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清凉解要 十一
出家人,一概不谈是非,一切称赞。谈是非,犯戒,下烧煮地狱。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谈是非就是好为人师。
是非到智者耳朵,断了,绝不会从他耳朵进去,嘴巴传出来;到小人耳朵,即从嘴巴传出来,听进去一分,传出去十分,世界大乱就这么来的!
小人好扬己之善,好谈人之过。君子以扬己之善为耻辱,以谈人之过为耻辱。世间圣人都这么教,何况佛呢!
总把自己看成君子、圣人。要感觉谈是非是一种耻辱。
谈是非,得果报,在家人虽然没受戒,佛没说,我们不知道受什么报,但一定受苦报。
如果落入畜生道,像那市场里的猪,人家拿着刀锯牠脖子,就没有权利辩争,说,你为什么杀我?
现在是人,可以修,你不修,落入畜生,教你念佛,你不懂了。所以说畜生千生万劫难以出离,愚痴故。
现在好比在船上,还可以上旱地,为什么要往海里跳?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念佛都来不及,那有时间谈是非?
趁现在是人身,好好持戒念佛。人身一失,万劫难复。
慎言
今天再和大家讲──慎言。
讲话不可随便乱讲,最损功德。得意时莫太快口,失意时莫太快口。因为得意失意的时候,知不正、见不明,如果快口多话,容易发生过失。所以大家记住,得意时莫太快口,失意时莫太快口。
话少说为妙。所谓多说不如多听,多听有益,多说有失。佛教比丘不多说话,道心自然增长。
佛在罗摩经说,比丘聚在一起坐的时候,当行二事,有两种法可行,一者说法,二者默然。在中阿含罗摩经,大家可去看。
说法可利己利人,不但现前令人得利,后世令人得利。默然,可离过绝非。利人利己、离过绝非,道业自然增进。
所以大家记住,如果是你得意时快口、冲口而出,失意时快口,冲口而出,在你所得到的是一个「悔」字。如果是依照佛的话去作,一者说法,二者默然,心地会清净,希望大家各自修行。
* * * * * * *
△说话:快意时不可说;失意时不可说;心清净时,若可说可不说,不说,功德无量。要少说话!
△说话多了,有五项坏处:一、容易起误会,二、起摩擦,三、搬弄是非,四、退 道心,五、失定力。
圣说法圣默然
大家要知道,圣弟子依两种法修行。一者圣说法,二者圣默然。
圣说法是利他,度化众生,别的话不说,要说就说法。默然,要你的口和你的心一致,口默然,心也默然。
你如果口默然不说话,心乱打妄想,不能算是圣默然,那是你起独头意识,是生死流。大家注意到,嘴不说话的时候,心也默然,那才是。所以圣默然叫禅定。
菩萨修此法,圣说法叫慧道,圣默然叫定道。如此久久修习,圣说法,可得无上菩提;圣默然,可得究竟涅槃。无上佛道,就是这么成功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有很多人知道这句偈,不知道它的意思,今天和大家讲一讲。
佛教三乘人也如此教。教三乘人的时候,诸恶不作,是声闻乘;众善奉行,是菩萨乘;自净其意,是无上佛乘。
教一乘人的时候,诸恶不作,就是自觉;众善奉行,觉他;自净其意是觉行圆满。这是从果上说。
如果从因上说,修三种功德可以达到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戒定慧舍,戒定两项,其功德可以作到诸恶不作,慧这一项,可以作到众善奉行。舍,就是平等心、清净心,称之为舍。
戒为根本,无戒之定是外道,没有佛戒的定是外道;无定之慧是狂慧,你们大家仅仅注意到名言字句,着于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皆叫狂慧,狂慧说明白一点就是世智辩聪。定慧均等以后才能修舍,定慧不均等不可以修舍。
所以这几项看起来,根本在戒,希望大家能坚持净戒。坚持净戒自然得定,由定发慧,戒定慧具足,自然达到清净心平等心的地步了,此之谓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希望大家认清这个路线,精进修行。
思善思说善说作善作
阿含经,佛告比丘,愚痴人有三相,思恶思、说恶说、作恶作。智慧人也有三相,思善思、说善说、作善作。
所谓思恶思,就是意业有贪瞋痴,思贪瞋痴。说恶说,口业说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作恶作,身业犯杀盗YIN。
所谓思善思,意业没有贪瞋痴。说善说,口业没有口四过。作善作,身业没有杀盗YIN。
佛这样教比丘,不过让比丘不造十恶业,十种恶业果报须受,大家要忏悔,再不作。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过去的恶业,要至诚恳切忏悔,现在和未来的恶业再不造。而今而后,再不造恶业。
如果已经造了恶业,难免冤家来讨债,一方面广修功德,赎其罪愆;一方面欢喜还债,不可再生烦恼,再造新的祸殃。
清净身语意
娑婆世界无非是苦,不可贪恋。
苦,有其原因。其原因,就是惑和业。
所谓惑、业、苦。惑、业是因,苦是果。
惑,根本的是无明,粗浅的,分别说,有三种──贪瞋痴。
业,有七种──在身,是杀盗YIN;在口,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
加上贪瞋痴,十恶业。十恶业就是苦因。
如果造十恶业,一定受苦果。所以大家要谨谨慎慎,天天检讨,不可犯十种恶业。
怎么能不犯十恶业呢?身要清净,不犯杀盗YIN;口要清净,不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意要清净,不犯贪瞋痴。
怎么能使十业清净?持念阿弥陀佛圣号。一心念阿弥陀佛圣号,就没有贪瞋痴,没有杀盗YIN,没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
十恶业,说起来,是集谛。惑、业是集谛。一定受苦果,称之为苦谛。苦集二谛,世间因果。所以娑婆世界无非是苦。因为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调,十恶业皆犯。
如果是清净身语意,是道谛。身语意三业清净,苦自然就灭了,称为灭谛。
希望大家时时刻刻检讨,不犯十种恶业。时时刻刻检讨,三业清净。
意业犯贪瞋痴,有一名称,叫思业。身口业称为思已业。所以惑业苦,惑和业皆可称为业,一个是思业,一个是思已业。
三业不掉散
你们注意到,三业不可掉散。身不可掉散、口不可掉散、意不可掉散。掉,掉动;散,散乱。身口意三业不可掉动散乱。
身掉动,好游荡;口掉动,好杂话;意掉动,好乱心,打妄想。如果三业掉散,损破你们的功德力。
身要让他不掉散,要不好游荡,常习宴坐。宴坐,可对治身掉散。
口要使他不掉散,闲杂话不要说,只行两种法,一者语,二者默。语者,圣说法;默者,圣默然。圣说法、圣默然,口业不掉散了。
意业不掉散,不要打妄想,不要散乱心,常修止观。止者,不妄想;观者,有妄想就知道。
如果三业掉散,损破三种功德,戒功德被损破、定功德被损破、慧功德被损破。戒定慧的功德损破,不得解脱,修道不得成就。
虽然是宴坐,圣说法、圣默然,止观,可以对治三业掉散。而我们修净土法门最方便。身礼阿弥陀,身业清净;口称阿弥陀佛佛号,口业清净;心观想阿弥陀,意业清净。这个须要大家实际用功,只懂得理论没有用,要经常修行。
大家注意到,身礼阿弥陀,称佛名号,观想阿弥陀,就是三业不掉散。三业不掉散,自具戒定慧功德。
三业清净光明照物
大家持戒要记住,我们是严持重戒善识开遮,但务实质不重形式。
持戒不可流于形式。什么是实质呢?持戒须要三业清净。身清净,没有杀盗YIN;口清净,没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意清净,没有贪瞋痴。三业清净,光明照物,这是持戒的功德。至于其它的形式,了不起是助缘。
大家千万不可仅重形式,小小规矩注意到了,三业不净,不能广度众生,那是本末倒置。
你们有很多人把戒法实质放弃,徒有形式,学戒学得做做作作,扭扭捏捏,非道人之心。
经上又说,菩萨为怜愍利益一切有情,修习净戒波罗蜜。我们要护持众生的法身慧命,持戒才有实质功德。仅仅注重形式,没有功德。
以后记住,要三业清净,光明照物,这是持戒的功德、实质。千万不可仅重形式,本末倒置,学得做做作作,扭扭捏捏的,不好的,大家注意到。
护根不放逸
佛在阿含经中说,不放逸是一切善法之本。不放逸于善法中,最为第一。
什么是放逸呢?六根贪着六尘,称为放逸。
所以不放逸就是护诸根。护诸根经上说,名为持戒。所以你们大家知道,持戒的根本精神──护根、不放逸。你们斤斤计较于小小形式,没作到持戒的精神。
阿含经上说,持戒可以不悔。因为持戒,诸恶不作,不犯恶业,不受恶报,所以不悔。
不悔,则欢悦。因为持戒生好处,人天之报,所以起欢悦心。
欢悦则喜。对戒律、经法起欢喜心。
喜则无欲。
无欲则止,不落恶道。
止则知如实、见如实。知如实,则破思惑;见如实,则破见惑。见思惑破了,则得解脱。
得解脱以后,得解脱知见。
什么是解脱知见呢?自己知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称为解脱知见。四果就作到了。
怎么能得四果位呢?不放逸,持戒念佛。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发悲愍心三业清净超度亡灵
和你们讲过,七月度一切生灵,各人要注意三业清净。
娑婆世界的众生实在苦。既然出家了,要想「利济众生」。譬如说,每天,当我们睡得正安宁的时候,各地的屠宰场,不晓得杀多少众生。出家人要起悲愍之心。
如果让屠宰场不杀,办不到。因为他们的杀业,是由贪瞋痴造成的。如果每个人都没有贪瞋痴,杀业自然不会造成。劝大家吃素很难。如果任何人没有贪瞋痴,自然而然地就吃素了。
所以,不要犯贪瞋痴。三业清净,根本在意业,意业清净,身口二业就清净。
所以大家七月间发心,发悲愍心,超度亡灵,就要不生贪瞋痴。
如果不生贪瞋痴,有无量功德。让任何人没有贪瞋痴,娑婆世界就没有罪恶,此地就是净土。
如果你动贪瞋痴的时候,赶紧念阿弥陀佛。至诚心念阿弥陀佛,不会有贪瞋痴。
你自己没有贪瞋痴,也劝其余的众生不生贪瞋痴。
自己无贪瞋痴,劝别人也不生贪瞋痴,称为「庄严佛净土」。因为这样自然没有杀盗YIN、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此地就是净土,所以称为庄严佛净土。
诸佛没有贪瞋痴,你要是没有贪瞋痴,功德和佛齐等。
希望大家发心,三业清净,超度亡灵。
《三、作人天师》
作人天师
这次结夏,每天要想──自己要作一个人天师。
我的心、我的行,诸佛菩萨皆见:我的心、我的行,天地鬼神、一切众生皆见。
我能否为人天师表?有无亏损为人天师表?
天天砥砺自己,每天夜晚检讨自己;我今天犯杀盗YIN没有?我今天犯恶口妄语绮语两舌没有?我今天犯贪瞋痴没有?
天天检讨自己、砥砺自己、勉励自己,使自己一天一天进步。三个月结夏以后,不再是过去的我,是一个新我、有道德的我。
希望大家各自勉励!各自勉励!
* * * * * * *
△大家要慢慢深入法、律,领导大众,当个大比丘、大比丘尼。时常想,要为人天师;时常想,作人的表率。若一有过错,痛切忏悔。作人之师,一有过错,痛切忏悔,要想愧为人师。大家要慢慢将在家之俗皮脱去,要作圣弟子。佛教中有一歪风,重解不重行,重智不重德。教他看经演教,他有兴趣,教他拜佛念佛,他没兴趣。大家要挽救此一歪风。我们以后佛法纲要,可以讲高僧传,莲池会也可讲。以高僧行谊来挽救歪风。鼓励大家以后多讲高僧传。
△大家要当人天师,把在家的俗气脱掉。要有清劲,离俗故;有穷劲,乐道故;有傻劲,至诚恳切故。要当个顶天立地的大比丘、大比丘尼。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要和合、忍让。严格管理自己,不要管别人,才不会斗争。
出家真正的意义
今天讲出家真正的意义。你要是不知道的话,空白的出家。新出家的,应该学,叫学人。
根据佛在经上说,有四种法应该学。一、经──应该以正理去学。二、戒律──依佛言教去学。三、修行──我们修行净土法门。四、作僧众事──应该要学,在中国禅堂丛林特别注重这风气。
这样经法、戒律、修行净土法门、作僧众事,自己得道,叫自利。以此法告诉别人叫利人。自利利人叫菩萨行。
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要以此法利益众生。如果自利得到,利人也办到。自利谓之功,利人谓之德,那是功德稍微具足了,以此功德你可以养老。如果功没有、德也没有,老年来你如何养老?如果能得养老之法,可以了生死,往生西方。如果养老不知道,还是糊里胡涂,你怎么能够了生死往生西方?那没得出家的真正意义,空白剃头一场。
大家注意到:少年应该认真学;自己得到成就,进入壮年,应该弘法利生、广修功德;等老了,以此功德自修、自证、自了生死。所以我们要建立「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安,往生有所安排。」的道场。
经法、戒律、修行、僧众事有个共通的要点──他可解脱生老病死。我们既然是受业报身落入生死,生此业报身就应该想办法解脱老病死。解脱老病死的办法,就是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安,往生有所安排。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建设这个道场。无论我在不在,要保持这个道风,那才是出家一场真正的意义。要不然你混饭吃,很可怜!此身一失,要还债的。如果这几项注意到了,叫了道,了道不必还债。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要靠大众僧同心合力才能完成。最后大家要知道什么是正法正理。我们要以正理印证一切的,此法很深。正法者,一切法无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