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八--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清法师所有开示-> 贤清法师开示心经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八


 下载DOC文档  



《法性基础》之八
  ——2012年11月26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接着学习《心经》。截止到上一次课,把“自在”这个词的内涵给大家做了一个分享。上一节课主要从两个角度——动态平衡、整体直观来理解“自在”。关于这个内容,大家回去以后有没有观察思考,或者说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的吗?(现场沉默片刻)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静态平衡”了。
  学员A:动态平衡、整体直观只要达到这两种状态就可以了吗?它不需要主题吗?
  法师:主题?什么意思?
  学员A:它是通往哪个方向的?
  法师:不需要主题怎么有平衡呢?怎么有动态平衡呢?
  学员A:那还是需要主题的?
  法师:你到集市上要跟那个卖主说,你要买什么?对不对,这不是主题吗?要买什么,你要找哪一个店主,要跟他互动,他就拿出一个秤来给你量。这不是主题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事件发生一定有主题——一定有主体、客体。主体、客体两个共同形成一个主题,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中这么一个场景就是一个主题,它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所以这种动态的平衡可能时时刻刻在转化、在切换。而这个整体,也在因为这样一个主题的变化而在切换。
  学员A:那这种状态是营造一个增上环境吗?
  法师:是营造一个增上环境吗?你动态好了,互动好了,那就是增上环境。动态没有动态好,那这个增上环境就不增上了,就堵着了。
  学员B:动态平衡和整体直观和深见、广行是不是有关系?
  法师:深见、广行的关系,是什么?
  学员B:整体直观与广行是不是有关系?动态平衡和深见是不是有关系?
  法师: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学员B:我觉得是有点关系。
  法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员B:上节课说动态平衡时是“叩其两端而竭焉”。
  法师:对。
  学员B:它始终处在一个叩的过程,到最后不用叩的时候,渐渐地就动态平衡了,这可能就是深见。
  法师:恩。
  学员B:整体直观,相当于广行。我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的,整体直观是广行,整体上是好的,它不追究细节。
  法师: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解!自在的话,人自在无非是在深和广两个程度上不断加深和拓展以后,自然而然呈现的一种生命的状态。如果这样去解读,动态平衡从深度上,整体直观从广度上,这也是很好的认知,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在想,刚才这位同学分享的时候,动态平衡和整体直观是不是两件事情?(学员:一件事情)是一件事情,从两个角度在去描述它:如果没有很好的整体直观为前提的话,是很难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执取,恰恰就来源于我们没有整理直观,对局部的问题过于纠结的时候,这个动态的平衡就失去了。虽然说是分两个方面去理解它,实际上这是一个相辅相成,或者说是一体两面的一个关系。
  今天接着往下再进展一个词,叫“菩萨”。“菩萨”这个词,自从学习佛法以后,我们对这个词应该说不陌生了,不但不陌生,而且很熟悉了。不但很熟悉,而且有很多的同学都以为自己是菩萨了。(同学笑,法师笑)似乎我们对这个词不需要再多做分享了。分享多以后,大家可能会觉得不耐烦:我都已经是菩萨了,你分享他干什么。即便如此,还是想“温故而知新”,温习一下我们所熟知的这个概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认识和启迪。“菩萨”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员:觉有情。
  法师:觉有情,菩萨就是觉有情。“菩萨”它是一个梵语的音译词,全称叫“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简称为菩萨。这个没有问题吧?没有问题下面问题就来了,觉有情怎么理解?什么叫觉有情?
  学员:使有情觉悟。
  法师:使有情觉悟。那“觉”就是动词了,然后“有情”是它的宾语。使有情觉悟,也就是觉悟有情,要觉悟有情。
  这是一种理解,可是我们觉得说这个“菩萨”应该是一个对象。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说这个“菩萨”的时候,如果用觉悟有情的话,你去界定这个“菩萨”的时候,是从它的功用上、功能上去界定它的。这个“菩萨”是干什么用的?是觉悟有情来用的!(法师笑)这是什么?表。如果按这种定义方式,这就不是表,这是什么?
  学员A:觉有情。(法师笑、大众笑)
  法师:什么觉有情?
  学员B:检视时间的机器。
  法师:这叫测量时间。这是什么?测量时间,可以理解了。(法师笑)菩萨是什么?觉有情。这是什么?不是表,是测量时间,测量时间的那个主体就是表。这个定义方式是一种理解,还有没有?
  学员C:我们一般说菩萨都是指胜义谛的菩萨。
  法师:胜义谛的菩萨。
  学员C:应该说是已经觉悟的有情。
  法师:已经觉悟的有情。好,第二种理解——已经觉悟的有情,跟觉悟有情就不同了,已经觉悟的有情。
  学员C:已经觉悟,同时发心觉悟有情。
  法师:觉有情,那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又发心觉悟有情。(法师笑,众笑)
  学员C:应该发心觉悟有情,同时又去度有情。
  法师:这是什么?(法师拿起闹钟)
  学员C:因为能测量时间,所以来测量时间。
  法师:是,这就是这样一个对象,因为它自己行走稳定,它能够自身把握这个节奏的这样一个对象,所以它能够衡量别人,能够衡量其他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以这样理解啊!我们简化一下,刚才第二种理解,不要那么拗口,第二种理解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由此延伸第三种理解: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并觉悟有情。已经觉悟的有情,他再去觉悟那些没有觉悟的有情,这是第三种理解。觉和有情,这两个内涵是分开了的。觉是觉者,觉者他已经觉悟了,他是一个觉悟的有情。后面的有情就是他要觉悟的对象,他要去觉悟这些有情。看似很熟悉的一个概念,这么去细究的话,至少有这么三种理解,没有别的理解了吧?没有了。我们就看这三种理解,这三种理解看似是三种理解,实际上它彼此又有一个相互的关联性和层次的深入性。先看第二种理解,就是“觉悟的有情”,菩萨他首先自己是一个觉悟的有情。这儿有一个问题,他已经觉悟了,还是有情吗?
  学员A:是。
  法师:菩萨还是有情?
  学员B:以前是。
  法师:曾经是?现在和未来是不是?
  部分学员:也是。
  法师:也是,菩萨觉悟了还是有情,对不对?佛是不是有情?
  部分学员:是。
  法师:佛也是有情?
  学员B:佛不是有情,难道佛也是菩萨吗?
  法师:佛不是有情的原因是什么?
  学员C:那就叫觉有情了。
  法师:有情难道就不能觉有情了吗?
  学员C:那他肯定不是有情,要不然他怎么叫觉有情呢!(法师笑,众笑)
  法师:有情可以分觉有情和迷有情吗?(法师笑,众笑)概念里面严格去看的话,有情既然有觉悟的有情肯定就有迷的有情。觉有情、迷有情,这样的话,佛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就是迷的有情。没有问题吧?什么叫文字游戏呢?这就叫文字游戏。我们就在这玩组合,所以这样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语言它总是要表达人的思想的,我们的思想在这个场合里面就这么表达,它是没有矛盾的。但是还是要尝试着理解一下,当大家这样分的时候,肯定要往深里去挖掘,只有从形式逻辑里面,尝试着变成逻辑的一个质疑、一个跨越。什么叫有情?你能给出一个定义吗,什么叫有情?这个问题肯定会被提出来,对不对?什么叫有情?
  学员D:有感情。
  法师:有感情?这个情加一个感字,多了一个定义:感情。
  学员E:有神识。
  法师:有神识?有识的一个对象叫有情,还有没有?
  学员F:有命根。
  法师:有命根的对象叫有情?好,植物有没有命根?
  部分学员:有。
  法师:有吧,所以植物也是有情?是吗?这个概念再这样挖掘下去,就会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概念,当我们想去严格地界定它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准确。所以人跟人之间的交往,或者说再去学习的时候,就会存在很多理解上的障碍。理解上的障碍就是说者和听者会存在一个不匹配,它没办法去相应。“有情”,“萨埵”这个概念意译成中文就是“有情”,之前在用汉文翻译成“有情”的时候,给大家分享过这个“情”字,在我们中文里的意思叫什么?不记得了?不记得了很好,我下面说的才有意义。《说文解字》里面的“情”就是“人之阴气有欲者”叫情。那阳的话,人之阳气就是“性”。性,性情。以前说性情中人,就是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那是“性善者也”,人之阳气是性善者,所以这个阳气,在这对应的是善。如果阳气对应的是善,阴气对应的是有欲者,那么这儿的有欲就是不善。这个不善就是“过”,“过”就是心之丑者,心丑的部分。这个欲,就是有欲者,这儿讲就是情的部分。人的情对应的是一种欲,这种欲一般讲的是心绪中间“过”的部分,一“过”这件事情整体的平衡性就破坏掉了,然后马上紧接着就有痛苦了。这种痛苦就是平衡破掉以后的状态,假名安立为痛苦,不要觉得是实实在在的痛苦,那是假名安立一个痛苦,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平衡被打破以后的一种状态。平衡被打破以后,会导致了我们的力量在一个点上的集中。力量本来是很均匀的,但是这个平衡一旦打破以后,很多东西都在那儿集中了。我们看历史的时候,看那个商纣王,历史朝代每个王,最后灭朝的时候,总觉得那个王一定是十恶不赦,一定是太多太多过恶的部分,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
  学员A:不是的。
  法师:不是的啊,这儿有人给平反了,为什么不是呢?
  学员A:崇贞就很好,光绪也很好。
  法师:崇贞很好,光绪也很好,商纣王好不好?
  学员A:不好。(学员笑,法师笑)
  法师:不好,这就反应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力量的集中,因为它在这个位置上做了这样的事情以后,导致了这样一个力量的平衡失去以后,众人开始把所有不好的都加在他身上。我们在分析历史朝代灭亡的时候,总是把这个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乃至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帝王的种种的罪过、恶行导致了这个朝代的灭亡。我们先不说这个事情是客观还是更多的人为的主观,但它反应了人心的一种“心”的去向。人心就是这样子,就是会往过的部分集中。最近在探讨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类比:大家学过材料学或者工程力学里边讲材料受力的部分,现在我们所有的建筑,包括所有的运输工具,它都会考虑一个符合承载、承载力量均分的问题。包括建长江大桥,上面的汽车,这些工具路过桥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力量的均摊,最好要平摊、平均。所有这些材料,都平均受力是最好的。最怕的就是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点的时候,或者集中在某一个局部的时候,就非常危险。很多桥坍塌的原因就是受力方面不均匀,而且材料存在缺憾,导致了力量在某一个局部过于集中。本来这些重量平摊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过于集中以后导致了桥的损失。生命也是一样,如果说生命体它的承载力是很强的,为什么有时候人的生命变得非常脆弱,经受不起打击,这件事情其实在别人看来很小,不就是……
  学员A:失恋了!
  法师:不就是失恋了?(法师笑)
  学员B:看着很简单,但这是压倒他最后的一根稻草。
  法师:看着很简单,这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员B:看起来没有力量。
  法师:看起来很轻微,但是它已经到临界点了,临界点把它压趴了。现在说的还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它唯一的就是这根稻草,别的没有什么负重,可是这根很轻的稻草,压到他身上以后变得非常重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学员C:负重、受力点。
  法师:他没有负重,不是已经负重的。
  学员D:看过《越狱》的人都知道,受力面它就能计算出一个薄弱点。
  学员E:最弱的地方。
  法师:最弱的地方,这就是力量的集中。在材料里边,如果一个物体,这边给它受一个力来拉它,如果力是一个均匀的力,不是这一点上,是个均匀的力。你要去拉它,严格上来讲,它在每个断面上,断的可能性都有。但是到最后只在一个面上断了,那个面是什么面?如果是完美的没有缺憾的话,它可能是在某一个固定的点,就是中间。因为中间拉久了以后,它肯定会变形的,中间受力面积逐渐减小了,减小以后受力会增加,会导致中间可能会首先断掉。但是在变形之前,如果这个物体本身存在缺憾,所谓的缺憾,就是加一个小裂缝,内部加一个杂质。完了,在它还没有变形,在这个小钢件没变形之前就断掉了。查一查看,肯定是那一块有裂纹、有杂质,导致了一个力量在这个点上。如果用数学模型、计算机去计算力场分布的话,会发现,在这个小缺憾周围的力量的密度是非常高的。在非常高的情况下,这一块就断掉。也就意味着说,生命也是一样,它存在一个缺憾,这个时候外在给它一个力以后,本来承载力是很强的,可以加很多的重量,是不会被压趴的,但是我们内心有一个缺憾,有一个执取在,加上去以后承载不了,就崩溃了,人的精神就崩溃了。这就是,那个缺憾、那个点,在什么地方呢?有欲者,有欲者把生命的柔韧性给破坏掉了。
  这一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做这样一个比喻的话,什么叫整体直观,什么叫动态平衡,大家知道了。整体直观就是跳出来,虽然自己是一个钢件,但是要跳出来,跳出来整体观照一下。观照一下是什么?加个力,试一试。外在给一个扰动试一试,看看我们的受力是不是均匀。哪个地方受力不均匀了,要重点关注那一点,好好的修补一下,这叫整体直观。我们的生命完不完美?你在那儿关上门照着镜子然后化化妆,不完美的地方修饰一下,这个外表我们还可以修饰,但我们内心的状态不完美怎么去检点?如果没加扰动是检点不出来的。不做任何事情,不面对任何人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完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圣人,跟佛没什么区别。这时来个事试一试,加个扰动试一试,让我们做一件事情试一试,让你处理一件事情试一试,问题来了。就会带来很多的痛苦、很多的压力、很多的不快。这个时候你可能会以为说都是这些人、这些事让我不快乐,你可以这样认为。当然了这力量的来源肯定是外加的力了,可是这个外加的力只是在这一点上集中以后产生一种破坏力,难道是因为外力吗?内在有缺憾。这个内在的缺憾遇到环境的时候检点一下。
  说到这个场合,再说一说《圣经》。《圣经》只是我个人对于《圣经》原文的解读,不牵扯到任何基督教本身教义的问题哦,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一种经典去看待、认识它。最初,我们所认为的中国文化是讲性善,西方文化讲的是性恶,对不对?这是惯有的说法,大家普遍听到的说法。可是看一看最初上帝造人的时候,他肯定不会造一个恶人,对不对?不会吧?这是不会的!所以最初造出亚当和夏娃的时候,他们是很快乐的生活。那个时候伊甸园,他们不需要劳动,反正饿了就吃饭,非常圆满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个时候上帝跟他们说一句话:你们什么都可以享受,就是有一件事情不能享受,就是那个知识树上的果子,翻译成中文有的叫智慧树上的果子,智慧果你不能吃。那个英文叫“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evil-邪恶。善良和邪恶这棵树上的果子不能吃,一吃人就有善恶了。所以从这个角度去挖掘的话,这个根据给我们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善恶是外在赋予的。你吃了这个果子,所以人类有了善恶,善恶是因为吃了果子才有的,人的善恶性是外在赋予他的,这是一个直接的结论。可是我们从这个来认识一下,就会发现结论完全不同了,怎么不同的?本来他们可以很安心地听上帝的话,不要吃这个果子,可是这个时候给他加一个小小的扰动,谁过来了?蛇过来了。蛇过来说一句话把整个系统就给破坏掉了,蛇说:上帝骗你的。上帝说你要吃了以后必死无疑。蛇说:上帝骗你,你吃了它可以有智慧,但是可以不死,上帝骗你,他担心你吃了以后像他一样有智慧。给他加了这样一个扰动他就吃了,吃了以后既能得到智慧又能长生不老,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然后就吃了。吃了以后发现上帝说的没有错,因为他吃了以后人开始有分别,有分别以后人就有烦恼了,人的寿命就开始减少。最初的活九百多岁,人活九百多岁,好几代都是这样子。但是越往后人的寿命越短,七百岁、六百岁、五百岁……最后越来越短的时候,上帝发现整个地球上的人恶贯满盈,就开始下洪水了。
  通过这个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最初那个系统虽然很好,但是那个系统本身不够稳定。稍微加一个扰动就不行了,破坏掉了。(学员:本身那个树都没有)有没有树我们不清楚,上帝为什么造这棵树,但是思路是一样的,有没有树其实现在不是我们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你加任何扰动会不会破坏他的平衡。你加任何的扰动都不破坏平衡,说明他内部是完善的,你加一个扰动破坏了说明内在不完善,这是结论吧。(学员:什么东西都可以破坏掉的)是的,只要有东西就可以被破坏,所以到最后没东西的时候你就破坏不了,你只要有就可以破坏,到最后“无”的时候就破坏不了了,那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涅槃。所以这个时候上帝告诉他说,你现在已经吃到禁果了,我现在告诉你另外一棵树上的你不能吃,什么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呢,“the tree of life”,生命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你吃了以后,完了,人又有智慧,人的寿命又是无限的长,你不跟我一样了吗。这个时候,他把人赶出了伊甸园,而生命树就留在伊甸园了。大家想想看这个故事很有深意啊,如果换一个角度,用佛法解读的话就非常有内涵了:最初人来到世上的时候,人最初,从佛教来讲的话从光音天下来的。最初人的善心,人那种状态是没有分别的,没有善恶分别的时候人的寿命是非常长的。但是给他加一个扰动以后,人开始有善恶分别以后寿命开始减短了,烦恼增加了,烦恼增加寿命减短,人有生死。人要从这个生死里边再重新来一个超越的话,那就变成了什么?重新回归,重新回归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从生死再次回归的时候,你就不生不死,生命永恒的境界就是涅槃,就是重归伊甸园的时候。从象征意义上来去解读的话,会发现这就是人生不断超越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生活虽然很好但不够稳定,意外加一个扰动以后,检点我们生命面临的问题,要去超越他的时候,再重新打造一种生命的永恒的状态,那就是一种超越,这基本上是一个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实际上人从伊甸园被赶出来以后,留给人一种梦想,一种追求,一种愿望,一种愿景。这个愿景后来被解读成所谓的极乐世界,所谓的天堂,可是我们今天再去认识他的时候,就是人内心的一种境界,人内心的一种完善和超越。可以这样理解吧?(学员:恩)大家给我印证了,没有问题。
  学员A:我就在想,刚才提到的善恶,是不是能理解成分别?
  法师:善恶分别没有问题呀!
  学员A:如果第一个用分别把善恶去掉了,然后你再把分别去掉了,我觉得人就是涅槃了,因为你已经没有分别了,你没有男女的分别,没有我跟物的分别,没有我跟任何生命的分别,那你就是这个桔子、你就是这个桌子、你就是天地的一切,那你不就是涅槃了?你永远都存在,那生命就是不生不灭。
  法师:如果你就是桔子的话,桔子是可以灭的,你灭了吗?如果你是天地万物的话树是可以灭的,你灭了吗?
  学员A:我等同于桔子,我也等同于这个桌子,我就等同于一切了嘛,因为我都没有分别了……
  学员B:你化为一切?你化为万物?
  法师:你化为万物了?
  学员A:不是化为,是我等同,你就跟虚空一样了,你无所不在,山河大地都是你。
  法师:山河大地都是你了,山河大地是在生灭变化无常的,你在生灭变化无常吗?
  学员C:是不是可以变通地说,我们看到的万物只是我们心的一种投射?
  学员A:可能都没有万物,也没有我们,其实就是……我也不知道了。
  法师:回来哦,回到这个“情”。转了一大圈以后,回到这个主题上来,来理解什么叫“有情”。“有情”如果按照汉文的解释,就是“人之阴气有欲者”。这个“有欲”,人因为内在有“欲”,“欲”就是缺憾,就是这个狭缝。这个狭缝特别容易召感,召感什么呢?——力量。你只要加一个外力以后,它把所有的力都召感到这一块,所以它会集中在这一点,这一块的力量用力的力度会非常高,召感了。
  欲也是一样,内在有这样一个“欲”,它会召感,召感什么呢?召感我们所贪求的、所希求的那个东西,你会一直在追求它。追求它的过程中,这种“过”——所谓的恶就是“过”,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过”。没有一刻没有“过”过,人一直都在“过”的状态里面,从来没有脱离过这样一种均衡——重新去消弭的状态,没有的。所以人感受不到什么叫做自在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人充满了压力,这种压力是用力集中导致的,是因为我们的欲求过恶所导致的。现在来看“有情”,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它,“有情”就是“有欲者”,或者说“被欲所束缚的”。被欲所束缚的那个对象就是有情。一般我们讲的有情是六道里面的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叫做有情。他为什么轮回?就是因为有欲求,有欲求所以首先自己内心被“欲”所束缚,外在展现就是被六道所束缚,内心和外在的一个匹配和相应。
  好,对有情的概念这样界定以后,菩萨是不是“有情”?不是?是?(学员:是,佛就不是)。佛就不是了,菩萨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对不对?如果我们认为佛不是的话,菩萨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那么菩萨有可能不是的那一部分不就是佛了吗?
  学员A:有可能是,那是佛性啊!
  法师:是佛性?
  学员B:可能八地以上的菩萨就不是有情了。
  法师:不好解了。只有引用经论里面尝试着理解,刚才有的同学说过了,菩萨他分为不同阶位、不同层次,至少有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见道以前的菩萨和见道以后的菩萨。见道之前的菩萨我们称为凡夫的菩萨,这是属于世俗谛——还没有见道。见道以后的菩萨是胜义谛的菩萨,之后由初地一直到十地,这是胜义谛的菩萨。
  在《优婆赛戒经》里边,这个菩萨非五道或者非六道所摄,就是这个菩萨不是六道有情所含摄的,虽然也在六道里面,但是他不为六道所含摄。这个界定你不能认为他是,也不能认为他不是,他不为六道所含摄,所以他的状态和有情的状态已经不同了。现在要看他不同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理解的是“觉悟的有情”,这样理解的话说明他还是有情,他还是有欲者,但是他有欲者他已经“觉悟”,是一种觉悟的状态。这样一个状态是什么状态呢?这个时候,来看之前已经分享过的“善”,到信、到美、到大、到圣、到神,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内涵,那个是什么呢?什么叫“善”?——可欲。这个就有意思了,这里的“有欲者”是不是这里的“可欲”?是不是?(学员:不是)法师:不是吧?“可欲”,这儿的可欲,真正可欲的是善;而这儿的“有欲者”会导致恶,所以这两个“欲”一定是不同的。这就说明,平常我们所欲的其实是不可欲,我们所认为想要的其实不可欲,真正可欲的,它会导致内心的自在解脱。而我们现在所可欲的,导致的是自己被束缚。也就是说,那个材料,我们现在“欲”的会导致裂痕、缺憾;而真正可欲的是消弥这个裂痕,是修正这个缺憾,这两种状态,这儿的“欲”是不同的。这个“觉有情”,就是觉悟到人们平常所欲的正是不可欲,对这一件事他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比如刚才说,这儿有一个裂缝的时候,他会有一个整体直观,他发现当有一个缺憾的时候,危险时时刻刻存在,只要给它加一个扰动,问题马上就暴露了。因为他有一个整体的观照,时时刻刻在修正它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可欲——用内心真正所追求的一个内涵去消弥那个“人之有欲者”的那个状态。所以,菩萨他可能在这样一个状态里边,他的敌人或者他努力的方向,会发现他已经转变到这样一种方向里边去了,就是时时刻刻在观照,观照什么呢?人们平常所欲的以及他自己生命中所欲的,哪些是不可欲的。他只要真正意识到哪些是不可欲的时候,这种觉照的力量,或者这种对治的力量就出来了。这种生命状态,它不是一种轮回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会导致轮回,不会导致外在的束缚。不能说他是有欲者,因为他已经在认知这个状态了,而且他已经开始挖掘在体验这种可欲了。这种状态是一种菩萨正在用功修行的状态,这就是觉有情。这样说,大家可能不一定有什么直观的概念,举一个例子——《孟子》中,孟子在论述一个问题,有一段话:“有人爵者,有天爵者。”“爵”是爵位的爵,爵位在今天就是名位利,所有这些拥有的,对一般人来讲的话,是不是可欲者啊?是不是“有欲”?对一般人来讲的话,是“可欲”吧?你可以拥有这些,不拥有这些,幸福感哪里来呢?最近社会上有一个调查——人要怎么样才认为有幸福。据说前十条都跟物质有关系,跟这些外在的拥有有关系。所以,孟子就认为爵位有两种:一类是人爵,一类是天爵。什么是天爵?叫“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就是天爵。天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人爵呢?人爵在古代就是这样子——公、侯、伯、子、男。天子、诸侯、士大夫,这都是有严格的地位阶层之别,这就是人爵。古代的人,在修天爵的时候,很注重这个“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从之。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人爵——那些所有外在的拥有都跟随着来了。今天,这个所谓的今天是指孟子那个时代,不是我们今天。今天的我们是什么情况,那就是有过之,更加过之那种状态。在那个时代的时候,就是“修天爵,以要人爵。”“要”(法师板书)(众答邀请)我们理解它的时候,是邀功请赏、要挟的味道——我现在修仁义忠信,我现在修乐善不倦,目的是什么呢?最后一定要给我人爵,不然我修这些不是没有意义了吗。“我一天到晚拜佛,佛你不保佑我,这怎么能成呢,肯定不行的。”(法师笑,众笑)这叫“修佛,以要佛。”(法师笑,众笑)我们修天爵,以要人爵,这时人爵一旦得到以后,天爵还要不要?(众答:不要了)就弃之,扔掉了。(法师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得人爵,所以得到以后,这个天爵管它呢,扔掉了。所以孟子就很感叹人的惑的状态,就更加严重,更加深切了,就是这种惑。最后呢,他的话说的很严厉,“则惑之甚者也”。他认为这种状态是“惑之甚”,非常的严重。这个惑已经非常严重了,最后“终亦必亡而已矣”。“必亡”,这个“必亡”可以认为是人爵给失掉了,亡是丢失,最后得到这个东西因为它靠的就是天爵,把这个天爵扔掉了,基础扔掉了,人爵也就没有了,这是一种丢失。另外一种亡,可能就是消亡,连人的生命可能都没有了。敢欺骗天,这个事情是很严重的。所以天爵和人爵的一种判断,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乐善”本身就是我们做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它本身,你不要靠这个有任何的期待,如果有期待,本身就变成工具了,这是我们的目的,你把它变成工具,完了,目的达到以后工具扔掉了。后来学习佛法因果以后,发现真正可欲的,比如说发菩提心,我们在讲菩提心生起的时候,发菩提心吧,菩提心有好多的利益,好呀,“发菩提心”,这就修天爵了,这个利益得到了,菩提心不要了。(法师笑)得到人爵以后,而弃之,天爵就弃掉了。这个状态是一样的,欲是一样的。
  刚才说的第一种是觉,它是觉悟的有情。为什么会是觉悟的有情?(法师有板书)刚才和大家已经做了一个分析,(法师板书)有情是有欲者,而他觉悟以后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可欲的东西以后,就在有欲求的时候做这样一个整体的观照,时时刻刻在回归,回归一种人生真正意义和价值的地方,不断在开显,这是一个觉有情,第一种理解。第二种,在谈到觉悟有情的时候,他已经体悟这一点以后,如果没有第二层的生命重点的一个转移,人生就走到另外的一条路上去了,那条路是什么路?就是我们所说的二乘——声闻和缘觉乘,就进去了。因为他自己的生命不断这样觉悟的时候,就从这个束缚里面解脱出来了。他是解脱出来了,但是进不去了。进不去了以后,跟有情的互动关系就没有了。所以,过去认为佛法很注重某某人有神通啊,神通很厉害。这个神通,你再厉害,没有业缘发挥不了作用。业缘,如果神通它能够发挥作用,没有业缘也能发挥作用的话,佛的神通是最厉害的了,对不对?我们早就都已经成佛了。但是没有缘,这个缘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就是互动建立起来的。佛,觉悟程度再高,他说的话再有道理,跟你没缘,你听了以后就是不相应,还不如身边的人跟你说几句话你觉得受用。所以你说:“佛是什么水平,还不如我身边这位人厉害呢!你看他说话很有水平啊。”(法师笑,众笑)其实也不是说他说话有水平,就是因为业缘,业缘在互动,他对你发挥作用了。什么是神通啊?这个业缘就是神通。刚才有同学有问题是么?
  学员A:法师您刚才说他进不去了,是进不去哪儿了?
  法师:啊!进不去哪儿?
  学员A:你说他悟了之后他再进不去了,进不去哪儿?
  法师:刚才不是有同学说,这个橘子也是我,山河大地也是我,对不对?宇宙万物也是我,这个就进去了。(法师笑)进去就是你抗拒不了,因为那个时候他在发心,觉悟有情的时候,在和一切有情互动,他做每一件事情,心量缘于一切有情的时候,在和一切有情互动,在加强这个业缘。所以,到最后他成就的时候,已经渗透到一切有情里边了,抗拒不了他的。所以老子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驰骋天下之至坚,驰骋是什么状态?就像野马在田野上奔跑一样,他想往哪跑往哪跑,你能挡住的住么?你说我是铜墙铁壁,我挡得住,你挡不住。他有这个业缘,这就是神通,没有障碍,你障碍不了他,这就是一种业缘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这一点:大家在欲的东西实际上真正是不可欲的。你一旦欲以后,人生的痛苦紧接着就来了。不要以为刚开始很快乐,痛苦紧接着就来了。这件事情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只要再加上另外一个扰动,马上就体现出来了。这点菩萨已经观照到了,他内心里对一切有情心理状态的一种缺憾,已经深有体会了,不忍心,所以没办法允许自己关在那里自己修行,这是不行的。他被另外一种力量所牵引,这时候,他就要去和有情去互动。所以佛,他按道理来讲的话,可以很安详地坐在那儿,等着弟子托钵乞食给他来供养,对不对?可是他没这样做,他自己还要出去托钵,和弟子一样托钵乞食。他没有享受这个僧团老大的这个权利啊,他就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这个业,必须要自己造,弟子是代替不了的。弟子结的缘那是弟子的缘,你佛要结缘你还是要靠佛,自己来去跟众生去结缘,对不对?所以有些信众来了以后,跟佛没有缘,所以他只好告诉和这位将要得度的人有缘的弟子,让有缘的弟子去度他。因为因地上跟他的缘分不够深,他必须要靠那个有缘人去度他。这个缘分怎么来的呢?就是在这个互动中建立起来的。
  学员A:我有个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说欲的问题,说到一个材料学,我不是学材料学,我是学的金融,但是我理解了一下,这个世界上的物质他坏是绝对的,不坏是相对的。就是只要有物质存在,不管做得再完美再高端,它绝对会有暇疵和缺陷。就包括我们人一样,只要是有情的人,你就算在学佛,我要往上走,但是我绝对是有欲的,我绝对是有缺陷的。然后说到人的幸福感,为什么提到说前面十个都跟物质有关,因为他只要是人就脱离不了这些。我理解法师讲的这些:我们要达到这个境界的话必须出六道轮回,否则只要再得到这个人身,你说我再怎么整体直观,再怎么跳出来,你的本质你的东西决定了你的高度,因为你就是个有实质物体的材料,你是由四大组成的,也就决定了会有这个物质,除非你跳出来。但是你跳出来以后,要不你观照,我做不到。
  法师:好,你的意思很明白了。所以到最后的结论是:人一进入,如果按这样的思维下去以后,人一定会追求解脱。
  学员A:是啊,所以不管是动物也好,虫子也好,首先一定要先跳出来,把自己的六道要干掉,你才能往后继续走。
  法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去问一下你这个问题,你最后一定会“跳出来”。那什么叫出来?跳出去吧?别跳出再来,跳出再来就是菩萨,跳出去对不对?如果现在有这个概念,你认为有跳出去这个概念,想想看,按照现在的逻辑来讲一定会再回来的。这就像一个物体,你现在有出生就一定会有灭亡,现在给出这样一个概念以后,它一定会再回来。其实这个就是相对的概念,之所以在第一节课一定要分享这个“波罗蜜”的内涵,就是“度”它的内涵,就是一定要在我们现在所对立的概念里边找到一个没有对立的状态。你有生就有灭,你有跳出去又有回来,有来去这些概念,人一有这个概念就没有办法从这个中间跳出来。所以最后一定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没有来没有去,这些概念不要生起来,你一旦生就有灭。你只要说我拥有这个录音笔,就一定有没有拥有的那一天,这必然的。你要说我现在在说话,那好,你一定有不说话的时候。其实我现在告诉大家我没有说话,那好了,说话的时候没有说话,没有说话的时候自然没有说话,所以永远就没有说话,对说话这件事情我就不执着了。做而没做,你不要以为你做了什么,你只要以为你做了什么,这件事情你认为有功劳,到最后一定有功劳损失的时候,你根本就不认为有功劳。人生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这就是人的一种观念,观念只要一生起来就一定有灭亡,只要认为是一种状态,那一定有另外一种状态。所以说观念里边朝代只要有兴盛,那将来一定有灭亡,这是必然的。即便是佛,即便是孔子,他们只要有出生,一定会有死亡,他们自己摆脱不了这样一个自然的规律。所以,当我们去了解这样一个事实的自然的真相的时候,我们后来对圣人的很多神话,你就慢慢地消解了。你不要以为说佛就是圆满了,他也不死亡,他不死亡活到今天不吓死你呀!(众笑)你说他是“示现”,“示现”这些词我们不要轻易去用它。他只要有出生,他也违背不了这些规律,如果他违背,那佛讲的话就有问题了,佛绝对不会讲自己违背规律的话,这些事情自然的规律法而如是。所以这些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讲了事实的真相而已,别的没讲什么。最近在学《阿含经》,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其实《阿含经》里边讲的非常的简单,也非常的直接。我们今天学佛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目标,比如说:我要成佛,我要解脱,我要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所以我来学佛了。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别忘了,当我们说我要、我要、我要的时候,你所要的大部分情况不是可欲的东西,是人的一种欲求。
  学员A:有时候我看一些,比如说:《六祖坛经》、《金刚经》,我也会升起这样的觉受,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真的有意义的。其实你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可以不做。但是我又怕落入了一种执,就是一种空。
  法师:好,继续往下讲,因为你的概念里边又做了很多转换。什么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就值得探讨了,一个跳跃性。
  学员A:没有好和坏。
  法师:这个概念里边已经做了太多的转换了。我们现在先一点点来。
  现在回到《阿含经》的状态里边。佛他在讲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是什么?很多时候在想,平常的状态是在当我们自己安立一个目标,自己没有觉照的时候所安立的很多目标,只不过换了个名言而已,其实内心的心理状态和原来是没有区别的。无论是孔子在讲《论语》和弟子互动的时候,还是佛在讲《阿含经》的时候,基本是上一种状态。什么状态呢?好多时候,佛讲的话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当我们明白这个真理以后,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该怎么做以后,自然而然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里边,没有很多机心在里面。机心,就是太多的欲求,给它安立的太多目标性,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无常的,人生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的状态。你只要这样去观待的时候,人对于很多问题本来的欲求自然而然就解构掉了。你不需要去说我怎么做就一定会怎么样子,只要你认识到真相,好了,一些内心错误的执取和欲求,自然而然就被解构掉了。好多时候,我们的欲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上就是一种无明,这种无明就是一种无知,就是对事实真相的不了解。只要了解,欲就解构了,就是这么简单。在大乘佛法里边,构建了很多追求的目标,比如说到极乐世界去、比如说我要成佛、需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类似这样的目标。当这样安立的时候,我是觉得说对于生命、对于宇宙真相的认知这件事情,要来的更为根本和更为重要,而最后要干什么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要有这样一个区分。
  再回到这个主题上来看,觉悟有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因为他觉照到这样一个事实的真相,而这样一个事实的真相必然导致这样一个后果以后,他就不忍心,就是心的一种力量自然而然会牵动他一定要去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叩其两端而竭焉。” 竭什么呢?就竭那个欲。人只要有欲,就有执取,有执取就会回到一端上去。那个端,要去叩它。这就是觉悟有情,这是第二个状态了。
  现在来看第三个:就是分觉和有情两个部分。大家一看说:一个菩萨觉有情怎么老是分那么多,我现在都混了。混了好,其实本来就不清楚。本来我们在很多的执取里面就需要打乱,现在就知道,很多佛讲话云里雾里的,其实刚开始就想把我们的体系先搅混了,搅混后再重新构建它,重新构建我们的心理模式。不破不立!破了以后重新再建立它。现在觉有情的状态,可以分另外两个角度来认识它:觉是一个;有情是一个。觉是什么呢?——上求佛道。有情呢?——下化众生。菩萨就是这样一个觉有情——上求觉,下化有情。把前面这两个概念给它统一起来了,内在的觉悟和度化有情,在菩萨这个概念里面就统一起来了。没有问题吧?“觉有情”,上求觉,下化有情,没有问题。现在问题又来了,我们就是要反反复复去看,平常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本身有没有问题。当我们不断去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候,分别心是不是又来了?而且非常重。所以每次到寺院以后,会发现,佛坐在那儿是非常高大,形象非常高大。所以我们一进门就开始拜佛,对不对?罗汉都很少拜(众笑),而且一般情况下,寺庙建的也不给你拜的场地,只让你拜佛。一般的罗汉坐在两旁,没有拜的空间。意思是说:“罗汉的话,你看看就可以了(众笑),要拜就拜佛,(法师笑)众生的话根本就不用管,”对不对?上求佛道嘛,我们要上求佛道。将来的话要下化众生(法师笑),而我们就成为一个使者,光明使者,佛的使者,所以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对不对?
  学员:他这也是顺应众生,就像我们人,都是有追求第一的心,你佛是第一名、榜样,有榜样的放那,你们都得照这个学习(法师、众生笑),也是顺应众生。
  法师:是啊!可是大家已经慢慢体会到这样一种隐患在里面,当我们不断这样讲的时候,这个分别心会越来越重,越来越重……这个所谓的佛的形象高大,好多时候只是因为大乘佛教形成以后,对于佛的形象一种描述就越来越神话了。尤其是到汉地以后,大乘佛教里面对于佛功德的描述就越来越不可及了,高不可及,你理解他都很难。可是在最原始佛教的时候,佛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比丘,和那一群弟子,大家在一起这样去聊天,一样出去托钵乞食,他可能也要洗脚,他可能耳朵久了以后也要挖耳朵,也要抠鼻孔(法师笑),他也要吃饭,要睡觉,对不对?非常平常啊。可是我们的佛像坐在那儿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都不动,很神圣化。这样的话,佛和众生的距离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进寺院以后一定要去拜佛,给佛磕头,为什么?而我们平常见到一个众生的时候,你很少说见到一个人以后趴到地上给他磕头(众笑)。没有吧,除非对方是父母,是爷爷、奶奶,对不对?合情合理。如果有个人,一看到你给他磕头,还会吓一跳(法师笑)。为什么呢?大家为什么要给佛磕头?
  学员A:去除慢心。
  法师:去除慢心,我给佛磕头是为了去除我的慢心?你将来的话,比如说我们给父母、爷爷、奶奶磕头的时候,你说我要去除我的慢心,我给你磕头。(法师笑,众笑)
  学员B:感恩。
  法师:表示感恩。我们给佛磕头也是表示感恩嘛!
  学员A:对。
  法师:我们给佛磕头也是表示感恩嘛,因为佛对我们有恩德,对不对?还有什么原因?
  学员C:为了学习佛的德行。
  法师:为了学习佛的德行,你就给他磕头?
  学员C:还有就是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法师: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好,三个原因:第一个去除我的慢心,这个理由自己心里想一下就可以了,不要说出来,说出来有伤对方的尊严。还有什么?
  学员D:大部分是有求吧,加持我!
  法师:有求。
  好,第一个:有恩德,他对我有恩德,我表示我的感恩之情;第二个:他有功德,我尊敬他;第三个:我对他有所求,认为他能满足我的愿望,所以给他磕头。这就是给谁磕头,对方要对我有帮助,是这样一个有所求的心理状态,很正常啊,这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心态。
  我们看一下,《华严经》里面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在讲实际上佛,他和众生之间是不是这样子截然分开的?这样一个上、一个下那么大的间隔和区别呢?用佛的话来讲,用佛的观点来看的话,发现不是这样的,对不对?佛可没有把自己高高在上,佛可不是自己亲自爬上去的,是人把他抬上去的。你要爬上去,会把你拉下来,是我们把他抬上去的。把他放到地上,他也不会发火;把他抬上去,他也觉得没有什么,也不会因为你把我抬到这儿,我就很高慢,没有啊。你看看他,你看看佛,你看他不看他,都是这个样子;你给他磕头不磕头,都是这个样子;你骂他也好,赞扬他,都是这个样子。这就有问题,举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在去这样看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佛的这种平等心哦,他并没有把自己看的比别人一定要高很多。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把佛看的很高,而把众生看的很低?到底是不是因为佛的功德比众生的功德一定要高出很多,所以我们才去尊敬他而去礼拜他?
  学员A:因为我们内在的缺陷。
  法师:哦,我们内在的缺陷?因为内在有欲求,对不对?是不是佛的功德一定要比众生的功德要高?
  学员B:高肯定是高啊。
  法师:肯定是高?好,举个例子。现在啊,我们出门,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乞丐,奄奄一息的人他很需要帮助,这个时候你身上只有十块钱,这个时候,你是供养佛还是帮助他?
  部分学员:帮助他。
  法师:为什么不供养佛?
  学员C:因为佛不需要十块钱。
  法师:佛不需要十块钱,你为什么经常要供养他?
  学员D:我们需要福报。
  法师:你需要福报,所以供养佛。(法师笑)那你为什么要救这个人?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去供养佛,要去救这个人?
  学员D:在相同情况下,这个钱对乞丐更重要一些。
  法师:对他来讲更重要一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平时没有人需要的时候就多供养佛,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就多供养别人?在那个时候,就在那样一个场合下,我们去帮助一个很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十块钱这件事情,它所累积的功德,跟你现在去供养佛的功德相比,哪个更大?
  学员E:一样的。
  法师:一样的?一样的,那你可以在这供养佛啊?
  众学员:发心是一样的。
  法师:发心,刚才还说佛的功德要比众生的功德要大,为什么,现在又要看发心了呢?
  学员F:没想功德的事儿,那个时候了还想什么功德呀。
  法师:不需要想功德了,对不对?可是那个时候不想功德,为什么现在在这里讨论的时候,一定要讨论这些功德呢?
  学员D:那个时候是救人要紧。现在是考虑……人闲下来以后总是考虑计划长远的事情。
  法师:所以,现在就有问题了。我们在这里学习的时候,无形中就教条化了。所谓的教条化,就是离开场境了。当我们再去描述佛的功德时候,你忘记了很多的具体的场境。所以,就那件事情来讲,我们去救出一个人,肯定比在这儿去供养佛的功德要大很多,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要大。对方有什么功德呢?他是一个奄奄一息要死的人了,但是,你在这种情况下,给他做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本身的功德,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却变得那么大,怎么来的?这个时侯,我们会说人的发心很真诚啊,那个时候就是没有想起功德去帮助别人,所以才有功德。可是我们面对佛的时侯,为什么不去检点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呢?你就会认为说佛的功德确实很大。佛的功德大,离开我们当时的心境、当时的心理状态,他的功德哪里有?他的功德存在吗?他的功德在哪里呢?跟本找不着啊。当时我们去供养这件事情,面对佛的时侯,如果说没有办法和佛当时心理状态相应的话,他的功德怎么去体现呢?你说:哎呀,我要求福报啊,所以我要去供养他功德很大啊,哪里有功德?
  学员D:有福报吧,没有功德。
  法师:是啊,这就是一个体验啊,我们以为自己在学习佛法,认为佛有很多功德。
  学员D:父母是恩田,一切受苦的众生是悲田,三宝是福田嘛。
  法师:没有问题啊,这些概念在这儿谈的时候是没有问题。但是要去检点的时侯,就会发现在面对这样场景的时侯,我们分析问题的思路就完全不同了。你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时侯,会从内心去出发,认为这件事意义很大,真心的显现。可是面对佛的时侯,你不会谈自己的真心了,你就谈佛的功德很大了。别忘了,当我们一直在强化佛的功德很大的时侯,主宰性就出来了。我们认为说,佛有这个功德,但忘记了说我们这个缘起相不相应。你不相应,他的功德在哪呢?这些功德到最后可能都是过失,这种过失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欲,业力集中了。这样一种和佛的互动,如果不去检点这样一种互动、这样一个缘起的观待的时侯,慢慢就把这个客体的对象给他神化,主宰性就出来了。主宰性出来就是不考虑自己的心理状态,只认为说,他是全能的,他是有功德的,他的力量是很大的。他再大,我们这儿有缺憾的时候,可能到最后受力损伤得越厉害,不相应啊。可是,当面临着一个真诚,他需要帮忙的人的时侯,我们那颗善心出来的时候,缺憾没有了,在那一刻缺憾没有了,这就是心清净。心清净了,面对这个人的时候,他就是佛,他的功德,他当时就是佛,他让我们内心净化了。如果对方没办法让我们心里净化,他是佛吗?当然,也不是说他让我心里净化了,是我们的内心面对这个境界的时侯,能不能净化自己,如果净化了,他就是佛,如果没有净化他就是夫凡。所以我们去给他磕头,给佛做供养,他是佛吗?那你去检点检点自己,我们的内心有没有净化?没有净化的话,他不是佛,他就是凡夫一个,他就是一张纸,他就是一个镜框。这个时侯家人把它摔掉了,你别说:你怎么造业,下地狱。他当时所破坏的并不是佛,他所破坏的就是你的欲,就是我们内心的执取。不是他要下地狱,是我们自己要下地狱,不要把对象搞错了。
  可以理解了吧?觉有情,我们把这上下的关系、上下的安立给它解构掉,不单单这个名言解构掉,我更愿意从内外上来去认识他。所谓内外,要去认识的话,必然要有个名言安立,这个名言安立要内在去觉悟,外在去化有情。内在、外在从这样一个相互的观待上,不要上下,一上下的话全部都是外在的,跟你没关系。当这个对象跟我们内心的生命没有关系的时侯,我们所有增加的都是一种分别,这种分别到最后产生的都是一种对立,他和内在缺憾的减轻和净化没有一点点关系。不是没有关系,关系很大,加剧了这样一种缺憾,形成一个外在系统的一个死循环,跟内在生命没有互动。当我们去认为是内在和外在的时侯,这就有一个互动。内在要去觉,觉照、觉悟、觉醒。这个所谓的觉醒就是要净化那个缺憾,净化那个裂缝,修补那个裂缝。而外在就是要去化这些有情。所谓的化有情,在那一种心理状态里边,这有情本身,已经不是一个对象,已经不是一个人,它是什么呢?它互动的不是一个人,他互动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他互动的是一种惑场和一种业场。我们不是说过三种作用吗:业力场和业力场的相互作用、业力场和心力场的相互作用,还有心力场和心力场的相互作用。现在,他自己内在不断觉悟的时候,心力场作用已经开显出来了。而我们这个有情,他其实代表一种场,这种场就是一种业场和惑场。他所观照的就是这样一种缺憾,到最后对事不对人,对的就是心里的那个点。他只要把这一个点给解构掉,生命力就开启出来了。所以,那个时候老子讲的“圣人无常心”,无常心就是没有执取的心,没有执取的心就是没有业力集中,他没有缺憾。“以百姓心为心”,他那个时候面对的不是一个个百姓,他面对的是一个个心理状态,只是在和心理状态相互发生作用,只是在舒缓、在化解一些内心的缺憾,这是一种场和场之间的作用。
  学员A:法师,说了三种场是吧?
  法师:是,业对业、心对业、心对心。
  学员A:当如果心对业的时候,是不是就不存在心对心?因为我对应心了,是不是就应该直接去掉,就应该直接是心对心了?
  法师:心对业怎么了?
  学员A:您刚才提到,当我是一个心力场的时候,那对方也应该能感应到,那对方也是一个心,那这个心对业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法师:对,不存在了。所以就有一个缘分加深的过程,有时候在化解这个业。大家知道,一个善知识不是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努力,好多时候刚开始路非常艰辛,而且自己要承受很多苦,这是在干什么呢?在化解众生的业力,到最后有一天把这个业力化解掉了,障碍就去掉了。这时候大家开始认识到这个善知识的功德是多么的巍巍,那时候开始一种心和心的互动。
  学员:他这个业对心是心对心的一个过程?
  法师:一个过程,可以这样讲。
  所以好多路刚开始很艰难,那是必然的,为什么呢?正是考验我们真心的时候,正是化解这些业力的时候,到最后我们期望一种非常圆融、非常互动无障碍的状态,谁都期望,但那只是我们最终自然而然达到的一个结果。在这种场合下再去看佛他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像孔子、像耶稣,所有这些圣者,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所经受的苦,他们的伟大并不在于他们成就以后的伟大,很多时候在于他们承受的苦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而且这些苦往往是他们自己主动选择,不是被动接受的。佛选择离开王子的地位到森林里面苦修、孔子离开他在鲁国的高官周游列国十来年,而且几次面临生命的绝境,这是他们主动选择的吧?苏格拉底、耶酥,到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是他们主动选择的吧?都是这样的。正是因为主动选择了在一般人看来可以不这样做,但是他们选择了,这样一种行动让众生的业、业力场化解了。我们不理解,正是因为我们不理解,才愿意去了解这个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当我们了解他的初心,就是这样一个悲心和动机的时候,我们的业力就被化解掉了,这时候内心柔软,开始对这个人产生信心了,因为他确实是在无我的利他。人跟人之间的业力之所以会对立起来,就是因为彼此之间太多太多自私的想法,越来越自私的时候,彼此之间伤害太多的时候,把自己保护起来了。这种保护的心态,在面对圣者的时候,一样保护自已,不相信他,不相信圣者。因为我们心理的惯势导致了这样一种业力去跟圣者互动,对不对?即便是圣者在这的时候,我们也会去伤害他。但这个时候,他不会还击,不会以牙还牙、以恶惩恶,所以那个业,总有一天会化解完的时候。怎么有同学叹气啦?(法师笑)还有什么问题?
  学员A:其实我们所学的,包括我学佛法,不是说听了就算了,我都会把它,希望能够尽可能用到生活中。就是您刚才说到业,像圣者,他们都主动选择化解这个业力,因为他们是圣者,他们的心力很高,我呢?我也希望我这么做,但是我有一个担心,我也这么做过。就是有的时候你主动选择的时候你会面对一些困境,或者是面对一些……,但是普通的世俗生活,比如说你碰到一个苦难或者是一个困惑,你把它跨过去了,它会成为你的财富,也就是说你的业化解了。但是,我们只是个凡夫,心力不够的时候,如果被它打败了,那它就是你的苦难,你可能就很难说我再有这样的心情去度众生,你就会被众生给度下去了。这东西就是,我是觉得,我们学了这个就要用到,因为刚才说到:一个上求佛道,一个下化众生。我想如果说力量不够的时候,我就上求佛道好了,下化众生我就先收回来了,这个东西,我们还要有一个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心态,也有这个东西吧?
  法师:好啊,你先求吧,你求了以后,你如果上求佛道能求得成的话,我们也很恭喜你。
  学员B:我理解一下,就是我觉得这个,您刚才说是三种关系:业与业,心与业,还有心与心,最后是觉有情,我认为第三种状态,心与心的状态不存在。就是说,你在度众生的时候,那个心与业的沟通时候,它那个心根本就不是菩萨心,他那颗心觉得就是众生的心,就是那颗心根本不存在一个菩萨的心我要去度众生,那颗心就是众生的心,不存在最后有一个心,还有另一个心,心与心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第三种状态就不存在,它这种状态就没有。而且,觉有情也是,那根本就是到最终第三种状态,菩萨那个觉有情,根本没有一个菩萨他在觉有情,实际就是在觉有情,而没有菩萨了,只有觉有情。
  法师:好,那你至少承认,佛跟佛之间的沟通是心与心的沟通吧?
  学员B:佛与佛之间,佛与佛之间需要沟通吗?
  法师:这个状态很正常啊,在历史上,孔子和老子沟通还需要辩道、论道呢,对不对?他们还需要论道,如果说他们是心与心的沟通,不需要论道,心心相应的时候,就知道说对方在想什么。
  学员B:我觉得至少说那个菩萨他在度有情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一个单独的菩萨心,还有一个众生的心,他只有众生的心,因为众生需要什么,菩萨就做什么。
  法师:好,这儿就有一个问题。今天谈到这样一个概念,过去一直在强调,强调什么呢?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我们凡夫所了解的,只能是我们经历的,没有经历的,不可能去了解它。如果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的话,我们永远是一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就是:我们只可能知道我们所经历的,可是佛的经历、佛的心理状态、佛的一种境界我们是没有经历过的,所以肯定是不知道的,这种不知道你要去相应的话是很难的。为什么我们过去一直在强调,在这个关卡里面这个信仰产生,生命境界提升里面有个心理状态非常重要,是什么呢?就是信。这种信的心理状态就是心刹那、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跟佛相应的状态。曾经有这么一个心理体验的话,好了,人生就有希望了,人生就有这样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出来了,这个靠的就是一种信心。当时产生信心的状态就是心和心沟通的状态,但那种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的加持,所谓我们在一个特殊的场合,特别经历里面所产生的对佛菩萨、对佛法、对真理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个体验虽然很短暂,但对我们生命的意义来讲的话是极端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宗教体验,这个宗教体验只有我们在参禅、念佛、在非常精进修学的时候,慢慢慢慢相续中产生的一种和佛法相应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体验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那种快乐的体验,对修道,对走一条路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世间选择也一样,世间的很多人选择,比如说像孔子、像佛,我刚才描述啊,大家别被我的描述所欺骗!我们看来他很苦,他的选择对他来讲是心安,叫心安理得。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主动选择苦吃,我们只是在选择自己希望的道路,而在这个道路中会伴随着一些苦,严格描述是这样子的。天下没有一个傻子是主动去吃那些苦的,一定是一个更高的追求,更高的心理预期在那里面,而有些过程在别人看来很辛苦,对我们来讲的话未必是苦。
  好,刚才有个同学提到,我刚才说的这个概念可能会很高,在生活中怎么结合。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惑我很长时间,因为我们刚开始在想到师、法、友的时候,尤其是这个概念不断熏习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师和友给对立起来了,这种对立心理状态就是:我要跟着很好的老师去学习,这样我的提升可能会比较快;或者说,我在没有能力承担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帮助我,那一定能提高的很快。这个没有问题,我们身边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能够这样去提携我们,去拉拔的话,那是会很快。但这只是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子不一定的。我们只是想,如果我身边有一位佛的话,那么我们成佛应该会很快,这只是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是不是事实,那是不一定的。如果身边有一个佛的话,可能下地狱更快。(法师笑,众笑)如果这么考虑问题,就变成了善知识和佛他们说了算,他们就是主宰,如果这样考虑问题就是一厢情愿,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模式。事实上,所谓的上下互动也没有这个界限,刚才已经给大家提供一个角度去化解、去统一这样一个上下的安立。
  还有另外一种心理状态:比如现在要给大家分享的时候是这样,一定要安立的话,可以安立成我是在给大家分享,我是上,各位、大家是下,实际上在我心里面所想的,其实是一种心和心相应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它在我们将来和善知识互动、和这些经典、和圣者互动的时候心理状态是一样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这叫什么?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是吧?(学员: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想和父母很好的互动,更好地去孝敬父母,要养个儿子试一试。其实这种心理状态,一定要去养个儿子才能体会到父母是什么心理状态。(学员:不承担一下子,也不知道佛当时是怎么度众生的,承担一下子看佛是怎么去度众生的)。这种状态就变成一种体验了,一种我们和佛相应的体验,这就让我们内心和佛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所以这个过程看似跟有情互动,其实不是,其实是跟佛在互动,对不对?当这样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帮助他了,这就是佛当时面对的一种心境。这样一种心境,无形中破除我们的一端,在叩一端,当你想去成佛的时候,一定要去跟有情去互动,这个时候,我们这一端就叩下去了,就不会执取成佛这一端,其实是在叩这一端。当我们一直在想帮助别人的时候,又会成为另外一端,这一端,就是一直往外求了,所以别人成不了佛,他都着急的不得了,别人过失改变不了,着急的不得了。可是,自己的过失从来没改过,这样一种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一种自觉,这个自觉是内在的觉悟,是需要靠成佛这个目标来去叩我们这一端。所以成佛目标的安立和化有情目标的安立都不是绝对的,是对治我们内心的一端,对治我们内心的一种执着和偏失而安立上去的。
  好,时间已经到了。今天的分享把菩萨三个层面的内涵给大家简单做了这样一个的分享。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尽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清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HT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