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三--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宗性法师所有开示-> 宗性法师开示金刚经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三


 下载DOC文档  



《金刚经》讲课记录·9月22日

  宗性法师主讲
  永菁、小布丁记录

  上一讲我们讲到“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们当时提出我们所有的佛教徒应该向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学习,学习他们这种供养三宝的精神,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讲,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是我们后世供养三宝的典范。现在我们接着往下讲。

  看到下面的经文:“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与大比丘”,那么这里有个词,“比丘”,这是个专业的术语。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出家众,出家的僧团,包括男性的和女性的,这里讲的“比丘”可能更大程度上讲的是男性的。这里比丘指舍弃世间的一切俗务,专心学佛,全身心地学佛,并且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三宝,用自己一生的生命来弘扬佛法,利益大众,所以,啊,这个“比丘”不是一般人能当的,他的标准也是非常得高。所以,根据一些资料表明,过去出家非常的不易。过去要出家你要先学习佛法,并且有很长的时间,长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说,你能背诵经典,过去政府要考试,达到了一定程度,才允许出家。大家非常熟悉的玄奘法师,十三岁出家时,就能背很多经典,那个主考官看见他能背那么多东西,但按规定他不能出家,因为年龄不够。主考官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说了八个字:“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什么意思呢?“远绍如来”就是从过去久远劫以来,继承佛教的事业,继承佛陀的家业,继承佛教的命脉,继承佛陀的慧根;“近光遗法”就是从现在开始,我要发心,把释迦牟尼佛,把过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遗留给我们的法宝,佛法的精神要发心流传到后世,让后世的众生都能够听闻佛法,依佛法去修行,都能够蒙佛的光明的照耀,都能够出离苦海,都能够摆脱生死轮回。于是,主考官看到他13岁啊,就有这么大的志向,就破格录取他了。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个主考官的眼光没有错的,玄奘法师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历史是一代高僧,是出家人的楷模。我为什么讲这个呢?就是说过去出家非常地不容易,通过一些文献知道,比如一个人要出家,有些地方的政府就规定你要背诵《法华经》,你要背诵《涅磐经》。那你想想看,要一字不漏地背《法华经》和《涅磐经》,那已经是不简单的了,所以,看出,过去出家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高的要求,需要摆脱一切俗务,奉献自己的身心和性命,利益大众,很高尚的。所以,出家众用比丘二字来涵概,也有特定的意义。按佛法讲有三个含义:“一、乞食,二、怖魔、三、破恶”。

  第一层含义,“乞食”——什么意思呢?在印度,不象现在中国,庙里有食堂,大家可以集体做饭,在印度,所有出家人,都是去乞食,托钵,南传佛教,,,现在我们到斯里兰卡,到泰国,到缅甸,还能够见到这种风范。就是大清早出家人起来后,就托着钵,到每家人的门口去,那施主啊,就把他们家做得最好的拿来供养师父。这是一方面,就是乞求世间的饮食,一滋养色身。为什么?有了身体才能够修行啊。你想,一个修行人,三天两天生病,三天两天进医院,一会儿又给你下病危通知书了,这怎么修行呢?过去不是讲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也是学佛的本钱!你只有身安乐,你才能真正去办到。所以,我们过去讲啊:“身安则道乐”。就是你身体要安,那么你修行啊,才能有法喜。为什么?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他自己都忙不过,对自己的色身都照顾不过来,他哪还有时间来用功修行啊。所以呢,我们出家众,首先向下乞食,向大众,来滋养我们的色身,让我们身心有保障,那我们修行才有基础。另外,还有一个:向上,就是“乞求佛法”,以滋养慧命。就是通过自己多闻学习,从文字修,如三摩地,用佛法来浇灌自己,用佛法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的这个法身慧命真正能够得到延伸。所谓的“法身慧命”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智慧宝藏,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内心的光明,我们每一个人的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宝藏平等,只是这个“圣者”是把这个智慧宝藏开发出来了,我们凡夫还没有。那么,通过什么来开发?通过乞求佛法,通过听闻佛法,这个法门,这个方便,来开发我们内心的智慧宝藏,最后达到成佛。所以这个“乞食”有这么两个意义:一是上乞佛法,以滋养法身慧命;二是下乞饮食,以滋养色身。这两个是相互的,是相辅相成的,你要身体好,色身真正地安定,你才能修学佛法,也只有当你用功修学佛法,你的色身才能得到轻安,才能真正生活得快乐,身心才没有疲惫感,才能真正地感到自在。   这是“比丘”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怖魔”。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宇宙观,三十三天。三十三天里的帝释天,就是我们民间讲的玉皇大帝,他是我们民间的主宰,是主宰三界的。那么,我们出家,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出离三界,摆脱轮回!为什么?如果你没有出离三界,就表示你还有生死,还没有脱离苦海。过去世间不是有一句话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发心出家,受戒的一刹那,就建立了摆脱生死,出离三界的一个基础。当我们真正发现资格认定,但最后还要靠你自己努力,要靠你自己去武装。就是说,你具备一个资格。那么帝释天就害怕了,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真正发心出家,就表示你要摆脱轮回,要真正跳出三界,那么帝释天三十三天他就少了一个魔的眷属,所以害怕了。所以,你想想发心出家很不容易啊。我参加一些发心受戒的活动,比如受菩萨戒,有的人啊,就会出现身体不好,生病的现象。为什么?这就是往昔劫中的业障,有帝释天的作用,因为你受戒,那个帝释天害怕呀,所以你业障现前,就生病。所以出家众在受戒的时候啊,一定要身心清净,一心向道,才能过这一关。所以,每一个信徒啊,对出家人要升起恭敬心,尊敬心。为什么?因为很不容易啊。他们发心出家,很了不得,都是过去劫中修来的福报!但是我反过来讲,我们师父们啊,也不能够因为我有这个福报出家,我就该好好享受这个福报。我们要明白,佛法不是我们骄傲的本钱。我们要珍惜,我们要惜福,不要浪费,不要消耗掉,那样的话,是非常可悲的。所以,从信佛的角度讲,要恭敬出家众,他们出家不容易,这是无量劫修来的福报。而从出家众本身来讲,我们不能够因为我们有福报出家,就要骄傲,就要浪费,就要耗费。那不行,从出家众来说,要珍惜这个福报,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第三层:”破恶”,也叫杀贼。按佛法讲,什么是“恶”?佛法的善恶标准就是你真正地出离,发菩提心。这个才是真正的善,善业。如果说,你所修持的,带有执着,这个带有执着的修持就只是人天福报,不能够出离。只有发菩提心才能出离。所以过去那个省安禅师啊,有个《劝发菩提心文》,里面就讲到:如果不发菩提心,修诸善业,亦如魔法。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发菩提心而修的那个善只是人天福报的善,你还是在三界里面,还是在六道轮回里面,摆脱不了生死。佛教的善恶观,是以你能不能够发菩提心,能不能够摆脱生死为标准。所以,这个“破恶”是发起大心,发起菩提心来,能够断烦恼,破我执,什么执?烦恼执!这个非常恐怖,这个烦恼要把我们自己那个心地的那个智慧宝藏,要把我们心地里的那个如来藏遮蔽掉。所以要破恶。什么恶,执着就是恶;什么执?烦恼就是执!   所以,佛教善恶的标准就是看你发的什么心:是无私的心,是奉献的心,是大菩提心,那就是善,这是菩提之因,成佛之因;如果说你发的那个心非常得小,又自私,以我执为中心,那你这个就只是世间有漏的善,只能感受人天福报,不能出离生死,还有恶法。所以,大家要真正发大心,要知道这个佛教善恶的标准。这个虽然高了一点,但是我们要知道,要向这个方向去奋斗,要去努力!

  所以我们过去不是讲吗?达摩祖师到了南京以后,去见了梁武帝。大家都知道,梁武帝是个非常信仰佛教的皇帝。他修庙,当时的出家众非常得多。我们过去读诗里面不是讲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明那个时候的庙宇非常得多,梁武帝是有功劳的。但是呢,因为达摩是传禅的,是传见性法门的,心地法门的,所以,他到了南京以后,那个梁武帝因为自己又修庙,又布施,觉得自己的功德大得不得了了,他就问达摩祖师:“我每年修这么多庙,供养这么多出家众,我有多大的功德?”意思就是想让达摩祖师肯定他一下。岂料达摩祖师说:“你并无功德。”哎呀,这个话一听,我们普通人,我不知道在听法的各位有何感想?并无功德!知道为什么达摩祖师说梁武帝没有功德吗?因为啊,梁武帝他是有执着的,有我的,认为那个功德是我的,是我做的,所以质量不高,就狭隘,就低级了。所以,后来啊,达摩祖师就说:“善恶之报,如影随行。”你那个只是一些人天福报,如影随行,过了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告诉诸位——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是看我们的心量:看我们的发心自私的还是无私的,是狭隘的还是广大的,是有我执的还是无我执的,是索取的还是奉献的。只有当我们发的这个心是无私的,是广大的,是无我执的,是奉献的,是利益大众的,那么你这个才识真正的菩提心,才是真正善业。所以,我们出家众,发菩提心,就是要破恶,对除我执,对除烦恼执,对付狭隘,对付自私啊。所以呢,我们这里讲“比丘”的第三层含义,用现在的话语做了一些解说。   所以你看,要当一个名副其实的比丘多难啊,多不容易啊。所以啊,我们现在,要号召我们的僧团,号召每一个出家众,就是要按照这个来严格要求自己:精进修行,身心清净;发大心,立大愿,修大行,成大果,度大众。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比丘啊。那么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我们现在出家众太少,很多庙都没人管,很多庙都缺人。但是诸位不要误会,不要以为我在鼓动大家出家。这要经过慎重地选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出家的,要看有没有这个福报,要看有没有这个因缘。没有因缘不要勉强,勉强的事情是非常痛苦的。   这里“大比丘”,那就更了不起了,那是罗汉的境界,真正地已经断恶,真正地已经摆脱生死轮回。有多少呢?“千二百五十人俱。”我们不是讲过罗汉堂吗?什么五百罗汉,八百罗汉,一千二百五十个罗汉。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到罗汉堂,因为好看,千姿百态:有的罗汉脸上长麻子,有的罗汉头上长包,有的罗汉脖子很长,怎么怎么的,都觉得非常好看。后来我想了一想啊,这个说法不太妥,因为后来看〈遍能法师传〉里面,过去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按照我们经典的记录,当时的罗汉,就是佛陀的弟子啊,是最讲究威仪,最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他们的形象应该是非常庄严的,不是我们现在看到塑造的罗汉非常调皮,非常奇怪的样子。罗汉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恐怕这里加入了中国文化的想象。见过罗汉什么样子没有?大家如果象这样理解“长得奇奇怪怪的就是罗汉”,那多了。我想,并不是这样,罗汉是非常庄严的。所以我们过去不是讲吗?那个马比丘啊,威仪第一。那种身心,那种感觉非常的自在。所以,诸位对这个罗汉不要误会。

  “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在释迦牟尼佛身边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这是早期的。我们大概解释一下,不作详细的解说。就是当时,也舍尊者50个弟子,富楼那,频罗伽叶尊者500个弟子,舍利佛100个弟子,大目腱连尊者师徒100个弟子,那提伽叶250个,伽耶伽叶250个弟子,加起来,一千二百五十个。这个大家记不住没关系,有资料可以查的。

  讲到这个地方,一般经典讲经的条件就具足了。什么条件呢?“如是我闻”:“如是”就是信成就,“我闻”就是闻成就,“一时”,就是时间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处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佛”是祖成就。所以,按照过去的讲法,具备这六种成就就可以讲佛法了,按我们现在的讲法,就是具备了这六个条件才能讲佛法。就如开幕式要具备这几个条件,有听的人,有讲的人,这才说明你的讲经是正式的,如我们现在写文章,人物,时间,地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从这里也看出,当时这个佛经的编辑是很科学的。

  我们接着往下面看,“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闳肷嵝l大城乞食。”

  “尔时”,不是中午就是早晨。为什么?释迦牟尼佛食时只有两次,一个是早晨,一个是中午,中午都很少,一般是早晨,因为过午不食的。“著衣”,就是穿袈裟,“持恪保歉觥安А辈恢来蠹壹挥校烤褪峭衷残蔚模谆八稻褪且怀苑沟耐耄叭肷嵝l大城乞食”,到舍衛城去乞食。“舍衛大城”翻译为中国话就是“丰德”。为什么呢?据说这个城市啊,物产丰富,风调雨顺,这是丰收的丰的含义,指这个城市的环境,还有一个字“德”,就是说啊,这个城市里居住的人都是有德之士,非常有修养,非常的遵纪守法。所以,根据这个,我们诸位要发愿,发什么愿?每个人都要发愿到舍衛大城,要把我们居住的地方都建设成象舍衛大城一样具有丰德的城市!同时还要发愿让我们生生世世都能有因缘,有福报,生在这样的城市里面!为什么?因为在这样丰德的城市里面,你学佛才方便啊!否则,你这里天天都是战争,物质非常贫乏,这个城市里面的人非常不讲修养,非常得好争好斗,你还修什么行呢?所以,根据这个,我们要发两个愿:一、我们要发愿好好修持,将来有因缘有福德感生到这样的城市,二、发愿把我们居住的城市建设成这样一个环境!诸位不要害怕,要有这个愿力!有愿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办法!那要真正建设这样一个城市,从哪里开始?想一想,从哪里开始建设?(网上有同学回答:自己)对了,非常对,就是从自己!从自己的心,从自己的自心开始!从你自己的自心开始以后,再扩大到你的家庭,从家庭扩大到社会,从社会扩大到国家,从国家扩大到天下!那简直不得了啊。这个就跟儒家里〈大学〉里讲的三纲目八条目一样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八条目:“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诚心,正义,格物,致知。”“修身”,就是你要先把你自己修养好!用佛教的话讲,就是你自己要发心,把你自己的内心建设好,内心的家园,内心的城市建设好!抛除自私,抛除狭隘。“齐家”,把自己的家庭建设好;“治国”,是进一步扩大到社会,把国家建设好;“平天下”,天下太平啊。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天下能不太平吗?可是诸位,怎样从自心开始?儒家的办法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佛教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建设这个心灵的家园,心灵的城市?诸位,知道吗?佛教里有两句话知道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用我们中国佛教协会倡导的“人间佛教”来说,就是“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当然,除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要“自净其意”。这个也非常重要,我们后面会讲到。总的来讲,就是我们中国佛教协会倡导的“启迪智慧,净化心灵。”这样来建设我们自己内心的家园,我们内心的城市,然后把你的家庭建设好,你的单位建设好,你所处的社会建设好,那我们每个人就会生活在风调雨顺,物产丰富,民众素质修养好,道德水准高的这样一个城市里面。你说这样多好啊,这就是人间净土,这就是人间天堂!所以,我们不要觉得人间净土非常遥远,关键就看我们每一个人发不发心,行不行动起来。所以,这里讲“舍衛大城”,我想就根据我们现实的人间佛教的思想作了这么一些发挥。

  下面,“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什么意思?什么叫“次第乞已”?因为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弟子,一个是伽叶尊者,老修行。他乞食的时候啊,专挑富裕的人,为什么呢?他说,如果你到穷人家去乞食,你吃了,他就没有吃的了,所以向富裕的人乞食,因为他们富有啊。另一个呢,舍利佛,就说:“不行,我要到偏远的穷人那里去乞食,富裕的人那里我不去。”为什么?他说啊,因为富人是前世的修行有福报,这是他感得的富裕,而穷人为什么穷呢?就是他前世没有修得福报,而我去向他们乞食啊,他们就培养福德了,他将来就好了。后来释迦牟尼佛知道了,就告诉他们:“都不对!光乞穷的也不对,光乞富的也不对。不能挑!”这个地方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样启发?我们上次讲经之前不是讲了吗?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办?要契入生活。我们不是讲了一个标准吗?要“生活化、大众化”。所以,我们在讲经的过程中始终就贯彻这个原则。所以根据这几个字,我们总结成两句话:得到这样的启发:“莫嫌贫来不爱富,各有因缘平等怙。”

  你这世条件不好,不要怨天尤人,都是你自心里面的根种不到位,个人的福报不到位;你如果富裕,也不要骄傲,不要浪费,要珍惜这个福报,珍惜我们前世的因缘。那么,我们个人,在对待我们周围的朋友,我们的亲戚,也要这样!平等看待,不要有区别心,不要因为你的那个朋友/亲戚贫穷一点,你就冷淡他;你的那个朋友/亲戚富裕一点,你就巴结他。这不是佛教徒。所以我们佛教徒要其到这个带头的作用,贫富都要能够平等地对待,不要让人觉得我们佛教徒也和世俗普通的人一样。“虎落平原被犬欺,负在深山没人问。”现在不要有这样的观念。希望大家都要有大的心量,为什么?佛教徒要有一颗平等的心,一颗慈悲的心。

  我们现实生活中学佛的人啊,我经常听到有人问我:“法师啊,我学佛啊,为什么我现在的遭遇还不好啊?”,有的又问:“师父啊,你看有些人啊,平时作恶多端,可是吃喝玩乐什么都有啊,这简直不公平啊,菩萨为什么不惩罚他?菩萨怎么不保佑我啊?”后来我就告诉他,我说,这些事啊,佛菩萨对我们的责任是什么?诸位知道吗?考虑一下:佛菩萨对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是不是菩萨都是保佑我们穷的变富,你富了更富?是不是这样?大家考虑一下。啊,这里有两个同学,一个讲是”启发我们”,一个讲是:“教导我们”。都没错,都对,是这样。说得更明白一点,佛菩萨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教给我们如何开启我们自己内心智慧宝藏的方法,最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象佛象菩萨一样的智慧宝藏。这是佛菩萨对我们每一个众生的责任,而不是象我们平常人想象的,要保佑我们的身体好,保佑我们发财升官。当然,从菩萨慈悲的观点讲,是可以的,但是,真正佛菩萨最终是要教给我们的是如何开发我们自己内心的智慧宝藏。

  所以我经常给信徒们讲:“你现在非常用功修行,但环境不好,你要知道这是在消业障!”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一生的遭遇都是前世种的因啊。所以,我们过去不是有句话讲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讲啊,你想知道你在前世造的什么因啊,你现在的感知就可以明白,想要知道你将来有什么果报,你现在所做的就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佛法是重当下,重现实的,重现生的!我们必须对我们今生,对现在,对我们每一天,对我们的语言,对我们的行为,要负责任。为什么?因为我们今生所做的,我们今生的语言、行为,对来生,是要产生影响的。诸位,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于刚才那个问题:“为什么用功修行学佛,环境还是好,遭遇还是不好?”这是消业障啊,业障消除了,内心就清净了,内心善法的心就不断增加了,你的菩提的心就不断增加了啊。所以,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要知道,虽然有些人,他现在作恶多端却还很有福报,那时他过去修行来的。不要羡慕。为什么?因为那是他原来修行得来的福报,他浪费掉了,没有珍惜,哪一天恐怕连你我都不如了。所以,对这样的人,不要去恨他,不要有恨意,要去同情他,要起悲悯心。有的人啊,就说:“哎呀,这样的人啊,简直该死!”不要有这样的心态,要想办法去度化他们,给他开示要去救他。发起这样的心才对,不要发起嗔恨怨恨的心。所以,这里,我们要知道这个一个原理:“莫嫌贫来不爱富,各有因缘平等怙。”

  下面:“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阆醋阋逊笞!?/p>

  这里是说,释迦牟尼佛啊,回到原来的地方吃饭,吃完后,把衣服收起来,把碗洗得干干净净的,把脚也洗了,打起座来。。那么这一段,大概按文字的意思,文敲了一下,但这样不行,从这一段我们还要得到一个启发。我们从一开始讲金刚经的时候,就给大家提醒过,为什么这里要释迦牟尼佛的穿衣吃饭,托钵,乞食,洗足都记录下来,道理在什么地方?诸位懂吗?你们懂得这个深意吗?大家考虑考虑,这段这样记载,有什么密意?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什么启发?啊,对呀,“时时处处有禅意,时时处处在修行。”(网上同学打出),就是过去马祖禅师讲的:“平常心是道”。在生活里面,保持一颗平常心。这里我把它概括成八个字:“穿衣吃饭,头头是道。”为什么?就是在穿衣吃饭中,处处是道场!穿衣的时候可以修行,吃饭的时候可以修行。为什么?我经常讲,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啊,是不会穿衣,不会吃饭,不会走路的!有人说:“笑话,我活了几十年,我还不会吃饭,我还不会穿衣,我还不会走路吗?”我说:“虽然你会吃饭,会穿衣,会走路,但是,你那个穿衣吃饭走路是烦恼的,是不自在的。”所以你看啦,穿衣服讲究时装,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啊,光这样做文章,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啊,释迦牟尼佛穿衣服的时候也是在修行啊。我们吃饭的时候,常常讲这个又太咸,那个又太淡,你看,挑剔,烦恼的心啊。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穿衣是佛法,吃饭是佛法。所以我们这里要懂得:穿衣吃饭,头头是道。希望诸位在穿衣吃饭中好好修行。也就是永嘉禅师讲的:“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所以,你现在走路都不认真,老是头低着,看有没有美金,都不知道修行,那怎么行呢?所以,在穿衣吃饭中要没有分别心,要去掉执着,穿一件衣服:“南无阿弥陀佛”,吃一口饭:“南无阿弥陀佛”,走一步路:“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多好,这样就是在修行了啊。哪里还会去挑剔我的衣服又不漂亮啦,我的衣服又不洒脱啦,我的衣服又不时髦啦,这个饭又煮得不好啦,等等。有一次丰子恺对弘一大师说:“菜太咸了,你不要吃了吧。”,弘一大师讲:“淡有淡的味道,咸有咸的味道啊。”你有这个风范吗?你有这个修养吗?你不但没有这个修养,你在穿衣吃饭里面老是徒增烦恼,徒增不安那。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提倡,我们从金刚经这里的第一段,就要得到这样的启发:在穿衣吃饭中修行,在生活中修行。

  诸位反思反思,你的穿衣吃饭是什么,是不是与道相应?如果我们做到:穿衣“阿弥陀佛”,吃饭“阿弥陀佛”,洗脚“阿弥陀佛”,走路“阿弥陀佛”,工作“阿弥陀佛”,行也“阿弥陀佛”,坐也“阿弥陀佛”。你这一句佛号贯穿始终,这不是念佛三昧是什么?你还要到哪里去修行呢?你关起门来修行?当然,关起门来修行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可是我们办得到吗?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生活。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把门关起来,那这个社会不是乱了套了?所以,我们在现实里提倡大家:行念佛,坐也念佛,语默动静也念佛。穿衣也念佛,吃饭也念佛,走路也念佛。那多自在啊,多洒脱啊!烦恼的时候“阿弥陀佛”,生气的时候“阿弥陀佛”,有人骂你的时候“阿弥陀佛”,生病的时候“阿弥陀佛”,人家诽谤你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不离心间,一句佛号,不离生活!所以,柏林寺的净慧法师不是提倡“生活禅”吗?我们这里可不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念佛,生活修行呢?。所以,诸位啊,这些经文啊,看起来非常平常简短,但是,就是在这样一段平常的经文里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奥妙,要靠我们用智慧的心去领悟,去体验,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修行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内心对佛法的理解,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内心修养的境界。

  不知道诸位赞不赞成我这样的说法。
  第一段我们就讲这么多。
  现在我们看第二分:“時長老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这一分叫:“善现启请分”。

  “善现”是印度“须菩提”的意思。“须菩提”翻译成中国话就是:“善现”。什么意思呢?据说啊,须菩提在家的时候,他的家是个贵族,很多财富。当他母亲在生他的时候,突然他家的财富一夜全没了,可是,没过多久,这些财宝又都出现了。这就是“善现”,就是原来的东西突然没有了,又突然出现了,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不可思议。所以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从“善现”这两个字,我们要得到这样的启发:得失皆平等,真空而妙有。

  你想想看,须菩提啊,原来他家非常富有,可是他出生的时候,全没有了,这是“失”吧,而后来那些东西又突然出现,就是“得”。我们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呢?当你拥有的财富突然没有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诸位,可以检讨一下自己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难受吗?痛吗?对,心痛。当失去的东西又失而复有了,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恐怕欣喜若狂哦,高兴得很哦。哦,这里有个学员说:“没有就没有吧。”,呵,这种心态很无奈。没有就没有,这个有点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酸的。”呵呵,不知道是不是啊,我开个玩笑,不要当真。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啊,往往在这个得失上不能用一个平等心来对待。所以,我们从须菩提长者这个公案,这个故事,要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得失皆平等”。得到了东西,不要欣喜,不要狂妄,要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失掉了,也不要难过,也要保持冷静的心态。“真空而妙有”,须菩提这个公案就显示这个道理。原来他们家的东西没有了,这显示“真空”,后来又全有了,这显示“妙有”。要真正有真空了,才有妙有。什么是真正的真空?就是把你内心的那个执着,那个把烦恼全斩除掉,那才是真空,那么才有妙有——功德,智慧才能真正地具足。智慧的敌人是什么?想一想,有人告诉我吗?对!智慧的敌人是烦恼,是执着。那我们要想拥有智慧怎么办?想一想?诸位?用什么办法?简单得很嘛,断烦恼,放下,并且要把这个烦恼,这个执着,彻底断掉,断得一点没有!这叫真空,而妙有,即智慧的生起,微妙,功德的生起更是不可思义啊。所以啊,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真正的“空”了后,你才能拥有“妙有”。烦恼空了,执着空了,智慧、功德才能真正具足。所以,从“善现”这个词上,我们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得失皆平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啊。(范仲淹)对待得失,也要有这种心态,这种修养。“真空”了才能“妙有”啊。如果得失把你的心都搅乱了,就没有智慧了。

  “善现启请分”什么意思,就是说,这部经就是须菩提他请问的,由他来当代言人,请佛说法。
  今天我们就把这个题目讲一下,下次接着讲。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宗性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宗性法师讲瑜伽师地论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常福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