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定法师:欲除烦恼须无我--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超定法师所有开示



 超定法师:欲除烦恼须无我


 下载DOC文档  



欲除烦恼须无我

超定

我人发心进趋菩提,若以自性见,寻求断烦恼、了生死,到头来总不免于幻灭落空的下场!若人本着后有爱的痼疾,欲求他方乐土、来世的归宿,又何能见佛悟无生?
 

佛法特质所在

  缘起无我是佛法不共世间、外道的思想特质。佛教的三大真理: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依此印证是否是佛法的准则。合乎此理则是名佛法,违反此者,即使为如来金口所宣,也不是佛法。然而,真理是唯一的,无差别的,何来三种之异?当知,三法印以诸法无我为中心,从无我而贯通无常与寂灭。诸法从缘起,缘起故无常、无我;通达无我我所故,即得涅槃寂灭。无常与寂灭乃建立于缘起无我的基础上,依缘起无我而诠释世间的无常,也因了达缘起无我故,证得出世的涅槃。在理论上说,偏离无我的法印而说无常与真常,则诸行无常成为断灭见;涅槃真常,无异于常见。佛法是离二边的中道法,常见与断见是极端的恶见邪论,怎会是佛法真理、如来法印呢?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由无常而无我,无我而无生,这是修证次第的说明。偈颂显示世间生灭的无常,无常故苦;无常苦灭,乃得出世之寂灭。至于如何从无常生灭,到达涅槃寂灭,颂文语焉不详,未作清楚的交代。依三法印来看,很显然地,诸法无我是由生灭而寂灭的转捩点,也即是凡夫的生死与圣人解脱的分水岭。由于体悟缘起无我的智慧,所以转迷成悟,于无常相续的世间,转向出世无生的解脱。

无常生灭与涅槃寂灭,在常人的意解中,把它看成截然对立的二法;三法印,前者是无常,后者是真常,如天堂与地狱,生死与涅槃,南辕北辙,怎么贯通起来?这必须从缘起深义去体会。缘起含有生灭与寂灭二义,生灭是缘起和合与离散的过程,幻生幻灭的现象;寂灭是缘起的如实相,诸法的本质--毕竟空中无生亦无灭。古德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众生的无明,不知缘起法性,为虚幻的表象所蒙蔽,顺境起贪,逆境起瞋,生生不已,轮回不息,这就是诸行无常的世间真相。了悟缘起性空,我执不起,当下寂灭现前。诸法寂灭,本来如此;今修缘起正观,通达诸法无我,由无常生灭而归趋于涅槃,不过返本还原,体现其本来面目--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并没有减掉什么,增加什么!

烦恼即菩提

  断烦恼,了生死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目标。烦恼是什么?烦恼如何断?何谓生死?生死如何了?通常解说,烦动恼乱,使我人不安的不良心理名烦恼。大乘法相唯识,把烦恼分为六根本惑,二十随惑。综合一切烦恼,实不出贪瞋痴三毒。欲灭三毒根,须学戒定慧;或修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以为对治;或以三昧水来净化贪欲,以悲愿风息灭瞋恚火,以般若智灭愚痴暗。生死者,缘起的流转,起惑造业受苦的过程,三界、四生、六道是。欲了生死,勤修圣道,以缘起观,照见五蕴皆空,我执不起,生死解脱。

  依佛法缘起深义而言,烦恼与生死,皆是缘起的幻象,没有实在性的烦恼,也没有不变的生死。若执烦恼有自性,是常恒不变之法,烦恼不可断,则落于常见;如烦恼有实,今言断烦恼,是则为断灭。同样地,若有自性的生死,生死不可了,是则落于常;如执生死是实,今言了生死,岂非断灭见?

  缘起性空中,无自性烦恼,也无自性生死。烦恼本性空,烦恼即菩提;生死性空,生死即涅槃。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皆是如幻假名,假名无实即性空。透过假名性空的观照工夫,烦恼、生死如幻如化;菩提、涅槃也是如幻如化。其实,缘起假名有,自性毕竟空,是诸法本来如此的实相,愚夫不如实知、如实见,妄执为常恒、独一、实体,无异病眼空花,梦人执梦境为实。我人发心进趋菩提,若以自性见,寻求断烦恼、了生死,到头来总不免于幻灭落空的下场!若人本着后有爱的痼疾,欲求他方乐土、来世的归宿,又何能见佛悟无生?

  唐朝复礼法师作真妄偈云:「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从真有妄生,此妄安可止?无始即无末,有终应有始;无始而有终,长怀懵此理。」真常论者,以不生不灭的真常心说明众生的生死流转与圣者的涅槃还灭。唯识论师则以虚妄分别的生灭心,发挥宇宙万有的赖耶缘起论。二者同名缘起论,而生灭心与真常心不同。依中观学而言,佛法本质是缘起论,而如来藏说,阿赖耶说与性空缘起是不相应的。唯识、唯心的理论,在二谛观上,真俗空有,究竟是殊途同归。真妄偈作者所提出的疑问,真常论者自有其解套的答案,但了义与不了义,方便与究竟否,还是一个问题。本净法性,如何生起无明妄念?真如与无明,不论谁先谁后,或是同时存在,都难以自圆其说。如儒者的性善、性恶论,以佛法视之,无非是独断论。真如无始无终,无明无始有终之说,岂能免于戏论之失?

 

性空缘起论者,所谓法性即空性,迷于空性即无明,无明无性,妄念性空;有始无始,有终无终,同源于自性见。心性唯真唯妄,不过诱导众生权宜之计,黄叶止儿啼而已。看来真常论者,唯识论者,探究迷真起妄,舍妄归真,二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理论实难分轩轾。

  或谓:既然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诸佛菩萨何故又劝人勤修圣道,断烦恼了生死?我们又何苦去学戒定慧,以息灭贪瞋痴?当知佛与众生,真如法性,平等无二,悟入法性是名为佛,迷了法性名为众生。缘起法空性,凡圣不二,但以众生无明,迷空着有,于缘起幻有执为实有,所以变菩提为烦恼,转涅槃为生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反之,「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即行灭,乃至生灭即老死灭。如此的生灭与寂灭,烦恼与菩提,莫非缘起假名。生死如幻如化,涅槃如幻如化,通达此缘起假名,自性毕竟空,即实现烦恼即菩提的圣境。

众苦之本--我执

  唯识法相学以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烦恼,属于第七末那识相应的心所。见、爱、慢、无明的烦恼群,在未转凡成圣之前,时时处处从未远离我们,这就是构成众生的苦恼、社会不安、世界纷乱、生死不得解脱的根源。

  众生颠倒,无常计常,无我计我,不净计净,无乐计乐。人我是非,患得患失,无非出之于爱见烦恼的作祟。修学佛法,终极目标是证涅槃。涅槃是离欲、断爱,无生的圣境。自体爱、境界爱、后有爱尽,生死根绝,是名涅槃。有情的世界里,有情爱、有情识,造成生生不已的生命洪流,如大海巨浪,汹涌澎湃,无穷无尽。世人尽管尝尽爱与生的苦恼,但这股乐生与无尽的贪爱,还是前仆后继,无怨无悔,永远奔向无穷的未来,不知前途如何的世界。佛教的涅槃,他们不是把它看做世俗的天堂,五欲陶醉,其乐融融;不然就认为那是虚无飘渺,一无所有的幽冥界。众生本于自性见,无明相应的染爱,爱尽涅槃的意义,真是多么不可思议!

  面对世间的苦痛,身心的、社会的、自然的一切问题,弄得遍地荆刺,烦恼无边。神教徒祈求救世主的复活,以解救苦难的儿女;或生命结束,蒙神宠召,回到天堂与神同在。佛教徒则期待于现生,得佛力加持,消灾障增福寿;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或谓:佛教界有人修行成就,开悟证果,全佛教就兴旺了,苦难众生得救了。其实,这是众生共业所招感的世界;净土的实现,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从思想与行为去改善,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舍邪归正。修行成就的圣者,传播正觉之音,唤醒苦海梦中人。如果世人执迷不悟,见爱不息,三毒炽盛,世界还是不得和平,人类仍然陷于水深火热中。唯有众生的自我觉醒,捐弃成见,从看淡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减损我执,损之又损,破一分无明,除一分我执,证一分法空性。多一分智光,少一分情见;多一分慈悲,少一分烦恼。如是步步向上,人间净土终于在此时此地实现。

1998年11月5日于山仔脚观音丈室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超定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