大家一个月的军训时间,再来做军训这件事情,说这儿是个军官,各位请起立,估计一个比一个站得快。那时候不让你起立都不可能。
   所以我们在去对待这些最后看似非常难的事情时,比如要发出离心、要发菩提心、要去体悟空性、要去获得解脱,对我们来讲真是难之又难的事情。可是古人告诉我们,他有修道体验的时候告诉我们,没有那么难。
   所有这些难的事情“必作于细”,必开始于那个非常微细的一件事情里面,非常容易做的一件事情里面,而这些事情全部都是举手之劳,全部都是你想做马上就可以做到的。可是我们通常状态是不屑去做,太小了,我这样做有几个人能够看见?有几个人可以肯定我?到年终给我评奖,提升我的职位?没有的!我再怎么辛苦也不可能他会提升我的。
   可是你别忘了,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会起连带反应的,我们工作的品质会提升了,生活的所有的程序都变了,就在那个非常容易的事情上开始变了,可是这样容易的事情我们就是不去做它。什么容易,各位?对我们生活来讲的话什么容易?
   (学员:思考容易。)
   法师:思考容易啊?别了。各位今天特别喜欢学习佛法的,包括今天网上的同学,特别喜欢在这儿去学习佛法的同学,不用判断基本上都是已经开始体会到“思”——思考、学习的乐趣了。一般来讲的话,这种状态都已经偏向于属于思虑过重了。你不要说:“我很中道,我其实做得很好。”你没有很好,你做得已经很偏了,这个没有对比是发现不了的。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会议,那个会议是一个基金会的。那时候你看看每一个人,因为当时有一些理事他们发言,我一对比就知道,自己真的是差得太远了,在行动上差得太远了。因为他们讲的话,自己没概念。你会发现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中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太多的概念。而自己讲的时候,很多时候就开始体会这个“几”多么微妙了,听得人家云里雾里的。(法师笑)没有办法,平常就用功用太多了。
   在体会这些理念上的东西体会得太多了,你不由自主就会想这些事情,你觉得想得很好,可是面对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沟通上会有一个鸿沟。我觉得还好,自己还多少能够觉到以后乐在其中。因为我知道这个急不来,这些都是经历决定的,都是环境和背景决定的,你急不来。如果你想改善的话,就跟这些人多接触就可以了。经常听他们讲话,听他们思考问题,跟他们接触,自然而然自己的思考就会中和了。
   大家知道,这个佛法里面的“空”和我们过去讲的“中道”是一样的道理,都不可“执”,都不能执于中道,不能执于空。这个“中”和“空”的状态都是自然而然达到的,就是我们知道自己的偏失,去弥补它,自然而然就是“中”。你要执着于一个“中”,那个不行了,那个的话,就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残酷的另外一个精神状态里边了,那个东西就是永远跳不出来的。人就会进入一个看似没有极端,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观念、没有任何智慧的状态里边,到最后是什么?如果极端的话,就是后来我们孔老夫子特别讨厌的一类人——“乡愿”,老好人。老好人没有自己的原则,处处所谓的“中庸”,把中庸之道庸俗化,最后的状态就是“乡愿”。处处迎合人,处处讨人高兴,最后自己一点原则都没有。大家知道,那个可不是“中道”,那个不是中道的中道,是最难破的。
   好,那现在谈到我们最容易做的,刚才其实已经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坐”。“坐”是一个行为吧,这个事情不难吧?没有人回答,觉得很难吗?
   (学员:不难。)
   法师:不难。做好这件事情容易做吗?
   (学员:不容易。)
   法师:不容易做。我们很多身体的疾病是因为不会坐导致的。又是翘着二郎腿,又是趴着,弓着腰,长久伏案工作,从来我们的身体很少变过第二个姿势,头就是一直低着,大家想想看,我们所有后面的脊椎、后面的毛病都是这么坐出来的。现在大概不明显,再过个十年、二十年这样一直坐下去以后,肯定一身疾病都来了。怎么来的?
   坐出来的。我们都在坐,但是很少有人会坐。坐并不必然导致疾病。我们其实坐也好,站也好,卧也好,都是运动,都是让身体健康的一种渠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说,我们坐就是一种运动?没有吧?!
   (学员:静坐啊?)
   法师笑:你静坐也要坐好,静坐坐不好的话,那个落下的毛病更重,大家知道,静坐的时候问题更多。你以为那么简单?没那么简单。大家着急说现在想打坐、静坐啊,着着急急的往床上一盘。你干什么呀?我们先不打坐,我们好好的坐在凳子上,你能坐好吗?各位现在能做好吗?你能自始至终一个半小时保持一个姿态?我现在也没跟着老师学坐该怎么坐。在坐这方面有一定的体验了,一定可以坐的非常好,可以让我们身体非常安泰。不要随随便便翘着二郎腿,翘来翘去的。其实我自己也挺喜欢翘的,没人的时候;有人的话装一装。(法师笑)习惯使然,没有办法。我们现在这种坐,坐久了以后,一定会身体疼痛的,一定会不适的。
   可是“形与神俱”的时候,就在我们坐的时候。如果将来大家坐的很习惯的时候,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最初我们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很注重这个威仪,好多同学那个时候要求特别严格,好多同学端心正坐,什么场合都端心正坐,后来我们开会以后这几位老同学端心正坐,搞的气氛特紧张,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最初的话我们总是会执著,我开始不告诉大家,大家很灵活,反正怎么坐都可以,也不觉的有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我告诉大家,坐有坐姿的时候,大家在回到生活中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度,需要把握坐它,最后要达到一种状态,就可以做到“形与神俱”、身心合一。这种状态一定是什么状态?——安然、快乐。这种安然和快乐的状态就会进入。我们所有的痛苦来源于“形”与“神”的分离,所有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形”与“神”的合一。
   只要我们坐是坐相的时候,你想想看,这件事情已经不简单了。你要知道什么是坐相,你要去观照,你要去看自己有没有去做到。当我们这样去观照的时候,“形”与“神”就开始匹配了。
   一般来讲,我们所思考的事情从来没有考虑过那么近的事情,我们都在考虑着天下国家大事。(众笑)至少你要想着公司的事情,家里的事情。这都是远,这都是我们力量所不及的事情。你考虑再多,一点用处都没有。它不会因为你想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解决了。不会的!
   可是我们身边近的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过。请问你坐的话,你能坐好嘛?就这么简单的事情,这就是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是什么?就是现在我们身心有没有合一。如果我们眼前近的事情能够控制、能做的很好的时候。好了,这个人就是一种心安的因素。这人到哪去都可以给人带来心安。所以到家里,家里的问题就没有了。
   我们现在倒好,想的越来越多的时候,精神越来越分裂,“形”与“神”越来越分裂。我们担心、顾虑的很多事情本来回家以后没有出现,结果因为我们担心顾虑,你给他一个导火索,出现了。本来家人好心好意做一件事情,你以为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因为我们提前有很多预设,就会从不好的方面去解读它的时候,对立就产生了。这些对立的产生可不是我们面对这个人的时候才产生,而是因为我们本身“形”与“神”已经分裂了才产生的。
   所以现在我们继续观照下,大家坐好。听课的时候坐好,上班的时候老老实实的,坐那儿就坐那儿,我们坐在电脑前你就坐好。身体端正的,两腿平行,不要太窄不要太宽,这个太难看,对自己也没好处。就是平衡的,自然垂落。我们去感受这种状态,只要这样坐好后,我们自然而然身体就会活动。肩、颈自己活动一下,这个不需要太多空间了,只要我们眼前这个空间就可以做到了。三分钟、两分钟,所有这些活动就可以做到。这些都在校正我们内心的、身体的结构,身体当中的一种邪的状态。我们慢慢通过这种觉照,就能达到“形”与“神”慢慢慢慢合一,而不是分离。
   不要考虑太远的事情,人的能力没到这个程度,你不要考虑太远的事情。考虑太远的事情对我们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眼前的事情能做好就很好了,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这个人的德行就慢慢培养起来了。而对于远的影响,不是我们思维所及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是人的德行感召出来的,不是我们思考出来的。
   你想控制人没用的,我们想调度人,担心没有用的。父母对孩子也是这样的,我们对于我们身边的亲人也是这样子。任何的担心和顾虑对于我们自己来讲的话,都不是我们力量所及的。我们力量所及的就是眼前的事情。眼前正在做,你就把它做好,心就安在这件事情里边。
   当我们做到这一点,坐是坐姿的时候,只要这件事情开始启动了,我们生活的模式就开始启动了。大家将来在站的时候,各位,我们现在站起来。(学员听到后马上起立)现在大家都已经开始“形与神俱”了。(众笑)都很听话了。很听话的时候,只要我们坐有坐相的时候,站,你自然而然就会注意自己的站相了。真的,平常我们站的话,你心不安的。你觉得这样站也不对,那样站也不对,东看看西看看。反正人的就那种状态,这种状态没有体验的时候,你没觉的是什么。
   可是,一个人他如果“形与神俱”的时候,他能明显感觉到我们的身心是非常散乱的,散乱的状态那简直不可言喻,那太粗了。所以在这种状态,人如果出现一个“苦厄”的话,出现一个烦恼的话,马上就会激化,人没办法去应对这些事情。形与神分离了,分离了以后,包容心就没有了,他没办法去接纳这些信息。
   各位,我们就去体会下坐、站、走路、睡觉,这就是佛法里边讲的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在生活中就去体会它。行,走路,走路的时候,大家想想看我该怎么走路,你就考虑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用想了。我们现在也不告诉大家该怎么走路,实际上我自己也不会走。但是当我们开始关注的时候,总之要比不关注做的好。你一关注,好了,人的认知结构就开始细化了。大家知道,在这方面的认知就比没有思考的人要深一个程度。该怎么走,该怎么坐,该怎么站,该怎么卧?很简单吧,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只要观照一下就能做到。天下大事,天下难事,都从这个小事中间开始的。我们成佛,将来发出离心、菩提心,也不过是从这里开始而已。简单吧?(现场无人答复)没回答是什么意思?
   (学员:没领悟。)
   法师:啊,没领悟啊,那还先领悟一个星期好吧?好,大家请坐吧。学习体会一下。从我们自己能够做到的、可以观察的、最近的事情开始做起。现在所谓的儒家,我们在强调的孝、悌这些,太远。即便是这个离我们身心也太远,做不到。现在就从控制我们自己的身心合一开始。慢慢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分离就消解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也从这个地方开始了。这就是一种体验。
   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儿。我们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附:课堂所引用《黄帝内经》原文,供大家参考。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清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HT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