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世间的和谐
正行法师
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几千年来不知产生多少宗教,也不知有多少宗教在时间的浪涛里消失隐没。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宇宙时空的坐标中,可以说是流传时间最久,教化地域最广,直至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却仍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仍能历久常新、屹立不移,被人们所接受。靠的不是威势强权,也不是愚民神话,而是地地道道、客观如实,并能通过学修证得的伟大教理。它以悠久的历史渊源、浩瀚的教理典籍、系统的伦理规范、宏大的哲学体系、深邃的般若智慧、博大的慈悲胸怀,在我国乃至世界的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独耀光彩、永恒不衰,占据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一、佛教信仰仍为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食粮
不少人会问,信佛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还是能当衣服穿?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并没有涉及精神领域。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吗?要满足这些需求,有了金钱就可以做到。人们在贫困时期,当然首先想要解决温饱,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层面的问题就会随之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有个信仰来支撑。
我们经常听到周围的朋友自豪地说,自己什么都不信。我觉得有些可悲。据统计全世界有六十多亿人口,有宗教信仰者占五十亿以上,没有宗教信仰者只占少数,那么什么都不信的人又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当然你不一定非得信仰佛教,世界上还有五大宗教,我认为一切导人向善的信仰都是有益的。所有宗教只有教义深浅区分,很少有好坏正邪的差别。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存在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会对世道人心有着或多或少的裨益,否则这个宗教早就被人类的智慧所唾弃,被时间的浪涛所冲失了。
马克.吐温说:“信仰是可以创造奇迹的。”高尔基说:“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雨果说:“信仰是克服惊慌的光明,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弥顿说:“没有信仰的人如同盲人。”小巴特勒说:“有信仰未必能成大事,而没有信仰者将一事无成。”绪儒斯说:“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人靠什么生活下去呢?”俄国小说家契坷夫说:“信仰是精神的劳动,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组织体才能达到信仰。”所以我认为,人活着总得需要一个坚定的信仰,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还得对社会有所贡献。
当今社会,无论中外都遭受到一股物欲洪流的冲击。很多人在物质享受中迷失了自己,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被根本的动摇了。于是社会上存在奸杀抢夺,贪污腐败,人人追名逐利,个个昏头胀脑。人们不知道自己心在何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表面上豪饮狂歌,内心却空虚苦闷。为了逃避现实的困扰而选择麻醉自己,有些人甚至吸食毒品。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那么谁又能不愤世嫉俗?不消极悲观呢?有些歌星影帝的人生归宿竟然是走向了自杀的绝路。他们内心苦闷空虚,缺少的绝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恰恰正是精神食粮,是正确的信仰。
佛教就是要人先定下来、先静下来、省察自己、认识自己、磨炼自己。只有省察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狂妄、嚣张、幼稚和无知。也唯有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的自大和自卑,更要先磨炼自己,才能有坚强的意志、聪明的智慧和充沛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披荆斩棘完成伟大的事业和人格。
小鸟飞倦的时候,要回到窝巢里栖止;人们经过了整天的劳累工作,也需要有一个温暖的家来养息疲惫的身心。我觉得佛教就像人生旅途当中的一个休息站。人们在红尘中,为了工作、家庭、事业而忙碌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使得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一个清静之所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而佛教正是这样一个超凡脱俗的清静之地,能为人们提供休养身心的场所。在这里佛教能够发挥一种心理调适的功能,它倡导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以正常而健康的心态看待社会的变迁和人自身的境遇,重新思考生命和价值的涵义。受到佛法的滋润熏陶后,便能产生新的思维方向,看清自己,看清环境,然后以更好的状态重新投入工作,感受生活。淡化了烦恼,打开了胸襟,人生之路自然日益宽广。
我们不可以完全拿佛法当学问来研究,应该把它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因为人们不能离开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来指导。佛法的甘露润泽就好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目睹佛菩萨妙好庄严的法相,耳闻清静悠扬的梵呗,我暗自庆幸自己有缘皈投在佛陀座下,让佛法的清凉与温馨伴我一生。我信仰的佛教,佛理博大精微,令我耳目一新,欣喜不胜,佛理的圆融剔透,使我在潜移默化中受益匪浅。在我出家学佛的生涯中,它丰富着我的生活,滋润着我的心灵。它陪我走过难熬孤寂的岁月,扶着我走过坎坷的旅途,更为我拨开弥天的云雾,让我的生命中重现浩瀚的蓝天和灿烂的阳光。
二、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人都说二十一世纪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这句话非常的鼓舞人心。伟大的民族应该有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必然促进伟大的民族复兴。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文化的复兴。许多有识之士也都认为我们中国应该追求文化的崛起。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神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为了创新和超越。
传统是民族的本。每一个辉煌的文明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支撑,都离不开先人智慧与哲理的传承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积淀中重铸。
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昂扬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应该包括继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的,我们新时代新中国的“文化复兴”。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文化,在两汉交替时期从印度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哲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部分哲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汇、相激荡,最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河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到了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已经走向全面成熟的鼎盛时代。当时国家管理僧众的组织机构已经建立并稳定了,僧人自我管理的组织和机构也完善了。佛教成为社会的普遍信仰,其传播手段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样化了。佛教宗派全部成立,佛教经典的翻译也基本完成了,佛教艺术空前发达。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反映在信仰和观念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理论的深层。许多知识分子把佛教的义理同我国固有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加以比较和通融,从新的视角探讨宇宙万物和人类自身的本性。大量事实说明,由于受到佛教的激发,我国古代许多人的思想理论、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常常发生在不少文人身上。如晋宋时期的谢灵运;齐梁时期的刘勰;唐宋时期的王维,白居易,苏轼,严羽;晚清时期的李贽,汤显祖,曹雪芹等。他们的心性,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等方面明显的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给我国古代文学注入了鲜活的内容,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已经得到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的认同。
胡适先生认为,佛教的输入对中国文学有三大影响:首先,佛教的译经诸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造成一种白话的文体,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其次,佛教文学最富想象力。对于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文学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国浪漫主义作品,像《西游记》等小说,是印度文学影响下的产物。最后,印度文学很注重形式的布局与结构。许多佛经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这些佛经的输入,对后代的弹词、评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直接或间接贡献。又佛经的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也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体裁,有影响或关系。
佛教对中国正统文学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持久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今天我们使用的很多常用词,如“世界”、“功课”、“作业”、“刹那”、“实际”、“平等”、“信心”、“导师”、“习气”、“方便”、“烦恼”、“障碍”、“绝对”、“相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在璀璨夺目的汉语成语群中,有五百余条与佛教有关,在汉语外来语中,有百分之九十出自佛经。
佛教离开印度本土以后,在我国汉地发展的最为充分。它与汉地固有的文化互相渗透融合,形成的独特文化模式,既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也不同于汉民族的整体文化面目。其独立性很高,这是汉传佛教的最大特色。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能够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更新,是因为代代都有高僧大德和许多有识之士,赋予它新的内涵,使之具有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它以独具的精深哲学思想、丰富的精神财富、庞大的文献宝藏、精美的文化遗产而成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在未来时代中,必能一如既往,进一步与人类的先进文化相结合,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和幸福的光辉远景做出贡献。
三、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提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这一“双和模式”,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古老民族发自内心的“千年一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彰显了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形象,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符合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必将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人类期盼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一切都要“以和为贵”,“以和为尚”。“和”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佛教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有着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可以为推进“双和模式”作出独特的贡献。
作为佛教徒,我认为佛教在当今社会中应该是积极力量,是和谐因素。2006年,我国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这是一个凝聚着世界人民共同关切的题目,是一个浸润着佛教深邃智慧和不懈追求的题目。这一题目正与当前我们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的理论相契符。“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是中国佛教对当今世界的急切呐喊。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宽阔视野和宽和心态,体现了中国佛教勇于精进、勇于承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和谐世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心开始”则是途径方法。实现“和谐世界”需要内外兼修,内有不和之因,外结不和之果。佛教认为只有内心的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内有不和不平的心因,外有不平不和的事缘,互相影响推波助澜。当今社会,许多人心烦意乱,心浮气躁,这就需要发挥佛教的思想资源,摄心、调心、安心、静心去思考,用心去期盼,以内心的平和与安定来带动外界的和谐与安定。达到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可见: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佛教的这些观念,无疑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佛教讲“六和敬”——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我们出家人称为“和尚”(以和为尚)等,这些都是“和”的理念。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要争取人类的一个“新六和”的愿景:即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
佛教界上层人士,以其对信仰精神的深刻把握,以其独有的宗教睿智和人格魅力,可以对广大信徒形成强大的感染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因此应该团结和带领广大信徒,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都凝聚到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事业上来。我们相信佛教一定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构建和谐社会、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中国和平崛起、为世界和平发展,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做出独特贡献。
佛法如蜜,中边皆甜;不尝则已,一尝惊奇,令人爱不释手。在过去学佛的日子里,我真正品味了生活的乐趣,也生活的更有意义。这是我精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人生的鼓舞与振奋,具有无比的力量。同时,佛教可以安定社会,净化人心,使人对未来具有信心和希望。它是人类文化的遗产,更是现实人间的济世良药,值得人们虚心诚恳地接受。我确信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对于今日的世道人心有补偏救弊,对症下药之功效,它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的人类社会中仍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
正行法师:吉林白山人,1985年在长春般若寺剃度出家,1986年考入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学习。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白城市佛教协会会长、长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白城市华严寺方丈、长春市南湖大佛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