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五--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宗性法师所有开示-> 宗性法师开示金刚经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五


 下载DOC文档  



《金刚经》讲课记录·10月20日

宗性法师主讲

  永箐、小布丁记录

  我们上一次把大乘正宗分第三讲了,我们在讲这一分的时候,其中把这一品的内容概括为这样几句话,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总的来说,大乘佛法的原则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就是不舍弃一切众生。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不舍弃一切众生呢?其实就是《金刚经》里面须菩提问的两个问题:“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换句话讲就是我们如何发菩提心,如何不舍弃一个众生。大乘正宗分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就是:怎样不舍弃一个众生呢?那么这一品我们上次已经讲过,我记得当时概括为几句话:“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中,人生是属于众生的,不计仇恨及怨亲,心量广大应忘我。”我想呢,基本能代表大乘正宗分里面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下面接着讲“妙行无住分第四”。

  这一品呢,其实是具体教给我们方法,教给我们如何去度众生的方法,如何去帮助众生的方法,如何去帮助别人的方法,所以,这一品非常重要。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那么根据这一段来看文字,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将自己,讲个人融化于大众之中,怎样去忘我?我记得啊,在上次我们讲课要结束的时候,有网友就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度众生如何去度?度众生当中要去忘我,怎样才能做到忘我?这就是这一品要给我们的答案。所以,这一品呢,希望大家用心来体会。

  我们看到这段文字:“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这句话啊,非常关键,可以说是这一品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也可以说是提纲契领的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很多因位的菩萨,就是一如你我,刚刚开始学佛,受大乘佛法的熏陶,也能够发起一些大乘心,但是,我们的发心往往是有所住的,也就是说是有挂碍的,是有执着的。因此啊,我们的发心与诸佛菩萨的菩提心还有距离,这个距离的分水岭在什么地方啊?我想就是诸佛菩萨发的菩提心去度化众生,去帮助众生的菩提心是无所住的,而我们现实的凡夫菩萨啊,我们发的菩提心,去度化众生,去帮助别人是有所住的。所以,这一点啊,要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我们虽然有的佛教徒也受了菩萨戒,也发了菩提心,但是为什么你不具备那个果位上的象观世音菩萨、菩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这样的德行和功德?原因就是在这一句话上面,我们要用心去体会。为什么呢?因为象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这一类的果位上的菩萨啊,他们的发心,在度化众生,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是无所住的,因此,由于无所住,他们的内心里面啊,才能真正地将自己融化于大众,才能真正地忘我。所以,地藏菩萨啊,才会发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样的誓愿,他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他内心无所住,他才能真正的把自我放下,才能真正地忘我,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所以,他才能发出那样的大愿来。这也是衡量我们真正是不是能够成就象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那样的功德的这么一个标准。而我们凡夫众生,就是因为我们于法有所住,所以我们往往,大家都有体会,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在修六度的时候,往往不如法。何以见得呢?因为我们看一些佛经里面啊,就讲到,观世音菩萨也好,普贤菩萨也好,文殊菩萨也好,他们在修菩萨道,在行六度的时候啊,内心里面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法乐,真是自在,真正的是无碍。可是,我们自己感受到,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行菩萨道,修六度四摄菩萨行的时候往往内心里面啊,总是觉得障碍,甚至啊,有些时候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反而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造成一些误会,于是乎,在内心里面总觉得有一种冤屈的心态,这种反差,就是我们这种冤屈的心态与诸佛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他们在行四摄六度菩萨道的时候,那种自在、安详、洒脱、无碍,那种心态,这种反差就表明了我们凡夫菩萨啊,因为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内心里面没有彻底的放下,没有彻底的将自己融化于大众中,没有彻底地忘我,所以呢,他于法有所住,因此呢,他才有那样的心态,所以这句话啊非常关键,对于我们修菩萨道,对于我们修菩萨行啊,那都是关键性的问题。如果你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原则,能够真正的在这个上面去下工夫的话,你的菩萨行,你的菩萨道,会有很大的进步,会真正的随顺菩萨行,随顺菩萨道,真正的成为菩萨道,菩提道的资粮。我想啊,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心学佛必须要在意的和留心的。因为,如果说你于法有所住,那么你行的这个菩萨道,修的这个布施行啊,那都是有漏的人天福报,只能感三界以内在人天往返的这个果报,而不能成为出世之因,不能成为出离之因,不能成为出离生死苦海,出离三界的因,而也只有当你于法无所住,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修布施行的时候,你的那个功德才是无漏的,才是真正的出世之因,才能真正成就出世的菩提大道!

  所以啊,你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啊,你才懂得达摩祖师当年跟梁武帝的对话。我记得我们开课的时候就讲过这个公案。就是达摩祖师从印度过来,到了广州,那么,广州的地方官员就报告给梁武帝,印度来了这么一个高僧,梁武帝应该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个信佛的皇帝,非常虔诚。所以呢,他就让那个地方官把达摩祖师送到南京去,那么,达摩祖师到了南京以后啊,见到梁武帝了。那么梁武帝啊,大家都知道,他一生对弘扬佛法啊也非常有贡献,他一生呢,度化了很多的出家人,也盖了很多的庙。所以呢,这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的话,这个功德大得很呐。梁武帝本人也是有这种观念,觉得我自己盖了这么多庙,度化了这么多出家人,做了这么多事,肯定是有很大功德的,所以当听说印度的高僧来了以后啊,就想炫耀一番,就问达摩祖师:“朕年年舍金造寺,斋僧布施,有何功德啊?”,就是:我每年花了很多的钱,盖了很多的庙,度了很多的出家人,在你看来,我的这个功德有多大?达摩祖师就跟他讲:“并无功德!”,并没有功德。那么,达摩祖师的这句话就正好体现了我们刚才讲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而梁武帝呢,他的那个问啊,就正好体现了我们刚才讲的他是“于法有所住而行于布施”,所以,他才问出那样的话,认为是我修了庙,我度了出家人,这个功德都是我的。有所住嘛,有执着嘛,所以这个地方的这个“住”啊,就是执着!如果“执着”你还不太明白的话,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一个词最能够形容,很形象的来表达这个意思,就是什么?就是沉溺、陶醉、迷恋!就更形象的体现这个意思。梁武帝就是自己沉溺、陶醉、迷恋于自己盖了庙,度了出家人这些事情上而不知道在这些过程当中把自我放下,放下执着,破除烦恼,所以呢,他才问这样的话,也正因为这样,达摩祖师针对他的这些毛病,针对他的这些烦恼才给他当头棒喝,说他并无功德。所以这句话就正好体现我们刚才讲的,你行布施,你就老老实实的行布施,你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应该于法无所住,应该抛弃执着,应该远离那种沉溺、远离那种陶醉、那种迷恋。

  我们过去《菜根谭》里不是有这样两句话吗?“风来梳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什么意思呢?我们行菩萨道,修布施行就应该有这样的观念!“雁度寒潭”,就是天空中飞的那个大雁,它从潭水,就是池塘上空飞过的时候,“雁过而潭不留影”,就是当这个大雁从池塘上空飞过去以后,这个池塘里面并没有它的影子,可是,当这个大雁正在飞的时候,正从池塘上空飞过去的时候,那么这个池塘里面有它的影子,可是,当这个大雁飞过去以后,这个影子并不存在了。“风来梳竹”,就是说,当刮风的时候,吹着竹子着声的时候,哗啦啦哗啦啦的声音,“风过而竹不留声”,就是这个风吹过以后,这个竹子啊,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静悄悄的。这说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就最能够说明我们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时候,怎样叫做于法无所住,怎样去行布施。那就是这个道理。就是我们正在做事的时候,我们得全身心的投入,尽心尽力的去做,做过以后,不要再去把它放在心上。

  我记得我们文殊院啊,有一幅对联,那个上联就讲:“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见了便做”,见了就做,事情不管大小,不分彼此,不分高下,只要你能办到的,有能力的,就应该去做,“做了便放下”,做了以后,再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想我这个事情做了以后会有什么反响,有人知道没有,不要在去想这些,“了了有何不了”,你如果老要去觉得,老要放在心上,那你这个内心里面,你说每天要装多少东西啊,那会有多少烦恼,增加多少障碍啊!所以啊,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把这个道理懂了,把刚才我们讲的这些道理懂了,那么就懂得刚才我们讲的什么叫“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不要执着,也就是我们的般若经典里面倡导的“三轮体空”。就是你在行布施的时候,没有受布施的人,没有做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的东西,这三者都是如幻的,都是不真实的,如果你能办到,这就叫“于法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在布施的的过程中应该“三轮体空”。这个很难办到的,往往我们一般人啊,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总是有所住的,总是有执着的,总是有陶醉的,总是有放不下的。

  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们今天到了寺院里面,回去的时候,在了寺院门口碰到一个乞丐,向你伸手要东西,你因为刚才在寺院里面受寺院的气氛和环境的熏陶,你觉得佛教徒就是应该行布施嘛,所以,你就马上从包里掏出5元也好,10元也好,给了那个乞丐。可是,当你走出一百米或五十米远的时候,你回过头来,发现那个乞丐是假的,哎呀,你内心里面那个难受劲啊,非常的糟糕,你非常的后悔,心想,我早知道给他这个家伙骗我,我还不如自己拿去买点什么吃的,或者自己享受享受,内心里面总会有这样的后悔。按佛法讲这是不应该的。就是你已经布施给人家的东西,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嘛,给过了就给过了,不要再去追究,那会生烦恼的,你心里非常气愤的。我觉得有位法师讲得非常好:”不管这个乞丐是真是假,他只要向你伸手,他永远是贫穷的。”所以有些人常常问我,“师父啊,那些叫化子比我还富裕呢。”我说:“此话怎讲?”,他说:“他们那些人整天要的,存起来几百万,什么盖高楼大厦,比我们还富有,我们还去给他,真是划不来,我不应该给他。”。我觉得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尽管他在物质上已经非常富有了,但是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道德,他的心灵永远是贫穷的。只要他向你伸手,就是贫穷的象征啊,所以,我们干吗还要去计较呢?我们在布施的过程中干吗还要去执着呢?我们应该彻底的放下。但是,诸位要注意,我不是说见到所有的乞丐你都要给他,根据你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有这个能力才给他,没有这个能力,不要勉强。如果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你勉强去给他,或者为了去满足自己,“因为学佛,是佛教徒,应该行布施”,这个心态,而不顾自己,过分地去,刻意地去做,也是不对的。就是在你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是可以的,没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去勉强。   所以呢,我们地方我们还要特别交代,就是这个“布施”,什么叫布施呢?现在我们一般人讲布施,就是拿钱,就是给东西。不知道诸位是怎么理解的,诸位啊,听课的诸位,有人告诉我吗?——布施是指什么?什么叫布施?怎样去布施?你拿什么去布施?有人告诉我吗?啊,有人说“布施是给予”,“布施是善心”,“给你你所拥有的”,“用慈悲心奉献,用心去”(附注:网上听课的学员打在屏幕上),没错!这些都非常好,但是呢,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把它展开来讲,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啊,现在这个学佛的过程当中啊,有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还有不明了的地方。因为我听到很多人讲,“哎呀师父啊,我什么都没有,我没有钱,又没有财,这样没有,那样没有,我怎么去布施啊?”我说,财也好,钱也好,乃至你的身体也哈,这些东西啊,只是布施的一个部分!这上面不是有人说了吗?(附注:网上听课的学员打在屏幕上)“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对呀,这三个内涵,我们怎样来理解呢?

  那么“财施”,我们要知道分为内财和外财,内财就是指我们的这个身体,外财指的是你拥有的财富,比如钱啊,物啊,你有多余的,你有剩余的,你有丰富的,当别人需要的时候,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应该布施给人家。这种外财施啊,一般人还容易办到,内财施啊,不容易的。为什么,就是你这个身体啊,现在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爱惜的,是非常爱护的,所以你要说用这个身体去布施,非常不容易办到。我记得是目犍连还是谁,刚开始学佛的时候,要学大乘,就告诉他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他觉得这个也好。所以呢,有一天他出去的时候,就有一个人,觉得他是发菩提心的,就要考验他,说:“你不是行菩萨道吗?修菩萨行吗?要布施吗?”,目犍连回答说:“是啊,我要布施啊。”,那个人就说:“我现在啊需要你布施,我母亲生病了,什么病呢?眼睛坏了,需要有个人布施个眼睛给她,她的眼睛才能好。”目犍连一听啊,他想,我是发了菩提心的,是要行布施的,那我就布施给他吧。于是他就用手指头把左眼睛挖下来给那个人。那个人拿到那个眼睛有,说,哎呀,你这个眼睛好脏啊,好臭啊,怎么的。然后还把那个眼睛仍在地上,用脚踩。目犍连一看,非常恼火,说:“我忍着这么大的痛苦,把眼睛挖给你,你还说臭,还嫌它脏,并且还扔在地上用脚踩。”这个人就讲,你这个眼睛不对,为什么呢?我母亲的那只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睛,不行的。目犍连一听,哎呀,这个行布施简直太难了,不干了,不干了,我不行菩萨道了。所以啊,这个内财啊,用这个身体去布施啊,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过去讲的很多故事,什么释迦牟尼佛因地中舍身饲虎啊,割肉喂鹰啊,就是把自己的这个身体都舍去,去喂虎啊。我们现在很难办到了。所以,这个财施啊,外财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内财施那真是不容易。所以,诸位啊,要很好的锻炼,要很好的用功,只有你自己于法无所住以后,你这个财施,不管是外财施还是内财施才能够真正的办到,如果你于法有所住,有执着,那是办不到的。这是财施的层面。

  “法施”,按照我们过去传统的讲法,就是给众生讲佛法,让他们能够真正明白人生、宇宙的道理,真正的发心好好修行,出离生死,了脱生死,这就是法施,就是当人需要佛法的时候,我们要毫不保留,毫不吝啬的,毫不厌倦的给人解说,给人引导,这是过去传统的讲法。我最近呢,在这个问题上把它又了一点。什么呢?就是这个法施,包括圣义的法施和世俗的法施。圣义的就是我们过去传统讲的布施佛法,叫做“圣义的法施”,世俗的法施,指什么呢?特别是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科技进步,信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机制也在不断地加大,特别是现在我们很多工人下岗,知识水平能力都非常的有限,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所有的佛教徒,还要有世俗的法施,就是什么?用你的技术,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别人!我把这种啊叫做“世俗的的法施”,就是当别人在知识上缺乏的时候,如果你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你就不厌其烦的,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人家。当人家在工作上,技术上缺乏的时候,如果你拥有这个技术,你就应该毫无保留的,尽心尽责的去教会他。我想呢,这个也是布施的范畴。所以我想来想去,不知道把它归到三种布施里面的哪一类,后来我觉得把这个法施啊,分为圣义的法施和世俗的法施,于是就把它归到世俗的法施里面。所以诸位啊,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不要象世俗的人一样,自己有一点技术,有一点知识,就要申请什么专利。我想啊,对于佛教徒来说,没有什么专利,要与大众共享,共享你的知识,共享你的财富,共享你的技术,如果说,在我们佛教徒的内心里面还有什么专利的话,那你的这个心量就还不够宽广,你就会产生固执,其实,慢慢地就会演变成执着,就会成为烦恼。我要找他,就会演变成烦恼的根源,所以,提倡要与大众共享你的知识,技术,所以,我们叫做世俗法施。这是我内心的感受,讲出来,与大家分享,要想真正的利益大众,不但要从佛法,也要从世俗上。

  毫不保留地教给他,我们不要有什么专利,要与大众共享,共享你的财富,若要我们佛教徒中还有什么专利的话,那你的心量还不够宽广,就会慢慢地演化为执着,成为烦恼。为什么呢?当你有一个技术以后,比如人家学去以后,你就会觉得他是侵权,我要找他打官司,我要找他说理去,我要找他吵架,我要找他打架,所以呢,进而就会演变成烦恼的根源。所以呢,我们在这里提倡,诸位啊,要与大众共享你的知识,共享你的技术,共享你的财富!所以呢,我们把他叫作“世俗法施”。这是我最近在讲佛法的当中,慢慢地体会到的一些内心的感受。所以,我在这个地方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共识?反正我是觉得我们在社会上,要想真正的利益社会,利益人群,利益大众的话,不但要从佛法上,也要从世俗上,两方面齐头并进,去利益一切众生。

  无畏施,什么叫无畏施呢?就是当人家有困难的时候,在恐怖的时候,在胆怯的时候,在脆弱的时候,我们作为佛教徒,应该给他希望,给他勇气,给他信心,给他力量!怎么给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给他打气,给他作坚强的后盾,给他鼓励!比如他做事的过程当中,老是决断不了,你就告诉他:“没关系,有我呢!”这样给他鼓励的话,他就会鼓起勇气去面对生活,去面对困难,从而呢,能够摆脱困难,摆脱困惑,见到光明。所以呢,根据这一点,我们讲这个“无畏施是什么?”就是给人方便,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力量!这些啊,都是属于无畏施的范畴。

  所以,把这三方面综合起来:财施、法施、无畏施,才是我们整个布施的内涵。所以,我们把这三个讲完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我们刚才提到的有的人,一提到布施,就觉得是给钱,给东西,我想,那个不完整,不全面,应该把我们刚才讲的所有的内容加起来那才是布施的内涵,才是布施的全面和整体。

  所以呢,我们提倡,当你不具备财,不具备法施的时候,你怎么办?所以我最近提倡,你给人微笑,给人鼓励,这些都算是布施。为什么这样讲?比如,当人家内心里面极度痛苦,极度悲伤的时候,你面带笑容,语言柔和去安慰他,这也算是布施啊。所以,给人微笑,给人安慰,给人抚摩,这些都是属于布施。但是诸位要注意啊,我在这里讲布施微笑,笑不能乱笑啊,你的笑得不好,就不成为布施了,你的就成为烦恼了。比如,有的人,内心里面本来就非常的痛苦,你再跑到他面前一笑,他就觉得这个家伙,我本来就觉得很恼火,你在嘲笑我啊。所以他越来越恼火,越来越痛苦,所以呢,你的这个效果就没有达到。所以呢,你就必须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的环境,根据不同的气氛来选择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布施微笑,布施安慰。

  所以呢,在这个“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我们讲得长一点,我想呢,把这句话弄懂以后,下面的话都非常好办。特别是这个“住”字,“无所住”的“住”,“住”就是执着,就是陶醉,就是沉溺,“无所住”就是去掉执着,不要陶醉,不要沉溺。所以呢,“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讲,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这个有情啊,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应该远离执着,远离陶醉,远离沉溺来帮助他人,解除别人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痛苦,从而给社会大众欢喜、安乐。

  我们往下面看,“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那么这个啊,就是具体地告诉我们,我们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怎样去应对。我们刚才不是讲了吗?布施的范畴非常宽泛,包括我们刚才讲的财施、法施、无畏施,那是个总纲,在这个下面,我们刚才又讲了很多这个布施的方法。那么这个布施啊,尽管有刚才我们讲的那么多的内涵,但是它总是要有表现形式。比如,我们给人家5元钱,这是看得见的,这是有形的,这就是色布施。下面还有声、香、味、触啊,比如当人家心里面难过的时候,你说话的语气非常的温和,非常的和谐,非常的柔顺,他内心里面啊,就觉得象春风拂面一样,那这就是声音的布施啊;还有香的布施,比如人家饿了,你给他做一些好吃的,这就是香布施啊;还有味布施,比如人家吃了苦的以后非常难受,你给他一点甜的,就是味道啊;触,触是什么呢?就是那个身体的感觉,触摩,比如他觉得身体不舒服,非常疲惫,你给他捶捶背,按摩按摩,他感觉非常舒服,就是触啊。所以,这个地方讲,“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那么那个法布施,放得更宽,更多了。这就是说,我们的布施啊,是通过以下:色、声、香、味、触、法,这样一些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我们不管是在色上面的布施,在声香味触法上面的布施,都要无所住,都要没有执着,都要远离陶醉,都要远离沉溺。总之一句话,在布施行的过程当中,不管你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应该时时刻刻远离执着。那么这个地方啊,我们要知道,布施啊,只是六度中的一种。就是菩萨行里面不是讲四摄六度吗?六度,就是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精进、智慧。既然布施是这样,那么这个地方我想的话,他只是把六度里面一个讲了,那么以此类推,我们的持戒,我们的忍辱,我们的精进、禅定、智慧,都应该无所住。所以我想,这个地方演绎开来的话,应该无所住持戒,无所住忍辱,无所住精进,无所住禅定,无所住智慧。那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六度行,修菩萨行,才能真正的成为出世的菩提之因。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就是菩萨啊,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布施的话,都应该这样,不住于相的。所以,这句话,就是对我们怎样布施的一个总结。怎样达到无所住?怎样达到无所住?就是不住于相。所以诸位啊,一定把这几个字理解清楚。就是无所住行于布施,不是叫你不行布施,而是叫你在布施的时候,不住于相。不住于什么相?不住于能布施的相,不住于所布施的相,不住于布施的东西。比如,就我们自己来讲,不住于相行于布施,指什么呢?就自我来讲,我们人生,我们个体是虚幻的,没有固定的相,不要执着它,对对方,就是被你帮助的,接受你帮助的人,也是一样,也是虚幻的,还有我们所布施的那个东西,那个实体,那也是虚幻的,也是没有固定相的。所以呢,这个“不住于相”啊,其实就把那个“无所住”进一步发挥,也还是就是不要有执着相,而不是让你不去布施。至于这里网友提到的:“无住与放逸的区别是什么”,我想在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附带的说明一下。这个“无住”啊,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方法,去帮助别人,去奉献,只是呢,在这个帮助别人奉献的过程当中,不要有执着,所以呢,它的意思就是说,你一方面要做事情,一方面还要放下。而那个“放逸”是什么呢?就是随波逐流,就是懒惰,就是不想做事,所以这两个是迥然不同的,我们这里做一个附带的解答。

  下面,“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如果真正的在布施的过程当中,能够不住于色,不住于声、香、味、触、法,能够远离执着,那么你的那个福德不可思量。什么是不可思量?不可思、不可量的那个福德,是什么福德?那就是成佛的因,那是不可思,不可量的。世间的东西,都是可思可量的,只有佛的境界,才是不可思,不可量的,所以,你如果真正的能够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行于布施的话,你那个福德,就是成佛的功德。可是,如果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是有住,那你的那个福德就是可思可量,也就是什么?是有限的。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有限的福德就只是人天的福报,只是感得天人的因,可是当你的这个福报想尽了以后,你还会堕落,还回轮回,只有那个“无住”,没有执着的那个布施,你的那个福德才是菩提之因,才是无漏的功德,你才能够真正的圆满菩提,才能够出离生死,出离轮回,出离三界。所以,这个“可思量”和“不可思量”,有限还是无限,主要是说,你那个是不是能够成为出离生死的因,摆脱轮回的因。

  所以下面就打比喻:“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就是象东方啊,虚空的的东西你可以想吗?可以思可以量吗?不可以。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东南西北,就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这是四方,四维是什么呢?就四个角,我们如果学过一点,有些常识的都知道,东、南、西、北,那么东南角、西北角、东北角、西南角,这四个角,就是象一个正方形一样,有四方,再加四个角,再加上、下,那就是什么?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十方世界”。所以我们这个十方世界是不可思,不可量的。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就是说,如果我们行菩萨道的有情众生真正能够不住于相,能够没有执着来布施的话,来修菩萨行的话,你的那个福德,那个功德,也象十方界一样,不可限量,不可思量。意思是什么?只有你这个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因,才是无漏的菩提之因。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就是说,佛继续给须菩提强调,也是给我们每一个众生强调,应该象这样来做。不是前面须菩提问了吗?菩萨“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那么,佛陀在回答的时候,先回答了“如何降伏其心”,就是在度众生当中,用菩提心,来降伏我们的凡夫心!那么“云何应住”呢?就是在度众生的时候,将个人融化于大众,怎样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呢?就是在帮助众生的时候,无所住。所以呢,这两个问题是连贯的,虽然佛陀是作了两方面的解说,但是这两方面的解说也是连贯的。所以,须菩提问了两个问题,佛陀也回答了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是非常有关联,并且这种关联是非常密切的。啊,我这里提醒大家,好好地去体会。

  所以呢,这个妙行无住分啊,就是告诉我们啊,怎样去度众生,怎样修菩萨行,怎样行菩萨道。那么,我把这段话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概括成八个字:就是什么话呢?这个话我觉得也是我们现在讲得非常多的——“只管耕耘,不管收获。”诸位,不知道你们赞不赞同我的这个概括。所以,也只有把这个把握好以后,你才能够把什么“无所住行于布施”,不是刚才有人问到吗?“无住与放逸”,无住是什么状态,无住,就是既要耕耘,但是又不住相,就是不问收获,只要你努力地耕耘,只要你辛勤地耕耘,收获是自然的,成果是自然的。如果我们成天到晚都在那里想着要有什么结果,要有什么果实,可是我们自己又不勤劳,又不去劳动,那个果实,那个成就不是等来的,不是我们去想来的,我们每个人的成就是要我们的辛勤劳动努力耕耘出来的。所以呢,我想啊,这八个字,基本上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能够体现“菩萨于法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么一个内涵。既要行于布施,就只管耕耘,但是呢,又要无所住,不问收获。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收获是自然的。无所住行于布施,不问福德,福德也是自然的。所以希望大家啊,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理。这个非常要紧。

  那么下面呢,我们继续讲这个“如理实见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这一段文字非常简洁,可是啊,意义非常的深广,希望大家用心体会。“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什么意思?“身相”就是我们这个色身的相貌,可不可以用这个来衡量佛陀?这个问题在下面还会谈到,就是佛陀的相貌非常的圆满,非常的庄严,是不是可以用这些东西作为衡量是不是佛陀的标准?那么,“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就是不能够用这些作为衡量佛陀的标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那个身相,你那个相貌,是虚幻的,是不固定的,是缘起的,是性空的,所以它“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都是缘起的,都是虚幻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这个地方的“非相”,就是说,不是没有相,而是你把这个相能够看到虚幻性,不真实性,所以,“若見諸相非相”的这个非相啊,就是讲的没有真实相,没有固定相。如果你能够这样认识,那你才能够真正的得见如来。什么意思啊?一方面,就是能够知道一些景象的虚幻,另一方面,又不否定这个虚幻。这象我们做梦一样,我们那个梦啊,虽然是假的,不真实的,但是,它必定有一个假的不真实的梦,而这种心态必须当你梦醒了以后你才知道。我们人生就是梦啊,我们在这个人生的大梦当中啊,你是觉察不到的,你觉得都是真实的,只有当你觉悟以后,你才能够觉察到人生的不真实性和虚幻性,你才能够真正的面对人生。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觉悟,就如我们做梦一样,你要知道这个梦是假的,虚幻的,不真实的,你必须醒了才知道。人生也是一样,你要知道人生大梦,就必须要等到你觉悟以后,你才能够知道。所以啊,这段文字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不要被现象所迷惑,现象都是虚幻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虚幻的,不真实的,性空的。这才是事物的本质。如果说我们用现象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的话,那我们简直太渺小了,太低级了。

  这里啊,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就是在重庆啊,有一个梁平县,那个县有一个庙,叫双桂堂,这个双桂堂有一个祖师叫破山海明禅师,他是明末清初的人,非常有成就,影响非常的大。于是呢,有人想去拜访他,就到那个双桂堂去找他,那个人啊,到了双桂堂的门口啊,看到一个老和尚,穿得非常整洁朴素,坐在门口补衣服,那个人就问他:“你知道破山祖师吗?你认识吗?”,回答:“我不认识。”,那个人说:“我要找他。”。他看见门口的这个老和尚啊在那里补衣服啊,他就很瞧不起。他就继续往里面走,走到那个寺院的客堂里面,就问知客师,“我到这个地方来拜访破山祖师。”,知客师就问他:“你什么时候来的啊?”,回答说:“我刚到。”,知客师又问他:“你从哪里进来的?” 那个人回答道:“我从门口啊。”,知客师就说:“你既然从门口进来,难道没有看到破山祖师吗?”那个人回答说;“没有啊。”,知客师道:“哎呀,那个补衣服的老和尚就是破山祖师啊!”,那个人就想,怎么一个祖师跑到门口补衣服啊?然后他就回到门口问他,心里想,这个祖师啊,就觉得应该非常怎么样,他怎么象这样一个样子呢?他就问:“你是破山祖师吗?”,破山祖师回答说:“是的。”,那个人就说:“我要找你。”,破山祖师就问:“你要找我干什么?”他说:“我要向你请法。”破山祖师就说:“我给你讲。”那个人说:“你讲吧。”那个时候破山祖师不是在缝衣服吗?那个缝衣服的针,不知道诸位知不知道缝衣服的那种针啊?那个针一头是尖的,一头有一个孔,就是穿线用的。然后破山祖师把针拿起来,就给那个人讲,他说什么呢?他说道:“此针本是铁铸成,一头尖来一头锟(音,kun,声2,不确切是否是这个字,音译四川话,就是圆的意思),你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什么意思呢?“此针本是铁铸成”,就是我手里拿的这个针啊,本来是铁打成的,“一头尖来一头阃”,一头是尖的,“一头锟”,四川人讲圆,就叫锟,一头是圆的。而那个针的孔不是长在尾部吗?破山祖师就借这句话来讽刺他,“你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什么意思呢?你刚才来的时候,看见我穿得不好,你就只认衣冠,认为我这个人不好,不认我这个祖师。那个人听了非常惭愧。经里讲,“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不可以身相见祖师”啊!如果你以身相见祖师,那个祖师衣冠非常朴素,那你就会错过见祖师的机会的。所以啊,你要在现象的背后去看事物的本质,不要用现象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你如果用现象来衡量,那就错了。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往往要注意,不要只是看现象,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要多方面的考虑,全方位的考虑。所以啊,如果说我们只从现象来看的话,不全面。这个问题在后面我们还会讲到,因为这个现象啊,它毕竟是虚幻的,这个虚幻相,如果用智慧来照了,那它真是没有任何真实性的。

  不知道诸位听过一个公案故事没有?现在河北赵县的柏林禅寺,那个庙过去是赵州禅师的庙,称为“赵州祖庭”,赵州祖师成就非常大,他80岁的时候,还去朝山行脚。有一次,他(80多岁的时候)去朝五台山,过去朝山,没有飞机坐啊,没有火车、汽车坐啊,没有象我们现在可以坐小轿车那么方便,走路!。文殊菩萨为了化导他,你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还去呢?而是要在我们内心里面真正的修行,不要去执着相。所以呢,文殊菩萨就化成一个人,在半路上度化他,给他讲了一首诗:“青山何处不道场,何必折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线,正眼窥视非吉祥。”。什么意思?“青山何处不道场”,任何地方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场,“何必拄杖礼清凉”,你何必还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去朝清凉(五台山)呢?“云中纵有金毛线”,金毛线,“金毛”,就是狮子,大家都知道文殊菩萨不是骑狮子吗?就是说,天空中纵然有一个文殊菩萨出现,“正眼窥视非吉祥”,正眼是什么眼?不是平时我们说的正眼,歪眼,斜眼的那个正眼,这里的正眼就是“智慧”,就是说,如果你用智慧来照了的话,他还是不是“吉祥”。什么“吉祥”,妙吉祥啊,妙吉祥是文殊菩萨的简称,别号。就是说,天空当中纵然有一个文殊菩萨出现,如果我们用智慧来看的话,还是不是文殊菩萨,还是虚幻相!

  所以,诸位啊,我们通过讲这两个故事,我们要知道,“学佛关键是什么?”是在内心里面生起智慧!只有当你拥有智慧后,你才能够不会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够真正地看清这一切宇宙万有的本质,认清这宇宙、人生的本性,从而不被这些东西所迷惑,才能够真正彻底的放下,放下你的执着相,放下你对事物的这个真实的执着,你才能够真正的与菩提道相应,与佛陀的智慧相应。所以呢,这个第五:如理实见分,就是强调我们要用智慧来生活。所以呢,我把这段概括成一句话:“生活在智慧中。”不知道诸位赞不赞成这个话?为什么?因为我们凡夫啊,生活在愚痴中,所以老看不清这些现象的本质,老被现象所迷惑。而圣者,诸佛菩萨是生活在智慧当中,时时刻刻在内心里面用智慧来照了,所以呢,他才能够看得透这一切现象,才能够真正的放下,才能够真正的破除执着。所以诸位啊,对于这段话,我们就把它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用智慧来生活,生活在智慧中。”那么讲到这里,大概已经把第五如理实见分的内容和精神讲完了,正式的经文就讲到这里,下面各位网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我们交流交流,讨论讨论,阿弥陀佛。

  问答:
  1、“无我”否不否认有情个体的存在?
  答:这个不否认的。“无我”是否定有情个体的真实性,而不否定有情个体的虚幻性和缘起性。

  2、能否请法师简要介绍一下"律宗",尤其是弘一律师!谢谢!
  答:一般人一提到律,就以为律是制度,好象老给人一种不自在,给人约束。其实不是的,我这里可以简单说一下这个“律”的精神。“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的行为规范,一个是集体生活的行为规范。所以这个律啊,就是我们生活的行为规范,也只有我们去遵守这个行为规范,我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在你脚下划了一个圆圈,让你在这个圆圈内活动,你在这个圆圈里活动,很自在,可是你跨出这个圆圈,就不自在了。律的作用就是这样的,就是让我们的身心能够宁静、安祥下来,所以呢,它的约束是指的什么?指的约束你那颗烦恼的心,而让你真正拥有一颗清凉的心。所以这个律的精神的啊,是给我们自在的保障而不是给我们约束,不是紧箍咒,大家一定要知道这点。弘一律师我个人是很敬仰,他的成就了不得,他用他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生命来释解了这个律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典范,是现在乃至将来大家共同学习的了不起的大德。至于他的具体情况,他的书籍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   3、有人在受三归时,听不懂师傅的话,一年后他受五戒。请问他得戒了吗?
  答:这个得不得戒就是看他当下的那一念。其实,得不得戒就在看你承诺的那一条啊。比如说:“今能不杀生,持优婆塞,优婆夷之戒,汝能持否?”你说“能持!”,那么你在当时说这两个字的时候,那种信念,那种坚定,就是你得戒的证明。我想,如果在当下一念的心,能够有这样的一念生起,也是得戒了。

  4、今天在居士林请往生咒时,被告知不可以在平时随便诵,末学十分诧异,这个说法对么?请教法师。阿弥陀佛!!!
  答:我想啊,这个往生咒,我个人觉得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诵。当然现在有的人觉得“往生咒”嘛,好象要有死的人才能诵,我看未必见得。你想想,我们脚下,你一脚踩下去,那要杀多少众生啊,那么,诵往生咒又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我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诵。

  5、现在,律宗在中国的佛教界处于怎样一个境界呢? (接第2问)
  答:四个字:“命若悬丝”。

  6、人前生意识的因,可是人的本能的果?
  答:“人前生意识的因”,那是烦恼的果啊,人的本能是什么?这恐怕是个哲学问题,这里不做深入的讨论。   7、既然有情个体无真实性,是谁涅磐呢?
  答:就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个体有情在涅磐。如果你还有一个觉得是在涅磐的话,那又是一个执着。那还不是涅磐。

  8、受三皈依要受什么戒呢?
  答:皈依佛,就是不依附天魔外道,而依据佛法;皈依法,就是永远学习佛法;皈依僧,就是永远要亲近僧宝。就是要做到这样。

  9、请问法师是修什么法门的?
  答:我这个人啊,向来是没有门派,只觉得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任,所以你要问我是修什么法门的话,我就会告诉你:我是修的对自己负责任的法门。

  10、有人拜忏后,看到佛像发光,又在空中看到观世音菩萨,是心诚则灵,还是虚妄?
  答: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我想两种都有。有的,就是属于真正的感应道交而出现的,有的就是虚妄。

  11、金刚经对于净宗修持的意义是怎样的?
  答:如果说'(录音不完整),你才能够真正达到无相念佛,你真正达到了无相念佛,一心不乱,那对你修持净土是莫大的促进。

  12、人前生意识的因,可是今生本能的果?这是一个法师讲的不知对不对,请法师开释 (接第6问)
  答:这句话,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可以这样说,我们今生所遭遇的一切,若是果的话,那么这些结果都是由于我们前世业力的因。这个说法应该是对的。

  13、经里讲福报的时候,常常看到一条:说若今生是女身,则以后(来世)会是男身,这不是重男轻女吗?歧视嘛,怎么个众生平等呢?这是否只是佛陀的方便开示?
  答:这个啊,我是这样看的,佛经讲的男身与女身啊,我个人说不一定是说我们世间的女身和男身啊。佛经里讲的这个女身有丈夫相,有气魄,有智慧,所以,佛陀讲的男身女身,男相女相,不是用我们世间的男女来衡量的,而是看你的魄力,你的气质,你的智慧,这方面来衡量的。

  14、阿弥陀佛,请问法师,常因执于感情不顺而生烦恼心,从而抹煞了原有的智慧心,怎么办?
  答:感情这个东西啊,就象野兽,就象洪水,你越纠缠它越凶猛。所以呢,我个人的办法就是疏导,不要去纠缠。

  15、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应如何看待极乐世界?
  答:极乐世界也是虚妄,也不具有真实性,它是清净的虚妄,是清净的虚空。这里要注意啊,“凡所有相”,它是在有相的基础上,才是虚妄,所以,它不是否定这个相,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虽然有相,它是虚妄,它是在有相的前提下是虚妄。我想这个并不矛盾。

  16、佛经里所讲的开法会的时候,什么诸佛菩萨毛孔发光,怎么怎么的,这是神通吗?还是只是为了让读经的人生起信心,或者是禅定的境界?
  答:这是诸佛的功德,是自然的流露。

  17、感情太折磨人了。(接第14问)
  答:是啊,所以我们还是凡夫啊,不过,如果你有感情的经历,你更容易放下。

  18、若有须身布施的场合,如生命布施,若此则须面对父母及社会的反应,如伤了他人的心等等,同时自身此生没有所成尚不太甘心,恐后后悔;但因不忍心若不作过后更会后悔,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抉择。
  答:我想啊你只要无愧于自心,无愧于良心就可以了。   19、可为什么意识不能全部转为本能呢?记载有的活佛能记住前生的事
  答:这个要全部转的话,因为佛教讲啊,有的因在现在成熟了它就转变了,有的因还没有成熟就要到将来才转变。就如果树上的果实一样,有的今天红了,成熟了,有的要明天才成熟,这个有时间关系。

  20、阿弥陀佛!请问法师,对于 戒邪YIN 戒了又犯,反反复复,往往事后后悔,对于戒邪YIN师傅有更好的指导方法吗?
  答:邪YIN,针对在家信徒,一夫一妻可以的,但是如果有第三者,这是不允许的。对于指导方法,我没有经验,但是,在平时对治烦恼,我有一个办法,就是当你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办不到的时候,你就在内心里面观想你最害怕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你可以试试。

  21、怎样来让我们周围的人慢慢接触佛法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直接告诉他们念经念佛,反而引起谤佛谤经之过,说你是迷信,把大家的关系搞得僵僵的。
  答:最好的办法是身教重于言教。用你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

  22、我还是门外汉,我想佛一个善念,就可以令所有人皈依佛,可为什么当今社会信佛的人还不是很多?
  答:白马寺有一副对联,当年江泽民去视察的时候,非常赞赏,我把这副对联送给你,你就知道了,“天雨心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什么意思?“天雨心宽”,就是普天降雨,可是,没有根的草,它能接受雨露的滋养吗?这个信佛不信佛,要取决于自己,不取决于佛啊。佛是要我们每个人都信佛,都能修行,可是,我们世间的众生他自己不发心,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根基,那是不行的。

  23、请问法师“心能物转”怎么解,其原理如何?
  答: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就是你高兴的时候你看见再丑的人都觉得高兴,烦恼的时候,多好的东西在你眼里都不好,你都觉得非常**,这个原理是什么呢?就是情绪。

  24、是否应该用佛法的道理但不告诉他是佛法的道理来帮助别人,从而慢慢的来引入门?(接第21问)
  答:好啊!这个办法我觉得好。

  25、请问法师:寺院里有女居士工作并且干预寺院事务如法么?
  答:居士只可以护法不可干预寺院的事务。居士永远是护法,这个道理要明白。

  26、顶礼法师,什么样的禅净双修是真正的禅净双修?我平时念佛,周末打坐。这是否如法呢?
  答:当然你念念佛,打打坐,这样的修行很好。真正的禅净双修啊,念佛三昧就是禅净双修。佛号,一句阿弥陀佛,不间断,那就是禅,不乱啊,“禅者,定也,不乱也。”那才是真正的禅净双修。

  27、云开月来大德介绍我到此,说可闻佛号发音,请问师父,
  答:南无阿弥陀佛。

  28、多看佛经,(如般若/法华等等经典)会影响净土法门的修持吗?
  答:我想是这样,那就是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佛经。如果你的心态是清净,它会促进你修持净土法门。

  29、念佛三昧,那就是说不一定要打坐?
  答:是的,念佛三昧不一定是打坐,念佛三昧就是你走路的时候走路,一句佛号不间断,没有第三个念头,那就是念佛三昧,这个不一定要打坐。

  39、问题不详,(接第25问)
  答:因为寺院是僧团,僧团有僧团里面的制度和生活规则,作为居士,他不知道,也没有权利知道僧团的具体生活规则,如果他干预得过多,就会打乱僧团的秩序,是不好的,说得严重点,是破坏和和僧。这个罪过是无边的。   31、法门很多,有没有快速的方法?(*问题可能不完整)
  答:修行不能间断,没有特效药,没有速成的办法。

  32、一门深入,怎样才算一门深入?
  答:比如你修净土,你就以净土为主,但是还要兼学其他的一些法门来指导你修净土。

  33、请问法师佛法里真与如实的区别是什么?
  答:真与如实是没有区别的,是无二的。

  34、我念佛一年多了,念佛时妄念还很多,如何除妄念。
  答:我想啊,如果你能办到的话,你把念佛的声音与你的脉搏,心跳的声音一致。就是你念佛的声音你念一句佛号的声音与你的脉搏,与你的心跳一致,那么妄念慢慢慢慢就会少一些。

  35、方便与我说佛音。
  答:南无观世音菩萨也是佛音。

  36、禅净双修,是一门深入吗?(接第31问)
  答:是的。

  37、请问法师什么是妄念?念头能断吗?
  答:妄念是第三个念头,念头是不能断的。六祖讲:“一念绝即死。”要断的念头是妄念,那还有清净念头。

  38、真实与如实有什么区别?
  答:真实与如实,佛法里面,特别是唯识里面,非常纠缠,要看具体的环境。当然,一般,如实指法性,真实是指事物的性质。比如这个事物的真实状态,真实情况是缘起性空,这是它的性质,而如实一般指法性。

  39、常常为男女情爱烦恼,怎么办?
  答:我们现在啊,很多人把男女的情爱看成他私人的产品,私有品,所以有烦恼。

  40、怎样彻底除去三毒,三毒是来自因果吗?一定要业消完才能去三毒吗?
  答:三毒就是业,就是烦恼。贪嗔痴也是有因果的。

  41、专和博的关系。为自己(一门深入的修行)也是为他人(帮助他人)的“专”,与“博”(为更好的帮助他人也是为自己)是否可以相互促进?
  答:是相互促进的。

  42、师傅,念佛,念的时间长了,脸部发凉,眉心发跳,如何解决?是不是要观想脚心?
  答:不用,我觉得你最好观想佛像,观想阿弥陀佛的佛像。

  43、印度葛印卡大师“十日内观禅修”,如法否 ?可否参加?
  答:我没有参加过。我觉得可以去参加一下。

  44、学佛是学佛的因地,还是果地?
  答:要学因地也要学果地。学因地,是学佛是怎样成佛的,是学佛的智慧。也要学果地,学佛成佛以后还要度众生。

  45、请法师慈悲开示:《坛经》里的忏悔品里的“四、解脱香”,“不思善不思恶”,这句话的理解。
  答:“解脱香”就是指的我们断除烦恼,破除我执以后内心的喜悦,这里是用解脱香来形容内心的喜悦。“不思善不思恶”,这是说不执着善,也不执着恶,内心里面保持清净心,平等心,就是这个道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宗性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宗性法师讲瑜伽师地论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常福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