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一)
前言
社会上,很多人都知道有佛教,但真正了解佛教的人并不太多。大都以为到庙里烧烧香,拜拜观音、关帝、玉帝、天后、妈祖等,或是到乩坛神舍扶鸾问卜,或是到黄大仙祠拈香祷求、拜斗转运,便是信奉佛教,更有将古佛再来之观世音菩萨降贬为神,称之为「观音娘娘」。
其实,除观音菩萨外,上述全部都是神,这些神都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神通,因未断漏,故无漏尽通,又因未断漏,故仍受烦恼瞋恚等缠扰,故求神要酬答,俗语所谓「还神」。
得五神通之神,能观见过去,预知未来,亦能悉知宇宙一切,但不能改变事实,更不能逃脱生死。凡夫修四禅八定,亦可得五通,但漏尽通唯有圣者才可得,初发心菩萨亦只能得五通,只有阿罗汉、十地以上法身菩萨、佛等圣者才有六通。故只有修学佛道,才能转识成智,改变命运,不受生死束缚,这是佛与神的分别。故佛陀说神是外道,其理在此。何谓外道?按《俱舍玄义》说:「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若随顺外境,不观自心,于心外求法,便是外道。佛住世时,王舍城便有六师,生出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外道知见不正确,妄执因果论,有的认为世间一切是恒常的、无常的、亦恒常亦无常的;有的认为世间一切是无因果的,因而否定因果道理;更有六种修苦行的外道,他们以饥饿、投渊、赴火、自坐、寂默为修行,更有学习牛、犬,而祈求升天,称为牛狗外道。
其实,真正的佛教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于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真理而创立的。觉悟后的悉达多太子称为释迦牟尼佛,又称为佛陀或是世尊,释迦牟尼翻译汉语是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之义。
「佛」,梵语是buddha,翻译汉语是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自觉」是依止佛陀教法而自我修正、约束,「觉他」是化度他人,令他觉悟,「觉行圆满」是功果圆满而成佛。是故皈依佛亦即皈依「觉」,觉而不迷是真正佛教。要皈依佛教一定先求一位僧人为皈依师,并为举行皈依三宝的仪式,才能正式成为佛弟子。
很多人知道佛教好,经常在佛堂、寺院做义工,更声称自己是佛教徒,就是不肯皈依,认为只要心内有佛即可,不必拘执于仪式,这是错误的想法。凡事都有规则,社会如是,各宗教如是,佛教亦如是,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成为佛弟子,必要禀承佛陀教法,先受三皈,后受五戒,按次第受八戒十戒乃至菩萨戒,依经律而行,听师父教诲,如法修行,趣向佛道。
五戒是学佛初基,成佛之根本。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在家人戒邪YIN,出家人则离非梵行缘)、不妄语、不饮酒。
戒的本质在乎防非止恶,自我约束,不作侵犯他人之事,完成自己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伦理的基本德因,是慈悲心的体现,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原素。故佛入涅槃前,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
现代人追求时靡,对于传统的美德,被讥为「过时、落伍」。所以,很多人虽然受了戒,对戒规仍是懵然不知,以为缦衣披身,便比别人高了几级,然后对人说:「我是五戒、八戒、菩萨戒弟子。」但若有人问起,戒是甚么东西?受戒有甚么真实意义?甚么是「开遮持犯、轻重之相」?犯戒有甚么果报等种种问题时,便瞠目结舌,哑口无言,真如入宝山空手回,甚为可惜、可叹。
发心修行,若连五戒都办不到,又如何能受大小乘戒呢?五分法身、一切佛法又如何能成就?若失五戒,殁后不得人身,只能投到三恶道,求出无期。同样地,大部份现代人把我国留传数千年的优良文化五常八德,亦抛到九霄云外。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两者均是我国高尚传统文化之扎根点。世人若违背五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会越来越冷漠恶劣,家庭无法和谐,若一家人都不能相亲相爱,又如何能爱国爱乡?违背五常即违背天地,是天下之大禁忌。
儒释两教虽终极不同,但做人基本道理皆是一致,故古大德融汇佛儒,以五戒配五常。即仁者不杀生,义者不偷盗,礼者不邪YIN,信者不妄语,智者不饮酒。略有不同者,儒家不反对饮酒,但仍以不过量为原则,免酒后失礼,故古时之酒杯形状如宝鼎,有三脚,里面盛酒很少,酒到了某一水平便被档住,不能干杯。
最先以五戒配五常的是北魏之昙靖。据《续高僧传卷一.昙曜传》所载,北魏太武帝时灭佛,诸诸经被焚毁致荡然不存。昙靖为重兴佛教,鼓励造立佛像,以应当时之需要,故撰《提谓波利经》二卷,引用五方、五行之说,以不杀配东方,东方是木,木主仁,仁能养生;以不盗配北方,北方是水,水主智,智者不盗;不邪YIN配西方,西方是金,金主义,义不邪YIN;不饮酒配南方,南方是火,火主礼,礼防于失;以不妄语配中央,中央是土,土主信,妄语之人两头两舌,不契中正,故以不妄语居中,表义不偏乖之理。即仁者不杀,智者不盗,义者不邪YIN,礼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此五行是天地之大用,如天失五行则妖灾起,地失五行则万物不生,四时失五行则阴阳不和,王者失五行则天下乱,人民失五行则身危而灭性命。同时,此经亦十分推崇五戒,可惜后来因为有人提出是伪经而遭禁制,但在唐、宋之时,仍有不少人信持。
是故,宣弘五戒,乃出家僧众份所应为。于此,学人谨以过去在八关斋戒法会期间及传授三皈五戒时之讲话,汇集成书,与大众结缘。顺此祝贺辽宁省朝阳市佑顺寺,在国家宗教政策的开放下,恩师永惺上人与吾等努力下,众大德居士护持下,现已修缮圆满,且开光在即。祈望人人能受持三皈,守护五戒,谛造社会和谐,家庭和乐。阿弥陀佛!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二)
三皈
(一)为甚么要皈依三宝?
皈是皈投、投靠,依是依伏、依靠。三宝是佛法僧,皈依三宝即是皈投、依伏于佛法僧,如子依于父,民依于王,性依于勇一样。
当我们离开家庭,流落异乡时,很自然就会想到在当地找个亲戚或者相熟的朋友投靠;当我们有灾难来临的时候,很自然亦会想到找个亲人或者熟人帮忙,依赖他来救护。皈依三宝也是这个道理,含有趣向、请求救护的意义。
世俗人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是,我们长大后,父母年纪渐渐衰老,不能再依靠他们了。相反,他们要依靠于我侍奉供养;至于依靠朋友更难,所谓上山寻虎易,开口靠人难,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靠人没那么容易,有大势力能帮你的人眼高于顶,不会睬你,有心无力的人更不能靠,只有慈悲的佛菩萨,有能力帮你,又不会心存分别,不会因瞧不起你而拒绝相帮。
(1) 八苦相煎要皈依三宝
当我们久病不愈时、被诬害时、郁郁不得志时、所求违愿时、与爱人别离时、与憎恨人在一起时,痛苦交煎,又可依靠谁来救护呢?在苦难的人生中、茫茫业海中、求救无门的号哀声中,又可向谁求助呢?如果皈依了三宝,便可倚靠三宝护持加庇,度过一切难关。正如《优婆塞戒经》中,佛对善生说:「为破诸苦(人生八苦),断除烦恼(不造苦因),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不生不死涅槃之乐),以是因缘,受三皈依。」
(2)灭除烦恼要皈依三宝
佛说世间人的一切苦难,都是因为过去世所造的恶业而来,这些恶业是因,今天尝受的苦是恶因的果,若要破除这些苦,灭除这些烦恼而得到清凉自在乃至成佛,惟有皈依三宝。所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依佛为师,凭法为药,依僧为友。此三皈能令众生出离生死,得涅槃乐。
(3)不堕恶道要皈依三宝
梁武帝时,相传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国师宝志公,为了救度那堕落蟒蛇身的皇后郗氏,撰写了《慈悲道场忏法》,其中说:「今天来到道场的大众,为甚么要皈依三宝呢?诸佛菩萨,有无限的大悲,要度脱世间的人;有无限的大慈,要安慰世间的人。佛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如悯念自己的独生子一样,他们大慈大悲的心,从来不会疲劳懈倦,只愿做到能利益众生的善事,誓愿帮助众生息灭三毒的火,教化众生令他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不成佛,菩萨誓不取正觉。因为这原因,大家便应该皈依了。诸佛慈悲悯念众生的心,比我们的父母还要多。佛经上常说,父母爱儿的慈心只限于一世,但诸佛念众生的慈心是无尽的。天下的父母,如果看见儿子背恩违义,便会心生瞋恨,爱子的慈心便因此而减少。但诸佛菩萨的慈心便不同,佛菩萨看见众生做错事时,同情怜悯的心更重,甚至愿意代替那些罪恶众生,入于无间地狱的大火轮中,受无量苦。但愚痴的众生,被无明覆盖着智慧,被烦恼覆蔽着心,不懂得皈向佛菩萨,更不相信佛菩萨为他们所说的法,不信受佛菩萨的教化,甚至说粗言恶语诽谤的话。这些愚昧的众生,因为不发心念报诸佛的恩及不信佛,而造无数的罪,最终堕在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中,受无量的苦,受罪完毕后,暂时生到人间,都是丑陋残障,诸根不具的人,不懂禅定,没有智慧,种种的障碍,都是因为没有对佛菩萨生起敬仰心。」
(4) 皈依三宝功德最大
所谓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信之人。福薄的人,遇佛法而不敬信,不知归敬三宝的无量功德。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卷一说:「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中,若人以稻麻竹苇,四事供养无量诸佛,满二万岁时,诸佛灭后,各各起宝塔,及以香花种种供养,其人得福虽然多,但不如有人以淳净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得的功德多。」
《善生经》亦说:「若人受三自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皈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皈依三宝的功德无量,要想得到无量的福报,不想堕到三恶道去,就要皈依三宝;要解脱一切痛苦,请求救护,远离生死轮回的苦、求出世涅槃,便要皈依三宝;欲发利益一切众生的大菩提心,更要皈依三宝!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
(二)何谓三宝?
释迦牟尼佛未成道时,未有正法住世,众生都是以诸天邪师为佛宝,四韦陀等为法宝,诸余外道为僧宝。如来出世后,才有归敬正三宝之法门。
三宝是指佛、法、僧。皈依三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宝,佛在菩提树下初成道时,示现丈六金身,及说华严经时,又特别示现卢舍那佛身,因此说,皈依佛不单是皈依释迦牟尼佛,而是皈依十方诸佛,统称为「佛宝」;皈依法宝,是皈依佛所说的一切法,称为「法宝」;皈依僧宝,是皈依出家学佛之比丘,称为「僧宝」,故佛、法、僧又名为三宝。
(1)佛宝
三宝中,以佛宝为首。
皈依佛,两足尊。两足是福足慧足,佛陀多生修行,给众生无量布施,是福足;修持戒定、解行等达到圆满,是慧足。一切行满、愿满是為福慧两足,佛以此两足游行法界,通行无阻,受人敬仰,故说「两足尊」。
《大智度论》卷二载,欲界三天的天人,对自己所爱的,会帮助他圆满一切愿;对厌恶的就希望他七世消灭。佛就不同,佛行菩萨道时,如遇怨亲、家贼来害,菩萨会以身肉、头、目、髓脑供养怨亲,甚至把身命布施给众生,也在所不惜。所以,只有佛才能受佛的名号。因此,应当皈命佛宝,以佛为师。
佛的通号有十种,又称如来十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来十号大意如下:
一、如来:音译为多陀阿伽陀。即是佛陀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因此尊称如来。又可分解为「如去」,即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往佛果涅槃的道而去,故又称「如去」。按照《大智度论》卷五十五载:「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中略)故名如来。」由此而知,成佛先修六波罗蜜。又如来一词,出自《长阿含》卷十二,其中有云:「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即是说,如来所说都是真实不假的,所以名「如来」。
二、应供:音译为阿罗汉。即是断尽一切烦恼,不受生死束缚,智德圆满的圣者,故此,应受人天以种种香、花、璎珞、幢幡、伎乐等供养及尊敬,故称「应供」。
三、正遍知:音译为三藐三菩提。旧译为正遍知,新译为正等觉。「三藐」是正的意思,「菩提」是法的意思。「正遍知」是能知一切正法、已成正觉的圣者,对于法界的一切,都知得一清二楚,故说「正遍知」。
四、明行足:音译为鞞侈遮罗那三般那。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明,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已具足。」依照佛制的戒、定、慧修行,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称为明行足。《大智度论》卷二说,得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等,是为三明;身、口二业清净,是为行,佛陀是三明二业都圆满具足的圣者,所以称为「明行足」。
五、善逝:音译作修伽陀,又称为「好说」、「好去」等。「好说」的意思是佛陀以无量的智慧,依众生的根器而说法,或者说布施,或者说涅槃,或者说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法,而引导众生入于佛道。所谓「观机逗教,应病以药」,众生是病人,佛法是药,法能治众生的病。善逝与如来十分相似,「如来」是乘如实之道来此娑婆世界;「如去」是如实的去涅槃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中。即是说诸佛往来自在,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称「善逝」,又名「好去」。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
(六) 世间解:音译作路迦惫,又名为「知世间」。即是佛能了解及知道世间一切众生和非众生的一切,了知世间生起的因,和世间的毁灭,亦了知出世间之道,所以称为「世间解」。简单说,佛清楚了解世间的一切生灭法,故常劝众生不要贪恋,应学出世间的法,才能真正离苦。
(七) 无上士:音译阿耨多罗。佛陀的智德,在人中是最优胜的,是无人能及的,因此称为「无上士」;又在诸法中,涅槃法是最无上的。另外,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等觉位,称为有上士;佛的妙觉位,称为「无上士」。
(八) 调御丈夫:音译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其意是:佛是可以化导一切「丈夫」的「调御师」。这里说的「丈夫」是指修行的众生。《大智度论》卷二云:「佛大慈大智,有时说柔软的好话,有时说悲切的话或是杂话,这种种的方便语,主要是调伏发心修行的人(丈夫),使他们得道,往入涅槃之路。」而然,佛亦慈悲化度女人,为甚么独说「调御丈夫」呢?因为古时男尊女卑,以男性为主流。而修行佛道,男女皆可成佛,不论男女,往生极乐世界后,同现金色身,同现大丈夫相,同名妙音,故能调伏众生的佛陀,亦称为「调御丈夫」。
(九) 天人师:音译作舍多提婆魔楼舍喃,又称为「天人教师」。即佛陀是诸天与人类的教师,示意教导众生甚么可以做,甚么不可以做;甚么是善,甚么是不善。众生若能依教而行,不舍佛陀的教法,便可以解脱烦恼,故称「天人师」。又以佛陀常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比较多,度了不少天人及凡人,度其他道的则比较少,所以又称佛为「天人师」。
(十) 佛:意译觉者,又称佛陀。是觉悟真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是修行的最高果位。凡夫无法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声闻、缘觉二乘仅能做到自觉;菩萨具有自觉、觉他,但尚有一品无明未破,故觉行仍未能圆满。佛能化人,可教导一切众生,故又称为「能人」;阿弥陀佛称为安乐世界之能人。一切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有十力、四无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胜的能力。佛又有七项殊胜功德超越常人,称为七胜事,即身胜、如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等。达到佛果,必须具足三种德相,即断德、智德、恩德,合称为大定智悲。此外,佛亦称为世尊,即是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的意思。佛亦称为两足尊,即福足慧足。
佛不但有十号,且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佛的真身,以正法为体,故名法身。报身,是诸佛修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亦即完成佛果的身,如法藏比丘发愿建立极乐净土,圆满后成为阿弥陀佛,是名报身佛,所建成之极乐国土是报土。化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是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身,如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住世八十年,讲经三百余会,依住于凡夫的色身,示现凡夫的生老病死,但没有凡夫的烦恼。
大乘佛教以诸佛的三身为佛宝。经中说,从平等法身流出报身,从报身流出化身,从化身流出三藏十二部经,因此须先修法身。
天台宗立毘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等为三尊,称毘卢遮那为自性身,卢舍那为受用身,释迦为变化身。十佛名之中,有「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之称。
除三身外,大乘佛教又分有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如七佛、燃灯佛等是过去佛;弥勒是未来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释尊与弥勒之间,是无佛之世。
小乘佛教认为,现世不可能有两佛同时存在,大乘佛教则认为,在同一时期内可以有多佛并存,例如,东方有阿閦佛及西方有阿弥陀佛。同时,在他方世界,亦有无数的佛存在,即所谓十方恒沙诸佛。此外,又有三世诸佛,是指过去庄严劫之千佛、现在贤劫之千佛,及未来星宿劫之千佛,合称为三劫三千佛,佛名载于三劫三千佛名经内。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五)
佛是大医王,能医治众生一切病,医生只能医治已发生的种种身病、精神病及心理病,但不能令不生病,佛法则不同,不但可以治病,且能令人不生病。因一切病皆由心想生,心如大海水,当心平气和时,海面澄澈如镜,但当不如意事出现时,怒便从心上起,如海面掀起汹涌澎湃的万丈波涛,令人瞩目惊心。故佛说人有两颗心,一是真心,真心是佛心,另一是识心,即妄心。妄心被外境诱惑,由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味,身所触,意所想,而产生种种爱恶,转变为识,蒙罩在原来清净的真心上,令本性迷失,识心暴戾凶残,贪得无厌,破坏和谐。皈依佛就是要寻回我们的真心佛性,皈投依止自性佛,除却妄心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不善的行为,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这样便可转识成智。假若人人皈依自性佛,世界便没有战祸,族群之间便没有排斥毁谤,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天下便不会有灾难,这五浊恶世,随即转变为人间净土、和谐社会,这是皈依佛的真实意义。
(2)法宝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法,是皈依佛说的教法。佛法是医治众生病苦的良药。佛以种种善巧方便,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说不同的法,帮助大家度过难关,解决问题。依佛法修行,能成佛道,故说有佛法,便有办法。
法宝,是佛陀证悟后,讲经三百余会所宣说的教法。其基本教义是四圣谛、十二缘起、八圣道、三法印等。佛陀在十二年的阿含时说法中,差不多每天都孜孜不倦地阐述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义理,成就无数人得阿罗汉道,直至涅槃时仍殷勤询问弟子是否了解四义,可见四圣谛乃原始佛教之纲领、佛法的中心思想,解脱生死的唯一方法。其主要教义是苦当知,集当灭,道当修。以业为因,以烦恼为缘。知苦便要灭苦,灭苦先灭十二缘起,缘起法乃永恒不变的真理。佛在菩提树下,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门。由缘起说再发展为二世一重、三世两重、六因四缘五果,以戒、定、慧三学为实践成佛的要道,以六度等为进一步的阐论,大小乘三藏十二部经等,是离欲灭苦的涅槃妙法。故说皈依法,是皈依「离欲尊」。
往昔佛陀说法都是以口传授,佛入灭后,迦叶尊者恐佛灭法灭,为报佛恩,令佛法久住世间,留传以后,于是在须弥山顶,以神通力呼唤诸大阿罗汉勿入涅槃,而说偈曰:「诸佛弟子,若念于佛,当报佛恩,莫入涅槃。」大迦叶呼唤的声音传遍整个大千世界,有神力的大阿罗汉都能听到,都来到王舍城集合。尊者从众多的阿罗汉中,选了一千人,在阿阇世王保护之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先底盘那波罗山边的禅室门边,由摩诃迦叶主持,五百人结集经藏,五百人结集律藏,名为五百结集。
阿难尊者因时常侍奉在佛的身边,常闻佛说法,虽然佛初转四谛*轮时,尊者未能及时侍听,但后来亦常展转听闻,而不忘失,故称强记多闻第一。是故迦叶于第一次集佛法藏时,便命阿难升座说法,阿难登座后唱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因为佛入灭前曾嘱咐阿难,一切经首第一句应当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当阿难唱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时,想到昨日见佛,今日已称我闻,迦叶及已断漏的一众阿罗汉都忍不住落泪。
以迦叶为上首,阿难诵出佛所说的经法,成为以后的经藏;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部,为以后的律藏;再经憍陈如等长老,确认阿难及优波离所说,确是佛陀所说,并加以论议,成为以后的论藏。后来有不少祖师大德,将其组织化、体系化,编辑成为经律论三类,通称三藏,又称为「法宝」。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六)
经、律、论三藏的纂集,称为《大藏经》。《大藏经》在隋唐时便有纂集,但因当时没有印刷术,所有的编集都是由书写而成,直至宋代太祖皇帝在西川成都,以木版雕刻印刷,才有刊印。此后,藏经的印刻事业陆续兴起。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藏经被焚烧殆尽。到明太祖洪武年间,才再刊刻,但因校勘不精细,有不少脱误。到清代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1735-1738),以北藏为基本,加入新籍,刊刻成为《龙藏》。后来,有日本大藏经编纂会,网罗印度、中国、日本、朝鲜一切佛教的名著,在日本大正十三年(1932),完成举世佛学界最完整的一部大藏经,名为《大正藏》。
至于记述教法的文献,自古即有九部经(佛经内容的九种分类)及十二部经等。十二部经是:
(一) 契经,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的佛经;
(二) 应颂,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的教法,亦称为重颂;
(三) 记别,又称为授记,指佛陀对众弟子未来所作的证言;
(四) 讽颂,又称孤起,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说;
(五) 自说,佛陀不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
(六) 因缘,记载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七) 譬喻,以譬喻宣说法义;
(八) 本事,本生谭以外,记载佛陀与弟子的前生事迹;
(九) 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
(十) 方广,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
(十一) 希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的事;
(十二) 论议,记载佛的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意义。
原始的佛典,如阿含及各种律藏等,初时都是以口诵相传,经过结集、订正、确认后,才以文字记录下来。初期的经典,多数是以书写方式流通。如《佛本行集经》说天王用笔墨、陀罗叶等书写,《大方等大集经》说用纸墨书写,《持心梵天所问经》、《宝女所问经》、《普曜经‧叹佛品》等则记载用竹帛书写,亦有在壁上书写经文的。此外,《正法念处经》、《大般涅槃经》、《梵网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等,亦举出以叶纸、桦皮、贝叶、纸、素白迭等书写。因当时没有印刷术,故大乘佛教常劝说抄经的功德,令佛典的流通量亦随之扩大。
隋代天台智者大师,为了让大众易于明白佛陀的教法及思想内容的判别,把佛教经典分类为五种,把佛陀说法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段。
第一华严时,是佛陀初成道时,在三七日时说《华严经》,《华严经》有前分与后分的区别,前分是三七日时说,与会的都是优秀的大菩萨,没有声闻(阿罗汉)在内;后分如《入法界品》,则有舍利弗等大声闻在内。但因为说法的程度太高,这些大声闻人都无法听得明白,都如聋似哑,未能收到化益的效果。
第二鹿苑时,又称阿含时。是指佛陀说《华严经》后的十二年间,最初在鹿野苑为跟随他出家的五比丘说法。(悉达多太子偷出宫门时,他的父亲净饭王又惊又气,于是派人追他回来,但因太子出家心很坚固,净饭大王没办法,只好从王师中选出憍陈如等五人,伴随侍奉太子学道。于是,这五人便随同太子共修苦行,成为后来的五比丘。太子修了六年苦行,仍然想不通如何能解脱生老病死的问题,不能达到解脱目的,于是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沐浴,并接受牧羊女供养乳粥。憍陈如等五人以为太子退失道心,于是离开太子,来到鹿野苑苦行林继续苦修。释尊成道后,很怀念这当初跟随他的五人,很想先度他们,于是来到鹿野苑为他们说四圣谛、八正道、布施、持戒、生天等法,五比丘实时得法眼净。)之后,佛陀在十六个大国里,说小乘四部阿含经,即《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所以此时期又称阿含时。佛陀在这时期所说的教法是小乘法(即三藏教),程度比较低。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七)
第三方等时,「方等」是大乘经典的通称。佛陀在鹿苑时,度了无数弟子成为阿罗汉。于是在后来的八年间,开始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斥责小乘而赞叹大乘,目的在打破在第二时得了小乘法浅证的阿罗汉,以为是与佛深证相同的偏见,启发小乘人生起耻小乘,尊大乘的心。
第四般若时,在方等时之后的二十二年间,是佛陀说各种般若经的时期。这时所说的教法,在内容上分为通、别、圆三教,说诸法皆空,其意义是要二乘人进一步发展至大乘中的空,淘汰大、小乘分别的偏执,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故此时又称为淘汰时。
第五法华时,又称涅槃时。是佛陀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与入涅槃之前一日一夜,说《涅槃经》的时期,主要是使修学的人证入佛的知见。佛将华严时以后,至法华时期间之二乘加以开会,令他们能「入佛知见」。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载,佛亦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既然佛亦以法为师,依法而住,为甚么三宝中不以法为首呢?因为法虽然是佛的老师,但法要由佛来说,道要人来弘。
假若社会上一切大众都皈依佛法,这世界便没有罪恶,没有仇恨、嫉妒、报复,人心纯正,天地清宁,天灾人祸亦不会发生,这是皈依法的真实意义。
(3)僧宝
皈依僧,众中尊。
顾名思义,众中尊是受众人尊敬的意思。
按《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所载,僧有三种,第一是菩萨僧,如文殊、弥勒等菩萨。第二是声闻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第三是凡夫僧,即已受具足别解脱戒,受持如来正知正见,而能说法利益众生的僧伽。
佛陀时代所指的僧宝,是禀承佛陀教法,修因得果的声闻、缘觉,即憍陈如等五比丘,这些大阿罗汉,漏尽果满,故称为僧宝。现在的僧宝则泛指出家的凡夫僧、福田僧。
为甚么凡夫僧又名福田僧呢?因僧人出家修行,除了志愿成佛外,更承担了代佛说法的任务,所谓上弘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令佛法绵延不绝,利乐世间一切有情。凡夫僧虽然未得无漏之戒定慧及解脱,而供养者可获无量福,所以又称为福田僧。佛说:「但以施僧,我在僧中。」佛说这话是明显表示,佛法僧是一体的,供僧的时候,也在供佛,因佛在僧中。而然,虽说佛在僧中,但若把佛当是僧,便把佛贬低了。佛说「我在僧中」是强调佛与僧共存,因为佛住世时,以佛为轴心,但佛入灭后,僧是佛的代表。
《十诵律》载,世尊与五百阿罗汉入首波城,到长者家应供,有鹿子母闻佛入城,亦发心供佛及五百阿罗汉。美食准备好后,鹿子母便往迎请佛及阿难进屋,佛与阿难进屋后,鹿子母即关闭所有门户,五百阿罗汉只能以神力进入屋内应供,或从空中来,或从地上出,而没神通的比丘则不能进入。
食后,世尊明知故问阿难:「今日鹿子母请五百阿罗汉食,有否请僧中未证果之比丘呢?」答言无。佛说:「若鹿子母能以不分别心,于众僧中请一未证悟之比丘,可得大福及大果报,胜以分别心请五百阿罗汉。」由此知道,以分别心请五百阿罗汉,不如按次第供养一凡僧得福多。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八)
又《十轮经》中佛说:「若诸比丘,依佛法出家,一切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当然,我不容许他们破戒,但对破戒比丘,国王大臣等不能以鞭杖割截他们的手足,甚而断他们的命,何况只是犯了轻戒及小威仪的事。破戒的比丘,犹如牛黄,牛虽然死了,但仍为人所用,亦如麝香,死后都能大利益一切众生。恶行比丘虽然犯了禁戒,但因为戒的势力,犹能利益无量的天人。又譬如烧香,香本身烧完之后,其香仍围绕不散。破戒比丘虽然会堕落恶道,但他们会说法,能令众生增长善根。就以这个因缘,一切白衣居士不应侵毁、轻蔑破戒比丘,应当守护、尊重、供养。」然后,世尊再说偈曰:「瞻卜花虽萎,胜于诸余花,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简单说,破戒比丘,尤比外道强得多。
三宝之中,最尊贵的当然是佛宝,最妙胜的是法宝,但地位最重要的是僧宝。因佛入灭后,我们只能供奉佛的圣像,而圣像则要住在由僧宝住持的道场内;佛的经典及文化虽然流传下来,但要由僧宝来保存及传播;佛弟子的延续及培养,要由僧宝来接引及教化,所以说僧宝的地位最重要,一点都不夸张。同样,佛法的兴衰,僧宝亦起了最大的作用,所以,凡我僧宝,皆应自律,以戒为师,以报佛恩。
(4) 最初的二皈
佛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七日未食。那时,有做生意的兄弟二人,一名提谓,一名波离,带着五百商人,五百车财宝,经过离菩提树不远之处,树神与这二位贾客以前曾相识,于是对他们说:「释迦如来,已成等正觉,七日未有食,你们可以拿蜜糗奉献如来,可令你们得大利益及安隐快乐。」兄弟二人听罢,满心欢喜,即拿着蜜糗往菩提树的方向去。二人从远处看见佛陀颜貌殊异,如水澄静,没有尘秽,欢喜心立即生起来。二人来到佛前,顶礼后立即奉上蜜糗供佛。世尊心想,这二人奉献蜜糗,应当以何种器皿来盛载呢?过去诸佛不会以手受食吧?站立在佛左右的四天王,知道佛的想法,于是往四方寻找器皿,每人取了一石钵来,奉上世尊。慈悲的世尊,将四天王奉上的四钵合而为一,盛着贾人的糗蜜,接受贾人的供养。世尊受食后,而为二人咒愿说:「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义,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佛咒愿完毕,再对二贾人说:「汝等贾人,今可皈依佛,皈依法。」贾人即受佛教说:「大德,我今皈依佛,皈依法。」于是,贾人兄弟便成为最初受二皈依的优婆塞(男众居士),因当时尚未有僧宝的诞生,故只能授二皈法。
(5)三皈的建立
世尊离开贾人后,即往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五比丘得阿罗汉道后,连如来在内,世间便有六阿罗汉,后来佛为耶舍之父皈依时,首次把僧宝列入三皈之中。
据《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十五载,佛度五比丘后,有一大富长者的儿子,名耶舍,本性贤善,厌离此娑婆世间,喜欢清净及闻法,佛欲度此人出家,于是便到水边,坐宿在敷草上,等耶舍来。耶舍在家享受五欲乐后,看见那些所谓美女,躺在床上,互相交迭,张口而睡,眼泪、鼻涕从口中流出,丑陋非常;伴奏歌舞的乐器在室内纵横摆放,一片凌乱。耶舍目睹此境,甚觉惊怖,即心生厌离。接着,耶舍跑到父亲那里,见到的情景亦如刚才一样。立时,耶舍觉得这样的生活真没意思,益发生起厌离心,于是独自出门,忧愁悲苦地向水边而行。坐在对岸等待的佛陀即以神力对他说话,并向他招手,耶舍欢喜若狂,立刻脱去脚上的琉璃屐,放在岸边,急不及待地渡水过河见佛。佛为他说种种妙法,令他心生欢喜,然后说四谛,即苦应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当修等苦集灭道法,耶舍闻法后得法眼净。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九)
再说那些陪伴耶舍玩乐的彩女醒后不见耶舍,立即报告给长者知道,长者焦急地派人依脚印找寻,赶到岸边时,看见琉璃屐在岸上,长者心中又喜又悲,亦舍屐渡水,往找儿子而去。佛恐父子相见会令耶舍为难,于是以神力令子见父,而父不见子。长者过河见佛,顶礼坐下,听佛为他说种种妙法,说布施的好处、持戒的好处、生天的好处,又说出家不着欲乐的好处、在家染着五欲的过患,及说种种趣向菩提的方法。长者闻法心开意解,即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欢喜地接受三皈依,然后受五戒。成为佛陀成道后,第一位受三皈五戒的优婆塞,打破前皈依只受佛法二戒之例。
佛陀度脱五比丘后,便制定皈依必授佛法僧三皈法,把僧伽推至与佛宝、法宝同齐,其旨意是要灯尽火传,明明相续。故此,僧宝是佛法的延续。而传法有五种方式,一受持,二看读,三讽诵,四解说,五书写,都要由僧伽带领。
僧,又称僧伽,是梵语,意译为和、众,乃和合的意思,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其意是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因此,以海为比喻,而称海众。
和合又分有理和与事和。理和是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事和有六种,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等六和敬。
佛法讲性德,性德是圆融的,佛是处于完全无诤的和合状态,没有对立的。故僧团的特质亦应是和合无诤,才称得上是僧宝、众中尊,切忌互相指责、猜疑,甚至不相往来。故祖师常说:「若要佛法兴,必须僧赞僧,若要法不灭,必须僧和敬。」
(三)三宝的意义
(1)佛法僧为甚么称三宝?
宝,是宝藏,世间之宝藏是指天然资源,如石油、煤、金、铜、锡、铁、钨等宝矿,这些矿物本来没有固定的相,经过开采、琢磨、铸造便成为珍贵的财宝;而我们的真心亦是宝藏,却被世间的环境及种种妄想所覆盖,以致迷失本来,倘若痛加煅炼,便能回复本来佛性,成为真正的珍宝。正如《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说:「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佛以金作譬如说,金要销才能有成就,人要修行才能成佛,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宝矿是天然产物,可以令人致富,但要经过矿床学来开采,才能成为世间财宝,为人类谋求幸福;我们本来具有的真心亦是珍宝,倘若以三宝镕炼,非但能令我们致富,而且不会堕落恶道,更可解脱生死。
未经开采之宝藏称为矿,未经开发之真心称为凡心,已觉悟之凡心称为佛心。不去开发我们本来具有的真心宝,是「藏宝受贫,怀珠作丐」。
(2)三宝的六种意义
《宝性论》卷二中,举出三宝有六种意义:
一、 希有之义
世间的宝物,贫穷人不容易得到。三宝亦如是,薄福的众生,经历千生万世都不能遇到,就是遇到,亦不敬信、不珍重。亦因为不容易得到,故名为宝。
二、明净之义
世间的珍宝,内外明彻,体无瑕秽。三宝亦如是,远离一切有漏的世间法,明净无垢,因此名为宝。
三、势力之义
世间的珍宝,有大势力,能帮助人除贫去毒。三宝亦如是,具有不可思议的六神通力,济拔众生的苦恼,因此名为宝。
四、庄严之义
世间的珍宝,可作装饰物,庄严我们的身体,令全身漂亮好看。三宝亦如是,能严饰修行人的清净法身,令威仪具足,因此名为宝。
五、最胜之义
世间的珍宝,是所有物中最殊胜的。三宝亦如是,是一切世中最妙胜的。因此名为宝。
六、 不变之义
世间的真金,经过燃烧、打磨,都不会改变它的质素。三宝亦如是,不会被世间的地、水、火、风、色、香、味、触等八法所更改变动,因此名为宝。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十)
(3) 三宝设立的四种意义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指出,三宝的设立,有四种意义。
(一) 为对治外道之邪三宝,含有反邪归正的意义。如《优婆塞戒经》云:「若皈佛已,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等。若皈法已,终不皈依外道典藉。若皈僧已,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为了对治邪道,故要设立三宝。
(二) 佛是调御众生的导师,法是佛的法,僧是佛的弟子。此三者所证无量,种类亦同一体,故要建立一体三宝。但因为所证的果位不同,故要分开师徒的名份。
(三) 对欲证得佛菩提的上根之人说佛宝;对欲求自然智慧,而了达因缘法的中根之人说法宝;对下根之人,受持师僧的佛法,于理事不违背,为说僧宝。三宝的设立,是对一大二中三小乘的六种人而说。
(四) 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护;对病人来说,良医、妙药、看护都不能缺少。因此要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故要设立三宝。
(四)三宝的种类
诸经论中,三宝的种类分得很多,大小乘各有不同的说法。都不外乎在事相、理相上说。可分为三种:一体三宝、别相三宝、住持三宝。
(1)一体三宝
一体三宝又称为同体三宝、同相三宝。三宝是指佛法僧,虽然名称不同,而且分为觉义、法义、和合三类,但本质与意义都是一样,万事万物与我同是一体,三宝也不例外。从觉义来说,佛体真心体觉,性灵清净,故名为佛宝;从法义来说,佛的佛德满布法宝里,有轨迹可依循,只要依法轨修行,可圆满一切及有无限功用,故称法宝;从和合义来说,佛是无诤的觉者,常处于和合状态,僧团亦是一样,都是和合无诤,故称为僧宝。如此看来,一宝实已具足三宝,故此名为一体三宝。
(2)别相三宝
别相三宝又称化相三宝、别体三宝、阶梯三宝。此别相三宝是属于最初的三宝,以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的丈六化身,及说《华严经》时所现的卢舍那佛身为佛宝;以四谛、十二因缘为法宝;以四果、缘觉为僧宝。故称为化相三宝。又因为随其所化而分为佛上、法中、僧下的阶层,故又称为阶梯三宝。而大乘佛教却以诸佛的三身为佛宝,六度为法宝,十圣为僧宝。
(3)住持三宝
住持三宝又称常住三宝,是以佛的塑像、画像为佛宝;以佛说的三藏经典为法宝,以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我们现在奉行的是住持三宝。
除以上三种三宝外,尚有缘理、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真实等三宝。
(4)自性三宝
《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提出皈依自性三宝,但因境界太高,初学者不容易明白。大师说:「三皈是皈依觉、正、净。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是故名为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没有邪见,便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是故名为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是故名为众中尊。若这样修行,是自皈依。
凡夫不明白,只知道受三皈戒,若果说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又凭甚么而皈呢?那不是变成虚妄吗?各位善知识,经中说的自皈依佛,不是说皈依他佛,是要皈依自心的佛,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皈依自性三宝。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日常生活中的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