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二--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纯祥法师所有开示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二


 下载DOC文档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二

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也是整个净土教法的核心,就是说净土教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收摄在这一条愿力里面,它也叫做总持。因此我们学习净土教,学习佛法最主要的用心(集中心力的地方)就是要好好地听闻和理解这一条愿力,这条愿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本愿三心,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所以这条愿也叫本愿三心之愿;二是乃至十念,这是相;三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

一、阿弥陀佛选择念佛一行为往生的正定之业。

“乃至十念”的十念是指念佛,显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给我们选择往生净土的方式方法,这个方法与六度万行,持戒、布施、放生、建寺、禅定这些相比是简单易行的。这个“选择”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法藏菩萨(阿弥陀佛)在众多的修行方式中选择了“念佛”这一修行方式?古德做了一些比较,认为念佛做为往生的修行方式是最“容易”的,相对于其它的方式来说最能普度众生。

这条愿也叫做选择本愿,为什么它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是本愿之王呢?这条愿又叫念佛往生愿,念佛往生相对于其他的修行来说,是阿弥陀佛在很多种修行方式中做出的选择,这里面使用的是排除法,阿弥陀佛建设西方极乐世界,他在因地的时候经过五劫思维选取了念佛的这一修行方式,而舍掉其他的修行方式,这就是选择,选择就带有取舍的意思,取了念佛,其它的就舍掉了,因此除了这个念佛的方式能够往生净土,其它的方式不能往生到净土去,这里的净土是指阿弥陀佛真正的净土(报土),这就是选择的意思。

这一点对于我们分别心特别重的凡夫来讲是不容易理解,容易产生误会。误会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凡夫特别注重分别、取舍、比较,佛在选择这个方式时也是有取舍和比较的。但是佛的比较和我们的基础不同,我们是凡夫,没有智慧,而佛是“妙观察智”所做的选择,是在平等性中,在法藏菩萨这样的圣位中做的选择。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好多人心里就会想,我光念佛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吗?我可能还要做很多其它的修行,甚至是我念佛不是主要的,我应该多做诵经、布施、供养、持戒等其它的修行,这个选择就变成了我们凡夫的选择,而这与法藏菩萨的选择是不一致的。往生净土的真实修行方式就是念佛,这就是法藏菩萨“妙观察智”所做的选择,其它的修行方式就不是他选择的,因此你要想真正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通过这一愿选择的方式,所以这一条愿被称作选择本愿。 大家对念佛方式的理解,存在好多误会。我们首先在方式上要确定一点就是“念佛往生”,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

佛法是一个整体,需要你整个听进去,然后思考融通。因此你首先确定了念佛往生,这是阿弥陀佛的选择,接下来还要了解这个选择里面的内容。上一节我们说了至心、信乐、欲生这三种心和念佛方式之间的关系。称名念佛是相,我们中一些人听别人告诉说念佛可以往生了,这是阿弥陀佛选择的方式,他光知道这个方式了,他就一个人躲起来去念佛了,那他能不能往生呢?这有些不确定。所以你光知道这个方式,你不知道这个方式里面的内容,你还是会有很多的障碍,能否往生是不确定的,所以你要去听明白这个方式,念佛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和目的有关。

二、阿弥陀佛建立的西方极乐净土最主要的救度对象是“恶凡夫”

净土教以“往生”为果。“设我得佛”是法藏菩萨发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法藏菩萨立誓。那他对着谁立誓呢?他对着“十方众生”来立誓。那这个“十方众生”的范围有多大呢?凡是佛以下的都可以是“十方众生”的范围,他不单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还包括十方无量的世界,无量的佛国土。“十方众生”依无量寿经其它的译本,包括蜎飞蠕动的恶道众生,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还包括人道,天道甚至包括阿罗汉菩萨们,更广的范围是指除了佛以下都包括。

净土宗的祖师在解释这个“十方众生”的时候说,这里的“十方众生”主要是指凡夫,凡夫是相对于圣人来说。下面解释一下“凡圣”的界限,圣人的界限是指初果罗汉以上的,称为三乘的圣人,他就是站在真谛那边,初果罗汉以下的就叫做凡夫。凡圣的另一个面是,出轮回的叫做圣人,没有出轮回的叫做凡夫,凡夫就是流转生死,没有出六道轮回,而圣人就是出了六道轮回,或者是虽然现在没出,但是确定是出了六道轮回的,比如初果罗汉他现在还没有出,但是他七返人间天上就可以出离轮回了。那么这个十方众生所指是包括凡夫和圣人,佛下面的弥勒、文殊、普贤也包括在里面。

那阿弥陀佛最主要的救度对象是谁呢?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解释到“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指凡夫),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凡夫),急须偏救。岸上之者(圣人),何用济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阿弥陀佛最主要的救度对象是凡夫,凡夫中还分成善凡夫和恶凡夫,其中“恶凡夫”是阿弥陀佛更主要的救度对象,这就是阿弥陀佛立愿的重心。如果把西方极乐世界比作一个大医院,那阿弥陀佛则是一位大医王,他主要救度什么样的病人呢?他就是专门救度那些得了最严重病的人。所以阿弥陀佛主要不是为了圣者、菩萨们,而是为了救度凡夫,而且更主要的是救度凡夫里面的“恶凡夫”。我们出生在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后2000多年的未法时期,现在人基本上都是恶人,没有什么戒律和德行。我们自己和自己比可能有好的,但是按照真正佛法的标准,按照三皈依、五戒、十善的标准,现在的人就多是凡夫中的恶凡夫,所以我们现在最主要的解脱因缘,就只有靠阿弥陀佛的誓愿,因此净土法门在末法时期的当机性就体现出来了。

凡夫在不间断地轮回

佛法有因果观,成佛和解脱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是出离轮回。圣凡的界限是,凡夫就是轮回,圣人就出离了轮回。佛法圣道都是在追求这个,象禅宗的开悟、密宗即身成佛,都是为了追求脱离轮回,要“了生死”。我们生死的内容就是在无明的引导下,不断地在六道里面流转。表现出来的就是有很多烦恼,行事颠倒。我们以为这辈子做人,下辈子堕地狱,再下辈子可能做饿鬼、畜生什么的,以为这就是轮回。其实有智慧的人就能了解得更细,我们所有的心念,念念之间、前念和后念互为因果,心行不断。我们现在的作为,受过去的影响,所有的行为,它有一个前延后续的力量,当下每一念,都是轮回的因果,每一念的显现,对过去来讲,他是一个果,对未来来讲你就又种下了因,不断在因果中轮回。

往生的真正利益是出离轮回

那么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出离轮回,这是佛法不同于世间法的地方;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身体好,为了健康,为了感情,为了发财,为了清净,这些都属于世间法,如果为了这些,他们就是对佛法和世间法的界限不太清楚。佛法主要是为了脱离轮回,不是为了轮回中的利益,而出离轮回,不是在死的时候才出离。

往生净土决定就意味着你出离轮回决定了,所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菩萨说你要是不出离轮回生到我的净土来,我就不成佛。法藏菩萨的誓愿里面是有“自利”和“利他”两个内容,这两个内容是“一体”的关系。为什么说是“一体”的呢?这个取正觉就是他成佛,不取正觉就是他不成佛,不成佛是他的誓言。法藏菩萨说如果我不能够让念佛的众生生到我的净土里面来,那么我就不成佛,这是双重否定。从正面来看法藏菩萨成为阿弥陀佛是“自利”,如果他成佛的话,给我们的利益就是我们能够出离轮回,这就是“利他”。所以说我们不往生他就不成佛,我们能往生和他能成佛,这个“自利”和“利他”是摆在一起的一体的关系。

如果你现在还有烦恼,那所有烦恼真正的苦本、苦因是什么呢?你并不了解,真正的苦因不是因为贫穷、生病、感情不好、孩子不听话、自己欲望强,真正的苦因是因为“无明,无知”。我们对真理无知,才会有身体不好,感情不好,欲望强的这些“果”。你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你必须要从根上把它切断掉,那么就是说你有无明的存在,发生身口意的三业,你就必定在六道里面轮回,你不会出离这些生死,你现在无论是苦还是乐,你只要是不会出离,你就受苦的时间更多。因为在六道里面,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三恶道,在人道的时间最少,人道是一个中转站,是一个关键时期,其他道都是受报的时间,其他道没有选择“做善,做恶、积福、修积功德”的能力,只有我们在人道的时候才有选择的能力,而人的寿命不长,所以人道是一个关键,如果你的善根好,你就应该知道轮回就是真正的苦,你要对苦因、苦果都有认识,你才能真正发起往生。往生不是死,它叫做“了生死”,出离轮回,往生就能彻底解除我们的烦恼和痛苦。

三、净土法门的往生利益是在活着的时候获得

净土法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往生的利益是在活着的时候获得的。你想往生净土,尽量在活着的时候确定,这意味着你现生就得到了佛法的利益。这个利益是出轮回的大利益,你越早获得越好,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你越年轻就越容易获得,因为年轻的时候追求力量强,容易得到往生决定,人老了身心各方面的力量就衰弱了,想要得到就要难一些。我们要纠正“彿法是度死的”,“往生净土决定要等到死的时候才会获得”,“追求往生那是老人才需要的”,“我现在很年轻,离往生还很远呢”这些错误的观念。这些都是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不了解,也就是对“往生”的意思不真正了解,误会了。

产生这些误会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跟我们中国净土教的弘扬有关,中国净土教的弘扬一直都特别注重临终接引。所以大多数人学习净土教、念佛都是希望阿弥陀佛临终来接引。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劝导的核心也是在这个地方,当时的太虚大师对此评论说“然尚期命终往生,而无真宗‘信成已生,还化他利’之行,则所短远矣”。这里提出了二个问题,一是弘扬偏在“尚期命终往生”上了,二是无“还化他利”之行。

一是弘扬 “尚期命终往生”,这样往生就成了只能等着临终接引,变成了等死,都集中在死的这个环节上面去了,其实往生的目的是要“了生死”,不单是为了“度死”。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里面有三条摄生愿。十八愿是最主要的,被称做愿王,这条愿不是临终接引愿,这条愿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九愿才说“临命终时,与大众现其人前”,而十九愿是次要的,十八愿是最主要的。我们以前净土教的弘扬,把重点落偏了,把往生和死联系在了一起。我往生就是要离开这一世的身体,才会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这个只是往生的显现.。

二是无“还化他利”之行。如果你一生里面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往生了,都在期盼阿弥陀佛临终来接自己,这就缺少了一个“自利利人”的利益。自信教人信,就是我已经得到了佛法的利益,现生能够利益自己,自利之后去利他。如果你一生都没确定,那你就变得相对自私了,因为你需要抓紧时间去念佛,一心期盼阿弥陀佛来接你,这就缺少一个“还相回向”的利益,那这个佛法就不是一个圆满的佛法了。

我们的净土教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这样的误会,没有搞清楚。净土教要给你的是现身获得佛法最大利益,就是获得真正信心,见到真正的宝藏,你得到真正的欢喜安乐,这比其他的利益都大得多。过去有善根的人都是在勤求佛法的究竟利益,而现在人不知道生死轮回中的乐是建立在沙子上,是不稳固的,是很暂时的,未来怎么样你不清楚,那你哪有心情去享乐呢?所以只有不太清楚的人才去追求世间的享乐,只管眼前不管将来,这是你自己欺骗自己,这就是善根不行,而真正眼光远的人,他就不是这样,他先要把生死轮回,烦恼,无知解决掉。所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就是净土教阿弥陀佛要给我们的真实利益,而且是现生就能获得。你要想获得这个利益,对这个方法要了解,我们就只有通过念佛,你才能够往生,因为“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要真正确定自己的往生,就要在这条愿上来确定它。

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具足闻信

上一节我说到这里面的“至心”,全无虚伪的至诚之心,就是真实心。这个真实心在亲鸾大师的著作《教行信证》里面就是本愿三心。对于追求往生的人来说,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佛的国土,是非常高妙的地方,那么通过念佛就能够往生?我们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愿心,没有信心,不能够往生到净土去。那么这个就跟我们自身因果有关,好多人一听佛法,他不懂什么道理,甚至简单的判断,佛告诉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是那么好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是普通人去不了的,那修两下念佛怎么就能去了呢?这个就是我们的分别见,我们的常识,我们不太相信因果,对事理也不太明白。认为去极乐世间那么好的地方,就象我们上街去买东西,什么东西都不能是白给的,好东西总是要付出更多的钱,凡是得到好结果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好心得好报,虽然不能去做,多数人还是有点相信的。至于说极乐世界这么好的地方,我这个出离轮回、往生,了解佛教常识的人都会认为能够出离轮回那是圣者,我至少要达成圣者的标准,才能出离轮回。极乐世界里面都是阿裨跋致的菩萨,都是大圣者,不是小圣者,到阿弥陀佛的报土就跟佛是一样的,那么这种地方象我们这样的恶凡夫怎么能去呢?这是本能的反映,从轮回的角度看,我们出身在佛灭度后2000多年的末法时期,现在做人还不怎么样,我也不比别人好多少,让我去那么好地方,我念两声佛我就做了好多功德了,就行了,这很不容易相信。

法藏比丘发这条愿的时候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条愿叫本愿三心之愿,他发这三种心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我们一直轮回的恶众生,没有真实心,而他这个真实心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呢?它是至心,是指全无虚伪的至诚之心,到底什么是至诚心?而且是一点都没有虚伪的至诚心?亲鸾大师在《教行信证》里面根据汉字原始的意思解释说,至心就是真实心,真实诚重之心。他是相对于什么样的心来说呢?他是相对于我们的心来说,我们的心是什么状况呢?我们是没有至心的,我们的心都是虚伪的,虚伪和至心是相对的,那么至心他是至极的清净之心。这种心是什么性质?他是随顺法性,离虚假,顺二谛,无虚伪颠倒心。

什么叫二谛呢?二谛就是指真谛和俗谛。现在是科学时代,多数人只相信科学,而科学又是依靠实验的,是要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明白,用得上,因此我们最相信的是什么?就相信五欲,相信我们的身体,相信我们这个心的感受,我们吃的酸甜苦辣,感情上面的好坏,爱恨情愁,我们只相信这样一种真实。如果说要相信佛,你就是要相信极乐世界,信佛的解脱乐。我们大多数人的信佛是什么样呢?我们好多人虽然信佛,但是认为佛的乐也和我的欲乐差不多,我能体会到最乐,那佛就是那种乐,这就没有佛法二谛,就只有一个俗谛。我们更多是只相信自己的身心觉受,不相信有什么圣者,其实这个状态你就不信佛了,虽然口头上表达是信佛,但是实际上是不信佛,你的语言表达和你的心里真正认知不是一回事。这就不顺二谛。

那顺二谛,信佛教,信极乐是什么样呢?就是要同时相信有二个标准,即相信我们的五欲之乐,还要相信有佛菩萨的解脱乐。你看我们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相信佛,相信观世音菩萨,从某种角度来讲跟相信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正报,一个是依报,它跟我们是相对的。

不顺二谛,你就不是真正的信佛,就不是正信,因此现在正信的人很少。信佛要有清净、安乐、解脱的内容。我们只相信自己感受到的乐,你就只感受到轮回的乐,你就不能相信还有解脱轮回的乐,你就不相信还有佛和菩萨的存在,因为轮回里面还是有穷人、富人、当官、乞丐,是有差别的,那我就只在轮回里面追求好的,这就是不相信佛,这是我们自己内心存在着一个局限,也是没有“至心”的主要原因。

这里面的“至心”是至极的清净心,而我们的心由于五欲六尘,所以一直以来就是杂染、虚假不实的。你没有见到佛菩萨们,大菩萨们真实的清净安乐心,所以我们的心都是颠倒的,我们是没有至心的。所以《教行信证》信卷里面说,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到今时到当下,我们的心是秽恶(很脏),染污,没有清净心,而且是虚假、谄伪,没有真实心。因为你都没有见到,你不相信净土,不相信佛的解脱安乐,就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受到东西,象这样的身心结构是虚假的,腐败的,而佛菩萨是金刚不坏的。因为我们的心是虚伪不实,不清净的,所以是会生病,要轮回。

法藏菩萨清楚得看到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一直以来都没有这种清净心,所以他就要在这条愿中把这种我们没有的真实心和清净心,也就是佛的心,回向给我们。因为我们是凡夫,而且还是恶凡夫,我们没有这个心,所以法藏菩萨选择了“乃至十念”的这个方式。你光有修行这个样子,但是内在的没有这种真实心,你就不可能得到这个真正的利益。因为在因果里面,不单是有身业,还有心业,心业还更主要一些,你这个心业不清净,光是“外现贤善,内怀虚假”是得不到往生的利益。所以你往生净土出离轮回,你没有这种真实的清净心,那是不行的。

阿弥陀佛在选择这个方式的同时发现我们众生缺少这个条件,所以在十七愿里面,他让十方的诸佛来称扬赞叹他的名字。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字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就是他体性,他体性的本质就是至心,至心以名号为体性。所以我们追求往生,必须通过好好的听闻,好好的接受,(就是念佛)因为你通过听闻,听闻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也就是名号的功德,阿弥陀佛国土的功德,阿弥陀佛的本愿业力所成就的正定业。这个“正定业”里面就包含这个清净心。我们没有这个清净心,就要通过聆听,所以重点在闻听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净土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念佛,闻念不二)。

所以“念佛”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不是要你自己去“息虑凝心”,我自己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你就搞错了,你要去接受,去听闻,去听闻什么呢?去听闻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功德力,他这里面有真实、清净的心,那么你通过听闻、信受,成为你的心。你本来没有这个心,但是阿弥陀佛让十方诸佛称赞他的不可思议功德,就是把他的这个真实清净心转给我们。我们没有,所以我们要通过念佛,念佛主要就是听闻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名号的功德,他的名号就是佛体,阿弥陀佛他的存在是一个“有”,就是不可思议的功德,他这里面就有清净心、真实心,你信受了你就有了。因为阿弥陀佛他本来是有了,他要把这个“有”转给我们,我们通过信受他,他的“有”就转给我们了。

所以我们的重点不是自己去修清净心、真实心,你自己是修不成的,你必须要通过佛的“回向”而来,阿弥陀佛的本愿里面,阿弥陀佛的修行,他就是一个回向心,所以我们念佛就是接受阿弥陀佛的“回向”,得到阿弥陀佛给我们的至心,你就有了这个真实清净的,信乐欲生的心,这样才能够有内在的信心,外在的自然体现出相续的念佛,这样就决定往生,你就出离轮回了,所以这个是核心的内容。

南无阿弥陀佛。

纯祥法师录音整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纯祥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纯祥法师讲阿弥陀经     

纯祥法师讲二河白道喻     

纯祥法师讲无量寿经     

纯祥法师讲信愿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