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五--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清法师所有开示-> 贤清法师开示心经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五


 下载DOC文档  



《法性基础》之五
  ——2012年11月5日《心经》课堂笔记
  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给大家分享到了“观”这个词的内涵,整体上分享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就是“谛视”。谛:认真、仔细;视:看。这里所讲的“谛视”大家要注意,这个“视”狭义来讲就是指我们的眼根所具有的功能,广义上就不单光光包括我们的眼根,还包括我们的耳、舌、鼻、身根,它们是五个渠道,如同五个管道一样摄取外在的信息。如果这五个管道都处于一个“谛”的状态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就是一种“观”。
  现在天气凉了,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吧?感受到了啊,但是你能感受到是多少度吗?各位能感受今天温度大概多少度吗?(学员:最高十度)。白天最高十度?其他同学认为是多少度呢?我想每个人说的准确度是不一样的。早晨八点钟之前我们在路上的时候,室外温度大概7度左右,天气预报里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当时记得很清楚现在就忘了,这属于耳根。大概记得不是12度就是17度。(学员:没有17度)啊?没有17度!那就是12度或者是13度,但是肯定超过10度了。当时正好跟师父外出办事,就谈起了这个天气。前两天北京刚下了一场雨夹雪。今年正常的立冬是在7号,今天是5号,立冬之前北京就下了一场雪,尤其是凤凰岭雪下的特别大。北京城里边的雪也不小,但是各位谁来的路上还看到了有雪?(学员:我看到了,我们单位比较靠城北)位置比较靠北还有雪的痕迹,可是咱们城里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见不到雪了。因为基本上当天下的那个雪当天就化掉了,地面上几乎留存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师父说了一句话:地气的原因。地气,地气还比较暖,所以表面上看似刚下了一场雪,实际上气温上升是很快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地的温度它没降下去,雪下了以后紧接着就融化了。一般立冬这个节气是一个转折点,从这以后水开始结冰了,大地开始冻了。在立冬之前整个水的温度和大地的温度都没有降到零度之下,这样立冬之前下的雪基本上是存不住的。
  对于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我们平常从小到大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几乎没有什么感触。实际上对于这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以及它带来的气候变化,天气、地气、还有物候——动物、植物各个方面的变化,关于这些,当时竺可桢院士他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长时间观察植物随着节气的变化它们变化的规律,这是一门学问叫物候学。早上师父还说了一句话,他说:“以前的话,凤凰岭那些植被,立冬之前树上的叶子还很多,立冬那一天会发生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树叶基本上就落光了。”我们现在出去看一看,树叶大部分还在树上很青很绿,再等几天大家看看,这个变化一定会很大。这个变化很大是整体的变化,它不单单是树本身的变化,而是整个的地气发生变化了,整个气温的变化导致地面的植被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细致与否、敏感与否而长期累积的一些经验。
  如果大家现在对“谛视”还没有感觉的话,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龙泉寺里有法师给师父开车,一般刚开始开车的时候法师心的敏感度和对于时间的把握度是非常模糊的。这个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因为师父经常会问这个法师,比如说来到佛协了,师父就问他:你么时候来的呀?我记得有法师刚开始就是挠挠头,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回答,说上午来的。时间久了以后,师父还记得问问同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来的呀?这个时候一般法师的回答就比第一次回答要准确了,说:嗯,早晨8点多钟来的。8点多钟跟上午这个概念就不同了,它已经精确到小时了,这个上午是一天的一晌,一般一晌你不能错,本来是上午来的你说成下午了,这个时间差得也太大了。过一段时间师父再问的时候,再问什么时候来的呀?这时候回答8点20多。8点20多大家知道,这个时候精确度已经到十分了。再过些时间,师父还会再问,那个感觉就不一样了,法师会说我是8点25分到的。8点25分到佛协,估计如果这样再训下去话,可能下次要精确到秒钟了。
  这样的事情代表着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对于一个司机来讲的话,时间概念是很重要的。这个时间概念的培养需要一个我们特别的关注。比如我到现在没有学开车,我也不是司机,所以到现在你要让我回龙泉寺的话,路能不能走到,这还真需要打个问号,尽管这条路我来来回回很多趟。第一个路我是说不出来的,第二个路上用多少时间,我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的,我只能答复说就是个把个小时吧。而且我也不知道上午、下午、晚上这几个时段用多少时间有什么区别,大体上知道只要是错开上下班的高锋期间,所消耗的时间就会短。如果是上下班的时间,时间就会长,但是长到何种度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这个时间对于一个司机来讲是需要把握得非常准确的。这种准确是一种规律性,是长期地去观察体会的总结。基本上师父对于时间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寺里面有事情或者佛协这边有事情,师父所考虑的来回是什么时间回去,大体需要多少时间基本上是非常准确的。一般情况下师父会避开那个高峰期。避开高峰期以后大概多长时间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的,而且有几条路可以到寺里边,什么时间走哪条路师父是非常清楚的。我们的司机、我们的法师还有包括佛协这边司机开车,可能已经给师父开车开了好久的车,还不知道这些路,师父却知道好几条另外的路可以走。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简单,可是它却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事情的用心程度、精细程度,这个是训练出来的。很多时候师父有一个特点,他经常会问大家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你在干什么呀?看似很客气,很客套,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不同的人回答,确定了我们内心对于自己正在做什么的精确程度。
  好,这是一个例子。关于第一层意思就是谛视,认真观察。观的第二层意思和大家分享过,(学员:定)定?定是止,止是止,观是观,止观是两个。观就是观照、觉照。观照和觉照有两种状态:一个是平常我们散心的状态,另一个是和定相应的一种状态。上一次课我们和大家重点分享了这样一个散心是如何到一个稳定的、持续的觉照,这个一以贯知的过程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以贯知的内涵贯穿始终的话,这样一个内心功夫的养成是非常难的。刚才我给大家举这个例子,比如说司机观照时间这件事情,如果在一个行业仅仅关注自己这一个职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司机,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可以称他具有专业的素养。但是这种情况下是属于“器”,夫子讲的是“君子不器”。这时候由于我们对某一方面的信息过于敏感,并且过于在意的时候,而又不知道用办法拓展自己内心对于某一个因素的敏感性的时候,自己就被这个所敏感的事情局限住了。所以我们过去讲“所长即所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过分执著于我们在某一方面的长处,而没办法把这个长处拓展出去的一种状态。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一以贯之”,就是一直能够把那个“一”的宗旨内涵时时刻刻把握住以后,我们在某一个具体领域当中的任何一点点提升,他都可以拓展,运用到一切的领域,这是上一节课给大家重点分享的。
  这里我稍微的再作些补充,这样一种观照力和觉照力,是一种对自身状态的一种觉察。刚才的那个“谛视”啊,更多的侧重点是对于外在事物的观察,这个需要人的观察力,就是人对外在事物信息的摄取的敏感程度,它需要长期去训练的。而这个观照和觉照呢,更多的是对我们自身状态的一种了知。对于这一点,当时孔子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想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叫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看似很简单,但是它所告诉我们的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觉照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知”啊,大家知道,在这儿的“知”就是我们这儿讲的一种观照、一种觉照。而这个“知之”、“不知”呢,是我们的意识对于外境的一种了知、分别。任何时候我们的识对于外境都有一个认知的功能,而这个认知的功能有可能我们对外境是了解的,有可能是对外境不了解的。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有一个觉照,知道自己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这种状态,这都是一种“知”。所以如果说对一件事情我不了解,那么这时候我就觉照一下,说我不了解这种状态我能够如实观照到,这就是一种智慧。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无论是“知”还是“不知”都是“不知”的状态,我知道,我也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所以我们的知识和这里的“知”相比较,这里的“知”是通“智慧”的“智”,我们所了解的知识到最后不能成为智慧的原因就在于此。
  虽然知道很多知识,但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觉照就失去了,在这个状态下是没有智慧的。通过这个我们大概了解一下“知”和这儿讲的“觉照”之间的一个区别。实际情况是如何呢?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明明不了解,但是我们以为自己很了解,或者是有意的本来不了解,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定要说出个所以然来。那样的状态就是和这种觉照的智慧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种状态。当我们在这儿谈到“觉照”和“观照”的时候,上次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法师走路上楼的例子,他当时觉照自己身体是在向前倾,他通过这个微细的动作来判断自己的心态是着急的。大家要知道类似这样一种观照和觉照的状态,它背后一定有一个标准在里面。就是大体上能感觉到我们生命什么样子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而偏离这种正常状态以后你稍微觉照一下,发现偏失了,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回收的力量来调整、稍微放缓。在这个时候观照背后有一种标准在里面,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学员答:礼,礼仪的礼。)就是这个礼,礼就是标准,标准就是礼,对不对,没问题啊。
  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标准——礼背后的更深的内涵是什么呢?大家现在为什么要去学习佛法?今天为什么要来这里学习?(学员答:去无明)就是来了解这个标准是什么,我们学习就是为了了解那个标准是什么,但是大家没有学习之前,有没有标准?(学员:案例中是通过观照这个行为,来体认到偏离的想法)通过观照行为来体认偏离。(学员:就是他着急了,不然他意识不到自己着急了,这念头好象更难观照)但是大家要知道我着急的时候一定有个“缓”是在里面,就是当他知道自己这个状态有所偏离,那背后一定有另一个他曾经体验过的状态,那种状态是很平缓的,所以他一偏离的这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在偏离。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缓”过,大家可想而知他一定是不知道自己是在着急的。比如我们走路的时候是无法知道自己是快还是慢的,但是一个呀呀学语的娃娃在你旁边学步的话,你会发现自己走路还是很快的。可是当另外一个人骑自行车乃至开车从你身边走过去了,你会发现自己走路太慢了,对不对?这种快和慢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包括我们心里状态的一种偏离也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标准。在这里学习之前,大家有没有体验过自己状态发生偏失的一种状态?那个叫什么呢?传统文化里面有两个词来表明这种状态,就是不通过学习、不通过思虑而得到的一种标准,那就是——良知、良能。人不通过思虑而得到的一种知识,是一种良知;人不通过学习而具备的一种能力,就是良能。这种良知,良能,任何人都具备,不学习他也具备。我们的生命之所以有一种觉性在,就是因为有些东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它从来不会失去的,这就是良知和良能。
  对这一点,我现在这样讲,大家不一定有体会。我大概再解释一下。平常我们做一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做得适当、合适的话,通常我们心里的状态会很安宁,乃至于说有一种快乐生起来;如果一件事情做得不合适,我们心会不安。这种心安和不安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的自然反应。就是这样子,有些事情任何人只要做了以后,他就是不安;有些事情做了以后就是心安,心安理得。这些不因个人的经历背景差异而产生差异,这些我们认为是一种良知和良能。这是一种心,我们的心是否能“安”,用这种状态来去表明一下。正是古人在对人性有这样一种观察和觉照以后,他们发现事实上有些事情,面对某些场景的时候,该怎么做就是一定的。如果不这么做我们的心就会缺失,有些东西就缺失了,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如果不做就不行,我们内心的那种正气,内心的那种安定的力量失去了;如果有些事情不应该做,但是去做了,这个时候它也会让我们的心失去,会变得不安。这样一种状态是我们人人都具足的,每个人在生活中只要你去体验,就能够感受到的。长久流传下来的一些经典和圣人所体验的一些道,只要我们用心去看一看,它们在根本上都是相通的,主要原因在于此,道相通源于他们对于人性深处的良知和良能——从来不失的一种性的一种体认。这就是我们在体察的时候,这个标准的一种来源。
  如果我分享这儿,大家会说,既然这样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良知良能,而我们生命无非是去按照良知良能来生活的话,为什么我们还要这样辛辛苦苦去学习呢?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而且我们学习往往还有一种风险,那就是我们学的东西越多,如果没有办法和良知良能吻合的话,有可能反而把它掩盖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本来这个文化是好的,本来这个宗教是好的,但是却因为这样的学习产生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这样的事情是有的吧?是有的!不学习还好,学了以后,人的对立、负面的情绪以及仇恨反而增加了,导致内心深处的良知良能反而被掩盖了,这种可能性是有的。说明那样的一种学习和我们本性的东西违背了,所以那个学习就远离了道。但是学习本身没有过失,罪过不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学习我们的方向是否可以和良知良能吻合,是在开显它,还是在压抑它、覆蔽它。这个时候我们要去学习,过去我们老讲学习的目的在于“要建立正确的知见”,这句话说得已经耳熟能详,耳朵都起茧子了,但是当我们说这个标准的时候,大家还是忘了说,就是“正知见”。
  这些正知见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让我们了知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到底是什么。当我们不学习的时候,它是一种自发的状态。“自发”就是有时候我们体察自己生命的状态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愉悦感失去,心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了。这时候我们知道生命方向已经偏了,就是要去调整,但怎么去调整呢?问题在什么地方呢?这期间要去提升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瓶颈了,就会遇到种种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所以现在我们去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良知良能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去开启它?由这样一个自发的过程变成一个什么过程呢?就是变成自觉的过程。所以这个所谓的正知见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观念,它是一种标准——让我们观照我们生命状态的觉照的一个标准。让我们有更多的这种工具、更多的平台,来去了解、认识自己的生命的状态。所以一偏失就知道偏失,现在该调整了,一旦偏失就知道偏失该调整了,这就是正知见。正确无误地了知、见到自己身心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偏离我们良知良能,偏离我们内心心性的一种状态的时候,你认识到了并且去调整它。
  这样一种正知见不断去熏习、不断去调整的时候,最后到达一种由自觉再往前进一步的时候,是变成什么状态了呢?自在!终于有自在了,对不对?这就是“自在”,或者叫“自然”。“自在”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面其实就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自己本来就是这样子。同样正知见再往后是什么状态呢?——正见。我们看,由正知见到正见的一个过程是怎样,正知见大家知道它是一种知性,这还是处在一种觉照的时候——一个标准;而这个正见,它是一种如实的已经见到是这个样子了。只要正见一旦树立起来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行”自然而然和“道”相吻合的时候。所以大家别看就一个字,这一个字可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一般来讲见道之前是正知见,见道的时候是正见。所以在这儿正见是见什么——见道。见道是什么?就是见到了、真正体验到了当良知良能完全开启是什么样的状态,所以之后的言行就自然而然符合这个道。这就是自在、自然。我们现在去学习,不断去提升,无非是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的生活从那种自发 (这种自发的很不稳定,今天自发明天可能就发不起来了,这种断续的状态是很不稳定的)到一种自觉的时候,这种觉,这种主动性就开显出来了,最后这种主动性成了种习惯的时候,那就是自然的状态了,自然而然一种自在的状态就有了。好,这是我们对于这个观照的一个补充。关于这一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法师,那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什么意思?
  法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我们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一件事情,你也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状态就是一种“知”。这个我们刚才已经明白了,就是对自己的状态到底是知还是不知,如实的观照。所以这种状况本质上是没有区别,都是一种智慧。但是我们如果知道一件事情,自己没有一个觉照自己知道。当没有觉照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这件事情,自己的所知就已经被我们所知的境界给局限住了。因为你没有觉照他。我这样说大家可能不一定有什么直观的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能看东西,可以看到吧,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粉笔对不对,大家真的很确信自己看到粉笔了吗?你用什么看的?(学员答:眼睛)眼睛,眼睛能看到你自己的眼睛吗?(学员:看不到)看不到,你的眼睛看不到你自己的眼睛,你怎么保证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是正确的呢?(学员:看到别人的眼睛)你看到别人的眼睛了,在本质上你看到别人的眼睛和看到这个粉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它都是一种缘起的观待,是一种相对性。眼睛看粉笔,好,这个粉笔之所以成为粉笔,是因为相对你的眼睛而言这是一个粉笔。这个时候你要觉照一下,觉照什么呢?利用智慧观照的状态是——我的眼睛在看这只粉笔,呈现的是粉笔的相。你只要把这件事情描述清楚,这个就是智慧。
  但是你要忘记了说相对于你的眼睛这是一只粉笔,相对于我们过去生活的经验这是一支粉笔,你要忘记了这个条件这个结论就是错的。大家知道,这个粉笔——白色的圆柱形的,我们安立它为粉笔,这有很多很多的前提条件。这只是我们人眼看它是这样子,你换一种生命形态看它的话就不是了。这种相对性和局限性你要觉照它。所以我们所描述的任何事物一个结论,你都要如实的去观照是什么状态,在此都要加一个前提条件——是谁在描述这件事情,他在什么情况下描述这件事情,针对谁描述的。当我们这样去看待的时候,这时一种智慧的观照就现起了,我对这件事情的描述它是什么。比如说佛在讲一件事情的时候,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佛如何认识这件事情,大家要知道关键问题是说对方是谁,佛在给谁讲,对方是如何认识这件事情的,这很重要。所以针对对方他是怎么认识这件事情佛在给他回应,就这一点待会儿再给大家分享。
  这时候这种自在性就体现出来了,他的自在性就是没有一种执取性,或者说他的一种自在性是对于一件事物的了解,对于一种缘起观待性是观得非常准确的。他不是离开条件而成立一个结果,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如果你认为有的话这就是执取,这本身已经落入了无明的陷阱,已经落入了不知的状态的里面去了。这样可以理解吧?(学员:也就是把客观条件要界定?)要把主观条件给界定下来。我们看这件事,看粉笔客观条件没有问题,这个物质在这里,客观条件没有问题,我们要把主观条件而界定下来——是你在看。或者是讲,说这个时候是我们日光灯的照耀下呈现的这个白色。如果换一种颜色的灯粉笔的颜色就变了,因为反射的光就变了,吸收的光就变了。所以我们感受到一个结果,其实是很多很多条件来组合而成的一种状态,我们对这种观待性要加入一种觉照,知道它因缘的和合性。对这个问题的分享我们姑且到这里,下面的分享和这个有关,我想讲到下面再对这个做一个说明。
  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自在”这个词。“自在”——我记得上一次课,我们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个层面的意思,这个层面是什么呢?好像大家晚上没太吃饭(众笑),是什么?(学员:自由自在;自然;自主选择。)自主性,我上次和大家分享的时候,是一种我们生命自在的状态,到最后的结果是非常的遥不可及的。现在我们能够体会的,让我们自己开始能够对自己的生命作主,自己每件事情、说的话、做的事情开始自主。这件事情是我决定要做的,而暂时放下被迫性,或者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好多事情是别人让我这样做,或者怎样做的这样一种状态,而转化成一种自主性,这件事情是我决定要做的。
  基本上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的创造性才有可能去发挥出来。上一次我们举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大家可能还会有印象。那么我再举一些离我们生活稍微远一点的,大家去体会一下这些古来的圣人、圣者的经历,我们无论是通过读经典也好,看历史也好,去研究研究,他们之所以会一直被后人所怀念、所记忆,是因为他们生命本身就是道的体现,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他们不会为了一些“得”或“失”而去违背他们内心的自主性、创造性,哪怕是失掉生命。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的就是苏格拉底和耶稣。当然这些西方的圣人都有一些特点,就是人死的比较惨,但是人家去世的比较惨却不是被迫的,他们是主动选择的,这个和我们一般人是不一样的:苏格拉底他是有机会逃走的,耶稣已经预感到不详的时候,他也有机会逃走,但是他们都没有选择逃走。他们感受到自己言行本身所承载的东西,要远远比保护让自己生命留下来的价值和意义要深远的多。他们已经感受到这种使命感了,所以他们不逃避。好像苏格拉底数次当士兵,还参加过几次战役,而且每次战役他安全撤离以后发现还有战友留在战场上,这时候他毫不犹豫回去,几次冒着生命危险把战友解救出来了,后来还因此政府要颁发给他一个英雄纪念奖,被他拒绝了。被他拒绝了,拒绝的原因是什么?
  学员A:这是他应该做的。
  法师:大家还有其他的解释吗?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工作很努力,老板准备给你发奖金了,这个时候你说:我不要。我们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过,没有吧?无一例外全部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我付出努力了,我付出额外的努力了,给我奖金是理所当然。是不是?所以大家成不了苏格拉底。大家能给出解释吗?
  学员B:因为那是战争吗?
  学员C: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法师:是啊,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愿意做。这跟它冲突吗?
  学员D:这是按照他的理性去做的,并不是说我在为你付出,还要报酬什么的。
  学员E:因为他觉得那是人的良知,如果是这个都要得奖的话,对整个全人类的影响不好,所以……
  法师:(笑)这个苏格拉底考虑问题还这么功利化。
  学员F:战争是不正确的。
  法师:战争是不正确的,所以你发给他一个英雄纪念章,他觉得有辱于他的这种判断,对不对?难道我还把杀人看作英雄吗?可是问题在于给他英雄(纪念章)是因为他救战友这件事情。
  学员G:救人是对人生命的重要意义,是他行为本身来界定的,是他应该这样去做,所以不存在救人本身还需要得奖或报酬什么的在里边。
  法师:这个问题大家回去以后不妨尝试着体验一下。我们去看一看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我们做出去了,内心没有任何的希望和企及得到任何的回馈,这件事情就是我应该做的。这件事情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有的话,可以分享一下。至少有一件事情,对世间人来讲的话,他理解不了——大家到山上去做义工,也不发工资,干得还挺高兴,而且工作做得还挺漂亮。社会上很多人就理解不了。就这件事情,跟刚才举的例子有点相似。但是每个人在做义工的时候,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大家内心里面是不是还有其它的希望和期待,这个我们不知道,它需要我们自己去反省。
  最近有同学推荐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采访《告别卢安克》。卢安克是一个德国人,来我们广西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村去支教,他的经历里边有很多是值得去体会的。其中有一点,跟刚才苏格拉底的行为有相似之处,是什么呢?他认为他做这件事情,别人可能会考虑说:你做这件事情,别人又不给你发工资,你怎么干下去呢?可是对他来讲的话,他认为做他想做的事情,是不需要发工资的,所以他不接受工资。不是说他没有工资,而是他不接受工资。为什么呢?因为这件事情是他愿意做的,是他觉得应该去做的,发工资这件事情跟他没关系。
  卢安克在对待工资这件事情上,跟苏格拉底救他的战友而没有接受政府颁发给他荣誉奖章这件事情上,有相似之处。我们生命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那种情况下才可能发挥得出来,如果不是这样子,如果我们内心对外境还有所求,对外在结果还有所企及的话,基本上这种自主性和创造性就失去了。我们自己做不了主,患得患失的心情就会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那个时候我们不自主了,创造性就没有了。所以他们这一生的活力,像卢安克也是他在广西那个农村支教,从97年一直到这几年,应该支教了十几年的时间。他对教育的很多理念、体会和做法那都是闻所未闻,你会发现通过他的经历里面给人的启迪太多太多……就他对于孩子内心需要什么,怎么去教育孩子,有很多很多创见。这一创见是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教育学你是学不来的。创造性是学不来的,创造性只有我们当回归生活、面对生活、回归自心的时候才可以被激发出来的。
  这是第一个层次要和大家分享的。今天我们再接着这个话题,继续来看一下“自在”的问题,来认识一下。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去看一看我们的生命,要说“自在”,其实“自在”这个境界是非常高的,现在要去体会它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对另外一种状态体会是非常真切的,是什么状态呢?(众答:不自在。)对,不自在是很真切的,我们只要体会一下什么是不自在,如果体会的很真切的话,这是不是智慧呀?(众答:是)这叫“不知为不知”,也叫“是知也”。如果我们不自在,你还不觉得自己不自在,完了!那是真正的不自在,如果我们不自在,你知道自己不自在,哎!这就有一分自在了。大家知道这个自在慢慢就有了。
  好,我们去认识一下我们为什么不自在?(学员:被迫性。)被迫行动?被迫性存在,所以不自在,对不对?关键的问题在于有这个被迫的对象,有这个压迫我们的对象,所以无论如何要把它干掉。它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没有被迫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阶段斗争里面就谈到了,所以我们要解放全人类!不,解放所有的无产阶级!形成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有专政,对谁专政呢?所以就开始翻身做主了,对不对?翻身做主以后就开始压迫——对谁压迫呢?对曾经压迫过我们的人压迫。
  如果说这个被迫性是产生于外在,并且一定去反抗它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风水轮流转。好,现在你可以做主,你可以压迫他,但是你怎么保证三十年五十年还是这样子呢?我们可以在预想的未来,说三年五年这样的,你怎么保证我们下一代、再下一代还能延续这样一种状态呢?根本保证不了!大家想想看,就是一个兴旺的家族,一个兴旺的企业,如果我们本身做的非常风风火火,非常成功的话,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家庭、这个企业能够延续到几代?哪怕你稍微想一想,都让人觉得说心里面感到非常的彷徨。“彷徨”你左右不了,你不知道下一代人会干成什么样子,你更不知道三代、五代人以后是什么样子,我们根本左右不了。正是因为内心深处这样不可控制的感觉、一种恐惧感,往往会让我们对于我们的员工也好、家庭里面孩子也好,有一种什么力量本能的存在呢?就希望控制他,希望他能按照我们愿望去走、一直走下去。其实这是我们骨子里面的一种恐惧,骨子里的一个不可控制的感觉。
  这种感觉、这种状态我们叫不自在。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想想看,像孔子他这样一个圣人,一直延续现在他的家族都没有没落,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是几十代了?七十几代了吧?已经七十几代了。在历史上我们的朝代可以更迭,但是孔子的家族一直都被封为衍圣公,他的子孙后代一直被整个的社会所景仰,一直延续了七十几代。各位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子孙能延续几代?能延续几代?想想这件事情,你的心里面会不会发虚?要发虚、要恐惧,而且你要觉察到发虚和恐惧,就有希望了,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这样的话,那就有希望了。什么希望呢?生活中就开始多一份谨慎。只要我们付出一分努力,大家知道,只要我们往前付出一分努力,子孙后代就会在我们的基础上能努力三分;只要子孙他能努力三分,他的子孙就会努力七分、十分、十二分。这就是家庭就往上走了。如果我们放弃了努力,你说我现在真的是做不好,但是我们放弃了努力了。好,你要放弃一分,子孙放弃三分;子孙放弃三分,那他的子孙就会放弃七分,家庭没落就非常快。这就是一种力量,好的力量他会往上涨,不好的力量他也会往下落,都非常快。
  这就是业的增长、广大。业就在这增长,这是家族这样子,个人也是这样子。我们自己只要不放弃努力,今天我们努力一分,好,明天就会在这基础上继续努力,后天又会继续努力,好了,我们人生是不是就往上走了?如果今天放松一分,好了,明天很可能就会放松三分,就开始往下走了。我们生命往上走往下走就在那一心念间。你努力一下就往上走,懈怠一下就往下走,这样一种状态。
  刚才已经说到为什么不自在?是因为有种被迫性。这种被迫性,大家慢慢要去往深里面走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外在的东西对我的压迫,而是什么对我的压迫呢?这个不自在,我们再稍微的再扩充一下。这个不自在就是不随自自在,这件事情不随我自己而做主。正常的状况下,我们不自在可以换一个词叫“他自在”。我们是被“他”所约束的,这个“他”是什么?“他”是什么呢?两种情况:第一个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就是平常说的欲望。眼耳鼻舌身我们这五根,接触的外在信息只要一旦接触给你带来快感、适悦性,只要能够带来一种很快乐的体验,这个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执取。因为这个执取,我们下一次就还希望得到它。
  今天你吃到一个特别好吃的饭菜,你就心心念念想着下一次什么时候还能吃到?我们有的同学到寺里面偶尔吃到一顿素餐以后,就觉得特好吃,他到寺里面其实也不是为了学佛法,(众笑)他就是有机会去吃一顿素餐就挺好。大家不要笑,有这样的同学吧?我跟你说真的有,我当时就是这样子的。(法师笑,众笑)我最初参加文化学习的时候,刚开始就是被“骗”进去的。怎么被骗进去的呢?刚开始他们说文化多好多好我真没感觉,有一次不说话了,带了一盆包子拿过来了,说:包子你尝不尝?唉,包子可以,这一尝就特好吃,特好吃,因为以前做的也是素菜包子,他们都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都特香,特香,一吃就吃上瘾了,天天去吃。为了吃这个包子,也要学习。
  这样的一种执取性,我们把它叫五种欲望。这种欲就是我们的五种识它一旦和外境产生接触以后,同时带来一种快感,一种愉悦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很真切的、不随我们控制的,这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去追求它。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当我们一旦有那样体验以后,那一刻如果还不去觉照的话,说明自主性就已经失去了。所以还好他们不是一个包子铺,同时还在学习文化,而且他们的正知见、宗旨也非常明确。不是仅仅满足我对包子的爱好,而是为了引导我向佛的。正知见非常的清晰,他们是有觉照的智慧的,这样一步步我就被“骗”进去了。这种情况下就叫“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当然,后来有没有入佛智还不清楚,但至少已经开始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
  除这个欲望之外还有没有让我们不自在的呢?他自在这个外在的约束,除了我们感官世界里边的欲,还有没有?(学员:得失,业)业就是我们一种行为的习惯。这种行为的习惯我们在五欲里边其实已经涵盖了。一件事情你要做了,做了以后带来一种快感,如果不去觉照、不去消解它的话就会持续下去,业就有了。还有一个让我们不自在的是名言。这个名言就是概念,就是人的观念。而且这个名言是比五欲更深层次的、更无形无相的、更让人没办法去超脱的一种“他”。一般来讲我们一个喜好可能随着环境变化以后也随之变化了,但是人的观念根深蒂固。比如我们从小在家庭环境里面父母给我们熏染一些概念,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老师给我们熏染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你要想改变它不容易。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主宰我们生命自由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名言概念的力量。
  比如从小父母都会告诉我们,家里来客人要给客人问好,这代表一种礼貌和对人的一种尊敬。当我们有这样一种观念的时候,反面已经成立了另外一种观念,什么观念呢?只要你不这样做就是不尊敬、就是没礼貌、就是没修养。所以这种观念是同时安立的。只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安立了一个正确的概念,内心负面的概念也就成立了,而且这个负面的概念它是同时成立的,在我们不觉察的情况下就成立了。
  但是大家有没有意识到这种成立的反面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当我们有了越来越多正确的观念的时候,实际上也意味着说我们有越来越多认为不合理的观念已经同时产生了。而当我们在用这种观念去看待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多的人是没有这个标准的,所以大部分人被我们归入了没有礼貌、没有教养、不尊敬人的行例里面去了,而真正有教养、尊敬人的只有“我”——因为只有我做到了。其实这个稍微去辩析一下,你会发现名言对人的控制是无孔不入,而且是根深蒂固,对人的幸福感的产生是非常强烈的。人跟人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完全是外在物质利益上的冲突,很多时候根本的原因在于观念的冲突。这种观念的冲突对人的折磨、摧残那是非常深的。如果我们骨子里面对一个人有偏见,认为他没有教养的时候,对他的伤害是很重的。这个远远比损失他的外在物质上的利益要深的多。这就是名言无形中对我们产生的一种控制。
  对于这一点将来学老子《道德经》的时候,你会发现老子对这一点已经体察的非常的真切。他把这两个——名言对人产生的影响,以及欲对人产生影响的过患已经看的非常透彻了,所以在《道德经》的前三章就在论述这个问题。
  第一章,这个宗旨在论述常道的时候,常道这个宗旨立下来以后,第二段紧接着就说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这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当我们都认为这件事情是美的时候,同时我们也承认了不这么做就是丑的,这个概念是同时的。“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和恶,善和不善,这样的观念只要我们知道一个方面,另外方面同时成立了。这样一种相对性,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里边是对立的。所以我们通常开始宣扬说好的、美的、善的要追求,恶的、不善的一定要去消除它。这样一种观念直接导致了我们后边的很多言行就产生,而这些行为往往导致的是对立、分割的一种力量,让人刚强的一种力量。刚强——死之徒,生机就失去了,彼此之间的一体性就被破裂了。老子应该是对这一点体察的非常深细。非常深细以后,感受到了这个危害性,所以非常深切的提出这样一句话。
  而这个名言概念一旦安立之后,一般情况我们会以为欲是在前的,名言才在后的。或者欲是主要的,名言是次要的。但是我们从老子论证的顺序上你会发现,其实不是,名言是根本的,人的很多欲是被名言激发的。为什么人的欲望会有那么多,为什么现在人的欲望会那样子在膨胀?什么原因呢?——名言太多了,知识爆炸。知识爆炸意味着名言概念太多以后,而我们每天在摄取这些信息的时候,不知不觉你的欲望就被刺激出来了。现在很多产品是可以激发你的欲望的。本来你不需要,但是他只要做做广告,你坐坐地铁发现一直做广告的时候,你发现,哎,我的生活真的需要它。如果没有它你就觉的自己不幸福,就好像自己欠缺了什么。所以就开始工作,为了满足这个欲望。这个欲望就是被名言激发出来的。
  所以后来老子就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应该说老子对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在了知世界的过程中产生更多分别的时候,他已经感受到人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是被激发了,而不是被净化了。所以“为道日损”,那个道越来越远离了,当欲越来越强的时候,道就远离了。所以到最后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智者是谁呢?就是那些策划广告的人。智者就是用这些小聪明怎么去激发人的欲望,创造需求。这个社会他怎么想着方法把人的观念树立起来,然后让人去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他谋取利益。
  这种情况下,“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当大家内心里面对名言和欲的所求已经开始淡化的时候,他做的那些,大家内心深处就不相应他了。这种情况下,老子劝大家是要无知无欲,这种状态是非常清明的觉照力。这种觉照力,就是当我们了解这个名言的时候,你同时要觉照,我自己在了解这个名言。你只要不觉照,名言所在的那种“执取”和“欲求”马上就产生了,而这个过程是不需要时间的,潜移默化就开始滋生了。当你加以觉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个反面、负面滋长的力量无形中就给割断了,所以这儿的“无知无欲”就是加一份觉照,让“知”和“欲”增长的力量消除掉,就这样一种状态——无知无欲。
  这就是我们在反面来讲的时候,就是“无欲无知”。这个“无欲无知”是一个什么过程呢?这个我们就用另外一个名言来描述它。这就是大家在读《大学》里的那个“物”,物是什么呢?物就是五欲和名言。我们格物就是要无知无欲,所有让我们生命不自在的那种“他”的力量消解掉,就是在格物。格物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状态,什么状态呢?“致知”。无知无欲之后产生的一种“致知”,这个“知”是什么?就是“是知也”的“知”,就是觉照的智慧。格物之后“致知”,就是一种智慧的现象。当我们慢慢去认清物的主宰性,在消解它之后,那种生命的自在性、自主性,一种智慧的觉照就产生了,这就是“致知”。
  在《道德经》里面有两句话和这个状态有点像,就在描述这个状态,哪个状态呢?他叫“常无欲,可名于小”。常常无欲,可名于小,小代表微的状态,见微知著中那个微的状态。而这个小就是什么呢?“见小曰明”。当人无欲的是时候,人的内在没有欲求的时候,人内在慢慢就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一种非常平静安宁的状态。而人在这种平静安宁的状态,他对于外在事物的觉照是非常微细的,细致入微的,那就是“小”,你见到了非常微细的端倪。见到微细的端倪的时候,明就出来了。这个明就是自知的状态,智慧就出来了,这是其一。
  那么还有一段,在描述同样的状态,叫“夫物芸芸”。当时老子观察宇宙,观察自然界,万事万物芸芸,我们说芸芸众生,非常的繁多。“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在看待万事万物的时候,这时候他开始找了一种寻根,他找了那个根本。“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他这个里边就是物到根,根以后是静,静之后产生的“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这个复命,《道德经》里面讲的这个命就是常,常的一种状态。所以“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道这个常也是一种明的状态。
  所以,这个明是两种状态,一种是“见小曰明”;一种是“知常曰明”。知常,这边也有一个知,这种知是无知之后产生一种知,知道什么呢?知道这个常。所以我们无知的状态是什么状态呢?就是知道万事万物的一种无常变化性,那就是无知。他这个状态和我们知道那个常的状态是统一的,这种状态叫明。所以我们这儿讲的一种知是格物之后产生一种智,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它已经找了万事万物的一个根本,一种不生不灭的一种内涵和体验的时候那就叫致知。这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整个修道的起点,所以,后面《大学》才讲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面诚意、正心就是在自知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整个的我们内圣外王的路子是从致知开始的。那时候他已经把标准给树立起来了,而在这之前就需要这样一个觉照的过程。
  我们时时刻刻对自己的生命状态开始有觉照、观照,符合道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符合,不符合的时候知道自己在不符合。只要有这种觉照力在,人的生命就慢慢往这个道上在归顺。
  好,这是对于我们为什么不自在的一个问题的回应。是因为有一个外在的,所谓外在就是我们最终通常以为是外在的,实际上这是因为外在的事物和我们的生命发挥作用以后内化了,内化的一种状态。而内化的时候我们不觉知的时候就是被所内化的一个东西给主宰了。这时候我们要把内化的一个“他”,主宰我们生命不自在的一个内涵,不断的把它净化掉,净化的过程就是格物的过程。一旦把这个主宰性给格掉了,达到了一种生命回归那一种智慧的本源的一种状态的时候,那就是致知了。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这种体验基本上就是生命的那种对立性消失了,整体性的一种体验存在以后而产生的一种状态,这个时候他的生命回归了那种自主性和创造性。
  所以我们去看看对于历史上这些圣者他的生命以及那些能够感动人、能够流传于世的人的经历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出乎常人的所料,他会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我们一般人之所以做不出来,是因为对我们自身的伤害太大了。我们为了保存这一点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事实上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之所以能够感化人,这在他来讲的话,他其实不是自己受到了伤害,他所体验到的是整体性不要被破坏。如果整体性受到破坏的话,在这过程中大家都受到伤害了。所以对他来讲的话,整体性是第一位的。自然而然回归到大人的境界,大人的境界本身就是靠他所体验的就是这样一种整体性。他在做这些抉择的时候不是从个体出发的。好,这是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分享。对这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我想问一下思惑和见惑的问题。前面说的五欲和名言,是不是可以和这两种惑对应起来。
  法师: 见惑和思惑,可以类似,我们在讲烦恼的时侯有六种根本烦恼对不对,六种根本烦恼的时侯最后有一个见烦恼。那么刚才说的一个是见惑、一个是思惑,见惑是理惑,思惑是事惑,是在事项上的一种惑,见是理上的、见解上的一种惑,基本上可以这样对应,还有没有?
  学员:这个和下士道相对应吗?
  法师:这个和下士道对应?哪儿跟下士道对应?
  学员:和解脱道相对应吗?
  法师:和解脱道相对应?还有吗?
  学员:因为本身达到自在,实际上不就解脱了吗?
  法师:是。
  学员:我觉得好像是对应的。
  法师:哦,还有不同的认识吗?和解脱道相应,和中士道相应,和上士道相应吗?这是一个共,共中士道,就是说将来它是导向。在这个过程中它导向什么呢?导向大的格局。这种大的格局,它是一种整体性和一体性的一种体验。而这个大家将来在学习的时侯,进入菩提心的时侯,这就有一个关卡,这个关卡我们觉得说,二乘解脱道就是自利,菩萨呢就是利他。这就是作为我们现在的学习,因为自他的概念我们还有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安立,实际上当我们真的去共道的时侯,一直共中、共下、上士道一直都是自他生命的一个互动。这个互动的一体性啊,我们在讲这种互动的一体性,要不断去体验、不断去体验他的缘起性,他的互动性、他的一体性,它其实是对自他的这个概念在消除的过程。
  所以最后像苏格拉底他在做去救战友的这件事情上,大家不要觉得说有一个他在救战友,不是的。他这个就是生命的一种互动,他不考虑这个战友是他平时讨厌的还是他喜欢的。当然,你说他怎么还参加战争啊。所以后来他就跟他的弟子开始探讨嘛,不断去超越。至少他在战争过程中、在战友身上体会到了自他生命互动的一体性了,这种一体性稍微再拓展一下,他就有更高的一层超越。如果没有这种超越的话,大家可以想像一个人的思想绝对是有局限性的,只要有局限性的思想,他给人认可的程度和范围那一定是有限的。好,这是这段内容要给大家分享的。
  我怎么觉得现在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已经九点半了。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自在了,本来是想着今天能把“自在”讲完,现在看来是不自在,没讲完。其实下面还有更有趣要跟大家分享的,可惜今天已经不行了。
  大家知道,就是当我们自然而然进入这样一种……大家去观照到那种无论是名言也好还是这种欲、欲求也好,他都有一个共通点在,这个共通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就是一种对立性。当我们在吃这个桔子的时候,你觉得它很好吃的时候,将来就会越来越想吃它。越来越想吃它的时候,那个一体性怎么被破坏了呢?(学员:其它的都不想吃了)还有没有呢?大家可以看看可以从另一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对五欲的追求导致一种一体性的破裂,它是指我们的身体——身体的对立产生了。大家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可不单单是我们的嘴巴组成的,而吃桔子满足的是我们的口的快感,但你没有考虑到你的胃的承受能力,没有考虑到身体其它部份的承受能力,身体的一体性就被破坏了,将来身体是会抗议的。抗议什么呢,让你的嘴烂,对不对,将来病变的时候就抗议了,嘴就开始生口疮,类似这种不和谐一旦产生以后病变就来了。
  这就是我们的身体只要我们的五根它在摄取五欲的时候,我们身体的一体性就破坏了。所以有些东西、饭菜你喜欢吃的你就一直吃一直吃,到最后身体一定会抗议的。营养失调,营养失调补充不了以后,我们身体的平衡性就失去了。所以有些东西虽然我们不喜欢吃,但恰恰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时候就要平衡,这时我们的嘴巴牺牲一点,不好吃你就忍一点嘛,你忍一点,我们身体其它的部分舒服了。所以你不要觉得我就是我,我什么都做主。你别,我们身体有很多部位组成,很多部位彼此之间也有相互配合,你还要适当的关照一下。让我们身体本身要相互和谐,这是一体性。
  我们的名言它的一体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员:就是刚才那个,做事情也是这样子,只做自己喜欢做的。
  法师:然后呢?如果是做自己喜欢的会有什么后果?
  学员:对别人就观过了,就给别人造成伤害了。
  法师:那对自己造不造成伤害呢?对我们自己也造成伤害了,对不对?
  所以这种思想观念上一旦走极端的话,所谓走极端就是一直固守某一种观念而对别的观念没办法去容纳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已经不畅通了。这种思想的不畅通性会导致我们思想体系本身的封闭性,就是任何新鲜的事物进不来了。它只能加固你原有的观念,这种状况下我们思想本身的一种柔韧性就失去了,柔韧性失去了就非常容易遭受到打击,非常脆弱,柔韧性没有了。外在体现的更明显,这个东西好吃你就多吃,这多吃了以后啊,就像我们食堂一样,他本来每次做三、四个菜都是营养搭配好了的。结果你喜欢吃土豆,你就要求土豆多一点,打饭的师傅就会觉得,你要那么多,人家后面的人怎么吃啊。他就会有个平衡在里面,这个本身也会造成一个对立,你吃太多了别人吃不着了。
  名言概念上本身产生对立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固守一种观念的时候,你会发现同样观念的人,你可以跟他很好的相处,但是不同观念的人开始对立了,对立以后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排斥。你容纳不了他,如果说以我们这样的人去做一个单位的领导的话,大家可以看看,马上这个单位就分裂了,合不在一起。但是分裂以后,大家知道在一个团队里面,全部都是一种声音的时候,一种性格的时候,那它的危险性其实也是很明显的。所以这都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这种对立产生的一种力量,都是让他的自性的执着会越来越强,刚强的一面会越来越强的时候,死之徒,死的力量就有了,生机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就没有了。
  那反过来讲我们就知道了在体会的时候应该说这样一种对立性,这样一种对立性,它怎么慢慢的去转化。在一个对立的情况下他怎么去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智慧就是什么呢?这个就是空性、这个就是自在。而对一这点,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这是下节课我们重点要分享的。同时,这个空性和自在所对应的就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种丰富性就出来了。这种丰富性的内在,当缘起没有现前的时候,他内心空无一念。而当缘起一旦现前以后,他对于缘起的回应,那是丰富多彩,他就转化了外在那种刚强的、执着的力量,他就能化解。让每个事物、每个生命,都能回归那种生机。这点我想下一次重点给大家分享。夫子和他几位弟子之间的互动,夫子这样一个有体道体验的人,他是怎么把握了这种空性的内涵,他是怎么“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两端,他怎么能体察到这两端,用其中一种平衡的力量,来去面对每个弟子的时候,来去给他化解,化解什么呢?每个弟子性格里边那种刚强的部分,那种让他自己没办发挥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部分,他怎么去化解掉的。这个是我们先节目预告一下。下去的话,大家《大学》读完以后,可以经常读一读《论语》,《论语》可能将来也是我们重点要经常和大家分享的。因为里面有很多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一句,基本上每一段对话都是一个小故事,你可以给它设置一个场景,那种对话是非常灵活、自在、充满着情趣的,这个我想下节课再给大家接着分享。
  好,我们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尽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清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HT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