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清法师:无为之后无所不为--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法清法师所有开示



 法清法师:无为之后无所不为


 下载DOC文档  



无为之后无所不为

    之前,我跟大家说过出家,每个人都要出家。我们人如果出家了,就会真正快乐了。如果不出家,就永远没有快乐。但出家的意义不是说,把头发一剃,跟我一样,住到庙里去,就叫出家,不是这样的。那大家都还记着出家是要出哪些家了没?对,主要是出世俗之家,出烦恼之家,出三界之家。
    之所以说出世俗之家,是因为世俗社会都是相互攀比,都是很虚假地生活着的,那我们从这里边走出来,就是不再跟别人去攀比什么。在世俗社会里面,穿衣服不是为自己穿的,是为了别人穿的;买房子不是为了给自己住的,是因为别人拥有了,所以,我也要拥有。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而是一个面子、虚荣的需要。世俗社会里的人,都是这样的。学佛的人,佛的弟子,要出世俗之家,就是要从这些虚假当中走出来,不再跟这些人一样。走出来后,我们该买房子还买房子,该买衣服还买衣服,但是,买衣服只是为了自己穿,因为我们真正明白了穿衣的目的。买房子是为了住的,而不会再为了面子,去计较大和小的问题。真正的出家,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经中我们已经讲过的几章,都是针对出家人说的。这整本《四十二章经》,都是因为出家人向佛提出了一些问题,佛给他们开示时说的。但这并不是说,这本经就只是针对的出家人的。大家要明白,出家人不光是像我这种已经出了家、受了戒的人,你们在家的人,也是一样的,也是要出家的,所以,我把这本经拿出来给大家讲,目的是希望大家从中获益,明白真正的出家是什么意思。
几个常见概念
    但这里边有几个名词,有一些常识性的概念,希望大家认识一下。比如第一章里说到的沙门、僧、出家,还有大家熟悉的和尚、尼姑,这些名词,都和出家人有关,今天给大家专门介绍一下。
    首先是。一般人现在见了出家人,如果礼貌一点,就会说这个僧人。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个“僧”不是指一个人。佛教里有三宝,就是佛、法、僧,我们常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些人皈依过哪个师父,也叫皈依三宝。大家要记住,一个出家人不能称为僧,这是常规性的知识。僧其实是“僧团”的简称,中国人好简,就把“团”字省略掉了。而僧团,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出家人,才能称为僧团。僧跟众,其实是一回事,三个人,才称为众,所以,三个出家人才能够称为僧。比如光是我一个人,就不能称为僧。
    出家沙门:出家这个名词,是在中国形成的,而沙门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但它们要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所以,出家沙门其实是一种重复。沙门是梵文的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说,出家修道的这些人,每天是专门干修戒定慧,然后息灭贪嗔痴这些事的。不过,在印度,沙门是对所有修道人的统称,不是光指佛的弟子。印度这个国家的很多人,都热衷于修道,凡是离开家庭,去寻找道、去修道的人,都统成为沙门。但在中国,沙门就是佛教出家人的一个代名词,像弘一大师写书法作品时,落款处就总爱签署“沙门弘一”,不过,这种用法不是很广泛。
    比丘:出过家、受过戒的男众,称为比丘。出过家、受过大戒的女众,称为比丘尼,俗称尼姑。比丘是佛弟子的专用称呼,一个单独的出家男众,就可以称为比丘,一个单独的出家女众,可以称为比丘尼。
    还有沙弥沙弥尼,分别是指已经出家,但还没有受过戒的男众和女众。对这些,庙里分的很细。对大家来说,见了一般僧人,可以称为出家人。沙门一般是我们出家人自己称呼自己的,如弘一法师自称为沙门弘一,或者沙门某某,这是规范的称法。
    和尚:这个名称可不是一般的出家人都能称的。现在的人,见了出家人,就说这个小和尚、那个大和尚的,但其实,真正能称为和尚的人,是没有几个的,一般出家人都是不够格的。和尚这个名称也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教授,是指能够传授一切佛法的尊贵的人。过去,在中国丛林里面,最传统的、最大的寺庙里面,配备完备了,一住几千个人的这种庙,最多也只有两个半和尚。所以,你到哪个庙去,见了师父,如果这样请问:师父,这庙里住了多少个和尚?你如果这样问,那就说明你很外行。一个庙里,不是说住了多少个僧众,就是住了多少个和尚。一个几千人的完整的寺庙,就是两个半和尚,还是最多。
    那是哪两个半呢?首先是现任方丈,方丈和尚;还有一个就是已经退居二线的老和尚;还有一位半个和尚,那就是这个寺庙的首座,就是长老,资格最老的那个。前面两个和尚不在的话,这个首座和尚就要代理表法,来主持大家,给大家讲法,来教化大家。但是,现在,在大家的心目中,和尚这个名称好像有点带贬义了,许多人常说这个和尚怎么怎么,一说和尚,就好像有不恭敬的感觉。其实不是的,和尚是个很高尚的名称。我们出家人,一般表达爱戴和尊敬时,就说某某老和尚,某某和尚。我们说和尚,是表示最高的敬意。
    一个美好的东西,传的时间如果久了,往往就会变成不好了。所以,大家现在总以为,说和尚这个名称,是带有贬义的,不尊重人的时候,才说“你这个和尚”。这是世人把它传错了。比如“先生”这个词,见了一个男的,我们就会说某某先生。但在中国古代,先生这两个字是相当于教授啊,是很受人敬仰的人才配使用的,像孔子,孔夫子,才能够被称为先生。但现在,先生却变成了一个礼节性的称呼。
    以上这些,是一些常规性的知识,希望大家了解。
《四十二章经》不粗浅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这是第二章的经文。
    这段经文是说,像我们这些求佛道者,学佛的这些弟子,要“断欲去爱”,就是断除一切欲望。这里的欲望,是指贪。“断欲去爱”,就是要去除一切贪。去除一切贪以后,我们要识自本源,识自己的心源,明白我们的心性,明心见性。成为佛的弟子,我们就是要明了自己的心性,明白我们的心是怎么回事。那么,如何明白呢?就是“达佛深理”。“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其中的关键,就是无为法。这一章,主要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叫无为法,修无为法怎么修。
    这个《四十二章经》,过去许多人都把它当作是小乘的很粗浅的经,其实,这样看是错了。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佛教翻译的第一部经,两位高僧当时在翻译的时候,是把佛的道理综合起来进行整理和翻译的。所以,这本经里面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你们看,这第二章里面教我们的,其实就是般若系统的一个法门。
无为的后面是无所不为
    关于这个无为法,许多人没有真正地认清楚,学佛学了一段时间后,碰到这个,就会产生误解。以为自己不用修不用证,不修不证,就能够了道,就能够成就。所以,就会觉得说,每天诵经拜佛,参禅打坐这些修行方法,都没必要。如果是这样理解“无为”二字,那就是学偏了,是不懂佛的真正的深意。我们学佛,就要“达佛深理”,就是要明白佛教我们的真正的道理在哪里。对于这个“无为法”,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去理解。那么,什么叫“无为”?要明白无为,我们首先就要明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
    首先来看什么是无为。经文中,佛是这样给我们解释的:“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你的内心里面对一切事物,都不会贪着。内心里面有所得,才有贪着,才分别。那我们现在对一切事物都不起贪着,不起分别,我们能做到不?现在肯定做不到。可许多人学了佛以后,看见佛说要“无为”,就觉得说,每天诵经拜佛都是多余的,这样理解,显然是错了。佛告诉我们的无为法是说,我们虽然每时每刻都在修,在做,但是,我们的思想应该是清净的,是不起分别的。我们不起分别的心情,但我们依然是在做,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解脱。所以,无为的后面,是要无所不为。真正的无为,就是要无所不为。无所不为,但没有为的心,才能够称为无为。而不是说,自己躲到房间里面,把外面的门一关,什么都不做了,就是无为了。谁如果这样想,那就完全错了。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是说,对一切景象、对一切存在物,我们的心都不贪着,不贪求。能做到这样,那已经是超脱的人,已经是修成的人了。对于修成的人来说,就不存在修和不修的关系。反过来,当我们还存在修和不修这么一个分别时,当我们还会分别存在的事物时,就说明我们还没有解脱。在没有解脱之前,我们还是要该怎么修,就怎么修。只是,在修的过程中,没有急功近利。
    现在许多人学佛,也是急功近利的。比如说修念佛法门,一开始念佛,就要求自己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天到晚,光想着怎么样一心不乱,这样,就是属于有所求了。他求什么?求一心不乱。这就错了。心有所求,心就有所得,这样,你就不会圆满。这样做,就不是修无为法,而是修有为法。你明白这个道理后,每天念佛,只是念着,很清净,心里没有想说,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那就对了。你如果天天想着要一心不乱,这个想法就是一个妄想,是最大的一个妄想,那你怎么会不乱呢?只会乱。有为法和无为法,就是这么一个分别。当你一边念着佛,一边想着一心不乱,这就称为有为法。当你一边念着佛,心里没有想说,我要一心不乱,你没有这个想法,就称为无为法。
    佛的弟子,要修的是无为法。无为法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在做的时候,没有目的,没有贪着,没有功利。但现在许多人学佛,也是功利大得很。只要存在功利心,那都是有为。比如说参禅,那就好好地参我们的禅;诵经,就好好地诵,心很清净,就这样诵着,这样就很好。有为和无为的分别,关键在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记清楚,把有为和无为分清楚了,那接下来,你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在修道的过程中,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内心里面,也不想得个什么,没有这么一个得的想法,不分别、不贪着。然后,外无所求,我们也不去求个什么,比如说我们念佛,只是念着,也不求要得个一心不乱,把这个一心不乱的想法去掉。如果没有去掉这个想法,那我们就没办法达到一心不乱,因为你心里面已经有这个需求存在,所以,就不会清净。
佛教的都是人生最高智慧
    然后,要“心不系道。”这里这个“系”,念Ji。“心不系道”是说,虽然我们在做这个事,比如念佛这个法门,但心里不能想说,我在修这个法门。你如果老来分别和执着这个法门,那就不对。心不去分别和执着这个法门后,“亦不结业”,就是亦不去做恶业,也就是不善之业。这样,“无念无做”。这一句是在总结前面的道理,我们对这些法门,没有想法,没有分别,没有贪着,也没有求,无求无得,就能达到“无念无作”。我们要成就最高的法,得最高的道,但我们的脑袋里面,不存在修、证这些概念。有这些个概念,就是分别,就不对。所以,学佛修道,要把修和证的念头也去掉。然后,“不历诸位”。诸位就是修行的次第,修行是一层一层的,逐渐地往上修,但“不历诸位”是说,道虽然有次第,但修行者心里不能有那个层次,这样,他就能达到最高:“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这一段话,许多人学完后就会误解说,修道是要靠顿悟的,因此,就什么都不做了。佛的意思不是这样的。“不历诸位”是说,我们修道,虽然是在逐渐逐渐修的过程中,但我们不能有这么一个过程的想法。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回家爬楼梯,你家如果住在七楼,你要从一楼爬到七楼。那你如果老想着这个楼梯,那你爬到七楼时看看,会觉得很累。但你如果没有在意这些楼梯,也不在意自己爬到了几楼,你就那样从从容容地走着,那你到家后,就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为什么?因为你的思维里面把这个台阶去掉了,没有记住这些台阶的事,所以,当你爬完这些楼梯时,就会觉得很轻松,这是一个秘诀。
    所以,我经常说,佛教给我们的,都是人生最高的智慧。我们把这些智慧落实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得到非常有益的帮助。佛的智慧,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生活。
    所以,不历诸位,不是说从此不再修行,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修,但不去分别这个过程。就像你回家,必须爬楼梯,除非你家有电梯。你爬楼梯的时候,必须是一级一级地往上爬,但是,你只是爬,不去在意到底爬了几级。你心里面如果去分辨这些楼梯,心里想说,哎呀,要爬到七楼,这么高,得爬多少楼梯呀,那你就会觉得越走越长。可是,如果你把这种想法去掉,不去注意到地爬了几级,也就是“不历诸位”,那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爬到了。修行的次第也一样,你心里如果老想:呀,这一层一层的这么多,该修多久才能修成啊!那你就会觉得很难。但你如果什么都不想,那你很快就会达到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想了,执著分别妄想就起来了,障道就产生了,所以,我们要把“想”去掉。这样,就“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大家要记住,理解佛的深意,就要这么来理解。不是回家以后,就不再修了,平常念阿弥陀佛的也不念了,平常诵经参禅打坐的也不做了,不是这样的。而是我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只是对所做的这些东西不分别、不执着,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果。这一段经文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
无所得而得
    这一段最终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件事情,一定是要无所得而得,无得而得,无修而证。这个道理,跟《金刚经》里的道理很像,讲《金刚经》的时候,我也给大家讲过的。
    我们做什么事情时,如果是很刻意地要做好,那你记住,你一定不会做好的。比如开车,现在许多人都会开车,刚学车的时候,你上到那个车上,车是车,你是你,你特别想把这个车开好,一心一意想着方向,想着前面的路,可是,你偏偏开不好。为什么?因为你的脑袋里面概念的东西太多了,想要做的太多了,结果,你这车就是开不好。等到哪一天,你上了车后,心情放松了,不害怕了,慢慢的,你的身体跟车融合为一体了,人车合一,这个时候,你开车的时候不觉得自己在开车,你的脑子里压根没有开车的概念,那这个时间,你就一定能把车开好。简单来说,当你还一心一意地想要把车开好,你心里有开好车的这个想法,那你记住,你永远也把这车开不好。到哪一天,你把想开好的这个心扔掉了,那这个车你很快就能开好了。这是佛教我们的智慧,做任何东西都是这个道理。
    许多人看到我的画,就会问我是怎么学画画的。我说我就没有学过,他们都不相信。大家之所以这么问,是觉得画画是一件很难的事。为什么会觉得很难?因为许多画家太在意他们那个画,一心想要把它画好。而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总是拿起笔来就画,画成什么就是什么。我画画,也是修无所住,亦无所求,亦无所得,所以,想画就画,完画了,回头一看,自己也不知道是在画什么,经常是这样的。可是,有的人不是这样的,他总是很在意自己画得好不好,这一在意,就坏了,就画不好了。无论做什么,只有当你不在意的时候,你才能把它做好。所以,你们如果要把工作做好,就记住,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重要。当你心里不把它当一回事,这个事你就一定能把它做好。如果你太在意了,你就永远做不好。这一点很关键,大家要掌握。
不争不等于不做
    那我们在生活当中如何学无为法、修无为法呢?有些人理解说,就是不去跟人争,不在世界上跟别人去争个什么。不争是对的。不争所以不去,这是老子说的。我们不争个什么,它就不会离开我们,就永远存在着,这就是真理。
    对于不争,许多学佛的人就理解为:在工作岗位里边,碰到需要竞聘、竞争的时候,也不去参与,还认为自己这是在实践无为法。这样理解无为,理解不争,是错的,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佛教我们的无为、不争,不是不做,也不是不参与竞争。你在工作的时候,需要竞争了,应聘了,碰到这种情况,你都应该积极地去参与,而不是说,因为学佛了,就不参与这些事情了,你如果认为这样,那就错了。你也不要以为,不参与才是对的;去参与了,就是不对了。这些,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学佛的人,一定要把正确和不正确,真正地分清。作为佛的弟子,在单位里边工作时,碰到需要和同事竞争、竞聘的情况时,都应该积极地去参与,因为这是你应有的工作态度,是你该做的,所以,你一定要去做,一定要去参与。但参与完以后,你的内心“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就是说,你的内心没有想说,我一定要得到第一,或者别的什么。世俗的人去参与这种竞聘时,都是志在必得,利益心很大。而我们佛的弟子,只是积极地去参与,但我们内心不去想,这次我一定要达到第几,要得个什么,这样,才能够满意。自己内心里边,没有对结果耿耿于怀,没有关于结果的包袱,这样,才是无为法。
    我们去参与,因为这是工作的要求,大家都在这么做,那我们也应该这么去做。面临所有事项时,都应该是如此。比如同事都给领导送礼,那你也应该去送,知道不?你不去送,就说明你的工作没做好。别人送什么,你也就该送什么。能送的,你就一送,这也是布施。要得财富,都要布施,所以,该送该给,我们都去做。但做完后,我们脑袋里面没有要得到什么的概念,这样,才称为修无为法,才是佛的弟子。
    而不是说,碰到问题了,自己躲得很远,光在那儿看,不参与,还认为自己很清高。这样,就是不对的。这不是无为法,而是有为。因为你害怕自己得不到,对自己没信心,怕输,输不起,所以,你才逃避。你逃避,是你自己有问题。所以,不参与是错误的。
    学佛的人,应该做什么,就要去做。只不过是说,做完了,我们对它的结果不在意。最后结果出来后,也不会计较它是什么,这才是佛的弟子该要有的修为,这才是无为法。学佛的人要记住这个关系。许多人一学佛以后,分不清楚这个关系,认为学佛了,就不应该参加这些了。那你学佛以后,可以不吃饭吗?如果从学佛开始,你一睁开眼睛,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上厕所了,那么,你就可以什么都不去参加了,因为你已经解脱了。可是,当你每天睁开眼睛以后,还要去上厕所,还要吃饭,这说明你还没有解脱。你还没有解脱的时候,就是还生活在人世间。既然在人世间,那人世间的这些工作,你都应该去做。只是在做的过程当中,不贪着,不计较,不分别,这样,才是佛的弟子应该要有的修行方法。
    而不是说,你学佛以后,在单位里边,大家竞聘的时候,你就认为这些都是名利,就不去参与了。你如果这样,那就是把佛给学歪了。所以,大家要分清无为和有为的根本关系!把这个根本关系分清了,我们才有资格来学佛,才不会把佛给学错了。但许多人很容易就学错了,就是因为在根本上没有建立好。
    修无为法,就是要这么来修。做一切事,不起分别。不贪不取,随一切缘行一切事,而不贪着。这样,才是修无为法的开始。
    所以,这一段经文是很重要的,很多佛经都会涉及到这样的道理。有的人接触到这样的道理后,因为没有理解佛的深意,就觉得佛的道理跟生活很碰撞、很矛盾,因此,三学两学以后,就觉得自己跟生活合不到一块去了,就很苦恼,这就是没有学对。当你把佛法学对了,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也不会觉得佛法和生活有任何矛盾。佛,他是一个智慧,是来教我们处理人生问题的方法的。我们修练,就是要在面对人生当中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心境保持清净。这,才是佛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智慧。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一章中,佛教我们“断欲绝求”。当我们存在一个求,就存在一个得。如果我们没有存在一个求,就“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但无求,也不是说,你不去工作就是无求了,你如果这么想了,那你也错了。
    求,是说你志在必得的欲望很大,非得要一个结果,那才称为求。而工作,是你应该做的。对于应该做的,你就去做,只是不应该有过分的奢求,也不求能力范围以外的,也不多求。如果求这些,那就是贪。“断欲绝求”,就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所以,千万不敢说,出家学佛了,无求了,就把工作一辞,把公司一关,认为这就是开始学无为了。千万不敢这样!这样,就是在糟蹋佛了。
    在《道德经》里边,也经常谈到无为这个问题。《道德经》里边的无为,跟般若系统里面的无为有相通之处,主要是说,不要去分别、执着所存在物。去分别和执着这个事情,最终,它都不会是圆满的。讲《金刚经》的时候,我记得给大家讲过一个写书法无求无得、而得到最高的故事和道理,老学员们可能还记得,这个道理,是我在十几岁时通过写书法悟出来的。
    岳阳楼大家都知道吧?岳阳楼上的“岳阳楼”三个字是谁写的?是郭沫若写的。解放后,岳阳楼曾重新修建,那时,正是毛泽东时代。以前,岳阳楼上的“岳阳楼”三个字,是国民党时代的一个人写的,此次重建后,岳阳楼文史馆的工作人员就想请毛主席来给题字。毛泽东还是很精明的,他认为岳阳楼是一个文化历史的纪念地,而他自己是一个政治人物,所以,不适合给这里题字,他就推荐了一个合适的人,就是郭沫若。郭沫若文豪,也是历史学家,毛主席认为他和这个地方的文化历史比较合拍,所以,就让郭沫若来写。
    郭沫若平常写字潇洒得很,都不当一回事。但是,主席把这个伟大的任务交给他后,他就觉得很神圣,很当一回事,就很认真地写,总共写了二十几张。写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张是好的了,因为他太认真了。他写完以后,全部一折,折完以后,装到信封里面,再在信封上写上“岳阳楼文史馆收”几个字,就寄了出去。文史馆这些人收到信以后,打开信封一张一张地看,但看来看去,这二十几张,就没有一张是他们能够看上的,都不理想。最后,突然有人发现,原来信封上写的“岳阳楼文史馆收”几个字特别好。于是,他们就把挑选的结果反馈给郭沫若,请他重新再题个名,因为信封上没有落款,而牌匾上需要一个题写人的落款。
    郭沫若收到这个结果后,都吃惊了一下,他认认真真地写的二十几张都没被看上,被看上的反倒是信封上的那几个字。他觉得很惊讶,就亲自再跑去看,看完了,最后说了一句话:真正的艺术是在百姓当中。他也没再落款,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岳阳楼”那三个字是郭沫若写的。
    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就是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的,“内无所得,外无所求。”郭沫若在写的时候,因为是主席交给的任务,所以,很在意,也很慎重,拿起笔来时,有很多的名和利,这些,都是执着分别呀,所以,他写的就很认真。很认真,身体就没有放松。身体不放松,气就不畅,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圆满。但写信封的时候,因为该写的已经写完了,所以,就写的很随便,全没当一回事,结果,却最好。
    那我们生活当中也一样,比如做饭,今天如果要来重要客人,你想好好表现一下,想好好炒几个菜招待人家,那你肯定一炒就砸锅。为什么?因为心有所得,有所住,有执着分别了。你太在意这个“炒好”了,结果,它偏偏就会炒不好。你的心如果清净了,不求好它自好。当然,你今天如果心情不痛快,生气了,那你炒的菜也会怎么炒怎么难吃。
    生活中,只要心清净,无所得,不在意,就会把什么事情都做好。修行也一样!我们只是修着,但心很清净,该念佛,就每天念着,随时随刻都念着,也不想我要念成个什么,那自然而然的,你就会有很大成就。修别的任何法门,也都是如此;做别的任何事,也都一样。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法清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