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四--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清法师所有开示-> 贤清法师开示心经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四


 下载DOC文档  



《法性基础》之四
  ——2012年10月29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那么今天接着学习《心经》。这两天嗓子不太好,原因是没有“般若”,结果产生障碍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现在没有般若,也照不了空,这个苦厄也就来了。因为天气比较冷,我在这儿现身说法,大家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上一次课已经把《心经》的经题跟大家做了一个分享,今天我们就开始正文的内容。
  今天重点分享两个词的内涵:一个是“观”,一个是“自在”。进度比前面要快一点,分享两个词。那么在这之前,简单地把经题大概的意思提炼一下。在给大家分享的时候说,“般若”它本身是一种智慧,一种抉择的智慧;“波罗蜜多”它叫做“度”,这个“度”是度什么呢?(学员:度苦厄)噢,度苦厄!度苦厄没有错,但这是果相上去判断。如果我们想去度这个苦厄,从果上去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因上是什么?(学员:度我执)度我执的那种习气。这个度如果换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其实就是——因为我执它是一种负面的,你要去度过它,困难险难、障碍,你要去度过它。如果我们从正面来解读它,那“般若蜜多”就变成了成就。成就什么呢?反面的度的是我执的习气,那么成就的就是无我的智慧,成就无我的境界。这个无我的境界,在心这里面可以集中体现出来。那么心,我们跟大家分享,这是我们生命全方位的成长,所以以这样一种智慧的抉择,来去成就生命全方位的成长,它的标准、它的内涵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心经》要讲的。这是我们对经题简单做这样一个角度的诠释。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是“观”,一个是“自在”。其实这个内容我们在学习《菩提道次第论》的时候,我印象中应该有提到过,但是因为我们在日日新,又日新,所以生命总是新的。我们的概念、我们的体会、我们的感悟总是会有些新鲜的血液。所以这个分享,每天的分享也是有新的内涵在里面。
  这个“观”字,(法师板书)“观”,这个写得有点不规范,要繁体都繁体,要简体都简体,好像一半繁体,一半简体,(众笑,法师笑)古今结合。这个“观”,《说文解字》里面解释,是什么呢?叫“谛视”,“谛”啊,大家一定不陌生,对吧?二谛、真谛、真理。但是这里的“谛”,直接的意思是认真、仔细。“视”呢?叫“瞻”,《说文解字》里叫瞻,哪个瞻呢?(法师板书)瞻仰的“瞻”。所以直观上来理解这个观的话,就是非常认真,仔细地去看。非常认真仔细地去看,这个意思。如果仅仅是这样,好像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在生活中可以认真去观察,仔细去了解,似乎我们也能做到,那是不是我们就是观了呢?貌似还不是。仅管如此,但是我们要有这份体验的话就知道,将来观有可能会达到什么境界。我们现场做个试验,这本书大家都看到了吧?看到了啊,刚才大家看到什么呢?
  学员A:书
  法师:书,一本书,就一本书啊?
  学员B:老子。
  法师:老子啊?还有什么呢?
  学员C:黄色的,上面有图案。
  法师:上面是什么?黄色的上面是什么?
  学员C:画的是山水画。
  法师:山水画?
  学员C:看不清,我没带眼镜。
  法师:(法师笑,大众笑)好,再继续说。
  学员C:反正是有水墨画。
  法师:水墨画,水墨画是没错了,但是画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员D:云彩。
  法师:啊,云彩。还有什么呢?
  学员D:还有字。
  法师:还有字。我简单做这样一个试验,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我们笼统来讲的话,我们看一本书就是一本书了,对不对?但是如果你要去了解这书上到底是什么信息的话,谁了解得最清楚啊?
  学员D:出书的人。
  法师:哎!设计的那个人最清楚,对不对?设计的人你要让他在这给你讲,这个设计模版他是怎么设计的,他给你讲三天三夜没完。他为什么这么考虑,中间经过多少版的改善,对不对?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中间又有多少故事,他能给你分享有好多好多故事在后面。但是对我们来讲的话,我们没有经历这个过程,所以简简单单让我们去看的话,直观的感受非常笼统——就是一本书。但是这本书上面,其实包涵了很多信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这样“谛视”下以后,你看看有多少信息。就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个黄色,当然为什么选择黄色,肯定有设计者的考虑,对不对?为什么加一些红色,上面是水墨画也没有错,但我怎么看象是雕刻的呢?拍摄是雕刻的画,它上面是龙。龙啊,上面是龙,我们肯定是看不着了,对不对?你们又没有戴眼镜嘛!(大众笑)上面还有一个娃娃,对不对?然后侧面还有一个因陀罗网。它上面写一句话很有内涵:“从知识经济走向善知识经济,从因特网走向因陀罗网。”(大众笑)上面画了一个因陀罗网,非常有深意,很有深意。
  这个背后我们知道,出书的作者背后,他有他的理念,有对文化的一种情怀,有对我们时代的一种观察都在里边。简简单单的这样一个封面,透露给我们很多很多信息,那这个是不是“谛视”啊?至少比我们刚才非常粗略地看过以后,相对来讲的话更加认真仔细了,我们所摄取的信息就更多了。你说你信息多了,会不会分别心重了呢?是不是分别心重了?大家在这种场合里边,大家会不会认为我们这样认真观察以后,摄取那么多信息,会说:唉!你分别心那么重干什么?一本书就是一本书,会这样说吗?不会吧?这种分别心,大家知道我们这种分别的心本身不是问题,分别以后产生执着才是问题。好,你不分别,请问你所认为的不分别是不是执着?对不对?那个本身就是执着,你已经分别了,我们已经产生一种执取了,那个执取本身就是要破除的。用什么破除呢?用我们的分别来去破除它。但这种分别,我们是对于事物的观察、缘起的观待,看到这个信息以后,了解它、认知它,但是不粘着它、不贪着它、不执取它,这个就没有问题。所以这里边有这样一个认识。
  这是它第一层表面的意思。“谛视”,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这个“观”它的字面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一天忙忙碌碌接触了好多人,做了好多事情,但是要让我们去回忆的话,发现很多事情都回忆不起来了。好象做了很多,但是又没有留下什么,好象我们的接触人也很多,但是我们从人身上所领纳的信息又是那么少,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学员A:没有用心。
  法师:没有用心,没有用心用的是什么啊?
  学员B:我觉得是不知道怎么用心。
  法师:啊,不知道怎么用心,首先是没有用心,为什么没有用心呢?因为不知道怎么用心,对吧?
  学员A:没重视它去怎么用心,那如果说是自己在意的事情,那肯定会比较仔细地去看。
  法师:好,我们可以去观察去了解,每个人肯定有每个人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去找。作为一个时代来讲,作为我们整个的社会的共业来讲的话,有一个大的主要原因,什么原因呢?
  学员A:信息太多。
  法师:哦,信息太多了啊?是啊,信息太多。大家知道,信息太多以后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的心开始急了。这活给你分配多,超乎你的能力,你就着急了。信息也是一样。上一次我们给大家分享过,这个人的精神要更新就像人要吃饭一样,平常的饭简单一点,你慢条斯理的吃、用,现在不是了。现在给你满汉全席,而且大家在一起吃,这时候啊,人就是吃着碗里面看着锅里,自己吃的还要看别人吃的是什么。想把好的东西自己都要尝一遍,就这样一种信息的繁、杂、多,以及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的量越来越多了以后,导致了我们内心的一种压力。这种压力的状态下,让我们的心开始变得着急了。压力会有驱动力,有压力的话就开始急,急的状态下,我们所说的话、做的事,你去看一看,在大街上大家去走,开车,包括我们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那种心里的状态都是在没有安住在当下的状态,都是心要往前奔的状态。
  记得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有一次听一个法师分享,当时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他在分享自己,说有的时候发现自己心有一点急,怎么发现的呢?他说有一次上楼,发现自己的身体往前倾斜了。我当时想说:这上楼身体不倾斜怎么上去啊?出家法师人家有修行,要注重威仪,对不对?上楼不倾斜难道上不去吗?可以吧?大家回去试试。身体不要倾斜,上楼一样保持身体非常端庄,你试试看。哎,那个法师这样一分享以后啊,我能体会到说,人对内心的一种观照,他是在走路、说话、做每一件事情以后,你稍微觉照一下,你就知道自己的心有没有偏失。有这个法师的例子了,我们现在知道怎么去用心了嘛,就这样用心。时时刻刻你要想用,心都在那儿等着你用呢。心可不讨厌我们用它用多,心的功能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用它,它都乐意让你用。关健是我们现在把它忽视了,漠视了。一天也用不了几次心,也不知道用什么,用身体啊、用劳力啊。所以看似我们现在是劳心者,我看也不一定。
  过去孟子讲,人有两类:一个是劳心者,一个是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所谓的劳心者就是从事精神活动、精神创造的人;劳力者是进行物质创造的人。这两个劳动都是创造,都在创造,但这种创造他的层面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创造了,无论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就是干什么呢?消耗体力的,消耗脑力的,对不对?全部就是一种消耗。那吃那么多你不消耗干什么呀,对不对?我们接受那么多信息你不消耗怎么办呢,全部变成一种消耗了,所以我们现在即便是劳心者其实也是劳力者。
  因为我们去学了佛法,佛法又是产生在印度,那一种非常的悠哉悠哉的生活环境下,衣食自足。他们是热带环境、热带气候,不担心吃不担心穿,反正非常简单的就可以了。他们有很充足的时间去跟自然互动,有充足的时间去跟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互动,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现在我们有幸学到佛法,但是有幸学到佛法,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回归到那个场景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体会到佛法是在讲什么的。心不相应啊,所以我们尝试着在生活中试着自已去体验,在周围的环境中去创造一个氛围,什么氛围呢?慢下来,让你的生活的节奏慢下来。让自己学习,学习的内容慢下来、慢下来。
  这样一种慢,大家想想看,过去我们讲过拔苗助长,那些例子多么形象。当时那个庄稼人,每天都去看庄稼。觉得庄稼怎么没有长啊,不但没有长很可能缩回去了?他可能会产生这种错觉。那不行,干什么呢?要拔!一下拔高了。结果呢?第二天再去一看,都死了。我们生命何其不是这样子!当我们想着,我们学佛以后,我们想着生命要去提升啊!是要提升,但是你要小心,别拔苗助长!生命的成长哪有那么容易,说今天学了佛法,三个月以后发现:哎哟,人改变了,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认为那个话是鼓励人的。这三日,一三一数就不知几日过去了。对不对?生命的成长是非常缓慢的,根本你每天觉察不到。我们每次做法会、总结,这次我成长有多么大,收获有多么大,我看也不是那么大,不一定那么大。真正大,就那种心情的回归,那种平常心,让自己在承担过程中回归那种平常心。承担这件事情对我们生命成长来讲的话,就象吃饭睡觉一样,这是没有商量的,无论有没有收获,都是要承担的。不能因为这一次承担没有收获,哎呀,没信心了,下次没动力去承担了,没动力承担法会了。那基本上就说明,我们以前对于佛法的认知和对生命成长基本的认知,就属于拔苗助长式的,就是可以看到进步,然后我才去做。事实上,我们的成长自己哪能看得到,根本看不到,就象自己的烦恼根本看不到是一样的。
  好,先请放轻松。因为谈到这一点,我就想想说,我们过去学习啊,学的那么多,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学科,每一学期,数数大约要学习多少门课程?我印象中每一学期少说也有十来门,多的话甚至到二十门。想想看,二十门课程,半年。然后考试的时候我们还能考八九十分,还能得到优秀奖。结果考完试以后,书就一扔,赶快卖,当废纸就扔掉了。毕业以后拿个毕业证,这就是你的收获,这是很实实在在的。但是我们学的那么多,到底在我们的生命中能转化成多少,你会发现很少很少。前段时间我们在学习,看那个记录片《科学启示录》的时候,就有一些启发。我在想,我们佛法学习,尝试着给物理学习做个结合。比如说牛顿运动三个定律,这是物理世界的规律,我们尝试着给我们精神世界的规律能不能做个对应呢?好,这是一个思路,我们对应了。结果当时现场有十来个同学,大家回忆回忆吧,牛顿运动三个定律在讲什么?(法师笑,众笑)发现回忆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了,不知在讲什么。这件事情当然没有给大家提前预习,多一些时间。如果我提前告诉两天,下一次我们要学这个了,大家肯定回去马上复习一遍,说得非常清楚。问题是,无常来的时候可不一给你打招呼,这些东西我们没有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化成自己的生活的态度,所以过去学的就是一种知识。这种知识的话,学完以后,就还出去了,这件事情值得反思。大家想想看,我们作为理科,当时还有很多理科的同学,对不对?大家这样子去学习,学了那么长时间的这样一种认知,结果到最后最基本的却没办法记住,却没办法转换成我们生活的,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和看待物理世界的角度,这就说明问题就大了。说明我们学了那么多,它对我们的精神没有滋养,它没有变成营养,人的精神没有变得强大。学了一门内容以后,它没有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强大,没有变得强大那就变成负担了。你吃饭没有转换成营养,那肯定是负担。负担谁不想早点扔掉呢?肯定想早点扔掉。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我觉得不是老师教得不好,也不是学生没有学习能力,什么原因呢?学习的内容太多了、太多了!我们要给大家安排课程说,今天我们要把《心经》讲完。完了!我这个心马上就着急了,我一着急大家肯定跟着着急,一定要分课时的,把这个知识、名言文辞解释一遍,大家就可以结束了。这个解释,谁不可以解释呢?对不对?上网一查都可以查到!那好,我们这一年就可以学二三十部经。各位,你想学吗?想不想学二三十部经?你想学,别来这儿学,我是没有办法给你分享。我就想,以后每次就分享一个词两个词,(法师笑,众笑)让你的心情慢慢静下来,脚步慢慢放轻松。没办法,我们必须要把脚步放下来,你的心情自然也就放松下来了。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把我们的所求和目标放低、放低,放得是我们心灵成长要配合起来的一个程度,我们的心就没有办法成长。你以为可以成长,实际上成长不了,这是不可匹配的,这不是按照我们想象来的。事实如果能够按照我们想象来的话,我们早就成佛了,对不对?不需要等那么多天,不需要等那么多生,那么多世。说明我们的想法都是妄想,这种妄想都是因为人在一种非常着急的状态下,而产生的一种不可琢磨的一种念头。这是关于“谛视”。现在大家谛视了吧?谛视一下自己心理的状态。这是我们把“观”的基本的字义做这样一个解释。
  那么,第二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观本身的产生。既然它这个“观”,不简简单单是我们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和谛视这样一种心理状态,那么这个观什么时候才现起来?这是我们所关心的。观什么时候才能现起来呢?什么时候才能现起来?安静下来?还有没有?
  学员:事后。
  法师:事后?
  学员:旁观者才能观。
  法师:观只有旁才能观,作为旁观者,自己没办法看清自己。好!还有没有?
  学员:觉照的时候。
  法师:觉照的时候。安静下来的时候,觉照的时候,做一个旁观者的时候。大家想想看,刚才那位法师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他在说自己心比较着急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有没有在观?
  学员:有。
  法师:有!那么那个时候,至少我们知道他的心是安静的,对不对?他在觉照自己的言行的偏失。旁观者,那个时候谁在旁呢?
  学员:他另外的一个自己!(众笑,法师笑)
  法师:自己的自己,还有另外的自己。
  学员:心在旁观。
  法师:心在旁观,我们心在旁边。平常我们心旁观的那种能力、觉照的功能没有开启。如果开启的话,应该时时刻刻都有观才对啊。事实上,当我们不去警醒自己的时候,那个观就没有现起,因为你把它解雇了,你没有聘请它。你聘请它,人家就尽职尽责的为你服务,你现在不聘请它,把人家解雇了,人家肯定就不给你干活了,那种状态他是被冷漠的状态。
  但是大家想想看,这种观就有两种状态:一个是现在大家心安静的时候随时让你观,有时候就觉照一下。我们不能说它不是观,但是也不能说这种观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观,什么原因呢?因为那个心理状态是非常短暂的,刹那即逝的。现在我提醒大家观你就观,不提醒马上一会就不观了,一会就被各种各样的所缘境界和信息所牵引着就走了。所以那种观就像一个大海的波浪一样,有可能在某一个局部区域它暂时平息下来了,它能够比较平静地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事物的全然面貌,那个时候是一种观。但是这种观是非常不稳定的,外缘一来就冲散了。所以严格意义上的观,应该是和我们的定相应的,这种定就是一种持续的力量。心它能够缘一个境界,持续地缘,非常稳定。这种状态下,这种观照的智慧就开启了。
  那么这样一种定的状态怎么达到呢?我想这个大家应该已经不陌生了,因为这之前我们在学习《大乘五蕴论》的时候讲过五种心所有法,这五种心所有法是别境心所有法。我们以前跟大家分享过,这是一个次第上的认知:一个是欲,一个是胜解,一个是念,一个是三摩地,最一个就是慧。这样五种别境心所有法,所谓的别境,就是它的所缘境各不相同。
  我们可以看一看“欲”它的所缘境是什么呢?叫“可爱事”;下面的“胜解”就是“决定事”;“念”是“串习事”;“三摩地”是“所观事”;“慧”也是“所观事”。所以“三摩地”和“慧”,就是定和慧它的所缘境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所观的事。这样一个所观的事,观之存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只出现在定和慧这个所缘的境界里边。而这之前,严格意义上它都不能算做所观事,因为他的观没现前,观照的力量没有现前。这个之前,人的心还是非常散乱的一种状态。非常散乱的状态的时候,它只能说是一种缘、所缘,或者叫一种取。而到定的时候,非常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他才是观,一种观照一种觉照就出来了,非常稳定的心绪就现形了。
  现在要跟大家分享的,因为学到《心经》以后,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深入的再挖掘一下。挖掘什么呢?大家知道这个心理的一个过程,它其实已经蕴含了我们精神世界不断提升的一个次第。这个精神境界,如果我们想不断提升的话,那么它一定是一以贯之的。这个一以贯之的思路,一以贯之的内涵,如果我们希望实现的话,刚开始这个可爱事的选择是具有决定性的,这是我们的起点。到底我们爱什么,可爱什么爱错了,完了,路子一开始就错了,最后我们想要的结果必然达不到。那么这个“可爱事”到底什么东西可爱,大家说说看,大家现在能体会到什么东西可爱?
  学员A:宗旨。
  法师:噢,宗旨可爱,哎哟!宗旨可爱好。宗旨是什么呀?
  学员A:宗旨是我们大方向向哪去!
  法师:宗旨是我们大方向向哪边去,这样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下你的宗旨是什么?你准备往哪个方向去?
  学员A:文化上面去做的,能引起启迪人性的一些文化作品。
  法师:哦!当我们这样去想的时候,其实它已经变成一种事,一种事或者一种事业,这样的一种事业他能达到这样一个功用和目的。这个里边其实已经包含了我们的目标,一个途径。这个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宗旨了,那么大家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学员B:正见。
  法师:正见很可爱,对不对?
  学员C:我觉得是一切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
  法师:一切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很可爱,你这定义无懈可击了。
  学员C:对。
  法师:可爱事,一切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你只是把这个可爱事做了一个解释而已。你现在可爱什么?
  学员D:究竟。
  法师:究竟,你可爱究竟啊?那么究竟是什么呢?大家要诚,现在要诚,就是你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
  学员D:学佛。
  法师:学佛很可爱,对不对?
  学员E:没有烦恼。
  法师:没有烦恼很可爱。
  学员F:真谛。
  法师:真谛很可爱。
  学员B:上次有一个人说我身上有缺点,现在如果有人给我指出来这个缺点,我感觉也挺好的。
  法师:已经感受到人生提升、改善自我的快乐了。所以这时候有人告诉我,我也觉得很好。还有没有呢?大家说一点比较俗的,别说那么崇高的。(法师笑)
  学员G:中500万。(众笑,法师笑)
  法师:这个钱很可爱,对不对?各位,钱可爱吗?
  众学员:可爱。
  法师:谁说钱不可爱,到时候你发工资可以给大家分一点。我觉得我们要去实事求是,诚心诚意,要去认识自己到底可爱哪些东西,生活中我们能体验的可爱的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我们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有时候偶尔能骗得了自己,你骗不了无常,骗不了业果。无常来的时候,业果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检验你到底可爱什么。(学员:生命很可爱)生命很可爱。好,这个可爱我们在这要去挖掘它。这件事情以我们现量能感受到的可爱,那肯定是现实生活中物质所拥有的。基本上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都是我们曾经认为很可爱的,我们才去追求他,至于得到以后可不可爱就不一定了。你们已经满足了我的那种需求了,到时候你日用的时候,慢慢就把它忽视了。哪一天又把它又失去了,你又觉得它很可爱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基本上是我们曾经可爱的,但至于现在我们心中还有很多很可爱的,我们正在孜孜以求的,每天这样努力去追求的,一定有,而这个跟成佛没有关系,跟你提升自己的人格没有关系,你不要崇高化。这个一定要去认清楚它,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的起点,这就是起点,认识到这是我们的起点,我们再读经典才有意义。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起点,读经典是没有意义的。大家知道哦,因为你已经是圣人了,你可以去写经典,不需要读这个经典。我们之所以学佛,之所以读经典,你要承认我们现在——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看法确实跟佛差距太远了,对不对?要承认这个差距,承认这个差距佛才觉得你可爱,才觉得我们可爱。不然的话,佛觉得我们很不可爱,因为他辛辛苦苦那么成佛了,你还没有辛辛苦苦也成佛啦?(法师笑)这样不行,他心里不平衡,(法师笑,众笑)不可爱,这件事情不可爱。
  可爱这件事情,我们现在能感受到的,就是我们基本上能够直接带给我们快乐的,我们都觉得很可爱,对不对?那小孩子很漂亮的,我们觉得很可爱;小孩子长得不是很漂亮,我们就觉得不是那么可爱,对不对?领导对我很好,经常对我很微笑,时不时的关心我一下,时不时再定期提升一下工资,然后还定期的话拔一拔职位,那这个领导很可爱,这个就非常可爱,我们就会心里经常惦记着他。反过来讲,老是和我们作对的,不可爱,这件事情很让人恼火,心里面一想起来就窝火,这件事情不可爱。这件事情是我们现量能够感受到的,我觉得要去认识它。当我们对这样的现实啊,自己的状态能够认知的话,大家认为这样是不是在观?对不对,是不是在觉照呢,也是。这种状态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的,认识不到这个差距,所以我们也不觉得佛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对不对,孔子?孔子又能怎么样呢?没什么了不起的,他说的话我也能说出来,他做的事你也一样能做出来,对不对?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个经典对我们的吸引力,一下就没有了,我们生命提升的可能性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一看古德他们认为可爱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大家能不能体会到这一点。
  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用孟子当时说的一段话,这段话它对生命的提升有一个更加相似但又系统的一种认知。这个以前我跟大家在不同场合也分享过。孟子他通过自己的这样一种体验以后,他发现,什么叫善呢?对于什么是善,我们可以给它很多的定义,比如说:利他是善,对别人有利益是善,我们还可以给它更严格一点,利人利己、自利利他叫善。我们都可以提出这样的定义,但是孟子通过他的体验,他提出一句话,叫做“可欲”,“可欲之为善”。这件事情啊可欲,欲、欲求,想要得到它,这件事情就是善。这个定义大家认可吗?
  同学:嗯。
  法师:啊?认可啊?真认可吗?
  同学:可欲怎么能是善啊?
  法师:就是啊,可欲怎么会都是善呢?
  同学:那人人都是善啊,最坏的人也是善的啊?
  法师:就是啊,最坏的人也有善,也有可欲啊,为什么孟子就叫它善呢?大家可以体会到孟子的境界了吧?
  同学:对!噢!
  法师:噢什么啊?(法师笑,众笑)你分享一下?
  同学:他觉得欲全是好的,全是善的。
  同学:对所有人都一样的,
  法师:对所有人都一样的。
  同学:他没有恶,全是好的,全是善的。
  同学:在他脑海里就没有恶,所以说他的境界始终是善。
  同学:那就是众生平等呗!。
  法师:是,所以这是两种理解。刚才说的可欲是善,那么这些恶人他也是可欲,那么他应该也是善啊。这是一种理解。刚才说这是孟子的境界,可欲是善,孟子说可欲的东西都是善的。对不对?那孟子,他是什么境界,现在我们还要通过学习《孟子》才能体会到。但是他说的很多话,从我们去体会的话,后人把孟子罗列为四书之一,把他称为“亚圣”,确实是有原因的,他的思想脉络确实是很孔子一脉相承,是可以吻合的。
  那么这个“可欲”,孟子已经开始对人性,他通过自己的修证以后,确实对人性深处的所求已经有体验了。他认为这件事情,有一件事情没有人会拒绝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那个就是善,他有体验了。而现在,有些人你觉得是恶人,他对善法,你告诉他,他不去求,这不是他的本来面目。可以体会了啊!佛他成佛以后,他的感叹就是这种状态。他发现:众生都有觉性,都有佛性!那个东西是善。所以这儿的可欲,可不是简简单单,我们感官上的欲,满足我们欲求的“欲”,可不是,那些东西是不可欲的。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希望得到的,在孟子看来恰恰是不可欲的。不可欲,你要是欲了,就有恶果。这件事情,就是一个让我们的生命往下走的一种力量,这件事情不可欲。真正可欲的那个才叫善,所以在这儿,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真正可欲的到底是什么,但他已经告诉我们了,真正可欲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善。对这件事情,对于生命来讲的话,我想:我希望拥有,我希望具有。那么,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对每一个人一样,他也希望具有,他也希望拥有。所以在他这个体验里边,所谓的自利和利他,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他只是就生命本身境界的提升而言的一种体验,每一个生命都需要的,他把握了,那个东西才叫善。
  那么,这个“可欲”,在这儿其实就是这个“可爱”,可爱事。真正可爱的事情,那个就是善。所以一切我们所希望得到的,现实生活中想要的,往往是偏离这个可欲可爱的,我们以为它对我有好处,实际上当你拥有,当你品尝它的时候,我们内心已经开始贪著它了。我们的生命已经开始损坏了,而这种损坏是自损损他的。我们自己生命的损坏,对身边周围的人一定是同时损害的。所以,利,他就是,要它利,那就是真正的利益,对自他都是有利的;要它害,那就是对自他都是有害的。世间上不存在一件事情,只有对自己有利益,对别人没有利益,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这件事情,只对别人有害,对自己没有害,也不存在。生命的一体性在这儿体现出来了。
  好,这件事情,就是前几天我在《中庸》里边给大家分享的,“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一定要去拣择这个善到底是什么,因为善的一种体验又是那么的深广,所以我们平常又不容易检点,所以才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认定了,哦,就是这个了,那个时候就叫“决定事”。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已经认定它,去通过这样思维以后,决定以后,我们认为这个确实就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这件事情,就是“决定事”。
  那么,好,孟子当时在讲善的时候,“可欲之为善”,这个时候的善,他只是一种欲,我所求,说:这件事,他确实可爱,已经有所体验了。所以我们有时候看那些修道人,那些对文化有体验的人,他生活很清贫,我们就觉得他很苦。他生活很枯燥很单调,没电视看,也没网上,也没QQ可以聊天,也没视频可以看看大片,生活多没意思啊。在他看来,我们的生活才没意思!他的生活里边,他时时刻刻在想他可爱的事情,——哎!这件事情很可爱!自足自乐,自娱自乐的状态。
  在这个基础上,往下走的话,可欲之后“有诸己之谓信”,我们看看这些对道有体验的人,他对于这些文化内涵的挖掘。什么叫信?(同学:有诸己。)有诸己,这个定义就很值人深思。我们说“信”,人言,你要相信别人,你要信任别人呀,这是信。但是孟子告诉我们,“有诸己之谓信”,诸己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呀,可欲的善,有诸己,这个信就有了。当我们慢慢,我可欲但是还没有,可欲——我希望达到,但是我们还没有,这个时候只能是称作一个善的状态,但不能说他有信,有信的状态就是他已经开始拥有了那个可欲的东西,内在已经拥有了。所以他内在拥有了以后,这种信就变成了一种德了,就是德哦,一种德行,这种德行就是德信。他德信的时候,因为他自己有诸己了,所以他确实体验到做为生命来讲,他确实可以拥有这个东西,而不管这个生命是什么状态。他这种状态,他对每个生命的信任就是这个样子。因为他这样一种信任是这样子,所以周围人对他的一种信任也是骨子里的一种信任。
  所以真正有德的人,我们会发现,真正有德的人,即便是他的敌人也会尊敬他。这样的一个人,首先他自己超越了一个敌我对立,所以现实的利益没办法把他归为某一个行列的时候,那么对方因为世俗的利益会对他有怨恨,有反对,但是这个人格他是尊敬的。所以抛开这个团队,抛开世俗的利益,乃至于他可能会成为他的弟子,成为朋友,这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有诸己之谓信”。那么有诸己之后呢,有诸己这是有了,这是得到了。有诸己之后,在这个内涵上再去提升的时候,那就变成了什么呢?美呀,这就是美溢出来了,大家平时说你这个人美不美,美丽不美丽,问问孟子说:我美不美呀,孟子说:你看看我美不美。这叫“充实之谓美”,所以这个美,不是外现的,现在美丽都外现了,“丽”就是化妆、穿衣服,修饰一下,文饰一下,这种美都外现了。但是在孟子看来,这种美是内发的,充实的美,它内在的精神,又很饱满,所以它这种人格的魅力。这时候人格的魅力就开显出来,就是你抗拒不了这样的人。你也不知他美在哪,反正眼睛长的也不是特别好看,这五官搭配的也就一般,衣服穿的也是很朴素。但是这样人格的美,你见到他你就忘不了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你追求原因的时候你找不到,总之就还想去看看他。这个时候我想将来我们美容公司都要学学这个理念哦!以后美容做到精神内部去,“充实之谓美”。那么充实之后呢?什么叫大呢?“充实而有光辉”,那个充实,人格的魅力已经开始有一点显露了。但是显露再进一步增加就是光辉了,这个光辉可以照耀人,这个可以照耀人就是不但感受到人格的魅力,而且你接触他以后,确实能让我们的心变得明亮。我知道我将来努力的方向,我知道我现在的问题,面对这样一种真实内涵的人,他不断去充实不断去由内而外散发这种力量以后,他对外在就有一种感召,这种感召是别人自然而然就意识到了,不是我们苦口婆心说:你这个问题一定要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学佛这么久了,习气还那么重。其实,人家心里在想:你的习气不比谁重呢,你还说我?(众笑)这个叫什么呢?这个叫“命令”。道德是不会下达命令的,道德就是很自然的,自然而然就是如是,他不会下达命令。下达命令的时候,就是说明我们没有德,我们靠什么呢?靠一种“势”。什么“势”呢?我学佛比你多了十年,早了十年;我岁数一大把了;我走过的桥都比你走过的路都要长……(众笑)是不是势啊?(同学:那就是他给自己先安立了一个位,利用这个位去……)是。他自己一定要有累积,他一定要有资本,人慢一定要有资本,他一定要有慢的资本,有势力。这种势力靠的是一种势来压,这种势就是压迫。你想,这样做怎么对,到最后人家被压得苦的不得了,不得不做了,那人家也是迫不得已,看着你的面子,给你点面子。
  好,这种光辉,大人就是这样子。大人你找不到他的形象到底是什么?但是你好像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你自己就改变了。所以你想去回馈一下,都找不到给谁回馈,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利益了。就像师父一样,他营造这个环境,大家在这个环境里面,师父也没跟你接触吧?大家可能在这接触团队都四五年了,师父也没说一句话,然而你对师父感恩戴德,感恩的不得了,不知道师父的恩德到底怎么传递给你的——大象无形。这是光辉,这就是大,大的一种状态。“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之后呢?学员:大而化之之谓圣。“大而化之之谓圣”。大人,他的光辉还是有的,他对人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影响了,他再继续往后的话变成一种圣人品格的时候,他就开始化育万物了。这个化育万物,中间还是有个区别。大家知道,当我们说有光的时候,往往内在是有一个“明”在的。光明!说是光明,实际上光明这是两个内涵:你内在有明,外在才有光。这个灯,它是明的,才能把光给射出来。我们人也是一样,内在人不明,它的光是没有的。内在我们越来越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慧是一种光,明是内在的一种德。这种明明德,不断开显的时候,我们对外在的光的一种摄受就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清明。但是这时候,你还发现有个光源,所以近者他感受的就多,远者感受的就少。可是圣者就不是,圣者他和天地能够天地相合的时候,他才化育万物。他育万物的时候没有亲疏,没有远近。所有的时间、空间的概念,在圣人那就消失了。所以圣者他所沉淀的经典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他对后世的恩泽一点都不比当时少,这个没法用时间去衡量。今天我们再去读《论语》,再去读佛经的时候,佛对我们的饶益是一样的。这个没办法用空间和时间去衡量他,这就是圣者,圣者就化育万物。
  圣之后还有一个境界,那就是神了,叫“圣而不可知”。圣啊,我们会知道说还有个孔子,还有佛这些圣者的存在。神——“神圣而不可知之”为神。这个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我们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神不知鬼不觉,这人真神了,非常神奇,诸如此类。这是我们对于没办法琢磨的事情、不可思议的事情所用的一个词来去描述它。所以,神如果流传到民间的信仰的话,神就变成了一种鬼神,它是一种有情。有善神还有一些恶神,有神还有仙,类似这些。在我们的世间的文化里边,往往认为的神在佛法里面讲都是一种有情。实际上严格来讲,我们这儿可以看到,神在儒家的境界里边,他就是人格圆满到极致的状态。如果说《大学》里边讲:“止于至善”,问那个至善是什么的话,至少在孟子这儿,我们知道肯定就是最高的一个境界,那就是神,不可知,圣而不可知的状态就是一个神。
  有这样一个状态以后,大家可以看到:孟子他在对生命体验不断提升了以后,也提出这样一个次第来。这样一个次第,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内涵上来讲的话是一以贯之的。不可能会出现说你可欲是一件事情,有诸己就变成另外一件事情了;有诸已是一件事情,充实就变成另外一件事情了,不可能的。它必须是刚开始就安立他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是什么,以后就是一以贯之。这叫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学习《菩提道次第论》中间讲到“共”的时候,那个共的内涵,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当我们用一以贯之的内涵去贯穿的时候就是共下士、共中士、上士道。请问那个“共”是什么,那个一以贯之的内涵是什么?在佛法里面所认为的那个“善”是什么?(学员:菩提心)菩提心,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严格来讲的话就是菩提。菩提这件事情可欲,可欲以后人的心就变成一种和善相应的善心所,那个善心所就是菩提心。菩提这件事情是我们所要可欲的,所以菩提这个境界应该是一以贯之的。这个菩提是什么呢?就是觉悟。觉悟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明德。这件事情是要去需要得到的,因为它给我们生命带来的光芒、喜悦是世间任何事情都没办法比拟的。一旦你体验到了以后,你就希望能够孜孜以求,不断的去给人分享,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充满天地间,这个动力就会源源不断的生发出来。
  这件事情我们回过头来再去看,就是这个“观”的心理状态它所产生的一个过程。这件事情,将来如果我们想去让我们的心绪变得更加稳定,观照、觉照的智慧能够开启的话,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去认知、不断去挖掘我们真正可爱的事情,下决心要去追求它,日常生活中心心念念得去串习它。当这样不断去努力的时候,这个境界就逐渐逐渐的达到了,就是这么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是对于“观”的一个理解。
  对于这一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法师,能不能解释一下“有诸己之谓信”?
  法师:“有诸己之谓信”,不能特别能理解哦?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大家想去成为百万富翁,想去赚钱,我怎么才能让你产生信心呢?
  同学:我自己首先想要成为百万富翁。
  法师:是啊,我自己首先想要成为百万富翁。这件事情要想赚钱,我们肯定要去找富翁探讨探讨经验。不太容易到教室里面去听,找教授去讲怎么致富。“有诸己”,就是这件事情他自己确实体验过了,他自己确实经历过了,他自己确实做到了。他这种对人的建议和参考,所说的每句话对人确实是有参考性的,确实是有价值的。“有诸己”,“诸”就是“之于”。过去文言文里边,“诸”就是“之于”,有之于己。“之”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可欲的对象。可欲的时候,我想得到它但还没得到。但现在通过我们的修持、学习,慢慢慢慢有诸己了,就是那个东西我确实体验到了。有之于己,那件事情我生命里已经开始有了,这种生命的状态就叫信,信德就有了。所以这个“信”,一般从字面意思来讲,是这件事情他容易对人产生信任。他之所以能够对人容易产生信任,很多时候是基于他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有信心,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经验里确实已经经历过成功的体验,这个信心才感受到了。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意思,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理解?
  同学:比刚才好多了。
  法师:哦,比刚才好多了。还有没有?
  同学:我们说从此岸到彼岸的工具是六度。这个观和六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法师:观和六度的关系?因为我们现在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主要讲的就是般若度。般若这件事情,传统的说法,般若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六度就像人的言行一样。有眼睛,或者说有思想去指导人的言和行。所以五度,都要通过般若度来摄持、来观照,五度才能真的度过去,不然我们就度不过去。我们说的度,一定是到达彼岸,所以如果没有智慧去摄持的话,五度不能称之为度。笼统上是这么讲,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般若肯定离开五度的。不可能不做任何事情,不做前五度,就在那儿行个般若度,那是不可能的。观自在菩萨那时有三十二应化身,他在行什么度呢?内涵上来讲是在行般若度,但形式上在行前五度,他没有离开这个形式。所以这个里边,它只是我们在认识这个事情时,将六度分为两大方面:前五度和般若度,或者叫福德分和智慧分。实际上,这两个是不一不二的关系,不能说是一个,也不能说是二,它是吻合在一起的。
  同学:这个观和《广论》上士道止观中的观有什么区别?
  法师:这个我们学到上士道止观再说。上士道,将来在学到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时候会谈到这个观,这中间有没有区别?在这我简单的回应下:一般来讲,现在我们的世界里边,人处于散心的时候,或许我们通过学习佛法,会发现有很多名言的安立,会有很多所缘的境界,这个只是我们现在的一种状态导致的。随着我们不断修持,学习佛法的不断深入,随着我们自己践行的不断深入,我们所能体会到的共性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所谓共性的东西,就是虽然看起来有那么多的表象,但实际上我们对这些表象背后所共通的内涵,那个东西会体会的越来越深。我们的生命就是通过这样去学习,不是越学越多。一定是通过学习、通过实践,我们对万物的体会是越来越收摄、越来越收摄,到最后收摄到一个点上,那个东西就是我们将来要体验的境界。那个是什么呢?用语言很难表述。但我们古人给它表述了,叫什么呢?叫“一”。请问“一”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去给它很多解释,这时候说明我们对“一”是没有体验的,所以用很多名言去安立它。我们通过学习《菩提道次第论》的心理状态也是这样子的,一边学习一边实修的时候,我们对于这个差别相的体认越来越收摄的。到止观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快要进入加行道,快要到“见道”了,那个时候应该是慢慢进入“三摩地”的状态里边,那个时候所观的境界,就不再像我们现在那么多了。你还要观“无常”,还要观“三恶趣苦”,还要观“黑白业果”,还要观“四谛”……很多很多行相。那可不是,随着我们自己学习的不断深入,所修持的不断深入的时候,到最后只有一个所缘境,那是什么?大家不回答就对了,就是空性,就是“般若”,以“般若”为直接所缘境。这个时候我们告诉大家有以空性为直接所缘境,你肯定观到断灭空里面,肯定堕到那个陷阱里面去了。如果观有,还可以用空去破他;如果现在观空,用什么去破他呢?用有。对不对?可是你本来就是有,你现在所观的空也是有,请问用什么去破他,你还是说用有?那是不可破的,人到最后就固执的不得了,好像以为自己快要成佛了,(法师笑,众笑)这个不可想象。所以,刚开始我们对它的体验,更多的是从差别相上去体验它,对有的观想越来越细致,这是我们将来趣入共性、空性智慧的时候必然的条件。这时候要观察无差别相,肯定是观不出来的。为什么呢?心太散。
  谈到这一点的时候,最近听到一个说法,因为当时只是一听而过,还没有找那位朋友详细地去考证。他说我们眼睛看东西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眼睛可以分辨很多的物品。分辨出很多的物品是因为:首先我们的眼根,人的眼根比一般的动物的眼根本身就要殊胜,就是要好。有的动物的眼根它只能看到某一个范围的波长,可能比我们人还要窄很多,而且对一些形状、颜色它不是很敏感,这样的话会导致它本身......如果有一天我们有这个神通,你可以跑到小猫、小狗的身体里面,看它的眼睛里面视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件事情一定会非常神奇。如果大家感兴趣,谁不妨可以做个试验,看看有没有可能做出来,去看看动物的世界里面,它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你会发现,它看待这个世界种种形形色色的事物,它所听到的声音跟我们人会有差别。我现在没有证量,我只能说肯定是有差别的,会有差别的。尽管如此,人看到的波长的范围可能会宽,辨别事物的形状可能会很敏锐。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经常动,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很多概念也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这样去对比呢?因为不对比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内涵是什么?一对比发现这个内涵是什么。一个人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你自己肯定是判断不出来的。来一个比你高一点的人你就是矮,来一个比你矮的人你就是高。我平常以为我的个子还挺高的,有一次见到一个朋友,两米多,哎呀,自卑,自卑得不得了。这就是差别相,一差别对比出来的,眼睛也是一样。据那个说法来讲的话,人的眼睛如果长时间盯着一点的时候,一直盯着一点的时候,到最后这一点就融化了,就是那一点你就看不着了。
  学员:变成无数的点。
  法师:变成无数的点,(法师笑,众笑)如果变成无数的点,那就是什么呢?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类似啊。我们不妨认为这样的一种状态有点像空性的境界。长时间专注于所缘的时候,我们所听的声音也是一样,你要长时间没有这样变化的时候,那个声音你就听不到了。眼睛也是一样,长时间去看单一色调的时候,那个东西就看不到了。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有一点点类似这样一种状态。长时间心依于所缘的时候,我们平常的执取,这种执取大家知道,前面都是一种假象,这种假象是因为有时候是我们的对比产生的。所以我们的好恶也是一样,本来我对这件事情挺喜欢的,对这个人啊事啊,觉得挺好的,结果你换一个环境,一对比,发现这什么也不是。这件事情本来自己做得挺好的,结果你发现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做得什么也不是,心理状态一下就没有了。所以你说那件事情的好和坏的标准,你能说它是很实在的,就是那样的吗?这是因为我们的比较产生的,这种比较它有一种虚幻性,有一种欺骗性在里边,这个东西是不可信的。好,对这样几个问题,我简单这样做一个回应。
  那么下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词,叫“自在”。大家知道,我们“观”之后的结果就是自在。因为内心有定之后,观出来以后,慧就启发出来了。这个慧启发出来以后,那种障碍性就消除了。障碍性消除,就是那种种种的执取,本来这个东西我们认为是困难,本来这个境界你以为是跨不过去,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执取。这种执取,当人的内心慢慢平静的时候,一种智慧涌现的时候,他会发现这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跨过去了。人在心情非常急躁的时候,认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能在心平静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件事情算不了什么。所以这种自在,也是因为这样一种慧出现以后,这种障碍性消除以后,他所体现的一种境界,就是自在。简单地讲,是这么一个状态。而现在我们再可以看看,我要问一个问题:问一下我们现在,大家认为说大家自在么?
  学员A:不自在。
  法师:不自在啊?为什么呢?
  学员A:还要吃饭、睡觉。
  法师:还要吃饭、睡觉。(法师笑,众笑)哎呀,自在就不吃饭、睡觉了?
  学员A:因为你饿的时候……比如你现在不想吃,但是你又不得不吃。如果想干别的时候,但是我困了,我就不得不睡。
  学员B:那你变成一棵树一样就好了。(众笑)
  法师:树也得吃饭啊。所以这个自在就是,你的意思是,人不需要吃饭,对不对?
  学员B:是说,连吃饭和睡觉都不需要的时候,才叫自在。
  法师:对啊,这是个很好的理解啊。你还要吃饭还要睡觉,你的自在体现在什么地方啊?肯定不自在,对不对?人肯定是依赖于物质生活,就说明我们的生命是依赖于物质生活的,没有物质马上生命就没了,你能说生命自在吗?当然不能说生命是自在的。那个境界说是不吃饭不睡觉,听起来好像很难,实际上我们学过《五蕴论》就知道了,禅定的境界,二禅天以上就可以了。初禅天的时侯就不需要吃饭了,还需要睡觉吗,他一天到晚在禅定里边还需要睡觉吗,肯定不需要睡觉了。可能到四禅天的时侯呼吸都不需要了。所以你这不吃饭不睡觉其实还是浅的,你还要呼吸呢,我们还需要依赖于空气呢,很实在啊。我们对于我们这个色身本身,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导致了我们身体首先不自在,这个理解我们是可以接受的,还有没有?
  学员B:心念不自在。
  法师:心念不自在。
  学员B:因为我不想它还会起来,想控制还控制不了它。
  法师:你刚才发言是不是不可控制?(众笑)
  学员B:是因为你突然问这个问题,所以我自然就有回应。
  法师:现在大家笑是不是不可控制?(法师笑)不可控制哦!
  这件事情啊,所以这个可以理解吧,心念你控制不了,怎么想你控制不了,所以心也不自在了,没有问题吧?没有啊!好,这都是我们的不自在,身心都不自在,就是自己没有办法做主,
  法师:哎,妙妙,你把门推一下,稍微透一下气。
  (另外一位同学去开门)
  法师:好好,请坐。好,我们就刚才这个场景来看一看。哎!你怎么称呼?你叫什么?
  学员:王彦。
  法师:王彦是吧,王彦,刚才我让妙妙去开门,你为什么去开门了呢?
  学员:无所谓,只要把它开开就可以了。
  法师:啊!无论谁开都没有关系,你离得比较近,所以你就开了,你自在吗?在这个过程中间。
  学员:自在!
  法师:你很自在吗?(法师笑)
  学员:我觉得我挺自在的!(众笑)
  法师:我们换个场景,比如说刚才我让王严去开门,结果你就开了,你认为你自在吗?
  学员:没考虑这个问题。(众笑)
  法师: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过,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自在吗?如果按刚才的说法肯定是不自在的,为什么呢?他之所以开门,是因为我请他开门,所以他就开门了。因为我这个信息发出来,他才做,所以因在我这儿,你当然不自在了。
  法师:好,现在你能不能把自己抬起来?
  学员:不行。
  法师:啊,不行啊,也做不到。我让你把自己抬起来的时侯,你做不到。
  学员:倒立。
  法师:倒立?(法师笑)你做不到,这件事情你自在不自在?也不自在。别人让我们做一件事情,无论我们做还是没有做,大家知道这种状态,如果我们不去辨析的话,其实这种心里状态都是不自在的。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大家想想看,我们生活中什么场景能够自在,有没有可以自在的状态?没有吧?人生活得也太憋屈了吧,没有一件事可以自己做主的。
  学员:自由。
  法师:自由啊?这件事情我们回过头去看,其实这个自在是我们观之后产生的,那是离我们现在还很遥远。如果我们现在体会不到什么是自在,而且做不到,将来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是肯定可以做到的,但是这种自在的状态是一种什么状态?比如说刚才举的去开门这件事情,我如果请王严来开门,他就去做了。原因在我这儿的时候,这个行动我们不能说他是自在的。那么在这种场合里,什么才可以转化成他的自在呢?他愿意,对不对?其实我应该征求一下,你愿意不愿意开一下门啊?好,你说愿意,好,那现在请你开下门,你说可以。
  学员:那太不自在,太麻烦了。(众笑)
  法师:这是开门这件事很简单,对不对,你以为很麻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这个麻烦是有必要的,必须要这么麻烦。大家看似这件事情很简单,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自在和不自在的一种状态的转换,自主还是被动的一个状态的转换。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有很多的怨言,怨天尤人的状况,大部分产生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我们生命是不自在的,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没有经过抉择的。我做了,是因为他让我做了,我做了是因为环境逼迫我这样做了,所以到最后的结果,我会认为说原因是在对方身上,原因在环境身上。如果你不逼迫我的话,我怎么可能会做这件事情呢,如果他不让我做的话,我怎么可能会有这段的经历呢。大家想想看,这件事情就变成,到最后深入骨髓的观念里面,我们是已经承许了我们生命是做不了主的,是别人在主宰我们。别人在主宰我们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对于任何的一个结果,你要找原因的时候,原因都在别人身上,我们是不可能认识自己的问题的。但是就很简单的刚才这开门这件事情,王严也可以不开,因为他还没有搞清楚我的意图是什么。我现在已经感冒了,当然我不希望开门,(法师笑,众笑)而且开门的话,他开的是那个门,透气是透到后头的。(法师笑)
  (学员去关门)
  关上了。(法师笑,众笑)现在比较清楚意图了。这件事情肯定是你自在的吧?比刚才自在吧?(法师笑,众笑)算是比最初我请你去关门的时候要自在些吧?这个时候应该是自主的。就这件事情,我们认识到意图以后,你自己做的一个决断,我要去开门,我要去关门,这件事情是我决定要去做的,这跟别人就没有关系了。那个时候你就有选择的权利,在我们有了选择权利的时候,你要把握好自己的选择权利。我说这句话,如果你不开的话,我是不能说任何话的,我能把你怎么样,我又不是你单位里的领导,我又不可能降你的职,我又不可能影响你现实生活中任何东西,产生不了任何影响。顶多我只能说:我和你缘份不是太好。(法师笑,众笑)以后的话,我上课的时候少看他两眼就是了。(法师笑,众笑)顶多如此。你也可以考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这法师的水平也不怎么的,如果他真的因为这件事对我有成见,那我也认了。你不看我我还不想来听课呢。”(法师笑,众笑)对不对?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抉择,但是想想看,抉择的一清二楚:这件事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做的原因是什么,我不做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决定要做,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以前师父布置任务时也是这样子,某某你去做这件事情,那都是不敢问二话,马上就去做的。做了半天,哎,为什么做这件事啊,这件事做的用意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做啊?之前该互动的时候当时没有互动,其实可以稍微问一下,给师父一个回应,说这件事怎么样怎么样,有这么一个回应以后,基本上后面在做的时候我可以去做个决定。当然一般的情况下,都不是什么大事情,师父让你做你就去做了。其实事情都很简单,但是抉择的心理路程和结构都是一致的。如果小事情我们不能够学会去抉择的话,大事情基本上你也就抉择不了,习气就是这样子。小事情上我们去抉择,这件事情我要去主动。我既然答应师父要做这件事情,那是我自己做的决定我要去做的。所以事情如果没有办好,出了什么事情,这是我要承担责任的。因为我已经答应要去做了,在这之前,我可以不去做,但是一般情况下,不敢。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师父。如果不答应那还得了!我就会有些顾虑和担忧,如果不答应的话以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啊,如果我不答应的话,是不是师父对我会有意见啊。会说:这家伙也不听话。会有很多的担心顾虑。这些担心和顾虑让自己的言行不能自主,所以师父布置这件事情以后,自己马上就会去做,而做的很多时候没办法去灵活自由互动的原因,就在于自己把那个主动性给放弃了。主动性放弃以后,看似我在答应师父做这件事,实际上我们没有抉择的时候,这中间是会有怨言的,什么怨言呢?这件事情做着做着做不通了,或者发现这件事情师父没有交待,那时候你会说:师父您当时布置的时候告诉我的时候,应该知道我的根机,你应该知道我心里的状态,你应该提醒我几句啊,这件事情不就做的成功了吗?说明师父的智慧不怎么高。(法师笑,众笑)这中间我们再去尝试一下,会不会有不可避免的那种心理状态?我这只是举一个例子。
  现实生活中,大家去跟人我互动的过程中,跟领导、跟同事、跟朋友之间互动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同样的状况?这都是我们生命的主动性没有开启出来。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状态是很让人担心,很让人顾虑的。好多时候不太敢交给人去做的原因在于,他自己没有把这件事明细地去抉择的时候,转化成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我决定要去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放心了。主动性一旦发挥出来以后,他就会想方设法要把这件事做好它,如果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的话,很多时候就变成应付了。这种应付,最后这件事能过去就可以了。表明了最初的一种抉择没有抉择清楚。小事是这样子,包括我们现在学习佛法了,抉择善知识、抉择道场乃至于我们在不同的宗教信仰里去抉择,或者在以后自己的人生路上去抉择,不同样都是这样的问题吗。有的人经常会说:法师我想出家,可是父母不让。父母不让?法师出家有几位父母是……(众笑)说:孩子你出家了真好,你好好学佛啊,将来好好去弘法啊。至少我没有见到几位父母是这样的状态。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难,有人的否定,这些障碍恰恰去考验我们的抉择,这件事情你到底为什么去做。如果面对困难、面对否定,你还选择坚持的话,那说明这件事情是我们自主、自在的,这状态是自在的。我们的自主性就发挥出来了,所以后果如何,我们自己要承担责任。现在父母让你出家,完了,后面就很危险啊。这是父母让你出家的,结果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出家没有那么好,父母你当时让我出家真是不好,最后你又反悔了。这件事情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到底问题在什么地方,一锅粥。这个状态说明生命不自在,这种自在,在我们生活中它是可以有所体现的。
  那么关于这种自在、自主性,用另外的词讲它就是活力和创造力,这种自在性、自主性跟它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都在追求成功,但是现在成功越来越难了。大家知道,各行各业要想有一点成功那是越来越难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我们的生命缺少了自主性,缺少了活力,缺少了创造性。创造性、自主性、活力,这是学不来的,必须要自己去生发出来的。那么这一点怎样去生发,我想下节课再和大家具体分享。今天我们简单地把“观”和“自在”作了这么一个介绍。
  今天是周一,周五寺里有法会,下节课我们就暂停一次,然后再下一节课我们可以继续接着这句话和大家分享。到这以后,前面我们已经把经题和大家作了一个介绍,我想因为我们参考了很多我们文化的一些内容,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比较多,现在也没有让大家去分享,各个组或者同学自己可以把过去这三节课,主要针对经题的这三节课,大家去复习一下。这周五刚好不上课,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心得,或者自己的一些体会以及一些问题,我们按照第一次作业来看,还是按照作业系统来交,到时候我会按系统给大家一个评分。
  好,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清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海涛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