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三--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贤清法师所有开示-> 贤清法师开示心经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三


 下载DOC文档  



《法性基础》之三
   ——2012年10月26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给大家分享了“般若”里的两个内涵,第一个就是抉择,第二个是什么呢?空性。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学员:无自性)还有没有?除了空性这个理解,还有没有?无自性是用来对治我们自性执的,上一次记得给大家做了一个转化,“空性”这个“空”字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浮想联翩的时候就偏离了它的内涵,所以我们给出另外一个词叫“尽性”。尽其性。空性,所谓空的意思,是尽其性。如果我们能把一个事物,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个生命,他的性全部开显出来,那种状态就是空性。把他的自性的光明的境界、把他所有的内涵全部开显出来,无一余漏的时候,那就是空。所以这个“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家说,我已经学过《五蕴论》,一观,五蕴空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苦?如果空性是这么容易观、证得的话,我想我们早就成佛了,不需要在这辛辛苦苦的学了。所以这个“空”不是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尽的。这个尽,一说尽,就难了,这个尽,要把我们生命的潜能全部开启的状态,那才是尽,那可就不容易了。大家想想看,我们平常思维的时候,你尽了什么性啊?即便我们已经产生了一个定解,说,好,这个认识到底对了,大家想想看,尽了哪一部分性了?尽到什么性了?这个中间你有没有在尽性啊?你不回答也不说明你能证空性啊。这尽什么性呢?(学员回答:内在潜能知识的性。)听起来很严格很严密。尽到我们潜在的那种知识的一种性,是啊,这是一种性,大家知道,这是性的一部分。我们的第六意识,它本来就有一个思维的功能,这个思维要要有相的语言来作为工具,开启我们那个第六意识,它的思维的功能。这个思维的功能,本身是不是性啊?当然,这也是属于我们性的一部分,但是呢,不是所有。如果我们仅仅说,思维就可以了,以为说尽到所有的性了,那这个就有失偏颇,我们所得的那个空性肯定是不圆满的。这是第二个理解。
   那么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还有第三个理解。这第三个理解是什么呢?叫“中和”,般若就是中和。这个“中和”大家一听的话,可能会有些陌生。以前跟大家分享过,这个词在生活中不常见,但是“和”这个词大家很清楚。“家和万事兴”,我们的文化里面特别注重“和”这个字。到最后就是“一团和气”,非常注重“和”。但是在“和”之前还有一个“中”,“不失中正之和”,这是一种境界。如果有失偏颇以后,后来所得的一种“和”是什么呢?叫做“知和而和”。当我们后来不断强调“和”的重要性的时候,那就是“知和而和”。大家可以看,“知和而和”,“知”就变成我们思维上的分别。安立一个“和”的目标之后,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去和,那就是为了和而和。大家想想看,大部分的情况都是我们安立一个目标以后,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的时候,就进入一个死循环了。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大家为什么那么辛辛苦苦地工作,目的干什么呀?目的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什么呢?(学员回答:供养)供养为了什么呢?供养为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更顺利。生活工作更顺利为了什么呢?为了赚钱。赚钱为了什么呢?为了供养。供养为了什么呢?为了工作更顺利。所以到最后就进入一个,我们说是死循环,那你也可以理解说是辗转赠上,工作越来越好,供养越来越多。供养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好!似乎是这样子,我们在这探讨的时候,可以这样想。实际上,当然这个中间之所以会辗转赠上是因为加入一个新的要素是供养。这是我们的一个回答,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讲,或者说没有接触佛法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变成说为了生活而去工作。然后呢,为了生活而去工作,而去赚钱,所以到最后就是为了赚钱,为了生活而生活,为了赚钱而赚钱,最后都是这样一个结果,到最后它就变成这样一个目的,就成了我们所有的行为的一个标准。
   那在这里边我们就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许多结果不过是一个最后自然而然显现的结果,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附带的。当我们内心的动机安立只有保持中正不失的时候,这个时候结果才能圆满的实现。而当我们开始去追求这些结果本身的时候,内心的动机和发心已经偏失了这个方向,因已经失去了,所以那个结果十有八九得不到。最后我们很辛苦,最后你想得到结果,结果没有了,为什么呢?知和而和,失去了和的根基。
   在这简单地先把“和”这个词先说一下,这个“般若”为什么给这个“中和”能联系起来,我想这个一下子连接大家未必能联系上,中间我加一个词,大家就知道了,这就是“中道”,没有问题吧?般若就是中道,就是空有不二的中道的智慧,所以当我们理解第二是空性的时候,这的空性其实从本质上来讲的话,是超越于空和有这个层面上另外一个高度的空性。这个高度的空性,所谓的诸法毕竟空的空性,针对有安立空,空本身还要空掉以后,那个毕竟空就是中道。所以这的空性是超越于空有之上的一个安立。本质上来讲,我们讲这个中道——空有不二的中道的智慧,就是般若,也是空性,但这个空性不是相对有的空性,大家先在概念上知道这一点。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大家还是在这个概念里边。这个中道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叫中庸之道。庸啊,是常。中庸就是这样一个道,它是一个常的道。这个常的道在《心经》里边有一段话专门讲这个,叫什么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种常的状态。那么大家去找《中庸》里边,在描述《中庸》的境界的时候,它其实就没有讲“中庸”这个词,而是用“中和”这个词表达出来的。
   “中和”这个词啊,在这儿要去以这个词来去描述中庸的状态。我们稍微的再跟我们的生活中联系一下,这个词说起来大家就亲切了,“性情”。中和就是性情,而且性情把握调和到中正不失的时候一种状态。所以我们叫“性情中人”。平常我们说啊,这个人是性情中人,一般来讲的话,这个词是一个褒义词。如果说这个人啊,很情绪化,感觉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啊?这个人啊情执很重,很情绪化,跟我们说这个人是性情中人,是不是不同啊?感觉上不同啊,大家找那种感觉啊,感觉是不同。为什么“性情”我们称为一个“中人”呢?就是因为他在“性”和“情”两者的匹配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那么这一点啊,我们再稍微的挖掘一下啊,“性”是什么?“情”是什么?那么在《说文解字》里边,许慎编著的那个《说文解字》里边,“性”是讲的人中之阳者,它讲的我们生命中阳的一部分就是“性”。“情”是什么呢?生命中的阴者。“情”啊,是我们生命中的阴的部分。所以,这样一阴一阳啊,就变成什么了?就是“道”,“一阴一阳谓之道”。平常我们一听说阴,哎呀,不好,阴气很重。我们说阳,哎呀,好啊,阳刚正气。在我们平常的语境里面,说阴的时候,通常的是负面的,比如说我们说像阴间,到阴间去了,当然说阴柔之美,那就变成正面的了。我们说阴间啊,阴气很重的时候,往往代表的是一种黑暗的力量、负面的力量、耗损人正气阳气的力量,就像人在说阳的时候是善的力量。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后来语境在说阴和阳的时候,在某些场合下的一种体会。
   实际上《易经》里面告诉我们,“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的性情的调配适中,它体现的就是一种“道”。但是这个“情”啊,在我们佛法传入中国以后,“情”开始和“欲”结合以后呢,“情欲”就出来了,对不对。在佛法里面,在《中论》里面,它把“情”当作我们六根,“欲”啊,当作外六尘。六根它之所以称为情,是因为这六根能生长出我们的情识出来;而外在的六尘它之所以称为欲,是因为它能引发我们的欲望,所以这样情欲就出来了。那这一说再往后引申的时候,我们发现“情欲”中经常隐藏的都是我们的私心、杂念。所以越来越这样引申的时候,你会发现把这个阴的部分,情的部分,欲的部分越来越负面化了。乃至于说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把这种情绪的东西称为什么呀?烦恼。我今天又起烦恼了,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从来不起烦恼的时候,一天到晚都是烦恼,贪嗔痴。所以我们一般学了佛法以后啊,这三个词可能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大家统计一下应该是属个前三位,没有问题吧?我们的情绪中啊,你只要去认知它,都会贴个标签。你看,他又起烦恼了,高兴也好、痛苦也好、悲伤也好。总之,你都可以贴个名词叫“烦恼”。但这个烦恼,我们知道了,这个烦恼,在佛法的语境里面肯定是个负面的词。烦恼它是让我们轮回的力量,所以情绪都会归入一种负面的、让我们生死轮回的一种力量。当这样不断去认知的时候,我们慢慢慢慢把生命中的情的一部分给否定了。但是你别忘了,大家想想看,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是由情来组成的。和家人有亲情,和朋友有友情,和老师有师生情,如果没有这些情的话,如果在生活中啊,跟各种的伦常关系里边没有这种情做连接的话,人跟人互动交往的动力在哪儿呢?失去了这种动力,你能说这种情给它简单的定位是烦恼吗?能吗?亲情之间,烦恼,轮回;师生情,烦恼,轮回。如果我们这样简单定位的话,那我们生活中间,连接彼此之间纽带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生活中就失去了。
   那么,这个情它之所以成为一种连接而又能滋养人生命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后面有一个性在调和它。这个性不能失去,性失去人就偏了,偏失以后啊,大家知道,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那个“道”就失去了。只有阴没有阳了,这个位置就偏了。那个偏失的状态才叫烦恼。和亲情的互动失去了觉知的状态,陷入了粘著和贪著的一种状态,那个状态才叫烦恼。那是没有中正之道来去平衡它的时候,就失去了这个因,它滋润生命的一种功用就失去了。那个是让我们的生命往下走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从“中和”能引申出“性情”来,就是那段话。大家应该已经听到了,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时候。喜怒哀乐是不是情啊?是。它没有发的时候,就是那个“性”,它是“天下之大本”。万事万物一切有情生命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性”。这个根本不能失去哦,大树失去根本,很快就枯萎了,没有营养来去滋润它。我们的情之所以非常的丰满和滋润,是因为有一个性在去滋养它。这就是我们一切善法的根本。而这个情呢,是发,发出来以后呢?如“发而皆中节”就是情。大家知道哦,中节。如果不中节、不节制这个情,就是在这种意义下,才叫我们佛法里边界定的烦恼。这个烦恼,是失去了一种节制以后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紧接着就会造业,造什么业呢?一种生死轮回的业,这个东西我们做不了主。一旦这也业造下来以后,将来这个业感果的时候,我们做不了主。这是因为,当时没有节制。
   如果“发而皆中节”能够保持一种节制,该止的时候止了,这种状态叫“和”。也就是这个“和”是情,它在发这个情绪的时候,保持一种节制的状态,产生的一种“和”的状态。这个“和”,大家知道,平常我们说“一团和气”的时候啊,往往这个意思已经偏了。就是已经给它贬义化了。“一团和气”,大家是“一团和气”啊,什么意思呢?大家都说好啊,我们的团队真好啊,每个人都说好,就没有不好的地方,你好我好他好,一团和气的时候,大家知道,很危险,那个时候很危险,那个时候已经是“知和而和”了,为了和而和的时候,难道真的那么十全十美?内心里面一点都没有观过?同修之间没有任何的摩擦?我们团队没有任何的问题?不是的。所以后来夫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当孔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觉察到了,觉察到什么呢?你和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要保持那个不同的状态。这个时候,不要“和”了以后,大家都“同”,说明有问题了。不同意见都要有这个表达的空间,不同的状态都有它显露的空间,彼此在这种不同里边找到一个平衡,那个叫“和”,我们的道就不会失去,有所偏颇的时候就不会失去。
   所以另外一种状态就是,小人同,但不和。大家都相同,但是这种和的力量就失去了。“和”它是一种生物的力量。“和”实生物。“和”它能够生育万物,它为什么能够生育万物呢?就因为和中间有生机在,有不同在,不同的东西结合以后产生一种新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就显化出来了。所以有时候家庭夫妻之间吵吵架,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要“发而皆中节”,不要到最后一发不可收,到最后闹得要离婚了,乃至于说干起仗来,可能到走向极端,伤害彼此,出现生命危机了,那就不行了,那就是一种死的力量了,已经远远失去节制了,这个道已经远远失去了。适当地吵吵架,直到对方开始学着尊重彼此的观点,这件事情我是这么想的,你不要以为什么东西我都顺着你,有些东西你一定要考虑我的感受,一定要考虑我的观点,你要不考虑,我就跟你吵架,吵得你很痛苦、很有压力,最后呢,为了避免吵架,你就要考虑。所以到最后他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最后他要抉择,哪个苦要少一点,我就权衡一下。因为下面紧接着他就考虑,如果我不采纳,他肯定马上就要开始表达,那个时候他就开始考虑了。所以这个就是在协调,夫妻之间日子在相处的过程中彼此在协调,你退一步,他也退一步。就在这种过程中,大家慢慢找一个中和的点。这个是“发而皆中节”叫做和。那么这种和的状态,大家已经看到了它是情,它是我们喜怒哀乐的情,发到中节的状态。所以我们在这中和就可以引申到性情中人,其实就是那个情发到中节的状态的一种状况。
   这是对于这个“般若”的第三种理解。因为谈到“性情”这个词,为了对这个词本身再加深一些理解,我们再看一组词,这一组词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中间叫“性情”,那么这个性情的状态,就是我们生命,我们人生的状态,当下那一刻,你去体察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当下,我的心有没有在觉照我的状态,当下我是什么状态,我的情感,现在我的情是什么状态?非常喜悦,还是非常沉闷?这个时候你要觉照一下,性情的状态就是这样子。是不是中人不好说哦,大家都是有性情的人,但是不是性情中人这个需要去调整。那么这种性情如果往外去成长去固定的话形成了什么呢?叫“性格”,“格”字,固定下来了。如果我们的行为模式从来没有改变过,遇到同样一件事情一直起的是同样的情绪,这个人的格就定下来了。人家以后就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面对同样境界的时候,面对类似境界的时候,他起的情绪都是一致的,这个人的性格就定型了。我们想起某些人性格非常的刚,有的人性格就非常的柔;有的人性格就非常的谦,有的人性格就非常的傲慢,有的人性格就非常的外向,有的人性格就非常的内向、内敛;有的人性格就特别的急,有的人性格就特别的缓。生活中大家想想看有没有这样的人啊?你去看一看,那种状态基本上就定格了,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不可能改变的,所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个本性讲的是性格上的难移哦,本性其实并不难移,这个本性人人具足,而且都相同,所以谈不上难移。难移的是人的性格,因为它是日久形成的,一直在串习一直在串习以后形成的。
   那么往内是什么呢?性情如果往内去走的话,会变成什么呢?这个也叫性,性什么呢?性命。但这个性命可不是说“性命难保”的那个性命啊,性命难保已经把这个性命的内涵给它外化了、生活化了,那是属于人的生命寿命。性命难保就是寿命难保,生命要去丢失了。但是性命它本身的内涵是讲的性和命。我们现在讲,我们的文化是关乎“身心性命”的学问,道家里面讲“性命双修”。这个性命开显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生命中那个本自具足的一种光明的德性的部分,这部分是从来没有失去的,一直存在的,但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环境给我们所熏染的东西,把这个性给掩盖起来了,我们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其实他的性命都被掩盖起来了,本来他所带来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将来你喝茶喝到心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人来了你就知道这个人怎么回事,就影射出来这个人就茶一样,你去品品他,这个人来历如何?家庭环境如何?成长经历如何?他所成长环境,他所经历的人和事在他的生命里面都有展现,这个展现都是一种表象的展现。而对于真正的像佛、孔子这样的圣者,他看人知道这些信息,但对他讲这不是重要的事情,重要是什么呢?重要的是这个“性命”。所以老子才能说出来那样的话,叫“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那就是德信,那就是德善。
   就是这些圣者他在看生命的时候,他不是看这个性情和性格上的善和不善,信和不信,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的。这个表层就是你的成长的环境经历决定的,都是不稳定的,环境变了,本来他这个人挺有信根的,挺有信的,结果环境变了,马上就不信了,或者说他把他不信的部分又启发出来了,所以说人的性啊摇摆不定。这个很多时候跟我们的心理状态和周围接触的人有很大关系,不保险。这不叫德信,所以那个有信有不信的时候就不叫德信。德信就是不失去了,不失去的时候就是已经在往生命深处在走了,他深到一定程度以后他发现人人都具足一个善和信,那个东西是从来不会失去的。所以他才能单独给人启发出来,这就是他的生命如果深到一定程度以后,他才能把外在的生命给他开启出来。这是往内去走。
   所以这三个层次:性格、性情、性命,就是我们生命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往内里边走就是一种性命的状态,这个是与生俱来,无限生命中都不会失去的,这个东西在我们的文化里面这叫天赋,天所赋予的,上天所赋予的。当然上天所赋予的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人家说这个性格就是天赋,天赋多才多艺,天赋就是音乐细胞,先天音乐的才能就有。大家知道这种意义上的天赋其实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属于宿生的串习导致的,所以那个意义上的天赋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赋,他是我们自己所赋予的,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次层次上天所赋予的那个意义上的天赋叫“天命之谓性”,那个叫天命。这个意义上的天就不是我们宿生所串习带给我们的,而是不经过串习的时候也存在的,从来都没有失去的一种觉性,是一种明德,这种东西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因为被掩盖起来了,所以我们才去干什么呢,去修,才去显明他,才去重新去开显他,把生命的大体给显发出来,那个意义上的就是不生不灭的东西,那个是什么呢?就是这的般若,就是这的空。但是一说般若,一说空,那种感觉可能马上就没有了,或者说感觉可能不容易找到具象的东西。对我们来讲的话那个空是什么呢?就是明德。般若是什么呢,就是明德,光明的德性。
   这是对于般若第三个层次的理解,所以当我们这样去看的时候,世间里一般看人评价人看的就是性格,这个人足不足成大事看他性格。所以过去有人讲,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看人的命好不好,就看他性格如何。我们世间里看人一般看这个,因为他比较外显,比较容易定格。那么真正的修行人看什么呢?看性命,这个性命就是深藏在人内心深处一种使命责任。那么对于我们生活来讲,对于我们的生活状态来讲的话,生活的每个当下就是调和性情,这个就是进退自如的状态。进可以调性格,人的性格是可以改的,但是要持之以恒,你想培养一个性格那就要不断的在性情上去调和。面对每个场景的时候你去观照一下我们内心的起心动念和心理状态,和情绪发出来的时候,到底什么东西在主宰我们的状态,那个东西只要一调和,人的性格就可以改了,就可以慢慢再调整了。进,改性格,退呢,显发性命。退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本自具足的那个光明的德性,它为什么会显发出来我当下的这个情的状态,这是往内去觉照,往内去显发人的性命。,
   好,这个简单这么一提。这是般若第三个层面,这个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吗?怎么,没把大家讲晕乎吧?现在是性情中的状态吗?(同学:性命是什么意思?)性命,这个性命其实讲的就是性,性命也就是性的状态,性里面它所主宰的一种命,这就是一种天命,“天命之为性”,我们把那个性叫做性命。所以这个性情,第一个就是往内把这个性命给开显出来。这个情啊,有时候是决定着我们的性格。所以这两个字:性情中人,往内呢显发第一个性,往外呢调和人的情。最后那个格,人格,非常圆融的,非常感化人的一种人格,就格出来了。(同学问:性情和性格我们自己很容易察觉到,我的性情是怎么样,我的性格是怎么样,可是性命,我们从自己身上找也找不出来)是啊,所以我们现在不是修行人啊,那要修行时要去体验才能感受到。
   (同学问:性格和性情是天生的吗?)一般来讲性格是天生的,所以,从小,大家看几个孩子在一个家庭里面,同样的家庭环境,但是彼此之间的性格差别非常大,对不对?这个你可以用科学解释,没有问题的,父母在孩子出生时,有一个基因在决定,类似遗传啊,科学上可以这样讲。但是科学只是在描述一个事实,事实是基因确实不同,那么为什么不同?你要找原因的时候,至少当我们去了解生命是无限的时候,你会发现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这个东西是我们串习来的,就是父母在出生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质的载体,科学解释的是物质的载体,但对精神的延续,这个必须要靠宗教来去提供。所以物质载体和他的性格,精神层面基本是匹配在一起的。这两方面结合,应该给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图景。
   (同学:那既有性命的话,是人的思维意识呢?还是说我们平常理解的我们这个性命就是肉身,比如说我就是性命完了,死了,那我就肉身没了,我什么都没了,思维意识、想象都没了。我们理解的性命是这个样的。那我觉得,这一块性命和他的思维意识,要不然,请举一个例子吧,修行中哪个部分叫性命?)(另一同学:你说到这里,我想举一个我的例子,大家说说看恰当不恰当,前两天我们领导找我谈话,说我这个人挺自私的,说我以前人际关系反正也不大好,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然后拿的钱也不多,就是特别自私,每一念每一念都先想着自己,然后呢以后我会什么也得不到,然后什么也没有,我觉得这个是不是和性命有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性格和这个命?)性格,那么你的意思只是举了一个性格的例子,中间也有性情,严格上来讲的话,我们微观上就是性情,宏观上就变成性格了。一个人的性格啊,他已经形成了心理惯势,言语上已经是个惯势,而且心理上也是个惯势。我们面对这个场景怎么想的,外在就表露出来就是这样的一个性格,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一个惯势,那么对于性命是什么?这个正是要我们通过学习《心经》所体现的,现在我们没有办法用语言去表达这个性命的内涵,一旦表达以后,可能就不是性命了。
   但是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什么叫性命啊,这个性命的状态就是那个“性”,这个就是一种天命。这是在我们文化语境里面的一个词,如果改换成佛法的词,是什么呢?就是“觉性”!人人都具足一种“觉性”。这个“觉性”从来没有失去过,人人具足,什么叫“觉性”呢?(学员:真心、自信)还有没有不同答案?(学员:佛性)佛性,佛性跟这个是同一个词啊,佛就是觉,觉就是佛。佛性就是觉性,所谓的真心、自信,还有没有? (学员:“觉悟的能力”)嗯,觉悟的能力,好。这觉啊,是一种觉悟的能力,这种能力从来没有失去过,存在那,但没有开启出来。当下之前大家是一种状态,现在我提醒一下大家:你稍微觉照一下自己,在干什么?好,觉照了啊?各位,你刚才干什么呀? (学员:想问题)你是不是已经觉照自己在想问题?在没有觉照之前,人的生命状态是单刀直入的,是一条线,你稍微再加一个觉照,你会发现,想问题还是在想问题,但是呢,人的状态开始有两条线了,对不对?照行不误,我想我的问题没问题啊,我现在正在想问题,但同时我加一个觉照。我现在给大家说话啊, 我同时已经觉照我在跟大家说话,我在去表达,大家有没有觉得很奇怪?当我没有觉照的时候,单条线行动,我这个言行啊,心念啊,像流水一样,像下雨啊,那个屋檐下那个滴水一样,一滴一滴,滴下来了,它是一条线。现在的话,你稍微觉照一下,我在看那个雨滴滴下来的时候,如果我不觉照,那就是我在看这件事情。但我稍微觉照一下,你会发现有一个人,他正在看,看什么呢?看这个雨滴落下。请问,那个在觉照的,是谁在觉照?(学员:“意识”)是意识在觉照吗?(学员:“觉性”)这个就是觉性。只要你一提策,觉性就出来了。
   其实不是说觉性出来了,是觉性从来没有失去过,一直停在那,所以你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觉照。那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在干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有一个觉照的功夫在那。只要加上这个觉照,人的行为啊,那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人的行为就比较容易有所节制。关键的时候,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个时候,人们的言行就失去了节制,最后别人说你在干什么的时候,你绝对是据理力争。为什么呢?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当别人说你在干什么的时候,你会认为说这不是我,你会认为这不是我,我们失去了这种觉照。我们就在这个意义上,体会一下性命是什么状态啊。好,这是第一个给大家分享的。
   这样我们就把这个般若,目前我所理解到的三个内涵,跟大家做这样一个分享。第一个是 “抉择”,第二个就是“尽性”,第三个就是“中和”,或者叫性情中人。大家平常有没有觉照,就是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性情中人”的状态,目前这个阶段大家能做到的话,就已经有一分般若了。好,那么下面的学习跟这个还有一些关系,我们在学到后面的时候再作一个关联。
   前面的话,我们把“般若”和“波罗蜜多”这两个内涵给大家做了个分享,现在开始第三个就是心。这个心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在这样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可以试着想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内涵,以这个来作为思考的切入点,以我们所学的经和论来去回答这样的问题。当然你也可以给出自己的定义,但给出的定义往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时候,就只是我们很飘乎不定的一种见解,第二次我再问你的时候,你根本就忘记了你现在是怎么回答的,这个不足以改变我们的言行。那么心是什么呢?
   对这个定义我想大家应该可以有些印象,在《五蕴论》里面有介绍,什么心呀?心、意、识都有各自的内涵。心是什么呢?两个意思:第一个积集,积累的积;第二个集起,有点绕口啊。心它是一种积集义,积集什么呢?心它象一个仓库一样,它把我们前七识,乃至于自身起现行的种子,万法的种子,都能够收集起来,贮存起来,这种功能我们假名安立它一个就叫心;集起呢,这个集就是收集起来,它一边去收藏同时还要去现起来,就是外境一旦展现起来,这个种子就开始起现行了,我们也把这种集起的功能,也把它假名安立这就是心。这是我们过去曾经学的这样一个概念,那么心它的意思,我们可以不妨从直观上去看,现实中我们的心是指我们人体中的五脏六腑有一个叫心脏,对不对?大家想想看那个心脏它的功能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心脏它在积集什么呀?(众答:血液)收集血液,血液里面包含的是什么呀?(众答:氧。)光知道有氧,你不能光喝西北风呀,人就能活着了,还有养份呀,矿物质,各种矿物质。你吃饭吃了以后它的营养怎么输送到各种器官呢,那是靠血液,血液里面输送的氧气,还有各种养分,就是靠血液来输送的。它收集的时候,收集什么呢?我们才叫日用而不知,一出生就用,用到现在也在用,但不知道干什么的?我们学佛学了很多,但不知道自己心脏来干什么,你说没必要知道,它还正常工作就可以了嘛。是没有必要知道,你不是医生,你要是医生的话,你肯定要知道的,不知道的话资格就没有了。不需要知道,这就是无明,什么叫无明?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不了解叫无明,当然你现在回去要去学医学去了,这倒不用。
   心脏啊,既然往外输送的是氧气和营养物,收集的那肯定是二氧化碳和那些废弃物,对不对?这个血液本身是双向的,有的血液非常鲜红,鲜红色的血液输送的是氧气和那些营养物,它是有营养啊,看上去鲜红。还有一类,里面含有二氧化碳和废弃物,对不对?变得非常的暗,深暗色的那种血液。所以,这个叫动脉,这个叫静脉。我们的心脏就是这样子,它从我们的整个身体上到处布满了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非常的细,它要渗透到细胞,它要和细胞进行交换的时候要非常细,无孔不入的状态,这时候收集,把所有的那些废弃物、二氧化碳收集出来以后呢,输送到我们的右心房,最后出去的时候是从左心室出去,就这样心脏就形成一个循环了。它在积集,积了以后呢,他还要输送,输送以后就是集起。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这样正常的运作,心脏功能那是处在一个核心的位置上,人的心脏一旦不跳动了,你可以判断这个人就没有命了。没呼吸了,心脏不跳动了,人生命就没了。
   而且这个心脏,据说啊,按照我们过去人的理解,心脏是我们的潜意识所依附的地方。大家想想看,我们现在理解大脑是人思维的器官,承载了很多细胞,是大脑在思考。实际上人的潜意识到底在什么地方还是真的要去……不是那么容易去定位它。最后我们的心识,人要去世以后,心识出去的时候,就从我们的心窝那里出去的。要么从下身开始凉,要么从上身开始凉,最后心识那儿走的,心脏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是无以复加。所以这个心,无论是从物理上来讲有这个功能,还是从精神状态上来讲都有这个功能。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够新陈代谢,能够生长,是因为经常跟外界不停的物质交换、气体交换,你要吃饭,你要呼吸新鲜空气,正是这些物质的交换,维持了我们生命的更新和成长。大家想想看,我们的精神需不需要这种的更新?如果不更新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不更新人就变成傻子了,如果不更新人就变成精神病了。精神萎缩了,没有新鲜的营养输进去了,人就精神呆滞,它得不到生长,反应时间慢,人慢慢就变的迟钝了,不但迟钝,而且倒取所缘,他所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倒取,都是错误的认知它。所以在精神病人的眼里,谁是精神病人啊?天下人都是精神病人,唯独他一个人是正常人,对不对?当然佛法走另外一个极端了,佛菩萨走了另一个极端了,天下人都是正常人,都是佛菩萨,唯独我一个是凡夫。你看这境界是颠倒过来的,这个也是顺从我们一般人的说法来给的一种对治法。精神状态不这样子,就会这样子,那么我们精神要怎么更新呢?(同学:学习。)好,学习是一种更新的方式,这就像吃饭一样,学习对于我们精神的更新,就像吃饭对我们身体的补给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大家不吃饭肯定忍受不了,不学习可以忍受吧?那生命力很顽强,这三年五年不学没问题,三十年五十年不学也没大碍,人一辈子不学好像也活下来了。但是人的质量,生活的质量没提升。那才叫三十年如一日,人的一辈子就如一日一下子就看到底了,今天接触是这样子,三十年后接触还是这样子,人家那个犟劲可犟了。那是什么状态导致的呢?没有学习。过去人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什么原因导致的?(同学答:学习)学习,这人见到高人了,高人点拨以后学习了,精神境界一下提升了。你再去看的时候发现,哎哟,人家气质变了,一说话就让你的心一动,哎呀,闻所未闻,精神活起来了。
   精神为什么活起来了呢?因为他有营养的输入。我们的生命在提升在更新,所以每天生命是新的,每天你在接触这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总是有新的东西带给你的时候,是不是人格的魅力就养成了。人就有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就是你总想跟他接触一下,因为他总是给我们的精神、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新的血液。所以今天到食堂吃这个,改天又可以换一个品味,这个食堂对我们就有吸引力。现在我们这个“食堂”对我就没有太大吸引力,一天到晚就是这个饭菜,现在没有修行功夫,这个吸引力就没有了。有修行功夫以后,吃饭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吃什么都有味道,那种生命的自我更新能力就有了。这就叫“自强不息”。
   当我们的生命不依托于环境的时候,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在自觉、时时刻刻在自我更新的时候,这种状态就叫“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状态不是来源于外力,不是压迫你一定要干什么,没有这些律令,没有这些教条,这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自觉,这种自觉的更新任何人都阻档不了。所以你可以囚禁我的身体,但是你囚禁不了我的思想。这一蹲监狱蹲的那可爽,平常思想都没那么自由,现在蹲三年五年,身体的病也好了,精神也健康了,回到正常人了。这就叫“囚之大者”。囚之大者就叫因,因地上给种下去了。如果“囚之小者”,那就真的是囚了,这个人就被困起来了。人有一种自强不息,有一种自觉的功夫的时候就是一种“大”。这种“大”的话,时时刻刻环境是不可能阻拦你的成功的,周围的环境、任何的人都没办法阻拦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环境你都能变成一种营养摄取进来了。所以他的生命力就顽强到这样的程度,时时刻刻在提升。这是对“心”的一个理解,我们简单的对“心”做了这么一个说明。
   大家知道,我们这种心的更新,如果按过去来理解的话,我们第八识如果按照以前的那种心理模式叫:“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个状态就是死循环的状态,可以理解哦。这个逻辑里边非常清楚,现行是由种子生起来的,结果这个现行再去熏这个种子,它两个是封闭的。这种封闭的状态就是最后一直会把种子的力量给加强,加强到最后的话,人就固执到无以复加的状态,就是这种一根筋的状态。所以在这里边,他一定要有新鲜血液给加进去,生命才是自新的,才是自我更新的。那个途径和渠道,就是刚才说的这种学习,是没有错啦,但是大家别忘了,在学习的时候很有可能没有摄取新的内容,有可能一直是在加固我们固有的东西。所以看似在学,实际上没有新信息的摄入。所以看来这个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个学习还没有往深里面去挖掘根本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就是开启我们生命自我更新、营养摄取的因素到底是什么?避免我们的生命这样去循环,那是什么呢?(同学:说到新的知识,没有新的知识,那什么状态在读了之后感觉在重复、没有新的影响?)好,这两种状态呢,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我们首先要判断一下是在更新。我们通过一次学习后确实有所领悟,有些新的东西进来了,而不是在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里边去加强。我们生命的广度确实在拓宽,深度呢也可以不断去加深。而不是广度窄了,本来很深,结果一听,学习浅了。有可能吧?有没有?当然有了。这叫退转。遇到一个环境以后,不是增上的,是退转的。
   所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其实以前跟大家分享过,反反复复在多个场合讲,其实就是“信”。除了这个“信”,没有任何一个方式和途径能让我们的生命焕然一新,连能革新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个信,从近处来讲,你听别人讲话,你要明白别人讲的是事实,这是一种“信”。你如果怀疑,这人尽说瞎话,他说的一切话都不可靠,这时候你再听他讲任何话的时候,是不是就屏蔽掉了,不但屏蔽,而且越来越觉的他就在编瞎话,所有的信息到我们这儿全部没有任何用处。但说什么都信,那不是盲信了吗?嗯,可不是。这个信不是所有的,在这儿只是个渠道,进入这个渠道后下面还有所谓的“正住和具慧”。最后还要去分别哪些信息是正确的,哪些信息是歪曲的。后面还要有,但是信是一个途径。对于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信,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叫见多识广。见的多,识的广。当我们了解越来越多的信息的时候,我们生命的宽度就在拓宽。所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学习,看似在学什么东西,没有朋友交流,没有心与心的互动,那是孤陋寡闻的。看似自己在学,实际上学的都是自己已有的。一定是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新鲜的东西我们才能摄取进来。朋友对于我们生命提升的意义和价值,你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再深一层次,就是对圣者,对经典的信。这个基本上来讲的话,就是我们生命得以将来能够提升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力量。所以我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对书籍再稍微界定一下。我们现在学习的重点,认为说是经典。这个经典是具有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所开启出来的,只要我们熏进去以后,它能让我们的生命开始自我更新,经典就具有这种功效。所以大家平时没事的时候,一有空读一读经典。读经典前的那种心情很重要,如果读一句话,就想“这老古董,两千年了,我就不信这个邪,他当时能有人类现在的智慧?”不相信。如果这样的话,当然也不可能一直读下去,读一遍两遍就不愿意读了,一句话两句话都批判半天,我想他肯定不会自讨苦吃。所以读的状态一定是要有信心、恭敬心。内心那种无限生命在传承的厚重感,在读经典之前的心情就是这样子。就是靠这种心情,把古人的智慧在无限生命中延续下来,靠着这个延续下来了。我们自己生命的厚重感和我们智慧源源不断开启的活力,这个时候奠定了,靠什么呢?靠这个。
   所以这个“心”回过头来去看,当我们再去理解这个“心”的时候,这个行相就非常形象了。之所以叫《心经》,就是通过经典的学习能够让我们的生命不断的自我更新、不断的自我觉醒的状态,这个是“心”。当我们说到“心”的时候,它已经蕴含了我们一个内涵。
   那么“心”说完以后,最后还有一个字叫“经”。这个“经”当然就是这个经典了。一般来讲,圣者,大家公认的圣者,他所说的话,才称为经典。因为圣者他确实证悟到了这个“道”的内涵,他的所言所行,就被后人记载下来了,一般经他不是本人写的。一般来讲,本人写的他不大像是经。像我们现在有一个版权,这是我版权所有,你版权所有我看也就那么几年,他的内涵到底有多深?这是很难讲的。一般经是后人(弟子)都不忍心让他失去,那个时候怀着这种心情记载下来的,有内涵。佛经是这样吧?阿难尊者一听就记住了,去世以后再结集。《论语》更是这样子,对不对?《孝经》也是这样子,当然孔子的长篇大论讲的可能也就是《孝经》了。他看曾子的状态,一看,这个如同视父,曾子对孔子的状态,就像对父亲一样非常恭敬,又当老师,这个孔子一看,好啊,够器,心量足够大。所以他讲那么多,曾子应该不会心生厌烦,所以就讲吧,一不小心,就把《孝经》给讲出来了,传下去了。
   那么这样一个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就体会到,这个经具有一个内涵,叫做“常”。这个常就是不失。常者,他不失去,他的内涵永远不会失去。也就是说,他超越了时间、空间以及我们有情的身份的局限性。所以经典一般是属于我们人类所共有,如果再拓展一点的话就属于我们六道有情所共有,至少佛经是这样的。当然《论语》,我们要打个问号了。至少这些经典,他的适应性、适用性应该是超越了一个地区的局限性,超越了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严格上来讲的话,我们对经典的情感,我们对经典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不管是佛经还是我们传统的经典,还是乃至于西方的这些经典《圣经》、《古兰经》,这些经典只要是称为经典,都可以以这种心情,就是一种非常的恭敬,内心有一种信,认为这说的确实是古人的、圣者的一种体验,以这种心情来去读诵,我们的生命在那一刻开始更新了。
   那么为什么“经”称为“常”?这个里面就有原因了,这个经《说文解字》有解释,就叫做“织”,织就是织布。那个经就是经线,经线是纵的,地球的话南北的叫经,东西的叫纬。那么这个经,这个经线一般织布是这样子,大家可能小的时候家里都有织布机,(同学:没有)啊,没有啊,那么先进哦。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看母亲在织布,家里面有织布机,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没条件去街上买的,都是家里母亲给织出来的,织出来自己做,做成那种棉布穿着还挺舒服的。一天到晚就是听着那个咣铛咣铛的声音陪伴着长大的,很有节奏。这个叫经线,那么这个织布机就是这样子,人坐在这儿,就开始用梭子来回穿梭,一步步这个纬线就织起来了。所以,这叫纵横交错。那么,这个布织的好不好,最主要的就是刚开始我们这个经线有没有定位好。经线如果定位斜了,完了,这个布肯定织不好了。因为它的经线定格的就是到最后决定了这个横的纬线它到底正不正,所以这是标准。
   如果大家对这个没有印象的话,我想再举个例子,可能有些同学还是没有印象,但是我觉得现在想想看,印象很深刻。以前家里面盖房子,因为有时候地不平,那你要盖墙的时候怎么才能保证是垂直的,而不是倾斜。比如说我们这儿有个斜坡,你说盖房子盖在这儿吧,那还得了,盖着就倒塌了。即使是一个斜坡,你盖房子肯定是往上盖,房子一定是往上的,那怎么保证它方向是正的呢?要有一个线锤,这个线锤固定一下,以这个线锤为基准,那个的作用也是经的作用,它基本上是一个标准。所以,我们在盖房子的时候它肯定也是按照这个垂直来没有问题,这样就盖上去了。这个线它绝对垂直于地面,叫海平面,海平面其实叫水面。因为海平面的话,如果到大海的话,由于地球是圆的,可能海平面在当时也是平的,但到我们这儿又变成倾斜的了。但是你端一碗水,在这儿的话,这个线一定是和这个水是垂直的。大家看看,我们端的每一碗水。
   《商道》里边的林尚沃他的一个座右铭叫:“财上平如水”。因为他是个非常有经商天才的人,德行又非常的高,所以他在看待财富观的时候,他认为财富要象水一样。水是什么状态呢?水往底处流,高山上的水会流向大海里,如果说一碗水里边,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个水这边多那边少,不可能的,只要稍微有点倾斜,马上会调整到一个水平的状态。水,它就是一个标准,一碗水端平,它不会此处高彼处低,绝对不会。他认为说:人有财富以后,就要让它自动流下去,这是什么呀?这就是“般若”。水流动没有任何的障碍,我们要流动啊,肯定要克服一点障碍,今天要不要给啊,那就不是财上平如水了,那是叫财上犟如牛,这个财富要想流动一点点啊,你让几头牛都拉不动,那为什么拉不动呢?因为有贪心,舍不得,不断舍不得的时候,那个财富不断累积,你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多,到最后你的财富很多,周围的人很贫穷,然后他们就开始嫉妒、开始报复。所以他这种外在所积聚的色法越来越多的时候,代表着说我们内在的一种执取一种贪着在增加,这种平如水的状态就没有了。你可以想象那种心里状态,他只要赚了一点点马上想着分给人,可是他自己到最后去世以后他家里面一贫如洗,自己没有留下任何家产。他赚了钱以后就分小额贷款,希望大家都做生意,因为他感受到了做生意的甜头,你们都做吧,然后无利息贷款,然后大家都做生意。财富藏富于民,平如水。那么这个平它也是一种标准。
   好,我想举这两个例子大家大体上应该有一点印象了,就是这个标准。这个标准的话,是运用自如的,不假思索的。那么这些经它之所以称为经,那就是因为这些圣者他自己在不断地去观照自己言行的时侯,不断不断去调整自己的时侯,他已经开始和道吻合了。道就是这个样子,垂直就是垂直,水平就是水平。自然上善若水,那个上善的善就是德善的善,就象水一样,他的流动,它的持平,是任运自如的,不需要去加以造作的,还要去努力的,你一努力那就不行了,你说的话做的事就有一分可以去借鉴,但那不是我们证量,是比量。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这些话能不能称为圣典就很难讲,它可能可以称为论典,论啊。所以这些圣者他有正量,后者祖师菩萨去比量体验的时候他可以造论,帮着我们趣入这些圣者的境界。好,这就是“经”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意思。
   我们啰哩啰嗦的花了三节课的时间,终于把这个《心经》的题目跟大家的分享告一个段落。那么我们简单回过头来看一看,总结一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整体上我们分了四个部分来给大家做分享:一个是“波罗密多”;一个是“般若”;一个是“心”;一个是“经”。我们在分享的时侯是按着从前到后,大体上是按这个顺序来跟大家分享,那么我们简单总结的时侯呢,我们按照从后到前来总结。那么这就是一部经,那么这部经他具有的三个定语:一个是“心”;一个“波罗密多”;一个是“般若”。这个经它之所以区别于其它经主要体现于这三点。
   那么这个“心”是什么?刚才已经和大家分享了,其实他讲的是人的这种生命互动的状态,让生命、让我们的精神状态不断去活起来。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自省、自新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当然需要以“信”为前题,其实我们在学习这些经典的时侯,这种信尤其是在讲“般若波罗密多”的时侯,因为它的内涵甚深,不是通过我们思维比量就能够感受的境界。只有去全身心的去融入,这种信根非常好的状态。这种信根往往要我们去在生活中培养它,如果生活中我们对人对事没有信心话,要想在面临境界的时侯有信心,这个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去慢慢培养这种信心、这种状态去历练它?在生活中培养信心的时侯,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生命在全方位的成长。这样说的时侯大家可能会觉得跨越太大,其实这就是“心”本身所蕴示的一个内涵。但笼统来讲,它是对于我们身心来讲的。具体来说,“心”就是我们一种精神生命的成长,这个精神生命的成长,笼统来讲的话,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如果细分的话,这儿之所以会加上一个全方位的成长,那就是因为我们生命的格局它是多样化的。这生命的格局,刚才已经说过三个层面:那就是性命、性情和性格,这是一个角度。如果这一个角度还不相应的话,再举另外一个角度。
   这个角度以前好像给大家分享过,就人的生命其实大体上分了四个层次: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内省;一个悟性。这样去观照一下我们的状态,感性的时候,人家说这人很感性;理性的时候,人家说这人很理性。这两种状态是我们生活中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用的。一般来讲,女同学比较感性,而男同学比较理性。当然如果两个男同学在一起的话,那一定还可以比较出来,一个人更理性,而另一个人偏感性,我们可以这样去认识它。那么,第三个生命的境界叫内省,这内省是什么状态呢?有点修行人的气质了,一个人经常内省的时候,就有点修行人的气质了。像曾子那种“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时时刻刻在内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有没有偏失正道,这就在修行,这人的状态他在修行。一般的情况下,你是看不出来这个人到底是理性还是感性,他无论是感性也好理性也好,他都能从这感性的世界里和理性的世界里能够挖掘出更深的内涵。所以一般来讲的话,他这个是深藏不露的,修行人你是看不出来的,我们一般是很难评价的。悟性啊,那就更摸不着边了。人家说这个人很有悟性,大家想想看,对一个人的评价,说这个人很有悟性,用“悟性”这个词描述的时候,跟前面三个是有层次上的差别的。一般来说,有悟性的人是非常有灵性的的状态,他无论是从什么境界里边都能体悟到一点东西,都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活起来,让周围人的生命活起来的状态,这个人很有悟性,很有悟性的状态,悟性的生命。
   为什么在这儿强调全方位的成长,这跟我们刚才培养的性有什么关系,这就有关系了。一般来讲,这种种生命的状态都是无限生命中不断串习不断串习最后的结果。一般来讲的话这个是非常难以改变的。而人跟人相处,很多的时候为什么在一起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其中一个原因,我不是说所有的原因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串习的东西不一样,每个人的场不一样。每个人的场不一样的时候啊,人家说臭气相投,大家的场是一样的,在一起就会加强,那种喜悦感、那种内心舒适感就会加强。你喜欢音乐,他也喜欢音乐,那在一起谈论三天三夜一点都不累。你喜欢音乐,他喜欢学佛法,这就谈不到一起。喜欢学佛的会认为音乐是生死轮回的东西。我们串习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形成的场不一样,大家在交合的时候,这场跟场之间首先就会发生碰撞,不舒适感,你要想到那人的时候,内心就不舒适。有些人特别刚的时候,特别直的时候,跟那些特别柔特别谦的人,当然,谦的人可以包容那些不同性格的人。但一般来讲的话,谦的功夫不够的时候,他也会成为一种所长即所短的依据。你看我多谦虚,你慢什么呀?这个谦它本身成为一种慢的资粮,这不是真谦。所以当不同的性格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它会出现种种的碰撞,这种碰撞会影响什么呢?会影响我们的“信”,没办法产生同情同理心。因为生命的经验差别太大了,所以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我没办法理解。我没办法理解的时候,这时候我不可想象的时候,我就认为他在撒谎,造谣。类似这些事情就来了。那么当这样的时候,这个两个生命是没有交融的。
   最近关于这个,如果还想更形象的去理解啊,我就简短的举个小例子。这就是在05年的时候,我们当时好像有一部连续剧,当时影响非常大,叫《亮剑》。大家都看过了。《亮剑》里边有两个人物形象,大家不妨去回忆一下。哪两个人物形象呢?李云龙和赵刚,赵政委。李云龙啊,受教育非常少,可能也就读过私塾一年还是两年,后来就退学了,开始带兵打仗。人家赵刚首先是燕京大学的一二九运动的组织者,后来的话又在抗大毕业吧,他是大学生,到最后当政委。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政委。在这之前我们的李云龙团长已经辞退了两任政委,为什么辞退呢?这个政委呀都是知识分子,这知识分子呀都是练嘴皮子的,这都是他的语言哦。他说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小白脸,当然他的脸很黑呀,因为经常带兵打仗,那灰尘一层一层的还不黑呀。你光读书在屋里边焖,那不焖出小白脸来。所以辞退了两任政委,他自己一人既兼团长又兼政委。这个时候呢,第三任来了,赵刚同志。这个赵刚同志可不是省油的灯,当然来了以后还是发生了很多的冲突和碰撞,反正吵了不少的架。一开始人家李云龙团长根本不理睬你是谁,来握手不理,人家照样喝人家的酒,好,你握手不理,我给你一碗酒,人家赵刚同志说:我不喝酒。你不喝酒你来干什么呀?就是这样的事情啊,就不断的在碰撞摩擦。后来把他说了一通,李云龙当时就对赵刚又是说他小白脸,又是说他知识分子,反正把他说了一通。我估计当时赵刚也是形成了一种见解,什么见解呀?大粗人一个。你除了会说脏话,喝酒,你还能干什么?类似这样的事情。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刚开始就会发生非常大的碰撞,彼此之间看到的都是他所不适应的地方。
   但是转折点很快就发生了。李云龙后来能接纳赵刚这个人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一次战役里边,在冲锋的时候,离敌军一百五十米,赵刚连发三枪,三发三中,结果把对方那个扫描机关枪的毙了三个人。当时李云龙也不管了,大声嚷嚷着说,“谁打的?”说,“这是人家赵政委打的”,一听,心变了,当时就很惊讶。他虽然没说什么话,心里一定在想,这家伙,还能打枪?回去以后态度就变了,说这个人能文能武呀,真让人佩服。他能打中吗?他都打不中。后来有一集就演,他不但150米能打中,后来500米都能打中。大家想想看是什么水平?就这件事情就把我们李云龙团长给折服了。
   那么李云龙又在哪一方面去折服了赵政委的呢?虽然他平时对人,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很粗,实际上他对士兵的关爱胜过他自己的生命。那种爱兵如自己的生命的心,它能感化人。所以他说他的团自从成立以后,从来没有落下过一个兄弟,只要有一个兄弟还在后面,他一定会带着全团再去救他。就这种勇气拿出来了,所以后来他身边的人都是卖命为他付出的人。拿自己的生命去换来的,这是一点。
   那么第二点:他在带兵的时候是有勇有谋,他不是一个粗人,他在考虑带兵的时候考虑的非常细致,总是会出奇招战胜,这件事情能摄受人。后来赵政委在这方面他又认为说他可不是粗人,心里面就会做这样一个对比。大家可以想想看,这两个人最后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当然,到后来赵刚也学会喝酒了,也学会骂人了。而且有时候骂的比李云龙还要坏,最后还要对李云龙动粗。你会发现两种场在交融,彼此在去影响。在彼此影响的时候,大家可以看我们在举这样的例子的时候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实际上我们说的这个性,它并不是说投其所好,我们只是在我们相同的地方一直在加强,而是在不同的方面一直慢慢能够有所提升。而这种有所提升的状态一定是身边有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心里面觉得说这点我没有,这点我要学习,那种心的状态要有。夫子讲的“无友不如己者”,讲的就是这种状态。过去我们曾经辩论辩的有的人在理解这句话觉得有矛盾,没有一个朋友不如自己,如果是按照这个逻辑的话,天下人没有一个人有朋友。你想想看,我要跟比我强的人交朋友,问题是人家跟你交朋友吗?他如果想我要跟比我强的人交朋友,他为什么跟你交朋友?到最后导致天下人都没有朋友。所以那个“无友不如己者”,他讲我们比我们生命的时候,他一定在全方位中间的某个方面在比。比什么呢?
   比如说当时赵刚很有学问,但是说的话都是文绉绉的,老百姓听不懂。别看李云龙粗,但是动员起士兵来那是一说心就动,士兵的激情一下就鼓动了。你这个政委一看效果还远远不如他。那么,他这个语言的生动灵活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我想赵刚在跟他相处的时候一定有这样的感觉,他发现这一点他自己欠缺,发现在对方身上,在这个朋友身上他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满。这叫“无友不如己者”。并不是说在很多方面、所有的方面他都比另外一个人强。那还算什么呢?你还找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做朋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在我们相处的过程中,只要对方身上有一点让你觉得心动,有一种吸引力,这种东西他具有,而自己缺乏要去学习,这朋友他交定了,这个生命他就在成长的状态。
   这个当然我们讲的更多的是在朋友之间相处,其实更多的是在家人里边相处,家人是绑定的,你是逃不了的。你不学也得学,由不得你。一家人相处,一家人一定有不同的性格,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我们和父母之间一定有不同性格在碰撞,在这过程中我们怎么让自己的生命能丰满起来?乃至于说我们一天的生活有可能在单位里边,有可能在生活的家庭里边,也有可能像今天我们坐在这学习。其实不同的生活场景开启的都是我们生命中的某一个部分的功能。大家今天在这儿听我讲,动的理性或者内省,如果没有在这层次的话基本上听了也白听。我就是这样一个很理性的人,我就是愿意这样去思考,如果大家一起看,这个什么呀?那个一条一码的。那我们生命它应该是灵活的、感性的。你如果从我这儿听感性的,当然,我现在也在感性,也在尝试着变得更加感性,但是理性的部分可能是一个主流,适当的再去内省,我所讲的都是我自己所体验到的。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以后,遇到痛苦以后我是这样去省察自己的,我给大家做分享。大家也要这样去省察自己,这个学习才有意义和价值。
   但是悟性的部分就比较难了,这个悟性什么时候体现出来?互动的时候体现出来。互动时能不能在短时间里去领纳对方的所思所想,去给他一个回应,这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你说我还要思考半天再给你回应吧,晚了。悟性什么时候体验,就是刹那刹那体验出来的。机一旦失去了,你再去挽回,没有了。悟性是什么,就是那一个。生命完全是激活的状态,时时刻刻能安住在当下的状态,能够时时刻刻把握时机不错失的状态就是悟性。这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现在没有办法,我们只有感性,只有通过理性认知以后,不断去内省,去开启我们悟性的生命,这就是生命全方位的成长。这种生命全方位的成长就是靠“心”,就是八识。就是在八识上把这种识转化成一个智的过程。好,这是“心”。
   那么前面“般苦波罗密多”,还有一个“波罗密多”是什么呢?就是度,度什么呢?就是度我执的习气。度我执习气怎么度呢?就是在这些境界里边度,度我们生命中的偏失,感性的多一份理性;理性的多一份感性。我们往外求的,我们的生活十有八九是往外求的,包括我们所谓的理性概念也是外在的。这跟我们生命境界的提升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在研究佛法,但是他内在可能一辈子也没有一点点跟佛法相应。就是那种信仰的状态和佛法智慧一点也不相应,这种可能性是有的,那就完全是把佛法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它了,这也是理性,但这种理性跟生命提升没有关系。所以,在往内不断去深入,这个是我们讲的“度”,就是把这种习气,或某一方面的偏执给它拓展,让整个生命的丰富性开显出来,这时候的习气你就看不到了。什么场景下表现什么状态,什么场景下应该什么状态,他是任运自如的,那就是没有“我执”。好多时候我们是理性就是理性,该感性的时候也感性不出来。你说大家开个晚会唱首歌吧,那对他来讲你还不如杀了他。如果大家在这儿去做算术题,在这儿研究吧,对那些坐不住的,一天到晚在那儿又是载歌载舞的,那你还不如把他吊起来,那痛苦啊,为什么呢?这就是一种执取的力量、一种习气的力量。但是如果观念稍微转一下,你看到它意义和价值了,就好转了。至少我们内心做一个转变了。你就觉得说做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是对于“波罗密多”——度的一个理解。
   那么再往前就是“般若”。这个般若,我们讲了三层内涵:第一个是抉择;第二个是尽性;第三个就是我们讲的中和。所以,有一位哲学家讲过: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的佛法也是这样,佛法的目的和意义价值不在于说提供一种解释,而在于他给予了我们一种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去改变我们的生命和周遭的环境,他的主要价值在于改变。如果我们学了很多,但没有改变,这个是没有佛法的。而这种改变最主要的体现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在去抉择,抉择什么呢?抉择这些环境,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所经历的这些经历它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实践了、开启了,这个过程也就圆满了。所以我们真正在去做的过程中那就是尽性的过程,把它的所有的内涵不断的去发现、挖掘其丰满的一个过程。最后我们达到一个境界,就是一个中和的状态。当中和状态达到以后,就是我们讲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中道,也就是最后“度一切苦厄”的状态。那是什么状态呢?“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万物都能够各守其位而得到滋养,苦没有了,障碍性没有了,各自的本性、性命能够开显出来了。所以这种苦厄不完全是说每个人都成佛了,而是让每个人对于生长的障碍性给去掉了。这个人在的时候他能做到这一点,他能够把我们生命成长的障碍性给去掉。在那一刻我们就跟“般若”相应了。好,这是我们对于经题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贤清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成观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HT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