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喜饶法师:真相—并没有一个“我”在轮回转世--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白玛喜饶法师所有开示



 白玛喜饶法师:真相—并没有一个“我”在轮回转世


 下载DOC文档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在身心之上有一个实我的存在?

    如果没有,佛教中所谓的轮回,到底是什么东西,由过去世投胎到这一世?死后又是什么投胎到下一世呢?并且当业力累积成熟时,又是谁在尝受那个果报呢?
  我们必须如此回答:在习惯或相对层次上,是有个“自我”,具有着本然的无明,因此经历了生生世世的轮回,累积了业力,也遭受到所谓的果报。在佛教传统中,我们在世俗层次上设定有一个“自我”,来当作过去世与未来世的一个基础,也就是因果和业力的基础。但是,这个经验的主角——自我,仅仅是在相对和习惯层面上设定的

    当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并且运用智慧,我们会发现在超越世俗的层面上“自我”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种错误的执著罢了,只不过是个无明妄念罢了。 

    在世俗层面上所指的“自我”, 由五蕴聚是合而成,它们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指的是色身,而其他四蕴指的是心识。(译注:五蕴的蕴,是聚集、累积的意思。“色”即物质、色身;“受”即感受;“想”即想法、念头;“行”即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行为;“识”即分别、判断。)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把“身体”当成自我,  

    当我们某个部位疼痛时、当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财富,或者很快乐时,会感觉“我是幸福的”,在此我们又将“感受”当成“自我”。
  当我们有精神苦恼时,内心感到郁闷,此时我们将“内心意识”当成“自我”。
  当我们做事情时,我们把行为当成“自我”。

    当我们思考问题时,我们把思想当成“自我”。
  
  而在超世俗的层面上,所谓的无我,是说合成自我的五蕴没有自性,而所谓自性指是一个事物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外緣的、不会改变的性质。自性有三个条件:(1)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 (2)永恒性, (3) 单一不可分化。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五蕴没有自性:

    〈1色蕴   我们的身体是一大堆支分的聚合,它由三十二颗牙齿、二万一千根头发、三百六十块骨节。心脏、肺腑、肌肉、脂肪、皮肤(地)以及血液、涎液、胆汁、脓水(水)……再加上身热(火)、呼吸(风)等组成,每一支分都是零碎有分的法,是数以亿计的细胞的聚合,这与自性的独一不可分相反;

   支分也是无常法,刹那都在变异生灭,这与自性的恒常不变相反。当然,由众多支分的聚合也同样没有自性。

    又此色身不论出生、安住,还是老死,都是受着因缘条件的限制,生是依因缘而生,住是依因缘而住,死是依因缘而死,离开了一定的因缘(条件)就不会有身的存在,所以此身为因缘所支配并没有主宰力,与自性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相反。

  〈2〉受蕴   就是多样且大量的各种觉受的聚集。简要地归纳为三种,就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舍受)。
  我们很容易了解,这三种觉受,有如云彩般刹那地变换着,任何觉受都不可能有自性。

   〈3〉想蕴   就是所谓的想法与概念。这种种不同的想法、概念都会改变,都不可能有自性。
   〈4〉行蕴   包括身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身口意的所有活动和作用,这些都不可能有自性。

  〈5〉识蕴   有六种形态的聚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很显然他们皆是刹那、刹那地幻生幻灭,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没有自性可言。

    我们一直错误的以为心是延续不变的。过去的心和现在的心,昨天的心和今天的心,我们把它们混成一体,当成我们的心。

    事实上,如果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式(前一刹那已经消失,未来还未到来,现在一刹那、一刹那的消失)来解析,会发现心并非延续不变。

    
如是观察可知,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无自性,众生由于迷乱,方把五蕴聚假立执著为实我。在还未确信五蕴非我之前,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分析和建立,我们是如何把身体或心识当成自我的。直到不需要用理性解析就可以确定的地步;

    所谓的轮回,并非有一个实我在转世.

    所谓的死亡,只是色蕴坏了,就好像机械设备坏了一样,不能再使用,但其他四蕴并没有因此而断灭,由于业力和因果的延续,他们也会继续生灭,心识坚固地执着有我。

    如果此人的善业够他继续做人的话,便会看见未来的父母正在交媾,生起贪欲,加入进去,便入胎了!从此就开始了新的一生,就好象入睡后色蕴暂停,入梦类似进入死后的中阴境界,醒来色蕴又开始起作用,类似投胎后有了新的色蕴。 

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有问:“如果我都不存在,那么谁在造业,谁在感果,这一切不都全成无意义了吗?”

答:事实上,除了身心五蕴刹那刹那地变更之外,并没有一个实体常恒的自我存在。虽然不存在实有的自我,但并非没有五蕴的相似相续,此刻的五蕴灭会引起下一刻五蕴的生,因位中五蕴的造作依缘起力会在果位五蕴上领受其报。

而在名言之中,业的功能从来不会空耗,在因位上身心五蕴一切的造作仍然丝毫不爽地在果位五蕴上现行苦乐之境。

虽然没有实体的我,但并非没有身心的感受。

  又问:既然本无自我存在,为何佛法上说自作自受?答:因为众生在根器没有成熟之前,如果直说无我空性之义,则其容易堕入断见,会认为既然我不存在,则无造业者亦无受报者,从而谤无因果。

    所以佛随顺世俗在五蕴聚上安立“我”的名言,因为五蕴相似相续,在自相续所造的业毕竟不会在他相续上领受果报就此造业受报同在一相续上发生,必不错误,故佛说自作业还自受。

 

    如果只是知道无我的概念,而且只是想到如果可以把这个我执除掉有多好,光这样想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非常精确的分析五蕴和我执是如何相互的运作,明了所有一切现象皆无自性,其本质都是空性的,生起对“无我”的坚定信念。

    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确定见解,而只是一般的静坐,虽然能够达到平静,但却没有办法生起智慧。

    “见”和“修”,必须同步进行。然后才开始进行禅修。否则,“观修无我”的这个次第,将不会有任何的觉受和验证。
   依照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在《知识宝藏》里,有关止、观次第章节的叙述:无我禅修的方法
  运用智慧来分析,何谓真正的无我, 

    当我们能够确信无我时,就会有开放和宽广的觉受。
  然后将心自然地安住在毫无造作的状态中。
  以上人无我空性的道理看似简单,但由于无始以来我执的习气很坚固,所以不易断除

    比如黄昏时有一团盘绳,由于眼识不明而妄执为花蛇。现在要去除这种妄执,当别人告诉你这并非蛇仅是盘绳,但由于视觉仍然模糊,对蛇的幻觉并不能马上去除,所以心中依然存在对蛇的恐惧。一旦灯火通明,清楚地见绳无蛇时,心中的蛇执才会顿时打消。

    与此同理,我们通过闻思,反复伺察分析,从根本上了知所谓的“自我”不过是依五蕴而假立之法,然后不断禅修人无我空性,我执习气渐薄,最后证得无我慧时,如同明灯下现见无蛇一般,我执会消尽无余

    正因为我执坚固,并非一闻空性理就能顿断,所以需在资粮道、加行道经历一番精勤的努力,方能进入见道。 

   第一次第的无我禅修只是在让我们去除我执,但这还不是最终极的真谛,在胜义谛上是超越“有我”和“无我”。在《中观基础智慧》中,龙树菩萨指出“自我与无我,超越有无我,两者不可得”。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白玛喜饶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白玛喜饶法师讲地藏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